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孩子出现湿疹后。用生姜水,不值得提倡。其实,皮肤专家也说过,生姜水治疗湿疹。这不是,明智的做法。湿疹治疗时,忌用生姜水。有的家长,会自己给孩子,找些偏方。如用生姜水,给孩子擦洗。这种做法,反而可能刺激,孩子的皮肤。
年轻妈妈,缺少经验经常会犯用生姜水的错误。婴幼儿,出湿疹症状,较轻的。可以,不必理会。如果,孩子的湿疹,症状较重。如,疹子特别痒。甚至痒得,孩子睡不好觉。这个时候,最好要及时的看诊。
因此,家长要,尽量避免孩子湿疹。生活环境不,要过热、过干。最好湿度,保持在50%左右。母乳喂养的孩子,母亲饮食,也要清淡。在给孩子,增加辅食时。要少量单一,添加。避免孩子,出现过敏,引发湿疹。
生姜水治疗湿疹,不知道是多年前流传下来的。可能生姜水对缓解湿疹的瘙痒有帮助。但是,生姜水,同样会刺激皮肤。因此,对于湿疹的治疗还是不要采用的比较好。
秋季湿疹好发部位有:
手部湿疹:本型最大特点是易受气侯影响,多见冬天加重,而夏季缓解。常常侵犯指背,皮损表现浸润增厚较明显,可伴皲裂及脱屑。奇痒难名,往往因洗涤剂等刺激而招致病情恶化。
耳部湿疹:惯发在耳后皱襞处,中医称旋耳疮。皮损呈红斑、糜烂、渗出少许、结痂及皲裂。多对称分布、痒感较著、易并发感染。以儿童患者占多数。
乳房湿疹:多见于女性,常在哺乳期易患此病。好发于乳头、乳晕及其周围,往往双侧同时受累。皮疹呈红斑、浸润、糜烂、渗出及结痂,有时伴皲裂。自觉痒甚,且有轻度痛感。若停止哺乳,症状可迅速改善,直至获痊愈。
女阴或阴囊湿疹:发生于女阴或阴囊部位,皮损呈红斑、糜烂及渗出,也可出现苔藓样变,色素沉着明显,该部湿疹、由于神经分布丰富故自觉奇痒难忍。
肛门湿疹:病发于肛门处,亦可涉及附近皮肤,皮损常为浸润肥厚,湿润或少许渗出,也能引起皲裂。剧痒。
小腿湿疹:此型临床较为常见,好发生在胫部内、外侧面,分布对称,皮疹表现与急性或慢性湿疹相同。某些患者并发静脉曲张,多在小腿下三分之一处,患处因血液回流障碍,可引起慢性瘀血,局部色素沉着颇著,有的还可发生贵疡。
半岁的牛牛湿疹又犯了,牛牛的妈妈刘女士带他前往武汉市儿童医院皮肤科看病,这已经是孩子最近三个月第三次来看病了。
刘女士拿到药,不安地问医生,“这个激素药能用吗?激素用久了不好吧?会不会产生依赖性?”刘女士的问题一出,引起了候诊家长们的共鸣,“一用就好,不用就犯”。
该院皮肤科主任付桂莉介绍,对于婴幼儿的湿疹皮炎,外用激素类药物的确是皮肤科最有效治疗手段之一。在婴幼儿湿疹的急性期,一般应用激素类的药物控制皮肤的发红渗出等症状。根据症状的轻重不同可以用1~2周左右。如果是躯干四肢部位的湿疹,症状较重的可以用更长时间,直到症状完全消失。只有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定长周期的激素药,才能有效减轻湿疹的症状,最大程度避免湿疹反复发作。
“刘女士她们提出的问题具有代表性”,付桂莉说,对于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家长最担心的可能是引起激素依赖性皮炎,如色素沉着、皮肤变薄、毛细血管扩张、多毛等。一般激素类外用药只有在连续使用一个月以上时,才会发生激素依赖性皮炎。医生会交待用药注意事项,不必谈激素“色变”。
通过饮食预防婴儿湿疹的方法
(1)对鸡蛋过敏的宝宝可光吃蛋黄。研究显示对鸡蛋过敏的小儿半数在3岁时能够耐受鸡蛋,2/3的小儿在5岁时能够耐受鸡蛋,即多数对鸡蛋过敏的小儿5岁后可以随意吃鸡蛋了。
(2)母乳喂养可以减轻湿疹的程度,因此对患湿疹的宝宝要尽可能延长母乳喂养的时间。如果用牛奶喂养,应把牛奶煮沸几分钟以降低其致敏性。
(3)不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的小儿,蛋白类辅食如鸡蛋、鱼、肝等应该晚一些添加。一般宝宝从4个月开始逐渐添加这类辅食,而有湿疹的宝宝建议至少晚1个月~两个月添加,且添加的速度要慢。但水果和蔬菜的添加不应延迟,且强调多吃水果和蔬菜,它们有降低致敏性的作用。对虾和蟹等食物,建议1岁后或更晚时候给孩子吃。
(4)补充含双歧杆菌等益生菌有助于减少或预防湿疹的发生。研究显示,双歧杆菌等益生菌能减低肠道的通透性,提高肠道屏障功能和降解过敏物质,达到减少过敏物质吸收和刺激机体的作用。建议湿疹儿长期补充,可以选择强化双歧杆菌的奶粉,但家长要注意选择合格的产品。
(5)湿疹小儿的食物以清淡为好,应该避免高盐、含气、含色素、含防腐剂或稳定剂、含膨化剂等的食品,这些食物会损害小儿的免疫功能,并且可诱发或加重湿疹。
(6)除牛奶和鸡蛋外,如果已经发现小儿因食用某种食物而出现湿疹,则应尽量避免再次进食这些食物,而且通常是需要终身避食的。
当患者出现湿疹瘙痒的症状后,不宜抓挠,因为湿疹伤口本身不宜愈合,抓挠后很容易造成感染的情况出现。
一、患者在患处瘙痒难耐时,可以适当的拍击,但不要用力过猛因为用力过猛会导致皮肤受损,从而不利于患者病情。
二、及时就医,因为引起湿疹的病因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类型的湿疹其症状大多相同,所以患者自身不好判定,正确的质量才是最好的选择。
三、避免接触过敏原,湿疹诱发的一大原因就是由过敏原所引起的,所以患者在出现瘙痒的症状后,应该要避免接触这些物质、食物等。
温馨提示:许多患者在湿疹出现瘙痒的症状后想到用热水烫洗患处来进行止痒,其实这一方法是错误的,也许热水烫洗后会缓解患者的一时之痒,但过后其症状会更加严重,同时还会造成病情加重的情况发生。
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说,大约十分之一的儿童患有湿疹。5岁以下儿童,大约有十分之一是肥胖儿。纽约皮肤科医生乔纳森·斯尔沃伯格及其同事对400多名年龄在1到21岁的人进行研究,其中三分之一患有湿疹。研究人员发现,患有湿疹的儿童和青少年的肥胖人数是正常儿童的两倍。
乔纳森·西尔弗伯格博士表示,肥胖儿童一旦发生湿疹,其病情通常更重。重度湿疹既干扰孩子的正常睡眠,也影响孩子们在学校的表现。如果能通过锻炼等方式及早减肥,孩子湿疹几率会大大下降,湿疹症状也会得到改善。
肥胖者为何更易招惹湿疹?
据了解肥胖的人发生的湿疹被称为痰饮水湿内蕴肥胖。主要是因身体的排水功能差。这样就导致多余的水分,在体内积聚造成的肥胖。通常利用药膏或口服抗生素治疗湿疹。当大面积出现湿疹建议口服类固醇药物。但是不的频繁使用。
肥胖发生的湿疹主要以臀部和大腿浮肿突出。因为肥胖体内水湿内停,导致的脾虚不而能化湿。湿久生热在外因过敏源,比如接触到花粉或者毛屑等就会引发湿疹。出现湿疹因此肥胖更容易引发湿疹。
治疗湿疹切勿频繁用抗生素
通常人们利用药膏或口服抗生素治疗湿疹。但是当大面积出现湿疹时,医生会建议口服类固醇药物。这种药物会影响儿童发育,抓挠经常还会导致发炎,而且频繁使用抗生素更易受到超级细菌侵扰。这些对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会在皮肤上大量滋生,它们引起的严重感染有时会危及生命。肥胖和感染之间显然存在联系,而湿疹属于炎性疾病。合理膳食和多运动是控制儿童体重的最佳方法。
当孩子出现了湿疹后,除到医院就诊外,还应检查饮食喂养是否得当,尽可能找出致病因素,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治疗。
罗女士最近很烦恼,因为她的手掌心不知道什么时候长了一片小红点,一开始只是有点痒,挠挠也就没在意,可是到后来,红斑连成了片,连手指和手背都长上了小水疱,一挠还流出了水儿。罗女士以为自己是长了手癣,抹了几天抗真菌感染的药膏,可是完全不见效,罗女士又痒又疼,还觉得难看,只好来到医院皮肤科就诊。经过真菌检测,诊断结果是她的手部的疾病不是手癣而是湿疹。
手部湿疹和手癣都是发生在手部,但它们是完全不同的病。手癣是属于真菌感染性皮肤病,而手部湿疹是变态反应性疾病。
手癣好发于手掌或指间,指间浸渍糜烂或脱屑、皮损为丘疹、丘疱疹、水疱。常单手发生,并伴指甲增厚、污秽、脱落,皮损真菌检测为阳性。手癣治疗采用抗真菌治疗即可。
而手部湿疹好发于指背或指端掌面及手背、腕部,皮损呈亚急性或慢性湿疹表现,症状为丘疹、丘疱疹、水疱、红斑,易渗出、边界不太清楚、多对称分布、指间常不受累,冬季皮肤常会发生皲裂隙,皮损真菌检查为阴性。
手部湿疹多由接触变应原引起,所以应做斑贴试验检测出变应原,找出病因进行对症治疗。
皮炎与湿疹常作为同义词用来指一种皮肤炎症,代表皮肤对于化学制剂、蛋白、细菌与真菌等种种物质的变应性反应。但是严格来讲,湿疹一词没有特殊的含义,而皮炎则有限定的意义,若用皮炎代替湿疹作为诊断术语,则指的是真皮、表皮联合反应,可以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
目前,临床上湿疹和皮炎有一定的区别和联系。
首先,皮炎与湿疹并不严格区分。因此临床上有人将异位性皮炎称为异位性湿疹,脂溢性皮炎称为脂溢性湿疹等。
其次,皮炎泛指皮肤的炎症,而湿疹似应专指某些非感染性炎症。
再次,临床上一般将发病原因机制相对明确的病症称为某某皮炎,凡病因暂时不明者均笼统地诊断为湿疹。
但大多数临床学者从病因、临床表现、病理学改变等多个方面综合分析,认为湿疹和皮炎是等同的一个概念,无法区别。
如何鉴别手部湿疹和手癣?
罗女士最近很烦恼,因为她的手掌心不知道什么时候长了一片小红点,一开始只是有点痒,挠挠也就没在意,可是到后来,红斑连成了片,连手指和手背都长上了小水疱,一挠还流出了水儿。罗女士以为自己是长了手癣,抹了几天抗真菌感染的药膏,可是完全不见效,罗女士又痒又疼,还觉得难看,只好来到医院皮肤科就诊。经过真菌检测,诊断结果是她的手部的疾病不是手癣而是湿疹。
专家表示,手部湿疹患者属过敏体质,由于手部常接触外界各种致敏因子,如消毒液、洗涤剂、化工用品等诱发,临床上很难找到确切的发病原因,多数起病缓慢,病情反复发作,家庭妇女发病率较高,俗称“家庭主妇手”,皮疹表现为暗红斑,皮肤表面干燥、粗糙,也可角化肥厚,冬季常伴有皲裂,有程度不一的瘙痒,皮肤发生皲裂时有疼痛。一旦接触致敏因素皮疹可加重,常有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等多形性皮疹。皮疹对称发生,手掌、手背、手指等处均可发生,病程较久的患者往往存在指甲病变,指甲甲板暗黄浑浊、肥厚、变脆、表面有不规则的凹坑、纵嵴、萎缩,甲周皮肤红肿。
而手癣为手指(拇指常首发)屈面,指间及手掌侧皮肤感染皮肤癣菌引起。春夏加重,秋冬明显缓解。皮疹主要表现为片状红斑,伴角质弥漫性变厚、粗糙、脱屑,自觉症状不明显,也可发生皲裂。夏季这些部位可出现深在性水疱,疱壁发亮,内容清澈,不易破裂,水疱亦可融合成片,水疱干燥后形成环状鳞屑,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和瘙痒。加重时可向手背蔓延,形成类圆形损害,边缘有丘疹、水疱。皮疹多先发生在一只手,不对称,不像手部湿疹因接触致敏原后容易引起渗出、糜烂。手癣患者还常伴有严重的足癣或甲癣。手癣取水疱真菌镜检阳性,而湿疹取水疱真菌镜检为阴性。当然角化过度型手癣真菌镜检阳性率很低,可进一步培养以明确诊断。
简而言之,手部湿疹和手癣两者临床表现不同,望诊可以区分,湿疹皮疹为多形性、渗出明显、对称发生、瘙痒剧烈、接触洗涤用品常反复发作,手背、手掌均是好发部位;手癣皮疹较为单一,一般发生于单个手掌,瘙痒不明显,严重时可波及手背,常合并有足癣,病程久的患者合并有灰指(趾)甲,春夏重,秋冬明显好转。
手部湿疹和手癣如何用药?
治疗湿疹,首先是发病部位皮肤尽量避免接触外界各种致敏因子 如消毒液、洗涤剂、化工用品等,有条件者尽可能做斑贴实验,以便 查明病因并避免接触,有利于病情早日痊愈。同时在医师指导下选择 服用以下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等,尤其 是第二代抗组胺药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咪唑斯汀等药 物每天只服用1次,起效快,疗效可靠,服用方便,具有良好的止痒 作用,同时补充复方维生素B、维生素C有助于提高疗效。
慢性手部皮疹,皮肤多呈肥厚、苔藓样变,宜选用大家用得最多、 药店容易买到的以糖皮质激素为主要成分的软膏、乳剂、硬膏、凝胶等药物,临床上常用的此类药物有新适确得乳膏、复方地塞米松霜、 艾洛松霜、尤卓尔软膏、哈西奈德乳膏、恩肤霜等,伴发皲裂者可外用复方乳酸软膏、尿素软膏、水杨酸软膏。
手癣的治疗则要简单得多,外用特比萘芬、联苯苄唑、咪康唑、 萘替芬、酮康唑软膏或霜剂常收效满意,疗程以4周为宜。由于绝大 部分手癣都伴有足癣、甲癣,同时治疗这些癣病有着积极的意义,部 分皮肤粗糙,角化明显的手癣,由于皮肤癣菌潜伏在致密的肥厚角质 层内,外用药物难以渗透,要彻底治愈手癣还应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 使用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胶囊、特比萘芬片等,但肝功能不 好的患者忌用。患者平素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与他人共用鞋袜、 毛巾、浴巾、面盆、脚盆等生活用品。经常清洗手脚,保持手足清洁 和合适的湿度,患足癣的患者应避免用手搔抓患部。
湿疹拖延不治带来的危害
一、对患者造成外观损害在湿疹早期或急性阶段,患处有成片的红斑,密集或疏散的小丘疹,或是肉眼难见的水疱,严重时有大片渗液及糜烂;在亚急性状态,渗液减少及结痂,患处由鲜红变暗红,没有大片的糜烂;在慢性状态,渗液更少或完全干燥而结痂,往往和鳞屑混合而成鳞屑痂,患处颜色更暗或是发十色素沉着。
二、瘙痒难耐,忍不住去抓,影响正常的生活,湿疹无论身体的哪一个部位处,都会因剧烈的瘙痒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甚至影响其正常的工作、生活,长时间治疗不彻底可以导致精神萎靡,烦躁及精神因素障碍。
三、迁延不愈引起色素沉着影响容貌湿疹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科学会导致产生色素沉着或疤痕。
四、具有遗传性在五大易遗传的疾病中,湿疹就位列其中。湿疹跟过敏一样,属于过敏反应的一种,遗传几率是50%。在所有过敏性疾病中,婴儿期发病的只有湿疹。如果发现孩子的脸颊、肘关节和膝关节内侧皮肤干痒,起红斑,就要及时就医了。此外,一项研究发现,父母分居或者离异,孩子患湿疹的几率会增加3倍。
湿疹拖延治疗带来了哪些危害,通过以上大家都有所了解了吧。平时大家要注意预防湿疹,如果发现湿疹,要及时去正规的皮肤医院就诊。
湿疹拖延不治带来的危害
一、对患者造成外观损害在湿疹早期或急性阶段,患处有成片的红斑,密集或疏散的小丘疹,或是肉眼难见的水疱,严重时有大片渗液及糜烂;在亚急性状态,渗液减少及结痂,患处由鲜红变暗红,没有大片的糜烂;在慢性状态,渗液更少或完全干燥而结痂,往往和鳞屑混合而成鳞屑痂,患处颜色更暗或是发十色素沉着。
二、瘙痒难耐,忍不住去抓,影响正常的生活,湿疹无论身体的哪一个部位处,都会因剧烈的瘙痒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甚至影响其正常的工作、生活,长时间治疗不彻底可以导致精神萎靡,烦躁及精神因素障碍。
三、迁延不愈引起色素沉着影响容貌湿疹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科学会导致产生色素沉着或疤痕。
四、具有遗传性在五大易遗传的疾病中,湿疹就位列其中。湿疹跟过敏一样,属于过敏反应的一种,遗传几率是50%。在所有过敏性疾病中,婴儿期发病的只有湿疹。如果发现孩子的脸颊、肘关节和膝关节内侧皮肤干痒,起红斑,就要及时就医了。此外,一项研究发现,父母分居或者离异,孩子患湿疹的几率会增加3倍。
湿疹拖延治疗带来了哪些危害,通过以上大家都有所了解了吧。平时大家要注意预防湿疹,如果发现湿疹,要及时去正规的皮肤医院就诊。
读者问:我家宝宝四个月大了,总是用手去揉眼睛,有时睡觉也会去揉眼睛,好像很痒的样子,但是眼睛不红,眼屎也不多,也没见其他症状,平时我很注意宝宝的个人卫生,请问这种情况是怎么回事?需要做什么检查?怎样治疗呢?
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陈凤民:若孩子经常用手去揉眼睛,可以排除眼部疾患,因为如果视力有问题,孩子注视人的目光就不一样。单纯揉眼很有可能是湿疹,家长应该多注意孩子的动作,例如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看孩子是否用脸部摩擦母乳,或者想借助其他东西蹭几下脸部,如果出现这种症状,很有可能就是湿疹。
它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常出现在头部或者面部,很容易复发,常会出现剧烈的瘙痒感。家长应注意,不能因为孩子用手乱抓就一直给孩子擦洗,有时洗得越勤情况越严重,感染的几率就越大。家长可以适当地清洗干净后,按说明书的剂量给孩子涂上派瑞松软膏,一周之内就可以恢复。不要滥用止痒药或者刺激性药物,如碘酒和药酒等。
对于湿疹的外治我们一定要坚持三项原则,给大家说一下关于治疗湿疹的三项原则:
第一红斑丘疹无渗出者,外用粉剂或散剂如炉甘石洗剂;
第二糜烂渗出者,首先以水剂冷湿敷,如依沙丫啶、硼酸等,然后以植物油调散外用;
第三慢性湿疹皮损肥厚,外用膏剂或油膏。
有的患者喜欢自己去抓药来医治会自行涂抹含激素的药膏,这样的做法的确可以缓解瘙痒,但应咨询医生以掌握适当的疗程,因为激素有高、中、低效之分,且不同的部位用药吸收有所不同,身体各部位的渗透性由大到小顺序一般为阴囊、耳后、腋窝、头皮、手臂、腿部、胸部,但这些次序可能随药物理化性质而改变。
一般对于吸收性较强的部位患者应该选用中低档的抗生素,但是使用最好不超过4周。还可以和不含激素的外用制剂轮换使用,儿童及面部宜选择安全性高、不含氟的激素膏,且短程、小面积使用。千万不能反复使用,否则会有皮肤变黑、皮肤萎缩、变粗糙、毛细血管扩张、毛囊炎、多毛、激素依赖性皮炎等副作用。
湿疹治疗也可以使用炉甘石洗剂确实有一定的止痒的作用,这种药物只适合使用在红肿的皮损处,千万不要用在水疱和渗出的患者身上,如果稍加不注意就会出现病情加重的现象。
以上就是有关抗生素治疗湿疹需谨记注意事项的详细介绍,希望对你进一步了解湿疹有所帮助。在治疗湿疹的过程中,患者如果采用抗生素治疗湿疹,一定要谨记上述注意事项,争取早日康复,远离湿疹疾病。
肥胖的人发生的湿疹被称为痰饮水湿内蕴肥胖。主要是因身体的排水功能差。这样就导致多余的水分,在体内积聚造成的肥胖。通常利用药膏或口服抗生素治疗湿疹。当大面积出现湿疹建议口服类固醇药物。但是不的频繁使用。
肥胖发生的湿疹主要以臀部和大腿浮肿突出。因为肥胖体内水湿内停,导致的脾虚不而能化湿。湿久生热在外因过敏源,比如接触到花粉或者毛屑等就会引发湿疹。出现湿疹因此肥胖更容易引发湿疹。
肥胖湿疹的话少用抗生素否则影响儿童发育,频繁使用抗生素更易受到超级细菌侵扰。导致细菌在皮肤上大量滋生,引起的严重感染。
那么,万一患上湿疹的话,要怎么治疗呢。
治疗湿疹的外治法
湿疹对于外治法的使用,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根据自身体的病情反应。选择合适的外治法。湿疹外治的方法其实有很多的。但是,什么情况下用何种外治法更好呢?
第一,红斑丘疹,无渗出的湿疹患者。外治的话,外用粉剂或散剂。如炉甘石洗剂。它有止痒作用。但仅适用于,红肿的皮损。对水疱和渗出的湿疹,不适用。而且,收敛作用明显。不适合,皮肤很干燥的湿疹病人。
第二,自行涂抹,含激素的药膏。可以缓解瘙痒。但应咨询医生以掌握适当的疗程。不同的部位,用药吸收有所不同。身体各部位的渗透性。每个部位也各有不同。
第三,湿疹外治,吸收性较大的部位,选用低中效激素,湿疹病情控制住以后,逐渐减量。儿童,及面部宜选择,安全性高不含氟的激素膏。且应短程,小面积使用。千万不能,反复使用。否则,会有皮肤变黑的危害的。所以,儿童湿疹的话,外治法更是需要慎重的选择。
温馨提示:所以,湿疹作为一种常见病,并不可怕,只要你对它了解的够多,注意预防,就可以远离它。
第一,用热水洗,湿疹。虽然,这样能,解一时之痒。但过后,会加剧瘙痒。尤其是,急性湿疹等皮炎。热水烫洗,能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促进过敏物质,大量释放。导致,渗出和,糜烂加重。使湿疹,病情恶化。所以,即使是,中药熏洗。和目前流行的,桑拿浴。对于,急性湿疹,也是不适宜的。
第二,湿疹顽疾,哪些习惯造成的?一些人,可因食,海鲜。或者狗肉、牛羊肉。还有鱼、虾,及各种,刺激性食品。如吃,辣椒、花椒。而,诱发湿疹等,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因此,对过敏体质。应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饮食宜清淡。可适当,吃些水果,以及补充多种维生素。湿疹的饮食也同样如此。多吃果蔬,少吃刺激辛辣之物。
所以说啊,那些经常出现湿疹顽疾的患者。要从自身考虑一下,看到底是不是你的生活习惯。给湿疹的复发提供了机会。这些生活的细节之处啊,也许就是你长期遭受湿疹危害的主谋。
4种体质准妈妈易患湿疹
过敏体质的孕妇:这类孕妇很容易在妊娠期出现湿疹等皮肤疾病。而且宝宝往往也会遗传这种体质,出现婴儿湿疹、哮喘等过敏性疾患。
有慢性感染病灶的孕妇:如患有慢性胆囊炎、扁桃体炎、肠道寄生虫等。
有静脉曲张的孕妇:妊娠期由于子宫压迫,部分孕妇出现阴部、阴道黏膜、肛门、直肠和下肢浅表静脉怒张, 血液淤滞,形成静脉曲张,这与外阴部湿疹的发病有密切联系。
神经精神紧张的孕妇:妊娠时神经精神因素的影响,如过分焦虑和担心等也会成为湿疹发生的导火线。
孕妇湿疹怎么办
孕期得了湿疹用药应慎重,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不要吃太多的海产品和辛辣食品,避免刺激使病情严重;
保持家中居住环境的整洁,保持室内温度,湿度;床单、被套、枕巾要经常换洗,保持清洁。
切记不可使用激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对人体健康又害,甚至还会危害胎儿的健康发育。准妈妈不可擅自用药,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治疗哦。
市民郭女士未满月的宝宝脸上、身上冒出很多红疙瘩,破溃后流出黄脓。医生说是婴幼儿常见的湿疹,擦了药但效果不明显。婆婆说,宝宝长湿疹,就不应该再喂母乳了,否则很难“断根”。郭女士很不服气:奶粉营养肯定不如母乳,断掉母乳会影响宝宝发育。婴儿吃母乳与湿疹是否有必然关系?
皮肤科医生说,孩子出现湿疹断掉母乳不划算。宝宝出现湿疹是身体对于外界的一种过激反应,也就是常说的‘过敏’。导致湿疹的过敏原很多,牛奶中的某种蛋白和鸡蛋比较常见。如果宝宝对牛奶中的某种蛋白过敏,且母乳中也恰有这种蛋白,那么这种情况下,可以说母乳引起了婴儿湿疹,但这种情况很少见。
断掉母乳治湿疹,是以最大风险换取最小利益。母乳是任何奶粉都远不可及的,家长万不可随意断奶。要找到宝宝的过敏原,最好到医院做过敏原测试,如果真是母乳过敏,母亲也不一定要断奶,可在医生指导下调节食谱,一样也可以让宝宝避免过敏的同时,免遭“断粮”之苦。
以乳头湿疹样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乳腺癌,称为湿疹样癌,又叫做派杰氏病,是乳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很多患者误以为是湿疹而在皮肤科就医,但是如果按照湿疹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却不会见效。
湿疹样乳腺癌的临床表现以乳头糜烂、湿疹、结痂,痂皮脱落后有淡黄色液体渗出等为主。病情发展较慢,但反复不愈,而且在疾病早期很难摸到乳腺癌的标志物乳房肿块而容易与湿疹混淆。此外,湿疹样乳腺癌患者行钼靶检查也很难有阳性发现,超声检查则可能或查不到明确肿块。因此其临床诊断主要依据为上述典型的临床表现,可由有经验的医生进行乳头复合体切取活检方可明确诊断。
湿疹样乳腺癌的诊断一旦明确,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因为湿疹样癌是一种发生于乳头下大导管的乳腺癌,是一种分化良好,进展较慢的癌症,如果能早期诊断治疗,则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容易达到根治效果。
昨天上午,宁波市第六医院皮肤科主任吴忠孝发了条微博:“一位慢性皮炎患者,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一下子红肿热痛来我处,还是个孕妇。问为何如此?她回答:听别人一个妙方,用大醋、土豆泥外敷过。我说:是不是还要盐擦?患者连说:是啊,是啊!我调侃道:你碰到一个做厨师的了,此人有做医生的志向。”
吴主任说,几乎每位皮肤科医生都会碰到类似的病人,五花八门的民间偏方有不少都不太靠谱,也并非人人适用。
土豆泥和醋都不能治湿疹
记者在网上百度,的确有“土豆泥加醋能治湿疹”的民间偏方,吴主任说,这其实根本没有科学依据,土豆泥外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但对湿疹不起作用,醋能杀菌,但也不能医治湿疹,反而会刺激皮肤,引起过敏,这位孕妇就犯了这样的错误。
至于他为何立即联想到“用盐擦”,吴主任呵呵笑:“这样的患者太多了,很多年纪大的人认为盐能消毒、消炎,遇到任何皮肤病,都会想到用盐擦洗,殊不知盐水清洗对脚气等部分疾病的确有一定作用,但如果直接用盐擦,皮肤会越擦越厚,刺激以后还会过敏甚至溃烂。”
湿疹是一种孕妇多发的皮肤病,多长在乳房、肚子、脚等部位,在免疫力不完善的老人和小孩、过敏体质人群中也比较常见。
盲信偏方耽误病情的不少
“民间偏方用得不好反而耽误病情,这样的例子很多。”叶静静也遇到过不少这样的病例。
例如,宁波民间有一种中草药调和的黑色泥膏,不少乡下老中医都在用,说是能够治疗带状疱疹。这种药膏敷上去挺清凉,但其实没有疗效。带状疱疹是一种病毒感染,部分身体好的人能够自愈,也就造成了该药膏能治病的假象,有基础性疾病的年老体弱者,难以自愈,使用这种药膏反而耽误了病情。她就接诊过不少患者,皮肤被这种泥膏敷得乌黑,疱疹却已经化脓了,只得到医院就诊。
还有不少斑秃患者,每天用生姜水涂抹斑秃处,没想到反而引发了接触性皮炎,发起好多小水泡,更加影响头发生长,“有活血作用的生姜对轻度斑秃患者是有一定的刺激生长作用,但对重度患者就不管用了,过度使用还会引起皮炎。”
还有一种更危险的偏方原料,叫斑蝥(máo,昆虫),“民间用它来治疗脂溢性皮炎、面瘫、银屑病,甚至尖锐湿疣等疾病,殊不知斑蝥毒性很大,医院使用的斑蝥膏都是经过稀释处理的,如果将斑蝥直接敷在皮肤上,一小时内就会发炎、起水泡,因此来医院就诊的患者也不少。”
使用前先查查有无副作用
当然,也有不少积聚了民间智慧的偏方值得肯定。
例如治疗瘊子,民间的“土法子”是用鸦胆子,它对瘊子的确有治疗作用,但用量如果掌握不好,就会让皮肤留疤,如果换成复方丹参片外敷,就相对安全点。
叶静静还向大家推荐一个治疗脚气的方子,就是将白醋+花椒放在热水里泡脚,“浓度不能太高,如果皮肤有破损,就不能用此法,切记不要用米醋,因为米醋会让皮肤变黑”。
她提醒,现在电脑上网那么方便,使用之前最好先去搜一搜,是否会有毒副作用;千万不要把个例当成共性,只治好个别病人的偏方,不能轻信;如果自行使用偏方,几天内没有改善或出现异样,一定要赶紧去医院就诊。
皮疹大多发生在面颊、额部、眉间和头部,严重时躯干四肢也有,重症者可扩大波及其他部位,容易反复发作。最初表现为两颊发痒,皮肤发红,婴儿转动头部去摩擦或用手搔抓,继而出现较密集的小米粒样皮疹即红色丘疹或疱疹,很痒,后融合成片,水疱破后流黄色渗出液,水干后结黄痂。皮损常常对称性分布。由于奇痒剧烈,患儿常烦躁不安夜间啼哭,影响食欲、睡眠和身体发育。有部分孩子有吐奶和消化不良症状,大部分患儿常在一岁左右断乳后逐渐自愈。一般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减轻至痊愈。但也有少数病例继续发展至儿童期甚至成人期。
急性期孩子面额部突然出现鲜红色丘疹或红斑,哭闹时明显,安静、凉爽时减轻或消退;重者丘疹成片,遍布颜面甚至颈、耳等处,瘙痒难忍,常被抓破,流出黄色透明的粘液。如未继发感染,约1-2周可自愈。若继发感染,病程较长,症状较重。如反复发作,皮肤变厚,粗糙,不会很快好的,有少数可变成慢性湿疹。
婴儿湿疹通常可分为渗出型湿疹与干燥型湿疹:(1)渗出型湿疹:本型常见于肥胖型婴儿,初起于两颊,发生红斑、丘疹,常因剧痒搔抓而显露有多量渗液的鲜红糜烂面。严重者可累及整个面部甚至全身。如有继发感染可见脓疱及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2)干燥型湿疹:本类型多见于瘦弱的婴儿。好发于头皮、眉间等部位,表现为潮红、脱屑、丘疹,但无明显的疹出。呈慢性时也可轻度浸润肥厚,有皲裂、抓痕或结血痂。常因阵发性剧烈瘙痒而引起婴儿器闹和睡眠不安。
婴儿湿疹病因比较复杂,有先天的体质因素,有些孩子属过敏体质,对所接触的毛织品、灰尘或食物(如牛奶、鱼、蛋)等过敏。也有后天营养失调、营养过多、消化不良、衣着不当,室内空气污浊,湿热,外部剌激等都是本病的诱发因素。患者常是先天性过敏体质,约有3/4的患者的父母双方或单有过敏性疾病病史。如不注意湿疹可长期反复发作或不愈。
在婴儿湿疹治疗过程中,家长应注意些什么呢?
如果得当,则减轻宝宝的病症,反之,则加重宝宝的痛苦,甚影响其一生。知道了什么是婴儿湿疹,就不会恐慌,如果知道在宝宝患病期间,应该做些什么,那将更有利于孩子的康复。
(一) 用食物排除法寻找确定过敏的食物,对牛奶过敏的婴儿应改人奶、羊奶或代奶粉喂养,或将牛奶多煮一会儿,少加糖,或牛奶加1/3或1/2的米汤,以后根据孩子消化吸收情况逐渐由稀到浓增加奶量。母乳喂养的婴儿要缩短喂奶时间,2次母奶之间可喂淡菜汁或淡果汁。哺乳的母亲饮食也要清淡一些,因为有些饮食中过敏物质可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故应少食蛋奶制品及辛辣、海味、腥味食品如葱、蒜、辣椒、韭菜、鱼、虾等。要注意保持婴儿大便通畅。便秘者常服些蜂蜜水或调换饮食,大便次数多者用神曲或谷麦芽适量煎水服,以助消化。如有消化不良,应及时治疗。患儿应注意饮食要定时定量,最好吃母乳,母乳喂养可以防止由牛奶喂养而引起异性蛋白敏所致的湿疹。发病期间不要给孩子吃鱼泥、虾泥、鸡蛋、牛奶、牛肉泥等。尽量避免吃牛奶、鸡蛋等蛋白食物,稍大孩子忌食荤腥发物,如蛋、奶、海味食品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可给予多种维生素食物,不可吃得过饱。还应注意饮食的性质,调配和喂哺间隔时间。
(二) 对于起湿疹的婴儿护理,室温不宜过高,否则会使湿疹痒感加重,过热也会加重症状,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婴儿所处生活环境要保持清洁、干燥、通风。在平时应该尽量减少环境中的的变应原,如屋尘、螨、毛、人造纤维、真菌等。衣服不要过暖,避免汗液分泌的剌激。婴儿衣着应宽大松轻,吸湿性好,舒适,棉织品最合适,合成纤维、毛织品或深色衣着对皮肤有时有刺激,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婴儿内衣要勤换,忌用毛织物。在婴儿湿疹急性期忌穿、盖毛衣、毛毯、化纤等,这些衣物易引起过敏,宜改作柔软透气的棉布衣物,婴儿尿布应勤换洗。
(三) 婴儿的生活要有规律,有充足睡眠,切忌搔抓、摩擦皮肤而使疹破溃,以免造成皮肤损伤,增加感染和过敏的机会。故应戴上手套,防止挠抓。由于奇痒,孩子有时自己会把小脸和枕头或盖被摩擦,或者用小手摩擦,故婴儿睡前也应将其两手加以适当约束,以防抓伤,引起皮损泛发。每天更换枕巾,不要让湿疹感染,接触面部的被子部分可缝上棉布做被头,并且每天勤换。
(四) 婴儿湿疹皮损勿用水洗,避免有剌激性的物质接触皮肤,不要用碱性肥皂洗患处,也不要用过烫的水洗患处,不要涂化妆品或任何油脂且勿用剌激性强的药物。应该用纱布蘸点植物油轻抹去痂。渗液多时,可用3%硼酸水湿敷。严禁用香皂、肥皂、药皂清洗婴儿皮肤,湿疹重时不要洗澡,特别是洗头和洗脸,最好不洗。婴儿用具单放,洗枕巾和被头的盆要与洗尿布和衣服的盆分开。皮肤保持清洁,避免刺激,如搔抓、日晒、风吹等。对脂溢型湿疹千万不能用肥皂水洗,只需经常涂一些植物油,使痂皮逐渐软化,然后用梳子轻轻地梳理掉。
(五) 如果婴儿过度哭闹,可分散婴儿的注意力,陪他玩等所产生的适度疲劳会使婴儿夜间睡得好。另外要注意:激素类软膏若用于面部或大面积长期应用可产生副作用。婴儿皮肤薄嫩,用药不当往往加重病情。因此,应有医师指导下用药。现在市面上有一种天津产的尤卓尔治疗效果不错,在北京朝阳医院有特制的去氯膏,有较多湿疹患者,需去皮肤科诊治。一般不用抗生素,如继发感染则可用之。可去除致敏因素,并可内服扑尔敏、葡萄糖酸钙等抗过敏药。严禁接种牛痘,以免引起全身性反应,如果用治疗"癣"的药物来治疗婴儿湿疹,病情会加重。有湿疹的婴儿不要接触其它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