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癣是头皮和头发的浅部真菌感染,根据病原菌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黄癣、白癣和黑点癣三种。头癣好发于儿童,传染性较强,易在托儿所、幼稚园、小学校及家庭中互相传染。主要通过被污染的理发工具传染,也可通过接触患癣的猫、狗等家畜而感染。
生苦杏仁(多少不拘)研成细末,加食醋调成糊状,摊在布上,洗净患处,将药敷贴在患处皮肤上,用绷带或胶布固定,24小时更换新药。轻者连敷4-5次即愈,顽固者可增加次数,发病年限越短,癣面越少,效果越好。
(实习)
大部分儿童到青春发育期,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可抑制真菌生长,从而使病情趋向痊愈,重新长出健康的头发。但本病极易传染,如果在白癣基础上继发化脓感染,则局部头皮可以肿胀,隆起似半球状。用手挤压可见到毛囊口处有脓液溢出,而成为脓癣。发生脓癣以后,也可成为永久性秃发。
病因及发病机理
病损部位的头皮和毛囊常可化脓呈一片或数片红肿状隆起,切开用力挤压,可出现少量浆液或半透明的脓液。局部病发极易拔出愈后形成疤痕,遗留永久性脱发。
治疗
内服抗生素及抗真菌药物,如红霉素、灰黄霉素等。局部可外涂10%金霉素软膏。
(实习)
1、不与有头癣的小儿一起玩耍。
2、不用头癣患儿用过的理发工具、毛巾、梳子、枕头、枕巾和帽子等。
3、理发工具必须按规定消毒。小儿每次剪完头发,要用肥皂水清洗干净。
4、头癣患儿用过的理发工具、梳子等,须用5%来苏水溶液或5%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10-15分钟后,其他人方可再用。
5、对患头癣的小儿要进行隔离,病儿要戴上帽子,防止因病发掉下而传染其他小儿。
6、对于病猫、病狗等,必须给予治疗,否则应处理掉,因为它们是传染本病的主要祸源。
(实习)
(1)对基层医生、理发师、小学老师及保育员进行头癣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以便及时发现患者,发现头癣的传染源。
(2)如家中有头癣患者,对其使用的衣、帽、枕、被等,均应认真日晒、烫洗、煮沸或熏蒸。同时,彻底治愈患者。
(3)患者理发时,应将毛发、鳞屑及痂皮等脱落物焚毁。对受污染的理发工具,应采用刷、洗、泡等措施消毒。
(4)特别加强理发环节的管理,帮助理发师认识头癣,及时发现患者并劝其治疗;做好理发工具的消毒、隔离工作;理发时操作合理,勿损伤头皮,减少癣菌入侵机会。
(5)如发现家中的宠物有脱毛及鳞屑斑,有强烈搔抓,则应请兽医协同治疗生癣的宠物及其他家畜,停止与其接触,以防受传染。
(6)小学应开展对儿童的卫生知识及预防头癣的教育。学校、托儿所及幼儿园应定期检查儿童头部,发现并治疗患者,防止传播。
(实习)
1、局部治疗:应在去除病灶、清洁头皮的基础上进行。
(1)5%硫黄软膏:外擦整个头皮,每日1-2次,连续5-7周。
(2)2%一5%碘酊:外擦整个头皮,每日1-2次,连续5-7周。
(3)有细菌感染且糜烂明显时,可先用1:8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后涂金霉素软青或包龙胆紫糊剂,每日1-2次,感染控制后再用5%硫黄软膏涂擦整个头皮。
2、全身治疗:
(1)酮康唑:成人每日口服0.2-O.4g,儿童每日按每千克体重服用3-5mg,分1-2次口服。
(2)依他康唑(斯皮仁诺):每日O.2g,每日口服2次,连用1周。
(3)灰黄霉素:为治疗头癣的首选药物,成人每天用药O.6g,分2次饭后口服。儿童按每千克体重用10一15mg,分2次饭后口服。
(实习)
头癣(俗称癞痢头)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皮肤病,它由真菌感染引起,其菌种在我国主要由铁锈色小孢子菌、紫色毛癣菌引起,多见于白癣和黑癣。
白癣患者的头皮上可见边缘清楚的圆形灰白色斑块,上面覆盖着较厚的灰白色鳞屑,头发变成灰白色,失去光泽。患处可见高低不齐的断发,残留的断发很易拔出,患处头皮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黑癣表现为局限性断发,病发在头皮的毛囊口被折断,断发处可见一黑点。白癣和黑癣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很易化脓、结痂、皮肤破溃而产生永久性秃发。
近年来,在我国农村发现较多头癣病例,起初是由于接触受真菌感染的牛、狗、猫的毛发引起。由于城乡人员交往密切,头癣已传入到我国城市。一般通过接触受头癣真菌污染的理发工具、枕头、枕席、被褥等被传染,也可以通过接触受感染的狗、猫等动物皮毛被感染。
所以,出现头皮瘙痒、头发脱落、头屑增多,需到皮肤专科去诊治一下,以排除头癣。
(实习)
目前仍以采取综合治疗方案为最佳。各项措施需配合进行,不可偏废,以免造成治疗失败。
1、服药仍以灰黄霉素为首选,5岁以下每天2片(0.125g/片),6~10岁每天3片, 11~15岁每天4片,15岁以上每天6片,每天3次分服,连服2~3周。疗程结束后复查真菌,以确定是否应继续服药。其它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伊曲康唑等亦可酌情采用。
2、搽药5%~10%硫黄软膏或其它抗真菌外用制剂,搽遍整个头皮,每天2次,连续2个月。
3、洗头 用热水或硫磺皂洗头,每天一次,连续2个月。
4、剃头应尽可能把头发全部剪除,这对治疗的成败与否甚为重要。每周一次,共8次。
5、煮沸消毒患者使用的毛巾、帽子、枕套、床单、被套、梳蓖等应经常煮沸消毒,以免再感染。
6、脓癣治疗同上,注意切忌切开引流。
7、对于小片病灶,可用人工拔毛将病发全部连根拔除,不必服药,其它治疗措施同上。
(实习)
头癣俗称癞痢头或秃疮,是由真菌侵犯头皮或头发根引起的,大多发生在儿童。能引起头部暂时性或永久性秃发的主要是白癣和黄癣。
白癣是一种叫铁锈色小孢子菌的真菌引起,多发生于学龄儿童。初起时,在头皮上出现一片或数片圆形皮损,局部炎症轻松,仅附有较多的灰白色小片状鳞屑。以后逐渐扩大,呈边缘清楚的脱屑斑,头发渐渐失去光泽、灰暗、枯萎,往往在刚出头皮2~3毫米处折断,残根有一灰白鳞圈包裹,像一发套。在周围又长又黑的正常头发衬托下,病变区的头发,好像是脱落了,实为折断。患者自觉轻充瘙痒,病程有自限性,一般头发仍能生长,不形成秃发。大部分儿童到青春发育期,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可抑制真菌生长,从而使病情趋向痊愈,重新长出健康的头发。但本病极易传染,如果在白癣基础上继发化脓感染,则局部头皮可以肿胀,隆起似半球状。用手挤压可见到毛囊口处有脓液溢出,而成为脓癣。发生脓癣以后,也可成为永久性秃发。
黄癣由许蓝毛癣菌引起,也初发于儿童,但到成年后不一定会好。黄癣初起时,在头皮上可出现针头大小的疹子,以后逐渐扩大,其上覆盖着许多大小不等的黄色厚痂,干而脆。仔细检查,可发现痂皮的周边高起,中心凹下,像一个碟子,在略为凹陷的中央部有一残发突出。许多黄癣痂集聚在一起,可以堆得很厚,如不除去,时间一久,经过空气氧化,可成松脆的灰黄或白色厚痂。痂下可以是一个深在性的溃疡,并常继发其他细菌感染。待溃疡瘢痕,病变区的毛发从开始的干枯无光泽而逐渐脱落。这种秃发是由于毛囊被破坏后从根部脱出,为永久性、不会再长。患者的头部发散出一股特殊的臭味,瘙痒明显。黄癣呈缓慢地、进行性地发展,成年期不会自然消退,直到全部头发几乎脱光,头皮萎缩才休止。这时可能仅在发际处残留少量正常头发。
(实习)
以色列沙巴医学中心的西格·萨得基医生及其同事称,“电离放射线对甲状腺的致癌作用非常明显,尤其在儿童中。”
研究者对儿童期受低剂量电离放射线治疗的受试者54年后患甲状腺癌的风险进行了评估。这项研究人群包括20世纪50年代10834名受辐射(用于抗头癣)的受试者,还有相同数量的从普通人群中匹配的受试者没有经过辐射的人,以及5392名没有受过辐射的亲属。通过使用一直持续到2002年12月的全国性的登记,来获取癌症数据和必要的统计数据。
这项研究跟踪了大概46年。在受到辐射组的平均年龄是7。1岁,结束跟踪调查时的平均年龄是52。1岁。在这项研究期间共诊断出159例甲状腺癌(其中103例来自受辐射人群,56例来自非辐射受试者)。
研究者发现,发展成甲状腺癌的每戈瑞的总体过剩相对风险(ERR/Gy)是每年1000人中有20。2人,这与辐射暴露年龄成反比。研究小组称,“显著升高的ERR/Gy在经过暴露的10到19年后是第一次被注意到,在暴露20到30年后达到29%,暴露40年后观察到ERR的急剧下降,在ERR和受辐射数量之间未发现不同。
研究者说,一般来讲,结果同在其它的辐射诱发的甲状腺癌试验中所看到的风险修饰形式相关。他们总结道,“必须在反对公众危害的健康安全计划中考虑低辐射剂量的致癌效应。
(实习)
头皮瘙痒常见于脂溢性皮炎引起。该病表现为头皮阵发性瘙痒,头皮屑增多,头皮油腻,头发脱落较多。但是,头皮瘙痒还可由头癣引起,这种以往已消灭的传染性皮肤病(俗称癞痢头)目前在我国城乡已有发生,而且多见于小儿。头癣是一种后果严重、传染性极强的皮肤病,所以,小儿头皮瘙痒、头发脱落需排除头癣。 头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其菌种在我国主要由铁锈色小孢子菌、紫色毛癣菌引起,多见于白癣和黑癣。
白癣患者的头皮上可见边缘清楚的圆形灰白色斑块,上覆较厚的灰白色鳞屑,头发变成灰白色,失去光泽。头发离头皮数毫米处被折断,患处可见高低不齐的断发,残留的断发很易拔出。患处头皮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黑癣表现为局限性断发,病发在头皮的毛囊口被折断,断发处可见一黑点。
白癣和黑癣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很易化脓、结痂、皮肤破溃而产生永久性秃发。
近来,在我国农村发现较多小儿头癣病例,起初是由接触受真菌感染的牛、狗、猫的毛发引起。由于城乡人员来往密切,头癣已传入到我国城市。一般可以通过接触受头癣真菌污染的理发工具、枕头、枕席、被褥等被传染,也可以通过接触受感染的狗、猫等动物皮毛被感染。
所以,应提高对头癣病的认识,并加强对小儿头癣的防治。
(实习)
一、头癣诊断依据
1.白癣主要见于儿童,黄癣及黑点癣,儿童与成人均可患病;
2.各型头癣的典型皮损表现;
3.各型头癣的病发特点;
4.病发真菌直接镜检和培养阳性:①黄癣:镜检为发内菌丝,黄癣痂内关节孢子或鹿角菌丝,培养为黄癣菌;②白癣:镜检为发内菌丝,发外圆形孢子,培养为狗孢子菌或铁锈色小孢子菌;③黑点癣:镜检为发内链状孢子,培养为紫色癣菌或断发癣菌。
5.滤过紫外线灯检查:①黄癣:暗绿色荧光;②白癣:亮绿色荧光;③黑点癣:无荧光。
二、头癣治愈标准
1.皮疹消退。
2.每周真菌直接镜检和培养各1次,连续3次阴性。
3.滤过紫外线灯检查阴性。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
本病系发生于头部皮肤和毛发的浅部真菌病,在我国头癣基本分为四型,即黄癣.白癣、黑点癣.和脓癣。
(一)黄癣
黄癣的病菌是黄癣菌及其蒙古变种。本病中医谓之肥疮,我国俗称“秃疮”,而在南方叫做“瘌痢头”主要流行在农村,多见于7~13岁儿童,男女之比为9:1,但成人和青少年也可发生。
本病发生于头皮部,起初皮损为丘疹或脓疱,以后干燥结痂,颜色淡黄。痂可蔓延扩大,大小如黄豆或更大。此时该痂外观与碟形相似,周边稍稍隆起,中央略呈凹陷,其间有毛发贯穿,此则所谓黄癣痂,系由黄癣菌集团、皮脂、鳞屑以及尘埃等组成。乃黄癣之重要特征,对诊断有帮助。同时也提示该病此时具有较强传染性,往往需要隔离治疗。该痂质如豆渣,容易粉碎,嗅之有鼠臭味,这也是本病另一特点。相邻的痂,可互为融合,形成大片灰黄色厚痂,若刮去结痂,其下可呈潮红湿润面或浅在性溃疡,如不医治可破坏毛囊,愈后遗留萎缩性痕疤。
病变处受感染头发呈干、枯、弯曲状,并且有散在性脱发,但无断发现象。患者头皮四周不管多么严重的病情,发际处仍然留存约1厘宽左右的正常发带,此处头发可不受累。
黄癣自觉症状痒,病程缠绵,若不医治,直至成人也无望自愈。有糜烂化脓者,可伴发颈部淋巴结肿大。除头部以外,面部、颈部、躯干及甲偶尔见被波及。病情较重者,还可引发变态反应,是时,全身出现的皮疹,则称癣菌疹。
本病应用滤过紫外线灯照射检查患处可呈暗绿色荧光,拔病发镜检为发内型菌丝,取黄癣痂检查亦可见孢子或鹿角状菌丝。
(二)白癣
白癣在我国主要是感染铁锈色小孢子菌所致。往往在城镇托儿所或小学校引起流行。几乎均是儿童期发病。
头皮损害为鳞屑斑片,小者如蚕豆,大的似钱币,日久蔓延、扩大成片,多呈不规则形状。病变处炎症反应不显著,但境界尚分明。病发干枯,失去光泽,往往以断发为主,这同黄癣秃而不断有所区别。常在距离头皮2~5mm处折断,患处毛发靠近头皮的毛干外面可见白色菌鞘,此物也是真菌所形成,被视为本病特征之一。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
头癣俗称癞痢头或秃疮,是由真菌侵犯头皮或头发根引起的,大多发生在儿童。能引起头部暂时性或永久性秃发的主要是白癣和黄癣。
白癣是一种叫铁锈色小孢子菌的真菌引起,多发生于学龄儿童。初起时,在头皮上出现一片或数片圆形皮损,局部炎症轻松,仅附有较多的灰白色小片状鳞屑。以后逐渐扩大,呈边缘清楚的脱屑斑,头发渐渐失去光泽、灰暗、枯萎,往往在刚出头皮2~3毫米处折断,残根有一灰白鳞圈包裹,像一发套。在周围又长又黑的正常头发衬托下,病变区的头发,好像是脱落了,实为折断。患者自觉轻充瘙痒,病程有自限性,一般头发仍能生长,不形成秃发。大部分儿童到青春发育期,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可抑制真菌生长,从而使病情趋向痊愈,重新长出健康的头发。但本病极易传染,如果在白癣基础上继发化脓感染,则局部头皮可以肿胀,隆起似半球状。用手挤压可见到毛囊口处有脓液溢出,而成为脓癣。发生脓癣以后,也可成为永久性秃发。
黄癣由许蓝毛癣菌引起,也初发于儿童,但到成年后不一定会好。黄癣初起时,在头皮上可出现针头大小的疹子,以后逐渐扩大,其上覆盖着许多大小不等的黄色厚痂,干而脆。仔细检查,可发现痂皮的周边高起,中心凹下,像一个碟子,在略为凹陷的中央部有一残发突出。许多黄癣痂集聚在一起,可以堆得很厚,如不除去,时间一久,经过空气氧化,可成松脆的灰黄或白色厚痂。痂下可以是一个深在性的溃疡,并常继发其他细菌感染。待溃疡瘢痕,病变区的毛发从开始的干枯无光泽而逐渐脱落。这种秃发是由于毛囊被破坏后从根部脱出,为永久性、不会再长。患者的头部发散出一股特殊的臭味,瘙痒明显。黄癣呈缓慢地、进行性地发展,成年期不会自然消退,直到全部头发几乎脱光,头皮萎缩才休止。这时可能仅在发际处残留少量正常头发。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
以色列沙巴医学中心的西格·萨得基医生及其同事称,“电离放射线对甲状腺的致癌作用非常明显,尤其在儿童中。”
研究者对儿童期受低剂量电离放射线治疗的受试者54年后患甲状腺癌的风险进行了评估。这项研究人群包括20世纪50年代10834名受辐射(用于抗头癣)的受试者,还有相同数量的从普通人群中匹配的受试者没有经过辐射的人,以及5392名没有受过辐射的亲属。通过使用一直持续到2002年12月的全国性的登记,来获取癌症数据和必要的统计数据。
这项研究跟踪了大概46年。在受到辐射组的平均年龄是7.1岁,结束跟踪调查时的平均年龄是52.1岁。在这项研究期间共诊断出159例甲状腺癌(其中103例来自受辐射人群,56例来自非辐射受试者)。
研究者发现,发展成甲状腺癌的每戈瑞的总体过剩相对风险(ERR/Gy)是每年1000人中有20.2人,这与辐射暴露年龄成反比。研究小组称,“显著升高的ERR/Gy在经过暴露的10到19年后是第一次被注意到,在暴露20到30年后达到29%,暴露40年后观察到ERR的急剧下降,在ERR和受辐射数量之间未发现不同。
研究者说,一般来讲,结果同在其它的辐射诱发的甲状腺癌试验中所看到的风险修饰形式相关。他们总结道,“必须在反对公众危害的健康安全计划中考虑低辐射剂量的致癌效应。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
灰黄霉素(抗真菌药)
一、名称(英)
Griseofulvin
二、别名
富尔辛强效;护维辛
三、适应症
临床上主要用于头癣、严重体股癣、叠瓦癣、手足甲癣等,对头癣的疗效较明显。某些病例可能复发,但再治仍可奏效。对指甲癣常需服药数月方能见效,故以采用其他药物治疗为宜。对带状疱疹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四、用量用法
口服:常用量为一日每千克体重10~15mg。顿服或分2~3次服。通常,开始可用大量,一日量为1g,显效后减为250~500mg,饭后服,疗程20~30日,同时合并外用杀酶菌药。小儿一日量每千克体重15~20mg,分2~4次服。
五、注意事项
1.不良反应较多,常见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嗜睡、疲倦、皮肤瘙痒、皮疹、荨麻疹,尚有色素沉着、药物热、关节痛等。部分病人可出现白细胞减少(偶见增加)、粒细胞减少、蛋白尿、氨基转移酶活性升高、BSP排泄时间延长、光敏性皮炎、心动过速等,还可出现神经精神系统症状,如抑郁、失眠、精神错乱、周围神经炎,以及味觉失常、耳鸣、视力障碍、男子乳房女性化等。
2.宜在饭后服用,油类食品有助于吸收。
3.应用本品期间忌饮酒,因本品可使乙醇作用加强。
4.有酶促作用,可使华法令的抗血凝作用减弱。
5.与巴比妥类联用,本品的作用减弱。
6.应用期间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和血象。
7.肝功能不全者慎用,孕妇禁用。
六、储存、有效期
[制剂] 片剂:每片0.1g。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
方1
组成:大蒜头适量。
用法:打碎用汁擦3 天。
主治:头癣。
说明:亦可用独头蒜放在锈铁板上磨成浆,搽患处,连涂3次。
方2
组成:生姜数块、高粱酒适量。
用法:将生姜浸入高粱酒内,用时取出擦患处,每日2~3次。
主治:头癣。
方3
组成:大蒜、麻油各适量。
用法:将大蒜去皮捣烂如泥,以麻油调和如膏状,先将患者头发剃去,涂于患处,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
主治:头癣。
方4
组成:生蒜头、爆竹药适量。
用法:磨擦患处,连搽几次。
主治:头癣。
方5
组成:土槿皮末30 克、地榆末12 克、烧酒500毫升。
用法:浸7天后,搽患处。
主治:头癣。
方6
组成:花生壳灰、硫黄、冰片各适量,茶适量,茶油少许。
用法:茶叶加适量水煎取浓汁。外洗患处,再将花生壳、冰片、硫黄共研为未,入茶油调成糊状,涂于已洗净的患处,每日2 次,连续涂擦数日,以愈为度。
主治:头癣。
方7
组成:醋30克。
用法:铁勺内烧开,洗癣处,每日3~4次。
主治:落发癣。
方8
组成:白矾、酒适量。
用法:白矾半生半煅,酒调之涂患处。
主治:癣、干湿头疮。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
头癣是真菌感染头皮和头发所引起的疾病。患了头癣,头皮上会出现很多灰白鳞屑或大片的黄痂,还可引起头发折断或脱落。严重者头发参差不齐甚至所剩无几,即人们所说的“癞痢头”。
头癣的发生主要是通过接触头癣患者或有病的动物而被传染的,从自然界中感染来的极罕见。正常人与患头癣者经常密切接触,特别是儿童在一起玩耍,头碰头的接触,很容易被传染。还有与有病的动物接触后患病,这都属于直接传染。如果使用头癣患者用过的帽子、头巾、枕头、梳子或理发推子、剪刀等也可被传染,这叫做间接传染。可见头癣是很容易传染的。过去头癣在我国流行很广,医院里常可看到头癣患者。
但是,真菌感染后不一定都引起头癣,这与机体对真菌的抵抗力密切相关。大多数成人对真菌抵抗力较强,而儿童较弱,所以头癣多见于儿童。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
[症状体症]
1.黄癣:俗称“秃疮”或“癞痢头”
(1)好发于儿童,成人也可感染;
(2)典型皮损为盘状黄豆大小的黄癣痂,中心有毛发贯穿,愈后形成萎缩性疤痕;
(3)病发参差不齐,干枯无光泽,永久性秃发。
2.白癣
(1)主要见于儿童
(2)典型皮损为初发较大的鳞屑性母斑,周围继发较小的卫星状子斑,青春期后自愈,愈后不留疤痕;
(3)病发周边白套,且常距头皮2-3mm处折断。
3.黑点癣
(1)好发于儿童,成人也可感染;
(2)典型皮损为多数散在鳞屑性小斑,愈合可有小片疤痕;
(3)病发刚出头皮即折断,残端呈黑点状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
一、病因:通过理发工具或接触动物而感染
二、好发人群:儿童
三、分型:黄癣、白癣和黑点癣三种类型头癣
(一)黄癣:致病菌为黄癣菌。典型损害为碟形硫磺色黄癣痂,中心有毛发贯穿,发无光泽,参差不齐。可形成萎缩性瘢痕。造成永久性秃发。
(二)白癣:致病菌为小孢子菌。常呈圆形或不规则形之灰白色鳞屑性斑片。表面的病发多在距头皮3~4mm处折断,病发根部有一白色菌鞘。皮损常呈卫星状分布。一般青春期后可自愈,不留痕迹。
(三)黑点癣:致病为毛癣菌。为多数散在点状鳞屑斑,病发出头皮即折断,呈黑色小点状。
(四)脓癣:致病菌多为亲土性或亲动物性的真菌。典型的损害是化脓性毛囊炎。形成暗红色境界清楚的圆或椭圆形脓肿,表面柔软,有波动感,可形成多个排脓小孔呈蜂窝状。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
头癣是头皮和头发的浅部真菌感染,根据病原菌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黄癣、白癣和黑点癣三种。头癣好发于儿童,传染性较强,易在托儿所、幼稚园、小学校及家庭中互相传染。
主要通过被污染的理发工具传染,也可通过接触患癣的猫、狗等家畜而感染。
(一)真菌直接镜检:黄癣病发内可见发内菌丝或关节孢子,黄癣中可见鹿角菌丝及孢子;白癣病发外包绕着密集镶嵌排列的圆形孢子;黑点癣为发内成串排列的链状孢子,孢子较大。
(二)真菌培养:可帮助确定致病菌种。
(三)伍德氏灯检查:黄癣呈暗绿色荧光;白癣为亮绿色荧光;黑点癣无荧光。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