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栀子饮
将枇杷叶、栀子仁各10克同入砂锅,加水1000毫升,煮沸后去渣取汁,当饮料喝,每日一次,连续饮用半个月以上。本方有清肺热、凉血润肤的功效,适宜于酒渣鼻初起。
苦参当归饮
苦参120克,当归60克,研成细末,用白蜂蜜糊成小丸,每次服10克,每日两次,连续用半个月以上。苦参具有杀虫止痒的功效,当归具有养血活血的作用,可以消除酒渣鼻部位的“红血丝”现象。
连翘心茶 每次取连翘心6~10克,以开水泡后当茶饮,用于心烦失眠的酒渣鼻患者。
百部膏
百部、苦参、雷丸研细末,以5:2:2的比例混合均匀,取药粉15~20克,与日用雪花膏80~85克混合,临睡前以硫磺皂洗面,然后擦此药,次晨洗去,连用60天,用于酒渣鼻日久不愈者。
(实习)
方剂1
黄柏50克
制用法:浸于95%酒精中,酒精以浸没黄柏为度,密封1周后,用双层纱布过滤,滤液兑蒸馏水50毫升,装瓶中备用。
方剂2
雄黄25克,轻粉、硼砂各10克
制用法:共研细粉,乳汁调。涂患处。
方剂3
硫黄、槟榔各等量,冰片少许
制用法:共研为细末,用纱布包搽患处。
方剂4
枇杷叶(去毛)适量
制用法:焙干研末,用茶水送服,每日3次,每次6克。
方剂5
党参、怀山药各15克,女贞子、菟丝子、银花、鸡内金、当归、茯苓、白术、陈皮各10克,黄柏、黄芩、地骨皮各6克
制用法:水煎服。
方剂6
枇杷叶、桑白皮、黄芩、栀子各10克,生地15克,菊花12克,桔梗6克,黄连、甘草各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酒渣鼻红斑期
方剂7
紫花地丁30克,双花、蒲公英、野菊花各15克,连翘12克,栀子、元参各10克,大黄3克,甘草5克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酒渣鼻丘疹期
方剂8当归尾、赤芍各12克,生地15克,川芎、陈皮各6克,桃仁、红花、黄芩各10克,大黄3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酒渣鼻鼻赘期
方剂9
侧柏叶、丹皮、赤芍、黄芩、桑白皮各15克,白茅根、玄参、生地各20克,甘草5克
制用法:水煎服。
方剂10
生地25克,当归、川芎、赤芍、黄芩各15克,陈皮、红花、苦参、甘草各10克
制用法:水煎服。
方剂11
栀子、枇杷叶各15克,杏仁、硫黄各10克,石菖蒲12克,轻粉、冰片各3克
制用法:共研粉末,凡士林调糊状。外敷患处。
方剂12
赤茯苓、金银花、虎杖各12克,当归10克,生地黄、赤芍各9克,川芎、黄芩、栀子、陈皮、红花、五灵脂各6克
制用法:水煎服。
中医方剂(一)
〖 辨 证 〗 素体阴虚,肺胃积热。
〖 治 法 〗 养阴清热通腑。
〖 方 名 〗 加味养阴清热汤。
〖 组 成 〗 玄参12克,生地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黄芩9克,生石膏12克,制大黄9克,侧柏叶12克,生山楂12克,桑白皮9克。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出 处 〗 顾伯华方。
中医方剂(二)
〖 辨 证 〗 血热瘀阻。
〖 治 法 〗 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 方 名 〗 凉血四物汤。
〖 组 成 〗 当归3克,生地3克,川芎3克,赤芍3克,黄芩3克,赤茯苓3克,陈皮3克,红花3克,生甘草3克,生姜3片,五灵脂6克(研末)。
〖 用 法 〗 先煎前10味,药煎好后,加酒1杯,再调五灵脂末,热服。
〖 出 处 〗 李元文方。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39皮肤病频道
(实习)
饮食上应避免进食促使面部皮肤发红的食物,如辣椒、芥末、生葱、生蒜、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少吃油腻性食物,如动物油、肥肉、油炸食品、糕点等,以减少皮脂的分泌。多吃些富含维他命B6、维他命B2及维他命A的食物和新鲜水果、蔬菜。也可服用能杀死蠕形螨虫的灭滴灵药片,每次0.2克,每日3次,连用2—4周,病情严重者可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酒糟鼻患者还可借助以下饮食疗法,治疗酒糟鼻:
山楂粥干山楂30克,粳米60克,混合煮成粥,每日食用1次,连吃7日。此食疗法尤其适宜于患者鼻赘期。
鲜枇杷叶粉末用新鲜的枇杷叶(将叶背绒毛去掉)、栀子仁研成粉末,每次吃6克,每日3次。能清热、解毒、凉血。适用于酒糟鼻、毛囊虫皮炎。
马齿苋薏仁银花粥用马齿苋、薏仁各30克,银花15克,用3碗水煎银花至2碗时去渣,与马齿苋、薏仁混合煮粥,每日食用1次,连续食用有良好疗效。此食疗法适用于酒糟鼻丘疹期。
腌三皮用西瓜皮200克,刮去腊质外皮,洗净;用冬瓜皮300克,刮去绒毛外皮,洗净;黄瓜400克,去瓜瓤,洗净;将以上三皮混合煮熟,待冷却后,切成条块,放置于容器中,用盐、味精适量,腌清12小时后即可食用。连续食用有较好疗效。此食疗法具有清热利肺的作用,适用于酒糟鼻。
酒糟鼻的内服药方:
1.取银花9克、知母15克、生石膏30克放入锅内,再加入500毫升水,一齐煎煮,取药汁30毫升与粳米60克同煮成粥,每晚睡前食用。
2.用适量使君子放入铁锅内用文火炒至稍有香气后,待其凉下来,然后放入麻油中浸泡1周即成。患者每晚睡前用温开水服使君子仁3—5枚,一周为一疗程。
3.取枇杷叶(去毛、焙干)研末,用茶调至3—6克,每天服用3次,可有效治疗肺热,尤其对酒糟鼻有效。
(实习)
方剂1
黄柏50克
制用法:浸于95%酒精中,酒精以浸没黄柏为度,密封1周后,用双层纱布过滤,滤液兑蒸馏水50毫升,装瓶中备用。
方剂2
雄黄25克,轻粉、硼砂各10克
制用法:共研细粉,乳汁调。涂患处。
方剂3
硫黄、槟榔各等量,冰片少许
制用法:共研为细末,用纱布包搽患处。
方剂4
枇杷叶(去毛)适量
制用法:焙干研末,用茶水送服,每日3次,每次6克。
方剂5
党参、怀山药各15克,女贞子、菟丝子、银花、鸡内金、当归、茯苓、白术、陈皮各10克,黄柏、黄芩、地骨皮各6克
制用法:水煎服。
方剂6
枇杷叶、桑白皮、黄芩、栀子各10克,生地15克,菊花12克,桔梗6克,黄连、甘草各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酒渣鼻红斑期
方剂7
紫花地丁30克,双花、蒲公英、野菊花各15克,连翘12克,栀子、元参各10克,大黄3克,甘草5克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酒渣鼻丘疹期
方剂8当归尾、赤芍各12克,生地15克,川芎、陈皮各6克,桃仁、红花、黄芩各10克,大黄3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酒渣鼻鼻赘期
方剂9
侧柏叶、丹皮、赤芍、黄芩、桑白皮各15克,白茅根、玄参、生地各20克,甘草5克
制用法:水煎服。
方剂10
生地25克,当归、川芎、赤芍、黄芩各15克,陈皮、红花、苦参、甘草各10克
制用法:水煎服。
方剂11
栀子、枇杷叶各15克,杏仁、硫黄各10克,石菖蒲12克,轻粉、冰片各3克
制用法:共研粉末,凡士林调糊状。外敷患处。
方剂12
赤茯苓、金银花、虎杖各12克,当归10克,生地黄、赤芍各9克,川芎、黄芩、栀子、陈皮、红花、五灵脂各6克
制用法:水煎服。
方剂13
生地、赤芍、黄芩、生栀子、桃仁各9克,当归6克,川芎、红花各4。5克,地骨皮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方剂14
露蜂房500克
制用法:研末。每次3克,日服2次,白酒送下。
方剂15
丁香12粒,蜂蜜15毫升
制用法:丁香研粉,以蜜调。敷患处。
方剂16
轻粉6克,杏仁、硫黄各12克制用法:先将轻粉研细,次加杏仁同研,最后三者共研和匀。可用手指或棉签蘸药搽患处。
适应症:酒渣鼻、痤疮
方剂17
党参、黄柏、桑白皮各9克,黄连、甘草各6克
制用法:水煎服。
方剂18
荆芥穗120克,防风、杏仁(去皮尖)、白蒺藜(炒去刺)、僵蚕、炙甘草各30克
制用法:共研细末。饭后清茶调服9克,每日3次。
适应症:肺风酒渣鼻
方剂19
陈皮、桃仁、红花、赤芍、甘草各9克,生地、生石膏各15克,金银花30克,黄芩、栀子、枇杷叶、桑白皮、川芎各10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5天为1疗程。
方剂20
绿豆450克,荷花瓣干品60克,滑石、白芷、白附子各15克,冰片、密陀僧各6克
制用法:共研细末。用时将患处洗净,白天以药末擦之,晚上则以温水将药调成糊状,封涂于患部,次晨则洗掉。
(实习)
一、体针
(一)取穴
主穴:印堂、素髎、迎香、地仓、承浆。
配穴:禾髎、大迎、合谷、曲池。
(二)治法
主穴可均取,配穴据皮疹分布情况而取。令患者取坐位,采取轻度捻转的进针方式,至患者有酸麻感为度,留针20~30分钟。每2~3日针刺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共治21例,结果痊愈7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3%。
二、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四白、素髎、迎香、颧髎。
(二)治法
每次取2~3穴,以波长为6328埃之低功率氦-氖激光器照射,功率5毫瓦,照射距离30~50厘米,每次7~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三)疗效评价
共治2例,均获愈。
三、刺血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印堂、迎香。
配穴:上星、百会、列缺、支沟、合谷、曲池。
阿是穴位置:典型皮损处。
(二)治法
主穴为主,配穴在效不显时酌加。先以1寸毫针点刺鼻部阿是穴,深度以微量出血量为宜,密度为每平方米20个刺点。针毕拭去血点(不易出血点可轻轻挤捏),再用酒精消毒,不必包扎。然后针印堂、迎香并留针30分钟,病程长者可以轻捻转提插的强化手法,配穴针法相同。均平补平泻。1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0日。
(三)疗效评价
共治57例,经1~4疗程。痊愈35例,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7%。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39皮肤病频道
(实习)
一、耳针
(一)取穴
主穴:外鼻、肺、肾上腺、内分泌、内鼻、面颊。
配穴:耳根部位。
(二)治法
以主穴位为主,早期仅取外鼻、内鼻、肺,用轻刺激手法;症候较重者,上穴可均取,毫针刺入,用捻转法行强刺激法,留针15~30分钟,重症宜延长至一小时,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效不佳时,可配合取配穴行耳根环状注射,将维生素B6,或生理盐水2~4毫升,从耳前皮下开始,自前向后沿耳根作环状注射一圈,两耳交替进行,隔日或每周2次,5~10次为一疗程。亦可采用剌血法,以5号注射针头,在外鼻穴点剌放血,面颊区雀啄剌放血,用直径约1cm的消毒棉球拭去,每次用6~8个。每次1耳。余穴则可贴压王不留行子。每周2次,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本法对酒渣鼻初期效果较好,经观察,少数病例,当针刺入耳穴后的留针期间,鼻尖的充血潮红情况有所改善,但往往于起针后半小时充血情况又重恢复,故需多次治疗,方能获效[5]。其中用剌血贴压法治疗25例,结果痊愈15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4%。
二、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上迎香、迎香。
上迎香穴位置:又称鼻通穴,在鼻骨下凹陷中,鼻唇沟上端尽处。
(二)治法
双侧穴位均取。以5毫升注射器吸入复方丹参注射液4ml(相当丹参、降香4mg),每穴注入1ml。注射完毕,每穴局部按摩10分钟左右。隔日1次,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天。可配合服用灭滴灵0.2g,每日3次。
(三)疗效评价
共治20例,结果痊愈16例,有效4例。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39皮肤病频道
(实习)
酒渣鼻是发生于外鼻的慢性皮肤损害,并可累及面部。患者常自觉有灼热感,继发感染时炎性反应明显者可有疼痛,但是病人常常因外鼻发红就医。检查时可见鼻尖及鼻翼处皮肤弥慢性充血,发亮或呈片状红斑,皮肤腺开口扩大。病程较久者则皮肤增厚充血加剧或呈灰蓝色,表面有毛细血管扩张,时常伴痤疮形成。病程晚期外鼻组织肥厚增大,最明显的呈结节状隆起,即形成鼻赘(rhinophyma),但比较少见。
对本病过去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用激光治疗取得很明显的疗效。治疗的关键是改善病状又不影响外鼻的美容功能。治疗采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激光治疗时有间隔照射及汽化法。治疗主要用Nd∶YAG激光与CO2激光。前者可作用于表皮以下组织,后者对表皮作用较强,表皮下组织效应较差。
一、激光术前准备
对患者应进行常规身体检查,对有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冠心病患者应高度警惕,以免治疗时发病。术前常规心电图检查并做好手术中的抢救准备。合并体内感染疾病者,应先进行体内感染灶的抗炎治疗。待感染得到控制后再行激光术。
麻醉:对外鼻毛细血管扩张比较严重,无纤维组织增生,可不用表面麻醉,如血管扩张较重伴纤维组织增生及鼻赘等症,采用眶下神经、三叉神经第一支阻滞麻醉毛细血管扩张面积小,采用局部区域皮下浸润麻醉。
二、激光手术
启动Nd∶YAG激光及CO2激光。治疗以Nd∶YAG激光为主;毛细血管扩张伴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皮赘时用CO2激光聚焦切割。由于CO2激光治疗时表皮组织吸收光的速度较快而不能达表皮下扩张的毛细血管,因而效果较差。但对皮赘切割效果极好(见图14)。在相同的激光输出时间相同功率条件下,Nd∶YAG激光疗效较好。Nd∶YAG激光功率20W,外鼻毛细血管扩张,但不伴纤维组织增生,激光刀头间隔皮肤1~2cm远距离照射,此时光斑扩大,局部照射时患者感觉有灼热感,疼痛不剧烈,能够耐受。如功率过高,应适当降低功率,受照皮肤产生发热,原毛细血管扩张红斑颜色稍减,切不可照射过度,皮肤变白色。一般一次疗效较好,如一次照射毛细血管扩张颜面及外鼻红色较明显者,可行二次照射,三次照射。作者根据临床疗效观察发现,一次有效率达99%,二次治愈恢复到与原正常皮肤颜色相同为70%~80%,三次治愈恢复正常皮肤为20%~30%,总的来看,统计数字表明疗效较好,单纯性毛细血管扩张疗效非常满意。
单纯性外鼻及颜面皮肤表浅毛细血管扩张伴纤维组织增生,甚至呈结节状改变,激光治疗严格按颜面部无菌术操作规程治疗。患者取平卧位,消毒铺敷。石英光纤削去外保护层3mm,术者戴无菌手套,光纤刀头近40cm段用5%碘酊消毒,再用75%乙醇脱碘。激光输出功率10—20W可调,助手或护士协助按术者要求随时变化输出激光。术者根据毛细血管扩张程度及纤维组织增生程度,用石英刀头平行于皮肤插入皮肤扩张的毛细血管区域。插入的速度及深度视病灶而决定。如毛细血管扩张较重,皮肤颜色深呈紫色者,证明毛细血管扩张交通支多,因而血液瘀滞回流不畅。光刀直接插入血管扩张较重的区域,插入密度间隔3mm,过密者术后易形成片状坏死。治疗应于术后无坏死。脓样点状改变可用CO2激光切割。切割刀头平行于皮肤,用适当功率对病灶进行汽化,注意汽化深度、时间、功率控制。其操作方法犹如外科医生手里的手术刀,如用力重,手术刀切割深。激光作用时间似手术刀切割所用的力,二者呈正比关系。对外鼻及颜面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轻者,插入深度、密度及激光作用的输出时间要严密控制。
手术完毕,局部涂龙胆紫液。术后第2日有少量渗出液为术后的正常表现。无须特殊治疗;患者如术后渗出物增多,用0.1%新洁尔灭液或1%利凡诺液清洗除掉,以免渗出过多积留形成厚痂,渗出时间长易感染。清洗完毕,手术创面涂红霉素眼膏保护,1日清洗1次。单纯性毛细血管扩张照射术后无渗出发生,不须特殊处理。外鼻及颜面毛细血管扩张伴纤维组织增生者在行激光插入治疗后渗出较前者多。只要及时清洗可避免发生感染。
三、术后处理
激光治疗后口服VC,加大剂量,每日1~2g,VB2、B6,连服二周:病灶面积大,手术时间长,术后静脉给药,用药量VC1次6g,及配合应用能量合剂。手术局部处理可用抗生素,或应用量较小。
术后病人必须戒除烟、酒,不食辛辣食物。如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功能障碍等并发病者应于术后同时治疗。
术后手术面进行清洗后,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可用30mW He-Ne激光照射,1天1次,1次15~20分钟,7~10日一疗程。照射时用墨镜或黑色物遮盖双眼,以免强光刺激双眼。
Nd∶YAG激光插入治疗,只要手术得当将收到极显疗效。治疗后患者无颜面疤痕遗留,红色减轻,甚至完全消失。对手术后有散在毛细血管遗留灶,可行远距离Nd∶YAG激光照射法。即能彻底治愈。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39皮肤病频道
(实习)
中医认为酒糟鼻多因饮食不节,肺胃积热上蒸,复感风邪,邪热瘀结于鼻所致。
患者应及时治疗胃肠疾病,妥善处理局部和身体其他部位病灶。饮食上应避免进食促使面部皮肤发红的食物,如辣椒、芥末、生葱、生蒜、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少吃油腻性食物,如动物油、肥肉、油炸食品、糕点等,以减少皮脂的分泌。多吃些富含维他命B6、维他命B2及维他命A的食物和新鲜水果、蔬菜。也可服用能杀死蠕形螨虫的灭滴灵药片,每次0.2克,每日3次,连用2-4周,病情严重者可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酒糟鼻患者还可借助以下饮食疗法:
1.山楂粥
干山楂30克,粳米60克,混合煮成粥,每日食用1次,连吃7日。此食疗法尤其适宜于患者鼻赘期。
2.鲜枇杷叶粉末
用新鲜的枇杷叶(将叶背绒毛去掉)、栀子仁研成粉末,每次吃6克,每日3次。能清热、解毒、凉血。适用于酒糟鼻、毛囊虫皮炎。
3.马齿苋薏仁银花粥
用马齿苋、薏仁各30克,银花15克,用3碗水煎银花至2碗时去渣,与马齿苋、薏仁混合煮粥,每日食用1次,连续食用有良好疗效。此食疗法适用于酒糟鼻丘疹期。
4.腌三皮
用西瓜皮200克,刮去腊质外皮,洗净;用冬瓜皮300克,刮去绒毛外皮,洗净;黄瓜400克,去瓜瓤,洗净;将以上三皮混合煮熟,待冷却后,切成条块,放置于容器中,用盐、味精适量,腌清12小时后即可食用。连续食用有较好疗效。此食疗法具有清热利肺的作用,适用于酒糟鼻。
酒糟鼻的内服药方:
1.取银花9克、知母15克、生石膏30克放入锅内,再加入500毫升水,一齐煎煮,取药汁30毫升与粳米60克同煮成粥,每晚睡前食用。
2.用适量使君子放入铁锅内用文火炒至稍有香气后,待其凉下来,然后放入麻油中浸泡1周即成。患者每晚睡前用温开水服使君子仁3—5枚,一周为一疗程。
3.取枇杷叶(去毛、焙干)研末,用茶调至3—6克,每天服用3次,可有效治疗肺热,尤其对酒糟鼻有效。
(责任)
小王35岁,但却患了烦人的酒渣鼻。平时用化妆品加以掩盖,但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为此她非常烦恼,很想通过一种特别的疗法将疾病治好,但又不知从何下手……
事实上,像小王这样的患者在生活中大有人在。酒渣鼻是发生在颜面中央的一种皮肤病。如果发现鼻子及其周围部位有弥漫性皮肤潮红、丘疹、脓疮和毛细血管扩张,就可能是酒渣鼻。最严重时,可以发生结节样增生成鼻赘。
有的患者只是青春期的青少年,而有的患者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有人患酒渣鼻只有几年,而有的人已患几十年。对不同时期的酒渣鼻,防治方法也不尽相同。
早期攻略——改变生活方式,适当配用外涂、内服药。
疾病表现
鼻部皮肤潮红、表面油光发亮。初起时,红斑时隐时现,以后变成持续不退的充血或浅表毛细血管扩张(又称红血丝),毛孔也扩大。偶有丘疹、脓疮,遇情绪紧张、发怒、疲劳或经期,红斑充血更明显。
详尽攻略
只要措施得当,病情可以保持几年到十几年不向中期发展。
1.调整生活方式,避免各种加重皮损的诱因,例如避免烈酒和辛辣食物的刺激,少饮浓茶、浓咖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注意劳逸结合,确保充分休息。
2.长期便秘、潮红持久的病人,可服用清热解毒的中药。
3.油腻较多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内服维甲酸胶囊,以抑制皮脂合成过多。
4.面部常用温水香皂清洗,并涂用祛脂消炎的外用药。
5.对持续扩张的血管,可采用激光或光子照射,以期血管闭合、红斑消退。
中期攻略——在感染控制后2个月可施行鼻划痕术
疾病表现
这一期病人多数是疾病早期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而发展来的。初为单个丘疹、脓疮,5~7天后能消退,过2~3周又发一批,逐渐增多,并可融合成较大囊肿,使病情向皮肤深层发展。由于反复多次的炎性刺激,鼻部皮肤变得粗糙、增厚、毛孔扩大,皮色呈暗红。
详尽攻略
1.及时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生素(美满霉素或甲硝唑等),炎症可得到控制,配合服用维甲酸制剂及外用消炎、祛脂的外用药,效果更佳。
2.感染控制2个月以上的患者可考虑行施酒渣鼻划痕术。手术可切断已扩张的小血管,使其不再扩张充血,也可将反复炎症后粗糙表皮作一番清除。手术后,创面上覆盖一层凡士林纱布,外包多层干纱布,休息片刻即可回家。在门诊即可完成此手术,次日起换药1~2次。7~10天后鼻部手术区长出新生上皮,自然脱痂。术后新生的上皮稍红,但再也看不到扩张的毛细血管,反复发炎的脓疮、血疹也一并消除。大约隔2个月,表皮可恢复正常皮色。
3.近年来,随着激光——光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单纯血管扩张型酒渣鼻,也可以运用特定波长的染料激光或光子嫩肤治疗,达到缩血管、祛红的目的。但对于那种同时伴有表皮粗糙的酒渣鼻,还是适宜用划痕手术治疗。
晚期攻略——鼻赘削除术
疾病表现
局部结缔组织增生,成为巨大鼻赘。最大的鼻赘可以宛如小孩拳头大小,不但严重地破坏了患者的容貌,而且患者平卧时,可以盖住鼻孔,影响睡眠时呼吸,十分痛苦。
详尽攻略
对这种明显肥厚增生的鼻赘,手术治疗成了唯一可取的方法。手术是一种在划破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鼻赘削除术,此手术方法填补了国内外的空白。该手术具有以下特点:①手术简便,门诊也能开展。②通过手术,清除掉肥厚的鼻赘组织,使鼻外形基本恢复正常外形。③创面不需要植皮,完全依靠鼻赘组织下原有的正常真皮中层组织来修复,所以术后不留任何手术缝合的痕迹,也不会发生植皮后色素沉着的遗憾。该手术已得到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并在国内多个省市得到推广应用,取得满意的效果。
(责任)
(一)内服验方
1、分期辨证选方
初期属肺胃血热型,治宜清肺胃凉血,方用泻白散加味;中期属热毒炽盛型,治宜清热解毒,通腑泻热,方用五味消毒饮加减;后期属瘀热聚结型,治宜凉血活血,化瘀散结,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辨证方法同上,肺胃积热型,采用枇杷清肺饮加减;热毒炽盛型,采用五味消毒饮加减;而血瘀凝结型,采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共治疗50例,结果痊愈35例,显效9例,总有效率98%
2、自拟酒鼓饮
枇杷叶、桑白皮、川芎、黄芩、栀子各10克,陈皮、桃仁、甘草各9克,生地、生石膏各15克,金银花30克,每日1剂,旱莲草分服,15天为一疗程。治疗20例酒鼓鼻,结果总有效率90%。
3、麻杏石甘汤加味
麻黄、生甘草各6克,石膏45克,杏仁10克,大黄4克,生地30克,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20克,半边莲15克,每日1剂,水煎3次,前两煎混合,早晚分服,第三煎浸洗鼻部5分钟。2周为1疗程,可酌情使用1~3疗程。治疗酒渣鼻39例,结果5例显效,4例无效。
(二)外治疗法
1、脱皮液
治疗1195例患者,有效率达95.5%,其药物组成:斑蝥、地肤子、硫磺、白藓皮、大枫子各50克,蜈蚣20条,蟾酥10克,冰片、蛇床子、土槿皮各15克,百部、雄黄各25克,松香20克,烟膏30克,镇江醋5斤,95%酒精若干,浸泡备用。
2、轻硫冰红膏
减轻患者症状,对丘疹、脓疱损害的疗效明显,并能预防轻症患者的复发,部分患者有常见皮肤病性病现代治疗学红粉、薄荷冰各6克,硫黄3克,轻粉2克,密陀僧10克,香脂30克,同时用毛笔蘸药膏少许在皮损处涂抹3~5分钟。治疗酒渣鼻123例,结果红斑期37例中,34例痊愈,3例有效,丘疹期71例中,48例痊愈,12例有效,11例无效;鼻赘期15例中,5例痊愈,6例有效,4例无效。
(实习)
酒糟鼻,俗称红鼻子或“鼻赤”。
【病因】多因饮酒过度,嗜食辛辣,肠胃积热,热气上蒸,客于鼻窍,复被风寒外郁,血热瘀阻;或肺受风热,邪热熏蒸肺窍,伏留不撤,上客鼻窍,均可热瘀凝于内,鼻赤见于外也。
【症状】鼻赤,多见于鼻准及鼻两旁。甚则红紫。
【疗法】
取穴方一 肺俞、胃俞、大椎、患部。
方法:采用刺络拔罐法,或用梅花针刺叩刺拔罐法。前3穴用三棱针点刺或梅花针叩刺,至皮肤发红,微出血为度,然后拔罐15-3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患部刺后不拔罐,用生大黄、净芒硝各30克,共研细末。每取10克,用鸡蛋清调成糊状外涂患部。日涂数次。
主治:酒糟鼻。
效果:治疗106例,痊愈80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3例。
附记:忌食辛辣、鸡鱼等刺激性食物,忌饮酒。如果每日按摩患部10分钟,则效果更佳。
取穴方二
主穴,大椎、肺俞、身炷、膈俞、胃俞。配穴分2组,一为迎香、印堂;二为素(骨+谬)、内迎香。
方法:主穴用闪火法拔罐15分钟;配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1-3滴,两组配穴交替使用。
主治:酒糟鼻。
效果:屡用效佳。一般连用1个月左右即愈。
附记:高渌纹经验。
取穴方三
迎香(双)、合谷(双)、素(骨+谬)。胃痛配中脘、足三里。
方法:迎香与合谷和配穴用针刺后拔罐法。先以毫针用泻法针刺,留针15分钟,起针后,拔罐15分钟。素(骨+谬),点刺放血。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主治:酒糟鼻。
效果:屡用效佳 。一般连用3个疗程可愈。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
(实习)
(1)病因治疗 矫治致病的诱因或病因,戒烟、酒,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等。
(2)西医疗法 常用5%~10%硫黄软膏、5%过氧化二苯甲酰、成方灰色洗剂等。用法:每日早晨、晚间各一次,先用温水及肥皂洗净面部,然后将软膏涂患处,用手指按摩15分钟,使药物渗入皮内。毛囊蠕形螨致病者,可服灭滴灵;同时可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B6及氯喹等药物。对鼻赘疣,可行手术切除,或加植皮术,以免后遗畸形。
(3)中医疗法 祖国医学认为酒渣鼻的发生多因肺胃热盛、脾胃积热、气滞血瘀,以致鼻部血瘀凝结而成。
内治 肺胃热盛者,局部皮肤为弥漫性红斑,治宜泻肺清热,方用枇杷清肺饮加减(《医宗金鉴》)。药物:生石膏30g,枇杷叶15g,知母15g,桑白皮15g,党参9g,甘草6g,黄柏9g,黄芩9g,益母草9g。热毒盛者,在红斑上出现脓疱,治以清热解毒,方用凉膈散加减(《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大黄10g,芒硝15g,栀子12g,连翘15g,黄芩15g,甘草10g,薄荷1 0g,竹叶12g。气滞血瘀者,治以活血化瘀,方用通窍活血汤加减(《医林改错》):赤芍1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丹参15g,王不留行10g,生姜5片。
外治 颠倒散清水调敷,每日1~2次。四黄膏外涂,每日2~3次。
(实习)
将新鲜荸荠洗净后,横切成两瓣,反复地涂擦酒糟鼻上,一日5-6次。涂擦后勿用水洗,涂上的粉汁越厚越好,7天为一疗程,待结厚的壳脱落,酒糟鼻即可治愈。
大黄、雄黄各等量,共研细粉,温开水调成糊,敷于患处。硫黄30克,轻粉、密佗僧、白矾各3克。共研细末,以蜂蜜调成糊状,每日3次搽患处。 雄黄、硫磺各15克,轻粉6克。共研细粉,用人乳调各涂患处,每日1次。
大麻子、大枫子各50克,取仁捣碎;红粉、轻粉各5克,掺入前者拌匀做丸。每丸重7-8克,用4层纱布包,挤出油后擦患处,每晚1次。1丸可擦2-3次。
木鳖子、大枫子、核桃仁、桃仁、水银各9克,蓖麻子15克(取仁),脑砂3克。共捣如泥,用纱布包好。每日3次搽患处,数日可愈,不再复发。
木鳖子仁、大枫子仁、大麻子仁、樟脑各6克,核桃仁、水银各9克,四仁去内皮共捣为泥,再加入樟脑、水银,共研至水银混匀为止,涂患处。每日2-3次。
大枫子仁、蓖麻子仁各9克,木鳖子仁、水银各3克,铅粉6克。共捣成膏,纱布包好,涂擦患处。每日2-3次。
(实习)
本病应综合治疗:
(1)病因治疗
矫治致病的诱因或病因,戒烟、酒,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等。
(2)西医疗法
常用5%~10%硫黄软膏、5%过氧化二苯甲酰、成方灰色洗剂等。用法:每日早晨、晚间各一次,先用温水及肥皂洗净面部,然后将软膏涂患处,用手指按摩15分钟,使药物渗入皮内。毛囊蠕形螨致病者,可服灭滴灵;同时可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B6及氯喹等药物。对鼻赘疣,可行手术切除,或加植皮术,以免后遗畸形。
(3)中医疗法
祖国医学认为酒渣鼻的发生多因肺胃热盛、脾胃积热、气滞血瘀,以致鼻部血瘀凝结而成。
(1)内治
肺胃热盛者,局部皮肤为弥漫性红斑,治宜泻肺清热,方用枇杷清肺饮加减(《医宗金鉴》)。
药物:生石膏30g,枇杷叶15g,知母15g,桑白皮15g,党参9g,甘草6g,黄柏9g,黄芩9g,益母草9g。
热毒盛者,在红斑上出现脓疱,治以清热解毒,方用凉膈散加减(《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大黄10g,芒硝15g,栀子12g,连翘15g,黄芩15g,甘草10g,薄荷1 0g,竹叶12g。
气滞血瘀者,治以活血化瘀,方用通窍活血汤加减(《医林改错》):赤芍1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丹参15g,王不留行10g,生姜5片。
(2)外治
颠倒散清水调敷,每日1~2次。四黄膏外涂,每日2~3次。
(实习)
酒糟鼻,又称红鼻头、酒渣鼻、玫瑰痤疮,病变多集中于颜面中心,尤以鼻头及其两侧为明显,男、女均可发病,但多见于青壮年。本病常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影响美容,患者不堪其苦。
临床表现初时可见暂时性、阵发性局部弥漫潮红,继之成为持续性潮红,这时称为“红斑期”;
病情进展,毛细血管扩张明显,呈树枝状或蛛网状,瘙痒,出现较大面积的针头至黄豆大小的丘疹、脓疱,这时称为“毛细血管扩张期”,又称“丘疹脓疱期”;
病情严重,经久不愈者,鼻部组织肥厚,或呈结节增生如瘤状,这时称为“鼻赘期”,此时皮肤呈暗紫红色,能见到扩大的毛孔口,油垢污物很多。
烟、酒、辛辣厚味、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慢性炎症、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均可诱发或加剧本病,有的还可并发结膜炎、角膜炎、睑缘炎、甚至角膜溃疡等,使视力退化。因此,必须针对病因及早治疗。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本病多为毛囊虫所致,亦与家族遗传有关。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肺经血热外蒸,又遇风寒外袭,血瘀凝结而成,当以泻肺清热,活血化瘀为治,本病的治疗以局部外治为主,以下几则外治方治疗本病有明显效果,在此提出供广大患者选用。
一、中成药外敷
1、金黄散:局部常规清洗后,取本品适量,用清水少许调匀,外敷患处,每日2~3次,连续2~3天。可清热解毒。
2、硫磺软膏:大黄粉10g,硫磺软膏适量,调匀备用。患处用温水冼净后,直接将药膏涂抹于患处,每天3~4次,连续7~10天。可清热解毒。
二、药敷疗法
1、飞硫磺、大黄粉各15g,置瓶中,加入冷开水100ml拌匀,用棉签蘸药液外搽患处,每日3次,早、中、晚各1次,以搽后局部发痒为度,连续使用7~10天。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2、大黄粉10g,灭滴灵片1粒,共研细末,用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用棉签蘸药液外搽患处,每日3次,早、中、晚各1次,连续7~10天。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三、药酊疗法
1、百部50g,75%酒精100ml,密封浸泡5~7天即成。使用时用棉签蘸药液外搽患处,每日3~5次,连续使用5~7天。可活血通络,消肿止痛。
2、百部30g,蛇床子、地榆各10g,75%酒精100ml,密封浸泡5~7天即成。使用时用棉签蘸药液外搽患处,每日3~5次,连续5~7天。可活血通络,消肿止痛。
四、药浴疗法
1、枇杷叶、霜桑叶、金桔叶各适量。将诸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入清水少许,先浸泡5~10分钟,再以上药煎取浓汁,用消毒药棉蘸药液外搽患处,每日3~5次,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连续1~2个疗程。可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2、蒲公英、野菊花、鱼腥草、淡竹叶各10g。将诸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入清水少许,先浸泡5~10分钟,煎取浓汁,用消毒药棉蘸药液外搽患处,每日3~5次,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连续使用1~2个疗程。可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实习)
(一)局部治疗
1、可用含硫磺类药物如5%硫磺霜复方硫磺洗剂、0.75%灭滴灵凝胶或1%~5%灭滴灵霜外用,每日2,8周后可皮肤刺激,干燥和刺痛感。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忌用[杨国亮,王侠生.现代皮肤病学.
2、皮质类固醇激素:用于控制炎症严重的病例,应选用低效的激素制剂(如氢化可的松霜),短时间应用,切忌使用含氟的高效激素制剂(如去炎松霜)
3、运用替环霜(内含2%替硝唑及0.5%环丙沙星)治疗酒渣鼻,结果36例中治愈11例,总有效率88.9%。
此外,电凝术、切割术、激光、冷冻等方法均可酌情选用。
(二)全身治疗
1、抗生素:四环素内服对本病的丘疹、脓疱、结节以及红斑性病变有明显疗效,起始量为0.5~1.0g,分次口服。1月后逐渐减至每天0.25~0,5g,疗程3—6个月。红霉素(每天0.25~0.5g)、土霉素(每天0.5~1.0g)、氨苄青霉素(每天1.0g)也可使用。
2、甲硝唑:200mg,每日2—3次,疗程1个月,适用于对其它药物无效或不能耐受者。
3、维甲酸:13—顺维甲酸,每天10~40mg,用于常规疗法无效的病例。维生素B2、B6可作为辅助治疗。
(实习)
方剂1
黄柏50克
制用法:浸于95%酒精中,酒精以浸没黄柏为度,密封1周后,用双层纱布过滤,滤液兑蒸馏水50毫升,装瓶中备用。
方剂2
雄黄25克,轻粉、硼砂各10克
制用法:共研细粉,乳汁调。涂患处。
方剂3
硫黄、槟榔各等量,冰片少许
制用法:共研为细末,用纱布包搽患处。
方剂4
枇杷叶(去毛)适量
制用法:焙干研末,用茶水送服,每日3次,每次6克。
方剂5
党参、怀山药各15克,女贞子、菟丝子、银花、鸡内金、当归、茯苓、白术、陈皮各10克,黄柏、黄芩、地骨皮各6克
制用法:水煎服。
方剂6
枇杷叶、桑白皮、黄芩、栀子各10克,生地15克,菊花12克,桔梗6克,黄连、甘草各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酒渣鼻红斑期
方剂7
紫花地丁30克,双花、蒲公英、野菊花各15克,连翘12克,栀子、元参各10克,大黄3克,甘草5克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酒渣鼻丘疹期
方剂8
当归尾、赤芍各12克,生地15克,川芎、陈皮各6克,桃仁、红花、黄芩各10克,大黄3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酒渣鼻鼻赘期
方剂9
侧柏叶、丹皮、赤芍、黄芩、桑白皮各15克,白茅根、玄参、生地各20克,甘草5克
制用法:水煎服。
方剂10
生地25克,当归、川芎、赤芍、黄芩各15克,陈皮、红花、苦参、甘草各10克
制用法:水煎服。
方剂11
栀子、枇杷叶各15克,杏仁、硫黄各10克,石菖蒲12克,轻粉、冰片各3克
制用法:共研粉末,凡士林调糊状。外敷患处。
方剂12
赤茯苓、金银花、虎杖各12克,当归10克,生地黄、赤芍各9克,川芎、黄芩、栀子、陈皮、红花、五灵脂各6克
制用法:水煎服。
方剂13
生地、赤芍、黄芩、生栀子、桃仁各9克,当归6克,川芎、红花各4。5克,地骨皮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方剂14
露蜂房500克
制用法:研末。每次3克,日服2次,白酒送下。
方剂15
丁香12粒,蜂蜜15毫升
制用法:丁香研粉,以蜜调。敷患处。
方剂16
轻粉6克,杏仁、硫黄各12克制用法:先将轻粉研细,次加杏仁同研,最后三者共研和匀。可用手指或棉签蘸药搽患处。
适应症:酒渣鼻、痤疮
方剂17
党参、黄柏、桑白皮各9克,黄连、甘草各6克
制用法:水煎服。
方剂18
荆芥穗120克,防风、杏仁(去皮尖)、白蒺藜(炒去刺)、僵蚕、炙甘草各30克
制用法:共研细末。饭后清茶调服9克,每日3次。
适应症:肺风酒渣鼻
方剂19
陈皮、桃仁、红花、赤芍、甘草各9克,生地、生石膏各15克,金银花30克,黄芩、栀子、枇杷叶、桑白皮、川芎各10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5天为1疗程。
方剂20
绿豆450克,荷花瓣干品60克,滑石、白芷、白附子各15克,冰片、密陀僧各6克
制用法:共研细末。用时将患处洗净,白天以药末擦之,晚上则以温水将药调成糊状,封涂于患部,次晨则洗掉。
(实习)
YAG激光及CO2激光。
治疗以Nd:YAG激光为主;毛细血管扩张伴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皮赘时用CO2激光聚焦切割。手术完毕,局部涂龙胆紫液。
术后第2日有少量渗出液为术后的正常表现,无须特殊治疗;患者如术后渗出物增多,用0.1%新洁尔灭液或1%利凡诺液清洗除掉,以免渗出过多积留形成厚痂,渗出时间长易感染。清洗完毕,手术创面涂红霉素眼膏保护,1日清洗1次。单纯性毛细血管扩张照射术后无渗出发生,不须特殊处理。外鼻颜面毛细血管扩张伴纤维组织增多者在行激光插入治疗后渗出较前者。只要即使清洗可避免发生感染。
(实习)
一提起“红鼻子”,大家立刻就会想到酒渣鼻,想到螨虫感染,那么导致红鼻子的罪魁祸首真是螨虫吗?事实上螨虫在正常人中也存在,并且在经硫磺软膏治疗后酒渣鼻好转而螨虫并未减少,可见螨虫并非唯一的致病因素。目前酒渣鼻病因不十分明确,可能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
(1)饮食与胃肠道功能紊乱 消化不良、便秘、腹泻、胆囊病史及刺激性食物如酒、浓茶、咖啡、可可等饮料,可能为促进本病发生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2)精神因素 情绪紧张、神经过敏、忧郁、疲劳等都可以加重酒渣鼻损害。
(3)气候 寒冷与其他气候变化造成血管损害,真皮结缔组织纤维变性,造成真皮乳头下静脉丛被动扩张,导致血液郁积。
(4)其他 本病好发于绝经期妇女,而男性则在青春期较多,可能与内分泌改变有一定的关系。有人在损害的表皮与真皮连接处发现免疫球蛋白沉积的占70%,而无皮肤损害处占30%,患者的白细胞吞噬活性明显降低,可使其经常发生化脓性球菌感染。因此,本病还可能与免疫因素有关。
红鼻子三期表现是什么?
(1)红斑与毛细血管扩张期 首先是鼻部潮红,表面油腻发亮,以后累及颊部、前额中部和下颏部。常为对称性。初起红斑时隐时现,以后可持续存在,伴有灼热感。皮损常在春季及情绪紧张、发怒和疲劳时加重。本期可持续几个月至几年,以后再向第二期发展。
(2)丘疹期 在红斑与皮肤潮红的基础上常伴有圆形、暗红色针头至黄豆大小丘疹和脓疱。损害较深较大时可形成疖肿。
(3)肥大期 又称鼻赘期。常见于40岁以后的男性,在红斑、丘疹的基础上,鼻尖和鼻翼呈现暗红色或紫红色,皮肤不规则的粗糙、肥厚,鼻部逐渐肥大,形成显著高出皮面、大小不等、高低不平的柔软结节,最终导致畸形的鼻赘。同时,脓疱的不断发生可加重患者的痛苦。较少患者的鼻赘可累及颌和耳,极少数病人还可发展成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
值得一提的是,除上述症状外还有一种眼酒渣鼻,其临床表现首先是眼的疼痛和发炎。此后,睑结合膜、球结合膜及角膜边缘的血管相继增生,最终造成角膜炎、角膜溃疡。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