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其中包括各种药物和手术治疗,但是绝大多数病人仍然以药物治疗为主,事实也证明,只要合理的用药,80%以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是可以达到控制疾病的发作的。
但是,很多...
对脑梗死伴有冠心病的患者,选择最佳的联合治疗方法,无疑有助于减少其致残率和致死率。黑龙江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心内科副主任赵侃教授的体会是:同时或择期进行颈动脉及冠状动脉的血运重建术,不但可行、...
《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报道,对部分难治性心肌缺血患者来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能够替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亚利桑那州图森VA医学中心的Birjiniuk V博士及其同事对经内科医生指示或自主...
为探讨血清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将90例住院患者分为冠心病组64例及对照组26例,采用ELISA法测定OPG水平与吸烟史、糖尿病、高血压、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钙、...
据德国《医学论坛报》1999年9月10日载 对那些既不能继续使用药物治疗,又无法实施搭桥手术的晚期冠心病患者,激光治疗可使病情暂时减轻,但最迟在2年以后,病痛重新出现。
莱比锡大学心脏病中心Schneider医师...
硝酸甘油片是心绞痛病人心绞痛发作时的急救药。但若服法不当,影响疗效。若是卧位(躺在床上或地上)服药,会增加静脉的回心血流量,使发病时间延长;若站着服用,因脑部缺血,易造成眩晕无力、面色苍白,甚至昏厥,造成摔伤;若将...
一般来说,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是通过穿刺患者腹股沟处的股动脉将冠状动脉导管送至冠状动脉开口处进行一系列的操作,操作结束后为了压迫 股动脉止血,往往需要在腹股沟处加压包扎,患者需要制动24~48小时。这是常用的...
现代医学模式把疾病分成:躯体疾病、心身疾病及精神疾病三大类。冠心病属于心身疾病范畴,其病理改变主要发生在心脏,但心理因素在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焦虑、紧张、愤怒、烦恼等不良情绪,会引起血液中肾上腺素和其...
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应该饮食运动和心理治疗“三管齐下”
冠心病食物处方
冠心病病人在选择食物时,应注意选择一些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较低,而维生素、食物纤维、有益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较多的,并有降血脂、...
冠心病属于祖国医学“真心痛”、“厥心痛”、“胸痹”等病的范畴。其病因多为思虑过度,劳伤心脾,饮食不节,痰饮内生,情志不畅,肝郁阴伤,年老肾气日虚等所致心阳不振,痰浊内阻。症状以心胸疼痛骤作,或胸部憋闷如重压感,或心...
人们通常认为,粥样硬化斑块导致冠状动脉堵塞狭窄的程度越严重越容易患心肌梗死.其实不然。一些早期病变虽然造成的狭窄程度不重,但常常是心肌梗死的罪魁祸首。研究发现,约60%的心肌梗死病人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在50%...
一项关于心血管病发病的时间性研究揭示,心肌梗死等猝发性心脏病的发作,在一天中有两个高峰:起床后1~2小时和此后的10~12小时,尤以第一个高峰更为明显。以往人们发现高血压也有这种双高峰规律,即早晨7~9点和下午3~5点时血压...
发表在4月1日出版的《美国心脏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出院前即采用CHAMP方案(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住院治疗方案)可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预后。
为了改进药物治疗方案以提高对确诊为冠心病患者的疗...
相信随着流行病学工作者、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师,以及相关学科如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营养学、运动学、经济学等领域的专家一起共同努力,广泛合作,乃至全社会的重视与参与,对冠心病的防治一定会收到好的成效。
...
冠状动脉就像灌溉心脏的河道,河道通畅,心脏才得以滋润。如果河道淤塞,必然祸及心脏,因此,我们可以将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形象地比喻为“水利工程”。
“防者清淤”——药物疗法
药物治疗是诸多冠心病治疗方...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心血管疾病已位居我国居民死亡原因的前列,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我国心血管病人总数已超过1亿,其中冠心病患者就有4300万,每年新发冠心病高达75万。研究表明,90%的高血压和40%的糖尿病患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冠状动脉供应心脏自身血液,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种心脏病。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绞...
控制冠心病的关键在于预防。虽然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但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却始发于少儿期,这其间的几十年为预防工作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机会。因此,加强一级预防,防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消灭冠...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引进了许多国外先进的医疗技术设备和理念,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就是其中之一。但是,许多人对新技术缺乏了解或心存顾虑,往往拒绝医生的诊治建议,结果错过了疾病治疗的最佳时期。
...
近年来医学专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如果促使缺血心肌组织周围生成新的血管,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即能改善心肌的缺血状态,从而有效促进病变的好转。因而,在缺血心肌区域建立侧支循环——血管新生,成了近年来国内外心血管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