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可导致流产、早产、死胎或分娩胎传梅毒儿。一般认为孕妇梅毒病期越早,对胎儿感染的机会越大。对于先天梅毒的患儿,有什么表现?

  据介绍,生于患梅毒的母亲,未经治疗,无临床表现,但梅毒血清反应阳性,年龄小于2岁者为早期先天潜伏梅毒,大于2岁者为晚期先天潜伏梅毒。

  早期先天梅毒,患儿出生时即瘦小,出生后3周出现症状,全身淋巴结肿大,无粘连、无痛、质硬。多有梅毒性鼻炎。出生后约6周出现皮肤损害,呈水疱-大疱型皮损(梅毒性天疱疮)或斑丘疹、丘疹鳞屑性损害。可发生骨软骨炎、骨膜炎。多有肝、脾肿大。血小板减少和贫血。可发生神经梅毒。不发生硬下疳。

  晚期先天梅毒,发生在2岁以后。一类是早期病变所致的骨、齿、眼、神经及皮肤的永久性损害,如马鞍鼻、郝秦森齿等,无活动性。另一类是仍具活动性损害所致的临床表现,如角膜炎、神经性耳聋、神经系统表现异常、脑脊液变化、肝脾肿大、鼻或颚树胶肿、关节积水、骨膜炎、指炎及皮肤黏膜损害等。

  东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我处理完最后一位病人,正准备去值班室歇一歇的时候,电话铃又像报警器似的吵个不休。哇!又是出诊,人命关天啊!我叫上护士,爬上那辆疯牛似的救护车,风驰电掣而去。我是一名急诊科的夜班医生,猫头鹰似的生活方式我早已习以为常了。

  然而,当我们赶到病人家里时,82岁的郑大爷早已死去多时。我没有救回郑大爷的生命,却带回了一个令人心酸而又啼笑皆非的故事。

  2年多前的一场脑血栓后,郑大爷的身体就垮了下来,生活都无法自理。照顾郑大爷的任务就落在了三个儿子的身上。可跟谁住呢?

  三个儿媳妇都不出声,儿子们一向也是看着媳妇的脸色办事。最后还是大哥说话了:“咱们抽签!谁抽上就住谁家,时间一年。一年后重新抽签。”就这样定了下来。抽签的结果,第一年是住二儿子家,倒也平安。

  第二年,轮到小儿子家照顾。才住了两个月,郑大爷就生了一场大病。住院验血时,竟被查出有梅毒!虽然郑大爷一口咬定自己从未在外面胡来过,但医生信誓旦旦地保证“绝对没有错检误诊”,儿子儿媳妇们也就相信郑大爷真的有梅毒了。小儿媳妇说什么也不肯让郑大爷再住自己家里,说是怕他传染给小孙子。最后把郑大爷安置在一楼自家的杂物房里。

  杂物房不大,只够放上一张床和几把椅子,到处磕磕碰碰的。可是,能有一点自己的空间,不用看儿媳妇的脸色,一日三餐有人送,大小便有公厕,附近还有块草地,儿子还给安了一部黑白电视机,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郑大爷很快就把梅毒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了。

  初冬时,小儿子生病被查出得了梅毒。小儿媳妇说是郑大爷传染的,送饭的时候有时就更加没有好脸色了。生来一副犟脾气的郑大爷哪里受得住,径直去找医生理论。

  医生重新仔细翻阅了郑大爷的病历资料。忽然,化验单上的“年龄”一栏引起了医生的注意:28岁。郑大爷今年已经82岁了!难道真的搞错了?医生急忙跑到化验室查找当时的检验资料。果然!那天做化验的病人中,竟然有一个人的名字和郑大爷一模一样。只不过,一个82岁一个28岁;28岁的梅毒化验阳性,82岁的梅毒化验阴性。也就是说,郑大爷根本没有梅毒,是医院发错了化验单!

  医生一再赔理道歉,郑大爷也就没说什么。他一路小跑着回到家里,要向大家宣布这个“拨乱反正”的消息。

  正巧,只有小儿子在。听完郑大爷的话,小儿子抓住他的手,说:“爹!您不要和别人说这事好不好?如果我媳妇知道不是您传染的,追究起来,我这个家就没法要了。”

  “爹问你一句,你到底是怎么回事?”郑大爷说。

  “那……那天出差喝醉了酒,糊里糊涂就……”小儿子说:“爹,您就帮帮我吧!”

  郑大爷定定地看着小儿子好一阵子,转身回到了自己的小屋。儿媳妇依旧骂骂咧咧,他却再也没有说什么。直到昨天夜里,郑大爷突然心脏病复发死在杂屋房里,身边没有一个人。小儿媳妇发现时,已经是凌晨6点多了。

  郑大爷在单位勤勤恳恳30多年,可因为他的“梅毒”,单位在后事上大打折扣,医疗费也只给报销了很少的一部分。大儿子二儿子忿忿不平,小儿子却没说什么。这是后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些什么呢?很多人会说,这不就是一个不孝顺老人的故事嘛。作为一名医生,我却要说,这是一个关于检验人员和医生玩忽职守误诊误治的故事。

  且不谈化验室的张冠李戴(即使化验室也要“三查七对”),作为临床医生,除了要详细地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外,也不能过于迷信检验结果。当二者不能相互支持甚至出现矛盾时,医生应多问几个为什么,甚至应该下到化验室去查证一下,甚至要复检。退一步来说,即使郑大爷梅毒血清反应果真呈阳性,该反应也要分别进行筛选定量试验和证实实验。即使这二者都呈阳性,还要深究其有无不洁性交史,甚至要抽取脑汁液检查。而这位医生仅仅凭着一份未辨真假的化验单,就给郑大爷下了“梅毒”的诊断,害得大爷受尽屈辱。如果不是遇上郑大爷这样有“忍辱负重”精神的老人,少不了又是一场医疗纠纷案件。

  郑大爷早已入土为安,可我的心情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同时,我更加感到医生责任的重大……

  (作者系广西中医学院瑞康医院分院医生)

  梅毒是一种靠性传播的疾病,刚开始,患者的身体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出现,但是又担心患有梅毒这种疾病,那怎么办呢?接受检查有助于朋友们确诊是否患有梅毒这种疾病,梅毒患者需要做的检查有哪些呢?

  1、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是一种检查梅毒螺旋体的方法。对早期梅毒的诊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早期皮肤黏膜损害(一期、二期梅毒)可查到苍白螺旋体。一期梅毒苍白螺旋多在硬下疳的硬结、溃疡的分泌物和渗出液中存在,肿大的淋巴结穿刺也可检出。二期梅毒苍白螺旋体可在全身血液和组织中检出,但以皮肤检出率最高。早期先天性梅毒。可以通过皮肤或黏膜掼害处刮片发现梅毒苍白螺旋体。最近,通过羊膜穿刺术获得孕妇的羊水,以其作暗视野显微镜观察,对先天性梅毒有诊断价值。

  2、梅毒血清学检测 梅毒血清学检查对于诊断二期、三期梅毒,以及判定梅毒的发展和痊愈,判断yao物的疗效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梅毒血清学检查包括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和梅毒螺旋俸血清学试验。前者常用于临床筛选及判定治疗的效果,抽血后一小时即可出结果,费用也低廉。后者主要是用于判定试验,但是它不能判定治疗效果,一旦患有梅毒,这一试验将终身阳性。

  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常用的有三种:性病研究实验室玻片试验;血清不加热的反应索玻片试验(uSR);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可用作临床筛选,并可作定量,用于疗效观察。

  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包括有: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制动试验等。这类试验特异性高,主要用于诊断试验,

  3、梅毒螺旋体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检测 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是近年来才有的新的诊断梅毒的方法。具有敏感性高,能早期诊断,能判定胎儿是否感染梅毒螺旋体等优点。特异性IgM类抗体的产生是感染梅毒和其他细菌或病毒后机体首先出现的体液免疫应答。一般在感染的早期呈阳性,随经有效治疗后消失,IgG抗体则持续存在。TP—lgM阳性的一期梅毒病人经过青霉素治疗后,约二至四周TP—lgM消失。二期梅毒TP—lgM阳性病人经过青霉素治疗后,二至八个月之内lgM消失。此外,TP一IgM的检测对诊断新生儿的先天性梅毒意义很大,因为IgM抗体分子较大,其母体IgM抗体不能通过胎盘,如果TP—IgM为阳性,则表示婴儿已被感染。

  4、分子生物学检测。这种实验方法。要求有条件绝对好的实验室和技术一流的技师,而我国目前很少有这样高水平的实验室。

  5、脑脊液检查。晚期梅毒患者在出现神经症状后,如经驱梅治疗无效,应作脑脊液检查。这一检查对神经梅毒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均有帮助。检查项目应包括:细胞计数、总蛋白测定、VDR试验及胶体金试验。

  (1)直接性接触传染:约 95-98%的梅毒病人是通过这种方式被传染上的。梅毒病人的外生殖器部位的皮肤和粘膜多有病损,病损的溃疡面和渗出物中有大量的梅毒螺旋体。经研究发现梅毒螺旋体对人体的皮肤和粘膜有亲和力,能穿透正常的皮肤和粘膜。梅毒病人生殖器上的病损不痛不痒,不妨碍性交,如果病人继续与其他健康人发生性行为,那么后者很容易被传染上梅毒。另外,在性交时,外生殖器极度充血,并相互摩擦,多少会引起皮肤粘膜的细微擦伤,更为梅毒螺旋体的入侵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接吻、同性恋、口一生殖器接触,首一生殖器接触一类的性行为同样可传染梅毒,损害可发生在口唇、肛门、舌、咽部、首指等部位。

  (2)间接接触传染:与梅毒病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人,可以接触到病人使用过的内衣、内裤、被褥、毛巾、剃刀、浴巾、浴盆、便器等,或者在宾馆、大众浴池接触这些东西,由于这些用具上可能会沾有病人损害处排出的梅毒螺旋体,因而产生感染。

  (3)胎传梅毒:患梅毒的妇女,未经治疗,怀孕后母亲体内的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胎儿体内,使胎儿感染上梅毒。

  (4)血源性传染:如果供血者是潜伏梅毒患者,他(她)所提供的血液中可能带有梅毒螺旋体。一旦输人到受血者的体内,即可产生感染,这样的病人不产生一期梅毒的表现,而直接出现二期梅毒的症状。所以,对供血者进行梅毒血清学筛选检查是十分重要的。

  有人在婚检时,偶然发现梅毒血清反应呈阳性;有人在义务献血取样化验时,方知自己梅毒血清反应阳性;还有的人是因内外科等疾病住院做全面检查时,才得知自己的梅毒血清反应阳性。这些人既无梅毒感染史或传染史不清,也从未出现过梅毒的症状和体征。另有一些人,有梅毒感染史,也曾出现过症状和体征,但经驱梅治疗,临床症状已消失,而梅毒血清反应仍呈现阳性。

    综上所述,无梅毒的症状和体征或经治疗后症状、体征已消失,除梅毒血清反应阳性外,无任何临床表现者,医学上谓之隐性梅毒或潜伏梅毒。隐性梅毒虽暂无临床症状,但并非病已痊愈。其实,隐性梅毒患者血液中仍有梅毒螺旋体存在,其症状不显现出来的原因,一是由于病人的免疫力强,“以正压邪”;二是通过治疗,梅毒螺旋体部分被消灭或被控制,暂不能兴风作浪。

  隐性梅毒有什么危害呢?首先,要知道隐性不是绝对的。当病人免疫力降低时,可以变成显性,随即出现症状和体征,危害机体。另外,女性隐性梅毒患者如果妊娠,仍可经胎盘传给胎儿,造成流产、早产、死胎或娩出先天性梅毒儿,累及后代。有的隐性梅毒患者因长期无症状而被忽视,以致不知不觉地发展到晚期梅毒,损害心血管、神经系统。

  隐性梅毒的诊断要慎重。一般须根据几方面资料综合分析而定:

  1、曾有过梅毒病史或母亲有梅毒病史,或有输血史及从事与血液接触的职业(如化验员、护士等)。2、快速血清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2次以上阳性或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3、无任何梅毒的临床表现(如皮疹、骨痛等)。4、有条件的医院最好做脑脊液常规及rpr检查,以排除无症状的神经梅毒。

  隐性梅毒需要治疗吗?

  回答是肯定的。早期隐性梅毒(感染时间在两年内)用苄星青霉素(长效青霉素)240万单位,臀部肌肉注射,每周1次,共3次为一疗程。对感染时间在两年以上的晚期患者及不能确定病期的,用药方法除与早期相同外,可于休息两周后进行第二疗程。对青霉素过敏者则改用四环素(儿童不宜用)或红霉素。隐性梅毒与其他梅毒一样,经以上治疗后还须定期追踪观察。第一年内每3个月复查一次,包括临床体征和血液rpr化验。第二年每6个月复查一次。第三年复查一次,如无复发,可停止观察。如有复发,包括临床症状的显现或rpr由阴性转为阳性,则应加倍剂量进行复治。

  近年来,日本国内的梅毒患者数急速增加,根据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10年以来,日本国内的梅毒患者数连续3年增加。统计显示,2010年的患者数为621人,2013年则达到了1226人,几乎增加了近2倍,其中约80%为男性患者,尤其是20至30年龄段的年轻人群增幅尤为显著,而东京都的患者数则创下了近10年新高纪录。

  梅毒是一种被称之为“梅毒螺旋体”的螺旋菌菌种引起的性传播疾病。患者感染梅毒后感染部位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硬下疳,这是一种坚硬、不痛、不痒、底部明确、边缘清楚的皮肤溃疡,之后会在2至3周内消失,并持续数个月无症状期,出现该症状后可通过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如果放任不管,那么症状就会扩散至全身,包括大脑和脊髓,引发脑梗塞、神经麻痹等并发症。

  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性传播,比例达到了95%以上,梅毒患者的皮肤、黏膜中含梅毒螺旋体,未患病者在与梅毒患者的性接触中,皮肤或黏膜若有细微破损则可被传染,极少数可通过亲吻、输血、污染衣物等传染。

  另外,患有梅毒的孕妇也可能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引发死产、流产、早产,甚至导致出生后的婴儿患上先天性梅毒,进而对婴儿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感染梅毒后存在约3周的潜伏期,此期间不会出现任何不良症状;感染后3周至3个月期间被称之为梅毒一期,此期间的主要临床表现硬下疳,可通过药物无痛治疗。

  感染3个月以后为梅毒二期,此时以二期梅毒疹为主要临床特征,有全身症状,包括皮肤、黏膜、骨骼、内脏、心血管、神经系统等都会出现发疹等不良症状。

  男性主要通过泌尿科检查,女性则主要通过妇科检查,另外还可以通过STD性病全套检查项目进行诊断检查。

  对于怀孕的女性,可以在怀孕初期(4至12周)通过妇科进行梅毒检查,这样可以有效预防腹中胎儿感染梅毒。如果检查结果为阴性,那么患上梅毒的可能性非常低,当然也存在由阴转阳的可能性,因此最好定期复查。

  另外,即便怀孕初期未检查出梅毒,今后也存在被感染的可能性,因此最好在怀孕后期进行定期复查。

  治疗梅毒应做到早诊断,早治疗,疗程规则,剂量足够的原则,另外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尽量控制性行为,性伙伴也要同时接受治疗,早期梅毒经彻底治疗可临床痊愈,消除传染性;晚期梅毒治疗可消除组织内炎症,但已破坏的组织难以修复。

  治疗药物方面,青霉素是首选药物,如水剂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等,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四环素、红霉素等。

  几十年前,阿东不慎染上梅毒,也传染给妻子,二人虽经治疗,却显示血清中一直存在低效价的阳性反应。 阿东有位朋友,也不小心“中奖”,经医疗机构治疗,同样发现血清中一直存在低效价阳性反应。不知道,梅毒该治疗到什么程度呢?

  专家表示,梅毒的治疗药物以盘尼西林为第一线药物,早期患者以一次肌肉注射完成,晚期患者则每周一次,连续三周共三次。若对盘尼西林过敏者,则可考虑以四环素或红霉素一类药物使用,早期患者连续服用二星期,晚期患者则需连续服用一个月。

  治疗效果的评估上来说,治疗后的第三及第六个月要进行血清反应的追踪。早期梅毒的血清效价若未能在半年内降到治疗之前的四分之一以下,则需再检查脑脊髓液以排除神经性梅毒的可能性,病人也需要再一次接受治疗。

  而所谓“治愈”,是指在治疗一年后,血清效价能消失或减弱到一定的程度,并维持稳定,就算治好了。阿东和朋友的血清中一直存在低效价的梅毒阳性反应,应该算是治好了。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所有治疗药剂均可能发生失效的情况;即使医生诊断已经治愈,最好还是每隔半年至一年再检查一次,若血清效价忽然增加四倍以上,则表示治疗无效或者出现重新感染的现象。


  一说到梅毒,大家都知道是性病,以为受害的部位肯定是性器官。其实不然,梅毒几乎可以累及所有器官和系统,梅毒甚至可以侵犯眼部,引起各种眼部病变。如果你有过不洁性生活史,又出现了眼部疾病,在就医时应坦诚相告,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以免贻误了治疗时机。

  专家介绍,梅毒病原体叫梅毒螺旋体,对人体泌尿生殖器官的皮肤黏膜有很强的亲和力,只要有极细微的破损,它就可以乘机钻进去而致病。性接触是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占其95%以上。梅毒螺旋体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分泌物、乳汁中,因此,除性接触直接传染外,还可能通过接吻、哺乳、握手、输血和接触被患者分泌物污染的衣裤、被褥和日常用品造成传播。患者年龄分布很广,从婴幼儿到成年人,甚至高龄老人患病也屡有所见。

  据报道,梅毒发病的特点是以隐性梅毒为主,隐性梅毒大多是在体检、婚检、献血前检查、手术前检查发现的。隐性梅毒的可恶之处就是没有症状,患者并不知道自身患病,但是有传染性,越是早期传染性越强,几年后会发展为晚期的三期梅毒。很多人印象中,梅毒只发病于性器官,其实不然,梅毒几乎可以累及所有器官和系统,甚至眼部都可能被梅毒侵犯!

  梅毒的各型各期均可发生眼部病变,常双眼受累,比较常见的有角膜基质炎、葡萄膜炎、视网膜脉络膜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对患者视力造成严重的损害。其中,葡萄膜炎多发生在感染梅毒6周以后;眼睑或结膜下疳在梅毒一期就可以发生;泪囊炎多发生于梅毒在二期;巩膜炎较多在梅毒二期或三期发病。梅毒三期可侵犯眼运动神经、视神经等,表现为上睑下垂、斜视、瞳孔大小不一、视神经萎缩等。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脐带血传播,引起婴儿先天性梅毒性眼病。

  澳大利亚新州大学科尔比学院的最新全国性爱健康检测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共有1765名澳洲民众被检测出可能携带致命的梅毒细菌,较2009年的感染人数增长34%。为此,医学专家呼吁民众增强对梅毒的警惕意识。

  此外,报告还指出,2009年至2013年中,男性同性恋发生的不安全性行为是导致梅毒感染人数上升的主要原因。

  澳洲STI专家威尔逊(David Wilson)指出,虽然相较其他的性传播疾病,澳洲感染梅毒的人数仍属于小众。但威尔逊称,“男性同性恋性爱时未做保护措施令澳洲感染梅毒的人数越来越多。同时,使用避孕套人数的减少也是最要原因之一。”

  据了解,梅毒对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晚期梅毒可导致肌肉运动的不协调、四肢无力与麻痹,甚至痴呆。晚期的梅毒还会损伤人体内脏导致死亡。对此,专家提醒民众多加注意,进行安全性爱。

  除了梅毒 男同最易感染艾滋病

  艾滋病,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找到能根治它的办法,但随着社会的逐渐开放,艾滋病的感染率正急剧上升。而调查数据显示,男男性传播艾滋病的概率高达80%以上。

  “由于男女身体特征的不同,男同性恋是艾滋病发病率最高人群。”专家说,很多人是有过一夜情后有了异常反应前来检测的。对此,专家提醒,为了自己和他人健康,不要随便与网络结识的人发生性行为。

  有过不安全性行为、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到非法采血点卖血、怀疑接受过不洁输血或注射的人及艾滋病高发地区的孕妇,应主动寻求艾滋病咨询检测。

  梅毒是以螺旋体为病原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有三种传播方式,其中性接触传播占90%以上,母婴传播的比例也比较高,大约占7%~8%左右;第三种是间接传播,大约占2%左右。

  握手接吻都可能感染梅毒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又称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早期梅毒最具有传染性。梅毒的皮疹除了长在阴茎冠状沟、阴茎包皮、龟头和阴囊上外,有的也会长在指头、嘴唇和眼睑内。

  一期梅毒的创伤面里含有很多梅毒螺旋体,如果病人的皮疹长在手上,与人握手的话,就有可能传染给他人。因为梅毒螺旋体可从破损的皮肤黏膜进入人体,而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手上有小损伤,这样与梅毒病人握手就很容易“中招”。就算皮疹没长在手上,梅毒病人小便出来没洗手便与人握手的话也会造成“麻烦”。因此,梅毒的化验单上医生会标上危险的字样,以防检验人员职业传染。

  此外,因为梅毒可能长在嘴唇、口腔,临床上我们也遇到过长在乳晕上的,导致皮肤溃烂的情况。所以如果跟梅毒患者接吻也可能感染梅毒。

  梅毒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性接触传染占95%。主要通过性交由破损处传染,梅毒螺旋体大量存在于皮肤粘膜损害表面,也见于唾液、乳汁、精液、尿液中。

  未经治疗的病人在感染一年内最具传染性,随病期延长,传染性越来越小,病期超过4年者,通过性接触无传染性。

  梅毒螺旋体亦可通过干燥的皮肤和完整的粘膜而侵入。少数可通过接吻、哺乳等密切接触而传染,但必须在接触部位附有梅毒螺旋体。由于梅毒螺旋体为厌氧性,体外不易生存,且对干燥极为敏感,通过各种器物的间接传染,这种可能性极少。输血时如供血者为梅毒患者可传染于受血者。

  先天梅毒是患有梅毒的孕妇通过胎盘血行而传染给胎儿。一般在妊娠前四个月,由于滋养体的保护作用,梅毒螺旋体不能通过,故妊娠前四个月胎儿不被感染,以后滋养体萎缩,梅毒螺旋体即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传染胎儿。

  30%早期梅毒可治愈

  如果脚板底与手掌心长出环形、铜红色的皮疹,本人与配偶又有不洁性接触史,便可怀疑为一期梅毒。临床表明,一期梅毒的皮疹不用药物自己也能好,不痛不痒,但同样具有传染性。因此,梅毒必须早期、足量、正规按计划完成疗程,性伴侣必须同时治疗;治疗前及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并进行疗后随访,抗梅毒药物以青霉素为首选。早期梅毒患者如果及时进行充分的治疗,30%可以根治,下疳治愈率可达100%。而到了三期梅毒出现骨、关节、心血管及神经系统损害的话,愈后就较差了。

  隐性梅毒也被称为潜伏梅毒,是指少数人感染了梅毒螺旋体后,在体内可终身隐伏(血清反应阳性,而无症状和病变),或在二、三期梅毒活动,局部病变消失而血清反应阳性。隐形梅毒可分为早期隐性梅毒和晚期隐性梅毒,早期潜伏梅毒仍有传染性,至潜伏晚期其传染性消失,但是对于孕妇,患者的梅毒螺旋体仍可以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因为隐性梅毒症状轻微,不易察觉,常常导致患者无法及时治疗。那么隐性梅毒的病因又是什么呢?下面来给大家做下介绍。

  1.隐性梅毒多发的罪魁祸首是滥用抗生素。青霉素是最有效的杀梅毒螺旋体的药物,其他抗生素也有一定效果.有人患了梅毒,自己买点药吃,症状就好了;甚至有人恰好得了感冒,吃了感冒药后梅毒的症状就看不出来了,但体内的梅毒螺旋体并没有杀死,转成了隐形梅毒.

  2.取消强制婚检隐患多。取消强制婚检后,婚前检查的人少了很多,事实上等于是废除了婚检。本来这是发现梅毒的一道关口,但现在这一关没了。如果一人患有梅毒,结婚后很可能就变成两个。

  3.梅毒治疗过程中用药剂量不足或者治疗没有彻底。临床上也有很多患者由于自身病毒抵抗力很强,症状并不显着,这也属于隐性梅毒。

  4.患者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强。人体感染了梅毒螺旋体,如果感染的菌群量比较少、毒性不强,或者感染者个人免疫力比较强,梅毒就不会体现出临床体征症状,而是在体内潜伏下来。

  近年来梅毒在我国增长迅速,已成为报告病例数最多的性病。所报告的梅毒中,潜伏梅毒占多数,一、二期梅毒也较为常见,先天梅毒报告病例数也在增加。梅毒作为人类独有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很多男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都会诧异自己怎么就染上了梅毒,因此我们必须要了解梅毒是怎么传播的,才能及时做出防范,避免染上梅毒。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即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梅毒螺旋体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微生物,含有很多抗原物质。感染梅毒的人的皮损及其分泌物、血液中都含有梅毒螺旋体,其可从完整的粘膜和擦伤的皮肤进入人体,故梅毒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传播途径:

  1.不洁性接触:不洁性接触是感染梅毒的主要起因。梅毒几乎都是由性接触引起的。梅毒病人是传染源,传播性强、感染率高,通常在感染后7-60天发作。

  2.通过母体传播:得了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多发生在妊娠4个月以后,引起流产、早产、死胎或分娩胎传梅毒儿。

  3.自身免疫力低下:主要是指非性接解传染。主要是接触梅毒病人的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用具,如沾有分泌物的毛巾、脚布脚盆、衣被,甚至于厕所的马桶圈等,均可传染。

  4.外伤感染:梅毒病菌可经皮肤或黏膜上的小小破裂伤口侵入体内,经过潜伏数日,病菌生殖到足够的数目便开始发作。因此,要慎重对待破裂的伤口。

  先天梅毒又称胎传梅毒,病原体在母体内通过胎盘途径感染胎儿,可引起死产、早产。妊娠梅毒对胎儿的有害风险较正常孕妇高2.5倍,是一种严重影响婴幼儿身心健康的疾病。梅毒发病率持续增高,胎传梅毒逐年攀升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那先天性梅毒症状是什么样呢?

  先天性梅毒主要有早期先天性梅毒、晚期先天性梅毒和潜伏病毒三种,他们的症状分别如下:

  1.早期先天性梅毒是由母体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常引起早产和死胎

  症状发生在两岁以内者。严重的病例出生时可早产,出现肝脾肿大,全身皮损,贫血,血小板减少等表现;也有出生时表现正常或仅有低出生体重,在生后3周左右出现临床症状,表现为发育,营养差,体重不增,消瘦,反应低下,皮肤皱褶,老人貌,发热,贫血,病理性黄疸,血小板减少等表现;此外还可表现有鼻炎、咽炎、消瘦、失眠、淋巴结和肝脾肿大、骨软骨炎、假性瘫痪等。

  2.晚期先天性梅毒。

  症状发生在两岁以上者。在晚期先天性梅毒,树肿胶样溃疡易侵袭鼻,鼻中隔和硬腭,而骨膜的损害表现为“军刀状胫”和额骨及顶骨的隆起;神经性梅毒常可无症状,但可发生少年型全身麻痹和脊髓痨,视神经萎缩有时可导致失明;梅毒性角膜炎是最常见的眼部损害,并经常复发而导致角膜瘢痕;梅毒牙,桑树样磨牙和上颌骨的异常发育导致"斗犬"面容,如果发生,将留有后遗症。

  3.潜伏梅毒。

  先天梅毒未经治疗,无临床症状,血清反应阳性,年龄小于2岁者为早期,大于2岁为晚期先天潜伏梅毒。许多先天性梅毒患儿没有早期症状,且一生都处于疾病的潜伏期,从不表现任何活动性临床症状。

  预防痱子发生,主要是注意皮肤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容易生痱子的人,洗完澡要擦干,然后涂上一点爽身粉或痱子粉。家长们注意不要让小儿在烈日下嬉戏,饮食不要过饱,少吃糖和高脂肪的食物,这些都可以预防痱子的发生。

  在痱子的防治方面,民间还总结出一些方法,值得借鉴。

  ·西瓜不仅有清热解暑、凉血止渴的作用,多吃可以预防痱子的发生。吃完西瓜可别丢了西瓜皮,它叫“西瓜翠衣”。将西瓜皮洗净切片煎水,或制作菜肴,经常食用,对预防痱子也有良好效果。

  ·苦瓜能增进食欲,清热解暑,多吃苦瓜也能预防痱子。如果发生了痱子,苦瓜也能大显身手。方法是选一根熟透了的苦瓜,掏出部分瓜瓤,灌入中药硼砂50克,硼砂溶化后会流出水来,用这种水涂擦患处。

  ·如果将绿豆、赤豆、黑豆煮熬成汤,称“三豆汤”。三豆汤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的功能。如果从入夏开始服用,小儿很少有发生痱子的。具体制法:用绿豆、赤豆、黑豆各10克,加水熬煮,连豆带汤喝下即可,宜常服。

  ·艾叶大家都熟悉,将叶片上的尘垢洗干净,再加大量的水熬煮半小时后,用熬出来的药水给孩子洗澡,不但可以预防和治疗痱子,还能防止其它夏季皮肤病的发生。

(责任)

  预防痱子应注意环境通风,避免过热;注意皮肤清洁卫生,勤洗澡换衣,宽松,保持皮肤干燥;在炎热的夏季卧床病人及婴儿睡觉时,应多予以翻身;孕妇穿衣不宜过多;浴后在皮肤皱褶部位可扑些痱子粉。如此处理之后可减少或不发生痱子。

  生了痱子之后,局部宜用温水清洗,揩干之后撒上痱子粉;亦可用炉甘石洗剂涂患处。应注意避免用热水和肥皂烫洗,忌用油膏类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责任)

  眼看夏季来临,有的宝宝浑身发红,长满了痱子,又痛又痒。您可千万别小看了这小小的痱子,如果不及时治疗痱子,痱子就会引发痱子疮、“地瓜”疮等皮肤感染病症。今年夏天,有心的父母们,不妨学学怎样从宝宝身上赶走痱子,让宝宝过清爽干净,无痱子的夏天。

  痱子虽然很常见,但痱子常使小儿因不适、痒、痛而烦躁不安。痱子若进一步发展可成为脓肿,化脓性细菌的毒素进入血液,可造成脓毒血症或败血症。有了痱子,该如何治疗痱子呢?去除痱子可采取以下措施:

  1.治疗痱子,注意室内凉爽通风。

  2.治疗痱子,多给孩子喂水,勤翻身。

  3.治疗痱子,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不要用碱性肥皂。

  4.治疗痱子,穿布料衣服,衣服应宽大。

  5.扑痱子粉。痱子粉以滑石粉、氧化锌为主或加适当清凉止痒剂,有效治疗痱子。

  6.轻的痱子可用35%-70%酒精轻轻涂擦痱子患处,油膏可以障碍汗液蒸发,不能应用治疗痱子;重的痱子毒(脓肿)应该用抗生素控制痱子感染,以防发展成败血症。

相关阅读:

秋季也长痱子?赖于气温变化大

宝宝长痱子别用凉水洗澡

“衣食住用”4招防宝宝长痱子

宝宝长痱子 剃光头不靠谱

宝宝为什么容易长痱子

  “热痱”是夏季皮肤常见病,医学上称“痱子”、“红色粟粒疹”,婴幼儿发病率较高。要防止“热痱”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居室环境要通风凉爽, 尽量减少出汗;

  2.烈日当头时应避免外出活动,更不能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或进行过激的行为;

  3.保持环境及皮肤清洁卫生,经常洗澡和换洗内衣,衣着要柔软宽松,避免穿戴尼龙化纤制品;4.少吃大鱼大肉等过热及辛辣食物,多吃些冬瓜、苦瓜、西瓜等新鲜蔬菜、瓜果;5.出汗较多时应及时补充水分,多喝一些绿豆汤、菊花茶、地骨皮水、清凉饮料等,但切记不要过甜,必要时可适当地补充些淡盐水。

  一旦生了热痱子,切忌用手搔抓,以防感染。可在腋下、脖颈处、前胸后背及胯下涂擦一些热痱粉或热痱水。

  用热毛巾治热痱子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使汗腺一通,痱子就消了。操作方法是:用热水浸湿毛巾,毛巾尽量热一些,以皮肤能耐受为度,敷于起痱子之处,毛巾凉了再换热的,隔2-3小时敷一次,一般敷2-3次就见效。
 

  专家说,孩子起了痱子,如果用凉水为宝宝擦拭患处,反而使皮肤毛细血管骤然收缩,汗腺孔闭塞,汗液排泄不畅,致使痱子加重。反之,过热的水也会刺激皮肤,使痱子增多。

  孩子起了痱子,家长除勤给宝宝洗澡外,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使用温水,也就是略微高于人体皮肤温度的水。

  需要提醒的是,家长在给宝宝洗完澡后,不要马上给宝宝搽痱子粉等粉类的爽身用品,以免使其与汗液混合,堵塞毛孔,导致出汗不畅,反而会引起或加重痱子。

  宝宝如果患上的是湿疹,家长同样不要用热水和碱性肥皂清洗湿疹部位,以免引起血管扩张,加重炎症液渗出。

  饮食上,要让宝宝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例如多喝些绿豆汤、冬瓜汤、丝瓜汤、菊花水,多吃西瓜等水果,起到清热祛暑的作用。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39皮肤病频道

(责任)

  什么是汗疹?

  汗疹(痱子)是红色或者粉色的疹子,通常出现在有布料遮住的身体部位。当汗腺堵塞的时候,汗疹就出现了,而且常常会肿胀,使你感觉不舒服和很痒。汗疹在婴儿身上最常见,但在热潮天气也会影响到大人。

  汗疹是怎么引起的呢?

  婴儿身上,汗疹是因为好心的父母把他们的孩子裹得太暖和而产生的,但在燥热的天气,每一个婴儿都有可能得汗疹。在相同的温度和活动程度下,婴儿应该要穿得和大人一样,感觉舒服。婴儿的手脚你摸起来可能感觉好凉,那是因为他们大部分的血液都是靠近胃部,帮助消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在燥热的天气里还要穿得更加暖和。

  汗疹的症状是什么?

  汗疹看起来像小圆点和小疙瘩。在小孩子身上,汗疹可以出现在头上,脖子上和肩膀上。衣服或者摩擦可能都会刺激汗疹,非常罕见的是,下层肌肤可能会受到感染。

  怎样诊断汗疹?

  汗疹一般从外表上就可以得到确诊,一般都不要求药物治疗。但是它一般都要3到4天才能消退,或者如果汗疹变得严重的话,又或者你的孩子发烧,要立即通知医生。

  当你或者你的孩子有汗疹时,要注意感染的征兆,这是非常重要的,征兆包括:

  感染部位疼痛,肿胀,变红或者发热加剧。

  发红不止是感染部位。

  感染部位有脓液流出来。

  脖子,腋窝或者腹股沟淋巴结肿胀。

  如果任何一种症状出现,要立即通知医生。

  怎样治疗汗疹?

  要把孩子的温度降下来。解除或者解松衣物。把他/她移到比较凉爽的地方。

  用冷湿布或者冷浴直接把感染部位凉爽下来。

  让皮肤空干而不是用毛巾擦干。

  如果你孩子的皮肤非常敏感,要咨询你的医生使用炉甘石液或者氢化可的松霜。

  要避免其他会刺激皮肤的药膏或者药水。

  下面一些建议可以帮助你预防汗疹:

  在天气燥热的时候,要给孩子穿少点衣服。

  保持皮肤凉爽干燥。

  保持睡觉的地方凉爽。

(责任)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