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认为过敏就是人体对某一种刺激物的过度敏感,其实这并不完全。过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受抗原(包括半抗原)刺激后,产生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当再次接触同一种抗原后在体内引起体液性或细胞性免疫性反应,由此导致组织损伤或机体生理机能障碍。变态反应一般分为四型:
(1)Ⅰ型变态反应 又称速敏型、IgE依赖型反应,此类反应是由于抗原与IgE为主的抗体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引起局部平滑肌痉挛、血管通透性增高、微血管扩张充血、血浆外渗水肿等组织学变化。属于Ⅰ型变态反应的皮肤病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2)Ⅱ型变态反应 又称细胞毒型反应,是机体产生对细胞本身成分或固着于细胞抗原的抗体,当与相应抗原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时,由于补体参与而发生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属于Ⅱ型变态反应的皮肤病有药物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天疱疮、类天疱疮等。
(3)Ⅲ型变态反应 又称免疫复合物型反应,免疫复合物是指对某种抗原产生的沉降性抗体与该抗原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该复合物较容易沉着于血管壁基底膜及其周围,发生以小血管壁为中心的变化,由此发生器官及组织的损伤。属于Ⅲ型变态反应的皮肤病有:变应性血管炎、狼疮肾、血清病等。
(4)Ⅳ型变态反应 又称迟发型反应,此类反应是由于机体受抗原刺激后,T淋巴细胞转化为相应的致敏淋巴细胞,当这种细胞再次遇到相应的抗原时,常在1~2天后释放一系列淋巴因子,引起组织损伤或直接对靶细胞的破坏。属于Ⅳ型变态反应的皮肤病有:接触性皮炎、湿疹、结核菌素型皮肤反应等。
有些皮肤病的过敏机制较为复杂,不能单属于某一型变态反应,如异位性皮炎属Ⅰ型和Ⅳ型,而药疹则包括各型变态反应。
(实习)
喜爱染发的爱美族要小心了!近期英国报导疑似使用染发剂严重过敏性休克丧生事件。消基会秘书长更表示,去年消基会检测市售五种染发剂,发现全数含对苯二胺的过敏原药剂,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贫血、乳癌、膀胱癌……
对苯二胺是主要的过敏原,许多消费者使用后会有红肿、发痒、湿疹过敏反应。对苯二胺也可能破坏人体内的血球、阻碍代谢,发生贫血、乳癌、膀胱癌等疾病。
据医师表示几乎每一种东西都有人会过敏,而化学制剂更可能会直接释放引发反应的化学成份引发严重的“全身性‘类’过敏反应”。若曾经因不明原因引发过敏性休克、水肿性过敏反应(如眼睛浮肿、喉咙紧缩),未来都很容易因为某些药物或食物引发致命性过敏。虽然这样的严重后遗症是极少数的个案,但医生仍提醒,染发时要避免过度接肤接触,以减少吸入体内或化学性灼伤。
染发剂市场有两大部分,一种是DIY开架通路产品,另一种是专业沙龙通路产品。DIY商品使用起来很方便,但别忘了要了解使用方法。消费者买回家之后,要详细阅读说明书,按照正确操作程序使用。医师表示染发本来就有一定的风险,想要避免染发染出问题要特别注意:
*有过敏症、贫血、生理期、病中或病后恢复期间等情况不要染发。
*孕妇及哺乳中的妈妈避免使用永久性染发剂,如果要染发以暂时性染发剂为佳。
*如果头上有伤口,绝对不能染发,以免强效的化学药剂透过伤口进入。
*详见中文说明,以免误用来路不明的产品。
*不要混合使用不同厂牌之染发剂。
*染发前需做过敏源测试,以先取花生米大小的份量抹在耳朵后面或手腕上测试,如果经过48小时都没有问题,再行染发。
*染发时与头皮隔1公分,并全程戴上手套,避免与皮肤接触。
*部分染发剂含有金属成分,在染发时不要使用金属制品作为染发工具(改用瓷器或是玻璃用具),才不会将金属成分诱导出来。
*染发至少需间隔4个月到半年比较妥当。
*染发后不要立刻烫发,避免染发剂中可能影响健康的物质,因烫发温度升高穿透皮肤进入体内。
市售染发剂多数是进口,部分并没有清楚的中文标示,而英文专有名词就算含有不适成分,消费者也很难辨识;另外想要染发颜色越持久,染剂化学成分一定越高,伤害也一定会比较大,消费者在选择与使用上可要小心谨慎。
(实习)
皮肤的好坏跟基因很有关系,中性皮肤是最理想的,其他类型的皮肤都各有优缺点,但是可以通过适当的保养来改善皮肤。油性一般较粗糙,毛孔粗大,出油多,容易长豆,但是不容易长皱纹,皮肤不薄所以并不容易过敏。干性一般毛孔较小,容易缺水起皮,不大长豆,但易长皱纹,皮肤也不薄所以也不容易过敏。
最麻烦的就是敏感性皮肤了,也分油性和干性,此类皮肤有先天的也有后天造成的。先天性的一般皮肤较白较薄,对外界没有抵抗力,容易因各种原因引起敏感的发生。后天的就是不适当的保养造成的,也就是用各种美容手段和化妆品把好好的皮肤糟蹋出来的。
有很多MM皮肤一出现了问题,长了豆豆呀,或是过敏呀,首先想到的不是医院而是美容院,不要以为去了高档美容院就能解决你的问题,也不要被那些小姐的花言巧语哄得头昏脑涨,她们未必就比你懂得多少,她们很大程度上只不过为了掏空你口袋里的钱!当然凡事也不是绝对的,好的美容院的确能够给你提供正确的皮肤保养,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多少呢。
讲讲过敏的皮肤该怎么办?
一个人的皮肤状态不会永远保持良好状态,除去先天因素,还会受到各种内因和外因的影响。内因就是自身的内分泌了,很多皮肤问题比如痤疮(就是发豆)、黄褐斑都跟内分泌关系密切,很多MM就因为失恋造成心情抑郁导致内分泌失调而发了满脸的豆豆。而外界因素造成的皮肤问题就更常见了,日光、室内涂料、春季花粉、各种化妆品等,都是引起过敏的常见因素。
1、过敏期间,不要用任何洗面奶,只可用冷水清洁面部(切勿用温水和热水),如果用冷水还会发红,那么可以用纯净水最好是蒸馏水来清洁面部,若要省钱,就用家里的凉白开(开水晾凉了就是!)。
2、过敏期间,不要使用任何的化妆品,不单是洗面奶,包括任何化妆水、乳液、面膜等保养品以及各类彩妆!(乘你的皮肤还具有恢复能力的时候就停止糟蹋它,否则等它恢复不了的时候你哭都来不及了!它发红发痒发痛是它想告诉你,你不能再继续破坏它了。赶快去治疗吧,乘它还能治疗的时候。)
3、过敏期间,要注意避免日晒,出门尽量打伞。日光引起的紫外线过敏是很常见的,同时即便你对紫外线不敏感,但在你皮肤过敏期间,它绝对会加重病症。
4、过敏期间,最好能够忌口,特别是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发”物,比如海鲜、牛羊肉、辛辣食物等。
5、如过敏比较严重,最好能上医院请皮肤科医生对症治疗,一般西医会给开一些口服的抗过敏药和外涂的弱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后短期内一般过敏症状都能消退,但如皮肤好转后不注意保护过敏又会卷土重来。
6、如果因使用了皮质激素类外涂药,切记不可把它当作护肤品长期使用,如若面部长期使用会造成激素依赖性皮炎,严重的会对皮肤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所以此类药物一定要在正规医院的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
7、如果知道过敏源,一般脱离致敏物质就能够恢复,但如果不知道,可以去医院查一下过敏源,但医院检查过敏源只能查几类较易引起过敏的物质,自己平时也要多长个心眼,多留心周围的环境和自己接触的东西,看是不是使用了什么东西之后,就会产生这种状况。化妆品是最容易引起面部皮肤过敏的一样东西,但有时候洗发水之类也引起类似问题。
8、皮肤被破坏过以后,其恢复是一个缓慢的阶段。要让它慢慢的恢复和稳定下来,是需要时间和耐心,以及你自己无微不至的护理的。等过敏症状消退,皮肤完全恢复正常的时候,还是可以用化妆品的,但一定是要适合自己皮肤不会对皮肤造成伤害的东东!还有讲到基础保养品,个人觉得不必太过复杂,如果非要用洗面奶,敏感皮肤的一般不适合泡沫型的,一般采用不含皂素的者哩型,而且一般敏感皮肤无论干性还是油性,都是非常缺水的,干的缺油又缺水,油的是油太多水还是缺,所以补水是非常有必要的,用水、乳液、面膜都可以,前提是这些产品不会导致你过敏。其他类型的皮肤我不多说了,如何护理网上都能查到。至于彩妆,最容易引起皮肤问题的是粉底,粉饼好一些,还有唇膏也容易引起唇部皮肤问题,而画画眉毛,涂涂睫毛膏,则比较不容易导致皮肤出现问题。
其实皮肤护理就跟找老公一样,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皮肤(嫁他之前多了解),其次选用适合自己的产品,而不是贵的就一定好(未必非要嫁大款才幸福),然后对自己的皮肤要细心要耐心(生活在一起难免有小摩擦)。讲到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实习)
最近几天,医院挤满了许多小病人。天气好转,春暖花开,宝宝的户外活动也有所增加,逛逛公园、游游动物园本来是件好事,可是有的孩子游玩后出现皮肤干痒、鼻子痒、打喷嚏和流眼泪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宝宝到底怎么啦?
据医生介绍,这些症状都是由过敏引起的。春天是树类花粉最为传播的季节,这个季节的许多过敏性疾病是因为花粉混杂在空气中,从鼻子进入体内后导致“春季过敏症”。另外因为食物和药物导致过敏的也有很多。
日常护理指导
过敏的症状不尽相同,就算是对同一种物质过敏,不同的人也有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症状。目前来说,过敏是很难根除的,但是如果护理得当,就算是过敏体质的孩子,也不一定就会发病。
1、护理过敏宝宝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孩子远离过敏源。有可能孩子不仅仅对一种物质过敏,也许是两种、三种。家长可以做个有心人,注意观察孩子发病时其周围的环境和孩子的饮食,尽量避免让孩子再次过敏。比如孩子对花粉过敏,就不要带孩子去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也不要让孩子去闻花香。
2、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早春时节,气候还是非常冷,所以带孩子锻炼的时候,不要让孩子过度疲劳,也不要让孩子吸入寒冷的空气,以免刺激孩子的咽喉部,从而引发过敏。
3、保持环境卫生。床底下、柜子底下都有可能成为灰尘和螨虫的聚集地,因此家长一定要经常擦洗家具。如果孩子对灰尘和螨虫过敏,那么在擦洗的时候最好使用湿毛巾或者湿墩布,以免灰尘扬起,引发孩子过敏。如果孩子对毛绒过敏,那么不要使用绒毛毛毯或丝质的床单,也不要让孩子接触动物和毛绒玩具。定期用热水清洗床上用品,可以杀掉隐藏在其中的病菌和尘螨。
4、放松心情,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本来过敏的孩子因为不适大都烦躁不安,就已经很难受了,如果你再表现出非常紧张担心的样子,就会加深孩子的恐惧,甚至使病情加重。因此父母应该放松心情,不要给孩子增加压力,可以和孩子玩一些游戏,做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事情,给他玩喜欢的玩具,把孩子的注意力从疾病上转开,让孩子以一种轻松的心情面对疾病。
(实习)
过敏性哮喘:过敏性哮喘的过敏原主要有花粉、尘螨、病菌、气候等。春天,各种花草竞相开放,花粉在此期间会散放出许许多多花粉颗粒,它们飘浮在空气中,有过敏性体质,或有哮喘病史的人,吸入某些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花粉,就开始打喷嚏、流鼻涕、鼻痒,逐渐诱发哮喘;春天的气温、湿度很适合螨虫的生长繁殖。哮喘病人及过敏体质的人吸入这些藏有大量螨虫的灰尘,哮喘就会发作;春天由于气候反常,容易感冒,人的抵抗力一差,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就会作为过敏原被吸入,直接诱发哮喘。所以,如果反复感冒,哮喘就会接连不断发作,甚至月季相连。春天的气温不稳定,昼夜温差大,有的人还对空气的冷热刺激过敏,这样也会诱发哮喘发作。
过敏性鼻炎:春天对许多过敏性鼻炎的患者来说是一个痛苦的季节,连续、反复地打喷嚏,流鼻涕,眼睛、鼻子里痒得恨不得用刀割开挠两把。气温不稳定,时冷时热,而且空气中弥漫着花粉,是春季引发鼻炎的主要过敏原。季节性的过敏性鼻炎很容易和感冒混在一起,鼻痒、连续打喷嚏、流清鼻涕,都像是感冒症状,其实,这是鼻腔黏膜表面发生过敏的反应。
面部皮炎:这种过敏性皮炎在春季一般是暂时性的,过敏原以阳光、化妆品和风沙为主。春天是人们频繁外出踏青的时候,不是只有夏天的紫外线才厉害,春天的阳光照样能引起日光性皮炎。红癍、烧灼、刺痛、肿胀是常见反应。
(实习)
小儿药物过敏最常见的有4种:
(1)解热镇痛药;如APC、阿鲁片、巴米尔等含有阿斯匹林的口服退烧药。肌肉注射的安痛定也能引起药疹,而且比较严重。
(2)磺胺药;如复方新诺明。
(3)青霉素类抗生素;如口服安必林,肌肉注射的青霉素,静脉点滴用的氨苄青霉素等。
(4)其他各种疫苗及一些中草药也可引起药疹。
小儿药物过敏的症状有几种:
1、固定性红斑型:发于嘴周围皮肤,肛门处及外生殖器部位也很常见。皮疹形态特殊,易于识别。特点为鲜红色或紫红色水肿性红斑,呈圆形或椭圆形,界限清楚。阿斯匹林、APC、阿鲁片、复方新诺明等易引起此类约疹。
2、红斑性发疹:表现为全身性,对称性分布大量鲜红鸡皮样小疙瘩,或粟粒大小的红色斑片,形成似猩红热式麻疹,伴轻度中度发热。此类药疹以青霉素类药物最常见,如氨苄青霉素,安必林等。
3、荨麻疹型:表现为全身性大小不等的风团,扁平高起,形态不规则,伴有明显的瘙痒,部分患儿有发热乏力,关节痛及腹痛等全身症状。引起小儿等麻疹常见药物力青霉素、痢长、破伤风抗毒素及狂犬疫苗等。
(实习)
有过敏史的患儿应该避免接触花粉、杨柳絮,尽量少去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外出郊游时带上脱敏药物;若遇皮肤发痒、全身发热、咳嗽、气急时,应迅速离开。一旦出现哮喘,应及时到医院诊治。尽量少摄入鱼虾蛋奶等高蛋白质、高热量食物;多吃新鲜水果、多饮水。勤洗手、洗脸。
哮喘健康生活方式很重要
每日室内通风1—2次,每次30分钟,避免对流;室内空气定期消毒。饮食上,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和适量脂肪;宜清淡,忌肥腻,避免过冷、过热。同时,坚持适度运动,增强体质,保持生活规律。
过敏性鼻炎远离过敏源
如果是对毛皮或尘螨等过敏,应把地毯、羽绒被、羽绒枕头等统统撤掉;常用吸尘器清洁室内环境,不要用扫帚扫地;卧室的门窗要经常打开,保持空气清新流动。如果是对化学气体过敏,居家则尽量使用绿色环保材料。如果是感冒后诱发的过敏性鼻炎,应注意锻炼体质,减少感冒发生。
(实习)
德国慕尼黑赫尔姆霍茨科学家最近与慕尼黑工业大学皮肤病与变态反应系和环境与过敏系的同行查明了一种与过敏性疾病有关的基因,这一基因是通过切边技术检查整个人类基因组时发现的。
最新发现的编码高亲和IgE受体α链的FCER1A基因在控制过敏反应当中起了重要作用。参与研究的史蒂芬。韦丁格和托马斯。耶戈发现,FCER1A基因的某种变异明显会影响免疫球蛋白E(IgE)抗体的产生。IgE是抗击寄生虫的一类特殊抗体。在西方很少接触寄生虫,IgE升高意味着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有遗传性敏感倾向的个体其免疫系统容易产生IgE抗体来排斥像花粉、尘螨或动物皮毛等这类无害物质。它还会与某些细胞一起去除过敏原从而引起过敏症状,如过敏性鼻炎(花粉热)、特应性皮炎或哮喘。
“许多患者的过敏是遗传性的,他们有发展过敏性疾病的遗传倾向。为了找到遗传因子,我们检查了德国10000名成年人和儿童的基因组 。” 史蒂芬。韦丁格说。
尽管研究处于早期阶段,对调节IgE产生的新认识势必在新药的开发上起指导作用。
(实习)
春节是万物复苏的季节,鼻炎、荨麻疹、桃花癣、腹泻等一些过敏性疾病也在“蠢蠢欲动”。让我们来仔细看看过敏都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然后和“过敏”打一场漂亮的“保卫战”吧!
第一招:食物过敏者慎吃时鲜蔬菜、水果
食物过敏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疾病。一般来说,有过敏性体质的人胃肠功能比较差,肠壁的通透性也比较高,一些异体的蛋白质或其他类型的可能导致过敏的抗原物质容易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我们称之为“致敏阶段”。儿童阶段主要表现为对牛奶、鸡蛋、大豆等过敏;成人阶段主要表现为对花生、坚果、海产品等过敏。食物过敏没有传染性,但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支招:
1、除了春季上市的一些时蔬外,水果、肉类、鱼虾都可能导致食物过敏。最有效同时也是最简单的预防方法就是不吃它们,但是前提是你要清楚自己对哪种食物过敏。
2、食物过敏的表现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皮疹最为常见,还可能出现红斑、瘙痒、脱屑、色素沉着、全身乏力、恶心、腹泻、腹痛等症状,因此一旦出现以上情况要考虑到可能是食物过敏。
第二招:不要招惹户外昆虫
荨麻疹,就是我们俗称的“风疹块”,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昆虫叮咬是导致荨麻疹的原因之一。急性荨麻疹通常先感到全身皮肤瘙痒,随即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有些病人伴有腹痛、恶心、呕吐;有些病人还有不同程度的发烧;严重时会出现气短、气喘、呼吸困难,甚至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休克现象。急性荨麻疹经数日至两周左右即停止发疹。慢性荨麻疹一般没有发烧、恶心、呕吐、气喘现象,仅有皮肤风团和瘙痒,病程长达几个月甚至几年。
支招:
1、春季昆虫活动开始频繁,有的人被昆虫叮咬后很容易引发荨麻疹,因此这类人要尽量避免到昆虫多的户外活动,如果一定要去的话,必须事先做好防护措施。
2、昆虫叮咬是导致荨麻疹的原因之一,此外,鱼、虾、蟹、荨麻、药物等也会引发疾病。因此要先确认自己究竟是对什么东西过敏,才能做到有效预防。
第三招:日光性皮炎患者需做好防晒工作
有的人在春天不能到日光下晒,一晒就会患上日光性皮炎。这是由于一年四季中,冬季阳光中的紫外线含量最低,到了春季,空气中紫外线含量增加。人体在冬季,已经适应了低紫外线环境。进入春季,人体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会增高,皮肤的表皮细胞比冬天更易受到紫外线的射伤,发生变性、分解,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出现红斑、丘疹、发生过敏等症状。它多发生在每年四五月份。主要发病人群为女性,症状表现为脸上的皮肤有时会布满红血丝,有时会出现红斑,上有米粒大小的丘疹并伴有轻度的脱屑。皮疹一般会随着天气的变热而自行消失,有的会留下色素沉着。
支招:
1、如果对紫外线过敏,出门前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
2、皮肤过敏出现红斑、脱屑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治疗,切忌自己盲目用药。
据芬兰科学家报道,某些婴儿的焦躁和哭闹可能是其将来发生过敏性疾病的先兆。
Turku大学医院的Kalliomaki医生及其同事指出,临床医生应该对婴儿的过敏性疾病早期作出诊断,否则婴儿的生长发育将会受到影响,并会演变成严重的过敏性鼻炎和哮喘。
研究人员选取116例过敏性疾病高危新生儿进行研究,以确定他们的行为因素是否能预测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所有患儿均至少有1名直系亲属患特应性湿疹、过敏性鼻炎或哮喘,有一半以上的患儿(55%)有2名以上患有此类疾病的亲属。
在患儿第7周和第12周的两周时间中,父母24小时对其孩子的行为进行记录,内容包括患儿的清醒状态、活动情况,焦躁及哭闹等。结果发现,44例(38%)在2岁时罹患了过敏性疾病,与其他健康儿童相比,他们在第7周时的焦躁和第12周时的严重哭闹均较多。
Kalliomaki医生认为,在幼龄期发生过度的焦躁和哭闹可预示将来在儿童期可能发生过敏性疾病。而且,他推测肠道菌群可能与此有关,对肠道菌群进行调节有助于预防过敏,并可减少新生儿在头3个月内的焦躁和哭闹。
(实习)
药物的过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是指有特异体质的患者使用某种药物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常表现为皮肤潮红、发痒、心悸、皮疹、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或死亡。那么,在生活中,如何判定药物过敏反应呢?
1、一般不发生于首次用药。
2、机体处于敏感状态下,再次接触过敏源后可在几分钟到24小时内发病,个别情况可延迟到几天后发生。
3、过敏反应发生后,停用药物,轻微的可较快消退,预后良好。重症者如救治不及时可导致死亡或导致后遗症。
4、已致敏的患者对于该药的致病性可持续很久,甚至终身不退,再次用药可重现原来的症状或更严重,接触该药的次数越多,反应往往越严重。
5、具有类似结构的药物常常发生交叉或完全交叉的过敏反应。
6、某些疾病可使药物对机体的致敏性增加,但当重病、创伤或大手术后,某些原来药物的变态反应也会减轻或消失。
7、有些药物的过敏反应可用皮肤试验来测知,但也存在着皮试结果和临床实际反应不相符的情况。
8、药物过敏反应不同于原有疾病的症状,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引起的哮喘,庆大霉素、链霉素导致的耳聋,青霉素、碘制剂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等。
(实习)
春季严防花粉过敏
春天百花盛开,各种花的花粉会在空气中形成一种飘浮物,一些过敏性体质的人接触后会引起皮肤过敏。专家提出,春天常吃几种食物可起到抗过敏的功效。
蜂蜜
专家提出,每天喝一勺蜂蜜就可以远离伤风、气喘、瘙痒、咳嗽等季节性过敏症状。蜂蜜能够预防过敏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其中含有微量的蜂毒。蜂毒是蜜蜂体内的一种有毒液体,但在临床上被用于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二是蜂蜜里面含有一定的花粉粒,经常喝会对花粉过敏产生一定的抵抗能力。
红枣
日本学者研究发现,红枣中含有大量抗过敏物质--环磷酸腺苷,可阻止过敏反应的发生。凡有过敏症状的患者,可以经常服用红枣。
服用方法为:
1、红枣10枚,水煎服,每日3次。
2、生食红枣,每次10克,每日3次。
3、红枣10枚,大麦100克,加水煎服,日服2-3次。
以上均服至过敏症状消失为止。大枣水煎时掰开煎为好,煎熬时不宜加糖。
金针菇
经常食用金针菇有利于排除重金属离子和代谢产生的毒素和废物,能有效地增强机体活力。新加坡的研究人员发现,金针菇菌柄中含有一种蛋白,可以抑制哮喘、鼻炎、
湿疹等过敏性病症,没有患病的人也可以通过吃金针菇来加强免疫系统。
胡萝卜
最近,日本专家发现胡萝卜中的β-胡萝卜素能有效预防花粉过敏症、过敏性皮炎等过敏反应。据有关报道,日本专家通过实验鼠研究发现,β-胡萝卜素能调节细胞内的平衡,使实验鼠较难出现过敏反应。
(实习)
现在研究发现,从天然中提取出的有效抗过敏物质如黄芩苷、苦参碱、甘草皂苷、茶多酚、牛蒡苷元、齐墩果酸等,具有良好的抗过敏效果,未参战成为抗过敏药物研究的热点。
防风、刺蒺藜
科研人员采用离体器官实验法、血清药理学方法及整体动物实验法对防风和刺蒺藜单用及合用的抗敏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防风、刺蒺藜、防刺合煎剂(1:1)能显著抑制组胺(HA)所致的豚鼠离体气管、回肠平滑肌收缩;大鼠和家兔含防风血清也能明显抑制HA引起的豚鼠离体回肠平滑肌收缩,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防风对HA所致的药物性哮喘及卵白蛋白(OA)所致的过敏性休克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防风、刺蒺藜、防刺合煎剂均有抗过敏作用。
熊胆、辛荑 有研究结果显示,辛荑发挥油对SRS—A(慢反应物质)、HA和乙胆碱(Ach)所致豚鼠离体回肠收缩有拮抗作用,同时对SRS—A所致豚鼠肺条收缩亦有拮抗作用,对HA所致的过敏性哮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也有研究表明,熊胆和辛荑可明显抑制OA和HA所至的豚鼠离体回肠平滑肌收缩;在HA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实验中,熊胆、辛荑、苍耳子和黄芩均表现出明显的拮抗作用。
黄柏、黄连、苦参等
科研人员在观察洁肤擦剂(中药黄柏、黄连、苦参等十多种提取的外用制剂)对健康豚鼠皮肤的毒性反映和清热解毒、杀虫止痒功效时发现,洁肤擦剂对豚鼠无皮肤急性吸收毒性,对完整皮肤、破损皮肤无致敏作用,并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在对柏倍洗剂(黄柏、五倍子、苦参、野菊花、地肤子、白藓皮等)进行动物实验研究时发现,柏倍洗剂可以提高小鼠阈)(热板实验),提高豚鼠对磷酸组胺致痒的耐受性并缓解局部溃疡。急性毒性实验、皮肤刺激实验和皮肤过敏实验均显示了白倍洗剂的安全性。
金荞麦
研究人员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了金荞麦片拮抗HA引起的离体回肠平滑肌收缩的作用,发现其主要组分金荞麦有明显的抗过敏作用。
半夏
研究人员对水半夏(与中药成分相同)的提取物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提取物对HA引起的过敏反应和二硝基氯苯(DNCB)所致的迟发型超敏反应以及小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果提示,水半夏提取物具有抗炎和抗过敏作用。
白藓皮
研究表明,白藓皮提取物能选择性的抑制PCA所致接触性皮炎及绵羊红细胞所致足跖反应的效应相,还能作用于2,4,6-三硝基氟苯所致迟发型变态反应的效应相,还有效的改善迟发型变态反应性肝损伤。
艾叶
实验研究显示,艾叶油能明显抑制大鼠Schultz—Dale反应,对PCA,HA和5-羟色胺(5-HT)诱发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致敏豚鼠肺组织释放SRS-A,并明显抑制SRS-A对回肠的收缩。
风仙花
科研人员研究证实,风仙花的乙醇提取物可使鸡蛋白溶酶体(HEL)特异性过敏症小鼠的血压下降受到抑制,对正常小鼠或只以HEL激发但未致敏的小鼠注射未发现升压作用。并认为风仙花水提物对卵清蛋白致敏的小鼠型变态反应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实习)
皮肤科专家介绍,正常皮肤有一层皮脂腺覆盖,涂上一层厚厚的脂粉后,容易堵塞毛孔,影响汗腺及皮脂腺的分泌与排泄,还影响皮肤的呼吸。时间一久,使用化妆品的皮肤可能会出现红斑、水肿、丘疹、粉刺等损害,有时还会伴有瘙痒和色素沉着,这就是化妆性皮炎。
患化妆性皮炎的人,一般属于敏感体质。由于生产化妆品的原料对皮肤产生刺激,使皮肤细胞产生抗体,导致过敏,引起炎症。另外如果化妆品内含重金属超标,以及使用过期变质的化妆品,也会引起炎症。
为了防止出现化妆性皮炎,在购买以前没有用过的化妆品时,首先要作皮肤过敏试验:将少量化妆品敷在前臂内侧或背侧,再覆上一块玻璃纸,用胶布固定。24~48小时以后观察,如果测试区出现红、肿、热、痛或痒等症状,表明该化妆品对皮肤有致敏作用。多数化妆品都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光感物质、香料等化合物,长期使用可蓄积损害皮肤或引起过敏反应。所以在使用化妆品的过程中如果感觉皮肤不适,首先要做的是立即停用各类化妆品,减少对受损皮肤的刺激,让肌肤在没有外来干扰的情况下得以充分的休整和修复。出现化妆性皮炎的人,应注意防晒、防冻,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并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可服维生素E、B6、C,帮助修复受损皮肤。如果症状严重,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皮肤科治疗。治疗化妆性皮炎可口服扑尔敏、异丙嗪等抗组织胺药及维生素C,或静脉缓慢推注10%葡萄糖酸钙,严重者可加用皮质激素,如口服强的松20~40mg/天或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200~300mg/天。局部可外涂炉甘石洗剂或氧化锌油,有糜烂渗液者,可用3%~5%的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湿敷,每天3次,每次15~20分钟。有瘙痒的可外搽1%~2%氢化可的松霜、赛庚定霜、2%苯海拉明霜等。中药可用防风通圣丸、乌蛇止痒丸等。出现色素沉着者,可内服或静脉滴注维生素C1~2g/天,中药可用六味地黄丸、逍遥丸等,外涂氢醌霜、壬二酸霜,并避免日晒。
(实习)
秋冬季节是斑疹伤寒的流行季节。患者一旦怀疑自己患上此病,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尽量做到“四早”。
临床中较常见的是流行性斑疹伤寒,病人是该病的唯一传染源。本病起病急,突然高热,常有寒战。体温可在1~2天内达39~40℃。伴严重头痛、肌肉酸痛(以腰、小腿肌肉为甚)、失眠、耳鸣等,重者可出现昏迷。部分病人在3~5天开始出现皮疹,其先起于躯干,很快遍及四肢。皮疹形态不一,边缘不整,大小不等。人们对本病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李琳提醒,一旦有人出现上述不适,怀疑此病,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做到“四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该病的治疗除一般性的治疗,如卧床休息、保持清洁、输液补充能量、高热时物理降温等方法外,对病原的治疗至关重要。解放军302医院在国内率先使用盐酸多西环素治疗斑疹伤寒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常情况下,病人的症状可在2~3天内缓解。这种治疗克服了传统四环素治疗的不良反应,如四环素牙、胃肠道反应等,为斑疹伤寒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路。
(实习)
去年的这个时候,在表哥家玩,见识了过敏的可怕。那天表嫂回来的很晚,因为公司安排吃年夜饭,被同事劝喝了点葡萄酒,吃了海鲜,有点不舒服,回来后就睡了。晚上十二点多,我把电视按了,想睡觉,去上个厕所时,瞥见表哥的房门大开着,被子也乱糟糟的,他们都不在了!原本睡意朦胧的我,突然警醒,该不会出了什么事吧?连忙回房间打电话,表哥说,嫂子全身起满了红疹,送往医院了。因为医科毕业,我意识到,肯定是食物过敏了,酒和海鲜,狼狈为奸!折腾了一晚上,终于消了下来,也算万幸。
了解过敏相关检查>>>皮肤试验
可怕的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也可能要命
有人对螃蟹过敏的,吃了螃蟹后过敏了,脸、脖子起满了红疹,刺痒难耐,好久才下去;
有一新生儿,妈妈没奶水,他又对牛奶过敏,一家人为解决孩子吃的问题弄得人仰马翻。
还有更可怕的,老人独自在家,吃橘子过敏了,家人赶回来送他去医院,最后还是没抢救过来。
为什么这么多人会发生过敏呢?
现在人们能吃到的食物种类越来越多,满足了口腹之欲,但也面临着更多的过敏风险。经常有人说螃蟹这东西我不能吃,有人说吃杏仁东西我过敏,形形色色,食物过敏越来越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摄入的食物种类多了。不管春夏秋冬,国内国外,食品没了季节、地域之分。像美国腰果、开心果,以前中国没有,后来吃的人多了,就出现了对腰果、开心果过敏的病例。另一方面,现在食品中“外来”的添加成分多了,在食物的种植、养殖、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经常或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饲料、香料、色素、防腐剂、抗氧化剂等化合物,吃进这些东西后极易引起过敏反应。基于以上原因,食物引起的过敏占比例不小,而最麻烦的是,要想找出过敏的‘元凶’困难多了。哪些人更容易过敏呢?
食物过敏因人而异,各种食物造成过敏反应的几率也是不一样的。临床发现,婴幼儿时期,易引起过敏的食物主要有牛奶、鸡蛋、黄豆、花生等;成人时期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有鱼、坚果类、花生、甲壳类海鲜(如虾蟹)等。中医有发物之说,就是指那些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像鱼虾蟹、蘑菇、米酒等。
遗传在食物过敏中起了主要作用。在临床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发现:那些有严重过敏史的人,总能在他的家族中找出一串过敏体质的人,有可能妈妈对花粉过敏,爸爸有哮喘,奶奶是过敏性鼻炎等。研究发现,父母中的一方有任何过敏性疾病,子女的过敏性疾病发病率为37%,而父母双方均有的,子女发病率则高达62%。当然,是过敏体质不一定就会过敏,如果在后天环境中没有遇到会引起过敏的物质,也不会过敏。大概有8%以上的孩子会发生食物过敏,比成人高得多。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消化道黏膜保护屏障发育不全,还不会对食物中的成分有选择地吸收,所以在婴幼儿期容易出现食物过敏。调查显示,3岁以下的婴幼儿容易过敏,1岁内最多,4到6个月为高发年龄段;4个月内添加辅食的婴幼儿,过敏危险比晚加辅食者要高。民间有“奶癣”一说,即未断奶的孩子出现湿疹、瘙痒等皮肤症状,这多半是食物过敏造成的。
春季是面部皮炎好发之时,患者以女性多见,主要表现为颜面部片状淡红斑,表面覆糠秕状脱屑,大多有瘙痒、烧灼和紧绷感,热浴、热饮、日晒或搽化妆品后症状加重。
发病原因为:
1、外部接触因素造成,花粉是重要过敏源。
2、与春天的气候特别有关,低温、干燥加上有风使皮肤水分大量丧失。
3、护肤不适当,过频洗脸尤其是使用洗面奶和皂类等清洁剂,使用皮肤脂膜脱落,屏障功能受损使症状加重。
本病重在防护,凡有此病史者应在生活中尽可能避免上述加重因素,外出宜戴薄型口罩,尽量不用化妆品。也可采取用冷水或冷茶水对皮肤湿敷。方法为取6-8层纱布用水浸透后,稍挤以不滴水为度,平整敷于患处,每次15-30分钟。本病有自限性,过此季节大多可痊愈,如症状重者可酌情使用抗过敏药、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B等。
(实习)
春季皮炎多见于女性,表现为颜面、颈部轻度的红斑、水肿,隆起或伴有少数米粒大的红色水肿性小丘疹;有的表现为眼周或颈部红斑,水肿不明显;有的类似湿疹,表面轻度粗厚,有细薄脱屑,常伴有瘙痒。
春季皮肤容易过敏的主要原因是花粉,其次是日光的刺激。冬季日光强度弱,而且人们很少在室外活动,到了春季,接受日光照射的强度大、时间长,皮肤一下子不能适应,容易发生炎症。另外,面部涂抹的化妆品经过日晒及温度升高的改变,也容易使皮肤过敏。
一旦皮肤发生过敏,不但瘙痒难忍,而且影响美观,于是不少人听从他人的建议,从家里的药箱找出含有激素的软膏,如“皮炎平”、“肤轻松”等,涂在面部,瘙痒一般都能立刻消失,皮疹也迅速消退,但很快还会复发,再次使用这些激素类的软膏,仍然有效。
反复多次后,面部容易出现潮红、毛细血管扩张、干燥、粗糙等,并转变为“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感觉面部火烧火燎,而且很难看。这时治疗起来十分棘手,需要很长时间,有人甚至永远不能恢复正常。
因此,面部出现皮炎时应该到正规医院诊治。有过敏史的女性朋友应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一旦面部出现皮疹,最好多在室内,并停用所有化妆品,若仍不能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实习)
皮肤过敏症状是发痒,同時也可能會伴有紅肿干屑、水泡,或病灶結痂及渗出液化等症狀;這些病灶的形狀与大小各有不同。偶尔可能會发生胸部紧绷、麻木、肿胀等症狀;当出現這些症狀時,就是皮肤过敏了。其他皮肤过敏症状还包括包括发痒、打噴嚏、流鼻水、泪眼、皮疹、气道阻塞,或如蕁麻疹等皮膚症狀。在极罕見的情況下,過敏反應甚至可能會危及生命,例如一种称作過敏性休克症狀。
造成过敏体质的原因
造成“过敏体质”的原因是复杂而多样的,可能是因为儿童皮肤比较娇嫩,由于风吹或被日光暴晒,可以引起。因此要注意避免以上因素。另外,适当注意小儿是否吃母奶,如果吃母奶。母亲饮食不注意,吃了鱼虾可以通过母乳引起小儿过敏。这样就需要大人注意饮食。避免容易过敏的食物。如:鱼虾、蘑菇、草莓等。
(实习)
专家:皮肤敏感者日常少用化妆品及碱性肥皂,外出需避晒,少吃刺激性食物。
本来白白净净的黄先生最近无端端满脸发红、眼睑浮肿,害得他不敢出门见人,耽误了工作还不说,而且瘙痒难忍,晚上根本睡不着觉。在某医院皮肤科,医生给他开了输液治疗的药物,包括地塞米松、苯海拉明和葡萄糖酸钙等。但在输液时,他突然感到有些头晕和恶心,不过脸上的燥热和红肿倒是很快就减退了,当天晚上,他总算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觉。但没想到,第二天起来一照镜子,他发现自己又被“打回原形”,脸上仍然发红、瘙痒、轻度浮肿。广州市中医院皮肤科主任马万里主任医师称,这种症状俗称 “桃花癣”,多发于春月,西医治疗多用抗炎、抗过敏的药物治疗,目的是止痒控制症状,而中医则讲究内在调治,多用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的方法来治疗。 文/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高三德
治疗 慎用激素,可试中医
在治疗上,黄先生先前用过的地塞米松,其实是糖皮质激素的一种,俗称“皮肤鸦片”,用后皮肤虽可明显变好,但却治标不治本,因此第二天照样复发;而且,这类药品如果长期使用,还可能造成依赖,甚至可致皮炎和骨质疏松等其他病症,因此要慎用。而苯海拉明则是抗过敏的常用药,头晕、头痛、恶心、口干是其常见的不良反应,不过,停药或减药后症状会自行消失。
由于怕激素的副作用,有不少桃花癣患者求助于中医。马万里介绍说,中医的治疗重在疏风、清热,可用“消风汤”或“枇杷清肺饮”来调治,主要药材为桑叶、菊花、金银花、连翘、荆芥、防风、枇杷叶、黄芩、蝉衣等;如果感到脸特别痒,可加乌蛇,而脸上明显红肿者,则可加生地,但具体用药剂量需咨询专业医师,视不同患者而定。而外涂药物则可配合无刺激性的维生素B6霜和樟霜等。特别要提醒的是,皮肤敏感者平时要少用化妆品及碱性肥皂,外出都要避免日晒,保持大便通畅,少食刺激性食物并多食西洋菜、通菜、芹菜、大白菜等蔬菜和新鲜水果。
特点 发于春月,女性多发
“其实,每年一到春暖花开、空气中花粉增多的时候,像黄先生这样的病人就会明显增多。”马万里称,这种症状在中医古籍《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早有记载,其特点是“面上风癣,如涂丹,或渐成细疮,时作痛痒,发于春月……妇女多有之。”
马万里指出,化妆品、日光、花粉、空气中的尘埃等对皮肤产生的刺激,是引发桃花癣的外在因素。春天万物复苏,细菌和病毒会大量繁殖和传播,特别是百花齐放时,漂浮于空气中的各种尘埃、微生物和花粉大大增多,当空气中的各种微粒粘到面部皮肤上时,一些皮肤敏感的人便易对此产生瘙痒和红肿等过敏性的反应。因女性较多用化妆品,因此发病比例高于男性。除了上述外因,卵巢功能障碍、习惯性便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紧张及疲劳、消化功能障碍、B族及C族维生素缺乏、贫血等则是引发桃花癣的重要内因。
推荐阅读:“桃花癣”规范治疗很重要 春季防好桃花癣
而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种病多因患者脾胃积湿、积热过度,或外感风热而成,临床主要表现为面部及颈部暴露部位的红斑,可轻度浮肿,细小糠皮状、鳞屑伴瘙痒,病程一般长达1~2周。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皮肤科
(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