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地做着家务,想通过劳累来驱散心中的忧虑。这一切皆源于一张梅毒化单。
60高龄的王教授患有严重的冠心病,准备住院治疗。入院前医生给王教授作全面检查,其中包括梅毒血清学检查。化验报告单出来,上面赫然写着:RPR(一种梅毒筛选试验)阳性,滴度1:4;TRHA(一种梅毒证实试验)阳性。这无异于晴天霹雳,生活态度十分严谨的王教授无论如何也想不通,自己什么时候感染上了梅毒?
消息很快在学院传开了,风言风雨给王教授带来了沉重的精神负担。更让他担心的是,如果自己真的患了梅毒,老伴是否会被传染?知夫莫如妻,王师母对相濡以沫数十年的丈夫十分了解,她不相信眼前的化验结果,建议老伴再去医院检查和咨询。
我热情地接待了他们,仔细询问了王教授的生活史和既往病史,又仔细地做了体查,并为王师母也做了梅毒化验。体查中,未发现两位老人腹股沟等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无任何梅毒的皮肤损害。王师母的梅毒化验结果为阴性。综合分析后我断然下了结论:王教授并未患梅毒,梅毒化验结果属假阳性。
为什么梅毒化验会出现假阳性呢?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病。感染梅毒后,人体内会产生两类抗体,类是直接针对梅毒螺旋体的抗体,另一类则是针对类脂质的抗体。针对类脂质的抗体因不直接针对梅毒螺旋体,因此无特异性,除感染梅毒外,患另外一些疾病以及生理状况的改变,体内也可能产生低滴度的抗类脂质抗体。诊断梅毒时,所做的梅毒血清学检查即检测这两类抗体。前面提到的RPR试验,即为检测类脂质抗体的实验;而TPHA则为直接检测梅毒螺旋体的实验。因RPR是检测类脂质抗体,而不是直接检测抗梅毒螺旋体抗体的实验,因而无特异性,凡能导致产生类脂质抗体的疾病,均能使RPR阳性。除梅毒外,患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活动性肺结核、风湿性心脏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传染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肾炎、钩端螺旋体病、麻风、疟疾、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海洛因成瘾等,都可导致RPR阳性。
近年来,梅毒发病率在我国逐年成倍增长。观察发现,其发病特点为:一期梅毒男女之比为21:1,二期梅毒为1.17:1。之所以出现这么大的差异,可能是因一期梅毒(硬下疳)仅表现为外生殖器部位不痛不痒之溃疡,有自限性,在男性患者,易被发觉而能及时就诊,女性患者下疳位于宫颈、阴道壁时,不易发觉,主动就诊少,导致漏诊,延误治疗。
为了及时有效地诊断和治疗梅毒,控制其发展,当男性患者经过查体、化验确诊梅毒后,务必说服性伴及时就诊,尤其是高危人群,更应加强检查。病史较短或曾有应用抗生素史者,应多次作血清学检查,直到最终确诊为止。
女性梅毒有什么症状?
如何治疗近几年由于梅毒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因此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视,专家指出女性梅毒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危害,一般女性梅毒是多系统受进犯的疾病,症状多平样。女性梅毒一般分三期。
一期及二期梅毒,皮肤粘膜损伤表面可查见梅毒螺旋体,传染性大,又称为初期女性梅毒。三期皮肤粘膜梅毒、心脏血管系统梅毒及神经系统梅毒对旁人传染性小,对自身危害性大,又称为晚期女性梅毒。
梅毒的三个分期是未经异样治疗的病人的形式病程,这种典型病程不是在每个病人身上都能见到。由于机体反应与治疗事故异常,每个病人的病变过程非但相等,因此在临床上常可视到充足多彩的非典型病程。
不论是哪一种梅毒,都应早期明确诊断,早期进行驱梅治疗,以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梅毒治疗应注意的事项,在治疗早期梅毒时,用药剂量应先从小量开始,逐渐增加,以免引起治疗休克。
在治疗晚期梅毒时,应先用较为缓和的驱梅药物,先做准备治疗,以免引起治疗矛盾。无论治疗哪期梅毒,药物剂量一定要充足。在治疗前,应注意询问及观察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梅毒治疗结束后,梅毒患者一定要定期复查,以检验治疗效果。
易忽略的女性早期梅毒
张女士偶然发现自己胸前及腋下有不少红色斑块,还以为是什么皮肤病,去几家医院看,都诊断为“体癣”,开了克霉唑软膏、达克宁霜等治疗体癣的药物,都没什么效果。有过不洁性交史的张女士不由得暗自嘀咕,会不会是传染上了性病呢?
在性病防治中心,我为张女士做了仔细作查,发现除腋下及胸前有暗红色斑块外,张女士的手掌和脚掌还有环形红斑,后脑勺的头发稀稀拉拉,仿佛虫子吃过一般。在张女士的腋窝和腹股沟处,可扪及明显肿大的淋巴结。我给张女士开了梅毒化验单,不出所料,化验结果为阳性。我不由得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唉,又是一个二期梅毒患者。”张女士惊诧地说:“梅毒?梅毒不是解放前的病吗?”
案例门诊室内,一个40多岁的男子,语无伦次,手舞足蹈。一旁的妻子愁眉紧锁:“这几年他经常头痛、眩晕、无精打采,动不动就发脾气,说话总是颠三倒四。家里从来没有人患过精神病,怎么他就会疯了呢?”
接诊的医生给病人做了常规检查,拟诊为“精神分裂症”而收住入院。治疗一周后,病人除了言语减少外,其他情况没有变化。经过会诊,发现患者的双眼瞳孔一大一小,对光反应也差;对下身检查时发现,龟头明显发炎,腹股沟多处淋巴结肿大。医生意识到病人可能患的是性病,决定抽血和脑脊液送性病检测中心化验检查,结果血清显示梅毒强阳性反应,脑脊液检查显示梅毒阳性反应,确诊为“脑梅毒”。
晚期梅毒侵犯大脑
梅毒怎么会进到脑子里呢?其实脑梅毒在解放前屡见不鲜,近年来随着我国性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脑梅毒在各地也时有发生。脑梅毒的主要表现是麻痹性痴呆,在青霉素问世前,这种病人因误诊而被当作精神病人,占精神病院住院患者的15%-30%。由此也表明大脑是梅毒螺旋体好侵犯的部位之一。
梅毒螺旋体通过接触感染进入人体后,在局部淋巴结内繁殖,其后经淋巴管进入血液,对全身各组织可谓无孔不入。在人体内发病大致分成三期:
初期接触部位皮肤损害,称为下疳。
中期为全身性损害,包括皮肤、黏膜、喉以及肾脏、脑膜、血管等改变,此期也可出现无症状神经性梅毒。
晚期则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或心血管为主,大都发生在感染后3-20年。
晚期梅毒有两种表现,一种主要侵犯脑膜和血管,是中青年患脑膜炎、中风的一个重要原因。除有头痛、呕吐等症状外,还常有手足活动障碍的偏瘫。另一种主要侵犯脑实质,是严重晚期梅毒的结果,又称麻痹性痴呆,主要表现为精神失常。
早发现早治疗
本病例由于感染梅毒后未经过正规治疗,病情逐步发展。病人的早期可呈现类似神经官能症的表现,以记忆力减退、思维迟钝、工作能力降低等症状较为突出。
脑梅毒患者随着病情进展,精神异常会日益显著,特别是人格和理智的衰退,患者可达到丧失记忆和计算的能力,判断力极差。有的患者情绪多变、哭笑无常,还有的可出现妄想症状,内容荒谬怪诞、不合逻辑。最严重者大小便失控,生活不能自理,言语不清,终日僵卧在床。
防止脑梅毒的根本措施在于洁身自爱。一旦感染了梅毒,尤其是发生下疳等症状时要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切勿坐失良机。只有早期的彻底治疗,方能有效防止脑梅毒的发生。
(实习)
阴性:却是"漏网之鱼"
一个男子来到我诊桌前,低着头小声说:"医生,我的病是生殖器疙疹,可是用药治疗到现在,病情不但没什么好转,腹股沟还出现板栗大的淋巴结。"我给他仔细检查,发现阴茎冠状沟处有一指甲大小的溃疡,触及时是一个硬如软骨的小结节。医学上称下疳,若是梅毒则谓之硬下疳。"上次是什么时候看的病,在哪里看的,有没有做检查?"我问。"上个星期发现包皮上有小而浅的溃疡,就在附近诊所看的。医生只是看了一下,做了一个化验,说是生殖器疱疹。""有没有不洁性生活史?""没…··没。"他嗫嚅着,目光游移不定。我心里有数了:"您的性生活史对诊断疾病很重要,可不能因小失大啊!"男子又低下头,说:"发病前两周因一时糊涂有过一次,"他递给我一张纸,接着说,"不过您瞧,这是上次的化验结果,是阴性的!"我接过来一看,是一张梅毒(RPR)试验阴性的化验单。我让他加做了另一种梅毒(TPHA)化验。化验结果虽然RPR仍为阴性,但TPHA为阳性,确诊为梅毒,须进行抗梅毒治疗。一周后,他再次抽血化验,RPR也由阴转阳。
为什么确诊梅毒但化验结果却是阴性呢?这是因为人感染海毒后,体内会产生两种抗体。一种是直接针对梅毒螺旋体抗原的特异性抗体,还有一种是针对类脂质抗原的非特异性抗体。医生常通过检查血液中是否存在这两种抗体,帮助诊断梅毒。RPR试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是检测类脂质抗体的试验,又称筛选试验,而TPHA试验(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则为直接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试验,又称证实试验。
患梅毒后,并非一定能检测出这两类抗体。目前已知,梅毒血清学检测,一般在下疳出现最初几天内RPR试验会是阴性,这主要是血清内抗体的量还不够多。硬下疳出现l-2周后,RPR试验才转为阳性。RPR试验与TPHA试验相比,前者阴转阳的时间约晚1周左右。因此,感染时间不长的一期梅毒患者,体内还未来得及产生这两类抗体,血清学检查可能为阴性。感染时间稍长的二期梅毒患者,虽大多梅毒血清学试验为阳性,但有报道,也有约 8%患者的 RPR试验结果为阴性。 至于晚期梅毒患者,TPHA试验一般为阳性,但约1/3的RPR试验为阴性。故诊断梅毒时如单做 RPR试验,不仅在诊断一期梅毒,而且在诊断二期和晚期梅毒时,均容易漏诊。
因此,当您拿到阴性结果的梅毒化验报告单时,不要高枕无忧。若近期有过不洁性交史及生殖器等部位出现较硬的单个或多个结节或溃烂时,宜每隔l-2周反复多次化验,以免因化验结果假阴性造成漏诊,耽误治疗。以往有过不洁性关系,怀疑患有二期或晚期梅毒的患者,宜同时做RPR(筛选)和 TPHA(证实)试验。
张先生因为患有精神心理疾病去就诊。医生在常规检查时发现他血清中含有较高的梅毒螺旋体抗体,怀疑是得了梅毒,要求会诊。会诊显示,张先生的确患了梅毒,而且是晚期,已经侵犯内脏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其精神方面的问题就是因为梅毒侵犯神经系统而导致的。
梅毒并不是特别难治的病。早期梅毒完全可以通过注射青霉素等方法彻底治愈。但是如果不及时接受治疗,任其发展,后果就会变得很严重。到了三期梅毒,内脏受到损害,再治疗就为时已晚了。
事实上,几年前张先生在一次出差后不久,他的妻子因发现手掌足底和身上出皮疹,而到医院就诊,被确诊为梅毒,并及时接受治疗而痊愈。到底是张先生先得梅毒,传染给他的妻子,还是他的妻子先得梅毒,然后传染给他呢?这不得而知。但是,在这一点上,张先生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性病主要是通过性行为而传播的疾病,所以,夫妻任何一方患了性病,另一方就必须同时检查和治疗。遗憾的是,张先生没有这么做。
从张先生的经历中不难得到以下教训:
1.既然发生过不洁性行为或高危性行为,就有可能感染性病。如果身体出现不适或可疑症状,要大胆地去正规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如果没有得病,可以安心地工作和生活;如果感染了性病,也不要恐惧,要早期接受治疗。性病越早治疗,预后越好。
比如,张先生是不是在出差时偶尔发生过不洁性行为?如果有,再加上不适或可疑的症状,应当引起重视。
2.夫妻双方中的一方患病,另一方一定要同时去医院接受检查及治疗。张先生拒绝接受治疗,认为自己没事,不可能得病,这种态度是错误的。
(实习)
性传播疾病对女性来说无症状是一个突出的特点。这种无症状的病原携带者不仅可成为重要传染源,而且自身的病理变化也可在无症状中不断进展,甚至出现严重后果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如衣原体上行感染可波及输卵管,导致输卵管阻塞而引起不孕;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后虽然未出现生殖器官的尖锐湿疣,但同样可导致子宫 颈癌;同时育龄妇女患性病还可涉及妊娠、分娩和母婴垂直感染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对妇女性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特别对无症状的感染灶均有重要意义。
由于女性患性病症状多不明显,大部分仅有白带异常、局部瘙痒或下腹部疼痛,而且有这些症状也不一定都是患了性病,必须结合接触史(直接性接触或间接接触)和配偶是否患过性病进行综合分析,并要通过准确化验检查才能确诊。如出现下列症状则应谨慎。
发热
不明原因持续微热,并存在感染性病危险因素,如伴有下腹痛、局部触痛、月经失调等症状时,可能是淋菌、衣原体感染引起盆腔炎所致;外阴 部疼痛,同时高热要考虑生殖器疱疹。
排尿痛
要注意观察是否患了淋菌性尿道炎或生殖器疱疹。
白带异常
白带异常增多呈粘液性或脓性,要考虑淋菌感染的可能性;白带有恶臭味,阴道 有刺激感,要检查是否有阴道滴虫;如发现有“豆腐渣”样斑块,很可能与真菌感染有关。
局部症状
外阴部出现水疱、浅溃疡,且反复发作,要考虑生殖器疱疹;外阴部及肛门周围出现乳头状突起可能是尖锐湿疣的早期表现;某一部位出现无痛性硬结,要警惕梅毒。
如出现上述症状自然容易发现患病,但多数女性性病患者并无症状,因此有下列情况时也应去医院检查。
1.与患有尿道炎的男性 有过性接触的经历。
2.25岁以下女性偷吃禁果,并难确定对方详细健康 状态者。
3.有2名以上性伙伴者。
4.未使用避孕 套进行婚外性行为者。
5.配偶患有或曾经患有性病。
6.工作或居住在性病多发的社会环境中的女性,与不相识的男性有过分肉体接触者。
(实习)
最近有患者询问梅毒检测时间什么时候最好,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常识,今天我们有请专家来讲解下梅毒检测时间。
梅毒检测时间是多久?在高危行为4周后的进行梅毒检测,检测结果就是可靠的,如果检测结果为阴就表明没有感染。若近期有过不洁性 交史及生殖器等部位出现较硬的单个或多个结节或溃烂时,宜每隔l-2周反复多次化验,以免因化验结果假阴性造成漏诊,耽误治疗。梅毒检测时间是多久?以往有过不洁性关系,怀疑患有二期或晚期梅毒的患者,宜同时做RPR(筛选)和 TPHA(证实)试验。梅毒血清学检测,一般在下疳出现最初几天内RPR试验会是阴性,这主要是血清内抗体的量还不够多。硬下疳出现l-2周后,RPR试验才转为阳性。RPR试验与TPHA试验相比,前者阴转阳的时间约晚1周左右。关于梅毒检测时间,专家称,感染时间不长的一期梅毒患者,体内还未来得及产生这两类抗体,血清学检查可能为阴性。感染时间稍长的二期梅毒患者,虽大多梅毒血清学试验为阳性,但有报道,也有约 8%患者的 RPR试验结果为阴性。
所以梅毒检测时间一般是3周左右,在这个时间进行检测最好。而且专家提醒大家,一定要记着自己的梅毒检测时间以便检测。
(实习)
梅毒的症状表现和皮肤病有相似之处,有些患者以为是一般的皮肤病而耽误治疗,还有许多患者不了解梅毒可以通过母婴传播,在患病期间受孕、生产,致使病毒传染给下一代。因此,对梅毒要及时发现、治疗,女性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要怀孕,以免把病毒传染给孩子。
【与皮肤病相似之处】
梅毒发病初期,患者身上会出现脱屑、皮疹、红斑、丘疹等症状,与牛皮癣、玫瑰糠疹、体癣等皮肤病的表现十分相似。梅毒患者脱屑的症状比牛皮癣轻一些,身上会出现大小不等、分布较广的红褐色斑,而且其特殊表现是,患者手心、脚心都会出现红斑。梅毒患者身上出现的丘疹在身上分布多、数量也多,感觉既不疼也不痒,而且会在皮肤表面隆起,摸上去有硬感。另外,梅毒患者在生殖器处会发生溃疡;在肛门周围、皮肤上还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隆起,以及皲裂的症状;双侧腹股沟的淋巴结变硬,但没有痛感。
【梅毒容易传给胎儿】
不论女性怀孕前已患梅毒,还是怀孕期间才染上梅毒,都有可能将梅毒传染给胎儿,特别是早期梅毒患者,使胎儿受感染的机会更大。另外,母亲并未患梅毒,如果患儿父亲的精子中带有梅毒病毒,同样会生出先天性梅毒儿。
预防
梅毒治疗起来并不困难,费用也不高。只要保证在愈后怀孕,就可以避免后代发生先天性梅毒,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严格执行婚前梅毒血清学检查,以避免婚后怀孕期才被发现患梅毒。对已接受抗梅毒治疗已愈的妇女,
要叮嘱其在妊娠期进行复查、复治。严格执行产前梅毒血清学检查,一旦发现梅毒,不论以前是否接受抗梅毒治疗,均应及时治疗。
编后:很多疾病都是隐藏在小病之下,大家要注意观察。
(实习)
梅毒的诊断应十分认真仔细、因为它和许多其它疾病的表现有相似之处,表现多样,复杂且病程很长,有很长的时间处于潜伏状态,诊断时必须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化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必要时还需进行追踪随访,家庭调查和试验治疗等辅助方法。
一、病史:
(一)不洁***史:应尽量询问患者的嫖娼史或其他不洁***史以确定传染源。如肛门有硬下疳,应询问是否有肛交史。问清楚不洁***的时间,对于确定梅毒的潜伏期是十分必要的。
(二)现病史:有无阴部溃烂、皮肤红斑、丘疹、湿疣史,有否发生过硬下疳、二、三期梅毒史。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情况。
(三)婚姻史:有无涉外婚姻,结婚次数,配偶有无性病或可疑性病的临床表现等。
(四)分娩史:有无先兆流产、早产、流产和死产的病史,过去有无分娩胎传梅毒儿史。
(五)如有可疑先天性梅毒,应询问父母是否患过梅毒,及兄弟姐妹受染情况及本人有无早期和晚期梅毒的症状和体征。
(六)如怀疑潜伏梅毒,询问传染史以及有无存在致使血清试验生物学假阳性的疾病。
(七)治疗史:是否做过驱梅治疗,用药剂量及疗程,是否正规,有无药物过敏史等。
二、体格检查
(一)一般检查:生长发育状况是否良好,精神状态情况;
(二)皮肤粘膜:根据早期和晚期梅毒的皮肤损害特点仔细检查全身皮肤、粘膜、淋巴结、毛发、生殖器官、肛门、口腔等。
(三)特殊检查:眼、骨骼系统、心脏及神经系统的深入检查或进行专科检查。
三、实验室检查:
(一)早期梅毒应做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二)梅毒血清反应素试验(如VDRL、USR或RPR试验),有必要时再做螺旋体
抗原试验(如FTA-ABS或TPHA试验)。
(三)脑脊液检查,以除外神经梅毒,尤其无症状神经梅毒,早期梅毒即可有神经损害,二期梅毒有35%的病人脑脊液异常,因此要检查脑脊液。
(四)基因诊断检测。
(实习)
梅毒感染后,平均的潜伏期为三周,然后病情进展为一期及二期(约一至两年),若未获治疗或治疗不充分则可转入第三期(即晚期),这样可延续多年,甚至导致死亡。
梅毒发病经过缓慢,自觉症状轻微,早期的临床病徵常可自然消退,致使患者会疏忽及早医治。梅毒的患者又可多年无症状而呈潜伏状态,成为梅毒的传播者。患梅毒的孕妇可经胎盘传给下一代,危害极大。
目前相传有一种可于家中自行测试,且简便快捷的梅毒试片,名为“滴得明TM”,已于香港有售,无须由医生转介到化验所进行测试,可保障个人私隐。
“滴得明TM”梅毒测试片使用十分简便,只需将一滴新鲜血液滴进化验片检体垫片位置,十五分钟后即可显示测试结果为阳性或阴性,若测试者血液内含有梅毒抗体,便会显示阳性结果,而所呈现结果可维持二十四小时。测试结果准确度高达百分之九十九点九。若测试呈现阳性结果,请及早找医生确诊并撤底治疗。
各期梅毒都有特殊的临床症状和特点,若见下疳伴有淋巴结肿大,全身广泛对称,特别是同时在手掌、足跖有斑疹或丘疹而无痛痒症状,或生殖器部有湿润增生斑丘疹块(扁平湿疣)并伴有全身性淋巴结肿大时,应考虑到早期梅毒的可能。若病人有不洁***史,梅毒的可能性更大。此时应进行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有梅毒螺旋体检查和梅毒血清反应检查。临床常用的螺旋体检查法为暗视野映光法,梅毒螺旋体的螺旋紧密规则,折光强,运动活泼,易于辨认。发现梅毒螺旋体对一期梅毒诊断很有帮助,特别是已出现下疳而血清梅毒反应未转为阳性前更有诊断意义。
在二期梅毒的粘膜斑、湿丘疹和扁平湿疣等病损内也容易找到梅毒螺旋体。梅毒血清试验方法很多,所用抗原有非螺旋体抗原(心拟脂抗原)和梅毒螺旋体抗原两类。过去常用粗制牛心心拟脂抗原做沉淀试验(卡恩氏试验,曾译康氏试验等)和补体结合试验(瓦瑟曼氏试验等)。目前应用的性病研究室(VDRL)玻片试验则以纯心拟脂作抗原,其成分纯净,试验结果稳定。以梅毒螺旋体作抗原的试验,国际上常用的有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 (FTA-ABS)、苍白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等,其特异性强,敏感度高。梅毒血清试验对各期梅毒的诊断都很重要,早期梅毒常有强阳性反应。潜伏梅毒和无症状神经梅毒因无活动的临床症状,主要靠梅毒血清试验诊断,但应注意梅毒血清试验可以出现假阳性反应,一些非梅毒的疾病,如疟疾、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出现阳性反应,称为生物学假阳性反应。在下疳的早期,梅毒血清反应常为阴性,晚期梅毒中也可阴性,特别是在晚期神经梅毒的脊髓痨患者阴性率可达30~50%。
(实习)
有人幽默地用凹凸两字来形容男女两性的性器官。的确,男性外生殖器外露,女陛外生殖器却相对隐匿。男女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身体生理上,当性疾病来袭,两者表现亦是如此:男性性病容易为人察觉,而女性性病无论在症状、诊断还是并发症等方面都是云遮雾罩。
症状——见微知著
“检查结果出来了,你的诊断是淋病。条件许可的话带上你的妻子或者性伴侣过来检查吧。”
“她又没有什么不适症状,还要检查干什么?”这一幕在性病门诊中并不少见。患者怀疑的眼光往往盯向医生,甚至带有反感的情绪,难道医生是想暴露我的隐私。
由于解剖及生殖生理上的差异,不少女性在感染性病后,可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患者不易发觉,即使有症状,女性也很少往性病的方面考虑,从而成为隐性带菌者或传染源。而男性得病后,往往症状明显,如淋病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有大量黄色脓性分泌物流出等不同于以往的明显表现。女性感染淋病后,一半的病人可不出现任何症状,有的甚至仅表现为一般妇科病的症状如白带增多、颜色发黄,因此患者不一定意识到这种异常是性病的表现。再如生殖器疱疹,发生在男性外生殖器部位的疼痛性水疱极易为患者察觉,女性被传染后如发生在阴道或者宫颈黏膜,则表现为宫颈糜烂、分泌物较黏稠或脓性,但外阴常无皮疹,从而被忽略。
近年来,女性性病患者的数量上升较快,男女性病患者的比例已经达到1.4:1。女性未能及时明确性病诊断,常为性病的难以彻底治愈而埋下祸根。临床上不少男性患者反复不愈,原因也往往在此。有专家提醒,出现以下一些症状时,切记要提高警惕,及时检查就诊。
迹象1白带增多,为黄色或绿色的脓液,往往伴随小便疼痛,小便次数增加,而且有憋不住尿的情况。常提示淋病。
迹象2白带增多,为豆腐渣样,白色,结块,量明显增多。常常伴有内、外阴瘙痒,瘙痒往往非常强烈。常提示念珠菌(真菌)性阴道炎。
迹象3外阴奇痒,白带增多,可以有泡沫,内裤上还经常有黄色的液体。常提示滴虫性阴道炎。
迹象4生殖器表面有溃疡。多表现为大阴唇或小阴唇内侧出现直径1厘米左右的硬结,表面有轻度破溃。女性往往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溃疡会在一个月左右消失。这是医学上常说的“硬下疳”,需要高度怀疑早期梅毒。
迹象5阴道口周围出现小菜花样或锯齿状的生物,碰上去没有痛觉,平时也没有任何感觉。提示尖锐湿疣。
诊断——检查何其难
女性性病的又—特点在于临床症状不明显或缺乏特异眭,造成女性性病诊断较困难。对于女性,不同的性病均可表现为阴道分泌物或白带增多,临床上难以鉴别为何种疾病。其次,女性性病的临床检查程序相比男性而言要复杂困难许多,男性的外生殖器易暴露,直接检查即可;而女性则需借助扩阴器做内检,才能观察到阴道和宫颈的病变,尤其是发生在阴道或宫颈的尖锐温疣,如果病变小或部位隐匿,往往容易漏诊。
“性别歧视”甚至在实验室检查方法中对男女两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有所体现。
例如分泌物涂片革兰氏染色检查,对男性淋病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达95%~99%,涂片若查到多形核细胞内有典型形态的革兰氏阴性双球菌,即可诊断为淋病。然而在女性中,分泌物涂片革兰氏染色检查的敏感性仅50%左右,也就是说用涂片检查诊断女性淋病,有一半的患者会漏诊。因此女性淋病的诊断需要做分泌物细菌培养,而培养往往需要数天,造成耗时多,经常来回医院的情况。
(实习)
1、梅毒螺旋体结构变异、产生抗药性。每种致病微生物都有变异的特性,螺旋体也不例外。变异的螺旋体犹如升级后的的电脑操作系统,功能更加完善,毒性更强,更不容易治疗。同时临床抗生素的滥用加速了螺旋体对药物的耐药性的产生,给传统治疗带来困难。
2、危害程度增加,致残致死率上升。由于螺旋体变异后毒性增强,对身体器官的损伤程度加重。而且变异后病情发展迅速,加之传统治疗效果差,致使梅毒对身体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增加。不及时治疗将导致器官的功能丧失,甚至危及生命。
3、梅毒螺旋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可引发脊髓痨、麻痹性痴呆、视神经萎缩等。
4、螺旋体危害心血管系统。可导致主动脉炎、主动脉瓣闭锁不全、主动脉瘤等。
5、螺旋体损害骨骼系统。引起组织和器官破坏,功能丧失,导致残疾或死亡。
早期梅毒的危害:二期梅毒和一期梅毒都属于早期梅毒。
一期梅毒患者,如果没有及时科普治疗、或者没有在正规医院里科普治疗,梅毒螺旋体就会由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并大量繁殖、播散,侵犯皮肤、粘膜、骨、内脏、心血管及神经系统,进而出现多种症状。在这个阶段,通常可能先出现流行性感冒一样的全身症状,随后会有全身淋巴结的肿大及皮肤粘膜的多种损害。皮肤损害有斑疹、斑丘疹、脓疱疹;黏膜损害有梅毒性咽炎、粘膜斑、梅毒性秃发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声音嘶哑,甚至完全无法发音。90%的患者都会出现梅毒疹,这是二期梅毒的基本特征。
二期梅毒的主要表现可以概括为三个特点:类感冒症状、梅毒疹和全身淋巴结肿大。患梅毒疹时由于无明显痛苦,常易被患者忽略。临床上如见到分布广泛、对称,而自觉症状轻微的皮疹时,就要详细询问病史,以免漏诊。二期梅毒疹表面梅毒螺旋体很多,因此传染性也最强。
(实习)
梅毒的诊断应十分认真仔细、因为它和许多其它疾病的表现有相似之处,表现多样,复杂且病程很长,有很长的时间处于潜伏状态,诊断时必须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化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必要时还需进行追踪随访,家庭调查和试验治疗等辅助方法。
一、病史:
(一) 不洁***史:应尽量询问患者的嫖娼史或其他不洁***史以确定传染源。如肛门有硬下疳,应询问是否有肛交史。问清楚不洁***的时间,对于确定梅毒的潜伏期是十分必要的。
(二) 现病史:有无阴部溃烂、皮肤红斑、丘疹、湿疣史,有否发生过硬下疳、二、三期梅毒史。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情况。
(三) 婚姻史:有无涉外婚姻,结婚次数,配偶有无性病或可疑性病的临床表现等。
(四) 分娩史:有无先兆流产、早产、流产和死产的病史,过去有无分娩胎传梅毒儿史。
(五) 如有可疑先天性梅毒,应询问父母是否患过梅毒,及兄弟姐妹受染情况及本人有无早期和晚期梅毒的症状和体征。
(六) 如怀疑潜伏梅毒,询问传染史以及有无存在致使血清试验生物学假阳性的疾病。
(七) 治疗史:是否做过驱梅治疗,用药剂量及疗程,是否正规,有无药物过敏史等。
二、体格检查
(一) 一般检查:生长发育状况是否良好,精神状态情况;
(二) 皮肤粘膜:根据早期和晚期梅毒的皮肤损害特点仔细检查全身皮肤、粘膜、淋巴结、毛发、生殖器官、肛门、口腔等。
(三) 特殊检查:眼、骨骼系统、心脏及神经系统的深入检查或进行专科检查。
三、实验室检查:
(一) 早期梅毒应做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二) 梅毒血清反应素试验(如VDRL、USR或RPR试验),有必要时再做螺旋体
抗原试验(如FTA-ABS或TPHA试验)。
(三) 脑脊液检查,以除外神经梅毒,尤其无症状神经梅毒,早期梅毒即可有神经损害,二期梅毒有35%的病人脑脊液异常,因此要检查脑脊液。
(四)基因诊断检测。
(实习)
潜伏梅毒在以前的教科书中叫做隐性梅毒。产生潜伏梅毒主要的原因是,梅毒未经治疗,或治疗药物剂量不足,治疗不彻底,表现为病人无临床症状,梅毒血清反应阳性。
还有另一种情况,病人曾有过某种方式的感染途径,但由于病人抵抗力强,没有出现过或仅出现过非常不显着的临床症状如宫颈硬下疳,以后一直没有临床表现,但梅毒血清为阳性,这都是潜伏梅毒。
潜伏梅毒的发生主要取决于机体本身的免疫力、治疗与梅毒螺旋体之间的较量的结果。当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或在治疗其他疾病时曾不正规地使用过与治疗梅毒有关的药物,产生了一定的治疗效果时,体内的梅毒螺旋体受到一定的限制;当机体在某阶段健康状况不佳、免疫功能降低时,梅毒螺旋体可乘机在人体内广泛活动并损害各种组织。当出现前一种情况时,即为潜伏梅毒,当出现后一种情况时,就叫做显发梅毒。
潜伏梅毒的分期完全同显性梅毒,后天梅毒以2年为界,先天梅毒以2岁为界,均可分为早期和晚期。
潜伏梅毒,由于患者基本上没有感觉和表现,即使有也是很轻微的极易被病人本人所忽视而未引起重视,不及时去就诊。而体内组织内螺旋体依然存在,对组织器官的破坏依然在进行;潜伏梅毒病人依然有传染性,对周围性侣或密切生活在一起的亲人构成威胁。
可见,要早期发现潜伏梅毒病人,在各种人群中开展梅毒血清筛查试验是十分重要的。
皮疹是诊断梅毒的重要依据,但获得性(后天)梅毒疹比胎传性(先天)梅毒疹有更大的潜隐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感染梅毒螺旋体后,有的人从不发疹,只在晚期出现梅毒的内脏症状。有的可以在各期发疹,但往往未被发现或不被重视。有的仅在某期发疹,随后自消。有的可终生潜隐或中途自愈、治愈。
●一期梅毒疹又叫硬下疳,常单个发生于隐私之处,不痛不痒,常不被患者重视或羞于示人。若发生于包皮内侧、阴唇、阴道、肛门等处,更难被发现。
●二期梅毒疹常发生于硬下疳自行消失数周或数月之后,全身泛发、不痛不痒、皮疹多样,使人难以与硬下疳相联系。病变部位表面有大量螺旋体,有传染性,可自行消失或反复发作、间隔不定。
●三期梅毒疹又叫树胶肿,表现为不痛不痒的局部肿块,表面逐渐发红、溃破,传染性不大,在半年内结疤自愈。
获得性梅毒的多样性有以下表现:
●硬下疳不一定硬,也不一定单发。若同时感染了淋病等其他性病的病原体,皮疹就可能不太典型。
●二期泛发疹的密度、大小、部位、形状、数目因人而异,类似于某些常见皮肤病,易被误诊为银屑病、湿疹、玫瑰糠疹、尖锐湿疣、过敏性皮炎等。
●树胶肿目前少见,因而更易误诊为皮下肿瘤、深部脓肿、淋巴结炎等。可根据其发展极缓慢、不痛不痒、脓液不多、可在半年自愈或极易治愈等特点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实习)
梅毒螺旋体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后,如得不到治疗或治疗不规范,可产生早期无症状神经梅毒、急性梅毒性脑膜炎或自然消退,前二者在经过5~10年后可发展为晚期无症状神经梅毒、脑膜血管梅毒、脊髓痨或麻痹性痴呆。梅毒螺旋体通常侵犯脑膜,早期“正常”脑脊液(CSF)中有15%~40%可发现梅毒螺旋体,未经治疗的早期梅毒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较易受到侵犯。有报道13%的一期梅毒和25%~40%的二期梅毒患者CSF发现异常。有学者用早期梅毒(一期和二期)患者的CSF接种于动物后分离到梅毒螺旋体,说明梅毒螺旋体常易侵犯神经系统;此外,早期梅毒未能及时、正规和足量的治疗也是导致发生神经梅毒的一个重要原因。神经梅毒多发于中年或壮年,一旦发病,损及健康,致残或致死,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重大危害。无症状神经梅毒(asymptomaticneurosyphilis):患者CSF出现异常,但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故CSF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是决定性的。估计本病的病变在脑膜,根据病期和表现,本病可分为早期(从感染梅毒后到5年内发病)和晚期(5年后发病),一般在患梅毒后1~1.5年时,CSF异常发生率最高,未经治疗的本病患者23%~87%可发展为临床神经梅毒。十堰市人民医院皮肤科彭才智
梅毒性脑膜炎(syphiliticmeningitis):急性梅毒性脑膜炎发病较急,通常发生于感染后数周到数月。本病约占神经梅毒的6%,在年轻人中最为常见,约10%以下患者同时伴有二期梅毒疹,约25%患者是梅毒首发的临床症状。梅毒性脑膜炎通常以脑底部脑膜病变最为明显,脑膜增厚,蛛网膜下腔渗出物增多,颅内压增高,颅神经常受累。可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克氏征阳性、视乳头水肿,40%患者可合并出现颅神经麻痹,常被累及的有第3、6、7、8对颅神经,尤以听神经损害常见,在急性梅毒性脑膜炎中,约20%患者可出现神经性耳聋,尚无其他提示为梅毒的临床表现,因而在年轻人中,如出现突发性可逆性神经性耳聋,应考虑梅毒的可能,少数患者因颅内高压,可出现局灶性脑损害,出现癫痫、失语、偏瘫等症。梅毒性脑膜炎可分为早期和晚期。
脑血管梅毒(cerebrovascularsyphilis):其实质是脑膜血管的梅毒性动脉内膜炎,造成动脉梗塞,使脑组织缺血和软化,故闭塞性脑血管综合征是脑血管梅毒的特征,一般在感染梅毒后5~12年内发生,少则2年,偶见数个月发病,年龄多在30~50岁。本病常为突然发作,前驱症状为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情绪异常等,主要表现有偏瘫或截瘫、失语、癫痫等,约10%患者出现阿-罗瞳孔(ArgyllRobertsonpupils,对光反应消失,调节聚合反应存在)。年轻人中如发生脑血管意外,应考虑脑血管梅毒。本病症状可与动脉硬化性血栓性损害相同,但前者常累及动脉小分支,梗塞范围不大。如不经治疗,本病最终发展为脊髓痨或麻痹性痴呆。
脊髓脑膜血管梅毒(meningovascularsyphilisofthespinalcord):脊髓脑膜血管梅毒主要由梅毒性脑膜脊髓炎和脊髓血管梅毒(梅毒性横贯性脊髓炎)组成,由于血管血栓形成,导致脊髓实质退行性变。梅毒性脑膜脊髓炎早期症状为无力和腿部感觉异常,进而出现下肢轻瘫或截瘫,大小便失禁,腿部感觉异常,小腿痉挛而无力,深腱反射亢进。脊髓血管梅毒临床表现为脊髓横断症状,通常在胸廓水平,突发弛缓性截瘫,受损水平以下感觉丧失和尿潴留等。
麻痹性痴呆(generalparesis):发展成麻痹性痴呆的潜伏期为15~20年,经不规则治疗的患者,其发病时间要比从未接受过治疗的患者早4年多。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精神病医院初诊患者中5%~10%为本病患者,本病占梅毒患者的10%,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6∶1。主要的精神表现为智能障碍,个性改变,痴呆,夸大妄想,欣快,部分表现为抑郁;神经系统表现为癫痫发作,卒中样发作,突然出现偏瘫、失语,此外,还可出现阿-罗瞳孔,视神经萎缩,面、唇、舌、手指震颤,随着病情恶化,痴呆日益明显,大小便及日常生活不能自理,未经治疗者,从发作到死亡为数月至4~5年。
脊髓痨(tabesdorsalis):发展到脊髓痨的平均潜伏期为20~25年,常见于50~60岁年龄组。脊髓痨约占神经梅毒的1/3。本病起病缓慢,主要是腰骶部神经后根和脊髓后索受损的表现。后根受损出现下肢闪电痛、感觉异常或感觉减退,腱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尿潴留性尿失禁和阳痿;脊髓后索变性引起深感觉障碍,导致感觉性共济失调,还可以出现夏可关节(Charcot′sjoints无痛,非炎性,关节不稳定并肿胀,反复损伤致骨生长过度),早期见瞳孔对光反应迟钝,晚期见阿-罗瞳孔、视神经萎缩和内脏危象。
视神经萎缩(opticatrophy):梅毒性视神经萎缩可以是神经梅毒的一个孤立表现,也可以是脊髓痨或麻痹性痴呆中的一种表现,先是单侧受损,而后再累及对侧,呈进行性视力减退,最后失明。
神经系统树胶肿(gummasofthenervoussystem):①大脑树胶肿(cerebralgummas):少见,颅内树胶肿是颅内占位性病变,其特征是出现新生物、脑脓肿或结核瘤样的症状,作CT扫描和CSF检查可作出诊断。②脊髓树胶(gummaofthespinalcord):表现为脊髓受压,可出现截瘫、大小便失禁,受损以下部位感觉消失,CSF异常。
(实习)
麻痹性痴呆(general paresis of the insane,GPI)是神经梅毒最严重的表现类型。上世纪80年代以来,梅毒在我国死灰复燃。目前,已逐渐步入神经梅毒的高峰期,作为实质型神经梅毒的麻痹性痴呆有增多趋势,而临床医生对本病常常缺乏足够认识,另外由于患者隐瞒病史,起病早期未到医院明确诊断并接受正规治疗,易导致漏诊、误诊。
主要的精神表现为智能障碍,个性改变,痴呆,夸大妄想,欣快,部分表现为抑郁;神经系统表现为癫痫发作,卒中样发作,突然出现偏瘫、失语,此外,还可出现阿-罗瞳孔,视神经萎缩,面、唇、舌、手指震颤,随着病情恶化,痴呆日益明显,大小便及日常生活不能自理,未经治疗者,从发作到死亡为数月至4~5年。
麻痹性痴呆:主要的精神表现为智能障碍,个性改变,痴呆,夸大妄神经性梅毒想,欣快,部分表现为抑郁;神经系统表现为癫痫发作,卒中样发作,突然出现偏瘫、失语,此外,还可出现阿-罗瞳孔,视神经萎缩,面、唇、舌、手指震颤,随着病情恶化,痴呆日益明显,大小便及日常生活不能自理,未经治疗者,从发作到死亡为数月至4-5年。
麻痹性痴呆的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等检查综合分析。麻痹性痴呆临床表现主要为较长期慢性智能及精神障碍;脑萎缩是麻痹性痴呆主要影像学表现,影像学检查是诊断麻痹性痴呆重要辅助检查;梅毒血清学和脑脊液梅毒抗体检查是诊断麻痹性痴呆的重要依据。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当遇到青壮年脑萎缩患者,以及伴有认知、精神等症状,在寻找病因时除考虑常见病因外,还应想到麻痹性痴呆可能,需仔细追问有无冶游史,尽早作血液及脑脊液RPR和TPHA检测,以免耽误治疗时机。
(实习)
梅毒疹是什么啊,梅毒疹是梅毒在进行到第二潜伏期时出现的常见疾病。二期梅毒的皮肤损害种类甚多,一般可分为斑疹、丘疹及脓疱疹三型,其中以梅毒疹较为常见。此外,还有一些特殊型的皮肤损害,如扁平湿疣、银屑病样梅毒疹、环状丘疹性梅毒疹,这些典型的与特殊型的局部表面都应与其类似的皮肤病损进行鉴别。
第二期梅毒疹最早发生于硬下疳出现后8周(4~12周发生)。从早发第二期梅毒疹发生之日起到感染后四年内称为第二期梅毒。第二期梅毒常有前驱症状,如发热、头痛、关节炎、恶心呕吐等。主要侵犯皮肤及粘膜,偶可累和眼及骨骼,虽可侵犯内脏,但临床症状不明显。
二期梅毒最常见及较早发生的皮肤损害是梅毒疹。因皮疹颜色像玫瑰,故名玫瑰疹。大小为1厘米左右的椭圆形斑疹,分布广泛对称,在躯干和四肢近端屈侧较多。皮疹无瘙痒的感觉,这是与其他过敏性皮肤病主要区别的地方。皮疹持续数天后颜色开始变暗,约2~3周自行消退,可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斑。其他类型的皮肤损害还有丘疹型梅毒疹和脓疱型梅毒疹。有一些二期梅毒的病人可在一些皮肤皱摺及潮湿的部位,如肛门、外生殖器、腋窝、乳房下等处,长一些扁平高起肥厚的疣状增生物,表面润湿,称之为扁平湿疣,其上有许多梅毒螺旋体。二期梅毒的皮肤损害还可表现脱发,大小为0.5~1厘米左右的脱发斑,脱发参差不齐,像虫蛀或鼠咬状,可自行复原。
(实习)
1、梅毒螺旋体结构变异、产生抗药性。每种致病微生物都有变异的特性,螺旋体也不例外。变异的螺旋体犹如升级后的的电脑操作系统,功能更加完善,毒性更强,更不容易治疗。同时临床抗生素的滥用加速了螺旋体对药物的耐药性的产生,给传统治疗带来困难。
2、危害程度增加,致残致死率上升。由于螺旋体变异后毒性增强,对身体器官的损伤程度加重。而且变异后病情发展迅速,加之传统治疗效果差,致使梅毒对身体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增加。不及时治疗将导致器官的功能丧失,甚至危及生命。
3、梅毒螺旋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可引发脊髓痨、麻痹性痴呆、视神经萎缩等。
4、螺旋体危害心血管系统。可导致主动脉炎、主动脉瓣闭锁不全、主动脉瘤等。
5、螺旋体损害骨骼系统。引起组织和器官破坏,功能丧失,导致残疾或死亡。
早期梅毒的危害:二期梅毒和一期梅毒都属于早期梅毒。
一期梅毒患者,如果没有及时科普治疗、或者没有在正规医院里科普治疗,梅毒螺旋体就会由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并大量繁殖、播散,侵犯皮肤、粘膜、骨、内脏、心血管及神经系统,进而出现多种症状。在这个阶段,通常可能先出现流行性感冒一样的全身症状,随后会有全身淋巴结的肿大及皮肤粘膜的多种损害。皮肤损害有斑疹、斑丘疹、脓疱疹;黏膜损害有梅毒性咽炎、粘膜斑、梅毒性秃发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声音嘶哑,甚至完全无法发音。90%的患者都会出现梅毒疹,这是二期梅毒的基本特征。
二期梅毒的主要表现可以概括为三个特点:类感冒症状、梅毒疹和全身淋巴结肿大。患梅毒疹时由于无明显痛苦,常易被患者忽略。临床上如见到分布广泛、对称,而自觉症状轻微的皮疹时,就要详细询问病史,以免漏诊。二期梅毒疹表面梅毒螺旋体很多,因此传染性也最强。
(实习)
发生时间一般在发病后2年,但也可更长时间达3-5年者。好发于40-50岁之间。主要是由于未经抗梅毒治疗或治疗时间不足,用药量不够。
三期梅毒的特征如下:①发生时间晚(感染后2-15年),病程长,如不治疗,可长达10-20-30年,甚至终生;②症状复杂,可累及任何组织器官,包括皮肤、粘膜、骨、关节以及各内脏,较易侵犯神经系统,易与其它疾病混淆,诊断困难;③体内及皮损中梅毒螺旋体少,传染力弱,但破坏组织力强,常造成组织缺损,器官破坏,可致残废,甚至危及生命;④抗梅治疗虽有疗效,但对已破坏的组织器官则无法修复。⑤梅毒血清反应不稳定,阴性率可达30%以上,脑脊液常有改变。
三期梅毒皮肤粘膜损害占晚期良性梅毒发生率的28.4%,多数在感染后3-10年内发生。临床上可分结节性梅毒疹、树胶肿、近关节结节。皮肤损害有如下特点;①数目少,孤立或簇集而非对称,常发生于易受外伤部位;②全身症状轻微,皮损缺乏自觉症如侵犯骨膜及骨则感疼痛,以夜间为甚;③有树胶肿性浸润硬结,破溃后形成的溃疡其底仍有硬固性浸润,消退甚慢,常达数月以上;④溃疡具有特异的肾形或马蹄形;⑤溃疡可中心治愈,而边缘常继续扩延;⑥损害表面梅毒螺旋体少,暗视野镜检难以查见,但接种可呈阳性;⑦破坏组织力大,愈合可形成瘢痕。
(实习)
梅毒是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几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产生多种多样的症状和体征,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同时梅毒又可很多年无症状而呈潜伏状态。此病主要通过性交传染,但也可由患病的母亲通过胎盘而传给下一代从而发生先天梅毒。
梅毒的母婴传播
一般来说,女性感染梅毒后经治愈,一段时间后再怀孕,胎儿感染梅毒的机率便很低,如果孕妇患上梅毒即使经充分治疗,其所生婴儿仍有可能传染上梅毒,这种婴儿必须接受周密的医学观察。因此,孕妇在医院分娩时,必须如实告诉医生曾经感染梅毒的病史。如婴儿出生时梅毒血清检查(一种检查有无感染梅毒的血清实验)阳性,应给予适当治疗,并每月检查一次,连续八个月。如出生时婴儿梅毒血清检查阴性,应于出生后一月、二月、三月及六个月再去复查,如果一直呈阴性,且没有任何症状,可排除梅毒感染。
先天性梅毒是指婴幼儿期先天性梅毒,以及儿童期先天性梅毒。其中婴幼儿期先天性梅毒较常见,新生儿刚出生时可能没有任何表现,但在婴儿2-3个月症状开始出现。胎儿在母体内受感染的时间越早,出生后症状发生的时间越早,病情也越严重。
先天性梅毒婴儿症状
主要表现在头部、臀部及四肢出现斑丘疹,手掌、足底皮肤硬化、发红而且有光泽,全身或局部水肿,头发、眉毛和睫毛脱落。还可以发现由梅毒性骨髓炎和骨膜炎导致的手指或足趾发生梭形肿胀、肢体假性瘫痪。其它症状还有低热、哺乳欠佳、体重不增加、虚弱无神、呕吐及腹胀,常伴出血和贫血等。少数先天性梅毒病例在儿童期或后期表现,一般在5-6岁以后发生间质性角膜炎、军刀腿、马鞍鼻、梅毒齿、膝关节肿痛、智力落后、耳聋及视神经萎缩等。
先天性梅毒如何诊断:
新生儿患有的先天性梅毒因为前驱症状多有低热、哺乳欠佳、体重不增、虚弱无神、呕吐等,容易被误诊为其它疾病。但是对于父母有梅毒史、新生儿时期出现黄疽、水肿、肝脾及淋巴结肿大或者婴儿期(生后3一12周)出现皮疹、鼻炎及分泌物带血或者儿童时期出现马鞍鼻、梅毒齿等的情况,均应考虑先天性梅毒的可能,及早做特异性的检查和诊断。
先天性梅毒的防治:
1、治疗先天性梅毒一定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青霉素G是首选的,用药要系统、足量。
2、对于个人或配偶有性滥史、或可疑的梅毒表现时,积极与医生配合,做好检查和治疗,常规作血清学检查,如果对孕妇的梅毒做良好治疗,可使先天性梅毒发病率从90%降至2%以下,并能很好地保护胎儿。
(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