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松田教授让在被污染环境里患上过敏性皮炎的实验鼠交配数代后,发现了致病基因的位置,确认它在第9条染色体上。这个位置,相当于人类的第11和第15条染色体。

  这位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还证实,与过敏反应有关的IgE蛋白质虽然会导致病情恶化,但不是引起皮炎的主要物质。

  松田教授的下一步计划是找到这种致病基因,并开发治疗这种疾病的基因疗法。

(责任)

  药物组成

  生石膏30g生熟地30g地骨皮15g丹皮15g麦冬15g淮牛膝15g山萸肉l0g枸杞子l0g知母l0g白蒺藜8g泽泻6g甘草4g

  制剂用法

  生石膏加水500ml,先煎20分钟,再入其他药一起煎,开后,小火再煎15分钟,取汁200ml,再加水300ml,煎15分钟,取汁l00ml,两煎药汁相合,分2~3次服。

  适应病证

  脂溢性皮炎,胃热肾虚证。

  病案举隅

  孙某,男,31岁。周身反复瘙痒起疹5年,近月因酗酒加重,伴五心烦热,消谷易饥,腰膝酸软。检查;发纤细稀疏,屑多油腻,头面、躯干、四肢皮肤油腻,弥散红斑、丘疹,以头面、胸背正中为甚。舌红苔薄黄,脉数。诊断:脂溢性皮炎。予上方加乌梢蛇20g、野菊15g、大黄l0g、黄连10g,内服。3剂后,皮脂分泌减少、瘙痒明显减轻,丘疹减退。7剂后,皮损基本消退,偶感皮肤瘙痒。原方去大黄、黄连、野菊,续进7剂,皮损全消,皮脂分泌接近正常。

(责任)

  Ⅱ度:红斑反应。皮肤局部瘙痒、疼痛、烧灼感,轻度水肿。Ⅲ度:水疱反应。皮肤奇痒,烧灼感,伴疼痛。水疱破溃后可形成糜烂面,有渗液。Ⅳ度:坏死溃疡反应。据你信中所述,你的皮炎应属Ⅳ度放射性损伤。

  处理上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I度者一般无须处理;有红斑者可局部湿敷,搽消炎抗过敏的药膏,如艾洛松等;出现渗液糜烂的可给予硼酸水、碘伏等湿敷外涂;水疱进而发生溃疡可用氦-氖激光治疗。

  日常护理中,患者外出应做好防护措施,如用帽子、伞等防照射;穿着柔软的全棉内衣;淋浴时要用温水和柔软毛巾轻轻蘸洗,禁用肥皂擦洗或热水浸浴,避免冷热刺激如热敷、用冰袋等。更不要用化妆品外涂及外贴胶布。放疗期间要多饮水以排出毒素,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佳,如多食菠菜、韭菜、番茄等蔬果及大豆、核桃、花生等壳类食物。

  一般来说,I、Ⅱ度皮损属干性皮炎,仍可继续接受放疗。Ⅲ度者若皮损范围不大,且放疗疗程将近结束,仍可考虑继续放疗;反之,则应暂停放疗。出现Ⅳ度皮损者应暂缓放疗。

(责任)

  药物组成

  苦参10黄芩10g茯苓l0g猪苓10g泽泻l0g虎杖15g车前子15g苡仁20g六一散20g(另包)木通8g

 制剂用法

  六一散先煎10分钟,然后再入其他药,小火煎15分钟,日1~2剂,分2~4次温服,药渣再加水1500煎汁,待温后湿敷患处。

  适应病证

  湿疹样型药性皮炎,湿盛证。

  病案举隅

  晁某,男,24岁。因外感咳嗽,服用复方新诺明后,周身起疹、糜烂。刻诊:周身弥漫红斑、丘疹、针头样大小水疱,间片状糜烂,渗渗出少许,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诊断:湿疹样型药物性皮炎。于上方内服外敷,1周痊愈。

(责任)

  临床表现

  1.基本损害为黄红色斑片,伴油腻性鳞屑和结痂,有不同程度的痒感。

  2.常分布于皮脂腺较多的部位,如头皮、面、背、腋窝、会阴等处,可泛发全身。

  3.随部位不同,表现也不同。如在眉、鼻翼、外耳等处,重者常覆以黄色厚痂;皱襞多摩擦部位,常伴有糜烂、渗出;躯干部为不规则色素轻度减退,或浅黄红色圆形或椭圆形斑片,边界清楚,覆以糠秕样鳞屑。

  诊断

  1.根据本病临床表现特征,即可诊断。

  2.需与银屑病(好发于肘、膝伸侧,常侵犯全身,疹色淡红,被覆银白色多层鳞屑,有点状出血现象)和玫瑰糠疹(皮疹为横列椭圆形,长轴与皮纹一致,性质干燥,经过短促)等鉴别。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内服药治疗:维生素B2、n6或复合维生素B;瘙痒甚者可给予抗组胺药;病情严重者可短期使用皮质激素,如强的松30mg,每日分次口服。还可应用四环素或红霉素0.25g,每口4次。

  (2)外用药治疗:硫黄制剂和皮质激素霜剂或软膏。头皮损害可用煤焦油制剂,如泽它洗剂;还可用2%酮康唑洗剂(采乐)。

  2.中医药治疗

  (1)风热血燥:皮损以于性为主,基底微红,上覆粉末状鳞屑,舌红、苔薄,脉弦细。

  治法:散风清热,养血润燥。

  (2)肠胃湿热:皮损以湿性为主,多为红斑、糜烂、渗出、油腻性厚痂,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化湿通腑。

  预防与调养

  多食新藓蔬菜、水果,少食油腻食品及甜食,忌饮酒和辛辣刺激性食品。

(责任)

  家庭治疗措施

  使用糊药把金印草根粉末与维生素E油混合,并调入一些蜂蜜,直到混合物呈均匀、松软的糊状,然后敷在患部,能够起到去痒以及促进复原的作用。

  避免台麸质的食物小麦、裸麦(黑麦)、燕麦、大麦等含麸质的食物应避免食用,六周后,即有助于控制皮肤炎。

  避免易引起过敏的食物乳制品、糖、白面粉、脂肪、油炸食物、加工食品等易引起皮肤过敏,因此要尽量避免此类物质。

  补充营养素

  ①维生素B群每天服用3次。维生素B群是皮肤健康及血液循环正常所需之物,并能帮助细胞再生。

  ②海带每天5锭。海带是修护组织所必需的矿物质。

  ③维生素F可促使皮肤有光泽。

  ④维生素E每天400Iu,渐增。可以缓解皮肤搔痒及干燥。

  ⑤锌每天100毫克(勿超过此量)。可以帮助组织复原。

  ⑥维生素A乳剂可以使皮肤光滑,预防皮肤干燥。

  ⑦维生素D可帮助组织修复。

  天然药草治痢草根、蒲公英、保哥果及红苜蓿等均有助于症状缓解。

(责任)

  夏季气温高,人体为了保持正常体温,必须通过出汗来散热,一旦汗水浸洗了首饰,汗液中所含的氯化钠便和首饰中的铬、铜、锌、镍等金属或化合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镀镍项链的镍本身是致敏物质,再与汗液结合,生成氯化镍,使皮肤过敏,发生镍皮肤炎症,出现红斑、瘙痒、水泡等皮肤损害。

  佩戴耳环的姑娘,必得先穿刺耳垂。耳朵皮肤薄、皮肤下组织少、血管细而表浅、血液流动缓慢,钻洞穿孔后,真皮组织受到一定损伤。难免有组织液渗出,加上局部皮肤与耳环发生磨擦,以及尘埃、细菌等污染,很容易发生感染,使耳垂孔周围产生瘙痒,严重者引起红肿、丘疹、水泡,甚至化脓、糜烂。

  至于戴戒指引起皮炎的也屡见不鲜。戒指戴得过紧,必然影响手指末端的血液循环,使手指发育不良,并产生麻木感。且戒指下汗液污垢的积存,极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而引起皮炎。英国公共卫生中心微生物学家霍夫曼,曾对长期戴戒指的50名内科病房护士进行调查,发现戴戒指部位的细菌比不戴戒指部位的细菌多9倍。纽约的一个卫生机构在检验数千件金首饰时,发现其中有70-80件含有对人体具有毒害作用的放射性元素。

  为了防止因戴首饰而引起皮炎,特别要注意在夏季戴首饰时,要勤洗手脸,勤擦汗。睡前最好把首饰取下,以保持佩戴局部的皮肤清洁卫生,利于血液循环,再戴首饰时,最好把首饰也擦干净。有过敏体质的人,最好不扎耳朵眼,疤痕素质的人更应禁忌扎耳朵眼。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导致皮炎的机会。

  一旦发现首饰皮炎症,应及时去除引起过敏的首饰。轻者局部可用炉甘石洗剂收敛止痒。渗出液多者,可用1:5000-1:10000高锰酸钾溶液或3%硼酸水作冷湿敷,并敷用皮质激素类软膏或涂抹硼酸氧化锌糊膏。内服扑尔敏或去敏灵、维生素及钙片等药物。忌抓挠和用热肥皂水烫洗。若引起全身湿疹皮炎反应,应到皮肤科就诊。

(责任)

  其实不然,它是一种皮肤功能障碍性疾病,具有明显的皮肤损害。且多发生在颈后部或其两侧、肘窝、腘窝、前臂、大腿、小腿及腰骶部等。常成片出现,呈三角形或多角形的平顶丘疹,皮肤增厚,皮脊突起,皮沟加深,形似苔藓。常呈淡红或淡褐色。剧烈搔痒是其主要的症状。

  目前对神经性皮炎的原因尚不明了,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过度紧张、兴奋、忧郁、疲劳、焦虑、急躁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皆可能是神经性皮炎的诱因。局部刺激、搔抓、衣领的摩擦、过敏体质、多吃刺激性食物等,也可能引起神经性皮炎。

  护理要点

  不吃刺激性食物,不能搔抓,忌用热水及肥皂洗擦。局部涂擦神经性皮炎药水,或含有皮质激素的软膏,贴用肤疾灵或特美肤涂膜,皆有效果。严重的病人,局部可用深度X线照射,或用同位素锶90贴敷,皆有效果。如局部有红肿,则需用抗生素治疗。

  克服烦躁易怒,焦虑不安,失眠等不良精神因素,待人接物保持随和态度。

  尽量避免搔抓患处。如实在奇痒难忍时,可用冷毛巾适当冷敷一下,或立即擦药,不应以热水烫来止痒。

  避免饮酒、饮浓茶及食用辛辣食品。有胃肠到道功能失调者应予纠正。

  必须坚持用药,不可以为不痒了即自行停药。

(责任)

  医学专家介绍,初春正是过敏性皮炎好发季节。吃海鲜过敏、食物中毒、吃错了药,这些都能引起皮肤局部过敏。此外,过敏性的环境,过敏性的心态(神经性紧张),这些也是可以引起过敏性皮炎的因素。

  病因

  过敏性皮炎是由许多因素导致的皮肤炎症反应。常见的过敏性皮炎主要有二类:接触性皮炎和化妆品皮炎。不同致病因素所致的过敏反应不同。

  接触性皮炎是因皮肤或粘膜部位接触某种外来刺激物质后所导致的皮肤急性炎症反应。其原因可分两大类:原发性刺激,主要由强酸、强碱、斑蟊和某些刺激性较强或浓度较大的化学物质引起。此类无个体选择性,且无潜伏期,任何人接触均可立即引起皮肤急性炎症;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此型主要是迟发性变态反应(第vI型变态反应)。是由于接触某种刺激因子(过敏原)作用于皮肤和粘膜后,仅有少数具有特异性过敏体质的人发病,初次接触后并不立即发病,而往往经过4—20天的潜伏期(平均7—8天)使机体先致敏,如再次接触该物质后,可在12小时左右(一般不超过72小时)即可发生皮炎。此类过敏反应是接触性皮炎中最常见者。

  由化妆品引起的皮肤炎症,称化妆品皮炎。有人经常使用某种化妆品,一旦停用或再次使用便会发生过敏反应;也有人在首次使用后面部即出现过敏反应;还有的是在使用后经过日光照晒而发生反应。

  多数患者在使用化妆品后数小时即发生过敏现象,这在医学上称立即型(或速发型)过敏反应;经过数天才发生过敏反应的则称为迟发型反应。一般以立即型反应较多。化妆品皮炎轻者仅有局部皮肤瘙痒,少许零散的小红丘疹、红斑及轻度肿胀,重者局部皮肤水肿,有弥漫性红斑,大小不等的水疤,甚至渗液糜烂。

(责任)

  神经性皮炎开始往往是限局性皮肤瘙痒或刺痒,随搔抓皮肤逐渐增厚,皮丘高出皮面,皮沟加深,形成“苔藓化”改变,这种病容易发生在颈部、肘部、(月国)窝、骶部,严重可以发生在全身任何部位。

  有位老工人,颈后患神经性皮炎已经30多年,现在形成10×20cm高度肥厚之苔藓化皮损。老人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因各种精神刺激,屡屡引起神经性皮炎加重。老人是个急性子,为子女、家庭、工作上的不愉快等等,都曾引起过皮炎的加重。特别是由于情绪变化导至失眠,更加重皮炎的瘙痒。越痒越想抓,越抓皮肤越厚,也就越治不好。再加上吃点辣椒、饮点酒,就更痒得难忍了。

  由于这种病容易受精神因素影响,引起病情加重,治疗上就必须注意减少一切刺激,创造有利于疾病恢复的条件。

  第一,要忌辛辣食物、忌酒;

  第二,保证睡好觉;

  第三,解除容易引起其精神刺激的因素;

  第四,开导病人,心胸开阔,设法解决矛盾或摆脱自己无法解决的矛盾。

  只有这样,再加上药物治疗才能生效。

(责任)

  治疗建议

  (1)口服抗组胺药,如异丙嗪、扑尔敏、苯海拉明。这三种药都有嗜睡副作用,白天也可以服用无嗜睡副作用的抗组胺药,如阿司咪唑或特非那丁。

  (2)外用氢化可的松或去炎舒松霜剂,外搽患部。

  也可在中医辨证指导下选用中成药或方剂治疗:

  (1)属肝郁化火型的,宜舒肝理气,泄化肝热。可选丹桅逍遥丸、泻肝安神丸内服,大便于结者可服龙胆泻肝丸。

  (2)属风湿蕴郁型的,宜疏风胜湿止痒。可选秦艽丸、防风通圣丸等。

  (3)属血虚风燥型的,宜养血润肤,祛风止痒。选用:润肤丸、六味地黄丸等。

  注意事项

  1、早睡早起,生活规律。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避免抓挠及异物刺激患部。

  2、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海鲜发物。不饮酒,少抽烟。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

(责任)

  由于特应性皮炎会反复发作且患者常因为难耐瘙痒而抓得身上伤痕累累,不但影响外观,连工作、读书、交友,甚至情绪、睡眠都会受影响,大大影响个人及家庭的生活品质。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顾恒教授介绍,特应性皮炎在工业发达国家发病率较高,并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了了解该病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以及在不同年龄段的变化规律,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曾对沈阳、北京、天津、西安、南京、上海、杭州、重庆、武汉和广州10个城市7-20岁青少年人群AD的发病率进行了调查,结果总患病率为0。69%,据此统计我国有超过230万青少年受到此病的困扰。由于特应性皮炎病因不明,影响因素众多,涉及人群、地区、种族及调查方法等诸多因素。

  目前,治疗特应性皮炎AD以外用类固醇软膏及抗组织胺口服药为主,长期使用可能产生皮肤萎缩、微血管扩张、肾上腺抑制、新陈代谢异常、继发性感染及免疫力下降等后遗症,涂抹在眼睛周围甚至可能导致青光眼。目前在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国使用的非类固醇局部免疫调节剂的他可莫司软膏,临床证实没有全身性免疫抑制副作用,安全性相当高。这些药物因为不含类固醇,所以除了初期使用会出现一到两周的灼热瘙痒刺激,长期使用并不会有传统上长期使用类固醇外用药膏所产生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副作用的忧虑,因此,适合特应性皮炎(AD)患者间歇性长期使用,减低特应性皮炎(AD)随时复发的概率。

(责任)

  春季皮炎主要症状有:面部与手背等暴露部位的皮肤出现红斑、粟粒大小的皮疹或轻度脱悄,严重者还可出现水疱。

  为什么会发生春季皮炎呢?专家认为,春季皮炎是一种光感性皮肤病,致病的主要原因是皮肤对阳光中的紫外线过敏。一年四季中,冬季阳光的紫外线含量最低,到春天来临时紫外线含量骤然升高,人们一下难以适应,一旦受到强紫外线照射,即可引起皮肤损伤而发生皮炎。同时,春天又是外出踏青旅游的旺季,如不注意防晒,会加重或诱发皮炎。

  据测定:人群中约有30%的人会对紫外线产生过敏,其中春天人体对紫外线敏感性最高;室内工作的人对紫外线的敏感性比室外工作的人高;青年敏感性比幼儿及老年人高。因此,春季皮炎易发于青壮年与室内工作者。

  患过春季皮炎的人,每逢春天来临之际,外出旅游时要注意面部的保护,例如戴上一顶白色的宽边帽子或打遮阳伞,戴深色防护镜,亦可使用护肤剂,以保护皮肤免受日光照射。另外,泥螺、苋菜、荠菜、莴苣、马齿苋、荠麦、无花果、萝卜缨等食物含光敏性物质较多,可提高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性,故应少吃。一些药物如磺胺、四环素、非那根等药物长期使用也会使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度升高,故应避免长期服用。

  倘若患了春季皮炎,病情较轻者不需治疗,过数天就会自愈。如果症关较重者可服息斯敏。同时,局部皮炎可涂肤轻松、去炎松等软膏。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禁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停用劣质芳香性化妆润肤品;出现瘙痒或干疼时,切忌用热水烫洗,也不宜用碱性大的肥皂清洗,以免刺激皮肤,加重病情。

(责任)

  夏季皮炎症状

  四肢和胸背部皮肤发红,并有大量红色小疹子出现,奇痒难忍。

  诊断

  这是一种汗液障碍类皮肤病。高温闷热的天气,人体的汗液增多,汗液里含有大量人体的代谢废物,如尿素、尿酸、乳酸等,这些代谢废物都是酸性物质,会刺激皮肤引起皮肤内毛细血管扩张和炎症细胞聚集,导致皮肤发红,出现红色小疹子和皮肤瘙痒。

  汗液里代谢物的浓度大小直接关系到对皮肤的刺激程度。汗液里代谢废物的浓度高,皮肤产生化学性炎症反应就强,反之则弱。汗液里代谢废物的浓度大小还与出汗量的多少有关。当人体大量出汗时,汗液里的水分多,其中代谢废物的含量就低。有人从实验室的研究中发现,人体在中等量出汗时,汗液中的代谢废物含量最高,此时最容易引起夏季皮炎。

  处方

  夏季皮炎患者在过了夏季后症状会缓解,来年夏季又发作。预防夏季皮炎,患者衣着要注意通风、吸汗,并经常用温水清洗汗液。平时要多喝水,以利稀释汗液里的有害成分。患了夏季皮炎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用外用药涂擦止痒。

  提醒

  不要用热水烫洗患处以止痒。热水烫后,会使皮下血管更加扩张,红肿加重,渗液增多,对康复不利。

  日光皮炎症状

  在颜面、颈部和手背等曝光部位,尤以额部、面颊等处出现皮肤红斑,上有粟粒大小的丘疹和轻度脱屑,日晒后加重,甚至出现肿胀、水疱,常感痛痒难忍,夜间症状加重,抓破后会引起感染。

  诊断

  这是一种光敏类皮肤病。夏季,阳光中紫外线的含量骤增,人体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也随之增高。在阳光中紫外线的作用下,表皮细胞受到破坏,蛋白质发生变性、分解,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从而导致皮炎的发生。

  处方

  预防日光皮炎的关键是,要尽量避免日光暴晒。特别是有这种皮炎病的患者,要采用涂防晒剂等措施,保护皮肤免受日光强烈刺激。每天上午10时以后至下午2时前阳光中紫外线最多的时候,要尽量减少外出。室外活动时应着淡色、宽松的长袖衣裤,并戴太阳帽做好防护。一旦出现日光性皮炎症状,不可立即用热水洗浴,以免加重皮炎症状,也不要用手抓搔,因为一旦抓破容易出现感染。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止痒、止痛的软膏涂抹。

  提醒

  对光敏感的人,摄入光敏感物质如某种食物和药物后,或者被阳光较长时间照射,在皮肤的暴露部位也会发生日光皮炎的症状。此外,红斑狼疮、雀斑等虽不属光感性皮肤病,但阳光照射也能使病情加重。

(责任)

  干燥皮肤的保养:化妆品应用

  胫部、双手和腹周的皮肤通常是干燥的。在冬天的时候更为常见,尤其是湿度较低的时候。一些人有遗传性发展为干燥皮肤的趋势。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年长的人由于身体自然的变化不容易发展成干燥性皮肤。

  治疗是重要的,因为大范围的干燥皮肤能导致皮肤炎,一种比较严重的皮肤的炎症。

  干性皮肤可以用下列方式预防和治疗:

  洗温水浴或淋浴(代替热水浴)

  把水浴或淋浴时间限制在5~10分钟

  洗完手或淋浴后擦上保湿露

  用保湿的香皂洗手和身体

  冬天用含油量多的霜剂,夏天则用较清爽的洗剂。

  如何知道自己患了皮炎?

  干性皮肤可被叫做脱皮,当没有确切的皮炎或炎症的证据时,可能痒,也可能不痒。一些脱皮的部位伴随有发红,然而发红可能是潜在性皮炎的一个标志。有各种类型的皮炎可能致使皮肤干燥、发痒和脱皮。

  它们包括:

  脂溢性皮炎:这种类型的皮炎可在身体的许多区域形成红色的鳞片状发痒的疹子,尤其是那些包含有大量的油脂性腺体的部位。脂溢性皮炎可在头皮、眉头和鼻翼处出现鳞片状脱屑。

  过敏性接触性皮炎:这种皮炎通常发生在当皮肤接触能导致免疫反应的物质的时候,如常春藤毒素。手的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常引起手指的鳞状脱屑。

  特应性皮炎:也就是我们所知道的湿疹,这是一种持续时间很长的皮炎,经常在家族中流行。它也可以导致皮肤严重的干燥、发痒。

(责任)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应特别注意对婴幼儿的防治。

  1.指导父母除重视药物治疗外,同时应注意观察食物反应,合理避免过敏性食物及保护皮肤,勿过度洗烫,避免过多肥皂刺激及过度搔抓。

  2.有活动性湿疹损害时,应避免接触单纯疱疹患者,以免继发感染发生疱疹样湿疹(eczema herpetiformis)。

  3.避免毛织类衣着及其环境激发因子直接接触皮肤。

  内服和外用疗法,可参见湿疹用药,近来有用干扰素、胸腺素及环胞素A治疗者。有明确变应原如尘螨过敏者,可试用脱敏疗法。

  皮炎

  皮炎是一种过敏症,它使皮肤出现脱皮、剥落、变厚、变色,及碰触时会发痒等现象。下面介绍一些可以止痒的方法。

  家庭治疗措施

  ●使用糊药  把金印草根粉末与维生素E油混合,并调入一些蜂蜜,直到混合物呈均匀、  松软的糊状,然后敷在患部,能够起到去痒以及促进复原的作用。

  ●避免台麸质的食物  小麦、裸麦(黑麦)、燕麦、大麦等含麸质的食物应避免食用,六周后,即有助于控制皮肤炎。

  ●避免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乳制品、糖、白面粉、脂肪、油炸食物、加工食品等易引起皮肤过敏,因此要尽量避免此类物质。

  ●补充营养素

  ①维生素B群  每天服用3次。维生素B群是皮肤健康及血液循环正常所需之物,并能帮助  细胞再生。

  ②海带  每天5锭。海带是修护组织所必需的矿物质。

  ③维生素F  可促使皮肤有光泽。

  ④维生素E   每天400Iu,渐增。可以缓解皮肤搔痒及干燥。

  ⑤锌 每天100毫克(勿超过此量)。可以帮助组织复原。

  ⑥维生素A乳剂 可以使皮肤光滑,预防皮肤干燥。

  ⑦维生素D  可帮助组织修复。

  ●天然药草 治痢草根、蒲公英、保哥果及红苜蓿等均有助于症状缓解。

  方剂1
  五倍子400克,白蜡600克
  制用法:将五倍子研为粉末放入醋中溶解后即成。下水田前半小时在四肢受水浸泡处涂抹2-3遍,可防止水田皮炎发生
  适应症:稻田皮炎

  方剂2
  花椒、大蒜、食盐各适量
  制用法:共捣取汁,加适量白酒,外搽患处,效果较好。
  适应症:稻田皮炎

  方剂3
  黄柏、苦参、地肤子、明矾各9克,艾叶3克
  制用法:水煎。外洗,每日1-2次,每次 10-15分钟。
  适应症:尾蚴皮炎

  方剂4
  枯矾10克,氧化锌20克,滑石70克
  制用法:共研细粉。外扑患处。
  适应症:浸渍糜烂型皮炎

  方剂5
  茶叶、明矾各60克
  制用法:两药泡水。洗患处。
  适应症:稻田皮炎

  方剂6
  金银花30克,土茯苓、苦参各15克,土牛膝、黄柏各10克,苍术2克
  制用法:稻田皮炎。
  适应症:稻田皮炎并发全身感染

  方剂7
  银花、地丁各15克,连翘、赤芍、丹皮、栀子、苍术、黄柏、车前子、甘草各9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适应症:浸渍糜烂型稻田皮炎
  
  方剂8
  石榴皮、地榆、蛇床子、蒲公英各30克
  制用法:水煎取汁。待洗净患部后,以药汁外洗患处。
  适应症:稻田皮炎

  方剂9
  苍术、,共柏、连翘、苍耳子、银花各10克,川牛膝、苦参、白鲜皮各12克,土茯苓3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尾蚴皮炎

  方剂10
  新鲜凤仙花30克
  制用法:捣烂如泥状。涂擦患处,每日3 -4次,一般治疗2-3天可见效。
  适应症:稻田皮炎

  方剂11
  射干250克
  制用法:取根煎水。外洗患部,1-2次即愈。
  适应症:稻田皮炎

  方剂12
  密陀僧60克,食醋适量
  制用法:将密陀僧研为细末,以食醋调成糊状,将患部洗净用上药外涂。
  适应症:稻田皮炎

  方剂13
  黄丹30克,冰片1.5克
  制用法:共研细末,用油调。搽患处。
  适应症:稻田皮炎

  方剂14
  银花30克,甘草15克
  制用法:水煎。取液洗患处。
  适应症:稻田皮炎已有溃烂

  方剂15
  五倍子、蛇床子各50克
  制用法:煎液。洗患处,每日1-2次,连用3-5剂。
  适应症:稻田皮炎 

  方剂1
  青黛15克,乌贼骨50克,煅石膏200克
  制用法:共研末,食和油调。敷患处,每日2次。
  适应症:日光性皮炎

  方剂2
  黄连、知母、黄芩各15克,陈皮、甘草、玄参各10克,板蓝根、连翘各20克,牛蒡子、薄荷、僵蚕各5克,石膏25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3-5天。
  适应症:日光性皮炎

  方剂3
  苦参、白矾、白芷、甘草各9克,山楂18克,连翘、川军、黄柏、薄荷各12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日光性皮炎

  方剂4
  蒲公英10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日光性皮炎

  方剂1
  扁豆、芡实、茯苓、泽泻、白鲜皮、地肤子各15克,山药30克,生苡仁20克,苦参12克
  制用法:水煎服。随证加减。
  适应症:疱疹样皮炎

  方剂2
  焦白术、生扁豆、茯苓、白鲜皮、蛇舌草各15克,防风、胡黄连、苦参片、黄芩各10克,山药30克,地肤子12克,生甘草9克
  制用法:水煎服。随证加减。
  适应症:急性疱疹样皮炎

  方剂3
  生地、熟地、当归、肥玉竹、天花粉、蛇舌草、白鲜皮、土茯苓各15克,丹参、鹿衔草各12克,蛇床子10克,生甘草6克
  制用法:水煎服。随证加减。
  适应症:慢性疱疹样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