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故事:初二男生因脚气被取笑

   有位家长带着他读初二的儿子来看病,说最近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读书无精打采,不想上学。不久前的一次测验也考得一塌糊涂。问他什么原因,他开始不愿意讲,后来在我们的一再逼问下,才告诉我们说:最近一段时间感觉脚内瘙痒不适,上课左顾右盼,老爱弄他的脚。被数学老师发现后,下课后要他把鞋脱了给看看,到底内面藏了什么?他开始不愿意,可在老师的执意要求下把旅游鞋脱下,结果满屋散发着臭气,被同学取笑,他觉得特没面子,上学也无心听讲,感觉学习兴趣提不起来。

   望望低着头不想说话的小伙子,看着他穿的耐克旅游鞋,我已明白了八九分,便叫他把旅游鞋和袜子脱下让我看看。

   当这位中学生把脚脱给我看的时候,一股难闻的汗臭味扑鼻而来,袜底是湿的,他的脚板发白,趾间明显的浸渍糜烂,脚趾头发红,有些小水疱。这是许多年轻人有的典型的脚气和脚臭混合体。患者需要刮些皮屑做下真菌检查。

   病因分析:脚臭是因为脚汗太多

   孩子的爸爸问:为什么儿子会有脚臭呢?

   医生告知,脚臭发生的原因主要与局部多汗有关,而多汗有自身的生理因素、疾病因素以及外在因素。有些年轻人手掌与脚掌的汗腺发达、容易流汗。而有些工作必须经常穿着不透风的鞋袜等,如警察、军人或是某些行业的工人,如果经常流汗,则发生脚臭的机率大增。有些个人卫生习惯不好,不勤换鞋袜,不重视脚指头与脚缝的清洁,更没有将脚擦干,这些不良的卫生习惯都是造成脚臭发生的元凶。脚掌每平方厘米有600多个汗腺,每天能排500毫升的汗水。而汗液里含有水分、盐分、乳酸及尿素等。当鞋中通风透气性不佳时,汗液无法散发,皮肤表面的PH值会由原本的4.4升高到PH7左右,这样的环境很适合脚底某些致病菌的生长。当汗多的时候,局部皮肤的最外层角质层泡软,寄生在局部的细菌能分解皮肤代谢物,产生难闻的恶臭。另外。直接来自皮肤排泄物--汗液中有乳酸,表现特征为酸味,类似于酸奶的味道;汗液中含有尿素,细菌将它分解产生有冲鼻子的氨水的气味,几种味道混合在一起就成了难闻的臭味,特别是当脚在鞋子内捂了很长时间后,脚臭的味道更重。

    去脚气法宝:勤清洁勤换鞋袜+醋泡脚

    怎样才能消除汗臭呢?平时要注意清洁,保持脚部皮肤干燥和清洁,勤换袜子和鞋子。平时不宜穿运动鞋、旅游鞋等不透气的鞋子,或在鞋垫下撒些吸汗粉或达克宁散等。积极通过口服依曲康唑或特比奈芬2-4周,配合外用达克宁霜等抗真菌药治愈脚癣。少吃容易引发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葱、生蒜等。情绪宜恬静。有些办法也能止汗,如生理性轻度多汗可用氯化铝制成的止汗剂,能暂时抑制汗管的分泌。如手足多汗证,现在有种通过微创手术切断胸腔后壁的一条神经可立马止汗。

  对于脚臭也有些民间方法可试试,如葛根15克、研成细末,加白酒15克、再加适量水,煎后洗脚,每日1次。或洗脚时,加米醋10-15毫升于水中,调匀后浸泡足15分钟左右,每日1次,连续3-5天。或洗脚时,在热水中加50克白矾,浸泡10分钟左右,都有消除脚臭的功效。

  随着城市中饲养猫、狗等宠物增多,很多癣病患者都与这些动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有的人喜欢宠物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和宠物的亲密程度甚至超过了和亲人关系,不但长时间抱着宠物玩,就连晚上睡觉的时候,也要搂着宠物睡觉。很多人虽然很注意自己的卫生,但对自己的宠物就不那么在意,如果宠物患有癣病,难免会在不知不觉中被传染皮肤病,皮癣症就是常见的疾病之一。特别是小孩子,皮肤娇嫩,防御能力差,更容易被感染。

  据介绍,所谓的皮癣症就是一种表皮的霉菌感染,而这些霉菌常出现在我们周遭的生活环境中,而受到许多小朋友喜爱的小宠物如三线鼠也是传染源之一,临床上大部份的皮癣症呈现皮肤单一或多处的红色斑块,之后以同心圆的方式慢慢的向周围扩大,红斑的界线常可看到些微的垄起及白色的脱屑,很多皮癣是可经由以上的特征来诊断。

  专家提醒:饲养宠物时一定要注意卫生清洁,儿童尽量不要和宠物有过于亲密的接触,如发现皮肤瘙痒症状,应该及时就医。单纯的皮癣菌感染症没有或仅轻度的搔痒症状,但是若人类因长期接触病畜而感染皮癣菌症会呈现明显搔痒症状,幼龄的犬猫对霉菌的感受性较高,室外犬猫以及群居的犬猫感染率较高,同居犬猫常可发现有多只或全体感染的情形发生,一旦发现皮肤病应尽速前往就医,很快就能获得治疗。

  温馨提示

  赶跑皮肤癣的三个食疗方

  翠衣荷叶海蜇

  材料:西瓜皮200克、鲜荷叶30克、鲜海蜇100克、丝瓜200克、鲜扁豆30克、鲜竹叶芯10克。

  做法:鲜扁豆、鲜荷叶、鲜竹叶芯洗净,浸泡20分钟,海蜇、西瓜皮、丝瓜洗净,切为块状。然后把海蜇、西瓜皮、扁豆、荷叶、鲜竹芯放入瓦煲内,加入清水2000毫升(约8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1个小时,加入丝瓜,煲沸片刻,调入适量食盐和少许生油便可。

  粟米白果猪肚汤

  材料:粟米3条、白果50克、猪肚1个、生姜3片。

  做法:粟米洗净,连衣、须切段状;白果去壳、去衣、洗净;猪肚冲洗后翻转,用刀刮去脏杂,再用生粉反复洗净,并以清水冲净。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约12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

  蕹菜玉米汤

  材料:蕹菜500克、玉米粒350克、生姜2~3片。

  做法:蕹菜洗净,切碎;玉米粒亦可选急冻的,解冻后用清水洗净。先把玉米粒和姜放进瓦煲内,加水1750毫升(7碗量),武火煲沸改中火煲10分钟,放入蕹菜滚至熟,调入适量盐、油便可。

  脚气反反复复,很多时候不是治疗不当,更多的反而是人们对脚气的认知存在着很多误区,才导致脚气总是治不好。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治疗脚气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脚气“无伤大雅

  脚气反反复复,时好时坏,因此被很多人误以为不能根治。正是一些患者认为脚气是个小病而不加以重视,才导致脚气终年不愈,反复发作。专家指出,脚气绝不是人们所想的那样,随便应付一下就行了,一旦恶化,也会带来巨大的痛苦。脚气问题不是一两天就可以解决的,专家表示,脚气患者的治疗时间通常应该进行4周,每天坚持用抗真菌药,目的就是杀死真菌。有的患者足部真菌停留在表面,但也有不少患者的足部真菌感染很深,对于后情况,只有坚持用药才会杀死潜伏在皮肤深处的真菌。脚气并非不可治,只是在治疗期间需要耐心,即便是症状消失了,患者应当继续用药一周加以巩固。

  误区二:最多是脚“遭殃”

  脚气的问题只会停留在足部吗?答案是否定的,它还可能引发灰指甲等其他皮肤病。这两种病都是由真菌入侵引起,脚气是真菌侵入脚部表层皮肤所致,灰指甲患者常常是先患有脚气,足部真菌被带到手部,首先侵入指甲周围的皮肤,然后通过指甲或趾甲的生长演变,逐渐侵入指甲内,形成

  灰指甲,并进一步生长和繁殖,直到破坏整个指甲。灰指甲与脚气是可以互相传染的,既可自身传染,也可由他人传染,无论自己或家人有脚气或由真菌引起的其它皮肤癣,都可能引起灰指甲,然而如果防治得当,脚气患者是可以避免患上灰指甲的。

  误区三:脚气是一种遗传病

  一家人都患有脚气,那是否说明脚气是会遗传的呢?这种说法是未经证实的。对此,专家表示,我们必须要考虑到脚气的传播方式。在适宜温度和湿度的条件下,脚气可以通过毛巾、鞋袜的共用传染。孩子穿了患有脚气的父母的鞋,或者共用毛巾,是很可能患上脚气的。虽然脚气在家庭中有集聚现象,但目前尚没有脚气是遗传病的证据。此外,公众对脚气的认识还存在着其他的误区,比如将脚气、脚臭和湿疹混为一谈,认为脚气患者唯一的治疗手段就是使用外用药,而不能内服治疗等。专家提醒,最好的解决途径还是及时就医,对症下药。

  而许多脚气患者都曾经历过,脚气本来治好了,可过一段时间又出现了。除了误区外,还有什么原因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第一点“再感染”

  一些患者在治愈后,由于不注意,与其他脚气患者共用拖鞋、盆、毛巾等物品,或是在游泳池等特定场合又接触了真菌,就可能又得脚气,这叫做“再感染”。

  第二点“复发”

  有些脚气患者使用抑制真菌的药物治疗,当症状稍有好转后便停止用药,其实真菌并没有被彻底杀灭,过一段时间又会“卷土重来”,造成“复发”。

  第三点“不死”

  在零下6℃左右的环境里能长期存活;在120℃的高温中,10分钟内不会死亡;在脱离活体的毛发、指(趾)甲、皮屑等上面,毒性还可以保持1年以上。

  第四点“假象”

  有些患者得病后不去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自己买点消炎药涂上了事,这样做虽然可以暂时止痒,造成疾病好转的假象,但没有抗真菌效果,病菌不能被杀死,反而会更加猖獗,还会干扰甚至阻止局部免疫反应。

  以上就是脚气为什么反反复复的原因,脚气如不及时治疗,很可能会传染至其他部位,甚至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大家不要可不要小看它的“威力”哦!大家在治疗时一定要注意。

  脚气患者不免忍受着这样的痛苦:夏天,脚趾间会长出米粒大小的水疱,又痒又痛,脱了袜子臭味熏天。其实,厨房里的一些材料可以帮你对付脚气。

  材料:生姜、食盐、陈醋。

  做法:生姜100克,食盐50克,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约两大碗,煮沸10分钟,倒入洗脚盆,待其自然冷却至脚能接受的温度,加入陈醋100毫升,浸泡患脚30分钟。

  疗效:一般3~7次可见好转,但要让脚部皮肤恢复正常光滑,就需1~2周左右。为了保证根除,最好坚持4周。

  方中生姜醋盐水材料里的生姜、食盐、醋都具有杀菌的作用,这三种材料单独分开杀菌效果并不强,联合起来却可以起到良好的杀菌效果。最好连泡一个月以上,因为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清除脚上的真菌,有些甚至是藏在脚趾缝里,这也就是脚气为什么容易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

  李  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外科主任医师、教授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

  李  欣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外科硕士研究生

  小丽,既是外企白领又是贤妻良母,家务活向来一人包办。入夏来,手常伴有“钻心”似的瘙痒,原来细嫩的双手逐渐变得干燥、粗糙。感觉是“湿疹”,口服开瑞坦、外涂皮炎平一周后,“湿疹”不但没有好转的迹象,反而更加严重了。小丽这下慌了神,急忙赶到医院,经诊断后发现,自己患的根本不是“湿疹”,而是常见的手癣,中医称为“鹅掌风”。

  鹅掌风,病起真菌

  鹅掌风,指生于手掌的一种皮肤病,因手掌部粗糙开裂如鹅掌,故得名。现把鹅掌风界定为手癣,是临床常见的浅部真菌感染性皮肤病。西医称之为手癣,主要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的。主要表现为:手指间常发生浸渍糜烂,进而出现手部干燥、粗糙、皮肤增厚,冬季常出现皲裂、疼痛。此病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缠绵难愈。

  治疗关键:杀菌

  西医主要是采取抗真菌治疗。对于单纯的手癣,首选外用药,并同时治疗足癣、甲真菌病。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坚持正规用药。常用的外用药有:咪康唑粉、枯矾粉,联苯苄唑软膏、特比萘芬软膏、达克宁软膏,复方苯甲酸涂剂等。角化过度型手癣或外用疗效不佳者可考虑内服。口服伊曲康唑或特比萘芬。合并细菌感染,待感染控制后再外用抗真菌制剂;合并湿疹化及自敏反应者应先抗过敏治疗,并积极治疗原发真菌感染。

  中药黄柏、苍术、百部、青木香、土槿皮、艾叶、花椒、地肤子、苦参、土大黄、白矾、鲜凤仙花等均有良好的抗真菌效果,加醋泡制可明显提高疗效。此病冬病夏治的疗效非常显著。夏季用上述中草药浸剂浸泡治疗可明显改善冬季双手皲裂、粗糙,甚至可治愈。但并不是说此病只能在夏季治疗,时下渐入秋季,为了减轻鹅掌风在冬季的皲裂和疼痛,秋天时的治疗依然不可放松。杀真菌是治疗的关键,此外涂一些护手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或改善皲裂,减少疼痛。

  预防关键:卫生

  首先,积极锻炼身体,加强自身抵抗力。《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真菌病往往向免疫力低的人下手。

  其次,预防关键在于注意卫生。足癣常为手癣的重要传染源,控制传染源,应注意及时、彻底地治疗浅部真菌病;穿透气性好的鞋袜,保持足部干燥;避免酸碱物质对手部皮肤的损伤等,做好自我保护;不共用鞋袜、浴盆、脚盆和指甲剪等生活用品,切断传播途径,以免感染。

  一旦感染了手癣,除及时治疗外,还需坚持正规用药,才能真正杀灭真菌,治愈手癣,。

 

  每年一到夏日高温天气,必有几个场地是很火爆的,如有空调的商场;卖冷饮的店和游泳池。

  由于高温天气人们常到游泳池消夏,因此游泳池里人满为患。但有关专家提醒大家,在享受游泳带来的清凉时,要注意防范皮肤病、中耳炎、红眼病等疾病。

  游泳人多复杂携带过敏原的人多

  夏日游泳更易染上皮肤疾病。这是因为,高氯池水可致敏。因为一般的游泳馆池水中含有氨、氯等消毒成分,在游泳池人多的情况下,会增加消毒剂的浓度,对消毒剂过敏的人容易产生皮肤潮红、荨麻疹等症状。还有些女性游泳过后阴道红肿、灼热,甚至发炎或患上外阴湿疹,主要是因为游泳池消毒不当,氯浓度过高所致。

  另外,我们都知道,绝大多数的皮肤病是不会通过游泳传染的,但当同游的人患有细菌性、病毒性以及寄生虫类等传染性皮肤疾病时,就可能通过池水传播、传染给他人。同时,在池水中的交叉感染也将使患有皮肤病的人自身的病情加重,例如常见的细菌性皮肤病像脓疱疮、脓皮病的患者,皮肤破损时感染率更高。

  而患有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如:花斑癣、足癣、股癣和体癣;寄生虫感染疾病如疥疮的病人;和有病毒性结膜炎、性病患者等极容易传染疾病的人,不宜去游泳池游泳。

  此外,值得注意的有,疥疮、传染性软疣、足癣,甚至部分性病等通过相互接触传染的皮肤病,则有可能因为公用的拖鞋、浴巾、毛巾等在接触者中传播。

  游泳后中耳炎发病率较高

  游泳后中耳炎的发病率较高,儿童尤其明显。医院门诊医生说,虽然游泳时出现呛水、耳朵灌水等小意外是常有的事情,但如果处理不当,这些小意外进一步发展,有可能演变成中耳炎、鼻炎、鼻窦炎等疾病,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烦忧。

  专家介绍,游泳引发中耳炎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三个。其一,泳池中的水直接灌进外耳道,使外耳道潮湿,细菌容易繁殖生长,产生炎症,侵及鼓膜,造成中耳炎。其二,有些人外耳道耵聍较多,游泳时耳道进水,耵聍浸水膨胀,造成耳堵不适,游泳后挖耳不当,造成耳道损伤,细菌侵入,引起急性外耳道炎和中耳炎。其三,由于呛水而引起池水倒吸,污水依次通过鼻→鼻咽→咽鼓管,到达中耳腔,这样把污水中、鼻腔里的细菌带入中耳,引发的中耳炎。

  游泳时注意细节可防病

  知道了原理,我们就能够有的放矢了,游泳时注意以下细节可防病:

  首先,应选择卫生达标的正规泳池游泳。正常情况下,站在游泳馆泳池边能闻到淡淡的氯气味。如果氯添加过多会产生刺鼻的味道,过少则闻不到氯味。建议大家选择卫生条件好、水质清澈透明、氯气味适中的高质量游泳馆。

  其次,游泳前可到正规医院耳鼻喉专科检查一下外耳道,如果有耵聍栓塞,及时清理。

  第三,游泳时尽量不做跳水等大动作,不要推水嬉戏,避免呛水。

  第四,建议使用游泳专用耳塞、鼻夹,以防止水的进入。佩戴合适的泳镜,避免水和眼睛直接接触,泳镜专人专用,以免引起交叉感染。

  第五,游泳后应保持耳道干燥,如果耳道进水,上岸后可歪头,向后外方向牵拉耳廓,把耳道拉直,以便污水流出。每次游泳后,用清水洗头、洗脸,浴巾及毛巾专人专用。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如果说从指甲可以看出身体健康与否,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是可信的。指甲也一直被认为是健康的“晴雨表”。时常观察一下自己的指甲,也许能帮助你及时调理身心,预防或尽早发现疾病。可你知道吗,其实指甲也会生病呢。

  指甲虽小,毛病却多。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指甲容易患上哪些疾病。

  1、甲癣(即灰指甲)、单纯性甲增厚、甲营养不良、嵌甲、甲分离、甲沟炎等,出现这些问题,许多患者往往不知道该到哪个科就医,实际上指甲的问题,应该到皮肤科找专家看看。

  2、甲营养不良:也叫二十甲营养不良,指的是手指甲、脚趾甲,二十个一齐出现问题。病因为长期接触水,指甲长期泡在水里工作,细菌、真菌感染以后,会引起甲的改变,另外经常接触化学洗涤剂也会引起甲营养不良。

  3、灰指甲:实际上是浅部真菌感染,患者指甲会出现指甲增厚、发白、发黄等颜色的改变,或者表面不平整。如果单凭肉眼看,专家也难判断是灰指甲还是甲营养不良,通过检查来确定。灰指甲有传染性,可从一只长起,然后一个个地感染,越来越多指甲出现灰指甲表现。灰指甲还可合并足癣,但并不等同,有足癣的人就会有灰指甲。

  4、甲癣:时下,年轻女性喜欢去美甲,但专家认为美甲往往要浸泡、剪、打磨,如果美甲店消毒不彻底,顾客们都共用同一样器具,传染甲癣的风险较大,如果一人专用一个工具才无相互传染的风险。皮肤科门诊也会遇到沐足或美甲后染上甲癣的个案。所以经常去美甲的女士须留意美甲店的消毒是否彻底。因为真菌是有传染性的,以前北方的澡堂、脸盆、共用拖鞋,传染机会就很大。

  5、甲增厚:甲增厚的原因较多,以先天性甲增厚为多,可能跟遗传有关系,后天甲增厚只比正常的增厚一点,但先天性甲增厚是很厚的,颜色是发黄的。

  6、嵌甲:一般是指甲不向上长,而往旁边长,有些男孩子因为踢球,脚趾遭受外力撞击,导致趾甲向内长,嵌进肉内,患者感觉很疼,时间久了,有些人就会动手去剪指甲,反复剪后,越剪趾甲越短,指(趾)甲越往里去,更容易得甲沟炎。这种情况尽量不要剪得太厉害,稍留一点指(趾)甲更为有利。如果嵌甲得厉害,就要施行外科手术来解决。嵌甲通过吃药,改善不明显,很严重的嵌甲较难治疗。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炎炎夏日,气温升高,雨水增多,脚气又趁机来袭。很多人不知道,鞋子存放不当才是诱发脚病的元凶。

  曾经有调查发现,我国超过3/5的脚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85.4%的脚病患者其致病真菌与家人相同。一旦家中有人患脚病,若不及时治疗,或只是随便擦点药膏“挺一挺”,极有可能危及全家的脚部健康,进而全家互相传染,久不痊愈,这也让家庭成了脚病多发的“主战场”。

  因此,要想从根源上去除脚病,必须把好家庭关,首先就要清理鞋柜这个“隐形杀手”。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宋坪建议,鞋柜最好选购带百叶门的,或在开放式鞋柜外加一层竹帘,不仅通风性好,而且不会聚集异味;鞋柜不要太大,以能存放10双鞋为宜;可在鞋柜里垫几张纸,便于吸湿、保持鞋柜清洁,脏了及时换;还可在鞋柜内挂几个香袋、樟脑球、茶叶包或咖啡粉包,能除菌、抑菌、去除异味。

  需要提醒的是,鞋柜绝对不是鞋子的“收容所”,不能所有鞋“鱼贯而入”,全放在一个鞋柜内。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最好准备两个鞋柜,将成人和孩子的鞋分开放,以免互相传染。鞋子放进鞋柜前,要用布擦干净。被雨水或汗水浸湿的鞋子,最好放在有阳光、通风良好处晾晒,待到全干后再放入鞋柜。

  双脚,是我们每天用的最多的免费“交通工具”。不过,由于脚长在全身最不起眼的位置,经常被忽略保养。于是,一种难听却又难闻的疾病“脚气”横空出世。脚气,医学上认为它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成人中70-80%的人有脚气,只是轻重不同而已。常在夏季加重,冬季减轻,也有人终年不愈。如何祛除脚气,专家表示,用韭菜水泡脚可有效祛除脚气。

    生韭菜的医学功效:

    生韭菜味辛性温,能行气活血散淤、解毒消肿。鲜汁饮服可治淤血胸腹部疼痛,捣烂外敷治疗跌打扭伤淤血肿胀,也可外涂治疗湿疮。熟后味甘性温,可温胃止痛,补肾助阳。

    韭菜又名起阳草,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功用:为振奋性强壮药,有健胃、提神、温暖作用。根、叶捣汁有消炎止血、止痛之功。

    韭菜水泡脚可有效祛除脚气:

    1、用鲜韭菜50克放在盆内,加1000克沸水浸泡,盖上盖。5分钟后,等水温降到40度左右时。把双脚放在盆里泡洗15分钟即可。一次就能风见效,不痒,不臭,不疼痛。隔5天后再泡洗一次,就可以痊愈。

  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成人中70-80%的人有脚气,只是轻重不同而已。常在夏季加重,冬季减轻,也有人终年不愈。如何祛除脚气,专家表示,用韭菜水泡脚可有效祛除脚气。

  生韭菜味辛性温,能行气活血散淤、解毒消肿。鲜汁饮服可治淤血胸腹部疼痛,捣烂外敷治疗跌打扭伤淤血肿胀,也可外涂治疗湿疮。熟后味甘性温,可温胃止痛,补肾助阳。

  韭菜又名起阳草,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功用:为振奋性强壮药,有健胃、提神、温暖作用。根、叶捣汁有消炎止血、止痛之功。

  韭菜水泡脚可有效祛除脚气:

  1、用鲜韭菜50克放在盆内,加1000克沸水浸泡,盖上盖。5分钟后,等水温降到40度左右时。把双脚放在盆里泡洗15分钟即可。一次就能风见效,不痒,不臭,不疼痛。隔5天后再泡洗一次,就可以痊愈。

  2、买一把老韭菜,水烧开后把韭菜放进去。然后用介个气熏脚,一边熏一边用酒精搓脚,等水温下降到可以泡脚的时候就泡进去。如此,三次即可除根。

  推荐阅读:干癣不能根治 但可效控制

              热天护理皮癣要注重防晒

  干癣是全球性的疾病,在台湾虽无正式盛行率的报告,但根据健保署资料库发现,国内每年干癣就诊人数约为8万人,男女的发生率相当。医师指出,干癣只是一种外显病灶,但却是影响身心灵的全面性疾病,病友应以控制慢性病的观念内外兼治,才是缓解病情的不二法门。

  台湾皮肤科医学会副秘书长、台北长庚皮肤科医师黄毓惠表示,干癣是先天体质及后天环境所造成,并非感染造成,典型的症灶有红斑、丘疹、斑块或鳞屑,又称为银屑病,虽然成因不明,但与身体免疫反应失调,引起自体发炎徵状有关。

  干癣为自体免疫失调 心血管共病

  事实上,干癣患者同时也是心血管共病的高危险群,病患因长期处于发炎状态,容易合并新陈代谢及心血管系统的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心肌梗塞等,需长期治疗。

  统计也发现,干癣患者有15%会并发关节炎、17.3%有冠状动脉疾病、7.9%有痛风现象、38.6%有高尿酸血症、21.1%有高胆固醇血症,以及38.7%的高三酸甘油脂血症,为了提醒患者注意自身健康,皮肤科医学会特别拍摄干癣卫教广告,呼吁病友积极接受治疗,让干癣不再是人生的绊脚石。

  干癣不能根治 但可效控制

  台大医院皮肤部蔡呈芳医师强调,干癣虽不能根治,却能有效控制,患者应该依照正规的治疗路径,经过专业医师定期观察病情及视用药反应,调整治疗策略,才能保障患者在治疗上的安全性,切勿轻易尝试偏方,加重病情。

  临床治疗上,一个手掌面积约为体表面积1%,当病灶超过10个手掌大小即为中重度干癣,需积极接受治疗。不过,疾病的严重度,虽然可以从客观的10个手掌大小来判断,但是主观上,还是要考虑病人的感受,内外兼治对症下药才是重要关键。

  推荐阅读:热天护理皮癣要注意防晒

  自古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论是男人爱美人还是女人爱漂亮,都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美人脸上长了皮癣,那就如白璧有瑕,不但全部了爱美之心,连出门都懒得出了吧。在这里皮肤科医生告诉我们,皮肤癣主要是由于皮肤感染了霉菌,广东最近的阴雨天气正是霉菌繁殖最好的催化剂。医生建议,网友要注意自我保护,尤其是下雨天,要减少与雨水的接触,及时擦干,保持裸露皮肤的清洁。

  一旦患上皮癣,瘙痒是最常见的症状。医生指出,一些市民为缓解瘙痒,常常习惯用热水烫患处进行缓解,殊不知,这样反而会使病灶部位感染细菌、真菌等,加重症状。而且高温会使血管扩张,在热水烫的时候的确会很舒服,但离开后反而会更痒。建议在家中缓解症状可选择冷敷,低温会使血管收缩,起到镇静的作用,可以有效地缓解瘙痒。

  另外吗,患上皮癣的人要避免在患处涂抹防晒霜。所有防晒霜都存在化学物质,对皮肤都有刺激作用。而患上皮肤病就相当于皮肤的保护层消失了,此时涂抹防晒霜会进一步恶化病症,即使是所谓的抗过敏防晒霜也会对皮肤产生伤害。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微菌型毛囊炎”是因微菌类细菌、真菌感染所致的皮肤问题,如芽孢菌所引起的脂溢性皮炎。微菌型毛囊炎的发生和体质及免疫力较弱有关。且尤其好发于男性。它会刺激血管让血管增生并大规模发展,因此外观看起来较为红肿,且以“局部”、“片状”方式出现在背部肌肤上。

  微菌型毛囊炎需与青春痘鉴别

  临床上,微菌型毛囊炎的表现常为皮肤长丘疹,这些丘疹常会痒,且大小颇一致,因此常误诊为青春痘。专家指出,二者可通过丘疹部位初步鉴别。青春痘通常好发脸部,但微菌型毛囊炎却很少出现在脸部,而是多见于背部及全身。其次,青春痘常大小不一,可见黑头或白头粉刺,而微菌型毛囊炎则不会。

  常见的微菌型毛囊炎是皮屑芽孢菌毛囊炎,其的病原是真菌的一种,因此需使用抗霉菌药物治疗,因此其治疗和治疗青春痘所使用的抗细菌药物不同。皮屑芽孢菌是一种与人体正常共生的霉菌,属于表浅之霉菌感染,通常好发夏末初秋的环境中,容易引发感染,且通常存在于人体皮脂腺分泌较多的部位,当量少时可以与人们和平共处,但当皮脂腺分泌过度旺盛时,皮屑芽孢菌会迅速增加。

  过度清洁可能导致微菌型毛囊炎

  大多数人都会有一个误区,认为皮肤出问题多半是清洁做的不彻底。其实不然,在医学上并不存在所谓“深度清洁”的说法。正常的皮脂具有保护皮肤的作用,如果过度清洁皮肤,反而会造成皮脂腺的分泌更加旺盛,让皮屑芽孢菌趁机增生,专吃皮脂的皮屑芽孢菌会大量滋长,就会造成毛囊发炎。

  因此,医生提醒,防止霉菌入侵毛囊,应先保持皮肤的干爽,尤其避免过度清洁,以免因破坏皮肤的正常皮脂,让细菌趁虚而入。

  此外,皮肤表浅性皮癣菌也会引起毛囊炎,一般皮癣菌性毛囊炎好发于胡子生长区域,如男性下巴,易于刮完胡子之后发生。

  如何预防毛囊炎?

  想要预防毛囊炎,在日常生活要注意细节,提高自身免疫力。总体而言,要做好以下4个保健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放松心情,减少压力,努力提高睡眠质量。

  2.注意饮食:少吃辛辣、肥腻或含糖量过高的饮食;多食蔬菜、水果,增加维生素,保持大便畅通。

  3.适当清洁皮肤:注意清洁,对于头部毛囊炎,洗头时不要用力搔抓,洗头也不要过勤,每周3至4次为宜。

  4.加强运动: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抵抗力。

  脚气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很难根治。目前,脚气的治疗方法大多是用抗真菌药物涂于患处,并经常换药、清洗,严重的可考虑服用抗真菌口服药。脚气发作时使用抗真菌药物是不可替代的治疗方法之一。中医治疗脚气也有很多方法,而所谓的各种民间偏方对脚气的治疗可能有一定道理,但很难从根本上治愈脚气,并且有些偏方并不靠谱。下面这些老百姓常说的治疗脚气的偏方要慎用。

  偏方1:嫩柳树叶煎水

  用一把嫩柳树叶加水煎熬,然后洗脚。如果仅是脚趾缝溃烂,可将嫩柳树叶搓成小球状在晚上睡觉前夹在趾缝中(可穿上袜子)。

  这种方法要慎用,因为尚无科学研究显示嫩柳树叶里有抑制真菌生长的成分。脚气在治疗时应以擦药、清洗、透风为主,将嫩柳树叶涂在患处,很可能会加重病情。

  偏方2:碱水泡脚

  晚上临睡觉前,用一汤匙碱面,溶解于温水中,将脚浸入碱水中泡10 分钟左右。

  这种方法有一定效果,但没有使用专业治脚气药物有效。这类方法与使用其他化学物质或药品类似,主要是改变脚气的生长环境,使皮肤最外层真菌部分迅速脱落。但这个方法因为没有使用抗真菌药物,脚气很容易复发,而且不是对所有脚气患者都有效。

  偏方3:揉搓白糖

  取少许白糖在患脚气部位用手反复揉搓,搓后洗净。每隔两三天一次。

  此方法应慎用。因为白糖本身没有任何治疗效果。治疗脚气需要将药擦于患处,过一段时间再擦药,如此反复多次,才能有效抑制真菌生长。而反复擦白糖,只会去除异味,不会有治疗效果。

  偏方4:黄精加食醋泡脚

  把250 克黄精和2000 克食醋混合后泡3 天3 夜(不加热),然后用其泡脚。

  此类方法与某些化学物质及药物泡脚原理类似。食用醋具有杀菌功能,对抑制细菌生长有一定作用。但它本身不是经过处理后的有效药物,只有辅助治疗功能。而黄精对脚气治疗是否有效尚无科学依据。

  皮肤瘙痒不可乱用激素药物皮炎

  案例:

  近日,51岁的刘先生大腿内侧出现片状红斑,瘙痒难耐,自己到药店买了皮炎平外用。红斑不但没有消失,反而面积越来越大,瘙痒也更加严重。无法,到医院检查,确诊是股癣,医生让他停用皮炎平,外用抗真菌药物,红斑逐渐消退,瘙痒缓解。

  皮肤科医生介绍,皮肤病的外用药膏,特别是老百姓常用的皮炎平一般为激素类复方外用药,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主要用于神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瘙痒症、慢性湿疹的治疗。临床上许多患者皮肤有了问题不到医院,自己到药店买皮炎平外用,结果使病情加重。

  如果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容易导致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继发感染等不良反应,因此,即便有适应症也不能长期大量使用。一个部位连续使用最好不要超过两周。一旦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另外,皮炎平不可用于面部,因为面部皮肤比较薄嫩,更易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形成激素依赖性皮炎,严重影响美观。

  医生提醒,冬季时节,正是各种皮肤病的高发期,皮肤有了问题要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属于哪一类皮肤疾病,在医生指导下对症治疗,不可自己随意到药店买皮炎平外用。

  三种皮肤病不适合使用激素类药

  医生介绍,常见的含激素的药物有皮炎平、皮康王、无极膏、派瑞松等,还包括艾洛松、恩肤霜、澳能等。专家指出,三种感染性皮肤病不适合使用皮炎平:

  一、细菌性皮肤病,包括疖、毛囊炎、痤疮等;

  二、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股癣、足癣、体癣等,皮炎平会使皮疹扩散,加重病情;

  三、病毒性皮肤病,包括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等,随意使用皮炎平也会使局部感染加重。如果长期使用甚至容易导致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继发感染等不良反应,因此,即便有适应症也不能长期大量使用。一个部位连续使用最好不要超过两周。一旦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另外,皮炎平等激素类药膏不可用于面部,因为面部皮肤比较薄嫩,更易出现上述不良反应。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孙女士爱出汗,汗多时,不仅在衣服上会留下斑斑汗渍,而且皮肤上也出现了黄豆大小的斑点,这使她倍感烦恼,难道自己患了什么严重的皮肤病?于是,她赶紧到医院诊治。

  河南省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周国秀在给其检查后,诊断孙女士患的是花斑癣,俗称汗斑。说到汗斑,很多人以为汗斑就是因为人身上出汗多了,汗迹印染在皮肤上留下来的,其实并非如此。汗斑是由一种叫正圆形糠秕孢子菌的真菌病菌引起的,这种病菌喜欢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有嗜汗的特点,医学上称之为花斑癣。

  花斑癣表现为皮肤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的形如黄豆大小的斑点,并逐渐增大到指甲盖大小,色微黄或褐色,表面有非常细小的粒状鳞屑,容易刮下来。日久,皮疹可增多,并向周围扩大,相互融合成片,形成大小不等的地图状。花斑癣虽不是大病,但由于病变部位大多是裸露的肌肤,使爱美人士大为烦恼。

  花斑癣好发于多汗部位,如胸部、腹部、上臂、背部和颈部,有时也可波及面部。皮疹开始时呈细小斑点,多在毛囊口周围,随后逐渐扩大,形成大小不一、颜色从淡白至深褐色的斑片,其上可见细小糠秕样鳞屑。皮损随时间的延长而发展,日久可形成色素脱失的斑点,不容易消退。花斑癣一般很少有炎症反应,这是因为真菌只寄生于皮肤角质层内的缘故。皮损活跃时,偶尔也可有痒感。

  值得注意的是,白斑是一种色素减退或色素脱失斑,是由于花斑癣菌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物质影响了皮肤的色素代谢,使黑色素的产生受到了抑制所致。花斑癣虽可在短期内治愈,但色素的恢复则需要很长时间。一般来说,如果不经特殊治疗,花斑癣遗留下来的色素减退斑要完全消退最少需要半年以上,长者可达数年。

  此外,由于许多人对花斑癣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祛斑露、皮炎平类药物经常被不当使用。如果发现汗斑,千万不要自行乱用药物,最好去正规医院就诊。

  中医药对预防花斑癣有很好的效果,常用的有艾叶浴、薄荷浴、菊花浴、青蒿浴、食醋浴、盐水浴等,方法非常简单,就是用上述中药熬水洗澡,每周一次即可。

  脚气、灰指甲,看起来是两种不同的皮肤病,但其实是“本家”。脚气和灰指甲同为常见的真菌感染性足部皮肤病,大多为同一种治病菌引起。同时,脚气和灰指甲还能相互传染。

  脚气和灰指甲“同根生”

  脚气和灰指甲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皮肤病,但其致病菌却都是真菌,因此可以说是“同根生”。

  脚气,医学名称为“足癣”,是真菌侵犯足部皮肤浅层导致的炎症。闷热、潮湿、密闭空间,是脚气的三个必要生存条件。因此,在气候湿热的南方,脚气发病率相对更高,有调查表示,脚气在南方的发病率可超过80%,因此也有人将脚气称为“香港脚”。

  根据临床医学,脚气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分别是丘疹水疱型、鳞屑角化型、净渍糜烂型。其中,丘疹水疱型多发于夏季,主要表现为脚趾间、足底出现一些米粒大小的水疱,瘙痒难耐。鳞屑角化型则表现为脚趾、脚部四周皮肤增厚并且粗糙,会有鳞屑呈片状或点状反复脱落。

  灰指甲也是一种常见的甲真菌感染皮肤疾病,医学上将其称之为甲癣,灰指甲具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损害先从甲游离缘和侧壁开始,使甲板出现小凹陷或甲横沟,逐渐的发展到甲板变脆,容易碎裂、增厚、呈内褐色。而另一种表现为白甲,常常是先从甲根开始的,甲板表面会出现白点,然后白点会逐渐的扩大,导致甲板变软下陷。

  灰指甲的产生和环境以及个人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如果气温太高、温度过大也是癣病多发的一个重要的条件,个人卫生习惯也和癣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也变相的说明,目前灰指甲患者对于个人卫生都是不太重视的,经常接触脏东西、接触化学物质,对于指甲也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脚气和灰指甲可以互相传染

  脚气,是诱发灰指甲的原因之一。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脚气的危害不仅是瘙痒、脱皮、起疱、真菌传播,还会引起手癣和灰指甲,搔抓会导致局部细菌感染。

  脚气是真菌侵入脚部表层皮肤所致,灰指甲患者常常是先患有脚气,足部真菌被带到手部,首先侵入指甲周围的皮肤,然后通过指甲或趾甲的生长演变,逐渐侵入指甲内,形成灰指甲,并进一步生长和繁殖,直到破坏整个指甲。因此,脚气不治极有可能引发灰指甲。

  此外,灰指甲与脚气是可以互相传染的,既可自身传染,也可由他人传染,无论自己或家人有脚气或由真菌引起的其它皮肤癣,都可能引起灰指甲,然而如果防治得当,脚气患者是可以避免患上灰指甲。

  冬季养生非补不可?一般人就爱大嗑“三宝”,即羊肉炉、麻油鸡、姜母鸭,但是,适合全家人的温补药材,对干癣患者来说,却可能愈补愈大洞!贪吃羊肉炉的后果,可能导致干癣大爆发!

  根据《本草纲目》记载:羊肉具有“暖中补虚,开胃健力,滋肾气,养肝明目,健脾健胃、补肺助气”等效果。因此,常吃羊肉可以去湿气、避寒冷、暖心胃、补元阳,对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及抗病能力十分有益。但是对于干癣患者却有病从口入的风险,尤其是“不当进补”,更容易使病情雪上加霜。

  狂嗑羊肉炉驱寒暖身 干癣严重发作

  1名罹患干癣的陈先生,因天气寒冷,加上年底工作压力大,下班总会上餐馆大吃羊肉炉驱寒暖身,以美食抒解压力,没想到却导致干癣严重发作,不仅红疹、脱屑不止,甚至蔓延全身,经询问医师后,才知道原来干癣患者不适合热补。

  干癣并非一般的皮肤病,主因是身体免疫系统异常活跃,进而导致免疫系统失调,且经常有复发的可能。中医师袁国山表示,一般干癣患者常误以为干癣是身体抵抗力降低,加上寒冬以食进补的观念,造成免疫系统强烈反噬,使干癣病况更严重。

  羊肉有温热补血 体内燥热诱发干癣恶化

  羊肉有温热补血效果,吃多容易引起体内燥热,诱发干癣恶化,加上干癣患者不宜饮酒,因此应该避免羊肉炉或其他含有酒精的冬令补品。干癣患者如自觉有进补需要,应与医师讨论适合的饮食方式。

  中医师小叮咛:

  袁国山中医师进一步强调,干癣患者通常是高度敏感的体质,因此干癣症状与气候温度、生活作息都有连带关系,患者更应注意日常饮食,治疗时也应选择较为温和的方法,循序渐进配合医师疗程,且不建议使用含有类固醇的药物,以免长期使用下造成肝、肾的负担,建议透过中药温和解毒、调整体质,才能降低干癣复发的可能性。

  很多人都有误解,以为灰指甲就是指甲变成灰色,除此以外没有什么别的特殊症状,所以患者会误以为这是小的疾病不去认真治疗,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灰指甲会给大家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必须要进行正规的治疗。

  灰指甲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

  第一、手术拔甲。比较适用于单发性的指甲,局部麻醉以后,将患甲进行拔除。因为这种方法的创面比较大,会导致大量的出血,容易出现感染的情况,手术以后,患者会觉得比较认同,因为手指也是要经常活动的部位,因此复发或者感染的几率会比较高,因此这种治疗方法现在在临床已经比较少应用了。

  第二、内服药物。适用于多个指甲的患者,可以服用特比萘芬片250MG,连续坚持服用6至12周,会有比较明显的效果;伊曲康唑400MG/天,连续坚持服用七天,然后休息21天,这样的方式是一个疗程,持续三到六个疗程,效果会比较明显;口服氟康唑150MG,每周一到两次,连续坚持四个月以上。以上的几种治疗方式都是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

  第三、外用疗法。1.使用指甲锉,将不规则的或者坏死的指甲磨薄,磨甲的时间为两天。2.30%冰醋酸外涂或10%冰醋酸泡病甲,这样的方式要在涂药以前将病甲挫薄,这样会更好的吸收药物,在涂甲之前要注意用药膏保护好指甲周围的皮肤,每日进行一次,要坚持至少三个月。

  看完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都大概了解治疗灰指甲的方法有什么,治疗灰指甲是需要一个坚持不懈的精神,要持之以恒,如果病情比较严重,会导致指甲的指肉外露,会影响到工作,甚至导致传染非其他健康的指甲,所以,大家患上这种疾病要格外的注意并且进行正规治疗。

  有的人误以为灰指甲只有一种形式的存在,但是其实灰指甲的分类不一样,表现的症状也会不一样,治疗方法也会有所差异,可以很据灰指甲的损害程度不同的临床特点,灰指甲真菌病主要分为四种类型。

  灰指甲是什么症状,不同类型表现不一样

  第一、远端甲下甲真菌病(DSO),这种灰指甲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真菌最开始是入侵到远端的指甲下的角质层,在慢慢的入侵到甲板底面,由于病情的发展,会导致甲板的颜色逐渐减退,并且失去原来的光泽,因为甲板下会堆积角质层和碎屑,这样使得甲板和甲床不得不进行分离,并且脱落,这个指甲板的缺失,最后只会剩下消化过度的甲床部分。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红色毛癣菌,近平滑菌的入侵感染所致的。

  第二、白色表浅甲真菌病(WSO),这种灰指甲比较少见,真菌是直接通过对甲板的入侵,首先是形成小小的,白色的斑点,并且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的增加变多的过程,最终导致整个指甲变软、变得粗糙。导致发生该病的病原主要是毛癣菌、头孢菌、曲菌。

  第三、近端甲下甲真菌病(PSO),原发性比较少见,主要表现是甲板底部受到侵害,开始是出现少量的白点,逐步的扩大白斑范围,会导致整个指甲受累,糖尿病、银屑病、甲沟炎患者比较容易激发此疾病。该疾病主要是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许兰毛癣菌、断发毛癣菌、麦格尼毛癣菌这些病菌的感染而导致发生的。

  第四、全营养不良性甲真菌病(TDO),这种类型是上述三种病型的最后阶段,导致全层指教都受到牵连。

  以上介绍的四种类型灰指甲表现是不一样,其感染的真菌类型也不一样,但是一般从肉眼是比较难辨别的,所以要到医院进行专业额规范治疗,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