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35岁,但却患了烦人的酒渣鼻。平时用化妆品加以掩盖,但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为此她非常烦恼,很想通过一种特别的疗法将疾病治好,但又不知从何下手……
事实上,像小王这样的患者在生活中大有人在。酒渣鼻是发生在颜面中央的一种皮肤病。如果发现鼻子及其周围部位有弥漫性皮肤潮红、丘疹、脓疮和毛细血管扩张,就可能是酒渣鼻。最严重时,可以发生结节样增生成鼻赘。
有的患者只是青春期的青少年,而有的患者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有人患酒渣鼻只有几年,而有的人已患几十年。对不同时期的酒渣鼻,防治方法也不尽相同。
早期攻略——改变生活方式,适当配用外涂、内服药。
疾病表现
鼻部皮肤潮红、表面油光发亮。初起时,红斑时隐时现,以后变成持续不退的充血或浅表毛细血管扩张(又称红血丝),毛孔也扩大。偶有丘疹、脓疮,遇情绪紧张、发怒、疲劳或经期,红斑充血更明显。
详尽攻略
只要措施得当,病情可以保持几年到十几年不向中期发展。
*调整生活方式,避免各种加重皮损的诱因,例如避免烈酒和辛辣食物的刺激,少饮浓茶、浓咖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注意劳逸结合,确保充分休息。
*长期便秘、潮红持久的病人,可服用清热解毒的中药。
*油腻较多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内服维甲酸胶囊,以抑制皮脂合成过多。
*面部常用温水香皂清洗,并涂用祛脂消炎的外用药。
*对持续扩张的血管,可采用激光或光子照射,以期血管闭合、红斑消退。
中期攻略——在感染控制后2个月可施行鼻划痕术
疾病表现
这一期病人多数是疾病早期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而发展来的。初为单个丘疹、脓疮,5~7天后能消退,过2~3周又发一批,逐渐增多,并可融合成较大囊肿,使病情向皮肤深层发展。由于反复多次的炎性刺激,鼻部皮肤变得粗糙、增厚、毛孔扩大,皮色呈暗红。
详尽攻略
*及时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生素(美满霉素或甲硝唑等),炎症可得到控制,配合服用维甲酸制剂及外用消炎、祛脂的外用药,效果更佳。
*感染控制2个月以上的患者可考虑行施酒渣鼻划痕术。手术可切断已扩张的小血管,使其不再扩张充血,也可将反复炎症后粗糙表皮作一番清除。手术后,创面上覆盖一层凡士林纱布,外包多层干纱布,休息片刻即可回家。在门诊即可完成此手术,次日起换药1~2次。7~10天后鼻部手术区长出新生上皮,自然脱痂。术后新生的上皮稍红,但再也看不到扩张的毛细血管,反复发炎的脓疮、血疹也一并消除。大约隔2个月,表皮可恢复正常皮色。
*近年来,随着激光——光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单纯血管扩张型酒渣鼻,也可以运用特定波长的染料激光或光子嫩肤治疗,达到缩血管、祛红的目的。但对于那种同时伴有表皮粗糙的酒渣鼻,还是适宜用划痕手术治疗。
一、耳针
(一)取穴
主穴:外鼻、肺、肾上腺、内分泌、内鼻、面颊。
配穴:耳根部位。
(二)治法
以主穴位为主,早期仅取外鼻、内鼻、肺,用轻刺激手法;症候较重者,上穴可均取,毫针刺入,用捻转法行强刺激法,留针15~30分钟,重症宜延长至一小时,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效不佳时,可配合取配穴行耳根环状注射,将维生素B6,或生理盐水2~4毫升,从耳前皮下开始,自前向后沿耳根作环状注射一圈,两耳交替进行,隔日或每周2次,5~10次为一疗程。亦可采用剌血法,以5号注射针头,在外鼻穴点剌放血,面颊区雀啄剌放血,用直径约1cm的消毒棉球拭去,每次用6~8个。每次1耳。余穴则可贴压王不留行子。每周2次,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本法对酒渣鼻初期效果较好,经观察,少数病例,当针刺入耳穴后的留针期间,鼻尖的充血潮红情况有所改善,但往往于起针后半小时充血情况又重恢复,故需多次治疗,方能获效[5]。其中用剌血贴压法治疗25例,结果痊愈15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4%。
二、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上迎香、迎香。
上迎香穴位置:又称鼻通穴,在鼻骨下凹陷中,鼻唇沟上端尽处。
(二)治法
双侧穴位均取。以5毫升注射器吸入复方丹参注射液4ml(相当丹参、降香4mg),每穴注入1ml。注射完毕,每穴局部按摩10分钟左右。隔日1次,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天。可配合服用灭滴灵0.2g,每日3次。
(三)疗效评价
共治20例,结果痊愈16例,有效4例。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
①蛤粉膏
组成:蛤粉15克,轻粉7.5克,青黛4.5克,黄柏7.5克,熟石膏15克。
用法:上药研极细末,与50毫升芝麻油混合调匀,备用。用前先将面部清洗干净,然后将药膏加冷水稀释,加人之量以涂在皮肤上不往下流为度,每日早晚各1次。
疗效:用本方或本方加味,共治疗45例,部分配合内服加减清肺饮,痊愈17例,显效2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78%。
②博落回酊
组成:博落回茎50克,95%酒精100毫升。
用法:将博落回洗净,切碎晒干,人酒精中浸泡1周备用。每日蘸液涂患处2~3次,每次1分钟,15天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30例,痊愈15例,显效10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
在人们的印象中,小丑都有一个红红的鼻头,样子很滑稽。可是,如果我们在生活中也有一个红鼻头,那真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酒渣鼻,俗称红鼻头,是发生在颜面中央的一种皮肤病,表现为鼻子及其周围部位有弥漫性皮肤潮红、丘疹、脓疮和毛细血管扩张,鼻翼、鼻尖及面颊等处可见蛛网状红红的毛细血管扩张,面部常有皮脂溢出,毛孔粗大。最严重时,可发生结节样增生,形成鼻赘。
酒渣鼻是一个很复杂的病理过程,具体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此病与蠕形螨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另外,遗传性皮脂分泌过多、内分泌障碍(如甲状腺及性腺功能障碍等)、胃肠功能紊乱等都可能是其致病因素。
患酒渣鼻后,除了会影响容貌外,还会给社交、生活等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发现患此病后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由于此病患者有青少年,也有老年人,有的患病几年,而有的已患病十几年。所以,对待不同时期的酒渣鼻,治疗方法也不同。
早期攻略:改变生活方式
早期酒渣鼻患者鼻部皮肤潮红,表面油光发亮。初起时,红斑时隐时现,以后变成持续不退的充血或浅表毛细血管扩张(又称红血丝),毛孔也扩大。偶有丘疹、脓疮,遇情绪紧张、发怒、疲劳或经期时,红斑充血更加明显。
详尽攻略只要治疗措施得当,病情可以保持几年甚至十几年不向中期发展。
1.调整生活方式,避免各种加重皮损的诱因,例如避免烈酒和辛辣食物的刺激,少饮浓茶、浓咖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注意劳逸结合,确保充分休息。
2.长期便秘,且面部潮红持久的病人,可服用清热解毒的中药。
3.面部油腻较多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内服13-顺维甲酸胶囊,以抑制皮脂分泌过多。
4.可常用温水清洗面部,并涂消炎类的外用药物。
5.对持续扩张的血管,可采用激光或光子照射治疗,以使血管闭合,红斑消退。
中期攻略:酒渣鼻划痕术
这一时期的病人,多数是疾病早期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而发展来的。起初为长有单个的丘疹、脓疮,5~7天后消退,过2~3周后又长出丘疹和脓疮,并逐渐增多,融合成较大的囊肿,使病变向皮肤深层发展。由于反复的刺激,鼻部皮肤会变得粗糙、毛孔扩大,皮色呈暗红色。
详尽攻略此时患者应注意配合医生治疗,按时服用药物。
1.及时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生素,炎症可得到控制,配合使用外用消炎药物,效果更佳。
2.感染控制两个月以上的患者可考虑做酒渣鼻划痕术。手术可切断已扩张的小血管,使其不再扩张充血,也可对反复发生炎症后粗糙的表皮做清除。手术可在门诊完成,休息片刻即可回家。7~10天后鼻部手术区会长出新生上皮,自然结痂。术后新生的上皮稍红,但再也看不到扩张的毛细血管,反复发炎的脓疮、丘疹也一并消除。术后两个月左右,表皮可恢复正常皮色。
3.对单纯血管扩张型酒渣鼻,也可以运用特定波长的染料激光或光子嫩肤治疗,达到缩血管、去除红斑的目的。
1.肺胃积热(红斑期) 鼻及颜面部潮红,表面光亮,重者红斑显著,瘙痒,受热后更红,大便干,口渴。舌边红,苔薄白或黄燥,脉滑微数。
2.热毒炽盛(丘疹期) 鼻及颜面除有红斑外,常有散在炎症小丘及脓疱,患处灼热疼痛,大便干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或弦数。
3.血瘀凝结(鼻赘期) 鼻部暗红或紫红,逐渐肥厚变大,形成鼻赘,舌质暗红或有紫斑,脉弦涩。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
(1)山楂粥:干山楂30克,粳米60克,同煮成粥,每日1次,连吃7日。此粥适宜于鼻赘期。
用鲜枇杷叶(去叶背之绒毛)、栀子仁等份,研末,每次吃6克,每日3次。攻效清热,解毒, 凉血。适用于酒糟鼻、毛囊虫皮炎。
(2)马齿苋薏苡仁银花粥:马齿苋、薏苡仁各30克,银花15克。用水3碗煎银花至2碗时去渣 ,入马齿苋、薏仁煮粥,每日1剂。连续食用可见效。适用于酒糟鼻丘疹期。
(3)茭白饮:鲜茭白60克,水煎,每日1剂。可连续食用。适用于酒糟鼻红斑期。
(4)腌三皮:西瓜皮200克,刮去蜡质外皮,洗净;冬瓜皮300克,刮去绒毛外皮,洗净;黄 瓜400克,去瓤,洗净。以上三皮用小火煮熟后待冷,切成条块,置容器中,用盐、味精适 量,腌渍12小时后即可食用,连续食用可见效。具有清热利肺胃作用。适用于酒糟鼻。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
轻度的酒糟鼻患者可以单独使用局部药物控制,对于稍微复杂的病例,开始时可以同时使用口服和局部药物治疗,病情缓解以后,病人经常可以停止口服药物而单独使用局部药物。病情偶尔发作的情况下再重新使用口服药物。
甲硝基羟乙唑(灭滴灵)
甲硝基羟乙唑是最常被研究用于治疗酒糟鼻的局部用药,目前有膏剂、胶凝剂和洗剂可供选择使用。
甲硝基羟乙唑是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异吡唑。该药能够改善酒糟鼻症状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它的抗炎和免疫抑制功能有关。它对于丘疹和脓疮的治疗也有效,可以减少擦烂红斑。但是,它通常没有抗毛细管扩张作用。使用甲硝基羟乙唑很容易被病人接受,因为它使用方便,副作用轻微。仅有超过2%的病人报告使用以后有刺痛、干燥、痒和烧灼感。
磺胺醋酰钠
磺胺醋酰钠也被用于酒糟鼻的局部治疗。但是,这类药物应该避免用于对磺胺类抗菌素过敏的病人。目前,有几种不同类型的磺胺醋酰钠洗剂。
氯洁霉素(克林霉素、氯林克霉素)
局部氯洁霉素制剂虽然没有被(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酒糟鼻,但它的水质凝胶剂和洗剂治疗红斑痤疮有效,并且易于被病人耐受。
杜鹃花酸(壬二酸)
人们熟知的用于治疗寻常痤疮(俗称“青春痘”、“暗疮”、“酒刺”)的杜鹃化酸也可以用来治疗酒糟鼻。在一次丘疹脓疱性酒糟鼻病人中进行的随机对比研究中,科学家比较了20%杜鹃化酸局部用膏剂和0.75%甲硝基羟乙唑膏剂的功效。经过15周的治疗,两种药物取得了同样的疗效,都明显减少了病人脸上的丘疹和脓疮。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
23岁的刘先生的鼻子肿胀了六七年,表面布满针眼一样大小的肉芽,用手一挤就可见一粒粒米黄色的油脂从中冒出来,吃了辣椒或喝酒后鼻子的肿胀就会变重。有时鼻子上还会长一个个小红疙瘩,用手触摸有点痛,如果疙瘩破了里面会有脓血流出。诊断得出是酒渣鼻,并且到了第二期———丘疹脓包期。
刘先生从鼻子的毛孔里挤出的就是通常所说的粉刺。粉刺挤多了易细菌感染,情况严重的话便会发展成鼻疖,其结果导致成酒渣鼻。
治疗酒渣鼻,首先要寻找到病因,并将其去除,如纠正胃肠功能紊乱,调整内分泌系统等;处于红斑期或丘疹脓包期以及毛囊蠕形螨虫的患者,可以内服药物治疗;当病理进入鼻赘期,药物无法改善症状,只能选用外科手术。
如果患了酒渣鼻,日常生活中应特别注意患处皮肤的保护,避免高温和寒冷对患处皮肤的刺激,避免阳光的剧烈照射。精神紧张会加重病情,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舒畅的心情,不饮酒,不吃辛辣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改善胃肠功能,调整好内分泌。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
方1
【组成】百部、白酒。
【用法】以百部1 克,白酒2 毫升为比例,浸泡5~7 天搽用,每日2~3 次,1 个月为1 疗程。
【主治】酒糟鼻,证见鼻部皮肤潮红、红斑、油腻光滑,甚至可见丘疹、脓疱。
方2
【组成】硫磺120 克、烧酒1500 毫升。
【用法】同煮干,取出,每用少许,将水放手上,化开敷涂外用。
【主治】酒糟鼻。
方3
【组成】鲜批杷叶5000 克、蜂蜜适量。
【用法】鲜批杷叶洗净去毛,加净水40000 毫升,煎煮3 小时后过滤去渣,再浓缩
成膏1500 克,兑入蜂蜜,混匀,贮存备用,每服10~15 克,每日2 次。
【主治】酒渣鼻。
方4
【组成】批杷叶去毛、茶水适量。
【用法】焙干研末,以茶送服,每次6 克,每日3 次。
【主治】酒渣鼻。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
比较严重的酒糟鼻需要全身治疗。
全身治疗通常是以口服抗菌素开始,如四环素(250-500?a href="http://jck.39.net/jiancha/huaxue/bian/4e7e1.html" target="_blank" class=blue>量耍每?次)、强力霉素(50-100毫克,每日2次),或者二甲胺四环素(50-100毫克,每日2次)。 全身治疗的同时,附属性的局部治疗也经常同时开始。当病情得到控制以后,病人可以停止全身抗菌素治疗,而仅继续保持局部治疗。口服抗菌素也应该用于发生在眼部痤疮病人的治疗。
对于病情严重的、一种或几种口服抗菌素治疗无效的酒糟鼻病人,有时可能需要口服异维甲酸治疗。由于该药潜在的严重的副作用(包括致畸性),这些病人应该由皮肤科专家进行治疗。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
酒渣鼻是一种发生于中年人面中部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不清,可能与精神因素、颜面血管运动神经功能失调、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蠕形螨感染等有关,大多为40岁以上男性,可分为三期。
红斑期以红斑为主,常在鼻部、眉间、面颊及颏部发生,开始为暂时性,可以消退,发作频繁,红斑持续时间延长,持久不退,并伴有毛细血管扩张、皮脂溢出;丘疹脓疱期在红斑的基础上成批出现针头至绿豆大小的红色丘疹、脓疱、结节,以鼻部为中心,此起彼落;鼻?a href="http://jck.39.net/jiancha/huaxue/bian/4e794.html" target="_blank" class=blue>钙谄ぶ腺及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紫红色结节状突起,凹凸不平,毛细血管显著扩张,鼻尖、鼻翼肥大,形成鼻赘。局部避免过冷、过热、曝晒等理化因素刺激,不喝酒,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纠正胃肠功能障碍和内分泌失调,保持大便通畅,注意生活规律?/P>
把洗净的生荸荠用消过毒的刀片(刀片可用开水消毒)拦“腰”切开,然后用切面紧贴患鼻顶端、两侧小鼻翼等部位涂擦,把荸荠的白粉浆涂满患鼻表面。每日早晚各涂擦一次,坚持4星期后即见疗效。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
启动Nd:YAG激光及CO2激光。
治疗以Nd:YAG激光为主;
毛细血管扩张伴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皮赘时用CO2激光聚焦切割。手术完毕,局部涂龙胆紫液。术后第2日有少量渗出液为术后的正常表现,无须特殊治疗;
患者如术后渗出物增多,用0.1%新洁尔灭液或1%利凡诺液清洗除掉,以免渗出过多积留形成厚痂,渗出时间长易感染。
清洗完毕,手术创面涂红霉素眼膏保护,1日清洗1次。
单纯性毛细血管扩张照射术后无渗出发生,不须特殊处理。
外鼻颜面毛细血管扩张伴纤维组织增多者在行激光插入治疗后渗出较前者。只要即使清洗可避免发生感染。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
典型的酒糟鼻一般发生于30岁以后,多表现为颊部,鼻部,前额或下巴的红晕,症状时好时坏。随着时间的推移,红晕逐渐加重并持久,同时出现毛细血管的扩张,即酒糟鼻亚型1(毛细血管扩张型)。
面部的肿块和丘疹会随着红晕的加重而出现,此为酒糟鼻亚型2(丘疹脓疱型),此型多为亚型1的进展。部分患者,尤其是男性患者,会发展为酒糟鼻亚型3(肿块型),此型以皮肤的增厚为主要特征,结果往往因组织过多而造成鼻子的肿大。
许多患者的眼部也会受到影响,即酒糟鼻亚型4(眼型)。这部分患者的眼睛经常是水汪汪的或容易充血,同时伴有刺激症状。患者经常会有眼睛的烧灼和针刺感,感觉异常干燥,瘙痒或轻度过敏。此型患者易患麦粒肿,严重时会因为角膜病变而失明。
患者通常会有一种亚型以上的特征性表现,在大多数病例中,任何一个患者都有可能出现各种症状。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
一、病因治疗 矫治致病的诱因或病因,戒烟、酒,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等。
二、西医疗法
常用5%~10%硫黄软膏、5%过氧化二苯甲酰、成方灰色洗剂等。用法:每日早晨、晚间各一次,先用温水及肥皂洗净面部,然后将软膏涂患处,用手指按摩15分钟,使药物渗入皮内。毛囊蠕形螨致病者,可服灭滴灵;同时可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B6及氯喹等药物。对鼻赘疣,可行手术切除,或加植皮术,以免后遗畸形。
三、中医疗法 祖国医学认为酒渣鼻的发生多因肺胃热盛、脾胃积热、气滞血瘀,以致鼻部血瘀凝结而成。
1、内治
肺胃热盛者,局部皮肤为弥漫性红斑,治宜泻肺清热,方用枇杷清肺饮加减(《医宗金鉴》)。药物:生石膏30g,枇杷叶15g,知母15g,桑白皮15g,党参9g,甘草6g,黄柏9
g,黄芩9g,益母草9g。热毒盛者,在红斑上出现脓疱,治以清热解毒,方用凉膈散加减(《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大黄10g,芒硝15g,栀子12g,连翘15g,黄芩15g,甘草10g
,薄荷1 0g,竹叶12g。气滞血瘀者,治以活血化瘀,方用通窍活血汤加减(《医林改错》):赤芍10g
,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丹参15g,王不留行10g,生姜5片。
2、外治 颠倒散清水调敷,每日1~2次。四黄膏外涂,每日2~3次。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
比较严重的酒糟鼻需要全身治疗。
全身治疗通常是以口服抗菌素开始,如四环素(250-500毫克,每日2次)、强力霉素(50-100毫克,每日2次),或者二甲胺四环素(50-100毫克,每日2次)。
全身治疗的同时,附属性的局部治疗也经常同时开始。当病情得到控制以后,病人可以停止全身抗菌素治疗,而仅继续保持局部治疗。口服抗菌素也应该用于发生在眼部痤疮病人的治疗。
对于病情严重的、一种或几种口服抗菌素治疗无效的酒糟鼻病人,有时可能需要口服异维甲酸治疗。由于该药潜在的严重的副作用(包括致畸性),这些病人应该由皮肤科专家进行治疗。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
一、什么情况下做酒糟鼻整形术?
酒渣鼻切割术是一种治疗酒渣鼻的手术疗法、由于中晚期酒渣鼻患者鼻部的毛细血管明显扩张,皮脂腺和结缔组织增生,鼻部皮肤潮红、肥大,表面有大小不等的隆起性结节,称之为鼻赘。单靠药物难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必须通过手术的方法恢复鼻部的形态。
二、手术原理是什麽?
酒渣鼻切割术可破坏扩张的毛细血管及增生的皮脂腺和结缔组织,使毛囊上皮细胞再生,创面愈合,形成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表皮,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三、手术方法是什麽?
常规消毒皮肤后,局部浸润麻醉,根据鼻部的大小、形态选用3峰或5峰刀(是由3或5片双面刀刃的高低),然后以适当的力度和速度,在患处纵横交错反复切割,使皮肤表面呈毛状,最后用纱布压迫止血,并敷以凡士林纱布,包扎即可。术后7~10天凡士林纱布自行脱落,创面结痂痊愈。
四、手术有哪些注意事项?
1、鼻部如有脓疱者,应先服用抗菌素,待脓疱消退后再予手术;
2、手术后亦可适当选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一般手术后需3个月才可渐渐恢复正常;
4、若第一次手术患者不满意,待创面愈合后间隔3个月,再行第二次手术。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肺经血热外蒸,又遇风寒外袭,血瘀凝结而成,当以泻肺清热,活血化瘀为治,本病的治疗以局部外治为主,以下几则外治方治疗本病有明显效果,在此提出供广大患者选用。
一、中成药外治法
1.金黄散:局部常规清洗后,取本品适量,用清水少许调匀,外敷患处,每日2~3次,连续2~3天。可清热解毒。
2.硫磺软膏:大黄粉10g,硫磺软膏适量,调匀备用。患处用温水冼净后,直接将药膏涂抹于患处,每天3~4次,连续7~10天。可清热解毒。
二、药敷疗法
1.飞硫磺、大黄粉各15g,置瓶中,加入冷开水100ml拌匀,用棉签蘸药液外搽患处,每日3次,早、中、晚各1次,以搽后局部发痒为度,连续使用7~10天。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2.大黄粉10g,灭滴灵片1粒,共研细末,用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用棉签蘸药液外搽患处,每日3次,早、中、晚各1次,连续7~10天。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三、药酊疗法
1.百部50g,75%酒精100ml,密封浸泡5~7天即成。使用时用棉签蘸药液外搽患处,每日3~5次,连续使用5~7天。可活血通络,消肿止痛。
2.百部30g,蛇床子、地榆各10g,75%酒精100ml,密封浸泡5~7天即成。使用时用棉签蘸药液外搽患处,每日3~5次,连续5~7天。可活血通络,消肿止痛。
四、药浴疗法
1.枇杷叶、霜桑叶、金桔叶各适量。将诸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入清水少许,先浸泡5~10分钟,再以上药煎取浓汁,用消毒药棉蘸药液外搽患处,每日3~5次,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连续1~2个疗程。可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
将新鲜荸荠洗净后,横切成两瓣,反复地涂擦酒糟鼻上,一日5-6次。涂擦后勿用水洗,涂上的粉汁越厚越好,7天为一疗程。
大黄、雄黄各等量,共研细粉,温开水调成糊,敷于患处。
硫黄30克,轻粉、密佗僧、白矾各3克。共研细末,以蜂蜜调成糊状,每日3次搽患处。
雄黄、硫磺各15克,轻粉6克。共研细粉,用人乳调各涂患处,每日1次。
大麻子、大枫子各50克,取仁捣碎;红粉、轻粉各5克,掺入前者拌匀做丸。每丸重7-8克,用4层纱布包,挤出油后擦患处,每晚1次。1丸可擦2-3次。
木鳖子、大枫子、核桃仁、桃仁、水银各9克,蓖麻子15克(取仁),脑砂3克。共捣如泥,用纱布包好。每日3次搽患处。
木鳖子仁、大枫子仁、大麻子仁、樟脑各6克,核桃仁、水银各9克,四仁去内皮共捣为泥,再加入樟脑、水银,共研至水银混匀为止,涂患处。每日2-3次。
大枫子仁、蓖麻子仁各9克,木鳖子仁、水银各3克,铅粉6克。共捣成膏,纱布包好,涂擦患处。每日2-3次。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
取穴方一 肺俞、胃俞、大椎、患部。
方法:采用刺络拔罐法,或用梅花针刺叩刺拔罐法。前3穴用三棱针点刺或梅花针叩刺,至皮肤发红,微出血为度,然后拔罐15-3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患部刺后不拔罐,用生大黄、净芒硝各30克,共研细末。每取10克,用鸡蛋清调成糊状外涂患部。日涂数次。
附记:忌食辛辣、鸡鱼等刺激性食物,忌饮酒。如果每日按摩患部10分钟,则效果更佳。
取穴方二 主穴:大椎、肺俞、身炷、膈俞、胃俞。配穴分2组,一为迎香、印堂;二为素(骨+谬)、内迎香。
方法:主穴用闪火法拔罐15分钟;配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1-3滴,两组配穴交替使用。
取穴方三 迎香(双)、合谷(双)、素(骨+谬)。胃痛配中脘、足三里。
方法:迎香与合谷和配穴用针刺后拔罐法。先以毫针用泻法针刺,留针15分钟,起针后,拔罐15分钟。素(骨+谬),点刺放血。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
轻度的酒糟鼻患者可以单独使用局部药物控制,对于稍微复杂的病例,开始时可以同时使用口服和局部药物治疗,病情缓解以后,病人经常可以停止口服药物而单独使用局部药物。病情偶尔发作的情况下再重新使用口服药物。
甲硝基羟乙唑(灭滴灵)
甲硝基羟乙唑是最常被研究用于治疗酒糟鼻的局部用药,目前有膏剂、胶凝剂和洗剂可供选择使用。
甲硝基羟乙唑是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异吡唑。该药能够改善酒糟鼻症状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它的抗炎和免疫抑制功能有关。它对于丘疹和脓疮的治疗也有效,可以减少擦烂红斑。但是,它通常没有抗毛细管扩张作用。使用甲硝基羟乙唑很容易被病人接受,因为它使用方便,副作用轻微。仅有超过2%的病人报告使用以后有刺痛、干燥、痒和烧灼感。
磺胺醋酰钠
磺胺醋酰钠也被用于酒糟鼻的局部治疗。但是,这类药物应该避免用于对磺胺类抗菌素过敏的病人。目前,有几种不同类型的磺胺醋酰钠洗剂。
氯洁霉素(克林霉素、氯林克霉素)
局部氯洁霉素制剂虽然没有被(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酒糟鼻,但它的水质凝胶剂和洗剂治疗红斑痤疮有效,并且易于被病人耐受。
杜鹃花酸(壬二酸)
人们熟知的用于治疗寻常痤疮(俗称“青春痘”、“暗疮”、“酒刺”)的杜鹃化酸也可以用来治疗酒糟鼻。在一次丘疹脓疱性酒糟鼻病人中进行的随机对比研究中,科学家比较了20%杜鹃化酸局部用膏剂和0.75%甲硝基羟乙唑膏剂的功效。经过15周的治疗,两种药物取得了同样的疗效,都明显减少了病人脸上的丘疹和脓疮。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