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脚气要注意的三要点:
1、药物需坚持:有不少出现脚气的人会选择药物治疗,并且往往在有一点效果之后就以为万事大吉了,一旦放弃治疗就很有可能是脚气的加倍反弹。此外,专家还表示,虽然药物治疗有一定效果,但建议患者最好能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最好,并要坚持按时用药。
2、保持脚部清洁:要预防脚气,其实也并不难,应保持足部清洁干净,尤其是夏天,脚部易出汗,应及时清洗;鞋袜要勤洗勤换,平时最好穿吸汗的棉袜。另外,剪指甲时不能剪得太深,不要穿过紧的鞋,特别是女性穿的高跟鞋,最易挤压指甲,引发甲沟炎甚至足癣等。家庭成员中,若有人患有足癣,应避免共用卫生用具等等,都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3、避免脚气传染:需要注意的是,足部真菌病是易传染的,因此,大家还是要避开使用公共场合的鞋子等物品,预防脚气的出现。而对于敏感等特殊体质的人群或是曾有过皮肤病史的人,更要在夏季做足调理工夫,有效防御足部皮肤病。
(责任)
脚气患者来看看你是不是进入了下面的误区呢?
脚气难治其实有“根”可寻
根源一、自行用药
或许是因为脚气太常见了,太普遍了,在对待脚气的问题上,大部分脚气患者都不会选择去医院,一般看看广告,随便到药店买点药就这么对付过去了,还有一些患者甚至不清楚自己是否得了脚气,就自己给自己治病了,结果导致病情无法得到治愈,常年反复发病。
专家建议:一旦发现自己得了脚气或出现疑似脚气症状时,一定要去专科医院请专科医生诊治,规范治疗。
根源二、激素类药物
脚气发病时的一个常见现象,这也导致很多脚气患者在选药时以止痒效果为主。殊不知,很多止痒型的脚气用药,都是单纯激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虽能解除过敏性瘙痒,但所含激素却会成为真菌的"营养剂",使真菌肆意繁殖。因此单纯激素类药物不仅治标不治本,而且会导致脚气真菌的繁殖和感染。
专家建议:由于脚气是由真菌引起的,因此在选择治疗脚气药物时,一定要选择抗真菌药物治疗,杀灭真菌才是治愈脚气的核心。目前上市的抗真菌药物中,应尽量选择抗菌效果强、作用时间持久的抗真菌药物,如广谱抗真菌药物联苯苄唑等。
根源三、“见好就收”:
很多脚气的反复发作与患者不坚持用药有很大关系。这些患者往往一看到脚气的症状缓解了,就不再用药,等到脚气再次发作的时候,再用。这种见好就收的做法使得脚气很难得到治愈,长期的脚气将可能导致灰指(趾)甲甚至是丹毒等其他疾病。
专家建议:脚气真菌寄生在皮肤角质层中生长繁殖,需长期用药才能杀死它。足癣正规的疗程是四周,因此用药时间一定要坚持四周或以上,才能把脚气彻底打败。
(责任)
足癣是侵犯表皮、毛发和趾甲的浅部霉菌病,是一种传染性的皮肤病。足癣南方较多见。绝大部分患者是先患足癣再感染到手部和其它部位,足癣患病率高的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几点:
足癣,一是足跖部皮肤没有皮脂腺,缺乏能抑制霉菌的脂肪酸。二是足跖部皮肤汗腺较丰富,出汗较多,造成有利于霉菌生长的潮湿环境。三是足跖部皮肤角质层较厚,角质层中的角质蛋白为霉菌生长的营养物,此外,由于穿着鞋袜,局部环境闷热,脚汗难于透发而潮湿,从而更有利于霉菌的生长繁殖。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湿热侵袭,湿热下注所为,当以清热利湿,解毒杀虫为治,介绍几则外治方,效果显著。
1、木瓜30克,甘草30克。将上药水煎取汁,侯温后足浴5—10分钟,每日2次,每天1剂,连续5—10天。
2、藿香30克,黄精、大黄、皂矾各12克,米醋1000毫升。将上药切碎置米醋中密封浸泡一周后;去渣,备用(浸泡时每天摇动数次).使用时取药液每天浸泡2—3次,每次20—30分钟,连续5—天。
3、丁香15克,苦参、大黄、明矾、地肤子各30克,黄柏、地榆各20克。上药水煎取汁,而后将药液候温洗足,每次10—15分钟,每日5—6次,每日1剂,每剂可用2次。
4、葛根,白矾、千里光各等量。将上药烘干研末,密封包装,每袋约重40克,每次取粉剂1袋倒入盆中,加温水约1000~2000毫升,混匀足浴,每次20分钟,7日为1疗程,连续1—2个疗程。
5、白鲜皮40克,苦参、黄柏、苍术各30克,防风20克,荆芥穗、枯矾各10克,蛇床子、地肤子、黄精、藿香各50克,葱白4枚。上药加水约3000毫升煮沸,待温时将双脚浸泡在温液中lO—15分钟,每日2次,一般用药4-5剂即可。
(责任)
近日,李女士的大拇指染上了甲癣。“据说这种病是传染的。马上要过年了,朋友聚餐、家人团聚必不可少,自己怎么出去见人呀!”为此,李女士背上了沉重的精神包袱。“没事,这病不传染。我妈脚指甲上就有甲癣,20多年了,我也没传染上。你平时用棉签醮醋,一周擦一两回,就能缓解病情。”同事刘先生这样帮李女士支招。
果真像刘先生说的那样:甲癣并不传染,而且用醋擦就能缓解病情吗?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几位皮肤科专家介绍:甲癣不仅能传染,而且频繁美甲会增加甲癣发病率。
甲癣肯定会传染
“只要确定是甲癣了,不治疗肯定会传染。如果一个拇指有甲癣,不及时治疗的话,早晚10个手指都会有甲癣。甲癣不仅会传染自己也会传染给他人,但这种传染是有条件的,比如免疫力差的人容易被传染,易感人群容易被传染。”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2医院皮肤科主任张庆瑞这样告诉记者。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皮肤科主任韩秀萍介绍:“甲癣有一定的传染性,大量致病真菌聚集在甲板中、甲床上,成为致病真菌的储库,随时随地脱落下的甲屑中有大量致病菌,通过搔抓或者轻微外伤即成为全身皮肤癣菌病的传播源,在家庭或集体生活中与他人共用浴室、足盆、毛巾或拖鞋等,进入公共浴池、游泳池、桑拿浴室、舞厅等都会导致致病性真菌的传播,对社会人群造成感染。”
民间药方不可取
据韩秀萍主任介绍,民间用醋浸泡发病部位来治疗甲癣的方法并不可取。醋中含有的乙醛、甲醛、乙缩醛、醋酸、乳酸、丙酮酸、甲酸、苹果酸、柠檬酸、草酰乙酸、琥珀酸等,虽有一定的杀菌、软坚、收敛作用,但对甲癣的治疗效果有限,使用时间长且效果不持久。而且甲癣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能使甲周皮肤继发细菌感染,引起甲沟炎、局部蜂窝组织炎、丹毒等一些并发症。所以韩秀萍主任提醒甲癣患者,一旦病情确诊,应及时接受正规的治疗。繁美甲成诱因
甲癣特指由皮肤癣菌所致的甲板感染,而这种菌就生存在人们身边,如土壤里、浴池及游泳池的地面、动物身上,以及患有皮肤真菌病患者的表皮内。遗传因素、手足多汗、糖尿病、手足冻疮、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类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局部血液或淋巴液回流障碍、穿不透气的鞋袜等均能增加真菌感染的机会,少数患者也可由于外伤感染。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漂亮,现代人喜欢美甲,韩秀萍主任特别提醒喜欢美甲的朋友:频繁地美甲磨甲也是增加甲癣发病的原因之一。
重视细节能防病
临床上看,甲癣发病呈持续上升的趋势。面对这种发病率升高,且存在传染性的甲癣,人们该如何应对呢?韩秀萍主任介绍,积极治疗手足癣、体癣及股癣,是预防甲癣的最佳措施。在接受正规治疗的基础上,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毛巾、拖鞋、脸盆等专人专用,定期进行消毒,避免交叉使用,尽量避免去卫生条件差的公共浴池、游泳池等,及时削剪除去病甲组织,保持足部干燥,勤换鞋袜,更换宽松、柔软的平跟鞋等,均有助于提高甲癣治愈率,减少复发。
(责任)
小编虽然不能提供大家治疗脚气的方法,一些关于脚气的治疗误区还是希望大家引起重视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关于脚气的治疗误区吧。
脚气治疗的四个治疗误区
1、多种药混合使用:脚气用药最好只选用一种,而不是把多种药交替使用,因为脚气的治疗,并不是药用得越多越好。临床常见有的患者抱怨自己的脚气药治疗效果不好,常常把几种药混着用。事实上,每种脚气药的药效都不一样,多种药物一起用不但不能治好脚气,反而使药效容易混淆,加重脚气症状。
2、治疗都一视同仁:脚气症状一般分为干脚气和湿脚气。治疗的时候先判断清楚,自己患的脚气是属于湿脚气还是干脚气。对于不一样类型的脚气,通常都会使用不一样的方法来治疗。对症治疗,效果会更好。
3、爱用偏方:脚气发作时,患者往往瘙痒难忍,恨不得将皮肤换了,因此很多人不管三七二十一,自已买药或用他人推荐的“偏方”进行止痒处理。不可否认,有些药物或偏方确实可以临时止痒。可是,在一时的痛快背后,这些药物或偏方往往可加重“脚气”或引起更严重的接触性皮炎。
4、治疗没有先后:专家建议,脚气发生继发感染时,局部出现急性炎症,应该先处理继发感染。如有红肿,局部可外用硼酸水或呋喃西林液湿敷可消炎消肿,必要时还得使用抗生素,按照医嘱适当休息。如果出现发烧,局部皮肤红肿,考虑有丹毒或有淋巴管炎时,需要找医生,采用抗生素治疗,如内服红霉素、阿莫西林或注射青霉素等治疗。
(责任)
脚气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
理论上来讲,只要有真菌存在就会有被感染的机会,哪怕这次脚气治好了,但一旦被真菌找到可乘之机,就还会再复发。但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绝大多数脚气的复发,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因为大部分脚气复发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新真菌的感染,而是因为上一次感染脚气时根本没有彻底治愈。也就是说,导致脚气不能彻底根治的原因是真菌并没有被彻底杀死,部分真菌“潜伏”了下来,这样脚气当然很容易再次复发。
脚气真菌有很强的生命力
在零下6℃左右的环境里能长期存活;在10℃-40℃快速生长,在120℃的高温中,10分钟内不会死亡;在脱离的毛发、指(趾)甲、皮屑和花草、树木等上面病菌还可长期生存。
目前市面上很多脚气药都打着“快速止痒”、“止痒立竿见影”等的招牌,看重的是大家急切希望“迅速见效”的心里,“迅速见效” 是个很好的促销手段,因为可以很快获得脚气患者的认同,很多脚气患者在用药之后立马觉得不痒了,就认为这是好药,用过几次之后脚痒症状消失了,自然而然会认为已经治好了脚气,就松懈或者停止了用药。其实,真菌可不是那么容易杀死的,我们给你罗列几项数据你就知道了。
所以,如果你认为抹过几次药之后脚不痒了就认为脚气治好了,那你实在是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脚气药中的“快速止痒”成分好比麻醉剂,只不过在欺骗你的神经末梢而已,真正能够杀灭真菌的成分才刚刚开始发挥作用,如果你此时停药,即使你消灭了99.99%的真菌,那剩下0.01%的真菌随时可以卷土重来,而且最麻烦的是使真菌产生了抗药性,你下次使再用同样的药物治疗时,除了“快速止痒”外,估计会越治越严重!所以脚气用药不能只看“快速止痒”,而且无论使用哪种药物,一定要坚持按照疗程使用,不能偷懒和松懈,即使症状消失后,也要坚持用药10天。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彻底杀死真菌,使脚气不再复发。
(责任)
据医学调查表明:大约有30%—40%的正常人群患有手足癣。足癣又称“脚湿气”、“香港脚”主要是由真菌引起的皮肤传染病,手癣大多由足癣感染而来。病人常表现为趾间潮湿、发白或起小水疱,剥去皮屑为湿润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
手足癣的治疗应先做真菌化验,再进行确诊用药。不要等到真正患上了手足癣才体会到它们带来的痛苦,每个人都应该有预防的意识。只有从“源头”抓起,根除手足癣滋生土壤,才能真正远离病痛的烦恼。手足癣主要是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引发的。特别是在夏季,气温高,病菌很活跃,市民随时都要认真做好预防工作。比如做好讲究卫生工作,其中一点就是不要随便交叉使用鞋袜,特别是拖鞋,很多家庭的“进门脱鞋换拖鞋”制度,其实很轻易导致足癣传染,因为进门换的拖鞋都是很多人反复使用,哪怕主人时而会洗一洗,也起不到多大效果,因此他建议大家尽量使用一次性的拖鞋或者穿鞋套。在公共浴室等场合也一样,尽量使用一次性拖鞋。此外,不要光脚涉泥涉水,家中养小猫小狗的也要做好卫生工作。
对已有稍微手足癣的患者,他强调,患者要多洗手、不要随便用手去碰足癣部位,不随便用手搔痒,少吃辛辣海鲜、少饮酒等。因为一旦不注重,就有可能传染到全身,甚至加重病情。
(责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与鞋的帮助是分不开的。但是,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日一项数据显示,成年人的脚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64%源于穿鞋不当。如此惊人的数字告诉我们,本应充当双脚“保护神”的鞋,有时却扮演着破坏者的角色。
陈小姐对鞋那可是“爱到极致”了,她不仅喜欢买鞋,最要命的是喜欢试鞋,经常约着一帮友人逛鞋店。又经常去哪个鞋店一试就没完没了的。朋友们对她这个爱好可是唯恐避之不及咯。
最近,陈小姐不喜欢试鞋了,朋友们很好奇,难道这人改性子了?约她,她都不去了,仔细询问才知道,她有“难言之隐”……原来,她不知怎么的患上脚气!一脱鞋,就能隐约闻得到脚臭的味道,这样爱美她如何受得了!
专家分析,这跟她喜欢试鞋有很大关系。鞋店里的鞋,经常拿来给人试穿,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如果前一个顾客有脚气,试完鞋又不买。下个顾客试穿时,就很容感染上个人残留在鞋里的脚气菌,从而感染脚气。
而且,市面上不少鞋穿起来磨脚、鞋膛过窄、鞋底过硬,这种鞋不是帮助人行走,更像给人的双脚套上了枷锁。现在很多女鞋设计得很瘦很高,是为了穿上看起来秀气,但这是对脚最大的伤害。
年轻人的修复能力强,穿一天这样的鞋,脚一晚上能恢复过来。可中老年人就不行了,有人的脚甚至一次挤压后就会永久地疼下去。穿错鞋子,一不小心就患上脚气,真的让人伤不起。
(责任)
如果患者没有及早发现并治疗,真菌可能传染到患者身体其他部位,也就是脚气的并发症有哪些呢?引起手癣、股癣、甲癣等其他皮肤顽症,还有约40%的患者会并发细菌感染,导致淋巴管炎、淋巴结炎、丹毒等疾病,甚至引起败血症,威胁生命。
所以脚气患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的皮肤科就诊,在皮肤科医师的指导和建议下规范治疗,合理用药。
脚气的治疗误区“逐个数”
脚气有什么症状?痒是最典型的脚气的症状,面对反复发作的顽症,很多患者误认为脚气是“不治之症”。其实脚气是完全可以根治的,之所以反复发作,是因为绝大多数患者都只使用外用药治疗,而在治疗期间,又难免有些疏忽,导致治疗不规范、不科学,所以很难做到“斩草除根”。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如下。
误区1、遗漏盲点:患者在涂抹药物时往往会只涂在有明显症状的病灶处,而一些潜在无症状的病灶会被遗漏。在条件成熟时,这些病灶还会发作。还有某些类型的足癣,比如角化过度型,外用药不易渗透,在治疗部位达不到有效的抗菌浓度,所以疗效也不会很理想。
误区2、家庭成员不同时治疗:一个人治愈了,但其他家庭成员没治愈,仍然共用毛巾、拖鞋等,导致家庭成员间交叉感染,反复发作。尤其是家庭成员中有两人以上患脚气的,最好同时进行治疗。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口服药、外用药物联合使用,这样才能有效地彻底地杀灭真菌。
误区3、提前停药:治疗脚气有哪些常识?例如用唑类外用抗真菌药需一天涂抹两次,每次涂抹花费十几分钟,连续治疗4~6周,而调查得知大部分患者在使用外用药物治疗时都坚持不到2周,当然就不可能完全治愈。
误区4、错用外用药:怎么治疗脚气?如一些趾间糜烂型脚气患者,直接使用外用药,局部刺激性大,容易引起细菌感染,还有少数患者患有糖尿病、肿瘤等其他疾病,导致肌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也不适合用外用药。
此外,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患者预防足癣还应注意:治疗足部多汗,保持足部清洁、干燥;勤换袜子,穿透气的鞋袜;每次足浴后,擦干脚丫和脚趾;足癣治愈后,在足和鞋内使用抗真菌散剂,防复发;别光脚在地毯、浴室地板上走;在浴池、游泳池等公共场所,不用公用拖鞋、毛巾、足盆等。
(责任)
下面有2个偏方、6个传说,让我们看看除了遵医嘱擦药、吃药以外,在家用偏方治疗脚气会不会有效果。
2个偏方有效吗?
■泡温泉、踩热沙可以烫死真菌?
错。一般温泉的温度约为42℃,根本杀不死真菌。而患者去泡温泉,反而容易将真菌传染给其他人。
踩热沙也只能暂时止痒,无法对付真菌。
■泡醋可以杀死真菌?
不一定。浓度高的冰醋酸可以杀死真菌,不过同样会伤害皮肤。皮肤科医生大多反对百姓使用醋来治脚气,尤其是有水泡或溃疡症状的患者,容易导致伤口溃烂,甚至酿成蜂窝性组织炎。
6个传说对不对?
■症状改善就可以停止擦药?
错。必须遵照处方建议的疗程擦药,才能达到疗效。
专家表示,脚气理论上是可以断根的,但统计发现约有六成的患者一年复发超过四次,主要原因是大多数患者的服药顺从度低,没有完成完整的脚气用药疗程。研究指出,近九成的脚气外用药需要连续使用4星期,却只有13%的患者确实完成疗程。
■只要把药物涂抹在患部就可以了?
错。正确用法是两只脚脚趾、趾间、脚掌、脚侧边都要确实涂抹药膏。
专家解释,因为真菌感染初期,未必出现症状,临床上约有17%的病患,主诉脚痒却没有脱皮、发红的症状,在刮皮屑检验后证实受到真菌感染。
■患者的袜子要跟家人的衣物分开洗?
最好分开洗。尽管有科学家比较过使用清水及抗菌洗衣精洗涤脚气患者的袜子,发现洗衣粉能有效减少含菌量,但为了防微杜渐还是分开洗为佳。
■脚痒一定是脚气?
错。脚底发痒也可能是湿疹或汗疱疹,必须求医确诊,对症下药。
专家强调,类似的例子屡见不鲜。有的汗疱疹和脚气的症状类似,很难辨别,必须刮皮屑甚至做真菌培养,才能确定。
脚气患者也不一定会有发痒征兆,例如厚皮型的脚气症状是底皮肤变粗厚、脱皮,针对这类型的病患,医生会开软化角质的水杨酸及抗霉菌的药物,双管齐下治疗。
■去药房买药擦就会好?
错。应该先到医院检查,确定诊断及罹患的脚气的类型,由医生建议适合的药物。
百姓到药店买的成药大多是含类固醇的复方药,类固醇会抑制发炎反应,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但一段时间后又会复发,无法根治。
专家指出,有效的治疗方式是针对不同症状使用适合的单方药,因为单方药的抗真菌成分比复方药高,杀菌效果也比较好。
■脚气也会传染手?
对。不少人手部脱皮、发红,以为是“富贵手”缠身,其实是真菌感染,得了手癣。多半是因为抠脚,被脚气真菌感染所致。
(责任)
许多患者出现水泡、脚趾缝糜烂、瘙痒甚至角化脱屑,还有的趾甲变色、增厚等都是脚气的症状表现。出现脚气和灰指甲,和最近天气炎热、穿不透气的鞋袜等有关系,也有的病友患的是汗疱疹,此类疾病在夏季也是高发期,但是不传染,特别容易与足癣混淆。
脚气和灰指甲是最常见的足部皮肤病,它是由一大类称作真菌的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患者往往是先患皮肤癣病如脚气,再传染上指趾甲,反复发作。
脚气有哪些危害?这类疾病多见于潮湿地区及高温季节,但个人易感因素也决定了谁更容易患病,如不注意个人卫生、经常劳动或运动、爱穿紧身衣裤及不透气的鞋子、年老体弱的人等等。
这类疾病不仅可自身传染,也可能传染给别人。如果治疗不积极,搔抓后极易引发身体其他部位的真菌感染,如手癣、体癣等,更严重的是,搔抓会导致局部细菌感染,可发展成丹毒、蜂窝组织炎等,可谓后患无穷。”专家说道。
脚气的治疗方法很多,规范的治疗应该是先进行专业的真菌镜检,确诊是否真菌感染,由皮肤科专业医生针对不同的病源菌、不同的症状、不同的部位进行规范的、连续的治疗。
专家特别强调“脚气真菌寄生在皮肤角质层中生长繁殖,需长期用药才能杀死它。皮肤的代谢周期为28天左右,用药时间一定要坚持四周以上,如果“见好就收”,真菌将很难被彻底杀死。这也是一些人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
专家说防治足癣除规范治疗外,还要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保持足部清洁干净,尤其是夏天,脚部易出汗,应及时清洗并且尽量保持干燥;鞋袜要勤洗勤换,多在太阳光下晾晒,平时最好穿吸汗的棉袜。
(责任)
老百姓常说“医生不治癣”其实癣病不难治,最怕滥治,李主任说“治疗的不规范是造成癣病扩散的诱因,成人中70-80%患有脚气,但仅有20%左右的患者得到了规范治疗,主要是很多人对这类疾病有认识上的误区。
许多患者出现水泡、脚趾缝糜烂、瘙痒甚至角化脱屑等脚气症状,这些患者大都感染了真菌,出现脚气和灰指甲,和最近天气炎热、穿不透气的鞋袜等有关系,也有的病友患的是汗疱疹,此类疾病在夏季也是高发期,但是不传染,特别容易与足癣混淆。
像脚气这类疾病不仅可自身传染,也可能传染给别人。如果治疗不积极,搔抓后极易引发身体其他部位的真菌感染,如手癣、体癣等,脚气危害更严重的是,搔抓会导致局部细菌感染,可发展成丹毒、蜂窝组织炎等,可谓后患无穷。
如何治疗脚气呢?规范的治疗应该是先进行专业的真菌镜检,确诊是否真菌感染,由皮肤科专业医生针对不同的病源菌、不同的症状、不同的部位进行规范的、连续的治疗。
脚气真菌寄生在皮肤角质层中生长繁殖,需长期用药才能杀死它。皮肤的代谢周期为28天左右,脚气药物治疗时间一定要坚持四周以上,如果“见好就收”,真菌将很难被彻底杀死。这也是一些人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
防治脚气除规范治疗外,还要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保持足部清洁干净,尤其是夏天,脚部易出汗,应及时清洗并且尽量保持干燥;鞋袜要勤洗勤换,多在太阳光下晾晒,平时最好穿吸汗的棉袜,经常给足部“通风”。
(责任)
手足癣自我诊断
1、患部皮肤干燥、脱屑,角化过度,以致明显增厚,冬季易皲裂。
2、患部出现群集或散在的深在水疤,不易穿破,痒感明显。水疤出现数日后自然吸收,表面脱屑。此起彼伏,反复发作。
3、足跟边缘常见呈环形或弧形状小片丘疹群。瘙痒明显,有鳞状脱屑。手掌心和指间也可发生,夏重冬轻。
4、足趾间常见有湿烂,表皮潮湿、浸软、色白,剥脱后可见基底鲜红而糜烂,瘙痒较重。可继发细菌感染而有恶臭。
如何科学治疗手足癣
1、以外用药膏为先
目前最常用的外用药物是“达克宁”一类的抗真菌药膏,其有效成分是咪康唑等,能彻底杀灭真菌,而且可有效渗透到深层皮肤,坚持使用,效果不错。对于还伴有湿疹化的患者,可应用含抗真菌药物与类固醇皮质激素的复方外用制剂如派瑞松等。
2、较为严重的可口服药物
如果手足癣发病面积大、皮疹多,每年发作、已发作多年的人,手足部皮肤发生角质化,外用药物很难渗透到皮肤较深的地方,也就较难彻底清除真菌。这类人则可口服一些抗真菌药物,如斯皮仁诺(伊曲康唑)。
手足癣以预防为主
预防足癣要勤洗脚、勤洗鞋袜,保持鞋内的通风、干燥;不穿他人的鞋袜,不用与他人公用毛巾、浴巾、面盆、脚盆等。如果已经患了手足癣,不要抓搔患病的皮肤,接触了患处后一定要把手洗干净。如果患了手癣,在处理食物的时候还要带手套,以免污染食物。
(责任)
在一切由真菌导致的疾病中,足癣属于最高发的。一般的症状就是难忍的瘙痒、脱屑、起水疱。之所以足癣反复发作、无法根除,与病人认识误区、不规范治疗有很大联系。
现在用于治疗足癣的各种霜剂、药膏数不胜数,个个都称“疗效独特”,可是患者仍然摆脱不了手足癣的骚扰。其实,有一个细节大家可能没有注意到——鞋袜的根治。
很多人在治疗足癣的时候忘了同时清洁一下鞋袜,因此虽然脚上的癣菌被杀灭了,但鞋袜上的癣菌又开始大量繁殖,致使足癣反反复复不能根治。
专家建议,足癣患者最好别穿硬底拖鞋,因为鞋底过硬会使足部出现微小的裂口而诱发丹毒,也会导致足癣传染。另外,赤着脚丫子、光脚穿运动鞋、皮鞋等也是不良做法,因为这样更容易诱发足癣。 因此,足癣患者最好选择柔软的棉布拖鞋。
此外,足癣患者应该穿透气性好的鞋袜,不要穿胶鞋、运动鞋;鞋袜要经常曝晒,保持干燥;在游泳池、浴室等公共场所忌用公共毛巾、拖鞋等;不要与他人混穿鞋袜,以免再感染。
预防足癣小Tips
1、注意足部卫生,保持脚部干燥,洗完澡或流汗后,要赶紧将脚趾缝擦干。
2、夏天尽量穿透气的鞋子或凉鞋,对于足部多汗的患者,适宜穿透气性好、柔软的线袜,穿猪皮鞋、布鞋及凉鞋。
3、袜子要穿能吸汗的棉织品,不要穿尼龙袜或丝袜,要天天换洗。
4、不要赤脚在地板或公共浴室行走,以减少患脚气的机会。
5、牛皮鞋、旅游鞋、胶鞋等透气性能较差,鞋内容易潮湿,不穿时应放于通风处,或者用电吹风将里边吹干,并用信利唑进行杀菌消毒。
6、生活中对于足癣的预防甚于治疗,还应当注意防交叉感染,不与他人共用鞋袜﹑拖鞋、浴巾、面盆、脚盆等;浴室地面保持清洁干净,不使用公共拖鞋。
(责任)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脚气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痒起来真是很要命,几种药交替着用,效果都不好。”在某三甲医院皮肤科门诊中,常听到来看脚气的患者这么说。其实,每种脚气药的药效都不一样,多种药物一起用不但不能医治脚气,反而使药效容易混淆,加重脚气症状。
一般来说,水疱型脚气,可在每天热水泡脚后外抹克霉唑癣药水,或复方水杨酸酊剂一次,注意每天最多用两次。角化过度型脚气比较顽固,治疗病程缓慢,适用软膏或霜剂,也可外用复方苯甲酸膏或复方水杨酸酒精,早晚各一次。涂药后可用塑料薄膜将脚包住,以利于药物浸入皮肤深层,便于厚皮剥落。趾间糜烂型脚气多见于脚缝间,可以选择浸泡结合的软膏和足粉治疗。
另外,外用药品的同时加用口服药,治疗效果更好,如丁克兰美抒片剂、斯皮仁诺片剂等,这类口服药物在体内存留时间长,作用明显。
冬天是治脚气的最佳时期
冬天很适合治疗脚气,因为癣菌在这个时期处于“冬眠”状态,对药物抵抗力差,而且冬天双脚干燥,有利于药液渗透到角质深层,使药效保持长久,故冬季用药治疗脚气,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冬治脚气要注意正确选用抗真菌类药物,如达克宁软膏、克霉唑霜、韦氏溶液和足癣散等。白天擦软膏,晚上浸泡药液(如足癣散)。浸泡药液时,注意每次浸泡时间在1小时以上,边浸泡边祛除脚掌角质层(即老皮),使药液快速渗入角质层深层,杀灭癣菌。
脚气常见的症状是瘙痒红斑和水疱脱屑,脚气的特点是边缘的皮损更严重,这是因为皮损边缘真菌更活跃,这些位置检查皮损也更容易发现真菌菌丝。脚气一般最初发生在趾缝,足弓、足背很少见脚气出现,这与趾缝比较潮湿和不透气,适于真菌生长有关的脚气。
夏天备受脚气困扰,脚气患者到了冬天就觉得庆幸,脚气的瘙痒脱皮等症状有所缓解了,很多脚气患者以为这样,脚气就不药而愈。料不到隔年夏天脚气又卷土重来。由于脚气反复发作,脚气令人误以为是难以治愈的。治脚气的专家表示,只要规范治疗、合理用脚气药,脚气是可以根治的。
选准脚气用药,才能治愈脚气顽疾
脚气发作时,脚气患者往往瘙痒难忍,恨不得将脚气患处的皮肤换了,因此很多脚气患者不管三七二十一,脚气患者自已买脚气用药或用他人推荐的治脚气“偏方”进行止脚气痒处理。不可否认,有些脚气药物或脚气偏方确实可以临时止脚气痒。
可是,在一时的痛快背后,这些脚气药物或脚气偏方往往可加重“脚气”或引起更严重的接触性皮炎。盲目自治脚气并不可取,甚至会加重脚气病情。
脚气虽是小病,但不能对脚气熟视无睹,患上脚气应该如何应对脚气呢?首先要通过实验室检验来确诊脚气病情,然后在医生指导下坚持规范治疗脚气。
在整个治疗脚气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选准脚气药物。切忌选择激素类脚气药物治疗脚气,激素类脚气药物只能暂时缓解脚气因真菌生长引起的瘙痒、红肿等皮肤炎性症状,对真菌无杀伤作用,如果长期使用反而会滋养真菌生长,非但治不好脚气,还脚气还会越治越坏。
大部分脚气患者的常规性足癣、手癣如果选择脚气药物,应该选择杀菌药。使得真菌被杀灭,真菌被杀灭了,脚气就不会再复发。如果采用抑菌药,没有用足疗程,真菌只是暂时被抑制住脚气还会复发。
治疗脚气的抗真菌药,要分清杀菌药和抑菌药
由于目前中国市场上治脚气的抗真菌药多为抑菌药(唑类药物),抑菌药疗程长,需按说明书持续使用4-6周脚气药,每天两次才能杀灭真菌,治愈脚气,防止脚气复发。大部分脚气患者不能坚持使用脚气药,导致脚气真菌没有被彻底杀死,最终使得脚气症状频繁复发,脚气不能被治好。
关于治疗脚气,在医学上,抗真菌药物按照作用机理分为杀菌药和抑菌药,杀菌药杀菌强,治脚气的疗程短,一般1-2周就能杀死真菌,治脚气。目前特比萘芬是国际上公认的抗真菌金标准,是临床治疗皮肤癣菌病尤其脚气的首选药物,是脚气患者不错的选择。
由于脚气患者不了解杀菌药和抑菌药的区别,常年使用抑菌药来治疗脚气,从没有用足疗程真正杀灭真菌,导致脚气频繁复发。区别两种药首先可以观察其有效成分,杀菌药物的有效成份主要是丙烯胺类(如兰美抒),包括特比萘芬、萘替芬等。抑菌药物主要是咪唑类药物,包括酮康唑、咪康唑、联苯苄唑等。其次可以看疗程长短,杀菌药疗程为1-2周,抑菌药疗程一般为4-6周。
相关阅读:
为何会有脚气:脚气是如何引发的?
有脚气怎么办?如何预防脚气?
怎样治脚气?小偏方帮你去脚气
什么是脚气病:脚气病的原因分析
脚气怎么治?中医八偏方来解救脚气病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脚气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在湿热的环境里,真菌的感染会更迅速,因此在夏天,脚气就更加严重。
而在冬季,脚气看上去似乎痊愈了,实际上隐患仍然存在,因为真菌可能潜伏在皮肤角质层下,夏季一到,又会复发。
在冬季这个疾病的缓解期,由于病菌毒力比较弱,皮肤干燥,所以治疗效果会比其他季节好,很有可能对它斩草除根。
除了坚持用药治疗外,可以加醋泡脚,每天用醋水(食醋以一倍水稀释)泡脚20分钟,还可以用大蒜汁涂擦患处或用生半夏加醋浸泡一周后涂擦患处。
冬季许多爱美的女士常穿长筒靴,有脚气的人会加重脚气。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给靴子晒晒太阳。穿吸汗功能好的棉质袜子,减少脚底与脚趾汗液积存,以免让真菌有孳生的机会。
脚气因真菌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需要依靠吞噬皮肤中的营养物质来获取其赖以生存的养分和能量,从而逐步破坏皮肤结构,引起脱皮、溃烂、水疱、脚气等一系列症状,并且脚气伴有瘙痒、脚臭等恼人的问题。对脚气患处的皮肤病屑进行显微切片观察,我们发现,患脚气病皮屑中真菌数量之巨大令人吃惊,脚气患者的皮屑内部几乎全被真菌菌丝所破坏和占领。由此,我们找到了真菌的藏身之所——被真菌感染的患病皮肤病屑。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普通的外用抗真菌药品不能彻底根除脚气了。脚气原因就是——没有铲除被真菌感染的皮屑。真菌藏在患病的皮肤中,躲过了一次又一次药物的威胁,活得逍遥自在。
这些被感染的皮肤,脚气患者其组织结构已被破坏,治脚气除了做真菌滋生的“温床”之外,脚气已不具有正常皮肤的功能了。而脱落的脚气病屑更是一个个“真菌炸弹”,成为脚气传染的重要载体。因此,铲除被真菌感染的皮肤病屑,脚气成为根治脚气、防止脚气复发的关键环节。只有在杀灭真菌的同时,除去被感染的脚气病屑,摧毁脚气真菌的“老巢”,让脚气真菌无处藏身,才能有效彻底的清除脚气真菌的危害,让脚气不再复发。
两道板斧,根除脚气
脚气并非是无法根除的。只要脚气患者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并且脚气患者采用正确的方法,就可以彻底根除脚气,使其不再复发。
脚气是由真菌引起的。而脚气的反复发作则是因为潜伏真菌没有铲除。
所谓潜伏真菌,指的是:真菌在侵害皮肤的同时,脚气也在皮肤中大量滋生、繁殖,脚气并潜伏在皮肤内部和角质层中,脚气即使在寒冷干燥的冬季,脚气也不会死亡,脚气而是处于蛰伏状态。一旦遇到了温暖、湿润的外界环境条件,脚气真菌就会恢复活性,脚气重新出来作乱。在冬天脚气未发作时,对脚气患者发病处皮肤的显微切片观察,发现其脚气皮肤内部和角质层中的潜伏脚气真菌数量惊人。
而普通的抗真菌脚气药物,虽然具有一定的抑菌、杀菌作用,但是无法根治脚气,脚气患者不能有效防止脚气的复发,原因有二:
一是脚气多为油溶性或半油溶性剂型,水溶性差,根据脚气人体皮肤亲水的特点,使得脚气药物无法有效渗入脚气皮肤内部;
二是脚气药不能铲除被真菌感染的病屑,杀灭潜伏脚气真菌。
从这个意义上,医学上提出了根除脚气的两道板斧:
第一道治脚气板斧:在使用外用抗脚气真菌药品时,脚气患者一定要选择适宜皮肤吸收的脚气水溶性制剂,使脚气药物中的有效成分能够随水分子完全进入脚气皮肤内部,彻底杀死深层脚气真菌。
第二道治脚气板斧:在选择脚气药品时,除了要具有杀脚气菌的功能外,脚气患者还要能够铲除被脚气真菌感染的脚气皮肤病屑,摧毁脚气真菌赖以生存的温床,彻底杀死潜伏脚气真菌。
相关阅读:
为何会有脚气:脚气是如何引发的?
有脚气怎么办?如何预防脚气?
怎样治脚气?小偏方帮你去脚气
什么是脚气病:脚气病的原因分析
脚气怎么治?中医八偏方来解救脚气病
据专家介绍,引发手足癣病的真菌主要有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毛癣菌、念珠菌和少量皮肤癣菌等。它们分泌角质溶解酶,侵入皮肤后分解角蛋白组织而汲取营养,同时在合适的温度(25℃左右)、湿度、酸度下繁殖。这也就是手足癣常发于夏季,手掌及足底部(角蛋白丰富),以及炎症不明显(病变主要位于表皮角质层)的原因。它的症状一般表现为手足出现小水泡、脱皮和糜烂等症状,即所谓水疱型、擦烂型、鳞屑型等几种类型。
同时,专家表示,手足癣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患处皮损的真菌化验。只有经过化验,才能确认是哪个菌种引发,接下来才能根据情况进行治疗和用药。直接镜检阳性表示有皮肤真菌感染,阴性一次则不能完全排除。即使在手足处出现了小水泡、脱皮和糜烂等症状,若没有经过正规的真菌化验,也不可轻易下结论就是手足癣,更不可随意用药。医生特别强调:不要轻易用皮炎平等外用药,因为一旦使用不当,不但不能治病,而且还会加重病情。
做好源头预防,才能彻底根治手足癣
专家提醒,不要等到真正患上了手足癣才体会到它们带来的痛苦,每个人都应该有预防的意识。只有从源头上做好预防,才能真正远离病痛的烦恼。
手足癣主要是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引发的。特别是在夏季,气温高,病菌很活跃,市民随时都要认真做好预防工作。比如做好讲究卫生工作,其中一点就是不要随便交叉使用鞋袜,特别是拖鞋,很多家庭的“进门脱鞋换拖鞋”制度,其实很容易导致足癣传染,因为进门换的拖鞋都是很多人反复使用,哪怕主人时而会洗一洗,也起不到多大效果,因此他建议大家尽量使用一次性的拖鞋或者穿鞋套。
在公共浴室等场合也一样,尽量使用一次性拖鞋。此外,不要光脚涉泥涉水,家中养小猫小狗的也要做好卫生工作。
对已有轻微手足癣的患者,患者要多洗手、不要随便用手去碰足癣部位,不随便用手搔痒,少吃辛辣海鲜、少饮酒等。因为一旦不注意,就有可能传染到全身,甚至加重病情。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误区一:脚气“无伤大雅”
脚气反反复复,时好时坏,因此被很多人误以为不能根治。正是一些患者认为脚气是个小病而不加以重视,才导致脚气终年不愈,反复发作。专家指出,脚气绝不是人们所想的那样,随便应付一下就行了,一旦恶化,也会带来巨大的痛苦。
脚气问题不是一两天就可以解决的,专家表示,脚气患者的治疗时间通常应该进行4周,每天坚持用抗真菌药,目的就是杀死真菌。有的患者足部真菌停留在表面,但也有不少患者的足部真菌感染很深,对于后者,只有坚持用药才会杀死潜伏在皮肤深处的真菌。脚气并非不可治,只是在治疗期间需要耐心,即便是症状消失了,患者应当继续用药一周加以巩固。
误区二:最多是脚“遭殃”
脚气的问题只会停留在足部吗?答案是否定的,它还可能引发灰指甲等其他皮肤病。这两种病都是由真菌入侵引起,脚气是真菌侵入脚部表层皮肤所致,灰指甲患者常常是先患有脚气,足部真菌被带到手部,首先侵入指甲周围的皮肤,然后通过指甲或趾甲的生长演变,逐渐侵入指甲内,形成灰指甲,并进一步生长和繁殖,直到破坏整个指甲。灰指甲与脚气是可以互相传染的,既可自身传染,也可由他人传染,无论自己或家人有脚气或由真菌引起的其它皮肤癣,都可能引起灰指甲,然而如果防治得当,脚气患者是可以避免患上灰指甲的。
误区三:脚气是一种遗传病
一家人都患有脚气,那是否说明脚气是会遗传的呢?这种说法是未经证实的。对此,专家表示,我们必须要考虑到脚气的传播方式。在适宜温度和湿度的条件下,脚气可以通过毛巾、鞋袜的共用传染。孩子穿了患有脚气的父母的鞋,或者共用毛巾,是很可能患上脚气的。虽然脚气在家庭中有集聚现象,但目前尚没有脚气是遗传病的证据。此外,公众对脚气的认识还存在着其他的误区,比如将脚气、脚臭和湿疹混为一谈,认为脚气患者唯一的治疗手段就是使用外用药,而不能内服治疗等。专家提醒,最好的解决途径还是及时就医,对症下药。
而许多脚气患者都曾经历过,脚气本来治好了,可过一段时间又出现了。除了误区外,还有什么原因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原因一:“再感染”
一些患者在治愈后,由于不注意,与其他脚气患者共用拖鞋、盆、毛巾等物品,或是在游泳池等特定场合又接触了真菌,就可能又得脚气,这叫做“再感染”。
原因二:“复发”
有些脚气患者使用抑制真菌的药物治疗,当症状稍有好转后便停止用药,其实真菌并没有被彻底杀灭,过一段时间又会“卷土重来”,造成“复发”。
原因三:“不死”
致脚气的真菌在零下6℃左右的环境里能长期存活;在120℃的高温中,10分钟内不会死亡;在脱离活体的毛发、指(趾)甲、皮屑等上面,毒性还可以保持1年以上。
原因四:“假象”
有些患者得病后不去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自己买点消炎药涂上了事,这样做虽然可以暂时止痒,造成疾病好转的假象,但没有抗真菌效果,病菌不能被杀死,反而会更加猖獗,还会干扰甚至阻止局部免疫反应。
以上就是脚气为什么反反复复的原因,脚气如不及时治疗,很可能会传染至其他部位,甚至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大家在治疗时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