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心脏病专家们一直认为胆固醇是心脏病的主要元凶,说血液里脂肪太多则导致斑块形成,从而将心脏血管堵塞引起心脏病。然而,今年11月中旬在美国新奥尔良举行的美国心脏病协会上很多研究论文指出,心脏病的成因很复...
当前医学的主流观点认为,心脏肥大是因为“血压升高、外周阻力增加、心肌负荷增加”,所以左心室代偿性肥大(援引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病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高血压章节)。这种说法显得很不严谨,因果倒置,甚至让我...
10月27号,总部设在日内瓦的世界卫生组织发表了一份题为《全球疾病负担》的报告,对全球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估。这份长达146页的报告显示,心脏病已成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今年9月28日是世界心脏病日(为每年9月...
美国内分泌学会最新发布了有代谢危险的心血管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预防新的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由美、日、荷兰、意大利专家共同制定,已在内分泌学会出版物——临床内分泌与代谢杂志(JCEM)发表。
越来...
最近英国研究人员确认了人体各个部位在同时光较量中开始败下阵来的年龄。以下就是人体一些器官的衰老退化时间表。
肺活量:20岁开始下降
肺活量从20岁起开始缓慢下降,到了40岁,一些人就出现气喘吁吁的...
为什么看耳朵上的皱纹,就可以知道心脏的健康情况呢?
我们先来举一个例子:有的人年老后,在耳垂处从耳朵口向外下方有一条斜行皱纹,可别小看这小小的皱纹,实际上这意味着动脉硬化、心脏缺血。
科学研究...
目前,行为医学将人的行为类型分为A、B、C、D四类,又称为性格类型,并已发现某些疾病的发展与特定行为类型有关,如有A型行为的人容易患心脏病,有C型行为的人则易患癌症。
“人属于哪种行为类型和血型无关,与遗...
经常干咳误以为是呼吸系统出问题,没想到是患上心脏病。昨日,李女士被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因为常年风湿引起心脏的“阀门”——心脏瓣膜发生病变,导致类似感冒的症状。
冠心病保健
家住汉口的李女士早在30...
有专家曾与气象局在上海13家大医院联合做过心肌梗死病人的入院人数与天气的分析,通过几年的调查发现,在寒流袭击上海的几天里,心肌梗死住院的病人明显增多。
未来的日子气温将持续下降,专家表示,冠心病人数量...
患冠状动脉疾病的人,大约99%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所以,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实际上就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而导致冠状动脉的管腔严重狭窄、阻...
从中年时期采用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减少疾病发生和延长寿命。
一项美国研究显示:注重饮食健康、减轻体重和经常参加锻炼,即使从中年时期才开始注重这些因素,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也能保持今后的健康,预防心血管...
人人都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冠心病的发病也明显增多,但奇怪的是,冠心病猝死的人却是中年居多,男性居多,而更奇怪的是,许多人还居然从未诊断过冠心病,却也发生冠心病猝死,而一些慢性严重冠心病人却长期健在。
心肌梗...
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具体意义如下:
(1)冠心病心律失常: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各型心律失常的最有效方法,对心肌梗塞、心衰及心脏直视手术患者连续进行心电图观察,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重要的心律失常,避免造成严...
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张松博士最近收治了两例外院转来的“疑难”病人,病情比较特别: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有时候出现心电图ST-T改变,乍一看很像心肌炎或冠心病等心脏病,但张松博士经过详细了解病史、细致...
尽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当常见,但其病因至今依然不明朗,国际上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炎症病变。但什么原因触发了炎症不得而知。本文作者近日完成的一项科研表明:血清钠浓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显...
人体血液中有一种类半胱氨酸,它损害血管,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脏病发作和中风。
叶酸的本领是降低血液中的类半胱氨酸。叶酸在新鲜水果和蔬菜中最多,水果和蔬菜中的纤维亦有很强的预防高血压的作用。因此...
只吃7成饱=心脏年轻10年
少吃常常能获得戏剧性效果。美国的一项实验表明,老鼠每天减少30%的食量所换来的结果居然是延长了30%的生命。
更不可思议的是,一个瘦人的心脏可能比胖人年轻10到15年。其他相...
简要内容:解放军总医院刘国树教授前不久在银行系统小范围内主持的调查显示,高血压在白领阶层中的患病率高达13.6%,而同期所做的其它调查显示,高血压在蓝领工人中的发病率则只有10.3%。■相关链接:2005年新版《中国高血压防...
每年的新年假期也是心脏病高发的时期,很多人将此归咎于冬季寒冷的气候,但美国洛杉矶的研究人员通过大量调研认为,生活习惯的改变是新年假期心脏病高发的重要诱因之一。
洛杉矶古德撒玛利亚医院的科研人员在...
长期在电脑前工作的李小姐不理解,为什么他在开车门和拧水龙头时,经常会有“啪、啪”的响声和刺痛感。专家提醒,随着秋季的来临,气候变得干燥、多风,人体容易产生静电,“触电”也就难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