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读者徐静雯:上周末突然半边脸疼得要死,从头顶开始针刺一样的痛,过了一会儿又好了。我先生说冬天很容易面瘫,叫我去医院看看。请问这是不是面瘫发病的前兆呀?

  黑龙江省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杨子超教授答:生活中很多人会突然脸痛,有的觉得并无大碍所以并不放在心上,有的则因为不了解脸痛的原因而不知所措。其实脸疼痛无非以下几种原因:三叉神经痛、面瘫、偏头痛、面神经痛等。具体徐女士为什么半边脸痛,还得去医院确诊。

  面瘫,就是面部肌肉瘫痪。即便发生面部疼痛,也主要表现为面部运动功能障碍,如流口水、眼歪嘴斜、面部表情怪异、僵硬等,患者有时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三叉神经是面部最粗大的神经,三叉神经痛通常发生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疼起来就像突然发生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阵发性的剧烈疼痛。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呈周期性发作,恢复后又同正常人一样了。

  此外,表现为半边脸痛的不常见原因还有几种,比如牙痛,牙病引起的疼痛为持续性疼痛,多局限于齿龈部,局部有龋齿或其他病变,X线及牙科检查可以确诊该病;偏头痛发作前,多伴有视觉先兆,如视力模糊、暗点等,还可能同时伴有呕吐等症状,疼痛是持续时间较长,往往发作起来少则半日,多则1—2日;舌咽神经痛,表现为软腭、扁桃体、咽舌壁、舌根及外耳道等处疼痛,可由吞咽动作诱发;面部神经痛,多见于青年人,疼痛超出三叉神经范围,可延及耳后、头顶、枕颈,甚至肩部等,疼痛可达数小时,与动作无关,不怕触摸,可为双侧性疼痛,夜间发作后,疼痛感较重。

欧立停

适应症:
用于成人及6至17岁儿童有或无先兆的偏头痛发作的急性冶疗。不适用于预防偏头痛,不适用于半身不遂或基底部偏头痛患者。[详细]

零售价:¥82元/盒

网上药店:健客大药房CFDA

更多>>

  受“牙痛”困扰20多年,十几年不敢刷牙的老李,最近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外科接受了一项微创手术后,终于能够正常洗脸、刷牙、进食了,伴随他20多年的疼痛一扫而光。

  患者李某(化姓),来自苏北农村。20多年来,他的脸一直在抽痛着,特别是左侧面颊部、牙根部剧烈疼痛,难以忍受,被确诊为三叉神经痛。刚开始几年还可以刷牙,但是后几年,牙疼越来越厉害,一张嘴牙就剧烈疼痛,这种撕裂般剧痛导致他不敢刷牙、说话、进食,甚至不敢伸舌头。长期不刷牙,致使他满嘴黑牙,才50多岁牙就已经掉了一大半。20多年中,他尝试了多种治疗方法,均短暂有效,之后剧痛再次出现,效果越来越差,老李的心情及身体也越来越差。为了避免疼痛发作,日常生活中老李很少刷牙,喝水、吃饭也尽量缩短时间。来到医院时,他看起来身体非常瘦弱,脸却是肿的。

  神经外科主任陈陆馗仔细检查后,为其施行了微血管减压术。在手术中,陈主任采用显微镜或内镜观察的方法,将压迫老李三叉神经的4条血管和三叉神经彻底分离开。手术后,老李立即感觉疼痛消失了,敢大声说话了,医生查房让他伸舌头也敢伸了,家人非常高兴,开玩笑说“都有十几年没看到你的舌头了”。

  专家告诉记者,在生活中有这样一类疾病,虽然不会威胁到生命,但会对正常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这其中就包括“三叉神经痛”。病人表现为半边脸痛,不痛的时候什么事都没有,可痛起来就跟触电似的,疼痛非常剧烈,常使人无法忍受,有的人还以为是牙痛,到一些经验不足的小诊所去拔牙,拔了好几颗也不见好转,最后连牙科医生都害怕了。实际上三叉神经痛属于颅神经疾病,问题出在三叉神经与脑干相连接的部位,这个部位被血管压迫就会引发面部剧烈疼痛发作。建议到正规医院检查后再进行手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号称“天下第一痛”的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而牙痛亦是“痛起来要命”的口腔疾病。但这两个不同的疾病却常常被混淆误诊,有些牙痛经过牙医治疗就会缓解,但也有些“牙齿问题”在拔牙后,牙痛症状并未改善,最终发现是三叉神经痛在捣乱。

  到底怎么辨别牙痛和三叉神经痛呢?

  多数情况下,牙痛可能是来自牙齿内部的神经血管(又称牙髓),或是牙周组织的发炎感染所致。牙周炎引起的疼痛多属闷闷的胀痛,而牙髓发炎引起的疼痛则呈多样性,冷热刺激加重,疼痛部位深、无放电样疼痛,头部也常会随之产生疼痛。

  而三叉神经痛会骤然发作,无任何先兆症状,多为一侧疼痛。发作时,疼痛剧烈如刀割、电击一样,可持续数秒至1~2分钟,常伴有面部肌肉抽搐、流泪、流涎、面部潮红、结膜充血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间歇期会愈来愈短,发作也会愈加频繁。三叉神经痛常发生于第二支(上颌神经)和第三支(下颌神经),而第二支和第三支痛特别容易与牙痛相混。

  临床上发现,40岁以后的人较易发生三叉神经痛,而且女性易发,多为单侧,罕见双侧。典型的疼痛常表现为一种面部以三叉神经分布区出现的阵发性疼痛,它是反复发作的、突然闪电样、如刀割、烧灼、针刺、电击样尖锐的疼痛,历时几秒或几分钟,漱口、进食、触摸、甚至说话均可诱发疼痛,它与普通的牙痛有明显的不同。

  另外,三叉神经痛具有较明确的“触发点”或“扳机点”,当患者不小心触及这一区域时会引发剧烈疼痛。且三叉神经痛发作时,普通的止痛药根本无法减缓疼痛,口服卡马西平(得理多)可减轻疼痛,而牙痛发作时消炎止痛药有缓解作用。

  孕妇为什么会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外科常见疾病,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病变,沿坐骨神经通路即腰、臀部、大腿后、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发生的疼痛症状群。下面我们看下孕妇为什么会坐骨神经痛?

  孕妇坐骨神经痛的原因

  你可能认为孕妇更容易得坐骨神经痛,但事实并非如此。怀孕引起的疼痛一般在骨盆和背部,而不是在坐骨神经附近。大多数觉得自己得了坐骨神经痛的孕妇其实是骨盆区疼痛。

  孕妇坐骨神经痛不是胎儿压迫神经引起的。对于年轻人,坐骨神经痛经常是由于腰椎盘损伤导致神经周围肿胀而引起的,或者是腰椎盘突出或移位压迫了神经。对于中老年人,坐骨神经痛可能是由于韧带或骨骼压迫。

  而在怀孕期间,这两种情况发生的几率都不会增加。如果孕妇坐骨神经痛,那么即使她不怀孕,很可能也会得坐骨神经痛。

  【专家提示】孕妇坐骨神经痛的原因不容忽视,坐骨神经患者要防止风寒湿邪侵袭,注意饮食调养,如果有身体不适,请立即去医院就诊!

  三叉神经痛有哪些早期症状?三叉神经痛是很常见的疾病,同时也是困扰着很多人的疾病,所以发现三叉神经痛的早期症状是很重要的。那么关于三叉神经痛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凤凰中医网的专家是如何的看待这一问题的。

  三叉神经痛有哪些早期症状如:

  1)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阵发性剧烈疼痛,历时数秒至1-2分钟,,每次疼痛情况相同。

  2)疼痛可由口、舌的运动或外来刺激引起,常有一“扳机点”,触之即痛,多在唇、鼻翼、眉及口腔内等处,因怕引起发作,病人常不洗脸,少饮食以致面部污秽,消瘦,严重者身体虚弱,卧床不起。

  3)约百分之六十患者疼痛发作时拌有同侧眼或双眼流泪及流口水。偶有面部表情肌出现不能控制的抽搐,称为“痛性抽搐”。有的皮肤发红、发热、约2.7%痛时拌有发凉,偶有剧痒者。半数以上患者于痛者按压或揉搓患部以减轻疼痛,偶有不停咀嚼或咂嘴以减痛者。

  4)疼痛局限于一侧三叉神经一支或多支分布区,以右侧及二、三支区多见,两侧疼痛者少见,多先后患病,同时疼痛者更少,多一侧轻一侧重。

  5)疼痛呈周期性发作,不痛期渐短,逐渐严重影响进食及休息,以致痛不欲生,自愈者少见。

  特点:骤然发作,无任何先兆,多为一侧。发作时,疼痛剧烈如刀割、电击一样,持续数秒至1-2分钟,常伴有面肌抽搐、流泪、流涎、面潮红、结膜充血等症状。

  专家表示:大家对坐骨神经痛并不陌生,很多患者由于没有接受正规的治疗,从而造成病情的一些列恶化,那么平时生活中哪些是坐骨神经痛的常见病因,下面我院专家为大家介绍一下.

  生活中引发坐骨神经痛的病因有哪些?

  专家认为,很多坐骨神经痛的原因都多少有点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所致;坐骨神经痛的原因大多数是由于坐骨神经行径途中附近结构病变侵犯了坐骨神经而引起的。

  比较常见的有外伤引起的腰椎间盘突出,妊娠后期膨大的子宫压迫、子宫和附件炎、臀部肌肉注射部位不恰当,把刺激性的药物注射至坐骨神经干而引起神经的化学性损伤.

  少数患者可因脊椎椎管内肿瘤,脊柱、骶骼关节、髋关节的外伤、结核、炎症、肿瘤而引起.以上叫做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另有少数患者找不到明确的原因,往往在受凉后或在潮湿的环境中久居而发病叫做原发性坐骨神经痛、或坐骨神经炎.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最近6旬的林阿姨闹牙痛,无奈之下去看牙医,却没有发现龋齿或者其他牙病。牙医建议她去神经外科看看,结果发现林阿姨患的不是牙病,而是三叉神经痛。

  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任新海主任医师提醒,由于三叉神经痛的典型表现之一就是牙痛,所以临床中很多患者首选光顾口腔科。实际上三叉神经痛应该到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或疼痛科进行就诊。

  拔了牙还在痛

  15年来,刘先生就深受三叉神经痛的折磨。刘先生今年49岁。15年前,他突然感觉右侧面部如被电击般剧烈疼痛,持续两三分钟后缓解。之后,吃饭、刷牙、冷热刺激时,诱发疼痛,发作时疼痛难忍。起初,他以为是牙疼,拔了一颗牙,但牙痛仍在。最后才发现问题不在牙齿,而是患了三叉神经痛。之后,刘先生进行了吃药治疗,但疼痛仍是反复发作,近期,他来福州做了第二次的手术治疗。任新海介绍,三叉神经是人面部最粗大的神经,主管人面部的痛觉、触觉和肌肉运动。三叉神经在左右脸颊各一条,有三个分支分别通往眼部、上颌和下颌区域,因此称三叉。由于三叉神经痛最常发生在第二、第三分支,因此常被误以为是蛀牙或神经坏死而引起的牙痛。临床中不少患者“牺牲”了好几颗牙,最后才发现“主谋”是三叉神经痛。

  顽固的“天下第一痛”

  三叉神经疼是一种很痛苦、非常顽固的疾病,有人说它是“天下第一痛”或“不死的癌症”。三叉神经痛的原因很多,目前多数认为是三叉神经在颅内被血管压迫了,引起脱髓鞘改变。如果把神经比作电线,这就好比电线外面的绝缘层被损坏了。随着血管的扩张和跳动对三叉神经造成撞击,就引起三叉神经疼痛。任新海说,三叉神经痛这种病的表现是比较典型的,主要是以面部三叉神经所支配的区域发生的阵发性的剧烈疼痛,如电击、刀割一样的疼痛,还是较容易诊断。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非常多,主要分为三类,这三类方法是国内外公认的有效方法。第一种方法是药物治疗,主要是让患者口服药物。第二种是三叉神经毁损治疗法,包括封闭治疗和射频毁损术。

  还有第三种方法是功能神经外科手术,也叫微血管减压术。找到影响三叉神经的责任微血管,在血管和神经之间加一个特制的医学棉花,使血管不再对神经造成撞击。

  贴士

  牙疼与三叉神经痛三招就能简单鉴别

  同时,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东二环分院麻醉科黄贤辉也表示,三叉神经痛发病率达到普通人群的千分之一,更多见于中年女性。随着年龄的不断递增,此病发病率也在逐渐攀升。由于三叉神经痛患者常表现为上下颌、面部痛甚至牙疼,导致很多被误作拔牙处理,经多番治疗后无效才被转诊到神经内科。常常出现以下情形:烂牙被拔除,但患者仍然会间或发作牙疼,而且疼痛非常剧烈,像被电击一样,同时面颊如刀割般无法碰触。因此,黄贤辉提醒,及时鉴别牙疼和三叉神经痛就显得非常重要。患者可以“三招”进行简单自鉴:如果服用普通的止痛药后,牙疼不见好转,则可排除牙周等炎症性的疼痛,而是神经疼痛。在检查过程中如果没有发现龋齿、牙周炎等相关炎症,牙齿却依然疼痛难当,则有可能是三叉神经痛或者肿瘤所引起的。

  从疼痛表现来看,牙齿炎症、慢性疼痛一般会表现出持续性的疼痛,而典型的三叉神经痛在发作时,则是闪电般的剧烈疼痛,通常持续几秒钟,每天发作几次,让人难以忍受。

  三叉神经痛是很严重的一种疾病,很多患者发病后都不敢擦脸也不敢吃饭,所以严重的影响到了日常的生活和工作,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是我们要多多认识到的情况,对于三叉神经痛造成半边脸痛是很平常的一种症状,要牢记。那么造成三叉神经痛的半边脸痛是什么因素?

  三叉神经痛是半边脸痛的吗?

  一、病毒感染。如带状疱疹易累及三叉神经第一支引起疼痛,这是三叉神经痛半边脸麻疼的原因之一。

  二、脱髓鞘。三叉神经感觉根或半月节或三叉神经周围支受到压迫或损害发生脱髓鞘性变;部分神经髓鞘脱离使原来神经束的抑制作用减弱或消失,增加了三叉神经背核反向的自我激发及重复发放,使受损的神经变得敏感,产生疼痛,这也是三叉神经痛半边脸麻疼的原因。

  三、“短路”。认为神经髓鞘崩解可能引起相邻两纤维之间发生“短路”,轻微的触觉刺激即可通过“短路”传入中枢,而中枢传出冲动也可再通过“短路”成为传出冲动,达到痛觉神经元的阈值而引起疼痛。这是三叉神经痛半边脸麻疼的原因。

  三叉神经痛与牙痛有很多类似疼痛症状,医生也容易将两者混淆误诊,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病痛折磨。据英国《每日邮报》3月10日报道,53岁的艾莉森女士(Alison Glenn)就是被误诊的患者之一,在被确诊是三叉神经痛之前,她花了两年半的时间治疗牙齿,还进行了四次根管治疗,饱受了巨大的痛苦。

  艾莉森第一次感到右颚疼痛是某次和朋友聚餐的时候,几天之后她就去看了牙医。牙医给她换掉了补牙。但牙痛并没有得到缓解。一周后,医生又认为艾莉森的牙齿可能感染了,需要进行根管治疗。同样,这种治疗也是无效的,并且使病情更加恶化。艾莉森说:“真的是非常痛,我连张嘴说话都很困难,止痛药也不起作用。”

  这样的根管治疗反复持续了两年半,在这段时间里,艾莉森简直痛不欲生。因为就连最轻微的触碰,像一缕头发拂过脸颊或一阵风吹到两颚,都可能会引起疼痛。第一次根管治疗后,艾莉森的嘴都张不开,每天只能用吸管喝汤。在天气寒冷或吹大风的时候不能外出。甚至有时走在石子路上那种微小的震动也能让她痛上好一会儿。除此之外,艾莉森还要忍受药物的副作用,吃的那些药片让她整天都昏昏沉沉的。疾病不仅让她自己饱受折磨,也给她的家庭带去了痛苦。

  后来在2012年,牙医建议她去伦敦伊斯曼牙科机构治疗。做了一个核磁共振扫面后,艾莉森终被确诊为三叉神经痛。Zakrzewska教授解释道,当隔离神经的髓磷脂被磨损后,就会出现三叉神经痛。这种病状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疼痛,而且短时间内很难被发现。带有多发性硬化症的人更容易患上这种疾玻然而,三叉神经痛发生在健康的人的身上的病例也不少,主要是因为血管压住了三叉神经,使周边的保护层不断被消磨。医生在把血管从三叉神经上移开后,大部分患者都会康复,但并不是所有。所以,教授的团队猜想是否有基因遗传在其中起作用。

  艾莉森在手术后得到了康复,住院四天之后便回家了。她说:“那太不可思议了!我又要花很长一段时间来树立信心,像对吃饭和运动,因为我真的对那种疼痛非常恐惧。”

  三叉神经痛易被误诊也是一大难题。在英国,大约有19000人患有三叉神经痛,其中年过五十的中老年人居多。一旦出现长时间的牙痛,治疗后没有明显疗效,应前往神经外科咨询,排除三叉神经痛的可能。

  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成年人及老年人。据统计,70%-80%病例发生在40岁以上,高峰年龄为50岁组,女性比男性多。大概是因为女性对疼痛更为敏感。还有一种说法是三叉神经痛的发病平均年龄是51岁,而此期间正是女性的绝经期,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因骨质疏松,颅骨脱钙,逐渐发生颅底陷入而导致三叉神经痛的发生。

  在临床上,三叉神经痛分两种。一种为继发性的,即脑肿瘤、脑动脉瘤、多发性硬化等原因引起面部神经疼痛,原发病治好了,继发的神经痛也自然会缓解。这类继发三叉神经痛仅仅占所有三叉神经痛患者的10%左右。

  剩下的90%的三叉神经痛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即找不到明确的病因,但可以肯定的是,患者的某一根血管压迫了三叉神经,干扰了其微电流信号传导,产生异常的电流信号,患者就会感到异常的疼痛。随着血管对神经压迫的持续,经年累月,三叉神经的损伤越来越重,患者的疼痛症状也就越来越严重了。

  与牙痛有何区别

  三叉神经痛是在1756年由法国Nicolas Andri首先报道。三叉神经痛由于发作时多数伴有面肌抽搐,故称之为“痛性抽搐”。系指局限在三叉神经支配区内的一种反复发作的短暂性阵发性剧痛。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种。其实,三叉神经痛与牙痛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三叉神经从脑干发出以后,穿过脑颅,支配面部的肌肉、皮肤感觉。第一支在眼、额头;第二支在眼裂以下,口唇以上;第三支在下颌。在临床上遇到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往往是表现为第三支,也就是下颌部的疼痛。

  (1)下颌出现的阵发性疼痛,每次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间歇期就一点儿也不痛,完全正常;

  (2)发作时疼痛为闪电样、电击样、触电感,剧痛难忍;

  (3)当洗脸、刷牙、饮水、说话,甚至吹一下冷风时都会诱发疼痛发作;由此可见,牙痛与三叉神经痛还是有较大的区别,前者往往会有牙周炎、牙体牙髓炎、龋齿等。有经验的口腔科医生,经过检查和治疗,完全可以区分三叉神经痛和牙痛。  

   治不治要看疼痛程度

   三叉神经痛被神经科誉为“天下第一痛”,也就是说,这种疼痛没几个人能受得了。不过,到底需不需要治疗,还要看这个疼痛对人的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大不大。周东说,有的人痛几秒也就过去了,或者发作的间隔很久,那么对其生活和工作影响不算大,患者自己也能忍受,也就不需要进行治疗。但是如果疼痛厉害,患者自己无法正常生活,那还是需要早点治疗。

   在临床上遇到过有的患者疼痛发作,喜欢用手揉搓面部,久而久之面部皮肤变得粗糙、增厚、眉毛脱落。最近还收治了一名80岁的老太太,患三叉神经痛几十年,一吃饭就痛,只能喝流食,严重营养不良,消瘦厉害,不得不来医院治疗。还有的患者因为不敢吃饭、洗脸,肢体消瘦、面容憔悴、蓬头垢面、情绪抑郁。与其这样凄惨生活,还不如尽早治疗。

   一般来说,三叉神经痛首选抗癫痫的药物治疗,降低神经离子通道的兴奋性,减少疼痛。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部分患者可以治愈或症状得到缓解,表现为发作程度减轻,发作次数减少。当药物治疗完全无效,或者副作用较大时,可以采取射频热治疗,破坏三叉神经。或者采取微血管减压术来彻底解决疼痛问题。总之,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还是很多,有一些也很安全有效,关键是患者一开始治疗时就要去正规医院就诊。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了命”,牙疼即牙痛,是口腔科牙齿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很多牙病能引起牙痛,常见的有龋齿、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牙周炎、牙龈炎等。此外,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三叉神经痛、周围性面神经炎等;身体的某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病患者牙髓充血、糖尿病患者牙髓血管发炎坏死等都可引起牙痛。

  牙疼,不敢张嘴,不敢吃东西!怎么办?拔牙!于是一声令下,一颗可怜的牙就被拔掉了!可拔完了之后,还是疼啊!专家告诉我们,牙疼并不一定都是牙齿疾病引发的,像患了心脏病也一样会有牙疼的表现。心绞痛的部位可以在胸骨内或心前区,也可放射到下颌骨或牙齿那里,大脑有时会产生错误的信号,以为是牙疼了。

  “出现牙痛时,不妨多对照一下自身的健康状况,看看是不是其它疾病以牙痛的方式出现。”专家说。

  牙疼的患者可以对照自身的情况仔细分析一下,除了感觉“牙疼”外,还有没有其它症状,比如说胸闷、呼吸困难等心脏病的症状,尽早去医院就诊。

  三叉神经痛易与牙疼混淆

  三叉神经痛也常常被误认为是牙疼。三叉神经痛又被叫做“天下第一痛”,顾名思义疼起来是真要命,患者常觉得面部有被锥子扎、刀割一样的疼。不少患者认定自己就是牙疼了,于是吃了一堆牙疼药,可都不见效,最后才发现原来是三叉神经痛在捣鬼。

  专家说,想分清到底是三叉神经痛还是牙疼,方法也很简单。我们要了解的是,三叉神经痛主要是发生于面部的疾病,而且右侧疼多于左侧疼,两侧都疼的比较少见但也有。

  专家指出牙疼要做好鉴别诊断,牙疼与三叉神经痛的鉴别:三叉神经三个分支分布在额部、上颌部、下颌部的皮肤以及上下牙龈。三叉神经痛常常表现为上下颌、颜面部痛甚至牙疼,及时鉴别牙疼和三叉神经痛对于治疗非常重要,可以根据以下几方面简单鉴别:

  1、止痛效果——如果服用普通止痛药后,牙疼不见好转,则可排除是牙齿炎症性的疼痛,而是神经疼痛。

  2、局部表现——牙齿上可发现龋洞、牙周炎等相关炎症引起牙疼为持续性发作,受冷热刺激会病情加重。牙齿无上述表现却依然疼痛难当,则有可能是三叉神经痛引起。

  3、疼痛性质——牙齿炎症引起的疼痛一般会表现出持续性的疼痛,而三叉神经痛在发作时时常无先兆,而是突然闪电样犹如刀割、烧灼、针刺、电击般的疼痛,剧烈难忍,通常持续几秒钟,每天发作几次,让人难以忍受。有时可找到“扳机点”,即触发点,刺激这些点可引起疼痛发作,但发作刚过去,再刺激“扳机点”则不引起发作。

  情绪不好也可导致牙疼

  “还有一类牙疼与牙体器质性疾病没有关系,我们说它是心理因素性牙疼。”专家说起了另外一种较为特殊的牙疼。

  据专家介绍,这种心理因素性牙疼是由于紧张、忧郁等情绪因素引起的,患者在牙疼前没有什么牙病,就在情绪发生变化后牙才开始疼起来。这也是分辨心理性牙疼的一个好方法。

  专家在接诊时就遇到过这样的患者,“有的正处于更年期的女性,由于心情比较抑郁,她们会出现莫名其妙的牙疼,其实这就是心理因素的作用。”专家表示,除此之外,这种心理因素性牙疼也会在情绪很敏感的中年人,或者是性格很内向、精神方面比较抑郁的女性身上出现。

  “还有些人,他们做过牙齿治疗或者拔过牙,没有病因的他们总觉得自己拔过牙的地方或者修整过的牙齿疼,这也是心理因素性牙疼的表现。”专家说。她提醒这类患者,认清症状及时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杨先生:由于工作性质,一坐就是半天,最近发现臀部到大腿部位有点痛,晚上睡觉时,只能趴着睡。即使经常站立,晚上睡觉时,还是有点痛。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许号:根据你的症状,有可能是坐骨神经有问题。久坐会对坐骨神经造成长期性压迫,还会影响血液循环,进而造成臀部疼痛。建议不要久坐,一段时间后就要起来走动走动,特别是疼痛的这段时间。晚上睡觉时趴着睡,有利于臀部疼痛的消失。

  唐女士:我老公瘫痪一段时间了,最近屁股部位好像有轻微感染,请问我该怎么办?

  许号:根据你的描述,有点像褥疮的前兆。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无菌性处理,清创敷药,尽早让伤口愈合。

  平时要多给他洗澡,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多翻身以及热敷的方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偶尔活动局部关节,松弛关节,恢复关节弹性。如果关节长期不动,有可能导致关节粘连,进而造成死关节。不主张按摩,避免用力过猛,导致局部软组织挫伤,反而导致局部坏死,形成褥疮。

  邹先生:我的膝关节红肿、发热,还伴随着疼痛,行走也十分困难,但是没有外伤。据说是痛风,请医生帮我分析一下。

  许号:你的这种情况,应该是喝了啤酒、吃了海鲜的缘故,也有可能是痛风,因为血液中的尿酸增加,造成了以上症状。建议立即到医院确诊。如果是痛风,可用中草药加鸡蛋清外敷治疗,降低尿酸,效果较好。

  平时注意忌嘴,尽量不要吃海鲜,少吃辛辣、生冷食物。

  坐骨神经痛分两大类,即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和继发性坐骨神经痛,两者病因不同。 原发性坐骨神经痛,此病主要是由于感染或中毒直接损害坐骨神经引起,也叫坐骨神经炎,临床上少见。多和肌炎、肌纤维组织炎同时发生。受寒、受潮可为其诱发因素。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它是坐骨神经通路受邻近组织病变的刺激、压迫或破坏引起的疼痛。临床上所见的坐骨神经痛大多数为继发性坐骨神经痛。

    症状表现:坐骨神经痛常常在外伤、体力劳动或受凉后起病,或由于以上原因而复发。多数表现为一侧疼痛,个别为双侧。典型的坐骨神经痛表现为一侧腰部、臀部疼痛,并向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外侧放射。

  杨先生:由于工作性质,一坐就是半天,最近发现臀部到大腿部位有点痛,晚上睡觉时,只能趴着睡。即使经常站立,晚上睡觉时,还是有点痛。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许号:根据你的症状,有可能是坐骨神经有问题。久坐会对坐骨神经造成长期性压迫,还会影响血液循环,进而造成臀部疼痛。

  建议不要久坐,一段时间后就要起来走动走动,特别是疼痛的这段时间。晚上睡觉时趴着睡,有利于臀部疼痛的消失。

  唐女士:我老公瘫痪一段时间了,最近屁股部位好像有轻微感染,请问我该怎么办?

  许号:根据你的描述,有点像褥疮的前兆。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无菌性处理,清创敷药,尽早让伤口愈合。

  平时要多给他洗澡,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多翻身以及热敷的方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偶尔活动局部关节,松弛关节,恢复关节弹性。如果关节长期不动,有可能导致关节粘连,进而造成死关节。不主张按摩,避免用力过猛,导致局部软组织挫伤,反而导致局部坏死,形成褥疮。

  邹先生:我的膝关节红肿、发热,还伴随着疼痛,行走也十分困难,但是没有外伤。据说是痛风,请医生帮我分析一下。

  许号:你的这种情况,应该是喝了啤酒、吃了海鲜的缘故,也有可能是痛风,因为血液中的尿酸增加,造成了以上症状。建议立即到医院确诊。如果是痛风,可用中草药加鸡蛋清外敷治疗,降低尿酸,效果较好。

  平时注意忌嘴,尽量不要吃海鲜,少吃辛辣、生冷食物。

  武汉一市民面部疼痛难忍,一直以为是牙痛的她在拔掉两颗牙后疼痛竟丝毫没有减轻,日前,被确诊为三叉神经痛。专家通过微血管减压术为她解除了痛苦。

  专家提醒,约一半的患者会把三叉神经痛与牙痛混淆,惨遭拔牙之苦。牙痛是一种持续性的痛,而三叉神经痛是阵发性的,往往存在“扳机点”,一触碰某位置就会引发疼痛发作。患者如出现阵发性、闪电样、刀割样疼痛,应及时到医院排查是否患上三叉神经痛。

  今年62岁的姚婆婆,右侧面部三年前开始反复剧烈疼痛,每次都像电击一般,总以为是牙疼的她在去年拔掉了两颗牙,拔牙后吃饭、喝水仍是疼痛难忍。武汉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专家检查发现,她是由于右侧三叉神经出脑干的位置被血管压迫,导致神经痛,被确诊为“右侧三叉神经痛”。专家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术,将患者颅内“责任血管”与受压迫神经分开,术后她恢复良好,脸也不痛了。

  武汉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李俊介绍,“三叉神经痛”是一种顽固性面部疼痛,患者常误以为是牙痛,因其疼痛剧烈而被许多患者称为“天下第一痛”,微血管减压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

  说起疼痛,大家可能并不陌生,每个人对疼痛的忍受程度都有不同。可以说,有些疼痛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可是有些疼痛却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据潘小平介绍,神经痛在医学上称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是原发性的神经系统的损伤或者原发性的神经系统疾病所导致的。在临床上有很多种常见的原因,包括病毒感染、缺血、外伤、肿瘤等。最常见的神经痛就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此外还有截肢后的幻肢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等。

  神经病理性疼痛表现的形式是非常多的,最典型的疼痛形式是烧灼感,还有一些是针刺感的疼痛,还有就是撕裂样的,还有就是电击样的,刷一下,闪电样过去的。我们曾经接诊过一个三叉神经痛的病人,刷牙或者洗脸的时候如果触碰到某一点,也就是我们所称的板机点,就会出现电击样的疼痛,一般持续十几秒。再碰到它又会痛,病人很痛苦,结果牙也不敢刷,脸也不敢洗,甚至连饭也不敢吃,因为一咀嚼可能又会诱发疼痛,所以他只能喝粥,并持续了20年也没得到正确的治疗。这虽然是个罕见的个案,但也可以看出神经病理性疼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潘小平指出,正常人洗冷水没有问题,但是一些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一洗冷水就觉得特别冷、刺痛。还有一些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你抓他不疼,但是他穿衣服的时候轻轻碰一点就痛得利害,这在有糖尿病的病人中非常多见。

  另外,还有一部分病人,神经分布的部位完全没感觉了,不管怎么弄他都没有感觉,没有针刺感,只是有麻木感。这也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症状之一。这种往往给医生忽略掉,这个我们称为沉睡感,那么这些就不是那么典型,所谓的阴性症状。

  对于神经病理性疼痛,人们往往以为只要忍十几秒就过去了,没有必要去看医生,结果可能导致病情越来越重,严重影响了工作、生活。潘小平称,神经痛不是扛一下就能过去的,不及时诊治会发展为慢性疼痛,过去我们对神经痛的治疗往往是用非甾体类的消炎药或者用一些钠离子通道阻滞剂,最新的突破性成果是钙离子通道调节剂乐瑞卡的应用,使患者的疼痛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而对于上述顽固的三叉神经痛的案例,潘小平称还可以实施射频治疗,消除疼痛的扳机点,最终控制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叉神经痛是神经顽疾之一,治疗难度相当大,因为通常在治疗的过程中会反复发作,因此如何根治三叉神经痛是广大患者十分关心的问题。今天胡永生主任将和网友互动一起聊聊三叉神经痛治疗。  

  神经外科专家 胡永生

  专家简介:主任医师 副教授 宣武医院 功能神经外科

  擅长: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面肌痉挛,中枢痛,丘脑痛,臂丛神经损伤后疼痛,脊髓损伤后疼痛,疱疹后疼痛,幻肢痛,癌性疼痛,头痛,腰腿痛,脑瘫,帕金森病,震颤,肌张力障碍,斜颈,周围神经压迫和肿瘤,癫痫,强迫症,抽动症等疾病的外科治疗。  

  主持人:什么是三叉神经痛?

  胡永生:从字面上说就是三叉神经的疼痛,三叉神经分布在脸上,所以是脸部的疼痛。三叉神经在脸部分为三支,粗略划分分布在眼裂以上、眼裂和口裂之间、以及口裂以下三个区域,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称为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指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剧烈疼痛,多表现为电击样、刀割样、针刺样疼痛,异常剧烈,被称为“天下第一痛”,多发于40岁女性。

  主持人:三叉神经痛临床表现有什么特点?

  胡永生: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疼痛部位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一侧脸部;其次,疼痛性质多呈电击样、刀割样、火烧样、针刺样疼痛,发作时间从几秒钟到数小时不等;而且,发作时脸部往往有个地方不能碰,一碰就会引起整个脸部疼痛发作,称为“扳机点”;洗脸、刷牙、吃饭、说话等都会诱发疼痛;另外,疼痛反复发作,阵发性出现。

  主持人: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胡永生:治疗方法主要有四种:一是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是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二是神经阻滞、射频毁损治疗,破坏三叉神经,可以破坏三叉神经某一支或者三叉神经半月节;三是放疗,也就是俗称的伽马刀治疗;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微血管减压术,治愈率超过90%。

  主持人:您能介绍一下微血管减压术吗?

  胡永生:手术方法是在患侧耳后小切口,在显微镜下对三叉神经根进行探查,将所有压迫三叉神经根的血管分离开,并用Tefflon棉团将血管与神经根隔离垫开,绝大多数患者术后疼痛立即消失,并保留正常的面部感觉和功能,但是手术也有一定的风险。

  主持人:三叉神经痛能长期服用止痛药吗?

  胡永生:长期服止痛药肯定毒副作用比较大,常见的有肝、肾损害,所以不主张长期服用止痛药。如果疼痛发作不频繁,一年仅发作几次的患者可以采用药物治疗;但如果是反复发作,长期来看还是采取更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更好。

  主持人:怎样预防三叉神经痛?

  胡永生:如果血压高的话要控制好血压,有血管硬化的要软化血管治疗;另外生活中注意不要太劳累,天气转寒时注意保暖;保持心情舒畅,情绪波动不要太大;饮食要有规律,而且要尽量避免刺激性较强的食物。

  主持人:三叉神经痛有什么饮食禁忌吗?

  胡永生:暂时还没有证据说三叉神经痛有饮食禁忌,但是此类患者还是要注意不能吃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如火锅、冰棍、冷饮等等,还有就是我们俗称“上火”的食物要尽量少吃,这种饮食容易诱发三叉神经痛的发生。

  主持人: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避免病情发作?

  胡永生:如果已经诊断为三叉神经痛,自愈几乎不可能,但是生活中多注意,可以有效的减少发作次数的,比如控制好血压、血脂,保持心情舒畅、注意保暖、避免刺激性强的食物,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疼痛发作次数。

  主持人:感谢胡主任的介绍,最后建议患者平时注意休息,保持情绪稳定,忌饮酒,少食辛辣食品。

  南京患者陈奶奶已经被牙疼折磨了六年。“我妈这几年因为牙疼吃了好多苦,牙一疼什么东西都不敢吃。”说起陈奶奶的遭遇,女儿王阿姨心痛不已。

  六年前的一天,陈奶奶突然感觉右侧牙疼得厉害,当时去医院治疗以后情况好转,但很快牙痛又卷土重来。因为疼痛难忍,陈奶奶相继拔掉了四颗后侧的磨牙,然而每一次拔完牙没多久,又开始犯牙疼。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越来越严重,“一吃东西就疼得不得了,嘴都不敢张,生怕碰到牙齿”。家人不忍心老人受罪,带着她去专门的口腔医院治疗。在做了多番检查后,发现老人家下颌痛的原因不在牙齿,而是三叉神经痛作怪。

  近日,家人带着陈奶奶到省中医院神经外科就诊。高觉民主任及其团队为陈奶奶精心制定了一套治疗方案,决定实施微血管减压术。术后陈奶奶恢复良好,牙痛问题得到彻底根治。

  高主任介绍,陈奶奶右侧三叉神经与右侧小脑上动脉分支关系密切,存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指征,手术有效率90%以上。陈奶奶病程虽然很长,但消瘦持续的时间很短,也就是近半年的事,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痛苦,建议及早治疗。另外,三叉神经痛引起的牙痛可能会与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科疾病一样表现为不能进食,无明显叩击点,容易与其混淆,造成误诊。一旦出现长时间的牙痛,治疗后没有明显疗效,建议前

  坐骨神经痛在门诊十分常见,很多人会闻之色变,担心是骨刺或者椎间盘突出。其实,有一种梨状肌综合征就是以坐骨神经痛为主要表现的。台湾《康健》杂志5月刊登了一篇文章,教你得了梨状肌综合征该怎么办。

  梨状肌是在臀部深层的一条肌肉,收缩时可以让大腿做出向外转动的动作。坐骨神经从腰椎分出来以后,从梨状肌下面通过,再向下延伸到大腿的后面。当梨状肌变得很紧绷,甚至是痉挛的时候,就会压迫到下面的坐骨神经,造成坐骨神经痛,导致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综合征的症状是在臀部深处有闷痛感觉,痛从臀部经大腿后方向小腿和足部放射,病人往往会觉得脚没有力气,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这种症状在长时间蹲下、走路、上楼梯时会变得严重,躺下休息放松一下后,症状就会缓解。

  台湾坜新医院运动医学中心副主任林颂凯介绍,通常女性患该病几率比男性高。引发梨状肌综合征的原因很多,姿势不正确,长时间坐在太低或太硬的椅子上,长时间蹲着,或走路太多都有可能引发病症。此外,梨状肌本身的痉挛、肥大、纤维化,以及腰椎神经压迫也可能引发这种病症。

  容易患上此病的人多是经常蹲坐着洗衣服、择菜、喂小孩的主妇;长期坐在硬椅子上的学生、上班族或司机;建筑工人、机械技师等。

  患上梨状肌综合征,在医院,可以通过热疗、运动治疗、电疗等康复治疗来恢复。如果肌肉痉挛现象明显,并且神经被压迫的情形很严重时还可通过局部注射来放松肌肉。

  除了配合医生治疗外,梨状肌综合征病人也需要自己注意日常生活。避免坐太矮或太硬的椅子,尽量不跷二郎腿;避免长时间蹲着;热敷臀部,如果能用热水泡澡会更理想;常作梨状肌和大腿肌肉的伸展运动;按摩帮助肌肉放松。

  恢复时间与发生的原因和神经被压迫的严重程度有很大的差异。有些人两三天就有明显的改善,有些人则需要三个月以上。

  市民王先生“牙痛”难忍,将两颗痛牙拔掉后,却牙痛依旧。昨天,王先生到西南医院神经内科就诊,被确诊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两颗牙算是白拔了。

  西南医院神经内科陈康宁主任提醒市民,当反复出现不明原因的固定部位疼痛时,尤其疼痛程度较为剧烈时,一定要警惕神经痛。陈康宁表示,尽管神经痛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但人们对这种疾病的认识却很不够,临床上约有7成患者甚至觉得疼痛不是什么大毛病,忍一忍就行了,还有很多神经痛患者看病时因找不对科室而导致误诊。陈康宁强调说,神经痛是一种疾病,不是疼一下就能过去的,如果不及时诊治,还会发展为慢性神经痛,造成睡眠障碍、情绪低落甚至抑郁,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陈康宁建议:如果反复出现不明原因的固定部位较为严重的疼痛,而且服用普通止痛药物效果不佳,这时就要警惕神经痛,应及时到医院神经内科或疼痛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