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广播公司8月4日报道,新的民调显示,50岁以上的英国人中有2/3害怕自己会得老年痴呆症,而担心自己患癌的只占1/10。
这项调查向英国各地的500名50岁以上的成年人提问,他们最害怕得什么疾病?结果,68%受访者回答说是老年痴呆症,只有9.44%的人认为是癌症。
在英国,目前有大约80万人患老年痴呆症,而随着人口老化加剧,这一数字预计将在未来几年飙升。
老年痴呆症的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语言能力出现困难。这种症状大都是在大脑因阿尔茨海默氏病或一系列中风等疾病受损后出现。
负责这项调查的,是专门针对50岁以上人士的保险公司Saga。其新闻官格林说:“随着越来越多人被确诊患有老年痴呆症,更多人开始意识到这一疾病对个人和家庭能够产生巨大影响。”
他希望政府加强有关老年痴呆症的教育和宣传,并让人们了解及早诊断的好处。
英国阿尔茨海默氏病研究机构对外联络官埃文斯对这一民调发表看法说:“50岁以上的人士对老年痴呆症的恐惧并不令人奇怪,这一疾病目前影响到82万50岁以上的英国人。而我们现在对它基本上是束手无策。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是找到治疗和预防老年痴呆症的新办法,以便让人们知道抵御这一疾病还是有希望的。”
但也有业内人士担心,对老年痴呆症的恐惧也可能意味着人们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往往会错过接触治疗的机会。
因此,他们敦促任何担心自己有可能患有老年痴呆症的人士及早去看医生,并与阿尔茨海默氏病协会取得联系,以便得到更多的帮助。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医治老年痴呆症的良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迅速增加,我国第一部老龄事业发展蓝皮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在京发布。蓝皮书指出,截至201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占总人口的14.3%。人口的老龄化与疾病谱的改变,使老年痴呆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并成为威胁老年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老年痴呆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明显上升趋势。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国内调查中55岁以上者为2.5%;65岁以上者为4.8%;75岁以上者为11.5%,且农村老人痴呆患病率高于城市,而老年疾病中老年性痴呆病将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的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老年痴呆其危险因素有数十种,其中较肯定的因素有高龄、家族史和因头部外伤出现意识丧失的脑外伤患者。其中家族史是最肯定的因素。一些老年人因记忆力减退、夜间失眠到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医生说,他们当中,有些人已进入老年痴呆的早期表现,如不及时控制,病情将进一步发展。专家认为,痴呆症将成为21世纪的流行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晚年健康和生活质量。虽然药物可以延缓老年痴呆的发病进程,但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所以预防老年性痴呆必须从家庭开始。
老年痴呆早期往往表现为老年痴呆记忆力减退,以近记忆力障碍为主,敏感、多疑,学习新知识有困难,思维呈片段,理解力受损,情绪不稳、易激惹,明显焦虑和抑郁,夜间失眠,工作效率下降,难以胜任新的任务等。此期若能及时就医确诊,有效控制发病进程,便可延缓中、晚期老年痴呆的发生。做好老年痴呆病人的家庭护理,增进与协助患者的自我护理是非常必要的。
家庭护理应做到1.加强营养,改善营养状况,保持膳食平衡和心理健康;2.多读书、多看报,经常参加集体活动,适度参加锻炼;3.增进认知活动,努力恢复以前的生活经验和能力;4.增强病人的定向力,若定向力障碍严重时,应避免单独外出;5.促进语言沟通,协助病人增加人际交往,如参加娱乐活动、户外活动;6.妥善保管有危险物品,减少室内物品的变动,保障病人安全;7. 注意清洁卫生,维持病人皮肤的完整性。
近日,英国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英国人对老年性痴呆症(即阿尔茨海默病)的担忧超过了他们对癌症的担忧,因为全球每7 秒钟就新增1 名老年痴呆患者。在我国,老年痴呆的患病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5 岁以上老年人老年性痴呆的患病率高达5.6%,即每20 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人患老年性痴呆,到了85 岁以上,可能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人患老年痴呆症。为此,专家呼吁老年痴呆症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并建议做儿女的在生活中要多注意观察父母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给父母多一份关爱,让他们远离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往往从“老糊涂”开始
今年66 岁的赵大妈,五年前开始有些记性不好,时常想不起自家的钥匙、钞票放在什么地方,四处寻找后,如若找不到就会对着老伴发脾气,以为是老伴“偷”了自己的东西。但说来也怪,虽然赵大妈记忆力越来越差,但是内心深处却总能记住年轻时的事情,茶余饭后总拉着老伴讲一些年轻时的往事,为此,家人很是不解,不知道老人的这种“糊涂”现象是人老了的正常信号,还是传说中的“老年痴呆症”。
“现在的事记不住,以前的事忘不了,其实这是老年痴呆症认知功能减退的表现,也是老年痴呆症一个比较突出的表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郭东梅表示,老年痴呆症的突出表现之一就是近记忆力减退,也就是说最近发生的事情往往记不住,但对过去的事情尚存记忆。此外,随着记忆力减退,老年性痴呆症的早期还会伴随下列症状:如语言交流能力下降、重复语言、精神行为异常、生活工作能力下降等。例如老人过去待人接物很有礼貌,患老年痴呆症后会变得粗暴、冷漠、刻薄;过去讲究整洁,患病后会衣冠不整,随处乱扔东西;或者表现某些怪异行为,如家境富裕,却从垃圾堆捡拾废品藏在家里,也有的老年痴呆症早期出现人格改变。如果家中有上述情形的老人,建议家人最好陪老人去医院做一些相关的筛查,以确认是否患有老年痴呆症。
细心关爱胜于吃药
“老年痴呆症并非无可救药,虽然目前尚难治愈,但早发现、早干预能够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老年性痴呆症,家属的细心照料和日常护理对于痴呆患者至关重要,有时甚至比药物有效。”郭冬梅指出,老年痴呆症早中期虽然认知功能有所下降,但基本的情感、尊严并没有丧失殆尽,所以家属和看护者在日常照料时需要尊重患者,尽量使用温和的语气多与老人沟通,有些时候老人出现行为问题,并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症状”,也不是病情恶化的标志,而只是老人对外界的一种反应或者是对自己需要的一种表达。
另外,家人还应常鼓励老人多参加社交活动和培养娱乐爱好。在平时的日常护理上,一定要注意防走失、防摔倒。建议家人在老人的手腕上戴上写有电话号码或者其他联系方式的手圈,以防老人走失。老年痴呆症患者由于反应迟钝、走路不是很稳,应谨防摔跤,以免造成骨折。家人还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频繁地给老人更换居住环境,因为一些痴呆病人对以前固定位置上的东西记得特别清楚,一旦换了环境或改变东西的固有位置,他们会认为这个环境不是自己的居所而引发精神症状。
此外,智能训练也有利于延缓老年性痴呆症的进程,日常生活中,帮助患者进行智能训练的项目很多,如搭积木、练书法、练拼图,这些对患者的大脑思维都很有帮助;还可以让患者每天做一些数独游戏,由简单到复杂,可以强化记忆,对大脑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另外,家人可以每天给患者安排一些简单的家务,如擦擦桌子、扫扫地、摆摆碗筷,这些看似简单的家务活动,对患者而言无形中是一种强化训练,从而起到延缓老年性痴呆症的进展。
在门诊曾有这样一则病例,患者67 岁,因为耳朵听力下降而来医院看病。问诊中,老人提到,不知为什么,近半年来,她的记忆力开始明显下降。而事实上,这只是由于老年性耳聋引起的轻度问题,但严重时,听力衰退有可能导致老年痴呆症。
老人听力衰退是人体衰老的一种表现,属生理现象,但也有病理性的因素,或者是外在环境的影响。比如环境噪音、细菌病毒感染、耳毒性药物都可以直接破坏听觉细胞,而精神因素、代谢紊乱、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以及一些老年全身性疾病也会加速听觉细胞的衰落。尽管无法制止老年性耳聋的发生,但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避免或延缓症状的发展。
尽量避免使用耳毒性抗生素 老年人可适量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D 及维生素E,尽量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因为这些药物很容易引起听力损害。
控制高血压,预防老年性心血管疾病 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一定要少吃饱和脂肪性饮食,以降低高血压的发生率。一旦发现高频听阈下降,应服降胆固醇药、血管扩张剂等,以免引发耳蜗微血管病变。
改掉挖耳习惯,进行耳穴按摩 经常用耳勺、火柴棒掏耳朵,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还可能导致鼓膜损伤。常按摩耳垂前后的处风穴(在耳垂与耳后高骨之间的凹陷处)和听会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颌关节突后缘凹陷处),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 分钟。
远离噪声 老年人倘若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间喧闹、人声喧哗等噪声,会导致内耳的微细血管经常处于痉挛状态,内耳供血减少,听力急剧减退,甚至引发噪声性耳聋。所以,老人不要在马路边晨练,尽量减少参加噪声过大的文艺活动,如打鼓、击掌等,而应坚持慢跑、舞剑、散步等较为安静的活动,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改善内耳的血液供应。
保持平常心态多与他人交往 如果老年人经常处于急躁、恼怒的情绪中,会导致体内植物神经失去正常调节功能,使内耳器官发生缺血、水肿和听觉障碍,容易出现听力锐减或暴发性耳聋。所以,老年人要尽量使自己心情愉快,多与周围人交谈。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自己的笑声,促进内耳供血循环,减缓听细胞的衰退。此外,坚持每天进行发声读报,也是延缓语言中枢退化的好办法。
研究称老年人每周练3次瑜伽能提高记忆
据英国《每日邮报》8月18日报道,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运动机能学和社区健康学者发现:老年人每周练3次瑜伽能提高记忆。
研究人员选取了108名年龄在55~79岁之间的成年人,其中61人参加了瑜伽的培训课程,其余的人参加了数量和时间相同的伸展和力量练习。8周后,练习瑜伽的这组老年人在记忆力、弹性思维和任务切换等方面,测试出的反应速度更快,准确性更高。而另外两组老年人在认知功能方面的表现没有明显改变。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差异并非由年龄、性别、社会地位等因素造成,而与瑜伽要求修行者专注于身体、精神和呼吸,因而有助于维持注意力、提高记忆力、缓解压力和焦虑等有关。
我国有500万老年性痴呆患者
老年性痴呆,又叫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起病隐袭,病程呈慢性进行性,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在各国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越来越高。1953年,中国总人口约5亿,65岁以上老人占4%,2005年,总人口13亿,65岁以上老人占7%,专家预测到2045年,总人口达15亿,65岁以上老人可高达20%。而痴呆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病,是一种以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中阿尔茨海默病又是最常见的导致老年人痴呆的原因。目前中国有老年痴呆患者500万人之多,占世界总病例数的四分之一强,每年平均有30万新发病例。中国老年痴呆的患病率已随着年龄的升高呈显著增长趋势:75岁以上达8.26%,80岁以上高达11.4%。阿尔茨海默病一种严重的智力致残症,从轻度记忆与认知障碍到最后的植物状态,要经历几年甚至几十年,它集身体、精神、神经和社会于一身的特点,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但目前中国的现状是“低知晓率、低诊断率、低治疗率”,绝大部分患者就诊不及时或根本不到医院诊治,生活质量低下,这一现象已经引起国家的关注。
老年痴呆有三大症状
老年性痴呆一般在老年前期和老年期起病,起病隐袭,早期不易被发现,病情逐渐进展。核心症状为ABC三部分,即:日常生活能力降低(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精神行为异常(Behavior),认知能力下降(Cognition)。
如何预防老年性痴呆
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饮食差、吸烟、持久的精神压力、抑郁、头部外伤、肥胖、社交少的生活方式等。
防止记忆力下降和阿尔茨海默病,建议生活工作中注意以下十点:1.控制血压。2.降低胆固醇。3.检查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必要时补充维生素B12。4.多吃蔬菜水果,可饮用少量红酒。5.保护大脑免受外伤。6.检查视力听力,令耳聪目明,感觉敏锐。7.积极参加体育锻炼。8.锻炼大脑9.积极参加社交活动。10.减少抑郁和压力,保持幸福快乐。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8月4日报道,根据英国一项针对50岁以上老人的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英国老人对于认知障碍症(即老年痴呆症)的担忧超过了对于癌症的担忧。
据悉,英国老人中有2/3的人害怕自己会得认知障碍症,但只有1/10的人担心自己会患上癌症。据《每日邮报》称,英国现有约80万认知障碍症患者,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这一数字将会在未来几年激增。
负责这项调查的保险公司发言人保罗·格林称,今后英国政府应该加强认知障碍症的宣传工作,让民众能充分了解此病。英国认知障碍症慈善研究所联络官希拉里·埃文斯也就这项民调结果发表评论说:“我们面临的困难是如何有效治疗和预防认知障碍症,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资金不足。”
虽然,目前尚未研发出治疗认知障碍症的特效药,但医学专家认为尽早诊断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他们建议民众怀疑自己患上认知障碍症时,尽快去医院看病,并呼吁英国全社会向认知障碍症患者施以援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老年朋友记性特别差,他们不能记起不久前的事情,经常会遗失东西,忘记东西放在何处,尤其是钥匙经常找不到,有时忘记赴约,甚至忘记片刻前与别人谈话的内容。
其实,这可能是老年痴呆症的表现。由于老年痴呆症起病隐袭,早期的表现主要是记忆力障碍,尤以近事记忆障碍更甚,亲友一般很难说清病人的确切发病时间,病人即使出现上述早期症状如近事记忆力减退等,家属有时也会忽视,认为病人年龄大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异常,可能是“老糊涂”了。一种简单的画钟试验方法可以帮助家人及早发现老年痴呆症。
方法:只需要一支铅笔和一张白纸,要求患者在白纸上独立画出一个钟,并标出指定的时间(如8 点25分,9点10分等),并要求受检老人在十分钟内完成。
画钟试验的计分方法有多种,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四分法计分:如果能够画出闭锁的圆(表盘),得1分;如果能够将数字安置在表盘上的正确位置,得1分;如果表盘上12 个数字正确,得1 分;如果能够将指针安置在正确的位置,得1 分。最高4 分。4 分表明认知水平正常,3 分表明认知水平轻度下降;0~2 分则表明认知水平明显下降。
画钟试验从表面看好像很简单,但完成它却需要很多认知过程参与。画钟试验的文化相关性很小,不管是什么语言,什么文化程度,只要能够听懂简单的提示语,都能按要求画出钟来。病人容易接受,家属和医生也易于掌握,对早期识别和诊断痴呆病人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研究表明,画钟试验诊断早期老年痴呆症的敏感性在80%~90%之间。画钟试验有很高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它与一些常用的老年智能、记忆和衰退量表如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等都有很好的相关性。
当你的父母和周围的老年人变得画不出一个完整的钟,说明他的认知水平肯定下降了,应该警惕老年痴呆症,及早到医院进一步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老年痴呆与血型有关吗?据报道,《神经学》期刊的研究指出,AB型者面临日常记忆、言语及注意力障碍的风险比其他血型高出82%,而这些正是失智症的初期征状。
尽管英国阿兹海默症研究中心主管雷德利认为,新研究无血型与失智症的风险,断言AB型者罹患失智症的风险较高还太早,哪些人是高危人群?老年痴呆该如何预防呢?
老年痴呆症:记忆、思维存在障碍
所谓的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AD) 是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病,指的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有意识障碍的状态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空间辨认、情绪等方面的障碍。
有不良爱好等人群更易患老年痴呆症
不良爱好者:有吸烟、缺乏运动、饮食不当等不良生活习惯者,往往导致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冠心病等,进而引发痴呆。调查显示,我国北方60岁以上的老年人痴呆患病率为3.96%,其中血管性痴呆占多数。这些患者多有嗜辛辣和荤的饮食习惯,且半数以上患者有吸烟史,烟龄超过10年。长期饮食过饱,不仅使人思维迟钝,而且会使人感到困倦,加速脑动脉硬化,容易引起老年痴呆症。
抑郁症患者:科学家对2000例老年痴呆症进行调查,发现14%的老年痴呆症患者有长达25年的抑郁症病史。研究发现,若抑郁症病情比较严重,更容易加速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孤僻者:丧偶、独居、情绪抑郁者是老年痴呆的高危人群。这些老年人与外界交流少,长期处于孤独、寂寞状态,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会增高。
绝经者:女性老年痴呆的患病率高于男性,男女比例为7∶26,这可能与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或与女性寿命比男性长有关。男性痴呆病人以血管性痴呆为多。
摄铝多者:铝对神经细胞有毒性。有人通过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得老年痴呆者脑组织内铝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
有家族史者:据统计,在患有老年性痴呆的家族中,近亲的发病率为一般人群的4倍多。研究发现,老年痴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及多基因遗传,目前已发现至少有4种基因突变与老年痴呆发病有关。
免疫低下者:研究认为,某些病毒感染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改变,可导致老年性痴呆的发生。另外,有人认为免疫功能改变与认知功能的改变有一定关系。
药物滥用者:长期大量饮酒,滥用抗焦虑药物和抗痉挛药以及镇静安眠药等,可能也与老年痴呆的发生有关。
患脑疾者:如帕金森氏病、脑肿瘤、脑炎者易继发老年痴呆;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也容易发生老年痴呆。
脑外伤者:受过脑外伤者因神经细胞受到损害,有可能引起痴呆。如一些拳击运动员因头部反复受外伤,数年后痴呆的发病率较其他职业的人高,且大脑皮质会出现器质性病变。
文化低者:有资料表明,文化程度对智力衰退有一定影响。在文盲、文化程度较低以及从事体力劳动、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群中,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高龄者:老年性痴呆多见于75岁以上的老年人;脑血管病所致的血管性痴呆以75岁以下的老年人为多。
预防老年痴呆症的8大要诀
第一、饮食均衡,避免摄取过多的盐分及动物性脂肪,一天食盐的摄取量应控制在10克以下,少吃动物性脂肪及糖,蛋白质,食物纤维,维他命,矿物质等都要均衡摄取。
第二、适度运动,维持腰部及脚的强壮,手的运动也很重要,常做一些复杂精巧的手工会促进脑的活力,做菜,写日记,吹奏乐器,画画等都有预防痴呆的效果。
第三、避免过度喝酒,抽烟,生活有规律,喝酒过度会导致肝机能障碍,引起脑机能异常,一天喝酒超过0.3升以上的人比起一般人容易得脑血管性痴呆,抽烟不只会造成脑血管性痴呆,也是心肌梗塞等危险疾病的重要原因。
第四、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和肥胖等生活习惯病,早发现,早治疗。
第五、小心别跌倒,头部摔伤会导致痴呆,高龄者必要时应使用拐杖,对事物常保持高度的兴趣及好奇心,可以增加人的注意力,防止记忆力减退,老年人应该多做些感兴趣的事及参加公益活动,社会活动等来强化脑部神经。
第六、要积极用脑,预防脑力衰退,即使在看电视连续剧时,随时说出自己的感想便可以达到活用脑力的目的,读书发表心得,下棋,写日记,写信等都是简单而有助于脑力的方法。
第七、随时对人付出关心,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找到自己的生存价值。
第八、保持年轻的心,适当打扮自己。
如果家里长辈、亲人患有认知障碍症,会给身边人带来很多困扰。如何正确应对并照护好他们?日本顺天堂大学医学研究院教授新井平伊介绍了几个要点,可供参考。
问题一:老人重复买一堆同样的东西回家。对策:把冰箱已有的食品品种记在便签纸上,然后放入老人的钱包里。提醒老人买的时候对照下,切勿呵斥老人。
问题二:一天到晚无精打采,老看电视。对策:认知障碍症会让人做事没精神,懒得活动,时间久了会令脑功能进一步衰退。要设法陪伴他出去散散步、聊聊天,(有条件找个护工),增加活动量。
问题三:明明吃了饭还说没吃。对策:老人发生这种情况大都出于寂寞心理,借进食来表达。要安慰老人,找点坚果之类的健康零食满足他要求,或者把日常三餐拆分成少量多餐,视情况分别给他吃。
问题四:钱找不到,怀疑被身边人偷了。对策:碰到这种情况,不要急着辩解,应先边找边安慰。一般情况下,老人会慢慢平静下来,注意力注意到其他事情上去。可以用食物来“引诱”,转移老人注意力。
问题五:讨厌洗澡。对策:如果老人讨厌晚上洗澡,可以改成白天洗,或者安排相同性别的亲人帮忙。总之不要强迫,要让对方心情愉快地入浴。
问题六:大小便失禁。对策:不要嫌弃老人,多观察老人排便的节奏规律,定期带其上厕所,可以减少失禁现象。有的老人会找不到厕所,可提前把厕所门开着,同时备好要换的内裤。
近日,发表在美国医学期刊《神经学》上的一项研究表明,AB 血型的人可能比其他血型的人在晚年更容易出现记忆力衰退。研究结论指出,AB 血型人群在患老年痴呆症之前就出现记忆困难的几率,是其他血型的两倍。
美国一个研究小组梳理了近几年超过3 万人的健康数据样本发现:相比其他血型,AB 血型人群患各种认知障碍的几率高出82%。
“虽然目前尚不清楚其中的原理机制,但有一些证据表明,不同的血型与特定的遗传变异间存在联系,其中一种与凝血蛋白有关。”研究作者、佛蒙特大学血液学家玛丽·库什曼博士解释说,这些血浆蛋白可能会改变人们患上某些血管疾病的风险。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认知障碍症(老年痴呆症)日渐严重。
美国研究人员告诫,如果我们继续保持目前的不健康生活方式,那么到2050年,认知障碍症发病率将会增加三倍。
英国《每日邮报》最新载文,英国斯特灵大学认知障碍症治疗发展中心科学家表示,吃得好、多锻炼和享受生活,能够使认知障碍症危险降低一半以上。尤其以下10条黄金规则,需要老人遵照执行。
1.长期服用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及维生素如B6和维生素E。服用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如步长龙生蛭胶囊能补气活血,逐瘀通络,保证大脑有充足的血液供给,从而保护神经细胞免受损害。《老年痴呆症杂志》刊登瑞典和意大利科学家完成的研究发现,维生素B6是神经递质生物合成辅酶,维生素E可防止体内过氧化物生成,都有助于缓解大脑萎缩,降低认知障碍症危险。
2.补鱼油。加拿大科研人员对70名多伦多老人研究发现,健康老人血液中欧米伽3脂肪酸含量远远高于认知障碍症老人。建议老人经常补充鱼油或吃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金枪鱼、鲭鱼等深海肥鱼。
3.喝绿茶。日本一项研究发现,每天喝2~3杯绿茶,罹患认知障碍症的几率可减少一半左右。
4.喝一杯红葡萄酒。丹麦研究发现,常喝葡萄酒的人认知障碍症危险更小,这与葡萄酒中的关键成分白藜芦醇关系极大。
5.不过量饮酒。少量饮酒有益全身健康,但过量饮酒容易损伤大脑。
6.每周快走。美国波士顿大学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快步走是降低日后认知障碍症和帕金森病危险的一大关键。
7.享受富有刺激的生活环境。美好的生活环境,能改善心情,防止认知退化。
8.多动脑。研究者发现,学外语、下棋、看报纸等需要动脑的活动能够保持大脑活跃。
9.跳舞。英国研究发现,跳舞可以加快血液循环,增加老人脑部供血,有助于保持大脑活力。
10.不过分忧虑。研究发现,性情急躁,遇事爱忧虑的人更容易发生免疫力下降、健忘等问题,增加认知障碍症危险。
血型与认知障碍症(老年痴呆症)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刊登在美国《神经病学》杂志上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与O型血的人相比,AB型血的人发生思维和记忆问题的几率高出近一倍,得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更大。
针对血型和认知障碍的关联性,美国佛蒙特大学医学院的玛丽·库什曼博士及其同事对3万多名年龄在45岁以上的参试者进行了40个月的跟踪调查。研究人员分别于研究开始和研究结束时对参试者进行了一系列的记忆和思维技能测试。测试结果显示,495人出现记忆或思维能力减退。研究人员将这些参试者的血型与另外认知测试得分正常的587名参试者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排除年龄、种族、性别和地区等因素后,与O型血的人相比,AB型血的人发生记忆问题的危险高出82%。AB型血人群中发生认知损伤的比率为6%,而普通人群认知损伤发生率为4%。
研究人员认为,这与AB型血的人体内的一种蛋白质——“第八因子”(factor VIII)有关,AB型血的人体内该蛋白质水平高于其他人群。“第八因子”水平越高,认知损伤和得老年痴呆的危险就越大。不过专家表示,AB型血的人也没必要为这项新研究结果而忧心忡忡,因为相比血型,其他多种环境因素在老年痴呆症发病几率方面产生的影响更大。
老人食物选择与大脑健康关联密切。《美国退休人员协会杂志》最新载文,刊出“可降低认知障碍症危险的5种食物”。
1.豆类。豌豆、绿豆等豆类含有B族维生素,有助于防止大脑萎缩、控制血糖和保护神经系统。
2.杏仁。杏仁富含维生素E,这种维生素可改善血管健康。多项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补充维生素E可降低罹患认知障碍症风险。
3.鱼。鱼类(尤其是深海肥鱼)富含有助于减少体内炎症的欧米伽3脂肪酸。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科学家发现,欧米伽3脂肪酸血液浓度较低的人群更容易发生脑萎缩,在记忆力测试中成绩更差。
4.菠菜。研究发现,菠菜中至少含有15种不同的抗氧化剂类黄酮。研究发现,类黄酮有助于推迟与认知障碍症有关的β淀粉样斑块的形成。
5.咖啡。南佛罗里达大学最新研究发现,每天喝2杯咖啡有助于防止认知障碍症。在患有轻度认知障碍的老年人中,经常喝咖啡的老人在2~4年内发生认知障碍症的危险比不喝咖啡的老人更小。
据估计,全世界老年痴呆症的发病人数高达1200万,已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病、癌症和脑卒中的第四大杀手。在9月21日“世界痴呆日”来临之际,本版邀请专家与您一起关注,如何早预防、早发现疾病,又该怎样照料患病的他们。
大脑会随时间衰老,甚至出现损伤,让人患上老年痴呆症。这种过程不可逆,但能被推迟延缓。多项研究发现,智力活动、休闲运动等均能降低患病风险。以下人群相对更不易患上老年痴呆症。
爱活动的人。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对30项研究进行的分析发现,导致65岁以上老人患痴呆症的最主要原因是缺乏运动。另一项追踪调查表明,缺乏体力活动可使痴呆风险增加250%。定期身体锻炼能确保大脑得到稳定的富氧血液供应,可能减轻淀粉样蛋白沉积,进而预防老痴。所以,如果能够保证每周一定量的运动,比如健走、每天散步等,就利于延缓大脑衰退或损伤。
手巧的人。大脑控制整个躯干的神经细胞只相当于控制手的1/4左右。因此,老人经常做手部运动,可以延缓脑部衰老。擅长做各种精细手工活的人,对手指的活动量相对更多,也就能够达到更好的预防效果。建议老人多活动手指,诸如简单的双手十指交叉、握拳、转健身球等都是不错的方式。
勤动脑的人。北欧研究人员对1400名芬兰成年人进行的长达20多年的调查显示,与上学不到5年的人相比,上过6~8年学的人患痴呆的要少43%,受过9年以上教育的人患痴呆的危险要少84%。受教育程度高,意味着接受的新知识多。大脑有诸多突触,多学习、多记忆,就会使突触数量增加,大脑衰老速度也就相对减慢。建议可以经常做做益智游戏,试着学一门新本领,甚至一门外语。
喜欢社交的人。社交活动能对大脑产生刺激;相反,另一项研究证明,每多看一小时电视,今后患老年痴呆的几率要比不爱看电视的人高1.3倍。建议多多走出门,参与社区活动,多交朋友,多与人交流,以防老年痴呆过早找上门。
能歌善舞的人。唱歌时的呼吸方式有助于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记歌词、记旋律又能充分调动大脑活动;唱歌还利于释放压力,因而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英国一项研究发现,跳舞能加快血液循环,增加脑部供血,同样有助于保持大脑活力。
专家小传
李淑华,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委员。
老年痴呆症患者常会在生活上遇到困难,大到出行交流,小到吃饭穿衣都存在障碍。因此,在照料他们时,应从衣、食、住、行、寝、洗、药7个方面着手,无微不至。
衣。衣服应简单宽松,颜色统一,易穿脱,衣袖裤脚不宜过长,外衣是拉链的,裤子用松紧带,鞋不要系带的。将衣服按顺序放在方便取的地方,鼓励中轻度患者自我照顾。
食。合理的饮食营养可延缓疾病进展。以营养丰富的低盐、低脂,易吞咽、易消化饮食为主,少吃黏性食物;不要辛辣、口味重的刺激性食物;含镁和叶酸的食物可以适当多吃一点,如豆腐、蘑菇、坚果,以及绿叶蔬菜等。避免使用叉子等尖锐餐具。由于不少患者自我控制力弱,食物最好每天定量,分6~8次食用。
住。老年痴呆患者的住所应安全、方便,最好选择明快的色彩。房间可以摆放老人喜欢的物品,如照片、玩具、字画等;不要放打火机、剪刀、热水瓶、尖锐器皿等,家具要避免用玻璃或镜面的;床边应设护栏。
行。尽量避免改变家庭,尤其是老人房间布置,地面平坦、防滑,浴室要装扶手,走廊通道应无障碍物。当他们外出时,最好带上一块写有病情简单介绍和联系方式的小牌子,以防走失。
寝。为老人提供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让老人白天多消耗体力,睡前热水泡脚以助睡眠。有些老人会怕黑,拉上窗帘后可在卧室开一盏小灯,并安慰他家人就在隔壁。
洗。洗澡过程要尽量让老人感觉舒适,比如选择下午天气较暖时,保证洗澡间温度合适等。洗澡时一定不能留下患者一人。如患者不肯刷牙或不会刷牙,可用棉棒沾盐水擦洗,达到清洁效果。
药。老人服药要有人在旁;如果患者伴有抑郁或自杀倾向,一定要将药放到他们拿不到的地方。老人不愿服药时,应耐心说服,吃完后让老人张开嘴看是否咽下。有些患者会拒绝服药,可将药混入饭或糕点中。
专家小传
张卓伯,主任医师、教授,黑龙江省医学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英国赫德斯菲尔德大学的最新研究表明:石榴中的一种化合物(安石榴甙),对大脑健康起到保护作用,从而为阿尔茨海默氏症和帕金森症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研究团队通过测试安石榴甙对老鼠大脑细胞产生的效应,发现其能够减轻复合型的炎症损伤。但最佳剂量还需要进一步确认才能应用到人体。该研究组织者打算与有机化学家进行合作,以生产出安石榴甙的复合衍生物,它最终能被用于生产抵御炎症的口服片剂。
同时,研究者也指出,石榴汁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药物替代品来预防与认知障碍症相关的疾病。研究者建议人们经常喝纯度为100%的石榴汁,它大约含有3.4%的安石榴甙。
老了掉牙没关系?近日,日本一项研究发现,缺牙却不及时补救的老年人,罹患认知障碍症的风险是一般老年人的1.9倍。
发表在《身心医学期刊》的这项研究,对4425名65岁以上老人进行了为期4年的观察,发现全口自然牙不满20颗且没做假牙或植牙者,咀嚼能力明显较差,罹患认知障碍症的比例是咀嚼功能正常者的1.9倍。而全口有20颗以上自然牙的人,咀嚼能力与未满19颗,但装假牙者差不多。
台北市牙医师公会常务理事黄明裕表示,光是嘴巴开合、牙齿叩咬的动作,就能同时锻炼脸部神经和肌肉、颞颚关节等。吃东西每口咀嚼30下,坚持下去对预防认知障碍症有一定帮助。
随着老龄人口逐渐增多,老年人健康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近年老年痴呆已成为继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癌症之后,威胁老人健康的“第四大杀手”。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中国有老年性痴呆患者达500万人,占世界总病例数的1/4,每年平均约有30万新发病例,如何预防老年痴呆成为中老年人非常关心的问题。
年轻人也可患老年痴呆
“医学中老年痴呆亦称为老年期痴呆,其中有50多种类型的痴呆,最常见的是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老百姓口中的‘老年痴呆’其实是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痴呆是由于脑内代谢减慢、脑内介质分泌减少导致的,目前病因不是特别清楚。”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陈俊抛主任介绍。
此外,如果脑血管病导致的理解力、记忆力等症状不能在3个月内自动修复,那么脑血管病患者也会得老年期痴呆。“曾经有20多岁的年轻人因心脏问题抢救回来后得了老年期痴呆,这样的痴呆属于血管性痴呆,由脑血管堵塞等所致。”陈主任说,“临床中发现血管性痴呆患者比老年性痴呆患者多,血管性痴呆治愈的几率大,我们可以通过系统性治疗,保证血管畅通,改善血循环,同时营养脑细胞来治愈。”
老年性痴呆难治愈 早期发现是关键
陈俊抛主任表示,目前世界对老年性痴呆的治疗效果都不理想,特别是中晚期老年性痴呆很难治愈,所以早期发现症状并阻断病情发展成为治疗老年性痴呆的关键。老百姓如果发现家中老人经常忘记东西、丢三落四、记忆力下降等行文就要警惕是不是早期老年性痴呆的症状,最好到医院神经科进行检查。
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要开始注意保持与社会接触,可多看书、报纸杂志,特别是已退休的中老年人可多参加社区老人活动增加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广东这边的老年人比较喜欢打麻将,说是可以预防老年痴呆。虽然打麻将会可以帮助老年人用脑,但同时大大增加了脑血管病的发病,建议高血压病人不要参与麻将活动。在过年期间,很多老人就是因为打麻将、兴奋导致高血压升高被送到医院的。”陈主任说。
对于已确诊为老年痴呆的患者,陈主任建议患者家属为他们准备好能提供身份确认的卡片或手带,避免患者走失后难以找寻家属。以往曾有老年痴呆患者煮饭后忘记熄火,造成严重火灾,所以老年痴呆患者家属应注意在患者煮饭后将煤气关掉,或者尽量减少患者做饭的机会。
近日,科学家获得的一个惊喜的发现解决了几十年来悬而未决的问题:身体如何修复变形的蛋白质,这项新研究极大地拓宽了治疗防止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症和帕金森氏的机会,阿尔茨海默氏症和帕金森氏症已经证实与不正确折叠蛋白质在大脑中积聚有关。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Science科学杂志上。
细胞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来防止蛋白质结构变形,因为蛋白质的活性如酶或结构组件依赖于得到适当的形状和折叠。至少有350个单独分子伴侣不断“巡逻”细胞,复性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热量是蛋白质的主要威胁之一,比如当煎鸡蛋时,蛋白质变形像意大利面条一样“纠结”在一起,清澈的白色蛋清变成不透明。
35年来,研究人员发现当细胞发生热休克,如感冒发烧,他们产生一种蛋白质HSF-1触发级联事件,促发更多伴侣分子复性变形的蛋白质。
将HSF-1注入动物,已经显示出不仅能增加热应力的耐受性,而且可以增加寿命。因为错误折叠蛋白的聚集已经与老化和神经变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症,帕金森病和亨廷顿氏病牵涉在一起,科学家们正寻求方法来人为地提高HSF-1,以便减少该蛋白质斑块和缠结(蛋白质斑块和缠结最终杀死脑细胞)。迄今为止,提高HSF-1已经能延长实验室动物包括小鼠寿命,但却大大提高了癌症的发病率。
在对线虫C.的实验中,研究团队发现HSF-1不仅仅触发释放更多伴侣,还发挥其他更多的作用。我们建议代替生成更多的HSF-1以防止类似亨廷顿氏病,我们应该寻找办法使肌动蛋白细胞骨架,Dillin说:这样的策略可能避免HSF-1增加后所导致的致癌副作用。
在一次战争中,侵略者首先切断所有通信如公路,火车和桥梁,从而防止医生救治伤员。同样,热休克破坏细胞骨架公路,阻止伴侣“医生”到达病人(错误折叠的蛋白质)。我们认为HSF-1不仅制造出更多的伴侣,确保了道路保持不变,以确保伴侣可以得到病人和受伤的战士。同时研究人员发现,HSF-1上调另一个基因PAT-10,产生了能稳定肌动蛋白的蛋白质,而肌动蛋白是细胞骨架的组成部分。通过提高Pat-10的活性,能够治愈表达亨廷顿病基因的蠕虫,并且还延伸正常蠕虫的寿命。
瑞典哥德堡大学的学者最新发现,具有神经质个性和经历了长时间压力的中年妇女患上老年痴呆症的风险会增大。
研究者将神经质定义为容易表现出焦虑、妒忌、抑郁等情绪或喜怒无常的人格特质。
瑞典科学家选取了800名平均年龄为46岁的中年女性,并对她们进行了为期38年的追踪调查。这些女性参与者接受了记忆力测试和性格测试,以测量她们的神经质程度、外向性和内向性。
研究结果显示:容易苦恼和孤僻离群的女性患上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最高。具有这种人格特质的女性中有25%的人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而不容易苦恼和外向性格的人群中只有13%的人患上了老年痴呆症。
研究者认为:性格会影响到一个人的行为、生活方式或应激反应,而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整体健康状况。
同时已有研究表明,神经质性格会影响大脑里的海马体,从而对老年痴呆症的早期发病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