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久则于局部皮肤发生浸润肥厚呈苔癣化改变。有时皮损也可波及阴囊、阴茎根部等处。
查股癣应注意与下面一些皮肤病进行鉴别:
(1)脂溢性皮炎:有时也可侵犯阴股部,皮疹为淡红色斑,有脱屑,有的呈环状,边界清楚,但直接镜检真菌为阴性。
(2)红癣:由一种棒状杆菌引起的皮肤病,常见于腋下、股部等处,病变部位皮肤为砖红色,边缘没有炎性环,不痒,直接镜检真菌为阴性。
(3)银屑病:俗称牛皮癣,可侵犯股部,表现为环状或斑块状红斑,一般表面有较厚的鳞屑,全身其他部位也可有同样的皮疹。
(责任)
由于致病真菌的不同,又可分为:
①角质癣菌症,如花斑癣等;
②皮肤癣菌病,如头癣、体(股)癣、手足癣、甲癣等;
③皮肤和皮下组织真菌病,如孢子丝菌病等;
④系统性真菌病,如组织孢浆菌病等;
⑤条件致病性真菌病,如念珠菌病、隐球菌病等。其中以皮肤癣菌病的发病率最高,可发生在身体各部位,如会阴、手、足等处。
治疗可采用局部或全身药物治疗。
【处方】
1.要积极治疗全身各处的真菌病,不能仅治疗某一部位的真菌病。对家庭中其他真菌病患者亦应治疗,以免交叉感染。
2.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换衣、被、袜。应定期对患足癣患者的鞋进行消毒。
3.认真治疗,不能以不痒即认为是治愈了,应经医生认可才能停药。甲癣患者必须坚持治疗至少3个月。
4.如有糖尿病应积极予以治疗。
(责任)
护理要点
◆ 积极治疗初发的手癣和足癣是预防甲癣的关键。一旦感染上甲癣,应在治疗甲癣的同时,治疗手癣和足癣。甲癣的治疗时间较长,患者须有耐心。
◆ 病甲可用锋利的刀片轻轻刮去,外搽30%冰醋酸或3%克霉唑酊,也可用比病甲小的棉球浸透药液,置于病甲上保持湿润,使药水渗透入病甲深处,直到有疼痛感再将棉球除去,反复进行多次,一般需要治疗l一3个月,可以根治。
◆ 治疗时应注意30%冰醋酸具有很强的刺激性,要注意保护病甲周围的正常皮肤。
(责任)
致病的真菌分为两类:一是浅部真菌,主要侵犯毛发、皮肤、指甲,俗称癣病。如:头癣、体癣、股癣、手足癣、花斑癣等;一是侵犯皮下组织及内脏的真菌,所引起的疾病称为深部真菌病。癣病好发于夏季,接触患癣的人或动物及公用生活用具,均可发生传染。而且与人体的抵抗力有较密切的关系。
体癣,除头皮、手足外,皮肤上的癣皆称为体癣。发生于大腿根部的癣则称为股癣。体癣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呈环状或钱币状。边缘鲜明,略微高出皮肤表面,有中心愈合面向外扩张的倾向,有瘙痒感。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是防治癣病的基本要求。尽量分开生活用具是预防癣病传染的重要措施。治疗体癣时,若有手足癣、指甲癣,必须同时治疗,否则不能根除。内衣煮沸消毒也是治疗体癣的重要措施。一般不需要服药。若体癣广泛者,可服灰黄霉素或酮康唑,3~4周为一疗程。外搽复方雷琐辛液、复方苯甲酸液,或外搽眯康唑软膏、克霉唑软膏,皆有较好的疗效。
手足癣,最为常见。手癣俗称“鹅掌疯”,足癣又称“香港脚”。手足癣的发病与手足多汗、鞋不透气等有关。主要表现为水疱、糜烂、脱皮,局部有剧烈瘙痒。皮肤破后可引起细菌继发感染及淋巴管炎、丹毒等。
预防手足癣,应严格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手足清洁干燥。尽量不用公用的浴盆、毛巾、拖鞋等。治疗手足癣,通常以外用药为主,可用水扬酸、鞣酸各2克,溶解在水内,浸泡手足部,每天1次,每次15分钟,5~10次为一疗程。或用10%冰醋酸浸泡手足,然后擦干。外搽复方苯甲酸软膏或咪康唑软膏也有一定效果。如果已发生细菌继发感染,可用抗生素治疗。为了消灭鞋内的真菌,可用40%福尔马林棉球1~2个,用塑料纸包好放在鞋内过夜。
指甲、趾甲癣,多继发于手足癣,所以要与手足癣同时治疗。治疗方法是将病指(趾)甲削除后,外搽35%冰醋酸溶液。因指(趾)甲生长缓慢,故治疗甲癣需持之以恒,至少要用药3个月以上才能有效。
花斑癣,又称汗斑。是由花斑癣菌引起的。表现为黄豆大小的圆形斑疹,略带灰色,好发于颈、胸、背部,其病情夏天重、冬天轻。
防治花斑癣要注意个人卫生,病人的衬衫、裤子、被单等都要煮沸消毒。可用复方雷琐辛溶液,或40%硫代硫酸钠溶液外搽。必要时可用酮康唑内服,对本病疗效颇好。
(责任)
入梅后的气候特点是潮湿闷热。气温升高、阴雨绵绵,容易引起多种疾病,尤其是霉菌感染。
因为温暖潮湿的环境有利真菌的生长繁殖,引起皮肤癣病。皮肤癣特别容易在脚趾、手掌等部位蔓延,使人痛痒难忍。脚癣如不及时治疗,还会向身体其它部位传染,变成体癣、股癣、手癣、花斑癣。另外,霉菌还会在人体生长繁殖,引发霉菌性肺炎等疾病。
因此,梅雨季节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周围环境的通风干燥,发现霉菌感染要及时治疗。
梅雨多发皮肤病
二军大长征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廖万清教授介绍,真菌生长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温度在25摄氏度以上,二是相对湿度在75%以上,梅雨季节正适合于真菌生长繁殖。所以,梅雨天是皮肤真菌病多发季节。据统计,上海地区每年大约有46.6%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真菌病,头癣、体癣、股癣等,病情症状各有不同,大多患处会出现丘疹、水泡、鳞屑甚至糜烂。
患癣病通常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引起癣病的真菌广布自然界,它们喜欢温暖潮湿,因此我国南方及东南沿海各省癣病的发病率非常高。二是高温工作环境、较差的卫生条件、不常洗澡、换衣、衣着过紧、多汗、肥胖、糖尿病、长期内服或外用激素类药物都可能引发癣病。另外,个体间直接或间接地接触传染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患上真菌病后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症状 体癣和股癣特征
体癣指面颈部、躯干和四肢光滑的皮肤受癣菌感染。其中会阴和肛门周围皮肤的感染又称股癣。
股癣与体癣性质相同,但因解剖部位不同,股癣处皮肤薄嫩,不能使用刺激性大的药物,所以特别予以区分。
体癣、股癣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开始多为红色小丘疹或水疱,以后表面出现脱屑,脱屑不断扩大成环形或多环形。典型的皮肤损害一般边缘清楚,由丘疹或水疱组成,中央皮肤外观基本正常或有色素加深,自觉瘙痒。日久皮肤可增厚,称苔癣样变。
股癣多见于腹股沟部和肛门周围,或累及阴囊,常瘙痒剧烈。由于长期不断搔抓和刺激,阴囊皮肤常呈现湿疹样或苔癣样变化,边缘也不再清楚,极易误诊。
治疗
局部外用抗菌药
皮肤癣菌生长需温暖湿润的环境,所以梅雨天是皮肤真菌病多发季节,患者会增多。体股癣多来自于灰指甲或瘙抓足癣后的自我传染及公共场所、集体宿舍、家人中的互相传播,接触猫狗等宠物是儿童患体股癣的又一重要病因。
治疗体股癣一般局部外用抗真菌药如1%兰美抒霜剂即可。疗程要足够,一般搽至体股癣损害消退后二周以保证治疗彻底。身体其它部位有癣病的如手足癣、甲癣等也一定要同时治疗。当体股癣广泛和外用药疗效不好时,可口服兰美抒片剂治疗。
治疗时及治疗后要避免互相传染,衣服毛巾等要经常消毒。要保持个人清洁,常洗澡,勤换衣。不使用公共拖鞋、浴盆、毛巾、用具等。豢养的宠物也应保持清洁,及时治疗猫狗的癣病。
长征医院设立真菌病专科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现已建有国家医学真菌保藏管理中心隐球菌专业实验室,经国际权威机构确认,该院的真菌病研究和临床诊治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中华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医学真菌病专科设在长征医院皮肤科,有我国著名真菌病学专家廖万清教授、温海教授等开设专家门诊。诊疗范围包括甲真菌病(灰指、趾甲)及各类真菌(皮肤)病。
华山医院对付顽症有高招
科研指导临床,提高临床疗效,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不断攻克皮肤顽症的法宝。该院率先建立皮肤真菌室、病理室和免疫室,研制出50多种外敷内服制剂,开设真菌病、光敏感、红斑狼疮等10多个专病门诊。专攻疑难杂症,使华山医院皮肤科名声鹊起。至今,华山医院专家采用10多种世界先进的激光治疗仪,让20万皮肤病患者露出了微笑。
观点
如何防治夏季皮肤病
微生物感染类皮肤病:如气囊炎、脓疱疮、疖、体癣、汗斑和股癣等
病因或症状由于汗液浸渍皮肤、尘埃粘附。而招致葡萄球菌、真菌、链球菌的感染。
防治方法勤洗澡,勤换衣服,避免汗渍,保持皮肤清洁;细菌感染用抗菌素,真菌感染用癣药水擦局部。
光感性皮肤病:如光感性皮炎病因或症状皮肤较白的人易患。因阳光长时间照射在皮肤暴露处,如手背、面部等会发红和肿胀,甚则出现水泡,多见于光感性。
癣是由真菌(即霉菌)引起的皮肤病。致病的真菌分为两类: 一是浅部真菌,主要侵犯毛发、皮肤、指甲,俗称癣病。如:头 癣、体癣、股癣、手足癣、花斑癣等;一是侵犯皮下组织及内脏 的真菌,所引起的疾病称为深部真菌病。癣病好发于夏季,接触 患癣的人或动物及公用生活用具,均可发生传染。而且与人体的 抵抗力有较密切的关系。
体癣,除头皮、手足外,皮肤上的癣皆称为体癣。发生于大 腿根部的癣则称为股癣。体癣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呈环状或 钱币状。边缘鲜明,略微高出皮肤表面,有中心愈合面向外扩张 的倾向,有瘙痒感。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是防治癣病的基本要求。尽量分开生活 用具是预防癣病传染的重要措施。治疗体癣时,若有手足癣、指 甲癣,必须同时治疗,否则不能根除。内衣煮沸消毒也是治疗体 癣的重要措施。一般不需要服药。若体癣广泛者,可服灰黄霉素 或酮康唑,3~4周为一疗程。外搽复方雷琐辛液、复方苯甲酸 液,或外搽眯康唑软膏、克霉唑软膏,皆有较好的疗效。
手足癣,最为常见。手癣俗称“鹅掌疯”,足癣又称“香港 脚”。手足癣的发病与手足多汗、鞋不透气等有关。主要表现为 水疱、糜烂、脱皮,局部有剧烈瘙痒。皮肤破后可引起细菌继发 感染及淋巴管炎、丹毒等。
预防手足癣,应严格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手足清洁干燥。尽 量不用公用的浴盆、毛巾、拖鞋等。治疗手足癣,通常以外用药 为主,可用水扬酸、鞣酸各2克,溶解在水内,浸泡手足部,每 天1次,每次15分钟,5~10次为一疗程。或用10%冰醋酸浸泡 手足,然后擦干。外搽复方苯甲酸软膏或咪康唑软膏也有一定效 果。如果已发生细菌继发感染,可用抗生素治疗。为了消灭鞋内 的真菌,可用40%福尔马林棉球1~2个,用塑料纸包好放在鞋 内过夜。
指甲、趾甲癣,多继发于手足癣,所以要与手足癣同时治疗。 治疗方法是将病指(趾)甲削除后,外搽35%冰醋酸溶液。因指 (趾)甲生长缓慢,故治疗甲癣需持之以恒,至少要用药3个月 以上才能有效。
花斑癣,又称汗斑。是由花斑癣菌引起的。表现为黄豆大小 的圆形斑疹,略带灰色,好发于颈、胸、背部,其病情夏天重、 冬天轻。
防治花斑癣要注意个人卫生,病人的衬衫、裤子、被单等都 要煮沸消毒。可用复方雷琐辛溶液,或40%硫代硫酸钠溶液外搽。 必要时可用酮康唑内服,对本病疗效颇好。
甲癣俗称“灰指甲”,是发生在指(趾)甲上的癣。通常是先由一个指(趾)甲开始出现灰白色斑点,逐渐扩大,指(趾)甲变厚而松脆,高低不平,失去光泽,有的翘起或残缺不全,也可形成甲剥离,触及疼痛,可引起感染发生甲沟炎。
护理要点
◆ 积极治疗初发的手癣和足癣是预防甲癣的关键。一旦感染上甲癣,应在治疗甲癣的同时,治疗手癣和足癣。甲癣的治疗时间较长,患者须有耐心。
◆ 病甲可用锋利的刀片轻轻刮去,外搽30%冰醋酸或3%克霉唑酊,也可用比病甲小的棉球浸透药液,置于病甲上保持湿润,使药水渗透入病甲深处,直到有疼痛感再将棉球除去,反复进行多次,一般需要治疗l一3个月,可以根治。
◆ 治疗时应注意30%冰醋酸具有很强的刺激性,要注意保护病甲周围的正常皮肤。
由真菌引起的疾病统称为“真菌病”。由于致病真菌的不同,又可分为:
①角质癣菌症,如花斑癣等;
②皮肤癣菌病,如头癣、体(股)癣、手足癣、甲癣等;
③皮肤和皮下组织真菌病,如孢子丝菌病等;
④系统性真菌病,如组织孢浆菌病等;
⑤条件致病性真菌病,如念珠菌病、隐球菌病等。其中以皮肤癣菌病的发病率最高,可发生在身体各部位,如会阴、手、足等处。
治疗可采用局部或全身药物治疗。
【处方】
1.要积极治疗全身各处的真菌病,不能仅治疗某一部位的真菌病。对家庭中其他真菌病患者亦应治疗,以免交叉感染。
2.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换衣、被、袜。应定期对患足癣患者的鞋进行消毒。
3.认真治疗,不能以不痒即认为是治愈了,应经医生认可才能停药。甲癣患者必须坚持治疗至少3个月。
4.如有糖尿病应积极予以治疗。
癣是由真菌(即霉菌)引起的皮肤病。致病的真菌分为两类:一是浅部真菌,主要侵犯毛发、皮肤、指甲,俗称癣病。如:头癣、体癣、股癣、手足癣、花斑癣等;一是侵犯皮下组织及内脏的真菌,所引起的疾病称为深部真菌病。癣病好发于夏季,接触患癣的人或动物及公用生活用具,均可发生传染。而且与人体的抵抗力有较密切的关系。
体癣,除头皮、手足外,皮肤上的癣皆称为体癣。发生于大腿根部的癣则称为股癣。体癣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呈环状或钱币状。边缘鲜明,略微高出皮肤表面,有中心愈合面向外扩张的倾向,有瘙痒感。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是防治癣病的基本要求。尽量分开生活用具是预防癣病传染的重要措施。治疗体癣时,若有手足癣、指甲癣,必须同时治疗,否则不能根除。内衣煮沸消毒也是治疗体癣的重要措施。一般不需要服药。若体癣广泛者,可服灰黄霉素或酮康唑,3~4周为一疗程。外搽复方雷琐辛液、复方苯甲酸液,或外搽眯康唑软膏、克霉唑软膏,皆有较好的疗效。
手足癣,最为常见。手癣俗称“鹅掌疯”,足癣又称“香港脚”。手足癣的发病与手足多汗、鞋不透气等有关。主要表现为水疱、糜烂、脱皮,局部有剧烈瘙痒。皮肤破后可引起细菌继发感染及淋巴管炎、丹毒等。
预防手足癣,应严格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手足清洁干燥。尽量不用公用的浴盆、毛巾、拖鞋等。治疗手足癣,通常以外用药为主,可用水扬酸、鞣酸各2克,溶解在水内,浸泡手足部,每天1次,每次15分钟,5~10次为一疗程。或用10%冰醋酸浸泡手足,然后擦干。外搽复方苯甲酸软膏或咪康唑软膏也有一定效果。如果已发生细菌继发感染,可用抗生素治疗。为了消灭鞋内的真菌,可用40%福尔马林棉球1~2个,用塑料纸包好放在鞋内过夜。
指甲、趾甲癣,多继发于手足癣,所以要与手足癣同时治疗。治疗方法是将病指(趾)甲削除后,外搽35%冰醋酸溶液。因指(趾)甲生长缓慢,故治疗甲癣需持之以恒,至少要用药3个月以上才能有效。
花斑癣,又称汗斑。是由花斑癣菌引起的。表现为黄豆大小的圆形斑疹,略带灰色,好发于颈、胸、背部,其病情夏天重、冬天轻。
防治花斑癣要注意个人卫生,病人的衬衫、裤子、被单等都要煮沸消毒。可用复方雷琐辛溶液,或40%硫代硫酸钠溶液外搽。必要时可用酮康唑内服,对本病疗效颇好。
灰指甲常见的症状是指甲(趾甲)变灰、甲厚翘起或甲变空,与甲床分离:甲的前缘如虫蛀状,残缺不齐,久而久之,甲板全部被破坏。灰指甲为中医名称,西医则称甲癣,是由皮肤癣菌所致。广义的甲癣还指由念珠菌或曲菌引起者。
灰指甲常给我们日常及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就连日常的接待亲朋好友、端茶递水、握手,甚至折叠衣服、被褥也会带来麻烦。如刚启封的尼龙丝袜穿上脚,用手向上一拉,因指甲的残缺不齐,即把崭新的袜子划破一条长长的丝线,真令人心痛。还不止这些,若工作是打字、弹琴、画图、车衣、刺绣,那更是不便。还影响一个人的仪态,不然,为什么古代及现代欧美国家的女士要修甲、涂指甲油?因为一双漂亮的手,没有健康的指甲衬托也减少了手的美感。其实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灰指甲还是人体其他部位患癣的主要传染源,又因有些甲癣可能是念珠菌所致,因为手的触及可以引起自身如腋下、乳房下、阴部的念珠菌感染。若我们接触婴幼孩,甲癣也可以传染给小孩。小孩皮肤较细嫩,出汗较多,这种传染很易发生。若是襁褓中的婴孩,因经常换洗尿布或纸尿巾更容易造成接触传染的机会。当然甲癣患者也会影响患者免疫状态,会造成患者的敏感性增高,易发生敏疹。
甲癣常由甲板两侧或末端开始,多先有甲沟炎,进而引起甲面的凹点和沟纹,开始为小而清楚的黄或带白色的斑点,进一步甲失去光泽,变混浊,不透明,并逐渐形成裂纹、变厚、变脆,呈完全的灰白或褐色。一般常发生于40-50岁人,偶见于小孩。
甲癣治疗比较麻烦,而且收效较慢。这主要是因为甲板组织结构致密,外用药物不易渗入,因此很难有治疗效果。有些人患灰指甲10至20年,涂了多次药都不见好。的确,灰指甲不像危害人体的心肝脾肺肾疾病那么重要,甚至也没有某些皮肤病,如牛皮癣、湿疹、癣病、疱病、结缔组织病那么重要。但在当今的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除要求治疗、延年益寿,美容也提到议事日程上,看法就不一样了。灰指甲一般仅发生1-2指(趾)甲,当然无碍大局,并不严重,但需知可由1-2个病甲变成4-5个甚至10-20个,就会影响外观。在重交往的今天,就不是不足挂齿的事了。再说它可以作为传染源传染身体其他部位,甚至别人。记得某日门诊,一位神色非常紧张的青年妇女来到诊室,她不是自己看病,而是咨询她的两岁小女孩为什么会患念珠菌阴道炎。当我问及其父母或保姆有无患念珠菌的阴道炎或龟头炎时都被一一否定,小孩有无可能被外人用手或物接触过阴部也被否定,而且还非常强调家里很干净,其小孩的衣服也是由保姆专门洗的。最后我还是要求患孩子的保姆来医疗检查,结果发现保姆患有指甲癣,经实验室镜检及培养证实为白色念珠菌感染。我向病孩的母亲解释:孩子的病可能就是保姆传染的。这位年青母亲才恍然大悟。
灰指甲的传统治疗方法是在用药前(不一定每次都是)用小刀刮削松脆的病甲,或将病甲削薄,然后涂5%碘酊或10%-30%冰醋酸溶液。用药时切勿涂擦到甲周的健康皮肤上,否则会有刺激。这种方法起码要坚持数月乃至一年才能见效。很多病人往往由于碘的颜色,冰醋酸的气味以及疗程的太长而中断治疗。手术拔甲方法虽然简单,但手术有时很难彻底清除病甲,因此复发特别快,而且术后的感染令生活工作都不便,近年极少采用。那么灰指甲可否吃药治愈?我们说早在60年代已开始用口服厌黄霉素治疗甲癣,但遗憾的是治愈率低,而且疗程长,起码要每天吃药,连服4-6个月,副作用也多,故不作常规治疗首选。80年代开始用酮康唑治疗甲癣,尽管每日只服一次药,但须服6-7个月,治愈率也只有66%-68%。而且酮康唑引起肝脏损害的报告还是相当多的。近年来,有两种口服广谱抗真菌药在治疗甲癣方面均取得满意疗效。两种药物均具有亲脂亲角质性特点。毒性低,安全性大,副作用小,价格也能被多数人承受。一是伊曲康唑,要求饭后或吃饭中服,每天两次,每次0.2,每月吃一周药,停三周。然后继续再服一周期。一般甲癣连续吃两个周期,足趾甲癣连服三个周期。二是三并萘芬,每日服一次,每次0.25。指甲癣需服4-6周,趾甲癣需服12周。两种药物的有效率均可达85%-90%,并具有停服药后还可以保留药物在甲内作用四周左右的治疗后效应作用。
灰指甲是手部常见皮肤病,现在,绝大多数灰指甲可以治好。常用的方法包括用小利刀刮除松脆病甲,或挫薄增厚的病甲,然后涂10%碘酒或30%冰醋酸溶液,也可把病甲浸于10%碘酒或鹅掌风特效药中,坚持治疗几个月后,即可生出新甲。治疗严重的灰指甲,还要内服灰黄霉素几个月。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使用40%的尿素油膏。尿素油膏的配方是:尿素40克,羊毛脂20克,白蜡5克,凡士林加到100克。此尿素制剂是强烈角质溶解剂,应用时,要把病甲周围皮肤用纱布条保护起来,并用胶布固定好,然后再用纱布包好。每天换药1次,每次换药都要用小刀分离甲板,促使甲板与甲床分离。一般换药5~7次甲板即可软化与甲床分离。分离后,用小剪将甲板剪成两半,局部用碘酒消毒,滴几滴1%~2%普鲁卡因溶液,几分钟后,将病甲拔除,并清刮甲床上凸凹不平的角化物,再用尿素油膏和复方苯甲酸油膏等份混合油膏敷包,每天换药1次,直至新甲完全长出。
取20瓣大蒜,除去外皮,切碎或捣烂,放入带塞广口玻璃瓶中。加入10%的醋酸150毫升(也可用食醋代替),浸泡一天,即可使用。将病指甲浸入温水5分钟,把指甲泡软,用剪刀煎去或刮去可以除去的病指甲,将病指甲插入大蒜浸液中浸泡15分钟。每日3次,一周即可见效。如未痊愈,可按上法再治一个疗程。为节约时间,也可用药棉蘸大蒜浸液敷在病指甲上。浸入或敷上大蒜浸液,有时病甲感到有点疼痛,应坚持下去。如果脚趾甲患有灰指甲,用此法同样有效。大蒜浸液可长期保存,反复使用。用此法治脚癣也有效果。
股癣是由于皮肤癣菌的感染而引起,夏季发病率较高。夏天气温高,湿度大,适宜于癣菌的滋生和繁殖。先在大腿内侧靠阴部出现一个或数个小红斑,以后红斑扩大呈环状,边界清楚,皮损扩大可发展至外阴和肛门周围,瘙痒明显。患有手癣、足癣、甲癣者,最易通过手引起自身传播。家庭成员中有人患股癣时,也可通过手、浴盆、浴巾、衣物等互相传播。
防治方法:1、宜选用作用温和的复方雷琐辛搽剂效果较好。克霉唑霜、咪康唑霜、达克宁霜剂每日2次外用,一般2-3周可达理想效果,另外,久治不愈者可口服广谱抗真菌药伊曲康唑,对所有皮肤真菌感染均有效,每天200毫克,饭后即服,连服1-2周。
2、患者要同时治疗自身的足癣、手癣和甲癣。
3、夏天要勤洗澡勤换内裤,选用透气、吸湿性能好的棉织品内裤为好。
4、患者的内衣、内裤、被单、袜子要单独洗,洗后要煮沸消毒或开水烫洗。不要与家庭成员的衣物混洗,避免交叉感染。
股癣是指股内侧、会阴、臀部感染真菌后引起的皮肤病。股癣的真菌可以通过内衣、浴巾等传播,也可通过性生活传播,故股癣也被列入性传播性疾病之中。但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股癣就一定是通过性交传染的,临床上80%以上的股癣是通过非性交传播的。
在我国引起股癣的病原体主要是毛癣菌属的红色毛癣菌和石膏样毛癣菌,表皮癣菌属的絮状表皮癣菌以及少数白色念珠菌。
主要症状是局部瘙痒明显。本病容易复发。多由于接触患癣病人或通过猫、狗等传染,或通过衣物用具而间接传染,或先患足癣,因搔抓蔓延而传染。夏季时节,气候炎热潮湿,人体多汗,尤其是股内,如不及时洗澡,或穿着紧身内裤大量汗液来不及蒸发,则易得此病。另外,患有糖尿病、白带过多等的病人,以及长期口服或局部应用大量广谱抗生素或皮质类固醇,也易患股癣。从发病率来看,主要是青年人,男性多于女性。本病多发于夏季,气候潮湿或炎热往往使病情加重,冬季缓解或痊愈。
股癣是好发于股部的皮肤病,有时还可累及会阴、阴阜部、肛周、臀部、阴囊皱褶等处,瘙痒剧烈,由于搔抓,患者可继发皮炎、苔癣化改变或继发感染。
股癣皮疹的特征为:
(1)股癣刚开始时,为边缘清晰、稍微隆起的红斑,渐渐扩大,上面有落屑,渐渐由红色转为褐色或肤色。
(2)病损的中心渐渐自动愈合,向周围发展,红斑的边缘炎症比较明显,上面可有皮疹、水疱、痂皮,甚至糜烂,形成环形。
(3)愈后留下暂时性色素沉着,瘙痒症状严重。
要明确诊断为股癣,首先,要找有经验的专科医师诊治,专科医师很容易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化验检查作出明确诊断。股癣是霉菌感染,一般说,作一个落屑的直接镜检,即取皮损边缘处的小片鳞屑,置于玻璃片上,滴入一点氢氧化钾溶液,使角质蛋白溶解,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有否真菌的菌丝,就可以明确诊断。当然,有条件的,还可依真菌的培养作出更明确的诊断。
诊断股癣并不困难,但应谨慎地与一些皮肤病进行鉴别,不然治疗很难作到有的放矢。容易与股癣混淆的皮肤病主要有:
(1)脂溢性皮炎:有时也可侵犯阴股部,皮疹为淡红色斑,有脱屑,有的呈环状,边界清楚,但直接镜检真菌为阴性。
(2)红癣:由一种棒状杆菌引起的皮肤病,常见于腋下、股部等处,病变部位皮肤为砖红色,边缘没有炎性环,不痒,直接镜检真菌为阴性。
(3)银屑病:俗称牛皮癣,可侵犯股部,表现为环状或斑块状红斑,一般表面有较厚的鳞屑,全身其他部位也可有同样的皮疹。
股癣多见于臀部和大腿上内侧,但也常侵犯阴茎。初起为小丘诊(小疙瘩),奇痒,然后扩大形成边缘呈环状凸起,中央平坦的圆形或多形性皮损,常见脱屑。引起人们的忧虑,以为是性病。这种忧虑是没有必要的。
股癣是较顽固的疾病,极容易复发,对很多药都敏感,但治疗结束后一定时间内仍可以复发。一般以外治为主,不需内治;但顽固者、泛发者可以加用内治疗法。常用于治疗股癣的药:
(1)复方雷琐辛溶液,为医院内部制剂,刺激小,作用迅速,每天外用1~2次,连用10天即可达到临床痊愈。
(2)复方达克宁,西安杨森制药厂出品,见效快,止痒效果好。
(3)1%克霉唑、克烈癣霜,1%益康唑霜等。我建议用克霉唑。
阴茎处皮肤薄嫩,治疗时不可用刺激性过强的药物,如久治不愈,或面积大,发病广泛者,可内服斯皮仁诺200mg,每日1次,连续5天。
临床表明,中草药外洗是治疗股癣有效的方法之一,它见效快,止痒好,治愈后不容易复发。实验证实,像中药黄柏、苍术、百部、青木香、土槿皮、艾叶、花椒、地肤子、苦参、土大黄、厚朴等均有良好的抗真菌效果。青木香60g 百部30g 苦参10g 地肤子30g 黄柏10g 艾叶10g 川椒6g。煎水,待温外洗,每日1次,每次20分钟,见效奇快。
预防股癣
(1)洁身自好,不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不使用他人内衣、内裤及洗浴用品。
(2)经常换洗内裤,并保持外阴部清洁,经常洗晒衣被。
(3)减少出汗,促进股根部蒸发作用。尽量保持干燥,穿宽松合贴身内裤。
(4)如患有灰指甲、鹅掌风、圆癣,应积极治疗,以防经手传染于阴股部。
皮肤癣菌病
皮肤癣菌病是指由皮肤癣菌引起的表皮(角质层)、毛发、甲板等组织的感染,包括手足癣、体股癣、头癣、甲癣等。
[临床表现]
1.体股癣
(1)光滑皮肤的皮肤癣菌感染
(除外黄癣茁和叠瓦癣菌),统称体癣。位于外生殖器和肛门附近者又称股癣。
(1)通过自我感染(手足癣)、接触有癣菌感染的动物或患癣者的生活用具引起。
(3)原发损害为丘疹、水疱或丘、疱疹,视病原菌而异。损害为针头到绿豆大小,从中心等距离向外发展,由于机体免疫力作用,形成中心痊愈,外围扩张的圆形损害,几个损害可互相融合成多环形,边缘隆起,由散在的丘疹水疱、丘疱疹、痂和鳞屑连接而成。常伴明显瘙痒。
2.手足癣:常跖皮肤癣菌(黄癣菌和叠瓦癣菌除外)感染称手足癣,手足背面感染属体癣。手足癣与体股癣同属表皮角质层感染,不过掌跖角质层厚(易发病且损害炎症不明显),多汗而无皮脂腺(有利于感染)且唐擦多,多继发改变,如皲裂等。
3,头癣:头皮和头发的皮肤癣菌感染总称头癣。由于皮肤癣菌的侵入,毛干折断或长或短,皮损可表现为环状或鳞屑斑(白癣和黑癣的早期和晚期损害)、黄癣痂(黄癣)。
4.甲癣:皮肤癣菌的甲板感染.可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白斑,表面失去光泽;有的呈甲板增厚,失去光泽;有的呈甲板萎缩变薄,甲板与甲床分离,甲板失去光泽或甲板增厚变脆,部分破损。趾甲多见。
[诊断]
1.根据临床表现一般诊断不难,如有怀疑可作直接镜检或真菌培养。体癣应与玫瑰糠疹、环形红斑、银屑病、神经性皮炎等区别;手足癣应与手足部湿疹、汗疱疹、癣菌疹等区别;头癣应与石棉糠疹、头皮脂溢性皮炎等区别;甲癣注意与其他指(趾)甲病相区别。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体股癣及手足癣:以外用药物为主,根据病情可选用水杨酸苯甲酸酊、复方苯甲酸搽剂、复方苯甲酸软膏、5%—10%水杨酸软膏、1%克霉唑霜、1%益康唑霜、2%咪康唑霜(如达克宁霜)、1%联苯苄唑霜(如孚琪、霉克等)、2%酮康唑霜、1%环吡酮胺(环利软膏)等。对于病变范围广泛或相互并发者,可考虑口服药物,如酮康唑200mg,每日1次口服,连服2-4周(注意其肝毒性反应);伊曲康唑(斯皮仁诺)lOOmg,每日1次口服,连服15—30日;特比萘芬(疗霉舒)250ms,每日1次, 口服2-6周。
(2)头癣
①服药:内服灰黄霉素,每日15-20mg/kg,白癣服药3周,黄癣月艮药20-25日。
②搽药:用5%—10%硫黄软膏,或2.5%碘酊,或复方苯甲酸软膏搽遍全头,以病损处为重点,连续用药2个月。
③剃发:用药期间应每1-2周剪发1次。
④冼头:每日用热水肥皂洗头。
⑤消毒:患者的生活用具、理发用具等应进行煮沸消毒或采取其他灭菌措施。
(3)甲癣
局部用药:首先应尽可能将病甲削除,方法可采用剥甲软膏或帕特药盒或40%尿素软膏,封包软化后削除。亦可每晚用热水浸泡,慢慢将病甲部分削除干净,然后再坚持涂搽外用药物,如30%冰醋酸、10%碘酊、复方水杨酸苯甲酸酒精等,一般需坚持4-6个月,甚至1年。
内服药:可选用伊曲康唑200mg,每日2次;或特比萘芬250mg,每日2次。每月第1周服药,共3-4个月。
2.中医药治疗
(1)头癣
①剪发后以蛇床于水洗头,再以硫黄20克、豚脂80克,混匀成膏外用。
②鲜苦楝子打碎,放在棉油中熬枯,去渣取油涂搽。
(2)体股癣
①生半夏或生南星1枚,醋磨汁,涂搽。
②土槿皮、百部各30克、蛇床子,1克、50%酒精240毫升,浸泡3昼夜,过滤取液外搽,每日1-2次。
(3)手足癣
①苦参30克,水适量,煎沸待温,洗手足。
②鲜仙人掌洗净捣烂,用白布拧汁,取汁外涂,每日2-3次。
(4)甲癣:禽醋烧热以后,浸泡患处,每次30分钟,每日1次,每、次泡后,用小刀轻刮病甲,然后取白风仙花及白矾适量捣烂厚敷,每日更换1次。
[预防与调养]
1.头癣;广泛宣传,在流行区进行普查,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患者需独用被褥、枕头、帽子、面盆、毛巾等。污染的衣帽被褥采取晒烫、煮沸消毒,理发工具电应采取泡、洗消毒,剪下的病发需用纸包好烧毁。公共场所应加强管理,注意消毒及检查。
2.体股癣:病人的衣服,特别是股癣病人的内裤、背心,须煮沸消毒5~10分钟。积极治疗其他部位的真菌感染,如手足癣、甲癣、头癣等。不要接触猫狗等动物,或接触病人的毛巾或浴盆。
3.手足癣:应注意个人卫生。浴室中最好不用公用拖鞋,洗澡时携带个人毛巾及浴巾。要积极治疗手足癣,以免接触传染他人。袜子要煮沸消毒,皮鞋及不能用水煮沸消毒的用具,可用1%福尔马林溶液倒在草纸上,与皮鞋或其他用具一起用纸包裹消毒。
4,甲癣:积极治疗其他常见的癣病,尤其是手足癣。甲癣是此类病中最顽固的一种,故治疗必须彻底。
概述
甲癣是皮肤癣菌侵犯甲板所致的病变,最常见的致病菌为红色毛癣菌,由于甲板较厚,外用药物难以透入,感染常不易治愈。
临床表现
1.常单个发病,逐步累及其他指、趾甲;
2.病甲增厚、不平、松脆和变形,色灰白或污黄无光泽;
3.常伴发手、足癣。
诊断依据
1.起病特点;
2.病甲损害特征;
3.甲屑直接镜检可见菌丝,真菌培养阳性。
治疗原则
1.应同时治疗伴发癣病;
2.刮除病甲再外用抗真菌制剂;
3.手术拨除病甲再外用抗真菌制剂;
4.必要时内服系统抗真菌药治疗。
用药原则
1.单个或损害数量较少者,可选用尿素霜包封软化拔甲或手术拔甲后,局部外用抗真菌制剂治疗;
2.泛发性损害者,可内服斯皮仁诺或疗酶舒治疗。
颜面单纯糠疹又称寄生性浅色斑,俗称“桃花癣”,中医称虫斑或风癣,是一种颜面的白色糠状鳞屑斑,影响颜面美容。
此病在春季起病,夏秋后消退。皮疹主要为色素减退性圆形或卵圆形斑片,多见于面部, 亦好发于上臂、颈和肩部等处。斑片大小不等,直径约1厘米至数厘米,淡白或淡红色,边界清楚,边缘可微高起,上覆少量鳞屑。多无自觉症状,部分病人可有轻度瘙痒。经数日或更长一些时间可自行消退。其病因尚不明确。有人认为本病与链球菌感染有关。近年来认为本病是一种非特异性皮炎或亚型湿疹,与强烈的阳光照射有关。其中大部分患者能够确定与肠道寄生虫有关。
颜面白色鳞屑斑因无明显不适,不少患者不治也可自愈。需要治疗者,应该首先注意有无肠道寄生虫,经大便镜检,确有肠道寄生虫者应做驱虫治疗,并可内服维生素B2、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A、维生素D等。
局部治疗可选用硼酸软膏,2.5%~5%白降汞软膏,0.5%金霉素软膏,涂在白色鳞屑斑上
多见于臀部和大腿上内侧,但也常侵犯阴茎。初起为小丘诊(小疙瘩),奇痒,然后扩大形成边缘呈环状凸起,中央平坦的圆形或多形性皮损,常见脱屑。
股癣是霉菌感染,根据症状诊断不难,有疑问时可刮取皮损处的少许皮屑,在显微镜下查找霉菌菌丝,有助于确诊。
阴茎处皮肤薄嫩,治疗时不可用刺激性过强的药物,一般可外用克霉唑软膏,效果较好。若其它部位也有癣则应同时治疗,以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