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老年高血压病的血压变化特点为清晨起床后血压攀升,到了上午的8~10达到峰值,而晚上血压开始下降,到了后半夜血压呈现谷值,临床上将这种变化称为杓型高血压。   医学专家指出,假如在清晨至上午的这段时间内血...
  长期升高会使得患者的心、脑、肾的很多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出现多种高血压并发症。心、脑、肾这些器官称为高血压的靶器官。血压越高,心、脑、肾的损害越严重,这已是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共识。   由于高血压患...
  每日一次用药对高血压患者到底有什么意义?哪些降压药物能够真正起到每日一次的作用呢?   高血压病人每日一次服药的益处有:   第一,服药次数越多就越容易造成血压波动,而血压波动会加速对高血压病人心脏、...
  (一) 中国有1.6亿以上的人患有高血压   2007年世界高血压日的主题是:“健康膳食,健康血压”。早在20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就重视高血压的防治。从1959 年起,我国就开始了每十年一次的全国高血压抽查,1979年到198...
  我19岁就测出血压偏高,145/94 哪时候还是高中刚毕业,当时我很急,我上了很多的医院,见了很多的医生,但所有的医生都让我失望了,他们对病人极不负责任,我很痛苦,后来我就开始在网上收集一些不错的高血压知识,不停地按照上面...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明确的高血压治疗目标,所有一般的患病人群的收缩压、舒张压降至140/90mmHg以下;有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是130/80mmHg以下。根据这一国际标准,我国目前2亿多的高血压患...
  高血压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很好地控制高血压,对减少和避免患者重要脏器的损害具有重要的意义。上海仁爱医院内科专家介绍:不少病人对待治疗尚有不正确的认识...
  我家的老千,看上去人高马大、体格健硕,实际上却有一个极大的问题,那就是——血压高。年龄不大,高血压病龄却已有将近十年,因为家族遗传,再加上上学时常常熬夜,很年轻就已患上了这个让人急不得恼不得的病。   结...
  编者按:第五届中国长城天坛心脑医学论坛召开在即,杨天伦教授将在大会上做以“高血压药物的时间治疗学在脑卒中预防中的作用”为主题的发言。文中,杨天伦教授从生物节律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心血管疾病中的节律性、心血...
  现在“管理(management)”这个词正在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国家需要管理,企业需要管理,人力资源需要管理,每个人自己也需要管理。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管理和被管理的状态中生存。管理理念需要更新,个人的管理理念也在更新...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是一类新型抗高血压药物,相对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由于其可以更全面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系统,且咳嗽等副作用少,深受临床医生喜爱。目前动物试验亦证明其有一...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提出: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而降压药的使用可有效地降低此类危险,防止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肾病的发生和发展。降压药的共同作用为降低血压,但不...
  根据最新研究,最近提出了8个自然降压招数,时尚的你知道了吗?   1、早点回家。每周工作超过41小时,得高血压的风险会增加15%。尽可能在上班时间完成工作,早点回家。   2、多走路。一天中分次运动降压效果好...
  是否患高血压,是以测得的收缩压/舒张压的mmhg确定的。   正常血压   高血压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控制得不好,还存在发生心脏病、脑中风、肾功能衰竭等危险的风险。而发生这些危险的高低,除了与血压高低有关外...
  高血压并非不治之症。   高血压的治疗在于控制血压,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和病残的总危险。这就要求医生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干预患者检查出来...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又称“三因制宜”,是中医传统治病所强调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为历代医家的临床实验所证实。所谓因时制宜是指疾病相同,治疗疾病的方法与药物因季节不同而有差异,同时不同的药...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疾病。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总数已达1.6亿人,比1991年增加7000多万。高血压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传统的高血压单一疗法往往效果不佳。经过多年临床实践,目前最为推崇的是高血压联合治疗。   广告...
  患者邢某:   患糖尿病的时候,我听从医生的指导学吃糖尿病餐,后来又被诊断出高血压,一下子我就懵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吃了。专家能否帮我建议应该怎么吃,患高血压后在饮食上有哪些地方必须注意。该患者患糖尿病后经...
  血压控制的理想目标不是单一的。具体地讲各类不同的人群有其各自的标准。   ①18~60岁以及60岁以上同时伴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血压要降到130/80毫米汞柱以下,最好能降到120/80毫米汞柱。   ②60~80岁的高...
  高血压的发病占人口总数的10%左右,称得上是常见病。然而,人们对它的认识,尚存在着不少误区。在此,笔者从现代医学的角度,为患者朋友对其中几个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作出澄清,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   高血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