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外阴部皮肤接触刺激性物质或过敏物质而发生的炎症。如接触了较强的酸碱类物消毒剂,阴道冲洗剂,以及一些染色衣物,或青霉素及其他过敏性药物等,均可发生外阴部的炎症。
[临床表现] 外阴部接触一些刺激性物质后在接触部位感觉灼热感、疼痛、瘙痒,检查见局部出现皮肤潮红、皮疹、水疱,重者可发生坏死及溃疡,过敏性皮炎发生在接触过敏物质的部位。
[治疗] 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诊断不难,须尽快除去病因,避免用刺激性物质如肥皂,避免搔抓等。对过敏性皮炎症状严重者可口服赛庚啶、息斯敏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局部用生理盐水洗涤或用3%硼酸溶液冷敷,其后擦炉甘石洗剂。如有继发感染可涂擦抗生素软膏如金霉素软膏或1%新霉素软膏等。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39皮肤病频道
(实习)
一般来说,接触性皮炎可分为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和过敏性接触性皮炎。
刺激性接触型皮炎的临床表现为:红斑、丘疹、水肿、水庖,破溃后出现糜烂、渗液、结痂。局部皮肤瘙痒,灼热或疼痛,症状严重程度与接触的浓度及接触时间有关。
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的症状表现为则不同,表现为有一段时间潜伏期,就是说不是一开始接触就有表现,皮炎一般发生于原发接触部位,但可以向周围或远隔部位扩散,表现为红斑、鳞屑、糜烂、结痂等。常迁延不愈,确诊方法为斑贴试验。
另外还有一种接触性荨麻疹。在接触某种物质后立即出现的风团、红晕、瘙痒、红斑、水肿等表现。一般于数小时后消失。常见的过敏原有局麻药、虫叮、某些化学物质等。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39皮肤病频道
(实习)
(一)热毒湿蕴起病急骤,皮损鲜红肿胀,其上有水疱或大疱,水疱破后则糜烂、渗液,自觉灼热,瘙痒;伴发热,口渴,大便于结,小便黄赤;舌红,苔微黄,脉弦滑数。
辨证分析:禀赋不耐,热毒湿邪蕴结于肌肤,故起病急骤,皮损鲜红肿胀,其上有水疱或大疱,水疱破后则糜烂、渗液,自觉灼热,瘙痒;热毒湿邪内盛则发热,大便于结,小便黄短;热灼津液则口干;舌红、苔微黄、脉弦滑数为热毒湿蕴之象。
治法:清热祛湿,凉血解毒。
方药:化斑解毒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
(二)血虚风燥病情反复发作,皮损肥厚干燥,有鳞屑,或呈苔藓样变,瘙痒剧烈,有抓痕及结痂;舌淡红,苔薄,脉弦细数。
辨证分析:热毒湿邪久羁,故病情反复发作;日久耗伤阴血,血虚生风,肌肤失养则皮损肥厚,干燥,有鳞屑,或呈苔藓样变,瘙痒剧烈,有抓痕及结痂;舌淡红、苔薄、脉细数为血虚风燥之象。
治法:清热祛风,养血润燥。
方药:消风散合当归饮子加减。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39皮肤病频道
(实习)
1.山楂肉丁: 红花10克油炸后去渣,入瘦猪肉了250克煸炒,再入佐料、山楂30克同炒至熟。佐膳,随量食。功能活血散瘀,滋阴润燥。主治瘀血阻络型接触性皮炎。
2.马齿苋饮: 鲜马齿苋250克加水适量煎熬2次,滤汁混合,入红糖适量调味。早、晚各1次温服,1剂/日。 功能祛风除湿。主治风热型接触性皮炎(注:孕妇忌服)。。
3.百合汤: 百合、玉竹、天花粉各15克及沙参10克、山楂9克加水适量煮取汁。1剂/日,代茶饮。 功能养阴清热,凉血解毒。主治阴虚血热型接触性皮炎。
4.红糖藕片: 鲜藕片300克入沸水中焯过,加红糖10克调味拌匀。佐膳,随量食。 功能益气活血,散瘀通络。主治瘀血内阻型接触性皮炎。
5.国老膏: 甘草5千克切段,入锅加净水适量,煎6~7小时后过滤,取汁后再浓缩收膏1.5千克,然后用蜂蜜1.5升调匀,贮瓶。6-10克/次,2次/日,沸水冲服,5-7日/疗程。功能清热解毒,祛瘀消肿,调和气血。主治气血不和,余毒未清型接触性皮炎。
6.韭菜煎: 鲜韭菜50克切小段入锅,加清水600毫升煎至取汁。1剂/日,分2次温服。功能解毒,利湿,止痒。主治湿毒较盛型接触性皮炎。
7.荸荠清凉饮: 荸荠200克去皮,切碎搅汁。鲜薄荷叶10克加白糖10克捣烂,入荸荠汁中,加水至200毫升。1剂/日,顿服。 功能凉血祛风。主治血热生风型接触性皮炎。
8.清炒雍菜: 鲜菊花、鲜金银花各10克加水适量,煎取汁15~20毫升。热油锅,将雍菜400克炒熟,把药汁淋菜上,调味。佐膳,随量食。功能清热凉血,祛风止痒。主治风热外袭型接触性皮炎。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39皮肤病频道
(实习)
24岁的郑女士周日和朋友去郊外踏青,晚上回家洗澡后忽然发现自己的面部、眼部周围有一片片的红斑,第二天上班时发现红斑不仅没有消退,反而越来越重,再细细一看,上面好像还有细碎的皮屑!她感觉皮肤发干、瘙痒,洗脸、外用滋润霜时感觉刺痛。江苏省人民医院皮肤科专家检查后诊断为季节性接触性皮炎,俗称“桃花癣”。郑女士大吃一惊,自己每天都认真清洁皮肤,家里和工作环境也都挺干净,怎么会得“癣”呢?
皮肤科主任范卫新:“桃花癣”不是医学意义上的癣,是一种过敏引发的皮炎。不少人以为起了红斑就是得了癣,这是一个误区。医学意义上的癣是真菌感染,而这种季节性接触性皮炎是一种季节性反复发生、主要由花粉引起的一种接触性皮炎,多局限于面、颈部,好发于春秋季节,反复发作,部分患者可自行消退。
在日常就诊时发现不少患者擅自用药,反而加重了病情。出现不适后不可乱用药,应咨询专科医师,根据病因对症治疗。目前在接触性皮炎治疗方面存在两个误区:一类人盲目迷信激素类软膏,用强效激素类软膏涂抹面部,结果导致皮肤变薄,毛细血管扩张,刺激毛囊,久而久之引发激素依赖性皮炎。另一类人只要是激素类药物就决不使用,又不来正规医院就诊,往往延误了病情。
应该寻找致敏原因,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如在春暖花开季节少接触花粉,外出可戴口罩。外出归来及时用清水洗脸(冷水或温水),避免用肥皂水及热水烫洗,不使用刺激性的药物。
(实习)
夏天是皮肤病高发季节,许多人因染发或接触花粉树木后引发接触性皮炎。如何有效的治疗呢?患者可依据以下原则:
1、首先寻找致敏原因,尽量避免再接触该过敏物。当接触致敏物质或毒性物质后,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病程中避免搔抓,不能用肥皂,更不能用热水烫洗和自用刺激性药物。
2、轻度的接触性皮炎在脱离过敏原的情况下可自行消退。中至重度的接触性皮炎应到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皮损炎症情况,选择适当的剂型和药物。在有红斑、水疱、糜烂情况下用生理盐水和庆大霉素或3%硼酸溶液湿敷;当皮炎至亚急性阶段,则可用乳剂和糊剂。
3、严重时还需使用内服药,以止痒、脱敏为主,一般内服抗组胺药物、维生素C,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溶液。对严重的患者可找专科医生,短期应用皮质类固醇口服或静脉注射。有并发感染者则加用抗生素类药物。
(实习)
1、一般治疗:寻找病因,避免接触可凝物质,积极对症治疗。
2、抗组胺药:可选用扑尔敏、西替利嗪、开瑞坦等。
3、皮质类固醇激素:于泛发患者,可短期应用强的松、地塞米松口服,氢化考的松、地塞米松针剂静脉注射。
4、其它治疗:继发感染者,加用相应抗生素、瘙痒剧烈者,可选用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豪升静脉注射,每日一次,连续3天到5天。
(实习)
辨证论治:
1)风热型:皮损为红斑或肿胀、丘疹,水疱较少,糜烂、渗出不多,瘙痒剧烈。舌红,苔薄黄,脉数。
[治法]疏风清热
[方药]消风散加减:
荊芥防风黄芩蝉蜕苦参牛蒡子生石膏甘草白蒺黎、白藓皮、地肤子
2)湿热型多发生于下半身,肌肤焮红成片,肿胀、水疱、大疱、糜烂、渗出、瘙痒无度,伴口渴,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
[方药]化斑解毒汤加减:
升麻生石膏黄连牛旁子甘草生山栀玄参等。
(实习)
欲要从根本上治疗接触性皮炎,必须依赖正确的诊断。只有仔细查找致病原因,才能达到避免继续接触,彻底治疗的目的。
怀疑患者是否是患接触性皮炎时,首先要弄清其所处的环境,包括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
其次要弄清皮炎加重及缓解的因素,这对于辅助治疗有重大意义。
一旦确定是接触性皮炎,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进行处理:
第一,急性接触性皮炎。
内治疗法:对严重的泛发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或多形红斑样发疹等患者需要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内服治疗,对一般轻度的接触性皮炎,可口服抗组胺剂药物止痒。
外治疗法:对急性湿疹样损害,如水疱、渗出等要进行湿敷。可用生理盐水、Burow液(次醋酸铝)、硼酸或1:10000高锰酸钾液湿敷。轻度无水疱渗出的损害可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霜外涂。如化学烧伤的坏死性皮损要仔细清洗,然后涂抗菌药膏,严重者需要切除植皮,以减少疤痕。
保护措施:首先应去除病因。即使炎症很轻的皮炎,皮肤屏障功能也已经受到破坏,故局部外用营养保护性的药物和抗感染药物是必要的。轻度的皮炎使用保护霜便可痊愈,如因春季干燥多风造成的面部轻度脱屑性淡红斑,用硅霜就能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在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以后,皮肤的屏障功能在数周后才能恢复。最近研究证明,在治疗镍皮炎过程中,在外用肾上腺糠皮质激素的同时,加用促进表皮屏障功能的防护霜可大大促进皮炎的痊愈。保护的意义并不只是在外用治疗药物同时附加一种或数种保护霜。保护的概念相当广泛,对医者来说,应根据皮损状态选用对患者皮肤无刺激的药物治疗,并避免使用一切可能对皮肤有刺激的治疗措施。有人用花椒水或辣椒水来止痒是不合适的,要给予劝阻。在皮损渗出期,忌用红外灯照射,若皮损渗出停止,局部出现干裂时,使用红外灯理疗就不合适,可加速皮肤水分蒸发,反而加重皮炎。对病人来说,过多盲目的清洗,用热水烫都会让皮炎加重。
第二,亚急性接触性皮炎。
外治法:外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应首先去除病因。治疗亚急性接触性皮炎主要是外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选择激素很有学问。从效力上看,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为低效、中效、高效、强效四类。低效如氢化可的松,时常用在面部及皱褶部位;高效如倍他米松,主要用在手足部;强效如丙酸氯倍他索,主要用在手部、足跖等部位和角化性皮损。应注意,激素的效力不只与激素的种类有关,还同其浓度剂型有关。如氢化可的松在低浓度情况下属于低效,在高浓度或加上促渗剂时,则变为高效。要慎重选择外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剂型,以减少副作用。如皱褶部位用霜剂,毛发区用洗剂或霜剂,慢性干燥、肥厚、角化的损害用软膏及硬膏。
抗感染治疗:亚急性接触性皮炎容易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应用如派瑞松等激素、抗生素、抗真菌药复合物抗感染药膏治疗。
保护措施:避免一切可能的加重因素,如使用碱性小的香皂:宝宝皂,使用一些保护性乳膏,避免皮肤干裂等。在一些皮肤干燥、细软裂明显的亚急性接触性皮炎,仅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常难以奏效,而加用一些富含水的霜剂或乳膏,便能明显改善治疗效果。
第三,慢性接触性皮炎。
有的接触性皮炎会发展成慢性,经久不愈,这多是由于环境中的刺激因素及变应原不能完全去除及其皮肤屏障功能破坏导致。象在理发师、护士、园艺师和家庭主妇中发生的手部皮炎,若不主动停止工作,很难痊愈。因有的变应原广泛存在于生活中,使敏感者不可能完全避免,如铬、镍过敏,对这类患者,帮助其把敏感变应原的接触降低到最低限度是必要的。治疗主要使用外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要记住,治疗慢性接触性皮炎的首要方法是去除病因,如果不能找到病因,去除致病因素,再强烈的治疗均会得不偿失。慢性皲裂性损害还可以用焦油封包、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封包治疗。对于某些顽固病例,使用小量雷公藤多甙口服也可收到效果。
第四,接触性尊麻疹。
在去除病因后,免疫性机制引起的接触性荨麻疹,可以使用抗组胺药治疗;非免疫性机制的接触性荨麻疹主要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非舀体类抗炎药治疗。
(实习)
常见的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或急性湿疹,皮疹处有发红或糜烂、渗液。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用冷茶叶水湿敷,有较好的疗效。
具体的方法是不论是红茶、绿茶、乌龙茶均可,用开水冲泡,不要泡得过浓,也不要过淡,一般就可以了。待充分冷了以后,去除茶叶,将干净纱布4~6层(没有纱布,可用口罩代替),放在冷茶叶水中浸湿,再把纱布拧成半干湿(以水不会滴下来为度),然后把纱布平整敷在发红的皮疹上。
由于纱布不断向空气中蒸发水分,将发红的皮疹上热量带走,或将皮疹上的渗出液吸去,加上还有茶叶水的药物作用,因此可促进皮疹好转。每次湿敷约30分钟左右,每日1-3次,茶叶水没有任何刺激性。用湿敷法治疗面积较大皮疹,在寒冷的冬季,要注意保暖。此外,还应配合一些内用药。
此法不但疗效较好,又经济实惠。
(实习)
适应症
局部注射可用于治疗肌腱炎、腱鞘炎、肩关节周围炎、肛裂。关节腔内注射用于治疗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急性滑膜囊炎等。硬膜外封闭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皮内注射用于湿疹、牛皮癣、接触性皮炎及神经性皮炎等。软膏可用于各种皮肤病,若与尿素配伍,则疗效更显著。
用量用法
肌注:40~80mg/次,1次/周,用前摇匀。关节腔内或皮内注射:5~40mg/次,1次/1~7周,用前摇匀。治疗肛裂用20~40mg加2%普鲁卡因液4~8ml,呈扇形注射到肛裂两侧括约肌内和肛裂的基底部,必要时2周后重复注射。硬膜外封闭:10~20mg加0。25%利多卡因液20ml,混合均匀后于2~4秒钟内快速注入硬膜外腔,每周1次,3~4次为1疗程。糖浆口服10ml/次,2~4次/日。软膏或霜剂用于局部涂布。
(实习)
适应症
皮肤粘膜过敏,如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鼻炎,其他皮肤瘙痒症、药疹、接触性皮炎。
用量用法
成人:口服25~50mg,一日2~3次。深部肌肉注射,一次20mg,一日1~2次。
注意事项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滞呆、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疲乏、头晕、头昏、共济失调、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少见的有:气急、胸闷、咳嗽、肌张力障碍。重症肌无力禁用:孕妇慎用:新生儿早产儿禁用。
(实习)
外阴部皮肤接触刺激性物质或过敏物质而发生的炎症。如接触了较强的酸碱类物消毒剂,阴道冲洗剂,以及一些染色衣物,或青霉素及其他过敏性药物等,均可发生外阴部的炎症。
[病因]
外阴部皮肤接触刺激性物质或过敏物质而发生的炎症。如接触了较强的酸碱类物消毒剂,阴道冲洗剂,以及一些染色衣物,或青霉素及其他过敏性药物等,均可发生外阴部的炎症。
[临床表现]
外阴部接触一些刺激性物质后在接触部位感觉灼热感、疼痛、瘙痒,检查见局部出现皮肤潮红、皮疹、水疱,重者可发生坏死及溃疡,过敏性皮炎发生在接触过敏物质的部位。
[治疗]
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诊断不难,须尽快除去病因,避免用刺激性物质如肥皂,避免搔抓等。对过敏性皮炎症状严重者可口服赛庚啶、息斯敏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局部用生理盐水洗涤或用3%硼酸溶液冷敷,其后擦炉甘石洗剂。如有继发感染可涂擦抗生素软膏如金霉素软膏或1%新霉素软膏等。
(实习)
赛庚啶(抗组胺药)
名称(英):
Cyproheptadine
适应症
1、可用于荨麻疹、湿疹、过敏性和接触性皮炎、皮肤瘙痒、鼻炎、偏头痛、支气管哮喘等。皮肤瘙痒通常在服药后2~3日内消失。
2、对柯兴病、肢端肥大症也有一定疗效。
用量用法
口服:每日4~20mg,分次服用。一般为每次4mg,1日3次。
注意事项
1、不良反应有嗜睡、口干、乏力、头晕、恶心等。
2、青光眼病人忌用。机动车驾驶员、高空作业者以及年老体衰者慎用。
3、尿潴留、消化道溃疡、幽门梗阻病人忌用。
4、早产及新生儿勿用本品。
(实习)
接触性皮炎是指因皮肤或粘膜接触某些外界致病物质后所引起的皮肤急性炎症反应。以发病前有明显的接触史及有一定的潜伏期,皮损限于接触部位,主要表现为红班、丘疹、水疱、糜烂及渗液,自觉瘙痒为临床特征。病程自限性,除去病因后可自行痊愈。本文介绍其中医治疗。
(一)热毒湿蕴
起病急骤,皮损鲜红肿胀,其上有水疱或大疱,水疱破后则糜烂、渗液,自觉灼热,瘙痒;伴发热,口渴,大便于结,小便黄赤;舌红,苔微黄,脉弦滑数。
辨证分析:禀赋不耐,热毒湿邪蕴结于肌肤,故起病急骤,皮损鲜红肿胀,其上有水疱或大疱,水疱破后则糜烂、渗液,自觉灼热,瘙痒;热毒湿邪内盛则发热,大便于结,小便黄短;热灼津液则口干;舌红、苔微黄、脉弦滑数为热毒湿蕴之象。
治法:清热祛湿,凉血解毒。
方药:化斑解毒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
(二)血虚风燥
病情反复发作,皮损肥厚干燥,有鳞屑,或呈苔藓样变,瘙痒剧烈,有抓痕及结痂;舌淡红,苔薄,脉弦细数。
辨证分析:热毒湿邪久羁,故病情反复发作;日久耗伤阴血,血虚生风,肌肤失养则皮损肥厚,干燥,有鳞屑,或呈苔藓样变,瘙痒剧烈,有抓痕及结痂;舌淡红、苔薄、脉细数为血虚风燥之象。
治法:清热祛风,养血润燥。
方药:消风散合当归饮子加减。
(实习)
1、及时清除存留或可能存留在皮肤上的刺激物。应强调接触刺激物后立即就地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对碱性物质应酌情延长冲洗时间;冲洗时不要遗漏头皮、皮肤皱襞部位。
2、暂时避免接触致病物及其他可能促使病情加剧的因素。
3、根据皮损形态和范围选用适当剂型的外用药。
3、1
急性阶段有大量渗液时,可采用水溶液如生理盐水、溶液作连续性或间歇性湿敷,以吸收分泌物,保持创面清洁,防止继发感染。对仅有红斑、丘疹、水疱,而无渗液的损害,宜选用洗剂、粉剂或乳剂,如炉甘石洗剂、震荡洗剂、樟脑扑粉、樟脑冷霜或含皮质激素的霜等,每日多次,以散热、缩血管、减轻炎症反应与瘙痒。急性期禁忌外涂刺激性大的酊剂、酯剂及不透气的软膏,以免加重病情。对伴有轻度糜烂、少量渗液与痂皮的亚急性损害,可外涂糊剂,如2~5%硫黄煤焦油糊剂、含0.5%新霉素的3~5%糠馏油糊剂等,每日2次,以减轻炎症,清除痂皮,促使痊愈。
3、2 慢性阶段皮损浸润增厚或苔藓样变时,可外用含皮质激素的霜、软膏或酊剂,每日1~2次,以促使浸润吸收,皮损变薄。
常用的皮质激素制剂或含皮质激素的复方制剂有:
0.05%地塞米松软膏、0。1%醋酸确炎舒松-A软膏、含0.1%醋酸确炎舒松的康纳乐软膏、0.025%醋酸氟轻松软膏、0.1%醋酸去炎松、10%尿素软膏、0.025%培氯松软膏、含0.05%丙酸氯倍他索的复方味康唑软膏、含丙酸倍氯米松的无极膏、0.1%氯氟舒松软膏等。
(实习)
1、山楂肉丁:
红花10克油炸后去渣,入瘦猪肉了250克煸炒,再入佐料、山楂30克同炒至熟。佐膳,随量食。功能活血散瘀,滋阴润燥。主治瘀血阻络型接触性皮炎。
2、马齿苋饮:
鲜马齿苋250克加水适量煎熬2次,滤汁混合,入红糖适量调味。早、晚各1次温服,1剂/日。
功能祛风除湿。主治风热型接触性皮炎(注:孕妇忌服)。
3、百合汤:
百合、玉竹、天花粉各15克及沙参10克、山楂9克加水适量煮取汁。1剂/日,代茶饮。
功能养阴清热,凉血解毒。主治阴虚血热型接触性皮炎。
4、红糖藕片:
鲜藕片300克入沸水中焯过,加红糖10克调味拌匀。佐膳,随量食。 功能益气活血,散瘀通络。主治瘀血内阻型接触性皮炎。
5、国老膏:
甘草5千克切段,入锅加净水适量,煎6~7小时后过滤,取汁后再浓缩收膏1.5千克,然后用蜂蜜1。5升调匀,贮瓶。6-10克/次,2次/日,沸水冲服,5-7日/疗程。功能清热解毒,祛瘀消肿,调和气血。主治气血不和,余毒未清型接触性皮炎。
6、韭菜煎:
鲜韭菜50克切小段入锅,加清水600毫升煎至取汁。1剂/日,分2次温服。功能解毒,利湿,止痒。主治湿毒较盛型接触性皮炎。
7、荸荠清凉饮:
荸荠200克去皮,切碎搅汁。鲜薄荷叶10克加白糖10克捣烂,入荸荠汁中,加水至200毫升。1剂/日,顿服。
功能凉血祛风。主治血热生风型接触性皮炎。
8、清炒雍菜:
鲜菊花、鲜金银花各10克加水适量,煎取汁15~20毫升。热油锅,将雍菜400克炒熟,把药汁淋菜上,调味。佐膳,随量食。功能清热凉血,祛风止痒。主治风热外袭型接触性皮炎。
(实习)
风热型
【证见】 皮疹发生于上部,并可见发热恶寒,疲乏不适,自觉瘙痒。舌质稍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 疏风清热。
【方药】
1、主方消风散(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
处方:荆芥、防风、蝉蜕各9克,苦参、牛蒡子、黄芩各12克,生地黄25克,金银花15克,鱼腥草30克,生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l剂。
热象较重者,加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2克。夹湿者,加木通、苍术各9克。
2、中成药 防风通圣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湿热型
【证见】 皮疹发生于下部,并可见发热,口苦,口渴,疲倦乏力,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 清肝胆,利湿热。
【方药】
1、主方龙胆泻肝汤(李东垣方,录自《古今医方集成》)加减
处方: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车前子、泽泻各12克,木通9克,生地黄25克,生甘草5克,鱼腥草、土茯苓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大便秘结者,加大黄12~15克(后下)。瘙痒较明显者,加蝉蜕9克、白鲜皮12克。
2、中成药
(1)龙胆泻肝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2)鱼腥草注射液,每次2—4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
(3)龙胆泻肝颗粒,口服,每次1—2包(4-8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气血两燔型
【证见】 皮疹泛发全身,并见畏寒或寒战,高热,烦躁不安,夜睡难寐,口干渴。舌质红绛,苔黄干焦,脉数。
【治法】 气血两清,泻火解毒。
【方药】
1、主方清瘟败毒饮(余师愚《疫疹一得》)加减
处方:水牛角30~60克(先煎),生石膏30克(先煎),生地黄、土茯苓各30克,金银花、连翘各15克,黄芩、赤芍、栀子、玄参各12克,知母、牡丹皮各9克,黄连、生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l剂。
(实习)
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是指人体接触某种物质后,在皮肤或粘膜上因过敏或强烈刺激而发生的一种炎症。多数急性发作,如反复接触,可演变成慢性。中医学根据接触物的不同,而分别命名,如“马桶癣”、“漆疮”、“膏药风”、“粉花疮”等。
内治法
一、中医治疗:宜清热、凉血、利湿、解毒,方药可选用:
1、龙胆泻肝汤加减,方中去柴胡、当归、加白茅根、蒲公英、大青叶;头痛发热者加生石膏、桑叶、野菊花;湿盛者加泽泻、猪苓、菌陈;食欲不振者加陈皮、苍术、大麦芽;大使干结者加生川军。
2、加味白虎汤。
3、化斑解毒汤。症状减轻后,可酌情选服龙胆泻肝丸、清解片、清热消炎片、三黄片等。
二、西医治疗
1、抗组织胺药:可选用苯海拉明25~50mg、扑尔敏4~8mg,每日3~4次口服。或息斯敏10mg,每日1次口服,可并用维生素C100~200mg每日3~4次口服。
2、钙剂:可口服钙片,肌注维丁胶性钙、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
3、肾上腺皮质激素:皮损广泛而严重时,可配合使用强的松10~20mg,每日3~4次,口服。或地塞米松10~2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每日1次。
4、利尿剂,对伴发全身皮疹,水肿严重者,可配合服用又氢克尿塞25mg,每日2~3次,连服2~3天,有利于消肿。
外治法
1、皮疹有糜烂渗液者,可选用5%硼酸溶液、1%硫酸镁、0。1%明矾溶液、醋酸铝溶液作冷湿敷,合并感染者可用1∶5000~10000的高锰酸钾冷湿敷。
2、皮诊无糜烂渗液者可用上述方法治疗,或外擦炉甘石洗剂。
3、皮疹呈慢性湿疹样皮炎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软膏,如醋酸氢化可的松软膏、醋酸氟氢可的松软膏、醋酸地塞米松软膏、去炎松软膏或肤轻松软膏等。
4、潮红:丘疹为主者,可用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外擦,或和青黛散冷开水调敷,每日4~5次。肿胀糜烂渗液较多者,可用蒲公英60g,桑叶、生甘草各15g,水煎待冷后湿敷。并可用10%黄柏溶液,生理盐水,3%硼酸水湿敷。糜烂结痂者可用青黛膏,或清凉膏外擦每日3~4次。瘙痒者可用粟树叶洗剂、黑子脱每洗剂。
(实习)
接触性皮炎是由于皮肤和外物接触后诱发的皮肤炎症反应。一般发生于致敏物质接触的部位,也可发生于远隔部位。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的日趋丰富多彩,日常工作及生活中接触到的物质日益增多,如各种香料、化妆/肤护品、洗涤剂、染发剂、金属饰物、消毒灭菌剂、防腐剂、皮革、橡胶、合成纤维等日常生活用品等;另外,某些外用药也可出现致敏反应,随之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日益重视。
一般来说,接触性皮炎可分为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和过敏性接触性皮炎。
刺激性接触型皮炎的临床表现为:红斑、丘疹、水肿、水庖,破溃后出现糜烂、渗液、结痂。局部皮肤瘙痒,灼热或疼痛,症状严重程度与接触的浓度及接触时间有关。
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的症状表现为则不同,表现为有一段时间潜伏期,就是说不是一开始接触就有表现,皮炎一般发生于原发接触部位,但可以向周围或远隔部位扩散,表现为红斑、鳞屑、糜烂、结痂等。常迁延不愈,确诊方法为斑贴试验。
另外还有一种接触性荨麻疹。在接触某种物质后立即出现的风团、红晕、瘙痒、红斑、水肿等表现。一般于数小时后消失。常见的过敏原有局麻药、虫叮、某些化学物质等。
(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