最近半个月,无论谁问我最近近看了什么好书或者好电影时,我都会极力推荐《身为人母》这部片子,并不厌其烦讲述我只看了一个开头就被深深吸引住的细节。
电影《身为人母》 (LittleChildren),导演托德·斐尔德,就是拍《不伦之恋》的导演,女主角凯特·温斯莱特,是最广为人知的《泰坦尼克号》的女主角,要说明的是,女主角刚出来几分钟之内你绝对认不出那是泰坦尼克上的富家女,正像剧本里描写的,女主角莎拉相貌平平。所以在这里要赞一下她的演技。这部2006年的片子在年末时没少引起轰动,连续获得了很多个影评组织的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女主角奖项,包括奥斯卡提名。
斐尔德的手法很独到,也极其精准。他片子的特征是,往往开场给你温馨、恬适、悠闲和放松感,甚至在危机的时刻都奇迹般化险为夷,就如呈现一个安静的小天堂,但这温馨的气氛下,化险为夷后却让人更感痛心。在这部影片中这个天堂就是伍德沃场,一个普通的美国社区。
在这个社区里发生的是个情节并不复杂的故事。男女主角分别是身为家庭主妇和家庭妇男的莎拉和布莱德。他们相遇,然后激情进发在两个生活似乎无可挽救地滑人圈套般的寂寞乃至落寞的人之间。同时莎拉有个迷恋黄色网络上性感女优的丈夫,布莱德则因自己屡次司法考试失败而与老婆产生了隔阂,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发生了。但如何结束呢?电影的结尾是,莎拉和布莱德本来计划私奔,结果都因为意外而放弃了最后一步。对于这样一个结局,有人认为是尴尬的,说他们最后没有冲破世俗偏见,或者没有挣脱传统观念的负累;还有说他们最终认识到家庭的重要,认识到身为人母和身为人父的责任……这些是我在网上搜罗到的影评观点。引用宋丹丹的名言:咋就不能实话实说呢?
对影片细节的解释能让那些垃圾点评不攻自破。
莎拉曾经攻读英美文学硕士,因为论文答辩总通不过而没有拿到学位,这是一点和布莱德相同的地方,布莱德也在司法考试中屡遭失败,于是首次见面时莎拉就能对他的失败总结说:“也许你根本就对它不感兴趣。”对布莱德初次见面就敞开心扉揭自己的短,莎拉心生怜爱,她认为和这样一个坦诚的男人在一起交谈,比跟那些如老母鸡般聒噪的、喋喋不休而伪善的、并正在义无反顾地走向呆板的家庭妇女团体的女人待在一起强多了。当然,也比和自己的丈夫待在一起强多了。而布莱德呢?
很不幸,并不像一般简介中说的。他们如此相似而一拍即合。布莱德需要的只是一个被他吸引而让他重振雄风的女人,一个能证明他的魅力,一个能激起他活力的女人。这个女人就是莎拉,这个女人也可以不是莎拉。布莱德连续几年考试失败让他感觉在家中的地位已经沦为了保姆的角色,他坐在黑暗的角落看年轻人玩滑板,一看几个小时,实际上这只是对妻子行为的反抗而已,他坚决一步也不踏进妻子吩咐他去的图书馆。但那么多玩滑板的人却没人在意他,他就像一个被丢掉的小丑的帽子一样--只有更加无聊的家庭主妇才会注意他,于是一个被他吸引而又敢于吸引他的女人出现了。
实际上这个女人的出现也给他造成了困惑,他清楚莎拉不是他喜欢的类型,尽管如此,她还是走进了他的内心。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莎拉是个爱上了他的女人!
他们维持着根本不可能维持的单纯的友谊关系,用他们的孩子亚伦和露西当挡箭牌,每天下午都在儿童泳池见面。预料中的事情被一场从天而降的大雨促成,他们尽情地挥洒着汗水宣泄着情欲……
但煞风景的一笔是不能被抹掉的,就在激情时刻--
布莱德: “你会为这事而感觉内疚么?” 莎拉带着迷惑地回答:“不,我不会。”
布莱德:“但我会,我真的感觉很自责。”
布莱德为什么自责?或者,为谁而自赍?也许在本能的欲望面前他发现莎拉激起的不是他的爱欲,而是虚荣。这个“自责”虽然是布莱德自己的,却是说给莎拉听的,也表明了他退却的姿态。
在妇女读书小组里,在对《包法利夫人》各抒己见的时候。莎拉骄傲地发表了新女权主义立场的见解,那实际上是为自己越界行为的辩护: “我以前上学时觉得包法利夫人就是个十足的傻瓜,她嫁错了人,又一次次地犯下愚蠢的错误。但重读这本书我却深深地爱上了她,她被困于枷锁之中,她可以选择,接受悲惨的生活或是与之抗争,她选择了抗争。在她不同寻常的抗争中,她是个女权主义者。”
严厉的家庭主妇玛丽·安讽刺道: “对丈夫不忠居然就成了女权主义了?”
莎拉说:“不,不是她的不忠,是她那份渴望,那份对抉择的渴望,以及拒绝接受苦难的决心。”
而玛丽·安娓娓道来一些更平实的话语揭开了莎拉面前包法利夫人的另一面: “也许我根本就没渎懂这本书,对我来说她太可怜了,毫无缘由地令自己蒙羞。她真的认为那种男人会和她一起远走高飞?”
莎拉没了底气。她开始跑去偷看布莱德和凯西在一起的样子,结果她痛哭得像个孩子。
凯西终于发现了布莱德的变化,莎拉认识到结束的时刻到了。而布莱德呢?这个没头脑的男人居然拖人下水地想到了私奔。
莎拉兴奋地回家收拾东西带上女儿。但当布莱德经过滑板场的时候,他和莎拉的一切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的神采奕奕已经充分地在滑板男孩们对他的热情上显示出来。因为之前他赢了橄榄球,他的魅力活力都回来了,他的自信电回来了。他在滑板场摔晕醒来后终于认识到自己在做什么,然后打电话给凯西说:“我爱你!”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敢面对强过自己的妻子,因为他终于重获新生。
另一边,莎拉仍是抱着不好对付的露西去约定的地点。是的,起码她带上了,露西。尽管她平时是那么讨厌露西,但是在露西失踪的短短几秒钟,莎拉像落入地狱一般。露西就像那不停撞击路灯的小虫一样,终于唤醒了母亲对她的关注。莎拉首次回头看到街上无助的小露西在路灯下是多么需要妈妈的关怀。她一直都站在那等着妈妈的关怀。
而孩子对于男人来说是什么呢?在他想走的时候,布莱德只是跟亚伦道别而已。
影片的另一条线索:麦克格威开始给人的印象像一个嗜血的杀人狂,对着电视机安静地一边品红酒,一边听小区里的居民对他的释放所表示的抱怨与愤慨,以及针对他而组织的“忧心父母委员会”。之后他悄悄地出现在儿童游泳池,贪婪地看着孩子们的身体,让人感觉毛骨悚然。但事实是,没人想象得到也没有人相信他的心如孩子般单纯,虽然可能算不上善良,但他绝对不会欺骗别人。比如说,那个在他母亲安排下和他相亲的女孩.他宁可在她面前表现猥亵而把她吓走,也不想欺骗她。相比一些与异性结婚的同性恋,他不知道要可爱多少倍。
针对他的偏见终于害死了与他相依为命的母亲,麦克格威悲痛而发狂地摔碎了房间里的所有小瓷娃娃,那是他收藏了半生的珍爱。他颤抖、恐慌地找出抽屉里的刀子,刀刃的寒光映在他满是汗水和泪水的脸上……但他没有伤害任何人,他把自己阉了! 这是个悲惨的结局,让人感觉很痛心,他神智恍惚地在半夜冲进伍克街操场,所有人都以为他会伤害在此等待布莱德的莎拉和露西,特别是露西。但结果什么也没发生,因为这个时候麦克格威已经把自己阉了。实际上他的意志早已经被人阉割了,社区里所有人都是操刀者。他的母亲走了,带走了他能依靠的一切。他像小孩子一样哭诉着: “妈妈死了,只有妈妈爱我,妈妈死了……” 导演斐尔德一方面给刚刚被婚姻“套住”的不安分者提醒,一方面发出亲情的呼唤,另一方面又在为性倾向鸣冤。很多人都说这部片子像极了当年的《美国美人》,还有《麦田的守望者》等经典之作,我要说这个简短的故事,可能反映的比它们几个加起来还多。对一个宁静的小镇子上看似温馨实而残酷的人情,导演想说的也许不仅仅是这些。
在思想开放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质疑婚姻,玛丽·安犹如一个殉道者鄙视着莎拉的行为,同时让人鄙视着她的古板和保守。她发出了一个谨慎的警示:“女人,你真的以为那个男人会跟你远走高飞?”其实人们要提高警惕的是,任何一个不安分的人,之所以能被婚姻拥住,那份婚姻就一定有着某种无形而巨大的力量,不要轻易以为你可以战胜它,也不要把发生的一切都当作爱情,特别是当你以为你的爱情已经成为历史的时候。莎拉丈夫的古怪行为不过是她越界的借口,在婚姻出现问题的时候莎拉选择了放弃,而不是解决,因为她巴不得有什么推她出这个家门,可惜布莱德并没准备带她进入另一个家门。
我曾经听朋友诉苦,说结婚后,当爱情已经成为亲情,一切就都完了,当有了孩子,你就已经不是中心而只是一个陪衬了。其实做人的感觉在于给自己如何定位。爱是个泛泛的话题,但却不只有一种爱的方式。莎拉和布莱德相爱,她们只用性爱的方式去爱,结果呢?
至于性倾向问题,大自然有它的奥秘所在,我们不能违背它,也没有那个力量违背它,但我们不能欺骗自己,也不能欺骗爱我们的人。
所有的影片其实都没有结局,因为所有的生活都在继续。
(责任
相关阅读:
润滑剂对人体有害吗?怎么正确使用?男女“办事”前,有必要看看
夫妻生活也会猝死?“行事”前,若有5种习惯,是和健康对着干!
情侣第一次会怀孕吗?防止意外怀孕之惊喜
性爱避孕措施有哪些?最安全的避孕方法
性紧张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