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两名英国伦敦帝国学院教授牵头实施了“智能植入式迷走神经功能调制器治疗肥胖(i2MOVE)”项目,旨在结合生物工程学和内分泌学,通过激素调节,模拟迷走神经反应,调节肥胖和糖尿病患者的大脑、舌、咽喉、声带、肺、心...
  糖尿病患者血糖可不是越低越好,老年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太过火,反而可能伤害身体。一项新的研究显示,老年糖尿病患者长时间血糖偏低,较易出现痴呆症。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对近800人进行研究后发...
  不惑之年,正值人生事业的巅峰,因过多的应酬和运动量的减少,部分事业有成者便大腹便便,糖尿病、高血压等因胖所致的健康杀手便在体内伺机作怪。因糖尿病的顽固性和多发性并发症让人们谈糖色变,其实大家很清楚,体态臃肿者...
  乳房大些是比过小更具曲线美,但是,一味地强调胸部越大可能影响到健康,尤其是人工丰胸。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乳房越大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乳房小的人高。   乳房越大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乳房小的人高  加...
  饭吃少了菜和油吃多了   不少人以为“只吃菜、不吃饭”能减肥,糖尿病专家介绍,“事实与之相反,饭少吃了,菜吃多了,菜肴中的油和蛋白质的摄入量很高,甚至还可能超过米饭中淀粉的热量,导致热量超标、营养过剩。”  我...
  子女一旦患上糖尿病,有些家长在绝望中对孩子放任自流;也有人惊慌失措,带孩子跑遍全国,以求得根治糖尿病的良方,结果使患儿既得不到及时正确治疗,又失去了学习的机会。   实际上,糖尿病学生不但能够上学,而且应鼓励他们...
  糖尿病的出现最重要了解的就是病因的出现,糖尿病人需要积极的发现常见的病因,及时的把糖尿病的病因多做一些常见的了解,积极的治疗糖尿病的病因,专家介绍,母乳喂养是可以帮助预防糖尿病的发生的,下面,我们就具体来了解一...
  吃饭的时间到了,但工作还没完成,饭可以不吃但工作不能不完成;和朋友约好了去健身,可是周末却要加班;熬夜工作,总是有咖啡和香烟的陪伴……如果您有这样的情况,那您就是一个标准的工作狂,也最容易成为糖尿病的新宠。    ...
  为什么糖尿病来临悄无声息?为什么糖尿病得病率会如此之高以及得病人数逐渐攀升?为什么在如今强大的医疗背景下面对糖尿病却素手无策?糖尿病大肆波及到我们的身体,那么糖尿病到底因何而起?相信这些关于糖尿病的“十万个...
  糖尿病是目前世界上患病率较高,死亡率也较高的一种疾病,其实它的死亡率并不是因为糖尿病本身,而是因为糖尿病的并发症,很多糖尿病患者都自觉有精神方面的改变,那么,得了糖尿病精神症状会发生变化吗?下面,我们就得了糖尿病...
  今年60多岁的王大妈,患有糖尿病已经十几年了,一直打着胰岛素,降糖药也没有停过。血糖还算稳定。但是,最近总觉得身上没力气,浑身乏力。有时还莫名的肚子疼,出大汗。前几天,还觉得心跳加快,伴有心慌的感觉。于是医生建议她...
  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达11.6%,糖尿病前期率为50.1%。根据研究样本权重估测提示,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中约有1.139亿名糖尿病患者及4.934亿糖尿病前期人群。  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达11.6%,糖尿...
   据美国《糖尿病护理》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与非糖尿病受试者比较,男性和女性糖尿病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心血管住院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等风险均有升高,并且女性糖尿病患者的多项风险都高于男性患者。其中,女...
  数据显示,当前全港65岁以上人口中,平均每4人便有1人患糖尿病,香港糖尿联会主席马青云医生指出,研究显示20%的糖尿病患者于40岁前发病,10%患者死于糖尿病的综合征,最常见的严重综合征为末期肾病、冠心病等,而且糖尿病人...
  医院接诊8岁糖尿病患者  14岁阳光大男孩朱力(化名),身高170cm,体重85公斤,近日在省立医院被查出患有2型糖尿病多年;记者了解到,省中医院也刚接诊一位8岁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正逐步向低龄化...
  宁波市2012年一项针对7532名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的糖尿病防治现状调查报告显示,糖尿病总体患病率为10.1%,治疗率为63.0%.换言之,750余名病人中,近四成人根本不用药!   承担这项调查的是宁大附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毛玉...
  经济状况不好,身体也跟着“倒霉”。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日前报道的一项新研究提醒:家庭收入较低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更高。   瑞士洛桑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对1万多名英国志愿者进行追踪调查。从1991年到2009...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陶茂萱指出,糖尿病已成为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我国成年人中,50%为准糖尿病人。也就是说,约有5亿成年人正在糖尿病的“十字路口”徘徊,随时可能发展成为糖尿病患者。   国家中医药管...
  糖尿病是已然成为全人类三大疾病之一,虽然目前仍然找不到完全治愈的方法,但患者只要控制好血糖,不出现严重并发症,是可以终生带病生存。这其中糖尿病并发“三高”可以说是糖尿病患者的“三大健康杀手”,致残率和致死率...
  糖尿病患者夜间血糖控制良好但黎明短时内血糖升高的现象被称为“黎明现象”。早期研究认为,黎明现象只影响到1型糖尿病患者。然而,据美国“糖尿病健康网”1月5日报道,一项新研究发现,黎明现象也会影响到2型糖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