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由二军大长征医院主办的“脊柱关节病国际研讨会暨国际强直性脊柱炎遗传协会上海会议”上,长征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徐济沪教授提醒说:有强直性脊柱炎家族史的人若频发“红眼病”,应尽早到风湿科就诊。“而早期诊断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强直性脊柱炎是最常见的一种高残性疾病,估计我国有患者500万,且多发于40岁以下的男性。该病主要侵犯脊柱,最初导致脊柱的强直,病情发展严重后,颈部不能转动,少数病人到了晚期,整个脊柱和下肢向前屈曲,成强硬的弓形,给病人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

  徐沪济教授介绍说,由于强直性脊柱炎系多基因遗传疾病,因此,有家族史的青年男性一旦出现腰背疼痛,特别是“晨僵”要保持高度警惕。

  徐沪济说,近年来新型生物制剂的出现使强直性脊柱炎病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患者生活质量有望得到极大提高。需要提醒的是,目前所有的治疗只能延缓病程的进展,而不能逆转疾病此前已导致的损害。

(实习)

  小陈今年大学三年级,酷爱篮球运动,最近小明在半夜常常出现下腰背疼痛,以为是腰椎间盘突出,开始贴膏药,久了就吃止疼药止疼。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古洁若教授认为,20岁左右男性青少年下腰背疼痛,未必都是腰椎间盘突出或运动扭伤,有可能是强直性脊柱炎。目前临床上不少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从出现典型症状到确诊,平均延误6年时间。

  八成最初表现为下腰背疼痛

  强直性脊柱炎多发于年轻男性,发病率约为0.3%。80%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首先表现为下腰背部间歇性痛感。早期表现更轻,可能只是腰背疼痛。一般晚上比较明显,下腰痛发生缓慢,有时牵扯至臀部。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极易误诊的疾病,多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的外因有很多,如外伤、积累劳损、过度负荷,还有人的生理性退化等。与之不同,强直性脊柱炎多与遗传相关。之所以会容易误诊,原因有两方面,其一是患者本人对病症不够重视。由于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疾病,且起病较为隐匿,早期症状较轻,而此病症的首发症状又是以外周关节为主,因此往往被患者误认为是单纯的风湿性关节痛,以至延误病症的治疗。其二是医生经验不足,没有做好系统全面的检查以鉴别。

  古洁若提醒,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没有出现骨性强直,也就是畸形之前,应该保护生理功能,例如白天提醒自己有意识地纠正姿势。晚上则应睡硬板床,躯体呈卧姿时不能弯曲,尽量保持仰睡。当出现脊柱强直甚至驼背畸形时,则病情已经到了中晚期。

  患者对疾病的两误区

  现在年轻人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存在两大误区:一,有些患者对疾病盲目乐观,以为仅仅是关节疼痛,挺挺也就过去了,对身体影响不大,不配合医生做长期、正规治疗;二,由于强直性脊柱炎难以被治愈,只能长期用药以控制病情加重,有些患者产生悲观心理,干脆放弃或不寻求治疗。其实,这种病只要规范治疗,长期坚持,病情发展能够得到有效延缓或控制。

  目前,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主要包括非药物和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是指,患者可以自己做体操和游泳等,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学习和坚持。古洁若特别强调,治疗该病时不宜全身大量长期使用激素,它会引起骨头坏死,骨质疏松,甚至还会引发糖尿病、高血压等副作用。

(责任)

  虽然强直性脊柱炎是一个慢性,进行性,致残性的风湿病,但恰当的治疗,以及在生活习惯上的调整和适当的锻炼,完全可以阻止或延缓疾病发展至残废。

  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几个误区

  误区1:不少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在病情发作时,到医院去静脉点滴青霉素(其中加地塞米松),以缓解疼痛症状,这是错误的疗法。因为青霉素对强直性脊柱炎是没有效的,而其中缓解疼痛症状的是地塞米松的效果。作为激素,地塞米松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是非常有害的。

  误区2:到香港或澳门的药店去购买治疗风湿病的“特效药”。这些药的组成是激素、消炎痛和维生素,如果在大陆的药店购买,每片药所含成分是“激素1分钱+消炎痛2分钱+维生素2分钱”,但“非法地”将几个药混在一起,就要好几百块港币1瓶。这些药多印有“美国制造”或“德国制造”的字样,但在美国和德国的药房里并没有这些治疗风湿病的“特效药”的,只有在亚洲的华人社区里可以买得到。这些药虽然止痛消肿作用强,但不能控制病情,长期使用副作用大。一方面是激素的副作用,另一方面是消炎痛对胃的刺激和肾脏的副作用。

  误区3:听信广告,误入江湖游医的圈套,不但钱财被骗,还延误病情。另一种则是口服含有激素或其他西药的所谓“中成药”,这类药多是打着“秘方”或“专利性科研成果”的幌子,以不便公开配方为借口,做成医院自制的“中成药”,还信誓旦旦地保证其中不含西药,没有副作用。

  不但要止痛,更需要缓解病情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个致残性的疾病。因此,其治疗不但需要止痛,更重要的是要控制病情,改善和恢复脊柱关节的功能,阻止病情发展至关节功能障碍,防止步入残废。

  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强直性脊柱炎被称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央型”,因为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关节炎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同是慢性致残性的疾病;夜间疼痛更明显;早晨起床时僵硬疼痛更明显,而活动后减轻;激素和消炎止痛药对缓解症状有特效。而区别只在于强直性脊柱炎以脊柱和大关节为主;类风湿关节炎则以外周的大小关节为主。所以强直性脊柱炎为“中央型”,类风湿关节炎为“周围型”。后来随着医学研究的进展,发现这两个病的易感基因不同,病理基础也不同,实际上是两个病,而不是一个病的两个类型。

  但是,强直性脊柱炎在治疗上与类风湿关节炎有一些相似之处。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爱若华、火把花根片、雷公藤等,对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关节炎都有效;而羟氯喹只对类风湿关节炎有效,而对强直性脊柱炎无效;硫唑嘌呤和环磷酰胺常被用于重型且顽固的类风湿关节炎,但较少用于强直性脊柱炎。无论如何,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治疗,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因为缓解病情的药物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科学用药可以获得最大的疗效和最低的副作用,而盲目用药是危险的。

  三分靠医生,七分靠自己

  如果不幸患了强直性脊柱炎,首先要有降伏病魔的信心。既要有长期与之共存的心理准备,又要防止被其摧毁。一方面需要寻求风湿免疫科医生,进行控制病情的治疗,不要只满足于消炎止痛;另一方面注意自身的保健和功能的锻炼,防止脊柱和关节变形和强直。

  自身保健方面,首先是睡眠的姿势平直,防止脊柱侧弯,床垫硬实和低枕,以防止驼背。工作时要经常变换体位,例如用电脑的时间不要持续太长,每1~2个小时要起来活动一会,特别是颈椎的活动;长途驾车者要休息,下车活动腰部,做做舒展运动。平时要多活动,不要老是躺在床上,多活动腰椎和颈椎,多做扩胸运动,多做髋关节的伸屈运动。如果坚持早晚(睡觉前后)各做一次广播体操,肯定有好处。

  生活中注意避免或及时治疗各种感染,尤其是肠道感染、尿道感染和咽喉感染,这些感染均有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责任)

  强直性脊柱炎对患者危害很多,而锻炼是一种有效的预防强脊炎的方法,正确的锻炼将更有助于强脊炎的康复。

  1.保持正确的体位和生理姿势

  患者在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中时刻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体位,纠正不良习惯对于预防畸形非常重要。站立及行走时尽量抬头、挺胸、收腹,必要时可训练背靠墙站立,以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坐位宜使用直背硬靠椅,上身挺直收腹,尽可能向后靠紧椅背,髋、膝屈曲90度,避免坐矮板凳或沙发,以免弯腰时间过久;卧位要求睡硬板床,定期定时仰卧位,病人需卧硬板床。应尽量采用仰卧位或俯卧位,避免侧卧位,特别是屈腿侧卧位,即避免颈、胸椎前屈体位。疼痛严重病人,由于屈曲位可以减轻疼痛, 常使脊柱处于屈曲位, 可导致脊柱驼背畸形。低枕头有利于防止胸段脊柱后凸畸形发生, 对于颈椎受累患者,更应该应用低枕头来防止颈椎的反弓畸形。枕头的高度以能保持颈椎的正常前弓度而又不至增加上胸椎后突为度。 一般10cm高即可,枕头尽量放在颈中段, 枕部尽量少枕枕头。每天还应利用自身重力于晨起、睡前早晚各取一次俯卧位,时间 10-20分钟,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呼吸,急性发作期患者大多需要卧床休息,对此尤其需要注意;看书,读报、写字时,视线应与书报保持平行高度,避免颈椎过久后仰或前倾。以上患者不论作何选择,都不可长时间地采用同一种体位和姿势,应适当变换体位,并与散步、身体活动交替进行,以维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防止因不良的姿势和体位加速加重畸形的形成。而脊柱生理曲度已经消失或已有强直者,除注意上述种种外,还可于平卧位时背部垫置一枕,以防或延缓脊柱后凸畸形的形成。

  2.胸廓运动和深呼吸运动

  为防止病变上行到达胸部使呼吸受限,胸廓运动及深呼吸运动以最大限度扩张胸廓十分必要。二者往往同时进行。

  方法:

  1、站立位,挺胸收腹、经鼻腔深吸气,两臂同时外展与肩平行,后经口腔缓慢呼气,同时两臂缓慢放下于体侧,还原。视情况重复数遍。

  2、面对墙角站立,收腹挺胸,头尽量后仰,两臂伸直双手平肩支撑在两面墙上,作1分钟 深呼吸;而后双手于两面墙上往上作做爬墙动作。重复做 5 次。其他专项呼吸体操、上肢伸展运动、广播体操之扩胸运动等也具有相同作用。该项运动不受时间、地点、体位限制,随时随地均可进行,但至少每天应早、中、晚各 1 次,若能持之以恒,对该病大有益处。要求:练习时,深呼吸运动最好将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结合交替进行。腹式呼吸是膈肌引起的以腹壁运动为主的呼吸运动,作深呼吸时,腹壁交替隆起、深陷,膈肌升降幅度加大,有利于改善心肺功能、促进胃肠蠕动;胸式呼吸是肋间肌引起的以胸廓运动为主的呼吸运动,深呼吸时,胸廓交替扩张、回缩,可有效预防和改善肋椎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以上若能很好结合,便是一套理想的呼吸体操,它对该疾病预防和治疗往往会产生出人意料的的效果。

(责任)

  大多数人只了解强直性脊柱炎的典型症状,譬如腰背部,髋部或大关节疼痛,同时伴有腰背部僵硬等最为明显。其实,强直性脊柱炎还有一些隐蔽的症状不为人所知。专家提醒,不规则低烧要警惕强直性。

  首先就是不规则的低烧。发烧是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症状,一般没有规律可循。在夜里或是午后,发烧症状较为明显,且体温在37摄氏度至38摄氏度之间,但是在患者早晨起床时,体温就会恢复正常。如果有此情形,我们就要多加留心,最好去医院检查,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此外,还有就是贫血现象。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都会有贫血状况,但是并不需要药物治疗。在检查时,患者的白细胞总数和血小板数却正常,而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会出现异常状况。一般来说,贫血状况不易为人所察觉,所以建议人们最好定期做身体检查。还有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发病期间,会有不同程度的食欲不振、体质下降、身体虚弱、经常出汗的症状。

  大多数人只了解强直性脊柱炎的典型症状,譬如腰背部,髋部或大关节疼痛,同时伴有腰背部僵硬等最为明显。其实,强直性脊柱炎还有一些隐蔽的症状不为人所知。千龙健康网专家提醒,不规则低烧要警惕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要早发现早治疗,患者历经长期有效的治疗才会逐渐康复,及时得到对症的系统的治疗对于强直患者的意义重大。

(责任)

  39岁的刘先生从脖子到大腿都不能弯曲,不能坐,走路需要像轴一样扭动身体,躺下必须有人帮助。30年的“木偶人”生活,让刘先生生不如死。折磨他的病,叫强直性脊柱炎,不能治愈,这种遗传病,其实并不少见,青少年发病最多,家长千万别大意。

  痛苦不能坐不能蹲,像木偶一样前进

  刚下手术台的刘先生,在医生的帮助下,髋关节(大腿根处)弯曲自如。还在麻醉状态的他连说“不可能”。这个控制走路的大关节,已经至少14年没有弯曲过了。

  刘先生来自三门峡,10岁起,他经常感觉腰疼,开始没在意,但慢慢地,从大腿一直到脖子,都不会动了。“15年前结婚的时候,他就基本不能坐了。”妻子马女士说。走路,只能像轴一样扭动身体,跟木偶的动作一模一样,躺下必须有人帮忙,而且是直挺挺地倒下。因为不能坐、不能蹲,所以不躺着的话,就只能站着或者趴着。而由于疼痛时常常蜷着身子,刘先生的脖子弯曲将近90度,走路时根本看不到前方。骨伤诊疗中心的医生说说,刘先生得的是强直性脊柱炎,得了这病往往生不如死。

  强直性脊柱炎为什么这么可怕?

  这种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缺陷,初步推定和人的某个基因片段异常有关。因为这些人的免疫力低下,一旦遇到寒冷、外伤甚至感冒等外因,一个小火星就能引燃火药桶。

  打个比喻,人体抗原都被包膜包裹,一旦一种叫人体白细胞组织相溶性抗原的包膜破损,这种抗原只要进入体内,立刻就有抗体出来迎击它,二者打成一团后,就像一个子弹在飞,碰到障碍物就爆炸。

  这些“子弹”的第一爆炸点往往就在骶下关节处(骨盆处),这里的关节软骨被这些“子弹”慢慢吞噬,没了隔断,关节头慢慢就和关节窝长成一块骨头,然后慢慢向上吞噬脊柱的其他关节。不控制病情,会从腰椎、胸椎一直到颈椎,直到脊柱都变成一根骨头。而这种病有个特点,就是会连累腿部的髋关节和膝关节,而胳膊上的关节安全无恙。

  看刘先生的片子,他的整个脊柱就像一个树干,长合到一起,而正常人的脊柱都是一节一节的。此外,他的髋关节也融合,连到一起。这等于刘先生百十个关节都已融合到一起,脊柱和腿骨都成了一根骨头。

  遗憾发病率不低,有时三代难逃“梦魇”

  上个月,刘先生的表哥因为同样的病,也住到省中医院。

  强直性脊柱炎是遗传病,有的一家三代都出现这样的病人,有的孩子没事,隔代可能又出现梦魇。很遗憾,这种病发病率还不低,一般人体白细胞组织相溶性抗原检测呈阳性,就有得强直性脊柱炎的可能,因为体内检测到从包膜里逃出的抗原了。而我国,检测呈阳性的人群占到2%~7%。

  因为人体白细胞组织相溶性抗原一直潜伏在体内,等外来的诱因激活它,有的人可能等到七八十岁,才被这个“子弹”击中。而10岁到30岁这个年龄段,“子弹”最容易出发。孙永强接诊的最小患者,只有5岁。

  提醒 孩子关节不对称疼痛,千万别大意

  锯开刘先生的髋关节,放进人工关节,刘先生的腿可以弯曲了。“虽然,他的脊柱不能恢复,头永远不能望天,但起码恢复自理能力了。”马女士看着丈夫说。

  这个手术如果提前30年,刘先生可以像正常人一样。但这种病非常容易误诊,很多孩子喊腿疼、腰疼,大都被当成生长痛而贻误病情。

  专家提示如果孩子的脚后跟、大关节不对称疼痛,别大意,赶紧去检查一下吧。

(责任)

  女性妊娠和产后机体的生理变化比较大,且由于围产期保健不当,容易感染,易感风寒,故可引起许多疾病。有资料显示,产后妇女发生强直性脊柱炎的概率较正常人群高,为1.4%。

  (1)发病原因:有人观察了20例产后强直性脊柱炎,有产褥期劳作史12例,恶露感染史11例,闪跌伤腰骶部5例,上感2例,肠道、尿路感染各3例,其中2种以上诱因者15例。发病时间均在围产期内,1~15天9例,16~30天7例,31~42天4例,且在急性期均未得到很好控制,待就诊时已为慢性改变。

  (2)病因病理:①强直性脊柱炎肠道克雷白杆菌感染较正常人高,产后恶露及肠道、泌尿系统感染是其重要诱因。由于盆腔感染可经淋巴回流或脊柱静脉丛扩散到骶髂关节及脊柱,也可经血循环蔓延于其它组织,故诱发脊柱、骶髂关节、外周关节等组织的炎症反应;②妊娠期间卵巢及胎盘能分泌多种肽类激素,引起骨盆有关韧带的松弛,使支持骶髂关节及腰骶关节的韧带处于松弛状态,由于产后过早下床劳作,腰骶部外伤可阻碍骨盆组织复原,较易产生骶髂关节错位,腰骶不稳,加之感染易诱发强直性脊柱炎。

  (3)特点:有资料显示,产后强直性脊柱炎急性发病率高,且多有乳少或无乳,月经不调亦较多见。X线检查关节囊及韧带钙化较明显。

  因此,如产后3个月腰骶部呈进展性、上升性脊柱痛,且伴有晨僵及骶髂关节、脊柱炎症性体征,X线有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特征改变,活动期血沉快,HLA—B27阳性,则应考虑强直性脊柱炎。在此告诫产后3个月妇女,如仍有腰骶部疼痛,常规进行骶髂关节X线检查,不要认为单纯是产后休息不佳所致,而延误诊治。

(责任)

  我们已经知道,强直性脊柱炎是由骶喀关节关节向上、髋关节、椎间关节、胸椎关节侵犯性发展性疾病,一侵犯中轴关节及四肢大关节为主,并常波及其他关节及内脏,可造成人体畸形及残疾,故成为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

  常见的强直性脊柱炎早期临床表现为背部、臀部呈间歇性,在数月或数年后可出现持续性疼痛,晨起和工作一天后症状较重,天气寒冷和潮湿时症状可恶化。有些病人还出现虹膜炎、全身疲劳不适、厌食、体重减轻和低热等症状。晚期病人可见脊柱僵硬,腰脊弯曲而致残疾。

  而女性的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和一般的强直性脊柱炎有什么区别呢?

  1.外周关节受累明显:女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关节受累多见,如肩、肘、腕、膝、踝、趾、颞颌关节等,而胸椎、腰椎等受累较男性减少。女性患者的膝关节受累、颈部受累、耻骨联合受累发生率均高于男性,在病程相同的情况下,女性患者的临床症状较轻,较少涉及整个脊柱,影像学改变也以早期征象多见。骶髂关节炎的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椎间骨桥的形成/脊柱竹节样改变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这些差异的原因不清,有人认为可能与女性的生理解剖特点有关。

  2.关节受累以外的表现:女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贫血的发生率较男性高;心脏受累女性患者比男性多见,但也有研究报道男性心脏受累多于女性;虹膜睫状体炎的发生率女性患者高于男性,其原因不清。

  3.实验室指标:女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急性期CRP(C反应蛋白)、ESR(血沉)的异常发生率和平均值均较男性升高。但近年多数研究显示:男女患者之间无显着差异。此外有报道类风湿因子的阳性率女性AS患者高于男性,说明女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能较男性更易合并类风湿关节炎。

(责任)

  具备哪些条件可以诊断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有严格的诊断标准,所以要求医生要有全面的知识,不能想当然。尤其是当年轻男性出现下腰痛时,一定要先鉴别一下是不是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原因尚不明确的、以脊柱为主要病变的慢性疾病,其特点为几乎全部累及骶髂关节,常发生椎间盘纤维环及附近韧带钙化和骨性强直,造成弯腰活动障碍,并可有不同程度的眼、心血管、肾等我个脏器的损害。常于青少年晚期或成年早期起病,40岁以后发病者非常少见。当您在医院里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时,您心里或许还有疑问,那么现在向您介绍一下具备哪些条件可以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

  条件如下:

  (1) 腰背疼痛、晨僵至少持续3个月,运动时缓解,休息时无改善;

  (2) 腰椎前屈、后伸、侧弯3个方向活动受限;

  (3) 第4肋间隙水平测量胸廓周径,呼气与吸气活动度差值小于2.5厘米; 骶髂关节的特异性放射学(如X线)改变。

(责任)

     患者对疾病的两误区

  现在年轻人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存在两大误区:一,有些患者对疾病盲目乐观,以为仅仅是关节疼痛,挺挺也就过去了,对身体影响不大,不配合医生做长期、正规治疗;二,由于强直性脊柱炎难以被治愈,只能长期用药以控制病情加重,有些患者产生悲观心理,干脆放弃或不寻求治疗。其实,这种病只要规范治疗,长期坚持,病情发展能够得到有效延缓或控制。

  目前,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主要包括非药物和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是指,患者可以自己做体操和游泳等,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学习和坚持。张大夫特别强调,治疗该病时不宜全身大量长期使用激素,它会引起骨头坏死,骨质疏松,甚至还会引发糖尿病、高血压等副作用。

  八成最初表现为下腰背疼痛

  强直性脊柱炎多发于年轻男性,发病率约为0.3%。80%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首先表现为下腰背部间歇性痛感。早期表现更轻,可能只是腰背疼痛。一般晚上比较明显,下腰痛发生缓慢,有时牵扯至臀部。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极易误诊的疾病,多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的外因有很多,如外伤、积累劳损、过度负荷,还有人的生理性退化等。与之不同,强直性脊柱炎多与遗传相关。之所以会容易误诊,原因有两方面,其一是患者本人对病症不够重视。由于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疾病,且起病较为隐匿,早期症状较轻,而此病症的首发症状又是以外周关节为主,因此往往被患者误认为是单纯的风湿性关节痛,以至延误病症的治疗。其二是医生经验不足,没有做好系统全面的检查以鉴别。

  专家提醒: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没有出现骨性强直,也就是畸形之前,应该保护生理功能,例如白天提醒自己有意识地纠正姿势。晚上则应睡硬板床,躯体呈卧姿时不能弯曲,尽量保持仰睡。当出现脊柱强直甚至驼背畸形时,则病情已经到了中晚期。

(责任)

  一、 晨僵的具体症状: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清晨起床时,或者在久卧的情况下,或者在久坐起立时背部僵硬不适,严重者背部僵硬伴有疼痛症状,晨僵或疼痛症状一般发生在背部,也有发生在骶髂关节部位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晨僵症状特点;在夜间休息时,上半夜休息好,下半夜逐渐出现背部僵硬症状,严重者晨僵并伴有背部疼痛症状,晨僵一般从3-4点开始,晨僵症状逐渐加重至5-6点钟时最为严重一般患者不能继续入睡。

  晨僵严重的患者在下床时,需要首先身体平移至床边再下床活动。背部僵硬活动受限,必须活动一段时间才会逐渐减轻消失,严重者整日有晨僵症状,症状连续不缓解。全身其他疼痛关节也有不适的,严重者其他关节也可以有晨僵,这是强直性脊柱炎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也是病情活动指标之一。病情严重者可以持续全日晨僵。晨僵时间越长,说明病情越重,是强直性脊柱炎病情进展期,经过治疗后晨僵的时间缩短这说明治疗有效果。

  晨僵时间计算是以早晨出现晨僵开始至起床后通过活动晨僵症状消失为止的时间,晨僵时间能说明强直性脊柱炎的病情轻重,如晨起背部僵硬不适,经活动或行走等锻炼,15分钟后背部活动自如,晨僵症状消失了,则为晨僵症状15分钟。也有一部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没有晨僵症状的,也有中晚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没有晨僵症状的,判断强直性脊柱炎的病情要从综合征状,检验学,影像学多角度考虑一般临床上把晨僵症状分为15分钟,30分钟,1小时。3小时,全天晨僵。计算晨僵时间,有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观察病情变化,观察治疗是否有效,对指导诊断和选择各种治疗方法有重要意义 。

  二、 缓解晨僵的方法:

  1.清晨起来可以做扩胸运动,缓解紧张的肌肉与关节灵活度,晨僵的症状会慢慢减弱。但是,运动时要循序渐进且不可动作过猛,以免造成肌肉拉伤等情况发生。

  2.热敷或者洗热水澡也能够有效地缓解晨僵症状,松弛肌肉缓解疼痛。

  专家提示:晨僵是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特征之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腰背部等部位出现晨僵现象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

(责任)

  强直性脊柱炎的致残机率有多大?如按前述发病率和致残率推算,全国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达到360~400万,其中15~100万人有不同程度的残疾,15~20万人可能发展为重症残废,不仅丧失工作能力,生活也不能自理,增加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

  由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症状不是很明显,对这种病种的不熟悉,加上此病的误诊率高,大约有90%的病人在患病3年后才确诊,所以经常使患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等病情发展到中晚期的时候,就很容易引起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强直、颈椎强直、胸椎强直、腰椎强直,造成严重残疾。此病的致残机率比较高,约60%以上髋关节可受累,它不仅可使髋关节间隙变狭窄、还可引起骨质破坏导致髋关节严重疼痛,而使病人髋关节不敢作屈伸活动,久之则致髋关节形成骨性强直,失去活动功能,造成终身残废。由于髋关节受损致残者约占髋关节病变的30%左右,总的致残率约在15%~20%。只有60%左右的病人能维持工作和生活能力,但始终伴随不同程度的不适,患者极为痛苦。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血清反应阴性、病因不明的常见关节疾病;是一种进行性、独立性、全身性疾病。因为目前对此病还没有太好的办法根治,需要坚持进行功能锻炼,包括游泳、打太极拳、做广播体操等。但不提倡进行篮球、足球、网球等较为剧烈的运动。通过正确的锻炼,可以有效地增加脊柱活动度、改善脊柱功能、控制病情发展,从而使患者能够正常生活、工作;饮食方面,应注意少吃寒凉冰镇食品,进食酒肉要适度,以免伤及脾胃加重病情。

  

(责任)

  如何及早发现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多发于18-30周岁年轻人,因为早期症状不是特别明显,有些病人在早期可表现出轻度的全身症状,如乏力、消瘦、长期或间断低热、厌食、轻度贫血等。由于病情较轻,病人大多数并不放在心上,所以导致很多人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严重者导致终身残废。所以及时发现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并及时接受治疗是刻不容缓的。

  腰痛、腰僵,是强直性脊柱炎最常见的症状;还有单侧或双侧坐骨神经痛,脊柱疼痛、僵硬感、甚至活动功能受限;经常膝关节或踝关节反复出现肿痛,有关节积液;经常性的有跟骨结节肿痛或足跟痛;反复发作的虹膜炎;出现一些不明原因的呼吸道症状,无外伤史的胸部疼痛及束带感,胸廓活动受限;双侧臀部及髋关节疼痛;经常性突然发生的脊柱及四肢大关节疼痛、肿胀,有时甚至出现活动功能障碍;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隐痛或间歇痛会变成持续性腰骶部酸痛、刺痛和臀深部钝痛或腰、骶、臀等部位难以言状的酸胀不适感,夜间较重,影响睡眠,甚至在睡眠中痛醒,常常不得已下床活动以减轻疼痛。

  有些患者只在劳累后发作,呈间歇性或两侧交替性酸痛,或表现为臀深部不适感。另有一些患者,可能有外伤或其他诱因,表现为腰骶部疼痛突然发作,疼痛剧烈不能活动,或伴发热,似机械性腰痛或急性炎症,卧床休息数日后,疼痛可缓解或消失,这种情况可反复出现,有逐渐加重的趋势。

(责任)

  儿童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症状比较隐匿,很多家长因不了解这个病种的症状,导致孩子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儿童患强直性脊柱炎的表现有哪些呢?一般来说男性患病的机率会比女性高,而且发病年龄大都是8岁上,本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生反复性的虹膜炎,表现为单侧眼红、痛、畏光、黑朦等,可以先后累及双眼,轻重交替出现,持续时间一般为4-6周,足跟、胫骨粗隆、腓骨小头,髌腱、跟腱或其它肌腱附着处的疼痛或肿胀。而且急性发病期有高热,高热症状呈阶段性;慢性发病一般呈现为低热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症状,体重明显减轻,全身疲乏,局部肌肉萎缩,多伴有严重的外周大关节和中轴关节症状,以髋关节炎最为多见。

  少数患者会出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呼吸功能受损,轻度患者则会影响胸廓活动度,但呼吸不会改变。

  腰骶部疼痛是本病的主要病变部位,但在儿童常被忽视,通常要在第一症状出现后几个月或几年才出现,或者出现虽早因症状轻微而不被患者所注意。

  强直性脊柱炎有遗传性,所以家庭中有患强直性脊柱炎的,一定要密切关注小孩的健康。

        通过上面的介绍,您是否对儿童患强直性脊柱炎的表现的了一定的了解了?当您发现小孩出现以上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遗憾终生。

(责任)

  强直性脊柱炎有哪些并发症?相信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或家属很关心的一个问题。强直性脊柱炎如果得不到好的控制,或是没有接受正规治疗、治疗不当的话,会引起多种并发症。下面我们整合了强直性脊柱炎可能导致的并发症,供大家参考下。

  1、脊椎僵硬及运动范围受限,於休息时更明显,尤以晨间为最,严重时患者在半夜因疼痛及僵硬感而醒。运动过後则症状减轻,此点可与一般结构性下腰痛区分。有时患者会有胸椎及颈椎的疼痛与僵硬。

  2、下腰痛通常以两侧骶髂关节处为最,有时可似坐骨神经痛般往後腿延伸。严重时於胸骨-肋骨交接处亦有压痛。

  3、大概有25%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有结膜炎、虹膜炎、眼色素层炎或葡萄膜炎,偶可并发自发性眼前房出血。虹膜炎易复发,病情越长发生率愈高,不过与脊柱炎的严重程度无关,有周围关节病者常见,少数可先于脊柱炎发生。眼部疾病常为自限性,有时需用皮质激素治疗,有的未经恰当治疗可致青光眼或失明。

  4、由于脊柱强直及骨质疏松,易使颈椎脱位和发生脊柱骨折,而引起脊髓压迫症;如发生椎间盘炎则引起剧烈疼痛;强直性脊柱炎后期可侵犯马尾,发生马尾综合征,而导致下肢或臀部神经根性疼痛;骶神经分布区感染丧失,跟腱反射减弱及膀胱和直肠等运动功能障碍。

  5、据尸检发同约25%AS病例有主动脉根部病变,心脏受累在临床上可无症状,亦可有明显表现。临床有不同程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约1%;约8%发生心脏传导阻滞,可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同时存在单独发生,严重者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而发生阿一斯综合征。当病变累及冠状动脉口时可发生心绞前。少数发生主动脉瘤、心包炎和心肌炎。合并心脏病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人,一般年龄较大,病史较长,脊柱炎及外周关节病变较多,全身症状较明显。Gould等检查21例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心功能,发现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心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也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并发症之一。

  6、少数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后期可并发上肺叶斑点状不规则的纤维化病变,表现为咳痰、气喘、甚至咯血,并可能伴有反复发作的肺炎或胸膜炎。X线检查显示双侧肺上叶弥漫性纤维化,可有囊肿形成与实质破坏,类似结核,需加以鉴别。这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并发症之一。

(责任)

         同其他骨关节疾病不一样的是,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专门危害年轻人的疾病,年龄小的人更容易患上强直性脊柱炎,并且此病危害极大,如果不及时治疗,年龄小的人很容易变成“佝偻人”。

  相比那些在中老年身上的骨关节疾病,年龄小的人更易患上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这种疾病高发人群多为年龄在18-30岁之间的青年男性。强直性脊柱炎往往最初产生于青少年时期,青壮年患者一般为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白天在活动时疼痛感会减轻,而剧烈疼痛则发生在夜间。此外患者还伴有臀部、髋、大腿内外侧、膝、肩、胸锁关节,颈部或肋间神经痛等。

  年龄小的人患上强直性脊柱炎之后,早期症状一般比较隐秘,患者往往难以发现。强直性脊柱炎多为年龄较轻者,且常伴有消瘦、盗汗等症状。具体的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症状介绍如下:

  局部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症状常表现为腰骶疼痛,常为隐痛,有时也发生在劳累或损伤之后;有时 病人自觉晨起时腰部僵硬感,活动后可以缓解;有时则表现为足跟痛等肌腱、韧带骨附着点炎症,约半数以上病人还可表现有不对称的周围关节炎症以及肌肉的酸痛。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低热、盗汗、虚弱、乏力、体重减轻、贫血,有时伴有单侧髋关节炎症,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症状也易被误诊为结核病。少数病例可有长期低热和关节痛,酷似风湿热表现,以高热、外周关节等急性炎症表现者也不罕见。

  也因此特征使得人们对该病的治疗不及时,以为没有严重性,认为腰不挺直是很对人从小就有着弯背驼腰的习惯导致的。该病开始时会出现的疼痛为间歇性,数月数年后发展为持续性,以后炎性疼痛消失,脊柱由下而上部分或全部强直,出现驼背或者畸形。

  因为年龄小的人更易患上强直性脊柱炎,所以在此希望广大的家长朋友多多为自己孩子做好预防的措施,避免长大了现强直性脊柱炎而影响了其一生的生活。

(责任)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病情慢性发展,起病隐匿的关节炎疾病,同时也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更是一种风湿病,由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起病隐匿,所以大多数患者发现疾病时病情已有所严重。那么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一些晚期症状有怎样的特点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1、病情到了晚期,患者会有胸椎表现:主要为背痛,前胸、双胁疼痛,胸扩受限,呼吸痛,憋气,易造成驼背畸形。这也是明显的强直性脊柱炎晚期症状。

  2、强直性脊柱炎的病情发展到一定时期会有腰椎病变特点:这一特点主要表现有腰背疼,腰部前屈、后挺、侧弯和转动均可受限,双手触地距离明显增大,晚期病变腰椎正常的生理弯度消失呈平板状,这也属于强直性脊柱炎晚期症状表现。

  3、晚期强直性脊柱炎在颈椎病变上也有一些特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到了晚期,大多数患者忽悠明显的颈椎疼痛,并可向头后及上肢放射,颈部强直和活动受限,低头仰头、转动的功能受限,回头时须连同身体一起转动,这也是常见的强直性脊柱炎晚期症状。

  上述介绍的三点就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晚期的一些典型症状,相信大家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晚期症状已有所了解,同时也告诉大家,即使是晚期强直性脊柱炎也不要带过担心,做好护理与治疗,同样可以很好的控制病情。

(责任)

患者提问:

  容易跟强直性脊柱炎混淆的疾病有哪些?

  不知道强直性脊柱炎应如何鉴别这种事可大可小,多了解一下比较好,希望得到专业的解答!

医生回答

  容易跟强直性脊柱炎混淆的疾病如下:

  1.腰骶关节劳损 慢性腰骶关节劳损为持续性、弥漫性腰痛,以腰骶部最重,脊椎活动不受限,X线无特殊改变。急性腰骶关节劳损,疼痛因活动而加理,休息后可缓解。

  2.骨关节炎 常发生于老年人,特征为骨骼及软骨变性、肥厚,滑膜增厚,受损关节以负重的脊柱和膝关节等较常见。累及脊椎者常以慢性腰背痛为主要症状,与AS易混淆;但本病不发生关节强直及肌肉萎缩,无全身症状,X线表现为骨赘生成和椎间隙变窄。

  3.Forestier病(老年性关节强直性骨肥厚) 脊椎亦发生连续性骨赘,类似AS的脊椎竹节样变,但骶髂关节正常,椎间小关节不受侵犯。

  4.结核性脊椎炎 临床症状与AS相似,但X线检查可资鉴别。结核性脊柱炎时,脊椎边缘模糊不清,椎间隙变窄,前楔形变,无韧带钙化,有时有脊椎旁结核脓肿阴影存在,骶髂关节为单侧受累。

  5.类风湿性关节炎 现已确认AS不是RA的一种特殊类型,两者有许多不同点可资鉴别。RA女性多见,通常先侵犯手足小关节,且呈双侧对称性,骶髂关节一般不受累,如侵犯脊柱,多只侵犯颈椎,且无椎旁韧带钙化,有类风湿皮下结节,血清RF常阳性,HLA-B27抗原常阴性。

  6.肠病性关节病 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或肠原性脂肪代谢障碍(Whipple)都可发生脊柱炎,且肠病性关节病受累关节和X线改变与AS相似而不易区别,因此需要寻找肠道症状和体征,以资鉴别。溃疡性结肠炎的结肠粘膜溃疡,水肿及血性腹泻;局限性肠炎的腹痛、营养障碍及瘘管形成;Whipple病的脂肪泻,急剧消瘦等,都有助于原发性疾病的诊断。肠病性关节病HLA-B27阳性性率低,Crohn病病人肠灌注液IgG增高,而AS病人肠灌液中IgG基本正常。

  7.Reiter综合征和牛皮癣关节炎 两病均可发生脊柱炎和骶髂关节炎,但脊柱炎一般发生较晚,较轻,椎旁组织钙化少,韧带骨赘以非边缘型为主(纤维环外纤维组织钙化),在相邻两椎体间形成部分性骨桥与AS的竹节样脊柱不同;骶髂关节炎一般为单侧性或双岕非对称损害,牛皮癣关节炎则有皮肤银屑病损害等可代鉴别。

  8.肿瘤 肿瘤亦可引起进行性痛痛,需作全面检查,明确诊断,以免误诊。

                                                                                          (责任)

  强直性脊柱炎会有哪些并发症?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程非常长,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即使病人进行了正规的治疗,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其它的并发症,对病人的身体会有其它的一些伤害,而且这些伤害还可能是非常大的。来看一下强直性脊柱炎的并发症都有哪些。

  (1)心血管病变。强直性脊柱炎病人中,少部分会出现心血管病变。尸体解剖发现,约1/4,病人的主动脉根部有异常。临床上包括上行性主动脉炎、主动脉瓣膜下纤维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脱垂以及二尖瓣关闭不全、心脏扩大、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扩张型心肌病变和心包炎等。

  (2)肺部病变。很多病人会因此而得上肺病,这是为什么呢?随着强直性脊柱炎病变发展,脚廓活动受限,可出现两上肺,尤其是肺尖纤维化、囊性变,甚至有空洞形成。病人可有咳嗽、咳痰、气短,以及咯血,肺功能检查肺活量减少。一般发生于病程20年以上的病人。较少见的肺部表现有胸膜增厚粘连、肺门及膈顶模糊、条状肺膨胀不良等。

  (3)骨质疏松和骨折。因为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骨骼出现了问题,所以易出现骨质疏松等。十分容易发生骨折,哪怕轻微的外伤也可引起。脊柱骨折以颈椎最易发生,尤以第5—7颈椎多见,是病死率最高的并发症。第一、二节颈椎半脱位时,可出现颈部严重疼痛,常放射至颞部、枕部和眶后。

  以上这些就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并发症。可见强直性脊柱炎并不像一些人所想的那样只是会感觉到疼痛,而是会引起身体的一些比较剧烈的反应,疼痛只是最初步的一些表现。强直性脊柱炎的危害是很大的,一定要重视起来。

(责任)

  强直性脊柱炎不同时期的症状表现各有哪些?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由于起病较为隐匿,并且症状在初期表现不明显,易被人们忽视,往往发现疾病时,病情已比较严重,所以人们也称强直性脊柱炎为“不死的癌症”,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那么强直性脊柱炎在不同时期,症状有哪些呢?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点:

  早期症状:强直性脊柱炎在早期的症状主要是以以腰、骶部位的疼痛为主,但多数患者同时会伴有伴有腰背部的僵硬感,这种僵硬感以晨起为明显,经活动后尚可减轻。也有以膝、踝、足跟、坐骨神经痛起病的。因此,如果在12~30岁的青年男性,发生腰骶、髋关节部位的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同时并伴有腰部僵硬感和弯腰、下蹲受限,或发生不明原因的跟骨、胸索、肋椎、颞颌、柄体、跖趾等小关节的疼痛,都应想到是否患上强直性脊柱炎病。事实上此病诊断并不困难,大部分病人只拍一张清晰的骨盆正位片,就可以诊断。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是十分重要的

  中期症状:强直性脊柱炎的病情一旦到了患病初期,患者就会有腰脊晨起僵硬;下背部或腰骶部疼痛;自腰骶部上升性向上蔓延性疼痛加剧;脊柱活动受限僵硬;疲劳、乏力、气短、面色淡白、消瘦、拍骨盆正位片表现位骶髂关节部骨缘模糊不清,尤其发生在髂骨一侧,并伴有关节两侧的斑点状硬化骨形成。

  晚期症状:强直性脊柱炎的病情发展到了晚期,基本上已没有治愈的可能,治疗也只是缓解症状减轻疼痛,主要的症状表现有全身无力、消瘦、肌肉萎缩或部分消失、脏器功能下降表现;腰骶部疼痛加重,脊柱疼痛严重,并伴有全身关节疼痛,疼痛呈持续性不间断疼痛;驼背、脊柱活动功能消失,拍骨盆正位片表现为骶髂关节部骨缘硬化融合,脊柱韧带已经骨化,脊柱间增生搭桥,严重畸形弯曲。这时治疗是很困难的,即使治愈,也会留下后遗症。因此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准确治疗是最关键的,失去早期治疗机会,痛苦往往伴随患者的后半生。因病痛而致残,这对患者及亲人是最残酷的折磨。在此敬告青少年朋友:如果感觉经常腰痛、或脊柱痛、髋痛、足跟痛,务必到医院全面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这个病要提高自我保护,千万莫要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介绍强直性脊柱炎不同时期的症状表现可以看出,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一定要趁早,及早的治疗对患者的健康更有帮助,患者可以更好的控制病情,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