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湿疹的诱发原因就是食物过敏引起的,有些婴儿对高蛋白的食物会出现过敏现象。因此湿疹治疗方法,在常规药物治疗外,在饮食方面也要注意。若是宝宝喝牛奶过敏,那么妈妈们就注意把煮牛奶的时间延长,这样有利于减少致使过敏的物质。但是由于大多数婴儿的主要食物为母乳,因此处于哺乳期的妈妈们也要做好忌口的工作哦!那么那些食物是应该被列入黑名单的呢?下面就跟着的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湿疹治疗方法新生儿湿疹不能吃什么
新生儿湿疹妈妈不能吃的食物一:容易过敏食物
妈妈们应该禁忌所有在饮食中发现的会导致过敏的食物,如海鲜类、牛羊肉类、或者花粉等。一旦发现,妈妈们就应该把这些易导致过敏的食物都列入黑名单,避免给宝宝的湿疹症状造成负担,或者导致复发。
新生儿湿疹妈妈不能吃的食物二:辛辣刺激食物
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葱姜蒜、辣椒、花椒等会对湿疹产生强烈的刺激,不利于新生宝宝湿疹病情的康复,因此新生儿湿疹患儿的妈妈们为了宝宝的健康着想,要把辛辣刺激食物列入黑名单。
新生儿湿疹妈妈不能吃的食物三:发湿食物
从中医的角度上理解,发湿食物是湿疹患者要远离的,这类食物不仅对病情无缓解,甚至可能加重患者病情。因此如竹笋、芋头、梨、韭菜等发湿食物不宜食用。
温馨提示:为了宝宝的健康着想,在宝宝患新生儿湿疹病症期间,哺乳期的妈妈们要管好自己的嘴。
婴儿湿疹是一种好发于幼儿时间的变态性反应的皮肤病,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奶癣”。因为湿疹是一种过敏反应,所以诱发湿疹发生的因素也是非常的多,主要是分为两大因素。主要是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是因为遗传因素、自身的过敏体质、皮肤特性等,外因的因素就非常多了,如:1.对高蛋白质的动植物呈过敏反应:牛羊奶、鸡蛋、鱼、虾等等。2.喂养的过量,因为母乳或者其他喂养过量,导致宝宝未能及时的吸收消化,因为出现过敏的反应。3.摄入的糖类过多,导致肠道的异常和紊乱的情况,肠道出现寄生虫,导致体质下降,从而出现过敏症。4.由于天气、日光、紫外线等环境因素导致的过敏症状。
预防婴儿湿疹的方法有哪些?
预防胜于未然,平时应该给宝宝穿上全棉宽松的衣物,不要穿化纤的织物,因为宝宝的皮肤相当的幼嫩,很容易会出现过敏的情况;要时刻关注宝宝的消化状况,观察是否存在牛奶、蛋类、海鲜过敏的情况;无论是母乳还是奶粉一定要养成定时定量的良好习惯;要使宝宝养成大便通畅的习惯。
治疗婴儿湿疹的偏方有哪些?
第一、用艾草或者金银花煮水。用艾草或者金银花煮水以后去渣取汁倒出来,待水温稍凉以后,给宝宝进行全身的洗澡,十分的安全有效。
第二、注意洗澡、洗脸的水温,不宜过高,温水就可以,洗脸以后要及时的涂上宝宝霜,加上平时注意一些,湿疹一般就不会这么容易再出现了。
在临床上皲裂性湿疹又被称作为皮脂性湿疹,主要是因为患者的皮肤出现脱水的情况,由于皮脂分泌的减少,导致皮肤会出现干燥或者细列纹的情况,这种情况可以发生在身体的多个部位,老年人就经常病发在胫前部。因为此病好干燥天气,所以在冬天的时候是高发的季节。
皲裂性湿疹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西医治疗。对于皲裂性湿疹比较明显严重的患者,可以睡觉前在患处均匀的涂抹鱼肝油软膏,再用保鲜膜包扎,用以达到软化皮肤,减少皲裂情况的目的。还可以使用具有相同作用的中药软膏,如果这种外用药物治疗的效果不佳,可以应用同位素磷或者敷贴治疗的方法。
中药治疗。1.材料:豆薯子100克,75%酒精500毫升。该方法的治疗效果是非常好,做法是:药炒黄,弄成碎末,放在酒精中浸泡两天以后,湿敷在湿疹患处二十分钟,每天两次,值得提醒的是:该药物不可口服,只适用于外用。坚持用药两周以上。2.材料:马铃薯100克。做法:将马铃薯去皮后,磨成薯泥,在患处涂上薯泥,大概有0.5厘米厚,用纱布再进行包扎苦丁,一天三次,坚持用药一周,对于渗透湿疹的效果尤其明显。
皲裂性湿疹的预防方剂有哪些
皲裂性湿疹一般是在冬季和春节比较高发,因为春冬时候的天气比较寒冷,多风,皮肤容易出现缺水、干燥、没有弹性的情况,甚至很多人的手会出现裂口导致有出血的情况。预防皲裂的方法是不要使用碱性过强的洗护用品,并且在每次洗手以后要涂上凡士林或者其他的护手霜,保持手部的滋润。另外如果家里有种芦荟的朋友,也可以用芦荟肉涂于患处,并且敷在比较容易出现病症的地方,可以很好的预防和治疗皲裂性湿疹。
患上湿疹怎么治?治疗的措施有哪些?根据患者的病情,湿疹主要分为三个时期: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中医认为,急性的湿疹患者,主要是湿热引起;亚急性湿疹患者,脾虚功能衰弱,湿邪增多导致;慢性湿疹患者,因为久病伤血而引起的病症。各个时期的表现症状各不相同,因此治疗方法也不一样。
湿疹应该怎么治疗
内治疗法。湿疹主要的治疗目的是止痒、抗炎。所以常用药有组织胺药、镇静剂、消炎药。对于急性的湿疹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钙剂、维生素C或者普鲁卡因作静脉注射封闭。如果以上的疗效都没有明显的效果或者长期用药都是不大明显的,可以考虑使用皮质类固醇的方式治疗,因为这种药物不宜长时间使用,所以在病情得到缓解的时候应该及时的依照医生嘱咐减药和撤药。如果出现感染的情况就应该加上抗生素一起治疗,效果更佳。
局部用药。对症下药,根据患处的病情特点,选择清洁、止痒、抗炎、杀菌、收敛等的药物,一步一步进行治疗。
急性湿疹患者,在没有渗出液的时候可以选用炉甘石洗剂治疗,如果渗出液增多明显的情况就应该添加崩酸溶液并且冷敷,当渗出液减少的情况下再选用皮质类固醇的外用霜膏和湿敷进行交替治疗。
亚急性的湿疹患者。可以使用糠馏油、黑豆馏油或者皮质类固醇的外用乳剂进行治疗,为了防止湿疹的病情的恶化和出现感染的情况,可以选择在药物中适量的增加一点点的抗生素治疗。
慢性湿疹患者。治疗方法与亚急性的差不多,都是选用糠馏油、黑豆馏油或者皮质类固醇的外用乳剂,对于肥肉性损害的患者可以使用皮质类固醇进行注射治疗,每周一次,一般要坚持两个月才能显示效果。
产生湿疹的病因有哪些?
湿疹的发病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引发的,其中包括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感染因素和饮食因素等;在这些因素中,环境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我们生活的环境越来越差,一些化学气体和人造革皮等物质都会引发人们出现湿疹。
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也会产生湿疹,比如紧张、疲劳、忧虑、情绪激动、失眠等神经精神因素和寒冷、潮湿、干燥等气候因素也会导致湿疹,内分泌失调也会成为湿疹出现的原因之一。
不得不知道的治疗湿疹的方法
1.尽可能找出诱发疾病加重的原因,避免外界不良刺激,如剧烈瘙痒等,不食用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此外还要注意皮肤清洁,防止皮肤感染,保持乐观的心态。
2.面对急性湿疹,我们可以用炉甘石洗剂外用,每天4-6次,若是有明显瘙痒时,则可以加上糖皮质激素乳膏一起用;或者用硼酸液或生理盐水作冷湿敷,每次超过三十分钟,每天至少敷三次。
3.而对于亚急性湿疹则可以选用氧化锌糊膏或者糖皮质激素乳膏剂,涂在皮肤上,每次2-3次;对于慢性湿疹则可以用氧化锌软膏剂焦油类等。
4.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偏方来治疗湿疹,一些常见的偏方有:轻粉5克,密陀僧15克,冰片5克,雄黄4克,硫黄、蛇床子、黄柏各10克,地肤子、苍术各5克,将上药研细末。用时药粉用酒或醋调和,然后用于涂在患处,每日2-3次即可。
5.除了上述的之外,还有用绿豆3两炒焦研成粉,用醋调匀涂患处,一日二次,连涂一星期可根治,但是要用这种药物的话就必须要忌花椒、胡椒,不能食用这两种食物。
很多人都知道去得多医院,迷信地来说,寓意是不好的,而且吃得多药,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对身体还是有一定的伤害的,所以,很多人都会冒险一试治疗湿疹的偏方。
治疗湿疹的偏方,真的有效吗?
1.据老人们说,可以用土豆弄成土豆泥,因为碾碎成土豆泥,然后用汤匙或是棉签,外敷到湿疹处,每天坚持擦拭,因为土豆泥里面有很多水分,所以,应该尽量保持湿疹处的土豆泥的水分,所以,平均几个小时擦拭一遍,保持湿疹的水分,据老一辈的长辈说,这样做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可以淡化湿疹的颜色,更说进一步就可以慢慢地治疗湿疹,这毕竟是老一辈的长辈们说的,可信度还是有一定的,可是,事实是怎样的呢?还有待验证呢。
2.另外,有的患者还不知道从哪里看到便尝试了,就是用无花果的树枝,把树枝弄成一片片,然后把它煮水后,不要那些煮水后的树枝,留下那些水,用那些水每天进行擦涂,坚持一段时间,湿疹就会慢慢缩小变好,可是,据说,如果没有坚持下来的话,便会反弹的,所以,这个偏方信不信就由大家决定啦?!
3.还有一种食疗的方法,就是玉米莲子羹的食疗,通过准备莲子,玉米,糯米等材料放进去煮,熬成汤,确实这种食物,是有清热降火的功效,也是治疗辅助湿疹的食疗,若是有湿疹,确实可以多吃这个羹,但是说这个羹能治疗这个湿疹,这个是不太可能的,但是说有辅助作用又是确实有的。所以,大家,应不应该相信这些偏方不偏方的,只在于自己相不相信而已,所以大家应该抱着一颗实事求是的态度与心态去相信这些事情。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分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急性期具渗出倾向,慢性期则浸润、肥厚。有些病人直接表现为慢性湿疹。皮损具有多形性、对称性、瘙痒和易反复发作等特点。
婴儿湿疹应该如何医治呢?
1.根据婴儿的不同体质,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深知宝宝的过敏源,不应该对宝宝的过敏体制毫不知情,而继续误给宝宝食用或是使用令宝宝过敏的东西,应该以最快速度找到令宝宝过敏的东西,并且切记尽量避开过敏的东西,比如像一些比较平常的食物,像虾子这类东西,切记不可忘记而随便喂食,否则只会加重宝宝的湿疹状况的。
2.对于婴儿的皮肤,特别是在这种湿疹的敏感时期,最好二十四小时保持皮肤干爽,这是最好的保护方式,并且,应该多多给宝宝清洁他们的身体,并及时保持干爽,特别是洗澡的时候,水温应是保持温和,不应该过热或是过冷,而且,如果宝宝的湿疹是干燥型的,或是渗透型的,应该经常帮宝宝擦涂一些对宝宝有益,并且是不是宝宝的过敏源的保湿产品,但是,若是比较严重的湿疹状况的话,应该可以在湿疹处擦涂外用皮质类固醇霜剂,这个药膏应只涂在湿疹处,而且不可以长期擦涂,否则对宝宝的皮肤的伤害会很大的
3.如果在作为父母不清楚婴儿湿疹的情况下,应及时到医院就医,及时完整地告诉医生宝宝地症状,并且应按照医生的药方,及时给宝宝吃药或是涂药膏,一般来说,医生针对这种婴儿湿疹,也会试着开口服抗组织胺类药物如仙特明等的药物。
4.另一种方法,若是大面积的婴儿湿疹,可以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因为这种激素可以先快速度地控制病状,但是缺点就是易复发,不可以根治,而且后期若是长期依赖,会有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不良反应,所以宝宝的使用的话,若不是十分严重,是不建议使用的。
稀释的漂白水可以治疗湿疹吗?据澳洲《每日电讯报》报导,澳洲悉尼1名29岁的女子为了治疗湿疹,大胆尝试使用漂白水泡澡。讵料,她全身98%的面积灼伤,差点与3个孩子天人永隔。医师表示,无论什么浓度的漂白水,都不适合拿来泡澡治疗湿疹。
该名女子自小就有湿疹问题,在皮肤科专家的建议下,使用漂白水泡澡。她在泡澡水裡加入一杯漂白水,全身泡入水中。一开始觉得痛痛的,两天后开始剧烈发抖,无法走路、说话,所幸及时送进医院住院治疗,才保住性命。
漂白水泡澡不可行,尤其是湿疹患者
皮肤科医师赵昭明表示,使用漂白水泡澡治疗湿疹是不可行的,民众不要轻易尝试。漂白水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对于衣服等环境物质有杀菌、消毒、清洁等作用,但人的皮肤不同于环境物质。因此,漂白水的作用不适用于人。
一般人皮肤短暂接触漂白水不会有刺激的感觉,但长期暴露仍可能造成刺激。而敏感性肤质的人,尤其是湿疹患者,接触后更容易有红肿、瘙痒等症状,且漂白水浓度越高,刺激性越强。
游泳池中的水也和漂白水一样含有氯,为什么一般人可以泡在泳池中,却不建议用漂白水泡澡?卫生署疾管署规定,泳池中的水含氯浓度为1ppm(百万分之1)至3ppm之间,而市售的漂白水含氯浓度在3%至6%之间,使用前通常需经过稀释。
不过,赵昭明医师表示,即使漂白水的含氯浓度与泳池一样,也不太适合用于泡澡。因为在泳池中加入含氯成分的物质,是为了公共水域的杀菌、消毒。当自己一个人泡澡的时候,环境细菌和污染物较少,就没有必要加入含氯成分的物质。
预防湿疹 4宜4忌
湿疹在医学上又被称为“非特异性皮肤炎”,是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引发湿疹的原因主要与遗传因子、先天皮肤保护功能缺陷有关。这类型的患者,通常免疫功能较弱,极易受到如尘螨、清洁剂、肥皂、香水、花粉、动物毛发等刺激,而引起搔痒、红肿等种种发炎反应。
夏天天气炎热,有些朋友手上很容易长水泡,不仅影响美观,而且瘙痒难忍,这怎么办呢?究竟手上长水泡是什么原因?
手上长水泡是怎么回事?1. 湿热
体内湿热过重,导致手上出现一些小水泡并且轻微瘙痒。中医认为,体内湿热上升时则会在身体上反应。一般这类小水泡是半透明或者是不透明,一般轻微瘙痒。
手上长水泡是怎么回事?2. 真菌感染
夏季到了,很多人谈吐凉快喜欢在冰凉的水里面洗手或者是喜欢接触一些表面冰凉的东西。而上面往往伴随着一些真菌,从而出现小水泡并且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瘙痒。
手上长水泡是怎么回事?3. 过敏
一些敏感肌肤或者是极易敏感的朋友,也可能会出现手部小水泡的现象。
炎热的夏天又到了,不仅高温易出汗,有时还湿度大,是一个容易出现湿疹的季节,尤其是皮肤稚嫩、免疫力差的宝宝。常见的湿疹主要表面为红斑、丘疹、水疱、脱屑、瘙痒、糜烂、渗液等症状,通常伴有刺痒难耐,让人无所适从。在中医看来,夏季湿疹高发的原因,主要分为“湿”与“热”两方面。下面,小编就与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中医治疗湿疹的原理与具体方法。
为什么夏季容易出现湿疹?
中医学认为夏季的特点是暑热兼湿,对皮肤本身有一定的刺激,如果再有脾虚的问题,则体内的湿邪积聚,水湿得不到运化,形成内外夹湿,病情就容易加重和反复;其次,中医讲“五志皆能化火”,生气、着急、过度思虑等不良情绪都可以在人体内形成热邪;再次,摄入过多辛辣、油腻之品,也会导致人体湿热内生,热邪一旦与湿邪相勾结,则湿疹更难去除。对于发病时间相对规律的患者而言,在这两个季节发病前用药调理体质,可以减轻症状、减少复发。
依据病症进行调理
中医治湿疹一方面针对个人体质进行调理,另一方面对于湿疹发病的不同阶段进行相应治疗。根据表现出来的症状推寻病因,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办法。比如说渗液较多,中医认为是湿盛所致,治疗上通过健脾来燥湿、化湿、利湿;如果主要表现为红斑,则认为是热盛,治疗上就要以清热为主。另外,湿疹发生的不同部位也提示我们在治疗上需各有侧重。比如发于小腿的湿疹,往往说明此人湿重同时伴有血瘀。因为中医认为“湿性趋下”,湿气积聚在下部,故小腿部位容易出现水泡、渗液等;同时,还有气血运行不畅的问题。发于耳部、乳房部位的湿疹,往往说明此人肝胆有湿热,因为这些部位是肝经循行之处,所以治疗上要从肝经入手。
依据体质进行调理
1、湿热浸淫证。表现为皮损潮红灼热、瘙痒、渗液流汁,伴身热、心烦、口渴,大便干,尿短赤,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或数。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方用龙胆泻肝汤(龙胆草、栀子、黄芩、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加减。
2、脾虚湿蕴证。皮损暗红、瘙痒、有脱屑,渗出较少。伴腹胀便溏,舌胖苔白或腻,脉弦缓。治疗以健脾利湿为主,方用除湿胃苓汤(苍术、厚朴、陈皮、猪苓、泽泻、赤茯苓、白术、滑石、防风、山栀子、木通、肉桂、甘草)加减。
3、血虚风燥证。病程长,皮损色暗、肥厚、瘙痒或脱屑,伴口干,舌淡苔白,脉细弦。治疗以养血润肤、祛风止痒为主,方用当归饮子(当归、白芍、川芎、白蒺藜、防风、荆芥、丹参、鸡血藤、黄芪、乌梢蛇、生地、何首乌、炙甘草)加减。
患有湿疹一定要在急性期食用辣椒、酒等辛香走窜的食物,也不提倡用热水烫洗皮损处,或擅自使用某些偏方,病症严重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采访专家:清华长庚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赵邑
湿疹,是一种较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近年来,随着季节气候环境变化,发病呈上升趋势。
赵邑医生表示,皮炎湿疹在临床就诊最为常见,大概占到皮肤科门诊的60%-70%。特别在夏天容易发作。这些疾病往往是过敏性疾病的一大类,又称为“变态反应应激病”。一般特征为瘙痒性的多形性皮疹,从丘疹、丘疱疹、水泡、斑块等等,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瘙痒。容易引发感染,影响患者的生活和睡眠。
根据病因,皮炎湿疹可以分为接触性皮疹、特异性皮疹、内源性皮疹等等。
皮炎湿疹应该规范治疗。首先在用药上,要根据具体原因具体用药。常用的外用药物是激素类软膏,如果皮疹较轻可选择地奈德软膏、糖酸莫米松软膏等等,严重的可以在皮损厚重的部位使用卤米松软膏。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容易在夏天或秋季雨后发作。起湿疹的人往往会出现瘙痒、起水疱、糜烂等症状,这些症状即影响美观又影响健康,严重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
湿疹分别有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它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皮肤炎症,患者一般会出现瘙痒剧烈的症状,急性湿疹具有渗出倾向,慢性期湿疹则浸润、肥厚。另外,湿疹具有易反复发作的特点,难以根治,患者经过吃药、打针、放射等辗转治疗后往往会花费许多钱财。然而,小编想说:湿疹并非什么洪水猛兽,治疗湿疹也可以很便宜。
大量涂抹润肤霜可治疗湿疹
如果医生告诉你,对付大部分湿疹,用十几块钱的润肤霜就行!你信吗?有医学专家表示,治疗湿疹,60%靠润肤,40%靠药物,大量涂抹润肤霜可以治好湿疹。
为什么大量涂抹润肤霜可治疗湿疹呢?因为湿疹是一种皮肤过敏反应,想要保护皮肤,就要保护皮肤角质层和脂膜,而大量涂抹润肤霜能有效保护皮肤屏,补充脂膜,增强皮肤的屏障作用,减少水分流失和外界对皮肤的刺激。
不过,专家认为,润肤霜治疗湿疹一定要遵循3个原则,分别是:大量涂抹、反复涂抹、注意按摩。润肤霜涂抹湿疹患处时,润肤霜的用量一定要比平时多,量大才能起保护作用;而且,涂抹要反复多次,不厌其烦,坚持一天涂抹4-6次;另外,涂抹还要注意按摩,揉推,使皮肤充分吸收润肤霜的营养。
中医治疗湿疹
中医认为,湿疹发病主要是因为患者体内营血不足、湿热逗留,治疗湿疹需要把体内积聚的热毒排除掉,以改善体质,使皮肤恢复正常状态,以达到根治的效果。所以中医的疗法主要有活血、化湿、健脾等,适用于湿疹的食物疗法如下:
1、木棉花糖水
材料:木棉花100克左右。
步骤:木棉花加清水2碗半,加适量白糖,煎至1碗饮用。
功效:利湿清热。适用于湿疹。
2、双豆汤
材料:绿豆30克,赤小豆30克。
步骤:先煮绿豆、赤小豆,待开皮蜕后加入冰糖。
功效:清热利湿。适用于湿疹。
另外,每天多摄入芹菜,可清热化湿,有利于湿疹的恢复,防止复发。
以上两种治疗湿疹的方法不但便宜,而且效果好。由于湿疹是皮肤免疫适应的过程,也是皮肤成熟发育的过程,断根难,所以,我们要从平常预防湿疹,每天护肤洗澡,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摆脱湿疹的困扰。
婴儿湿疹又称“奶癣”,是宝宝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多在出生后2至3个月发病,1岁以后逐渐好转。
湿疹多呈对称性分布,好发于前额、脸颊、下颌、耳后等处,严重时会扩展到头皮、颈、手足背、四肢关节、阴囊等处。
婴儿湿疹为不规则型皮疹,先表现为针头至粟粒大的红斑点和红丘疹,进一步发展为小水疱,水疱破裂后流黄色渗液,水干后形成黄色痂皮,湿疹急性期有剧烈瘙痒,尤其在晚上,宝宝常常因此烦躁、哭闹而影响睡眠和进食,如果继发感染,宝宝还会出现全身症状。
婴儿湿疹的发生与过敏性体质有关,患湿疹的婴儿往往对奶类制品过敏,或对鱼、虾、蟹、鸡蛋清等异种蛋白过敏。母亲喂养不当导致婴儿消化不良,或食物含糖分过多造成肠内异常发酵,也会诱发婴儿湿疹。另外,食物过敏原也可通过母乳致使婴儿发生过敏,预防接种和精神因素等,也是湿疹的重要诱因。
应对婴儿湿疹可从下面六招入手:
1、湿疹轻者不需治疗,但要注意宝宝的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必要时可适当使用复合维生素等药物。
2、父母切勿擅自使用任何激素类药膏,因为这类药物外用过多会被皮肤吸收,给宝宝身体带来副作用。
3、如果皮炎比较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消炎、止痒、脱过敏药物。
4、注意保持婴儿大便通畅,婴儿湿疹发病急性期应避免预防接种,尤其是接种卡介苗和流脑疫苗。
5、母乳喂养的宝宝如患湿疹,妈咪也应暂停进食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
6、稍大的宝贝要忌食荤腥发物,如蛋、奶、海味食品等。
湿疹是婴儿时期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发病原因一般认为与遗传素质、神经功能和变态反应有关。往往因消化道摄入致敏食物等而发病,婴儿可能因吃奶过敏所引起;喂奶的母亲吃鱼虾及蛋类也可使孩子发生湿疹。湿疹多是很小的斑点状红疹,可发生在任何部位,呈散状分布或密集在一起。一般常由面部开始,流黄水,并可形成水疱,干燥时则结成黄色痂盖。湿疹痒得厉害,常令孩子烦躁不安,不断搓擦搔抓而致出血,易继发细菌感染,导致脓疱、脓痂。
孩子生了湿疹怎么办呢?可以在牛奶里少放些糖,把奶多煮一会儿,使蛋白质变性,另外可以适当增加奶糕、豆粉等辅食,减少牛奶量,婴儿湿疹会减轻。患湿疹的孩子洗澡时水温不要过热,不要用肥皂;要避免太阳晒;衣被不可过厚;避免毛线衣或化纤衣物等接触皮肤,因为那样会刺激皮肤,加重湿疹。局部皮肤不要随便用药,应根据不同病期用相应药物,如急性期用2%~4%硼酸水湿敷后涂氧化锌糊剂;亚急性期可用炉甘石洗剂;慢性期用0.5%可的松冷霜类药物或糠馏油软膏,涂擦前应先清除鳞屑及结痴。如患儿极度瘙痒影响睡眠,可于临睡前遵照医嘱给孩子吃点镇静剂。还要注意不让孩子的手到处乱抓,最好把指甲剪短,或用纱布把手指包起来。湿疹患儿禁种水痘疫苗,须待湿疹痊愈后再接种。
婴儿湿疹又名奶癣,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和婴儿过敏性皮肤病,多发于两岁以下的婴幼儿。婴儿湿疹与成人的湿疹一样,使宝宝感到瘙痒。如果被抓破,则即痒又痛,十分影响宝宝的睡眠和饮食。
多数含蛋白质的食物经常可以引起婴幼儿皮肤过敏而发生湿疹,如牛奶、鸡蛋、鱼、肉、虾米、螃蟹等。另外,灰尘、羽毛、蚕丝以及动物的皮屑、植物的花粉等,也能使某些婴幼儿发生湿疹。宝宝穿得太厚、吃得过饱、室内温度太高等也都可使湿疹加重。
宝宝得了湿疹后,除了用药物治疗、忌用毛织物和化纤织物之外,喂奶的妈妈也应注意自己的饮食。少吃牛奶、鲫鱼汤、鲜虾、螃蟹等诱发性食物,多吃豆制品,如豆浆等清热食物。不吃刺激性食物,如蒜、葱、辣椒等,以免刺激性物质进入乳汁,加剧宝宝的湿疹。
湿疹常见于两岁以内的婴幼儿,因痒得厉害,常影响孩子的食欲和睡眠.
湿疹和过敏有一定关系.吃了牛奶、糖果、鸡蛋清、鱼类等食物,可能是过敏的原因或加重过敏的诱因,应尽可能少吃.
湿疹不宜洗得太勤,更不要用肥皂洗.洗澡时要用软毛巾轻轻将水吸干,以减少对患处的刺激.
湿疹的外用药不止一种,用哪种合适,需由医生根据湿疹的性质来定,不要自作主张随便使用,因为有些药物刺激性强,反而使湿疹加重.
要把病儿的双手用纱布包起来,以防到处乱抓,造成出血或化脓.
婴儿湿疹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皮肤病。婴儿湿疹的家庭护理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①为了保护皮肤不受刺激,防止抓痒,减少感染机会,可用纱布将患儿两手包裹。患处禁用肥皂洗擦。
②居室应保持空气流通,环境清洁。避免与化脓性感染小儿接触,防止交叉感染。
③饮食适量,勿过多,以保证患儿的正常消化。食物应低盐,以免体内积液太多。食品温度宜低,高温度可加重刺激,导致局部搔痒,而影响患儿进食。
④不要给患儿穿毛织品或尼龙类衣服。当渗液较多时,患儿衣服应勤更换,以防破溃感染,发生褥疮,难以愈合。
⑤禁止接种牛痘,以防受染后发展成全身牛痘。需待湿疹痊愈后再接种。
婴儿湿疹,俗称“奶癣”,是一种对牛奶、母乳和鸡蛋白等食物过敏而引起的变态反应皮肤病,它也可能是一种由遗传性素质引起的皮肤病,如果爸爸妈妈小时候患湿疹,他们的宝宝也容易得湿疹。
小宝宝的皮肤十分娇嫩,很轻微的刺激就能使宝宝的皮肤患病。婴儿湿疹一般都出现在出生后1月到2岁这段时间,又以2-3个月的宝宝最严重。常发生于双颊、头皮、额部、眉间、颈部、颌下或耳后,也可扩展到其他部位。皮疹形态大同小异,有的婴儿是在潮红的皮肤表面覆有黄色油腻性鳞屑或痂皮,有的却是在潮红的皮肤上散布着疹子与小水疱。
不论哪一种皮疹,都伴有一阵阵奇痒,婴儿往往倚着妈妈的身体磨擦止痒,直到小水疱擦破,形成大片潮红湿润的糜烂才肯罢休。这时候渗液很多,可湿透衣被,干燥后结成痂皮,也可继发成化脓性感染,或引起附近淋巴结肿大。奶癣经过适当治疗,会很快痊愈,但常常复发,到断奶后大多会自行消失,但也有迟迟不愈的,发热时皮疹减轻,出牙时皮疹加剧,冬春季重,夏季较轻。
得了奶癣以后,应采取以下几项治疗措施:
1、总的治疗原则是:找出原因,对症治疗,合理喂养,精心护理。
一般说来,先要观察有没有食物过敏,特别是牛奶、母乳或鸡蛋白等动物蛋白的过敏;其次,母亲吃鱼、虾 、蟹、鸡等,也可通过母乳传给婴儿,在吃这些动物性食品后,应观察婴儿的皮肤病是否加重,如果与上述情况有关,婴儿应改变喂养方法;如母乳过敏,改用牛奶,牛奶过敏则改用母乳,或在喂奶期间母亲不吃鱼、虾、蟹等食物。与此同时要及时治疗婴儿的消化不良,大便秘结和腹泻等。
婴儿的皮肤比较柔嫩,抵抗力较差,要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感染,渗水结痂时,不要用热水肥皂擦洗,免得渗液越来越多,结痂越来越厚,应该用植物油轻轻涂擦,不要强行把痂皮剥下。
2、常用的内用药有苯海拉明糖浆、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等,有继发感染时还要加用抗生素。
3、外用药要视皮肤病变状态而定,出水糜烂或红肿时,用2%硼酸水溶液或0.1雷佛奴水溶液湿敷, 渗液与糜烂消失后,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如湿疹霜、祛湿油、肤轻松霜等。
4、婴儿湿疹发作期间不要种牛痘(天花已消失,现已不种牛痘),也不要和有单纯疱疹的人接触,以免发生疱痘。
孩子患湿疹后,其局部的表皮屏障功能受损,抵抗单纯疱疹病毒的免疫力下降,在接触单纯疱疹病毒后,很容易使病毒侵入和复制。一旦湿疹患儿感染单纯疱疹病毒,经过约5~10天潜伏期,在小儿的头面部、颈部就会突然出现密集成群、发亮、扁平的水疱,以后可很快变成为脓疱,疱中央下陷类似脐窝,疱周围有红晕,部分水疱聚集成片,伴有大片结痂。皮疹可局限于原有湿疹皮损的部位,也可超过原有皮损范围。
同时,小儿可有高热、精神萎靡、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这种疾病在临床上称之为小儿急性水痘样脓疱病。这时做单纯疱疹病毒的血清抗原或抗体检测即可确诊。
小儿急性水痘样脓疱病多发生于3岁内的儿童。患病后小儿有高热、嗜睡等中毒症状,病情危重。一旦发病,可用抗病毒药和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患湿疹或过敏性皮肤病的婴儿避免与单纯性疱疹患者接触,可预防本病。
(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