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虽然是精神疾病的一种,但是还是可以根据不同的病情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感情抑郁症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抑郁症的发生就是因为患者身心经历过感情创伤而导致的。以下就来一起了解下感情抑郁症的症状表现。
感情抑郁症的情绪症状主要包括有:患者在生活中往往悲伤一整天,几乎每天都(感到难过);感情空虚或无望;感觉压力或紧张;在生活中丧失兴趣或享受最喜爱的活动;有时感觉生活是不值得活的;在平时常感觉生活是不公平的;感觉缺乏自信;做事的注意力无法集中和决策;无价值或自我憎恨的感情;经常会因为过度或不适当的感情内疚;心情烦躁或生气比平时更多;有时还有死亡或自杀的几点思考。
患有感情抑郁症患者,在患病后出现的最主要身体症状有:疲劳或缺乏活力(用尽);睡眠问题(例如,失眠或过度睡眠);在食欲不振或体重改变;周身疼痛(例如,关节或肌肉疼痛);胃痛和消化问题。
以上向大家讲解了感情抑郁症的症状主要包括有哪些,尽管这些症状比较严重,但是希望大家在生活中不要被这些抑郁症的症状吓到,一旦出现异常,只要患者及早的发现,及早的治疗,病情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同时,治疗一定要正规专科医院。
哪些症状体现了抑郁症的病情严重了?我们在生活中肯定要对疾病的症状变化有一定的了解,因为了解抑郁症的症状表现可以及时的发现疾病的病情状况,以便于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
抑郁症病情严重后的表现1、在生活中时常有精力丧失,疲乏无力的现象发生,并且抑郁症患者在洗漱、着衣等生活小事变得越发的困难,力不从心。
抑郁症病情严重后的表现2、在生活中渐渐的对一些感兴趣的事越来越没有兴趣,也慢慢的丧失既往生活、工作的热忱和乐趣,对任何事都兴趣索然。体验不出天伦之乐,对既往爱好不屑一顾,常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病人常主诉“没有感情了”、“情感麻木了”、“高兴不起来了”。
抑郁症病情严重后的表现3、在精神上变得十分的消极悲观:如在内心经常感到十分痛苦、悲观、绝望,感到生活是负担,不值得留恋,以死求解脱,可产生强烈的自杀念头和行为。
抑郁症病情严重后的表现4、在生活中时常会有脑子迟钝、思路闭塞、注意力困难、记忆力减退、行动迟缓等症状,出现不安、焦虑、紧张和激越等情绪症状的出现。
以上向大家讲解了哪些症状体现了抑郁症的病情严重了,一旦出现上述的类似症状,那么,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采取措施应对,免得这些表现变得严重,而导致抑郁症的治疗更困难。
抑郁症是一种精神上的疾病,在平时日常是很长常见的,这种病不仅给我们自身带了影响,还给我们的家人及朋友带来伤害,我们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变成重度抑郁中。那么抑郁症的症状表现是什么呢?
1、情绪失常
抑郁症的其中一种表现便是情绪变幻莫测,而且变得少言寡语,抑郁症患者开始出现孤僻的状态,不愿与他人交往,学习、工作动力不足,心灰意懒,以往感兴趣的文体活动、电影电视等,现在感到平淡乏味。许多女性患者常常因为一点小事或一些偏执的想法而悲伤哭泣,男性患者则多表现为越来越内向,甚至离群索居,自我封闭,有时又无故烦躁不安,发脾气,易冲动。
2、“多病”缠身
抑郁症患者还会出现多病缠身的假象,比如有一些年龄较小的抑郁症病人在治疗时不会表述情感方面的问题,只是述说身体上的某些不适。比如,有的孩子经常用手支着头,说头痛头晕;有的用手捂着胸,说呼吸困难;有的说嗓子里好像有东西,影响吞咽;还有的一会儿说这里痛,一会儿说那里痛,等等。
3、易受不良暗示
抑郁症患者还会出现受不良信息的暗示,导致精神情绪不是太稳定,抑郁症患者多具有受暗示性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潜意识层面的,会导致生理障碍。如患者一到学校门口或教室里或工作单位等特定场所,就出现头痛头昏、心慌气短、腹痛腹泻、肢体无力等症状,离开这个特定环境后,就会一切恢复正常。
以上便是抑郁症患者出现的症状表现,大家也都有了一定了解,抑郁症患者出现情绪失常,多病缠身收不良信息暗示等,我们一旦发现孩子或者自己出现这种症状一定及时的到医院或专业的心理咨询部门进行治疗。
抑郁症病人哪些并发症最常见?说到精神疾病,很多人最常想到抑郁症,该疾病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并且还会导致一些并发症,所以患有该疾病的患者在患病后一定要及早的发现抑郁症的症状,及早的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下面,来为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抑郁症病人哪些并发症最多见:思维迟缓,活动减少,即记忆力减退,大脑反应慢,常个人独处等;多有疲乏、心悸、胸闷、胃肠不适、便秘等躯体症状;睡眠障碍,以早醒为其典型表现;伴有焦虑、内疚感(担心给家庭增加负担);性欲明显减退;自暴自弃,厌世或自杀心理。
关于抑郁症,不少的患者在就医时,专家都会建议患者在患病期间适当的进行一些运动,其实运动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讲,就是一自救的基础,也是一种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1、适当的运动能使抑郁症患者的感觉变好。因为在进行活动以后,不少的抑郁症患者就不再专注于自身的不良感觉,所以能够适当减弱抑郁的感觉。
2、抑郁症患者在患病期间适当的活动能有效的减轻疲乏感。因为长时间不活动,呆坐度日,肌肉极易疲劳。而且由于血液流动缓慢,疲劳恢复更加慢。而一旦活动起来,血流畅通,疲乏的感觉会随之减轻。
3、患有抑郁症的患者,在患病期间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患者找回自信。通过活动,可以发现自己的能力没有丧失,甚至发现自己其他的潜能,恢复自信。
4、适当的运动还能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思考能力。通过活动,才会考虑做什么,怎么做,帮助恢复对生活的控制能力。
当抑郁症患者在运动期间一定要注意两点,一是运动贵在坚持,倘若患者活动一阵子或几天,又由于情绪低落放弃活动,那永远也看不到希望了。二是要清楚尽管通过活动,虽然感觉有好转,而抑郁情绪依然存在,则需要进一步找出与抑郁有关的想法,并加以矫正。
以上向大家讲解了抑郁症病人哪些并发症最常见,抑郁症的危害是我们不容小遽的,大家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控制好抑郁症的病情发展,尽可能的避免上述的这些并发症,减轻疾病的危害。
抑郁症和自闭症的症状有哪些?在抑郁症与自闭症上,相信很多人对此并不是很了解的,其实抑郁症与自闭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下文中小编将针对抑郁症和自闭症的症状给大家进行详细的介绍了,希望通过本文介绍大家对于两者有更好的了解!
抑郁症的主要症状:
1、心情低落:针对不同程度的病人,其抑郁的心情是有所不同的,从轻度心境不佳到忧伤、悲观、绝望。病人感到心情沉重,生活没意思,郁郁寡欢,痛苦难熬,不能自拔。还有的病人会有紧张焦虑,容易激动的现象。
2、精力丧失:患者整天都没有精神,无精打采的,甚至是洗漱、着衣等生活小事困难费劲,力不从心也是抑郁症的表现。
3、精神状态:在注意力方面往往不能集中起来,甚至是记忆力下降。容易缺乏信心,总是犹豫不决,行动力差。感觉活着无用或有罪恶感。这些都是抑郁症的表现。
4、焦虑情绪:总是会无缘无故的焦虑起来,常常觉得自己的身体变差,好想要生什么大病似的。容易被激怒,无缘无故对家人发脾气,很小的事情都会引起自己不满。
5、丧失兴趣:患者对于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体验不出天伦之乐,对既往爱好不屑一顾,常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
自闭症患者的症状表现
患了自闭症之后,孩子较容易受情绪、环境因素刺激,会有冲动或者一些伤害性的行为,例如他们会过分活跃、四处走动、尖叫、跳跃せ蛟谛睦怼⑸理、环境、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下,感到特别烦闷或焦虑,以致有撞头、扯头发或咬手等自伤行为。
自闭症的患者其语言的能力会受到限制,对于自己的需要、痛苦这些也不能很好的表达,对别人的话也缺乏反应,习惯于重复刻板动作或姿势,有时候过分依恋某些物品,并从中得到极大的满足。
自闭症通常在三岁以前就可以被发现。患者自小就出现了语言的困然,表达困难、难以与身旁的人建立感情、对各种感官刺激的异常反应,及一成不变固定的玩法与行为等与一般儿童不同的特征。
对于抑郁症和自闭症的症状,在文中小编已经是进行具体的介绍了,通过相关的整理之后,在日常的生活中对于这两种症状应该是能很好的区分了吧。
抑郁症生活中特别的常见,其属于一种精神疾病,除了在心理上有具体的表现外,其在身体上也是会有很大的表现的,对于抑郁症病的特点小编将在下文中为您进行详细的介绍,赶紧来看看吧!
抑郁症病的特点有以下5点:
1、“特征关联”能力。在看似不同的物体中,会发现相似点,因此会有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
2、“思维复制”能力。善于体会他人的痛苦,总是不由自主的揣测别人的内心世界。比如迎面走来一个人,只要瞄上一眼,便知他(她)的性格如何,此时心情如何。
3、“视觉相机”能力。任何时候脑海中,都在思考问题,无法抑制.或者心中一直重复着某一段对话,某个画面,某则无关痛痒的新闻。
擅于一心两用,比如两个人一起看李连杰的工夫片,在最激烈的场景,潜在精神分裂者可以在专注欣赏动作时,同时注意到不起眼的场景特征,并可以准确回忆动作及全部场景细节。
4、“文字画卷”能力。爱看书不爱看电视。文字所能提供的想象空间非常巨大,观者可以在文字间看到复杂生动的画面、书中人物的思想。而电视上的内容已经基本固定了信息,无太多的想象空间。
5、抑郁症病的特点从来没有一个异性进入过自己的心,就算别人主动喜欢自己,都会有一种排斥情绪。或是接触的人、事物让自己第一感觉就是相当幼稚,然后又发现自己的幼稚。
以上这几点内容就是有关抑郁症病的特点具体的介绍了,一般患抑郁症的人,在心理和身体上都是会有具体的表现了,也希望在通过这些具体的介绍之后,对于抑郁症大家能有更多的了解!
在心理咨询中,我常会遇到一些来访者,开口就是“我有抑郁症”、“我得了焦虑症”等,早早给自己贴上心理有病的标签。但他们往往只是存在某些心理行为症状,情况根本没那么糟糕。
心理疾病的诊断有严格的标准,需要心理医生来判断。关注自己的心理状态本是好事,但夸大问题就会弄巧成拙。一旦给自己贴上某种心理疾病的标签,有的人会出现悲观失望情绪,行为退缩,原本有条不紊的生活变得混乱。更严重的是,有的人可能出现“自我实现”效应,即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结果就真成了那样的人。比如在内心深处认定自己是抑郁症患者,日常生活中就会下意识地按照抑郁症患者的模式去行事。
因此,当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出现异常时,千万别给自己乱扣“帽子”,而是做到“两要两不要”。
不要担心、不要自责。不要担心别人的异样眼光,担心难以治愈,担心情绪和行为失控;也不要武断地认定是自己性格不好或行为不良造成的,以致自怨自艾。担心和自责带来的困扰比症状更强。心理疾病就像感冒发烧,无法避免。只要积极调节和治疗,大多数问题是可以解决和改善的。
要乐观、要求助。许多人出现心理问题后会高估严重性,甚至悲观绝望。但不论情况如何,保持乐观心态都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潜能,应对消极情绪。症状的改善除了当事人的自我调节外,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至关重要。当感觉自己需要帮助时,要大胆向亲人和朋友开口。还可以积极求助心理咨询与治疗,尽早解除困扰。
抑郁症是可以治愈的,绝不是什么精神癌症,只要尽早就医,在专业医生的诊治下进行正规治疗,约2/3的患者能达到临床治愈,即通过治疗症状可以完全消失,一切都可以恢复到患病前的水平和状态。可和身体其他疾病相比,抑郁症不易被察觉,很多时候,直到患者出现情绪严重低落、认知发生偏差时才会发现不对劲。
如何尽早识别、及时治疗呢?专家建议,当发现自己在一段时间之内心情、兴趣、体力比之前下降了,而且不能自我缓解,或者每天大部分时间都会这样,时间持续两周以上就要注意,此时很可能处在抑郁的风险之中,需要及时就诊,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抑郁症的五大错误认识
1. 抑郁症只能自我调节,所谓“心病还靠心药医” 很多人把抑郁症看成一种单纯的心理问题,患者也以为靠自己就能“走出来”,从而拒绝专业医生和药物的帮助,这是抑郁症诊治中最大的误区之一。抑郁症治疗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结合,一般情况下,中度抑郁症应当给予有效的药物治疗,也就是“心病更要药物医”。
2. 文人更容易得抑郁症 事实上,任何人对抑郁症都没有先天的免疫力,罹患抑郁不分人、不分性格,而关键看是不是处在各种风险因素之中,譬如家族中有患抑郁症的;女性在孕期、产后及绝经期易出现;处于急、慢性应激和压力下的人群;有负性思维倾向的人等等。
3. 症状好转后擅自停药 很多患者对抗抑郁药持怀疑态度,服药过程中一旦症状好转,就会擅自停药。事实上,患者能体验自身各方面都在好转,正是大脑在药物作用下开始恢复,但还需要持续的药物作用使大脑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并保持稳定以有利于治愈,直到这个时候才能停药。因为全疗程治疗时间较长,会让一些病人误以为是药物成瘾或依赖。
4.得了抑郁症就会自杀 一说自杀就想到抑郁症,把抑郁症弄得很可怕。不可否认,15%的人在患病时会有自杀或死亡的念头。但诱发自杀的因素有很多,譬如一时冲动、惩罚和报复他人、逃避痛苦和现实困境、保护他人等等,如果一味将抑郁症和自杀划等号,会妨碍抑郁症患者及时合理地就诊和接受治疗。
5. 轻信网络测评抑郁症 很多情况下是把抑郁情绪和抑郁症弄混淆了。抑郁症是不能自我完成诊断的,即使医生也不会仅凭借测评表下诊断结论。抑郁症需要专业医生通过患者的语言、用词、表情、身体和活动、思维和内心体验及情绪、兴趣评估等一系列过程才能诊断。
据媒体报道,昨日,美国著名喜剧演员罗宾·威廉姆斯(Robin Williams)在美国加州家中逝世,享年63岁。警方初步判断其为自杀,其家人声明称罗宾·威廉姆斯一直与抑郁症做斗争。
男性抑郁更易酗酒
喜剧大师也难逃抑郁症“魔爪”
罗宾·麦罗林·威廉姆斯生前共出演了包括《死亡诗社》、《心灵捕手》、《疯人疯语》在内的88部电影和电视作品,曾赢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配角)、6个金球奖(包括终生成就奖)、美国演员工会奖、格莱美奖等荣誉。
其实,罗宾·威廉姆斯的抑郁并非突如其来。据了解,2006年,戒掉酗酒恶习20年的罗宾·威廉姆斯再度陷入酗酒泥潭。有研究显示,男性抑郁症患者更易酗酒。男性在抑郁时更可能通过超负荷工作麻痹自己,或者沉迷于网络、赌博等,来掩饰悲伤情绪,更有甚者会借酒浇愁,甚至滥用精神类药物。
无独有偶,堪称喜剧大师的卓别林、憨豆(罗温?阿特金森)、金凯瑞都是抑郁症患者,周星驰虽然没有证实患有抑郁症,但情绪低落的抑郁状态在不少采访中都能看出。
连喜剧大师都抑郁,到底现在抑郁症患者有多少?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超过3.5亿人患有抑郁症。
留意三低、三无、三自
情绪低落超两周需及时就诊
据了解,抑郁症的主要表现可以归纳为三低、三无和三自。三低即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行为动作减少(严重者生活难以自理),这是抑郁症的三大主要症状;三无即无用、无助、无望,无用即患者的自我评价过低,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前途一片黑暗;三自即自责、自罪、自杀,自杀是最严重的后果。
抑郁症是精神科自杀率最高的疾病,而且由于社会对抑郁症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抑郁患者的就诊率非常低。据了解,在中国,仅有5%的抑郁症患者接受过治疗,大量的病人得不到及时的诊治,病情恶化。
遇到人生变故、挫折等问题,出现情绪低落十分正常。但长时间情绪无法得到抒发、缓解,就要寻求专业帮助。此外,家人也要及时发现,不要认为“只是闹情绪而已”,超过两周情绪低落,甚至生活都难以自理,就要及时带患者到精神(心理)科就医。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据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1日上午,美国好莱坞喜剧明星罗宾·威廉姆斯在他旧金山湾区的寓所身亡,警方初步怀疑其死于窒息自杀。随后,威廉姆斯的媒体代表向媒体表示,威廉姆斯患严重抑郁症多时,他的突然离去是一个悲剧。又是一起因抑郁自杀的事件,为什么如此多的人患上抑郁症?如何才能及时发现抑郁症状并治疗和疏导呢?
哪些情况下抑郁情绪会发展成为抑郁症
亲人分离,经济困难,工作遇挫折,夫妻之间发生争吵,被躯体不适反复困扰……这些事情都会让人产生抑郁情绪,但每个人程度不同。普通的悲伤会导致短时期的忧郁,只要还能够继续维持正常的社会功能,而且能很快从中摆脱出来,无需治疗。
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主任李艳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抑郁症的特征性症状是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和无愉快感,这种感觉占据一天中的绝大部分时光,且持续至少两周或以上。其他症状包括睡眠障碍,以早醒为特征;焦虑或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精力缺乏或感到极度疲乏;无价值感或自我罪恶感;注意力不能集中或者决策困难;胃肠功能紊乱症状,尿频,胸闷,气短,体重下降,性欲下降,部分女性出现月经紊乱;有死亡或自杀的念头,甚至有自杀行为等。
若满足5条上述的症状,包括1、2条特征性症状(情绪低落为主症),并且持续至少2周,则提示问题不仅仅是抑郁情绪了,而是患了抑郁症。此时应该给予重视,并寻求医疗帮助。
哪些人总容易患病
临床常见5类人群容易患抑郁症:
1. 孕妇或初为人母的女性,尤其是产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骤降容易发生抑郁症;
2. 空巢老人,主要指长期的孤独又不善于调节的老人;
3. 癌症患者长时间患病,容易得抑郁症;
4. 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压力大的中年人,主要集中在35岁至50岁之间;
5. 发生婚外恋的人,他们通常瞒着配偶和家人,心理上很容易进入疲惫期,一旦被发现而出现家庭矛盾又不能处理,这时就很难支撑自己。
抑郁严重程度测试
美国权威的仲氏“抑郁自评量表”(SDS),40年来经使用证实,该量表科学、方便。请做下面20道题,选择符合自己的程度——偶尔、少有、常有和持续,测试你是否出现了抑郁征兆。
1.感到情绪沮丧
2.早晨心情最好
3.要哭或想哭
4.夜间睡眠不好
5.吃饭像平时一样多
6.性功能正常
7.感觉体重减轻
8.为便秘感到烦恼
9.心跳比平时快
10.无故感到疲劳
11.头脑像往常一样清楚
12.做事像平时一样不觉得困难
13.坐卧不安,难以保持平静
14.对未来满怀希望
15.比平时更容易激怒
16.觉得决定什么事很容易
17.感到自己有用和不可缺少
18.生活很有意义
19.假若我死了别人会过得更好
20.仍旧喜爱自己平时喜爱的东西
1、3、4、7、8、9、10、13、15、19、20题,选“偶尔”记1分,“少有”记2分,“常有”记3分,“持续”记4分。2、5、6、11、12、14、16、17、18题,选“偶尔”记4分,“少有”记3分,“常有”记2分,“持续”记1分。
抑郁严重度=各条目累计分/80
结果:
0.5以下者为无抑郁;
0.5—0.59为轻微至轻度抑郁;
0.6—0.69为中至重度;
0.7以上为重度抑郁。
患病应该怎么办
治疗
抑郁症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病情复杂多变,长期以来采用三大疗法,即药物治疗、电休克、心理治疗,这些方法能暂时控制症状,需要定期随访,对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效果会比较明显,重度的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方法。
自我调整
1.对自己宽厚,别为难自己。
2.务必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工作节奏。
3.多交际多会友。
4.多运动,爱阳光。
亲友支持
抑郁症治疗的难点在于患者通常难以积极配合治疗,而且抑郁症患者本身的特点就是生存欲望不强,很多甚至就是想死,而抗抑郁药物起效又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特别需要家人、朋友、同事同学等对病人更多的关怀,帮助病人积极接受治疗,在药物还未起效之前,支持病人渡过难关。
早晨,是让人神清气爽、充满希望的时刻,可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这无疑是地狱般的难耐时光。因为抑郁症患者本身意志消沉,对生活失去信心,即便是充满希望的早晨,他们也只会觉得这是痛苦的一天就要开始了。
不少患者会出现4~5点钟就醒,有的可能还要早。正如他们所说:“胡思乱想,迷迷蒙蒙等天亮。”由于睡眠质量很差,人觉得疲劳不堪,所以不想起床,有的甚至于不想上学或上班。即使勉强起床,心身状态极差,疲劳、消沉、郁闷、无奈。而晚上是一天的结束,抑郁症患者心里往往会因为度过了一天而稍微有所平静,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典型抑郁症患者的抑郁心境的“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
另外,早起也是识别抑郁症的一个表现。看着大家都在睡觉,抑郁症者通常会觉得痛苦,觉得自己连觉都睡不好,因而容易冲动,甚至是自杀。当然,抑郁容易识别的特点还有很多,如情绪持续低落(如延续两周),无缘无故心情不好,兴趣、精力减退,浑身无力,觉得不想干活,觉得活着没有意思,有自杀观念等等。一般来说,若出现情绪低落持续2周等抑郁的症状,就应该尽快求医,寻求专业的疾病治疗。
背景:
现实中不少人对抑郁症不甚了解。现代人经常有情绪困扰,有些人疑惑自己经常心情抑郁会否发展为抑郁症。
专家点评: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潘集阳教授指出,心情不好,出现抑郁情绪、焦虑情绪、失眠等有可能是正常的情绪反应或一过性症状。但抑郁障碍(即抑郁症)、焦虑障碍、失眠障碍等则属于精神疾病的范畴。与正常情绪变化相比,抑郁症等导致的病理性情绪变化更持久,程度更严重,并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不经治疗一般难以缓解。其中有10%~15%的抑郁症患者会自杀,抑郁症是各类精神疾病中自杀率最高的疾病。而抑郁症并非单纯的心理问题,甚至有些抑郁症没有明显抑郁情绪,反表现为躯体症状。
抑郁症有严格的诊断标准,症状需持续至少2周,患者每天大多数时间心境抑郁,兴趣或乐趣减退甚至丧失,并有以下至少2项状况:显著体重下降或增加;失眠或嗜睡;精神躁动或迟滞;虚弱或精力不足;感觉没有价值感或过度自责;思考能力减弱;反复想到死亡。
但有些抑郁症患者,并没有明显的抑郁情绪,反而是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例如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心慌胸闷、恶心呕吐、性欲减退、阳痿等,这种非典型性的抑郁症具有隐匿性,误诊率很高。
专家建议:
当患者有躯体症状,经详细检查,没有发现相应器质性病变时,应考虑是否抑郁症等精神障碍所致,可以到精神心理专科咨询求诊。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均是临床上治疗抑郁症的常用手段,但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帮助是有限的,对于轻度的抑郁症也许单纯的心理治疗可以解决,但是中、重度的抑郁症肯定需要药物治疗。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抑郁药的副作用是可控的,患者不需要过分担心。
特别提醒:
切莫在没有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物,切莫随意停药,建议做好长期服药,甚至终身服用的准备。抑郁症复发风险很高,患者不坚持服药是抑郁症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情况下,患者第一次发病,药物治疗至少应持续一年;再次复发,且期间间隔超过半年,需坚持两年以上药物治疗;复发三次以上,则建议终身服药。
王刚,主任医师,教授,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博士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抑郁症治疗中心主任
8月28日,翻译家孙仲旭因患抑郁症自杀辞世,令人唏嘘。不久前,美国喜剧明星罗宾·威廉姆斯在饱受抑郁症折磨多年后选择离开人世。这几天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颇多的“女主播抑郁症日记”讲述了当事人与抑郁共舞的经历:能笑、能社交、能工作,但食欲差、干呕、脾气暴躁……如果你身边的同事有类似的表现,那他可能已经陷入了抑郁的泥潭中。
影响工作效率的第一原因
近日,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公布了中国首次“工作场所中的抑郁症调查”报告。数据显示,职场中抑郁症患病率达2.2%~4.8%,即在50人的团队中就有1~2名抑郁症患者。70%的抑郁症患者因病而请假中断工作;过半数患者自觉注意力难以集中,使工作效率严重下降;53%的管理者呼吁政府要更好地立法和制定政策保护抑郁患者。抑郁症已成为影响中国人工作效率的第一原因。
2007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联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中国每年因抑郁症产生的经济损失达517.3亿元,而用于治疗抑郁症的费用只有56.2亿元。在美国,抑郁症每年给企业和社会造成440亿美元的损失,主要因为误工和效率低下。
更令人忧心的是,超八成患者因担心失去工作而向单位隐瞒病情。在门诊遇到病情较重的患者,我通常会建议他休息一段时间,不过很少有人找我开假条。在欧洲,怕丢饭碗而隐瞒病情的人只有30%,半数人认为病情属于隐私,没必要告诉别人。抑郁症的高发期在25~44岁,正是人生的最佳年龄段。隐瞒病情、忌讳治疗,使得很多人的抑郁症越来越严重。
抑郁不只是情绪低落
抑郁症肆虐职场,却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很多人觉得,抑郁症对工作的影响排在脑血管病和心脏病之后。数据显示,八成人认为情绪低落、悲伤等症状与抑郁症有关,但事实上,参与调查的患者中55%注意力难集中,37%健忘,36%出现犹豫不决等认知症状。抑郁症在欧洲的诊断率达20%,而在中国不到6%。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兴趣缺乏和快感缺失,可能伴有躯体症状、自杀观念和行为等,主要从3个层面影响患者。1.情感层面:包括悲伤、焦虑、兴趣缺少、有自杀想法、无望、自责等;2.认知层面:注意力集中困难、短期或长期记忆丢失、犹豫不决、计划组织能力下降、找词困难、思维迟缓、判断力下降等;3.躯体方面:疲劳、食欲差、失眠、头痛、肠胃不适、胸痛等。犹豫不决、注意力难集中等认知层面的问题会对患者的工作造成负面影响,抑郁症患者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工作,并且比平时更容易出错。
如何自我辨别
常有人问,某人平时挺开朗,怎么可能是抑郁症?抑郁症并非性格内向者的“专利”,而是每个人都可能得的心理疾病。抑郁症多集中于脑力劳动者,如政府机关人员、媒体从业者、医生、老师等。这些人尤其需要留意自己或同事有没有健忘、犹豫不决、注意力不集中、自言自语等症状。
怀疑自己或同事为抑郁症时,建议:1.先别自己下诊断,而应该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2.如果一定要自己判断,可以考虑:这种精神状态是不是天天如此,是否持续两周以上;在严重程度上,是不是严重影响了工作、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3.如果是抑郁症,自己是没有办法通过调节心情、改变生活方式摆脱的。
抑郁症虽然不是“不治之症”,但也不是“挺一挺”就能过去的。精神医学研究发现,出现抑郁症状的原因是,大脑中5-羟色胺(又称血清素)、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功能失调,因此必须寻求专业帮助。怀疑自己或同事患上抑郁症,一定要到正规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心理科接受全面系统诊断,而不是仅凭个人感觉和一些简单测试就给自己“诊病”。综上所述,如果您确定是患了抑郁症,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专业且规范的治疗。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近日报道, 美国埃默里大学一项研究表明,长期抑郁,更易得心脏病或死于心脏病。
研究者们观察了3237名女性心脏病患者,并对他们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用来治疗心脏动脉供血不足。同时,评估他们的精神状态。
研究者们发现,这些心脏病人中,患有中轻度抑郁症并且年龄在55岁以下的,在接下来几年内心脏病发作的几率会高于其他病人1倍。55岁以下的女性中,抑郁的女性得心脏病以及死于心脏病的几率是正常女性的两倍。
研究者认为,抑郁和心脏病的联系有可能是由炎症和激素机制导致的,但具体原因尚未明确。不过坚持锻炼是克服抑郁和保持心脏健康的好方法。
案例:小赵是一名空姐,工作出色,对待任何乘客都会保持“标准”的微笑,经常受到上级表扬。但最近,她虽然工作时仍会保持“专业”的微笑,回到家却会闷闷不乐,很少说话。家人以为是工作太累所致,并没太在意。但一天早晨,她却突然在家中服药自杀,幸好被及时发现,送急诊科抢救成功。小赵的老公、同事都一头雾水:昨天还面带亲切笑容的小赵怎么会自杀呢?在急诊科医生的建议下,小赵被转送到精神科就诊,被诊断患有抑郁症。
分析:小赵所患的这类抑郁症与常见的抑郁症表现不同,并非每日垂头丧气、满面愁容、情感低落,而是表面看起来若无其事,并面带“微笑”。正因他们常带着礼节性的微笑,所以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在临床上也被称为“微笑性抑郁”。尽管他们面带“微笑”,但并非发自内心,而是出于工作、面子、礼节、尊严、责任以及个人前途等需要。
这类抑郁症常见于职场白领、服务行业人员,如服务员、推销员、空姐、护士等。他们为了维护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美好形象,总是刻意掩饰自己的情绪。当压力大到再也无法承受时,他们的反应是巨大的,可能会从极度自信变得非常自卑,甚至会怀疑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一步步发展至抑郁症。值得一提的是,有自杀倾向的重症抑郁患者为了实现自杀的目的,也可能有意强颜欢笑,以逃避医务人员、亲友的注意。
处方:人的情绪是有高低起伏的,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坏心情。高兴也好,悲伤也罢,最好的方式就是让情绪宣泄出来,聆听音乐、阅读书籍、参加运动、吃喜欢的食物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对于已经发展至抑郁症的患者,采取以药物治疗为基础,辅以心理治疗和其他各种疗法,可取得不错的效果。需要特别提醒的是,针对微笑性抑郁的另一种情形,重症抑郁患者的家属如果发现患者不明原因突然出现病情“好转”,应警惕这可能是一个自杀的前兆。
52岁的刘女士来自安徽,半年多来总觉得浑身难受,不是疼痛,而是酸胀不适。她起初试着用手拍打身体,觉得舒服。后来用上了按摩捶,可渐渐地,按摩捶的击打都改善不了不适症状,她竟让家人用鞋底抽打自己,才感觉舒服。在亲戚朋友的介绍下,刘女士找到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袁勇贵教授。在询问中,袁勇贵了解到,刘女士和家人的关系一直不好,尤其经常跟儿子吵嘴,觉得没教育好儿子是自己的责任。在自责中,刘女士慢慢地连简单的工作都不能做,以致情绪更加低落,不敢面对现实。她最终被诊断为抑郁症,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情绪和躯体不适都缓解了。
袁勇贵指出,临床上有许多心理障碍患者因躯体不适,如食欲差、总打嗝、头痛头晕、胸闷心慌、咽喉阻塞等到医院反复就诊,久治不愈,最后却在心理科得以解决。最常见的表现是头痛、非典型面部痛、腰背痛和慢性盆腔痛,疼痛的时间、性质、部位常常变化。患者因严重疼痛常会伴随焦虑、抑郁情绪及失眠等症状。
资料显示,90%左右的抑郁症患者在发病初期意识不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其中疼痛性躯体症状的发病率很高,高峰年龄为30~50岁,女性多见。这种疼痛与情绪冲突或心理社会问题有关,常规检查不能发现疼痛部位有相应的器质性变化,常持续6个月以上。患者不得不服用多种药物,甚至大剂量使用镇静止痛药物而致药物依赖,但抗抑郁药物往往能获得意外的疗效。袁勇贵指出,该病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识别和诊断。如果出现持续性的躯体疼痛一直未愈,要去心理科排除是否有心理问题。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增大,在这样一个阶梯型社会里,每个人对自我的要求越来越高,抑郁症也随之而来。抑郁症跟所有疾病一样,消除误解,早发现、早治疗,就能重新拥抱生命的阳光。人们往往对抑郁症有下面4个误区,可能阻挡求医路。
误区1:抑郁症就是不高兴。抑郁症不等同于不高兴,人们经常把抑郁和抑郁症相混淆。抑郁是心绪上的,可能情绪在一段时间里非常低落,比如喜欢的男孩不理自己了或被领导批评几句,都会抑郁,但总能调节过来。抑郁症则是一种心理障碍,与大脑中某些神经递质分泌失常有关,主要表现为兴趣缺失。打个比方,抑郁是我们能高兴但是不想高兴,而抑郁症是没有高兴的能力了。
误区2:抑郁症患者性格不好。抑郁症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说跟性格完全无关,但也不能说就是性格问题。一般来说,对自己苛刻、追求完美、太爱面子、不爱动却爱胡思乱想的人,更容易被抑郁症缠上。
误区3:看心理医生很丢脸。首先,抑郁症跟感冒、糖尿病一样,得了也并不丢人。其次,大部分抑郁症患者都不喜欢自己,抑郁症的治疗其实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心理医生能帮患者同自己的内心和解,重新喜欢上自己。看心理咨询师还是现代人更加开放的标志。
误区4:抑郁症无需吃药。抑郁症是大脑神经递质紊乱导致的,所以一定要通过药物治疗才能改善症状。但调整心态、接受心理咨询、寻求家人的包容与支持也非常重要。需要提醒的是,家人不要一味鼓励患者坚强,这就好比逼一个骨折的人站起来,很残忍;也别把他们当成特殊的人对待,凡事小心翼翼。对抑郁症患者来说,最好的帮助是“随便”,不给予过多关注,但要督促其吃药,同时多些包容。
在电视剧《神雕侠侣》中,美若天仙的小龙女最后和断臂的杨过双宿双栖,退隐江湖,幸福相伴一生。但现实中的“小龙女”李若彤年过40却至今单身,在事业巅峰时突转急下,选择隐退,令人惋惜不已。近日李若彤在做客《鲁豫有约》时,她终于揭秘退隐内幕,原是爱情失意加上父亲离世使她大受打击,甚至还患上了抑郁症。
长跑十年恋情告吹 曾割腕轻生
李若彤与富商郭应泉爱情长跑十年,无奈在2008年以分手收场。此后李若彤一直单身,深陷情伤,而父亲的过世也让她备受打击,一度患上了抑郁症,造成无法再进行演艺圈的工作,还多次割腕轻生。家人担心她出事,对她寸步不离,悉心照顾。
在2009年,李若彤妹妹产下一女。侄女三个月时就被李若彤所照料。为了照顾和教育好侄女,她还特地学习了儿童心理学。李若彤能走出人生低潮,侄女功不可没。在节目上她读侄女亲手写的信,感动到落泪大哭。
抑郁症是不高兴?警惕四大表现
抑郁症有四大表现
人们生活水平和物质生活在不断提高,但精神反而备受桎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被抑郁症所缠上。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有些人以为抑郁症患者落落寡欢、不高兴只是一时的情绪不好,但实际上他们可能已经患上了重度抑郁。那么抑郁症的表现有哪些呢?
1.情绪低落。一开始可能在短时间内表现为各种情感体验能力的减退,表现为无精打采,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患者还可能出现自我评价降低,常常伴有自责,严重会出现罪恶妄想、疑病妄想等。
2.思维联想迟缓。患者的反应迟钝,思路闭塞,语速慢,语音低,语量少,一言一动都需克服重大阻力。严重者无法进行顺利交流。
3.躯体症状。患者有睡眠障碍,以早醒最为突出。面容憔悴苍老,目光迟滞,胃纳差,体质下降,汗液和唾液分泌减少,便秘,性欲减退。女病人常有闭经的表现。
4.行动缓慢,认知功能受损。动作尤其手势动作减少,少数抑郁状态严重者,可缄默不语,卧床不动,最严重时,可呈木僵状态。企图自杀的行为是最危险的症状。
据悉,李若彤在抑郁期间曾割腕自杀,不过幸得家人的陪伴和理解,才帮助她渐渐走出那段阴霾的日子。而如今,李若彤刚参演了无线热播剧《女人俱乐部》,重回荧屏的她恢复了自信,也重燃了拍戏的兴趣。网友感叹“姑姑终于回来了”!
“心情”这类问题在西方社会被认为是很自然的事情。他们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中,必然会受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影响,有“心情不好”当然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看心理咨询就好像看感冒一样,讲的都是比较接近病情真相的问题。
然而,在我国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人们普遍忌讳在大众面前提“心情”一类的字眼儿,怕招来不好听的名声。因此,大多数焦虑症、抑郁症的患者,来看心理咨询表述的语言多是一些躯体方面的症状,如胸闷、胃痛、大便不畅、四肢酸软、关节痛、头痛、头昏等,这在临床中极易造成医生的误解,从而导致误诊,最终延误治疗。许多人患了病,查来查去也查不出什么大问题,医来医去也没有什么改善,只有将之归于“疑难病”。
王经理的案例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他为人正直,性格开朗,深得同事喜爱。2001 年还是一名普通职员的时候,他的工作就已十分出色,成为公司上下一致公认的人才。
2005 年,公司决定提拔一批年青有为的人做部门经理,他自然是重点人物之一。听到消息后,他开始紧张,一会儿担心现有的工作做不完,再增加工作量怎么应付,一会儿又担心领导给的担子太重,会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进而反复思考,评价自己的能力。于是出现早醒,每天深夜3~4 点必会惊醒,醒后再也无法入睡,头脑中开始像放电影一样,回顾人生。后来又担忧家庭问题,如妻子、女儿、父母、兄弟的生活、安全、学习等,其过程难以自制。
刚上任,他就感到身体不舒服。早晨起床后无精打采,胸口好像有什么东西阻塞一样,吸气不顺,上下几层楼要中途休息。蹲下再起身会头昏眼黑,思考问题时头脑不灵活,反应明显比以前迟钝了许多。才30 岁的他,自我感觉好像一下子老了20 年。
在家人的劝说下,他来到医院做了相关检查,但未发现器质性问题,辗转几家医院,开一大堆药回家服用,症状并未缓解。有好心人介绍他看心理医生,他却无论如何也难以接受,因为他一向是开朗的人,认为那应该是“神经病”才去看的。
两年过去,折腾来折腾去,病依然还是那个病,人却已经“面目全非”,一蹶不振。工作已经不能做了,生活还得家人照顾。这样的结局,对王经理本人来说打击实在太大,吃不香、睡不着,整天头重脚轻,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过去感兴趣的事再也提不起精神。他不愿出门,也无脸见人。整个生活变得枯燥乏味,自我感觉就好似一个废物。因此,他认为“死”是他唯一的选择,满脑子的“死亡”念头,吓得家人忐忑不安。
在心理咨询室,王经理两年来第一次流下了眼泪,承认自己得了抑郁症。通过医生的心理疏导,配合着抗抑郁药物的治疗。几个星期后,他终于摆脱了病魔的困扰,重新找到了自我,恢复了往日的自信。
虽然,过去的一切已成记忆,但一生的前途已是难以逆转,这就是观念带来的恶果。这个病例说明我们百姓心目中的“疑难病”极有可能是心理咨询中常见的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生活中抑郁症患者一般避讳自己得了抑郁症,就诊时往往被头疼、心慌、胸闷、出汗等躯体症状所掩盖,如果在医院就诊时诊断不出结果,应到心理科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