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避免感情冲动。忌用手搔抓或热水烫洗。

  2.不宜穿过硬的内衣,以免刺激皮肤。

  3.不抽烟,忌食酒、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食物和水果。

(责任)

  好发于颈项部、肘、腰、眼睑、阴部、会阴、骶尾部及腋窝、小腿等处。

(责任)

  “鱼鳞病”又叫“蛇皮病”是一种遗传角化异常障碍性皮肤病,以皮肤干燥,粗糙状如鱼鳞,有灰褐色鳞屑和深重斑纹,起白皮,好发于四肢,重者及全身,常无自觉症状。

(责任)

  本病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一般认为系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所致.思考常因情绪波动、过度紧张、神经衰弱等发病或加剧。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障碍、病灶感染、酒精中毒、衣摩擦、日晒出汗等局部刺激均可促发本病,使病情加重。临床上分为局限和播散两型。

  常见症状:

  1.苔藓样皮损。本病的皮损特征为皮肤苔藓化,病变区皮肤呈苔薛样变,皮肤增厚,皮纹加深,皮嵴隆起,皮损区呈暗褐色,干燥,有细碎脱屑,边界清楚,边缘可有小的散在的扁平丘疹。

  2.瘙痒。皮损区域阵发性瘙痒,夜晚尤甚,可影响入睡。

  3.好发部位。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好发于颈、项、膝、肘、骶等部位;播散性神经性皮炎可泛发于全身。

(责任)

  皮肤是人体防御日光中紫外线的第一道防线。正常情况下,皮肤表面膜、角质层、黑色素对光线有一定的防御作用,因此,即使皮肤接受一定的紫外线也不会有任何反应。但夏季的太阳光比较强烈,日光照射会引起皮肤病变,如晒斑、日光性皮炎、夏季皮炎,再加上湿疹、蚊虫叮咬皮炎等,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学习。因此,采用适当的防护方法,可以在夏天避免晒斑和各种皮炎的困扰。

  晒 斑

  晒斑又称日光红斑、日光水肿、日晒伤。一些浅肤色的人、对紫外线过敏的人,长时间紫外线照射后易发生晒斑,常发生于初夏期间皮肤被晒黑之前。某些深肤色的人,有时需要到下一次暴晒时才会出现反应。

  轻度晒斑

  临床表现:在日光照射数个小时到十余小时后,暴露部位的皮肤上发生弥漫性红斑。此红斑呈鲜红色并伴有灼热感,此时皮损较轻。

  处理办法:用冰水湿敷发病皮肤,一般隔2~3小时湿敷15~25分钟。用冷水洗脸,切忌不能使用洗面奶和香皂,停用化妆品和护肤品,2~3天内可痊愈。

  中度晒斑

  临床表现:日光皮炎较重时,有弥漫性红斑,可伴有水肿。此时局部皮肤有明显灼痛,皮肤绷紧样肿胀。

  处理办法:可用冰水湿敷,外用皮质激素霜,如艾洛松、尤卓尔、宝龙康、可欣等。外用每日2~3次,搽于患处。同时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经过治疗,此时的日光皮炎红斑渐渐转变为暗红色,脱屑,皮损逐渐消退,遗留色素沉着。

  重度晒斑

  临床表现:在日光照射后出现面部红斑,有眼睑水肿,伴恶心、心动过速等全身症状。

  处理办法:立即到医院就诊,给予对症处理。

  防护措施:

  1.在上午10时到下午2时,日光照射强烈时不宜外出。外出时,用遮阳伞或戴宽沿帽子,穿长袖衣裤。

  2.使用防晒霜,以防止晒斑,可在外出前10~15分钟均匀涂于暴露部位的皮肤,皮肤比较白容易引起日晒伤的人,应该使用日光保护指数(SPF)>30的高效防晒霜;皮肤色素较深的人,使用日光保护指数(SPF)=15的防晒霜即可。

  3.口服B族维生素,如多维片,特别时烟酰胺(NAA)有降低皮肤光敏作用。

  4.长期室内工作,缺少日光照射的人,应经常参加室外活动,以不断增强皮肤对光线的耐受性。

  日光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是皮肤对光线照射的敏感反应,个体差异很大。本病好发于春季和夏季。

  临床表现:日晒后暴露部位发生瘙痒性损害——红色丘疹,最常见于面部,特别是面颊、鼻梁、前额、颈侧、颈前“V”型区,手背及上肢伸侧部位,女性较多见。

  处理办法:口服第二代抗组胺药,如皿治林、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每天口服一次,每次一片即可,没有嗜睡作用。

  经过3~4天的治疗后,皮损不见好转,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防护措施:

  1.日光性皮炎的发病与过敏体质有关,因此,过敏体质者在发病季节前应限制和尽可能避免日晒,外出时用遮阳伞或者戴宽沿帽子,穿长袖衣裤。

  2.在发病季节前,可让皮肤适当增加日晒量,以提高皮肤耐受力。

  3.局部外用防晒霜,可控制日光性皮炎的症状,预防复发。

  4.用冷水洗脸,不用任何清洁剂,停用化妆品和护肤品。

  夏季皮炎

  夏季皮炎是常见疾病,大多发生于成年人,尤其是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夏季皮炎病情轻重与气温和湿度密切相关,气温高,湿度大,持续天数长,发病增多,皮损严重,瘙痒明显。由于奇痒难忍而搔抓,常可引起抓痕,色素沉着。

  临床表现:在手、足的伸侧对称分布,红斑、小丘疹、针头到粟米大小,两小腿胫前皮肤密集红斑更为多见。自觉瘙痒和轻度烧灼感。

  处理办法:外用以清凉、止痒、消炎为原则,如炉甘石洗剂、皮炎灵搽剂。瘙痒明显的可以与皮质激素霜交替外用,如艾洛松、尤卓尔、宝龙康、可欣等。外用每日2~3次,搽于患处。

  由于皮肤瘙痒明显,需要同时口服第二代抗组胺药,如皿治林、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如果瘙痒不能控制,晚上可加服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扑尔敏,每次一片,或者酮替酚,每次一片。因第一代抗组胺药物有嗜睡作用,不适合高空作业者和司机口服。

  防护措施:

  1.保持室内通风散热,皮肤清洁干燥。

  2.不宜穿闷气、不通风的衣裤。透气性好,吸汗、样式宽松的棉布衣服最佳。

  3.皮损处用清水冲洗,水不能烫,更不能用盐水烫皮肤。避免强刺激搔抓。

  皮炎不宜使用抗菌药

  晒斑、日光性皮炎和夏季皮炎都是夏季常见皮肤病,与紫外线照射、气候和自身对光过敏有关,在皮损没有感染的情况下,不宜使用抗菌药。

  特别提醒:

  面部皮肤病,千万不要乱用皮质激素霜,以免色素沉着。

  防治皮炎生活小常识

  夏季天气炎热,流汗多,睡眠少,身体抵抗力下降。因此,应多吃蔬菜水果,工作有序,睡眠充足,保持愉快心情。

(责任

  答:从你的叙述中判断,你孩子身上的小疙瘩可能是风疹块。风疹块学名荨麻疹,是小儿常见的皮肤病,在皮肤上时有大小不等的风疹块(团)时,手摸之会有点发硬的感觉,有痒、胀感。风团疹的表面可看到毛孔,在皮肤上轻轻划痕则可出现一条略高出皮面的红痕迹,这是由于血管内的细胞和液体渗到血管外的缘故。患儿的风疹块突然出现,消失又很快,消失后不留任何痕迹,但又容易复发,一天中可出现数次。荨麻疹可在身体任何部位发生,当消化道受累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还可引起喉头水肿、胸闷、憋气、窒息、支气管哮喘,病变侵犯肾脏会出现蛋白尿、手足颜面水肿,这都是很严重的表现。

  引起荨麻疹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家长应努力观察,详细提供病史,以便更顺利地治疗。常见原因有:

  1.受冷、受风的刺激或是春暖接触花粉,如给孩子洗完澡,没及时给孩子披好衣服受冷风的刺激而引起,这是常见的原因。

  2.食物因素:如吃了鱼、蟹、虾、牛奶、鸡蛋等。

  3.有家族因素:亲属中有荨麻疹病史。

  4.感染因素:每逢感冒、发热、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感染。

  5.接触宠物,如狗、猫、鸟的皮毛及分泌物等。

  6.药物因素:如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退热药、注射疫苗等,有的孩子做青霉素皮试呈阴性,但注射过程起皮疹、风团疹,这都是常见的病例;或第1~2天治疗未见皮疹,到第3天起皮疹、风团,也应考虑是药物引起的,应立刻停用,并同时用抗过敏的药物。

  7.虫咬皮疹: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有变态反应性素质的婴幼儿,蚊虫、臭虫、虱、螨虫叮咬后发生,多在皮肤暴露部位。风团、皮疹的中心可见到虫咬的小红点,多发生在肢体的伸侧面,有时能看到皮疹沿着血管走向,孩子局部奇痒而烦躁不安。

  对荨麻疹的治疗:

  第一,找原因,祛除病因是根本。

  第二,对症治疗,止痒。用炉甘石洗剂、抗过敏药如苯海拉明、非那根、开瑞坦;还有,钙剂和维生素C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第三,积极治疗合并症,如腹痛、喉头水肿、支气管哮喘等。

(责任)

  神经性皮炎的发病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已发现该病的发生与患者的情绪紧张、思虑过度、忧郁、睡眠不佳、劳累、性情急躁等精神神经因素有着明显的关系。如工作或学习压力过大、下岗失业、经济拮据、家庭不和、人际关系紧张等,都可使人产生紧张、忧虑、恐慌、愤怒等负性情绪,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导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从而诱发神经性皮炎。

  曾有一位43岁的患者因夫妻感情长期不和,其颈部便不知不觉地长了一片丘疹。经医生诊断他患的是神经性皮炎。用药治疗后,病情总是反复。后来,他离婚了,脱离了原来的家庭环境,心情也舒畅起来。半年后,他的皮炎竟不治而愈了。

  临床资料表明,颈部神经性皮炎的发生常与患者家庭不和睦有关:患有面部神经性皮炎的人常有强烈的羞耻感;患有肩肘部神经性皮炎的人责任感非常强,工作很勤奋;股内侧、会阴部及肛门处发生神经性皮炎的患者常患有性功能障碍。

  临床研究发现,有些神经性皮炎患者在受到精神刺激后会立即发病,他们还常常会因为情绪波动、过度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而使病情加重。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负性情绪如果因种种原因长时间得不到宣泄和调解,就可能无意识地将这种负性情绪转换成皮肤痛痒的症状表现出来,并使皮肤很快苔藓化。而皮肤的苔藓化又会进一步加重皮肤瘙痒,引起患者的搔抓,从而形成瘙痒—搔抓—瘙痒的恶性循环。

  由于该病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的皮肤病,患者往往因存在心理负担或负性情绪而发病。因此,治疗该病时,一方面要使用药物治疗,同时还要进行心理治疗,这样才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那么,对该病患者怎样进行药物和心理治疗呢?

  1、外用药物治疗:可外用含激素的霜剂(膏剂),如皮炎平、皮康王、肤轻松等,或含有樟脑、薄荷的酊剂(膏剂)涂抹患处。

  2、内服药物治疗:患者可服用抗组胺类药物,如异丙嗪、扑尔敏等。瘙痒严重或心情烦躁焦虑的患者可加服镇静剂或抗焦虑药,如舒乐安定、眠尔通、羟嗪、多虑平等。有抑郁或睡眠不佳症状的患者可加服抗抑郁药,如百伏解、脑复康、逍遥散等。

  3、进行心理疏导:医生可与患者一起探讨引发其神经性皮炎的原因,并要让患者知道该病多半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要想治愈该病,必须消除其心理诱因。患者应尽量把自己的负性情绪发泄出来。必要时可找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

  需要提醒该病患者的是。久治不愈的神经性皮炎患者更应该去看看心理医生,通过心理治疗可使其神经性皮炎早日痊愈。

  由于局部刺激(如衣领的摩擦、汗水的浸渍、病灶的感染等)、搔抓、过敏体质、经常食用刺激性食物等,也可引发神经性皮炎。因此,该病患者平时要注意休息,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日常饮食要清淡,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得了神经性皮炎后要避免搔抓、拍打和烫洗等,以减轻症状和减少复发。

(责任)


  特应性皮炎即通常说的湿疹,多发于过敏性体质的婴幼儿及青少年,部位遍及脸、颈、手肘、膝窝、四肢背侧等,患部会出现红疹、皮肤变厚、粗糙等症状。使用激素类外用药物治疗时常有副作用。

  最近一种叫做外用免疫调节剂的新型药物开始在国内外广泛使用,这类不含激素的药物具有和激素一样的抗炎作用,但是没有激素的副作用,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并可快速控制激素依赖性皮炎和湿疹的症状。 
 
  专家说,特应性皮炎(湿疹)的患者要尽量避免外来的一切刺激:穿着棉制品衣物,以宽松为宜;避免进食引起过敏和刺激性的食物,如酒和辛辣食品;保持清洁的生活环境,减少如屋尘、螨虫、动物毛、花粉、真菌等变应原的刺激等。就治疗而言,朱教授建议选用非激素类的外用免疫调节剂,以避免激素类外用药物众多副作用容易引起的健康隐患。

(责任)


  吃蔬菜为啥会引起皮炎呢?

  因为有些蔬菜在人体内可分解出一种感光性物质,而有些人对这种感光性物质很敏感。当进食或接触某种蔬菜,如苋菜、油菜、马齿苋、西红柿、茄子、土豆、菜花等,感光性物质在体内达到一定浓度时,人体裸露部位(面、手、足)的皮肤经过太阳光的直射,即可导致代谢障碍而发生皮炎。这种皮炎在医学上称为“蔬菜日光性皮炎”。

  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有瘙痒感、灼热感,并可见到急性水肿、淤斑或水泡,且有刺痛,严重者口唇、眼睑及颜面肿胀呈紫红色。同时可伴有头痛、乏力、发热、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全身性反应。

  一旦发生蔬菜日光性皮炎,应立即停止食用与发病有关的蔬菜,并要避免晒太阳。过敏症状较重者,可用葡萄糖酸钙或苯海拉明等抗过敏制剂,亦可用氢化可的松及时治疗。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39皮肤病频道

(责任)


  不良生活习惯。如常用过热的水洗脸,或过频地使用香皂、洗面奶等皮肤清洁剂,平时不注意对紫外线的防护等,这些理化刺激都会改变或损伤皮肤的保护屏障和血管调节功能。

  不加适当地使用护肤类化妆品。由于经常受媒体上广告宣传的影响,不少女性盲目追求新颖和昂贵的化妆品,而化妆品内含的抗原物质(如香料、防腐剂、色素等)决定了部分使用者难免对其产生过敏反应,而且不易引起注意,常常是使用相当一段时间后才会出现症状。

  不适当地使用皮质激素外涂。出现皮炎症状后随意使用强效激素制剂外涂,因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使症状迅即缓解,但停用后很快复发,并因此造成药物依赖,临床上称之为激素依赖性皮炎。

  面部皮炎的完全恢复需要段时间,尤其是激素依赖者,治疗的关键在于彻底祛除上述诱发因素,治疗期间应坚持用冷水简便洗脸,即将面部沾湿后,用柔软毛巾轻轻按压吸干即可,切勿反复搓揉。也可以频频做冷湿敷:用冷茶水或自来水将6—8层纱布或毛巾沾湿,以不滴水为度,敷于局部。每次20—30分钟,每日湿敷数次,以保持皮肤不干燥。如此可以达到收缩血管。缓解炎症。减少水分蒸发,保湿收敛的目的。

(责任)

  一、忌搔抓

  搔抓可使皮肤不断遭受机械性刺激而变厚,甚至引起感染。搔抓还起强化作用,病人愈搔愈痒,愈痒愈抓,形成恶性循环,病程因而延长。

  二、忌热水烫洗

  皮炎、湿疹在急性期,由于皮内毛细血管扩张,会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红肿、丘疹、水疱。用热水烫洗或浸泡,红肿加重,渗透液增多,加重病情。因此,皮炎、湿疹病人宜用温水淋浴,切忌在热水内浸泡和用力搓擦。

  三、忌肥皂洗

  特别是碱性大的肥皂,对皮肤是一种化学性刺激,可使皮炎、湿疹加重。若需用肥皂去污时,最好选择刺激性小的硼酸皂。

  四、忌刺激性食物

  辣椒、酒、浓茶、咖啡等刺激食物,可使瘙痒加重容易使湿疹加重或复发,都应禁忌。

  五、忌盲目用药

  皮炎、湿疹病程较长,易反复,患者要配合医生耐心治疗。有的人治疗心切,未经医生诊治在皮损处涂高浓度的止痒药;反而加重病情。因此,切忌擅自用药。

(责任)

  皮肤科专家指出,异位性皮肤炎属湿疹的一种,多半与遗传及过敏有关,亦可归为过敏症皮肤炎,又称为“全身性特异体质过敏性皮肤炎”,会有发红、湿润、剧痒等症状,好发族群以孩童居多,曾有过最早的发病期是婴儿期,常合并有过敏性鼻炎、打喷嚏、气喘、花粉热咳嗽、过敏性结膜炎、眼睛发痒等症状。

  婴儿常在脸部先出现皮肤症状,较少侵犯颈部;而在小儿则会发生在手肘、膝部弯曲处、颈部、手腕和脚踝处。

  一般说来,异位性皮肤炎的患者发病范围多为局部,因此药物控制成效有限,最好是从改变居住环境、饮食习惯到配合医师用药等多管齐下,才能减少发病的机率;而通常异位性皮肤炎患者在成长后,都能摆脱这个梦魇。

  除了气候因素外,门诊也发现心因性异位性皮肤炎的患者,黄美月表示,异位性皮肤炎病患发病除了季节因素外,另一方面则是心理因素,如压力过大所造成,例如曾有一名患者,其母想让数理极佳的她考医科,但她一心想念文学系,数次争吵始终无法达成共识,最后孝顺的她只好让步念理组,而离考期越近发病的次数也增多,每次发病就四处求医,却始终查不出真正的病因;最后抽丝剥茧询问病史及生活作息后,才找到真正的病因;可见来自家庭、课业及生活等层面压力,也容易引发异位性皮肤炎。

  专家提出几项原则,以降低发病的可能:

  一、尽量让小朋友待在常温的环境中,最好在室内安装空气滤清器,常保空气干净清爽,减少漂浮尘埃,保持环境的清洁。

  二、身上的布料以纯棉为主,不要穿得太厚重,也要避免和羊毛、清洁剂有直接接触的机会。

  三、少吃引起皮肤发痒的过敏原食物;加强补充水份及皮肤的滋润保湿工作。

  四、父母要加强安抚照顾小孩子的情绪,同时配合医师用药,来减轻患者的不适。

  虽然根据研究指出,过敏体质的异位性皮肤炎患者多半随年龄增长便能不药而愈,不过,所有高危险群的女性(即双亲或兄弟姐妹患有过敏病症者)仍要小心,因此如果打算怀孕的妇女,记得在怀孕期间及产后喂奶期中,都要避免吃致敏食物,或是以低过敏奶粉喂养婴儿,才能降低新生儿发生异位性皮肤炎的机率。

(实习)

  一、忌搔抓搔抓可使皮肤不断遭受机械性刺激而变厚,甚至引起感染。搔抓还起强化作用,病人愈搔愈痒,愈痒愈抓,形成恶性循环,病程因而延长。

  二、忌热水烫洗皮炎、湿疹在急性期,由于皮内毛细血管扩张,会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红肿、丘疹、水疱。用热水烫洗或浸泡,红肿加重,渗透液增多,加重病情。因此,皮炎、湿疹病人宜用温水淋浴,切忌在热水内浸泡和用力搓擦。

  三、忌肥皂洗特别是碱性大的肥皂,对皮肤是一种化学性刺激,可使皮炎、湿疹加重。若需用肥皂去污时,最好选择刺激性小的硼酸皂。

  四、忌刺激性食物辣椒、酒、浓茶、咖啡等刺激食物,可使瘙痒加重容易使湿疹加重或复发,都应禁忌。

  五、忌盲目用药皮炎、湿疹病程较长,易反复,患者要配合医生耐心治疗。有的人治疗心切,未经医生诊治在皮损处涂高浓度的止痒药;反而加重病情。因此,切忌擅自用药。

(实习)

  20%的皮肤过敏发生在春天

  专家说Melon的症状是典型的过敏,可能与北京的气候有关。冬天的皮肤相对处于一个封闭状态。春天一来,皮肤随着季节的变化也要调整自身以适应。形象地说,花开了,皮肤各细胞也要开放。北京的春天变化最快,气候变化无常,再加上风沙大、少雨干燥,皮肤的角质层极易缺水、保护作用就会减弱,敏感肌肤就会发生干燥、发红、脱屑、瘙痒、干疼等症状,有的表现为红斑、丘疹和鳞屑等。还有些女性表现为雀斑增多或褐斑加重。这些症状统称为春季皮炎。春季皮炎30%发生在30~40岁左右、干性肌肤的女性身上。

  过敏并非100%遗传

  谈到过敏,人们并不陌生,它是机体对某种物质产生变态反应所致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春季为过敏性疾病的好发季节。目前,医学家发现过敏体质的人群,普遍表现为体内血液中的IgE抗体(免疫球蛋白E)高于正常人群。过敏体质的人中一部分是有其家族遗传背景,是先天的;还有一部分是后天发生的,这部分人的过敏是由于慢性刺激累加所致的。由于人类生存环境越来越复杂,这部分人群的比例将不断升高。造成过敏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有食物、动物皮毛、螨、昆虫、空气中大量飘散的花粉、灰尘、空气污染、农药、化肥、洗涤剂、橡塑鞋、化纤原料、以及鲜为人知的真菌过敏等。

  宠物分泌物容易致敏

  春天是动物每年的第一个发情期。为了吸引异性,它们会脱去旧衣换新装。同时,为了求爱,它们还会分泌特殊的性分泌物。这些物质和它们换毛时残存的细小纤维都是人体的致敏原。养宠物的朋友要多观察自己,并给宠物定时消毒。有趣的是,春天人体新陈代谢能力也逐渐提高,皮脂腺分泌日益增多,皮肤也在自我改变。这个时期,皮肤非常敏感,如果不注重防护和保养,就会患上皮炎,女性的皮肤更易过敏。春季皮炎多,是人体接触性或吸入性的过敏现象。

  过敏根治不易

  正如Melon所言,查清过敏原不是一件易事。因为过敏有速发和迟发的不同。速发的,一般在30分钟内就会出现红斑、灼热、瘙痒、粉团等现象,病人很容易想起自己前30分钟都吃了什么,接触了什么,这样对症治疗,疗效很高。但目前,极大一部分人的过敏都是迟发的、累加性的过敏,很多过敏可能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后才发作,这时,一般病人都想不起自己吃了些什么,接触了什么,对于医生的诊治的确不利。不过,兰主任给了一个建议:频发性过敏、慢性和迟发性过敏的病人应该坚持配合医生,找出自己的过敏原。过敏原检测有两种方法。目前,斑点试验法可检测出接触性过敏原。体外血清试验法(ELISA法,又叫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可检测出食入性或吸入性过敏原。

  一年护肤在于春

  春季皮炎的易发人群及健康人群都要重视春季皮肤的养护,兰主任给了我们以下的建议:

  正确选用好品牌的化妆品

  一般好品牌的化妆品都有良好的工艺,经过过敏试验。用化妆品不可多种产品重复涂抹。

  防晒、保湿、清洁用等重要

  尽量避免紫外线直射,屋里屋外都应防晒,选择既防UVA,又防UVB的SPF15的防晒品;使用保湿化妆品;睡前做好卸妆工作,认真清洁肌肤,用磨砂膏时建议用细粒的。

  要勤饮水,一般每天保证2000毫升-3000毫升,保持体内外水份

  多吃水果、蔬菜,适当饮用果汁、矿泉水、茶水等,对易致过敏的虾蟹等应禁食。经常洗澡、洗脸,可使皮肤吸收水分而保持湿润;还可用蒸气熏蒸,给皮肤,特别是面部补充水分。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因为,皮肤经过白天的日晒风吹后,需要“休整”以补充营养和修复损伤的细胞。而晚上十点至凌晨四点,则是皮肤休整的最佳时段。

  经常按摩面部皮肤

  清晨坚持用双手顺着面部肌肉、血管走向,缓慢地按摩几分钟,促进其血液循环和细胞分泌,可增加皮肤的胶质和油质。

  要控制调节情绪

  皮肤神经也受大脑控制,若精神不好或长期紧张、恐惧、压抑等,会导致皮肤血液循环不良,营养供应不足,使皮肤苍白、多皱纹,过早衰老。

  常用润肤剂

  润肤剂含有松香油脂酸和丰富的维生素A,常用它可加快皮肤血液循环,剌激面部细胞分泌,有效改善皮肤生理环境,减少气候对皮肤的威胁和危害。

  避免接触过敏原,外出游玩时,穿上长袖衣裤

  一旦发生春季皮炎,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穿纯棉、纯丝绸质料的内衣内裤,对皮肤有保养作用。以往有过敏的人,不可按照以往医生所开药方,自行购药服用;抗过敏比较好的药开瑞坦、仙特明、皿治林、尤卓尔、艾洛松等,均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责任)

  其实不然,它是一种皮肤功能障碍性疾病,具有明显的皮肤损害。且多发生在颈后部或其两侧、肘窝、国窝、前臂、大腿、小腿及腰骶部等。常成片出现,呈三角形或多角形的平顶丘疹,皮肤增厚,皮脊突起,皮沟加深,形似苔藓。常呈淡红或淡褐色。剧烈搔痒是其主要的症状。

  目前对神经性皮炎的原因尚不明了,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过度紧张、兴奋、忧郁、疲劳、焦虑、急躁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皆可能是神经性皮炎的诱因。局部刺激、搔抓、衣领的摩擦、过敏体质、多吃刺激性食物等,也可能引起神经性皮炎。

  治疗神经性皮炎,当然首先应该解除可能发生的病因。不吃刺激性食物,不能搔抓,忌用热水及肥皂洗擦。局部涂擦神经性皮炎药水,或含有皮质激素的软膏,贴用肤疾灵或特美肤涂膜,皆有效果。严重的病人,局部可用深度X线照射,或用同位素90锶贴敷,皆有效果。如局部有红肿,则需用抗生素治疗。没有明显皮肤损害的皮肤病,即是瘙痒症。不过严格地说,它应该属于末梢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病人会感到全身瘙痒,呈陈发性,如虫爬、蚁走或有烧灼感。感情冲动、温度变化、衣物摩擦等,均可诱发瘙痒,或使病情加重。初起时,皮肤上并无任何异常。但搔抓日久,皮肤发红,进而表皮剥脱,产生血痂,皮肤增厚,色素加深。抓破的皮肤还会发炎化脓。当然,并非瘙痒的都是瘙痒症。如老年人皮肤萎缩退化、干燥而易瘙痒,称为老年性瘙痒症。

  冬季皮肤干燥发痒,春暖消失,为冬季瘙痒病。肛门周围瘙痒常为蛲虫所致。女性阴部瘙痒,则可能有阴道滴虫或霉菌感染。全身性的瘙痒,要注意检查有无糖尿病、甲状腺机能减退等疾病。患瘙痒症者最忌搔抓,也忌热水烫、肥皂洗,应避免情绪激动,不吃刺激性食物。

  全身搔痒难忍者,可服非那更或赛庚啶等抗过敏药物。外涂樟脑酊、樟脑霜、樟脑扑粉也有一定疗效。患有其他全身疾病的,经积极治疗后,有时能使瘙痒症不药而愈。

(实习)

  吃蔬菜为啥会引起皮炎呢?因为有些蔬菜在人体内可分解出一种感光性物质,而有些人对这种感光性物质很敏感。当进食或接触某种蔬菜,如苋菜、油菜、马齿苋、西红柿、茄子、土豆、菜花等,感光性物质在体内达到一定浓度时,人体裸露部位(面、手、足)的皮肤经过太阳光的直射,即可导致代谢障碍而发生皮炎。这种皮炎在医学上称为“蔬菜日光性皮炎”。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有瘙痒感、灼热感,并可见到急性水肿、淤斑或水泡,且有刺痛,严重者口唇、眼睑及颜面肿胀呈紫红色。同时可伴有头痛、乏力、发热、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全身性反应。

  一旦发生蔬菜日光性皮炎,应立即停止食用与发病有关的蔬菜,并要避免晒太阳。过敏症状较重者,可用葡萄糖酸钙或苯海拉明等抗过敏制剂,亦可用氢化可的松及时治疗。

(责任)

  20%的皮肤过敏发生在春天

  形象地说,花开了,皮肤各细胞也要开放。北京春天变化最快,气候变化无常,再加上风沙大、少雨干燥,皮肤的角质层极易缺水、保护作用就会减弱,敏感肌肤就会发生干燥、发红、脱屑、瘙痒、干疼等症状,有的表现为红斑、丘疹和鳞屑等。还有些女性表现为雀斑增多或褐斑加重。这些症状统称为春季皮炎。春季皮炎30%发生在30~40岁左右、干性肌肤的女性身上。

  过敏并非100%遗传

  谈到过敏,人们并不陌生,它是机体对某种物质产生变态反应所致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春季为过敏性疾病的好发季节。目前,医学家发现过敏体质的人群,普遍表现为体内血液中的IgE抗体(免疫球蛋白E)高于正常人群。过敏体质的人中一部分是有其家族遗传背景,是先天的;还有一部分是后天发生的,这部分人的过敏是由于慢性刺激累加所致的。由于人类生存环境越来越复杂,这部分人群的比例将不断升高。造成过敏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有食物、动物皮毛、螨、昆虫、空气中大量飘散的花粉、灰尘、空气污染、农药、化肥、洗涤剂、橡塑鞋、化纤原料、以及鲜为人知的真菌过敏等。

  宠物分泌物容易致敏

  春天是动物每年的第一个发情期。为了吸引异性,它们会脱去旧衣换新装。同时,为了求爱,它们还会分泌特殊的性分泌物。这些物质和它们换毛时残存的细小纤维都是人体的致敏原。养宠物的朋友要多观察自己,并给宠物定时消毒。有趣的是,春天人体新陈代谢能力也逐渐提高,皮脂腺分泌日益增多,皮肤也在自我改变。这个时期,皮肤非常敏感,如果不注重防护和保养,就会患上皮炎,女性的皮肤更易过敏。春季皮炎多,是人体接触性或吸入性的过敏现象。

  过敏根治不易

  查清过敏原不是一件易事。因为过敏有速发和迟发的不同。速发的,一般在30分钟内就会出现红斑、灼热、瘙痒、粉团等现象,病人很容易想起自己前30分钟都吃了什么,接触了什么,这样对症治疗,疗效很高。但目前,极大一部分人的过敏都是迟发的、累加性的过敏,很多过敏可能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后才发作,这时,一般病人都想不起自己吃了些什么,接触了什么,对于医生的诊治的确不利。不过,兰主任给了一个建议大家:频发性过敏、慢性和迟发性过敏的病人应该坚持配合医生,找出自己的过敏原。过敏原检测有两种方法。目前,斑点试验法可检测出接触性过敏原。体外血清试验法(ELISA法,又叫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可检测出食入性或吸入性过敏原。

  一年护肤在于春

  春季皮炎的易发人群及健康人群都要重视春季皮肤的养护,兰主任给了我们以下的建议:

  正确选用好品牌的化妆品

  一般好品牌的化妆品都有良好的工艺,经过过敏试验。用化妆品不可多种产品重复涂抹。

  防晒、保湿、清洁用等重要

  尽量避免紫外线直射,屋里屋外都应防晒,选择既防UVA,又防UVB的SPF15的防晒品;使用保湿化妆品;睡前做好卸妆工作,认真清洁肌肤,用磨砂膏时建议用细粒的。

  要勤饮水,一般每天保证2000毫升-3000毫升,保持体内外水份

  多吃水果、蔬菜,适当饮用果汁、矿泉水、茶水等,对易致过敏的虾蟹等应禁食。经常洗澡、洗脸,可使皮肤吸收水分而保持湿润;还可用蒸气熏蒸,给皮肤,特别是面部补充水分。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因为,皮肤经过白天的日晒风吹后,需要“休整”以补充营养和修复损伤的细胞。而晚上十点至凌晨四点,则是皮肤休整的最佳时段。

  经常按摩面部皮肤

  清晨坚持用双手顺着面部肌肉、血管走向,缓慢地按摩几分钟,促进其血液循环和细胞分泌,可增加皮肤的胶质和油质。

  要控制调节情绪

  皮肤神经也受大脑控制,若精神不好或长期紧张、恐惧、压抑等,会导致皮肤血液循环不良,营养供应不足,使皮肤苍白、多皱纹,过早衰老。

  常用润肤剂

  润肤剂含有松香油脂酸和丰富的维生素A,常用它可加快皮肤血液循环,剌激面部细胞分泌,有效改善皮肤生理环境,减少气候对皮肤的威胁和危害。

  避免接触过敏原,外出游玩时,穿上长袖衣裤

  一旦发生春季皮炎,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穿纯棉、纯丝绸质料的内衣内裤,对皮肤有保养作用。

  以往有过敏的人,不可按照以往医生所开药方,自行购药服用

  抗过敏比较好的药开瑞坦、仙特明、皿治林、尤卓尔、艾洛松等,均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责任)

  后经仔细询问病史,患儿均有嗜好电脑的习惯,有时一天要开机三四个小时,且门窗关闭,室内空气不流通。

  为什么学生用电脑会出现皮炎呢?原来,电脑开机发热后能释放一种三基磷酸盐气体,电脑越新,这种气体释放得越多,可引起皮肤出疹、发痒、鼻塞、头昏头痛等过敏症状、中小学生尤为敏感。找到病因后,将电脑远离患儿卧室,控制开机时间,皮炎即慢慢好了。

  可见,电脑虽是孩子学习的好帮手,但应引导他们在开机时做好自我防护,不要只图过把瘾而引起皮肤性疾病。

(责任)

  由于化妆品的广泛使用,发生化妆品皮炎的机会增多。

  由化妆品引起的接触性皮炎称化妆品皮炎,根据病因分刺激性皮炎和变应性皮炎。前者是由于皮肤粘膜受到强烈刺激引起,一般在接触化妆品后几分钟即可发病,后者是由皮肤过敏,发生变态反应所致,一般在接触化妆品4-25天后发病,属IV型迟发性变态反应。

  由于所接触物的性质、浓度、接触方式不同,皮损的形态、范围及轻重程度也不同。

  一般在接触部位可见境界清楚的水肿性红斑,表面可有散在的红色小丘疹,严重者可发生水疱、大疱,疱破可形成糜烂面。

  面部的接触性皮炎与湿疹相鉴别:前者皮疹单一,后者皮疹多形性,界不清,病程长,斑贴试验阴性。

  处理原则:

  1、停用可疑致病的化妆品;

  2、根据临床类型及病情按一般皮肤病的治疗原则对症处理。

  3、避免再次接触明确的致病物质。

(责任)

  由化妆品引起的接触性皮炎称化妆品皮炎,根据病因分刺激性皮炎和变应性皮炎。前者是由于皮肤粘膜受到强烈刺激引起,一般在接触化妆品后几分钟即可发病,后者是由皮肤过敏,发生变态反应所致,一般在接触化妆品4-25天后发病,属IV型迟发性变态反应。

  由于所接触物的性质、浓度、接触方式不同,皮损的形态、范围及轻重程度也不同。

  一般在接触部位可见境界清楚的水肿性红斑,表面可有散在的红色小丘疹,严重者可发生水疱、大疱,疱破可形成糜烂面。

  面部的接触性皮炎与湿疹相鉴别:前者皮疹单一,后者皮疹多形性,界不清,病程长,斑贴试验阴性。

  化验品皮炎的诊断原则:

  1、发病前必须有明确的化妆品接触史。

  2、皮损的原发部位是使用该化妆品部位。

  3、排除非化妆品引起的皮肤病。

  4、必要时进行可疑化妆品的斑贴试验。

(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