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忙碌下来,是不是偶尔会出现躺在床上睡不着的情况。建议你临睡前练习5至10分钟瑜伽冥想。
具体方法是:临睡前,仰卧在床上,闭上眼睛,头下可以放一薄枕头,双手轻轻放在肚脐上。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呼吸。吸气时,把空气直吸向腹部,手随腹部抬起;吸气越深,腹部升起越高。呼气,发出“O”的声音,然后合上嘴唇,发出“M”的声音,腹部向内朝脊柱方向收,直到把所有废气从肺部全部呼出来。然后再吸气重复3至5分钟。注意发出的声音要足以让自己的耳朵听到,注意力集中在语音上,体会它在大脑中的回音。样可以放松大脑皮层,使你进入安静的内心世界,直到自然而然地睡着为止。
从瑜伽理论上讲,人身体上的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生命之气流通发生紊乱或障碍而引起的。通过练习调息使整个经络系统中的生命之气畅通无阻,从而获得健康。换言之,瑜伽调息能有效地强化血液循环,调整神经、脊髓、心脏等内脏器官的功能,并能清除因身体紧张而引起的思维混乱,从而帮助入睡。
(实习)
你昨晚是否又做了一整晚的梦?你是否经常从噩梦中惊醒?你是否第二天精神萎靡不振?相信很多人都会把精神不振归咎于“做梦惹的祸”,认为是做了梦才导致没有睡好,还有人认为长期做梦会导致神经衰弱。医生指出,相当一部分人对“梦”存在认识误区。
医生说,他看了10多年的门诊,很多病人都会诉说,做了一晚上的梦,几乎没有睡觉,传统老百姓都认为做梦的时候没有睡觉,所以第二天会很疲劳。这是一种误区。目前国内外的所有专家已经达成共识——做梦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每个人每天晚上都会做梦,做梦的时候不仅是睡眠状态,而且是睡得最深沉的时候。那些经常说整夜做梦的人,如果对他们做生理测验的话,会发现他们的睡眠周期和正常人并没有什么差别,因此,所谓“整夜做梦”甚至“多梦失眠”,其实只是这些人容易在做梦的时候醒来,又爱复习梦境,所以导致入睡困难。
科学工作者做了一些阻断人做梦的实验。即当睡眠者一出现做梦的脑电波时,就立即被唤醒,不让其梦境继续,如此反复进行,结果发现对梦的剥夺,会导致人体一系列生理异常,如血压、脉搏、体温以及皮肤的电反应能力均有增高的趋势,植物神经系统机能有所减弱,同时还会引起人的一系列不良心理反应,如出现焦虑不安、紧张、易怒、感知幻觉、记忆障碍、定向障碍等。显而易见,正常的梦境活动,是保证机体正常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最近的研究成果亦证实了这个观点,即梦是大脑调节中心平衡机体各种功能的结果,梦是大脑健康发育和维持正常思维的需要。倘若大脑调节中心受损,就形成不了梦,或仅出现一些残缺不全的梦境片断,如果长期无梦睡眠才值得警惕。
很多人就会把的原因归咎于“梦”。刘中霖表示,80%的失眠是由于焦虑、抑郁等引起的,跟做梦没有任何关系。特别是现在许多人对自己的睡眠和健康关注度太高,对梦过分关注,导致梦的感觉增强,梦感增强的结果,反过来又加重担心和恐惧,结果形成失眠的恶性循环。除非是异常睡眠,如“睡行症”(即),在梦游的过程中被硬物撞击等才会对身体产生伤害。
每个人都会做梦,但不是每个人都记得自己的梦,说自己不做梦的人是因为不记得自己梦的内容。只有13的人记得梦的内容。两种情况下,人们比较容易记的梦,一种取决于做梦的人,一般工作压力、家庭压力、人际压力比较大的人容易记住梦,这些人通常是大学毕业面临就业压力或年轻气盛事业心强或者50岁左右刚刚退休或者子女刚成家成为空巢老人。还有一种取决于睡姿,一般趴着睡的人、冬天脚放在外面冻的人、双手叠放在胸口的人等容易记住梦。
做梦的次数也可以算出来,以睡眠时间为9小时为例,一个睡眠周期是90分钟,做梦次数=9×60÷90,做梦次数为6次,每次做多少个梦则由梦的长短决定。
(实习)
专家认为,饮食结构不合理、心理压力大、睡眠习惯不好等,是失眠几率高的主要原因。
“饮食结构不合理之所以成为主要原因之一,除了食物的营养搭配不合理外,还有可能是许多人晚餐吃了一些容易影响睡眠质量的食物,比如红薯、豌豆、玉米、辣椒等。”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熊新英指出。
很多人都知道多吃哪些食物有助于促进睡眠,但很少有人知道,有些食物不仅不利于睡眠,反而还会引起失眠。现在正是吃烤红薯的季节,香甜的口味让人大快朵颐,而如果晚餐吃多了这些食物,很可能会引起失眠。因为红薯、玉米、豌豆等食物在消化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气体,等到睡觉前,消化未尽的气体会产生腹胀感,妨碍正常睡眠。
除了有饱腹作用的食物和咖啡、茶叶等引起中枢神经兴奋的食物,还有一些辛辣、味咸食品,比如麻辣小食、香蒜面包也会影响睡眠质量,辛辣食物不仅容易造成胃中有灼烧感和消化不良,而且在消化过程中会消耗掉体内的促睡眠介质,从而影响睡眠。
过于油腻的食物也会引起失眠,因为油腻食品在消化过程中会加重肠、胃、肝、胆和胰的工作负担,刺激神经中枢,让它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导致睡眠时间推迟。
专家建议,晚餐尽量以清淡口味为主,晚上8点钟前吃完晚餐比较合适.
(实习)
现在有些人因平时工作繁忙,缺乏睡眠,就想在节假日或双休日“恶补”,其实,如果没日没夜地乱补,只能使精力越补越糟。
健康睡眠,最重要的是不要随意打乱自己的生物钟,一个成年人每天正常的睡眠时间是8小时左右。即使睡眠不够,也要按时起床。有时真正睡得不够,也不要过分担心,因为身体机能会自动调节以补足前晚睡眠的不足部分,昨晚没睡够,今晚就能熟睡,反而能享受到高质量的睡眠。
同时,如果集中补充睡眠,还有可能影响人体消化、吸收、排泄等功能。长时间处于睡眠状态,人体的血液循环也会失去原来的规律性,使大脑长期处于缺氧状态。
医生建议:
1、每天保证8小时左右的充足睡眠。
2、如果偶尔不能正常睡眠,某一天内进行调整,也是可以的,虽然不提倡,但总比不补的强。
3、睡醒后不要赖床,否则也会影响睡眠质量。
(实习)
广东省现有高校110余所。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大学教师长期感到压力太大的占80%;经常感到疲劳的75%;经常失眠的占46%;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男教师……记者昨日从农工党广东省委将向省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提交的提案中获悉,调研发现,广东高校教师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状况堪忧。
提案建议,应重视广东高校教师健康状况,尤其是女性、中级职称、硕士学位、流动合同编制等特殊人群。
省农工党指出,广东高校教师代谢类疾病呈现高发、年轻化趋势。以广州市区某高校为例,2905名参加体检的人员中,发现高脂血症970例,发病率33.4%,明显高于全国10%的水平。受检者中, 脂肪肝453例,检出率15.6%,明显高于全国5%的患病率;血糖偏高者312例,占体检者的10.7%;血尿酸偏高者298例,占体检人数的10.3%。
某高校在体检中,检出的高血压病例占总体检人数的21.6 % , 远远超过国内医学书籍所报道的全国11.88 %的患病率。调研结果显示,30岁以下高校教师患病率较低,31~40岁年龄段患病率逐渐升高,41~50岁年龄段患病率明显升高,51~60岁各种疾病的患病率达到高峰。根据相关信息,高校教师的自杀现象也主要出现在中年阶段。
一项调查显示,有54.44%的大学教师存在心理问题,问题的严重程度以轻度为主。另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教师长期感到压力太大的占调查人数的80%;经常感到疲劳的占调查人数的75%;经常失眠的占调查人数的46%。
着衣而眠,是习惯。很多人没有改变。脱衣而睡,是享受。很多人正在进行。裸睡,是一种保健方法,它廉价,无须任何费用;它简单,人人可以掌握;它舒适,人人不愿放弃。
郑先生,23岁。裸睡史7年。
我大概是高中的时候开始裸睡的。高中学习都紧张,压力很大。一天的学习下来,我吃饭的力气都没了。晚上还要自习到凌晨,困得受不了的时候才钻进被窝,第二天起来更加没有精神。整个人恹恹的。有天晚上觉得心情很烦躁,本来躺下了,起来把衣服全都脱了又躺回去。皮肤接触到被窝的那一刹那,一股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原来入睡的时候穿着衣服是对身体这么大的束缚,那种对比感太强烈了。那天晚上真有一种重生的感觉,睡得十分香甜。第二天起来,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干劲十足。尝到这个甜头,再也不愿意放弃了,一直到现在。
李女士,家庭主妇,45岁。裸睡史半年。
生完孩子后我的身体就大不如前,经常闹点小毛病。加上我家的房子临近铁路,每趟列车开过,那种轰隆隆的声音都能在我耳边回荡很久。久而久之,我就得了神经衰弱。整晚整晚头痛,睡不着觉。即使入睡了,一点点声响都会让我惊醒,然后眼睁睁地到天亮。这种情况持续了很久。也有睡得好的时候,但是持续时间都不长。
去年我女儿上大学了,是医学院。有一天她从学校打电话回家,兴高采烈地说:“妈妈,我知道怎么治你睡眠不好的毛病了!”我听了很惊喜,就问她有什么好方法。女儿说,妈妈,你试着脱了衣服睡觉!我试了试,真没想到感觉很好。
小李夫妇。裸睡史三年。
小李是在大学里养成的裸睡习惯。那时候住在集体宿舍,女孩子们都注重隐私,床帘一拉,自成一个小天地。当时女生们经常交流美容护肤的心得,其中一个皮肤特别好的女生大力推荐裸睡,说自己就是最好的代言人。大家都心动不已,小李当晚就尝试了,感觉很好.
小李后来认识了先生。先生憨憨的,举止有度。小李哄劝他学着自己裸睡,大半个月才成功。现在先生也体会到裸睡的好处,两人的感情非常亲密。小李透露秘诀是裸露的人体本来就是引起性欲的最好刺激物,这样一来,夫妻之间顺理成章地增加亲密接触的机会,感情当然好啦。
裸睡好处逐个数
裸睡能祛痛。裸睡的时候身体自由度很大,肌肉能有效放松,能有效缓解日间因为紧张引起的疾病和疼痛。有肩颈腰痛、经痛的人不妨试试。
裸睡能美容。没有了衣服的隔绝,裸露的皮肤能够吸收更多养分,促进新陈代谢,加强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有利皮脂排泄和再生,皮肤有一种通透的感觉。
裸睡护私处。女性阴部常年湿润,如果能有充分的通风透气就能减少患上妇科病的可能性。男性裸睡同样可以营造清凉之境,避免精子因为过热而活动力欠佳。
裸睡享安宁。没有衣服束缚,身体自然放松,血流通畅,能改善某些人手脚冰凉的状况,有助进入深层次睡眠。
裸睡健康提示
1、被子床单要勤换洗。千万不要把被子床单当成不洗的贴身睡衣。
2、裸睡时注意不要着凉。人着凉时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
(实习)
失眠给人带来的痛苦是难以言状的,世界上不知有多少人深受其害,尤其是中老年人,常被失眠搅得身心疲惫、精神恍惚。如常用安眠药治疗,药量和副作用有增无减,对健康极为不利。现介绍几种能代替安眠药的食物,供失眠者选用:
(1)龙眼:有养血安神作用,每晚取10枚煎汤,睡前服,具有利眠功效。
(2)莲子:能补中养神,治夜寐,晚餐以黄花菜佐膳,能使人熟睡。
(3)葵花子:含有维生素B3,能调节脑细胞功能,每晚磕一把葵花子,有催眠作用。
(4)黄花菜:可治夜少安寐,晚餐以黄花菜佐膳,能使人熟睡。
(5)牛奶:睡觉前喝一杯热牛奶,可催人熟睡。
(6)大枣:有治烦闷不眠作用,每晚取大枣20枚煎汤,睡前服用能安眠。
(7)蜂蜜:有补中养脾,去除心烦作用,每晚用蜂蜜50克冲开水饮,具有良好的利眠作用。
以上各种安眠饮食可任选一种,逐一试之,若有效可固定下来,若无效可另换一种。
(实习)
有些考生会因为对考试的焦虑而难以入睡。这时候应努力使大脑放松,睡前不要回顾当天的复习情况,不要对第二天的考试思虑过多,也不要因睡不着觉而着急甚至胡思乱想,由此陷入恶性循环———越想睡着越睡不着。“对焦虑的焦虑”反而比睡不着危害更大。睡不着时可以一边想一些单一的意象,一边自我暗示“我只要静静地躺着,只想着单一的画面,我就可以达到积极的休息!”———比如静静的水面、绿茵茵的草地、静谧的森林等,这样能帮助大脑进入平静状态,也能起到休息的效果。
考前失眠的学生也可以尝试以下的方法:白天做适当的锻炼,让自己见见阳光、见见绿色,可以舒缓疲劳。临睡前喝些牛奶,可以安心定神。还可以坚持每天服用天然营养饮品鸡精,鸡精中的生物活性多肽易于被人体吸收和利用,能帮助缓解大脑疲劳和学习压力,改善睡眠。焦虑状态严重的考生,应当找心理咨询师或者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进行专业的心理调适。
还有些考生有“夜猫子”的作息习惯,在生物节律节奏与学生的正常学习节律不吻合,高考、中考,以及平时的正常上课都是在白天,这些考生最好提前进行作息时间的调整,睡足睡好,以最佳状态迎接考试。一般来说,调整生物钟应该从考前一个月就开始。
(实习)
美好的梦境可怡情益智,舒怀健体,还可利用来治疗身心疾病。那么什么样的梦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怎样才能如愿的梦到美好的梦境?
解忧梦—在睡前播放患者喜爱的音乐或歌曲,入睡后仍不停地播放;同时使用一松紧带,经过眉际和上眼睑,围系头部,轻轻压迫眼球。音乐通过听觉怡神,松紧带可解除头痛胸闷,轻压眼球可使梦境五彩缤纷,由此抑郁症患者的不愉快情绪在梦幻中得到排解。
美食梦—临睡前将甘草、旋复花、山楂各等份煎汤饮一碗,就可能梦到进食美餐。因甘草和胃,并产生良久的甜口感;旋复花可产生温和的饥饿感;山楂可助消化。诸品共同作用,便可产生“眠中食欲”,进而形成觅食、美食之类的梦境,对防治厌食症有一定疗效。
蹈水梦—人在熟睡时若有人将其一足置于凉水中,就有可能做踏入冰窖、深水池等类似的梦。足部未盖被并有凉意时,也容易做蹈水的梦。对癔病性瘫痪病人,使其在梦中掉入冰窖或凉爽水池时缩腿、动肢,继而让其意识到梦中和醒后自己的肢体可以活动,并没有瘫痪,对治疗大有裨益。
白日梦—首先用两个小棉球轻轻堵住双外耳,并闭目;然后在尽量减少外界刺激的情况下,任凭大脑作非主动的缓慢游思……当昏昏欲睡,出现某种意境,并不易被外界干扰或轻唤不知答时,即进入白日梦。常做白日梦常有利于产生连自己也感到意外的诗情画意,以及顿悟、思想火花之类的思维成果,还有助增强对恶劣环境的抵抗力,减少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实习)
睡前安神操,它可以在睡前调整您忙碌了一天的紧张情绪,利用呼吸、伸展和冥想把您的精神调整到最放松的状态,帮您轻松梦周公。
第一节 交替侧弯
●运动方式:站在地板上,双脚与肩同宽,双手相握直臂置于头上方,保持此姿势慢慢向左侧弯腰,弯腰的同时用嘴呼气,身体弯到不能再弯的同时把气全部呼出;然后再保持此姿势,慢慢把上身抬起至直立状态,同时用鼻子吸气,身体立直的同时气吸到头。左右腰交替侧弯。
●注意事项:身体保持正侧位下侧腰,尽量向侧弯,感到腰侧有强烈的伸拉感,呼吸频率放慢,做到深呼、深吸气。
●运动量:2至4次/每侧
第二节 双臂伸举
●运动方式:站在地上,双脚与肩同宽,双手掌心相对直臂置于脑后,保持此姿势慢慢向下蹲,同时双肘弯曲,蹲到底的同时用嘴把气全部呼出,然后再保持此姿势,慢慢站直的同时双臂慢慢向上伸到头,并用鼻子把气深吸到头。
●注意事项:身体保持直立,下蹲时臀部不要向后撅,双臂向上伸起时尽量伸到头,感到整个身体有强烈的向上伸拉感,呼吸频率放慢,做到深呼、深吸气。
●运动量:2至4次
第三节 身体前屈
●运动方式:站在地上,双脚与肩同宽,身体慢慢地前屈,同时用嘴把气全部呼出,然后双臂放松,慢慢弓背向上立起,并用鼻子把气深吸到头。
●注意事项:在韧带允许的条件下双手尽量碰到地面,弓背,感觉脊椎一节一节地向上抬起,呼吸频率放慢,做到深呼、深吸气。
●运动量:2至4次
第四节 冥想放松
●运动方式:冥想——平躺于垫子上或床上,双臂置于体侧,全身充分放松,慢慢地调整呼吸频率,慢慢地深呼气、深吸气,脑子里什么都不要想,只要从头到脚想着正在放松的部位。冥想顺序:J慢慢地想着K头皮放松——前额放松——眼睛放松——鼻子放松——嘴巴放松——脖子放松——肩膀放松——胸部放松——上臂放松——胃部放松——肚子放松——小臂放松——手放松——臀部放松——大腿放松——小腿放松——脚腕放松——脚放松……
●注意事项:做冥想的时候,如果喜欢,可以听一些平静舒缓的音乐,脑子一定要尽量去感觉正在放松的部位,呼吸速度要保持均匀。
(实习)
在医院门诊经常可以见到老年人因苦于失眠而求医。有人自诉一夜要醒七八次;或凌晨三四点钟后就再也睡不着;或躺下似睡非睡直到天明。因此而致老年人忧心忡忡,精神压抑。一般说来,这并不是病态,而是由于人到老年后,睡眠方式有所改变的原因。
老年人的睡眠方式多是间歇睡,睡睡醒醒、醒醒睡睡,夜晚很难睡足8个小时,但白天打盹,累计下来,一天的睡眠量也接近8个小时,成年人一般每天睡眠5~7小时,最多也就是7个半小时。许多探讨睡眠学的人认为,失眠本身算不上什么疾病,而只是暗示着身体上或情感上或行为上出了问题,从而影响了大脑的正常功能,妨碍了大脑发出睡眠的指令。老年人一旦出现暂时的失眠,不要为之急躁。有些人刚躺下不久就担心是否能人睡,这样越担心就越睡不着,结果出现了病态性恐惧失眠症。
实际上老年人最常见的失眠多是情绪引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容易产生悲观情绪,遇到不满意的事容易伤感;过于操心子孙的事,又力不从心,也会波及情绪;有的人身体出现某些异样的感觉,便猜疑是不是患了什么疾病,或听到别人患了什么病,自己也怀疑有了什么病,等等。这些思想波动都带有忧虑的色彩,致使晚上心情不得平静,难以人睡。同样,遇到高兴的事,情绪过于兴奋,也会影响睡眠。
对患情绪性失眠的老年人,要注意做好心理安慰工作,尽量让他们生活得愉快、舒心,减少不良的心理因素干扰。老年人自身也要学会自我调理情绪,发挥内因的作用。主要是:对事要保持平淡的心态,防止过忧过喜,避免情绪异常波动;平时多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和体育锻炼;睡前不要谈论、回想会引起心情不快的事,也要避免过于喜悦;不要为自己的失眠担心,随其自然;为了使心情平静,睡前还可以在室内外漫步或静坐。这些心理上的调理会有益于睡眠的。
(实习)
米饭是中国人最传统的主食。也许就因为它过于“正统”,所以在宵夜时,很少有人想到它。不过,最新研究却发现,也许米饭才是宵夜的最佳选择,因为它具有很好的“催眠”作用,这一成果受到许多营养学家的支持。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们挑选了一组男性进行研究后发现,睡前4小时吃泰国香米后,受试者平均9分钟睡着;睡前1小时吃泰国香米后,平均15分钟睡着;睡前4小时吃长谷粒米的入睡最慢,平均大约18分钟睡着。研究者表示,米饭能促使大脑释放两种促睡眠的化学物质:色氨酸和血清素,因此让人们更容易入睡。除了米饭外,面包、小米粥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而咖啡、可乐、茶等带有刺激性的饮料,则不利于睡眠。还有人认为饮酒有助于睡眠,但酒诱导的睡眠并不持久,醒后就很难入睡。因疲劳过度引起失眠,可吃些苹果、香蕉和梨。
(实习)
尝过失眠滋味的人都知道,那是一种痛苦不堪又无法摆脱的体验。轻者入睡困难、中途易醒或早醒,甚者整夜睡不着,直至天明,严重影响身体、工作及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竞争激烈,学习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压力增大,失眠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并呈年轻化趋势。其原因是工作紧张、压力重、作息时间紊乱,以致正常的人体生物节律被打乱。中医把这种生物钟紊乱的现象称为“阴阳失调”。因此,《黄帝内经》把失眠归结为“阳不入阴”。
推拿治疗失眠须调和阴阳,通过“望闻问切”判断患者病症所在,再以一指禅推拿手法,循经络、点穴道、打通任督二脉“引阳入阴”,使人体阴阳重归平衡,建立正常的昼夜规律。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控制昼夜节律的生物钟位于脑的视交叉上核。因此,用轻柔、节律性强的一指禅手法反复将功力渗透至印堂、百会、太阳穴等生物钟的体表反射区域,能对大脑皮质系统起到抑制作用,产生睡意。经美国生产的Actiwach(超微型睡眠手表)对患者推拿治疗前后进行测定比较,大多数患者都改善了睡眠质量。对失眠在一个月以内,因工作紧张、飞行时差、倒班等所致生物钟紊乱的失眠,一般治疗一个疗程便能奏效。
在推拿治疗期间,患者也可通过医生的指导以自我按摩穴位的方式助眠,达到理想的疗效。自我按摩步骤:
(一)揉三阴交 以拇指揉小腿内踝以上三寸处。左右各一百二十次。
(二)擦涌泉 以手掌对足心做摩擦动作。左右各一百二十次。
(三)摩气海 以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揉脐下一寸半处。一百二十次。
(四)揉内关 以拇指揉另一手腕横纹以上两寸处。左右各一百二十次。
(五)揉神门 将拇指置于另一手腕掌面关节小指侧腕横纹处,进行揉按。左右各一百二十次。
失眠问题应当及早干预、及早治疗。很多失眠患者往往是在饱受不寐之苦后,才想起找医生,这样易延误治疗的最佳期。一旦在一个月之内出现连续三四天失眠,就应及早就医。
(实习)
大概80%以上都是心理上、精神上的压力造成的。所以治疗失眠的主要方法就是解决心理上失眠的负担。俗话说:“心病还须心药医”失眠用纯粹的镇静剂和安眠药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
当今社会,不能睡好觉的人比能睡个安稳舒适觉的人多。
影响睡眠的因素当然是多种多样的,一个很大的因素恐怕就是精神紧张。脑神经一直绷着,不得丝毫放松,在该睡眠的时候总想着解开生活工作中的“一万个结”,如何能够安然入眠?长期睡眠不好,势必导致焦虑紧张和神经衰弱,大大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
俗话说:“心病还须心药医。”失眠用纯粹的镇静剂和安眠药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长期依赖安眠药可导致老年痴呆症。改善睡眠的好方法还在于自我内心的调适技术。这里介绍一种源于道家的养生方法,对失眠和神经衰弱有良效——陈撄宁先生所传授的“静”疗法。
陈撄宁,原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在深研《庄子》书中的“听息法”基础上,结合自身60多年的习练经验,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向社会推广“静”疗法。静简单易行,男女老少皆宜。
静可以使大脑保持安静,排除一切杂念,这是改善失眠和神经衰弱的有效方法。但是由于人们思想习惯由来已久,要它一下子停止思维活动,任何事物都不想,这很难办到。为求达到“静”这个目的,古人曾探研出许多方法,如数息、止观、诵经、禅坐、心存丹田或眼观鼻端等等。这些方法的主要作用都是在帮助自己降服自己的念头。相比较而言,庄子的“听息法”更好一些。
所谓听息法,就是听自己的呼吸之气。这种听呼吸的方法是《庄子》书上的妙法。初下手时,只用耳根,不用意识,更不是专心死守鼻窍或肺窍(两乳之间的膻中穴),也不是听鼻中有什么声音,而只是自己觉得一呼一吸的下落,勿让它瞒过,就算对了。至于呼吸的快慢、粗细、深浅等,皆任其自然变化。这样听息听到后来,杂念全无,连呼吸也忘了。渐渐地入于梦乡,这才是神经得静养和神经衰弱恢复到健康状态的最佳时机。这时就要乘这个机会熟睡一番,切不可勉强提起精神和睡意相抵抗,否则对疾病的康复有损无益。
睡醒之后,可以从头再做听息法,则又可安然入睡。如果是在白天睡了几次,不想再睡了。则不妨起来到外面稍微活动,或到树木多、空气新鲜的地方站着做几分钟深呼吸,也可做柔软体操或打太极拳,但要适可而止,勿使身体过劳。然后,回到房内或坐或卧,仍旧做听息的工夫,还可以入于熟睡的境界。即使有时听息一时不能入睡,只要坚持听息就对全身和神经有益处。一般说来,听息法可以根治失眠症,毫无流弊,而且与黄帝《内经》上所说的“阳入于阴”的理论相合(《黄帝内经· 灵枢大惑篇》载曰:“卫气常留于阳,则阳气盛,不得入于阴,则阳气虚,故目不瞑”)。
(实习)
1 火热上扰,治宜清心为先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所说“治不寐以清心火为第一要义”,是治疗失眠的经验总结。临床遇有失眠而伴心烦者,不论由实火、虚火所致,均应注意清心。由实火所致失眠多为心、肝火盛,上扰心神而致,其发病多与情志因素相关。由于心情焦虑而引动心火者,往往心烦而失眠,伴有舌痛生疮,舌红苔黄,脉偏数,治当清心泻火;用黄连导赤散加味,药用黄连、生地黄、竹叶、通草、栀子、麦冬、川牛膝、生龙骨、生牡蛎等。由于情志抑郁,肝气郁结,久而化热化火,以致肝火偏盛、上扰于心、心神不宁而失眠,出现失眠心烦,多梦,性情急躁易怒,或伴胁部胀痛不适,目赤,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肝火常引动心火,临床多呈心肝火盛为患,伴有上述心火证候;治当清肝泻火,兼以清心除烦;一般多用黄连导赤散加牡丹皮、栀子、夏枯草清肝。肝火盛者,酌加龙胆草以清泻肝火,再酌加重镇安神药物,如磁石、生龙骨、生牡蛎等。
2 阴虚火旺,治重交通心肾
阴虚为患,是导致失眠比较多见的病机,或为心阴不足,或为心肾阴虚,尤其重视心肾阴虚的相互影响。心阴虚甚或病久,常累及于肾,以致心肾阴虚;或肾阴亏虚,不能滋养心阴,均可导致心肾阴虚。阴虚所致失眠,既有心神失于滋养,又有水不制火,阴虚火旺,虚火上扰于心,以致心神不宁。偏于心阴虚为主者,失眠多伴心烦,或有心悸,舌红,少苔,脉细或数;若伴见头晕目眩、腰膝酸软、手足心热、盗汗等症者,为心肾阴虚。吴师治阴虚失眠,多以张仲景百合地黄汤为基础加味。心阴虚为主者,合天王补心丹加减,药用百合、生地黄、麦冬、当归、白芍、柏子仁、酸枣仁、五味子组方,滋阴养心安神;心烦者,稍加黄连或栀子清心除烦。心肾阴虚火旺者,合黄连阿胶汤加味,药用百合、地黄、白芍、阿胶、麦冬、元参、黄连、黄芩、鸡子黄、柏子仁、五味子组方。百合地黄汤是《金匮要略》治疗百合病的用方,方中百合可养心阴,清心安神;生地黄养阴清热,既入心经,滋阴清热,又可滋养肾阴,《珍珠囊》谓其“补肾水真阴”;故二者合用,可用以治疗心肾阴虚之失眠。黄连与肉桂合用名曰交泰丸,“能交心肾于顷刻”,心肾阴虚之失眠可合用该方以交通心肾。对于阴虚火旺所致失眠,在养阴的基础上,用生地黄,或加少量黄连以清心。
3 血失其和,治当养血化瘀
心主神在于血之营养,《素问?八正神明论》指出:“血气者,人之神。”《灵枢?平人绝谷》曰:“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若血失其和,则血不养神,是导致失眠、多梦的常见病变。吴师认为血失其和而引起失眠,既要重视因于血虚而心神失养,还要注意因于血瘀而不能养神。
血虚而失眠,多由劳心过度,即经常所说的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或由久病、失血而致血虚。《血证论?卧寐》指出:“心藏神,血虚火妄动,则神不安,烦而不寐。”临床出现失眠,或伴心烦,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舌淡,脉细;血虚多兼心脾气虚,伴疲倦乏力,纳差,脉虚弱无力等症。若以血虚证候为主者,以四物汤合酸枣仁汤加减;应用时重用熟地黄、当归、白芍,减川芎,加何首乌或夜交藤,多能取效。证属心脾气血两虚者,用归脾汤加减,或选用《不居集》所载益荣汤(人参、黄芪、茯神、当归、白芍、枣仁、柏子仁、远志、紫石英、木香、甘草、生姜、大枣)加减,两方作用大同小异。应用上述两方应注意酌加养血之品,如何首乌、阿胶等,增强养血安神之功;配用益气药物,在于健脾益气以生血,改善疲倦乏力等症状。 血瘀而失眠,多由于久病或外伤而致,血瘀则神失所养。《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症目》列有“不眠”、“夜不安”、“夜寐梦多”等症,指出“夜不安者,将卧则起,坐未稳又欲睡,一夜无宁刻,重者满床乱滚,此血府血瘀。”“夜睡梦多,是血瘀。”若“夜不能寐,用安神养血药治之不效者,此方若神。”血瘀而致不寐,应引起临床注意。出现上述症状,并伴有疼痛,舌质紫暗或瘀斑瘀点、脉涩,呈现明显血瘀证候者,以血府逐瘀汤加丹参,再酌加安神之品。失眠病久,凡兼见瘀血之证,吴师常在辨证用方中,适加当归、丹参以活血。
4 痰热内蕴,治需和胃降逆
过用辛热肥甘或嗜酒,可使痰热内蕴,上扰心神,以致心神不安而失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痰热扰心所致失眠临床日趋多见。凡失眠而伴有心烦,头昏沉重,或胃脘满闷、舌红偏胖、舌苔黄腻、脉滑数者,则应从痰热辨析。治当清热化痰为主,吴师多选用温胆汤为主方。应用该方需适当重用竹茹,增强清热化痰作用。但该方清热之力不足,尚应加瓜蒌、竹沥汁等清热化痰;心烦热重者,酌加黄连或栀子清心除烦。《素问?逆调论》指出“胃不和则卧不安”,在清热化痰治疗的同时,应注意合用和胃降逆之法,调理脾胃功能。《灵枢?邪客》所载半夏汤(半夏配秫米,即后世称谓半夏秫米汤)可“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和得”,使胃气和降,痰热下行,有助于改善失眠状况,在痰热证的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半夏的运用。
5 辨证为基,治应结合安神
治疗失眠,既要强调要辨证论治,灵活选方,在此基础上,尚需注意安神药的合理配用,这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环节。安神药的功效特点各有不同,其兼有的其它作用亦有所异,因此,应注意合理选用。血虚失眠多选加酸枣仁、夜交藤、大枣等,补养心肝,养血安神,夜交藤应适当重用。阴虚失眠多选加柏子仁、百合、酸枣仁,滋养阴血不足以安神。痰热失眠在清化痰热的同时,多选加合欢皮、远志,或适当重用茯苓。情志不遂、心情抑郁而不寐者,加用合欢花或合欢皮,《神农本草经》言其“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忘忧”,是解郁安神的主要用药。兼血瘀者可加琥珀化瘀安神。凡失眠之实证尤其是因于惊恐不安、肝阳上亢所致失眠更应选用重镇安神药物,如生龙骨、生牡蛎、磁石等,并适当重用,但一般少用朱砂有毒之品。失眠之虚证在补虚治疗的同时,亦可选加重镇安神药物,但不宜重用。
6 治验举例
赵某,女,31岁,于2004年8月30日来诊。主诉失眠、多梦3年余,加重2周,长期服用中成药无效。患者失眠多梦,有时心烦,伴有腰困、手足心热、便秘,心情紧张后心跳加快,舌红,舌尖有瘀点,脉象弦细。诊为不寐。辨证属心肾阴虚火旺兼血瘀。治取滋阴清热、养血安神之法,兼以活血。处方:百合15g、生地黄15g、炒酸枣仁15g、知母10g、茯苓15g、夏枯草10g、清半夏10g、合欢皮20g、夜交藤30g、柏子仁15g、麦冬15g、丹参20g、生甘草6g,4剂,水煎服。
2004年9月3日复诊时,前述症状均有减轻,睡眠改善,大便调,仍腰困,舌质偏红,舌尖有瘀点。拟在上方基础上合用六味地黄汤补肾滋阴,原方加熟地黄10g、山药12g、山茱萸10g、牡丹皮10g。连服4剂后,症状基本消失。
失眠属于心神病变,除药物治疗外,吴师还特别强调要重视心理及生活方面的调理。要劝慰患者调摄情志,喜怒有节,心情舒畅,解除思想负担。服药期间及睡前须戒烟酒、咖啡、浓茶。生活要规律,按时作息,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居住环境要安静,应设法避免或消除噪音。每日应有适当的体力活动,加强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健康。服药应在午休前及晚上临睡之前,这对于提高临床疗效都具有重要意义。
(实习)
发作性睡病,本病是以不可抗拒的短期睡眠发作为特点的一种疾病。多于儿童或青年期起病。多数病人伴有猝倒症、睡眠麻痹、睡眠幻觉等其他症状,合称为发作性睡病四联症。
医学将发作性睡病用四种主要症状进行了定义,这四种症状被称为发作性睡病四分体:
白天睡意过多——这种症状始终存在,而且通常最为明显。
猝倒——猝倒是指肌肉肌张力的突然或暂时性消失,这引起了头部或身体在没有丧失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瘫痪。它可以持续几秒钟或几分钟。轻微症状表现为含糊不清的语言或口吃、眼皮下垂或手指无力拿不住东西。严重的猝倒会引起膝盖弯折,使人虚脱。大笑、兴奋或生气是引起猝倒的典型性原因。肌肉肌张力的突然放松可能是大脑突然进入REM睡眠的结果。有发作性睡病的患者中有猝倒现象的不到一半。
睡眠瘫痪——所谓睡眠瘫痪就是当人入睡或要醒来时暂时不能运动。它只持续几分钟。和猝倒类似,睡眠瘫痪可能也与REM睡眠和清醒状态之间的过渡不充分有关。睡眠瘫痪与幻觉有关。
催眠性幻觉——是指精神、梦境般的影像,通常很恐怖,常见于入睡时或发生睡眠瘫痪前。
大约有90%被确诊为患有发作性睡病的人至少不存在以上症状中的一种。具有这四种症状的人不到一半。
通常这些症状对青少年或刚成年的人来说在此之前并无病例。患有发作性睡病的人会抱怨感到疲劳、工作、学习和社交关系的表现不佳。白天过度的睡意会使人丧失能力,大大降低生活质量。记忆力下降、视觉障碍可能尤为使人感到不安。
一半以上患有发作性睡病的人都会记忆力下降或发生记忆中断,这是由闯入清醒状态的“微睡眠”引起的。在这些阶段中当行走或驾车时他们会不知所措,胡说或胡写,放错东西或撞上东西。代表性的是他们在这些阶段中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且事后记不清发生的事。
(实习)
发作型睡病是指以白天出现阵发性不可抗拒的睡眠为特征的睡眠障碍。国外报道该病患病率约为0.2~0.9%,男女患病率无明显差异,多数病例始发于10岁以后,10岁以前发病者约占5%。本病与DQB1等位基因HLA-DQB1*0102密切相关。具体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因素及睡眠机制异常有关。
发作性睡病的治疗方案
1.支持性心理治疗 向患儿家长、老师及本人解释该病的性质,协助其合理安排时间,允许其上课时小睡片刻。避免参加各种危险活动。
2.药物治疗 可使用加强觉醒的药物利他林、匹莫林及苯丙胺等。选择一种药物,从小剂量开始,增至出现疗效或最高剂量为止,但不宜长期服用,副作用较大。
3.中医中药治疗 杨淑润主任认为发作性睡病是由中气不运所引起的,中气即是脾胃之气,祖国医学有脾困人则困之说。根据自己多年的中医临床工作经验及中医学理论,总结和提炼出了治疗发作性睡病的名方“杨氏醒脾开窍汤”,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发作性睡病的预防
1、病人应有意识地把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多参加文体活动,干些有兴趣的工作,尽量避免从事单调的活动。
2、保持乐观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忧郁、悲伤,但也不宜过于兴奋。因为兴奋失度可诱发猝倒发作。
3、最好不要独自远行,不要从事高空、水下作业,更不能从事驾驶车辆,管理各种信号及其他责任重大的工作,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实习)
如果以每天睡眠八小时计算,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的好坏,与人的心理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通过按摩的方法可有助于缓解疲劳赶走失眠困扰。
按揉脑后以两手拇指罗纹面,紧按风池部位,用力旋转按揉几下,随后按揉脑后,约30次左右,有酸胀感为宜,可助你去除失眠。
抹额两手指曲成弓状,第二指节的内侧紧贴着印堂,从眉间开始向前额两侧抹压,约做40次左右。
搓手浴面先将两手搓热,如手掌过于粗糙可涂抹适量护肤霜。随后掌心紧贴前额,用力向下摩擦直到下颌,连续做10次左右。
按揉脑后以两手拇指罗纹面,紧按风池部位,用力旋转按揉几下,随后按揉脑后,约30次左右,有酸胀感为宜。
按摩耳廓人体躯干和内脏在耳廓均有一定反应部位,按摩耳廓有助于调节全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利健康。
拍打足三里穴该穴位在膝盖骨外侧10厘米处,轻轻拍打至有酸麻胀感即可。
泡足踏石取一些小鹅卵石铺在水盆底,倒入温水,泡足踏石20分钟。
(实习)
神经衰弱造成的生理失调的表现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紧张性疼痛、睡眠障碍等。其中睡眠障碍表现为由于长期压力,大脑皮质的内一直下降,神经易于兴奋,因而引起睡眠障碍症状。下面九个偏方对神经衰弱导致的失眠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1.睡前喝1杯热糖水,使大脑皮层受到抑制,一般会很快入睡。2.睡前喝1杯热牛奶,牛奶中的色氨酸有催人入睡作用。
3.睡前将1匙食醋兑入冷开水中饮用能助睡。
4.百合15克,与粳米、糯米各50克,共煮成粥,加适量冰糖食用。
5.鲜百合50克,用清水浸一昼夜,与冰糖合炒食用。
6.取生熟枣各15克,水煎去渣,用其汁将百合煮熟,连汤吃下。
7.可用鲜百合60~90克与蜂蜜适量拌和,蒸熟,睡前服,有清心安神作用。
8.取洋葱100g切片,浸泡在600ml烧酒中,1星期后取出。以洋葱酒10ml,牛奶90ml,鸡蛋1个,苹果半个榨汁。调和后,于睡前30分钟饮用。
9.莴笋中有一种乳白色浆液,具有安神作用。使用时,把莴笋带皮切片煮熟,睡前喝汤,有助眠功效。
(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