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研究显示,平均胎龄30周而为早产出生长大的的年轻人,心脏有独特的、不利的结构上的改变,这会使得他们处于出现心脏问题的危险境地。2012年12月5号在线发表研究发现于Circulation 上的英国牛津John Radcliffe医院A...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高血压发病率越来越高,而高血压患者的低知晓率治疗率,高致残率,使得相关医疗费用增长迅猛且数额巨大,控制高血压面临着严峻的问题。由此引发的各种并发症也已给患者、家...
由于糖尿病患者发生的心血管事件发病率高,出现冠心病的机会亦很大,因此糖尿病被认为是冠心病的风险因素而写入预防指南。但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与冠心病的发生是否有关,目前在冠心病的诊疗指南中还没...
一项HORIZONS-AMI(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一致性结果)临床试验表明,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的ST段抬高心梗病人,出院服用大剂量阿司匹林出现大出血并发症的几率比给予小剂量的阿司匹林患者高,并且大剂量的阿...
在线发表于《循环》(Circulation)杂志的一篇文章报道。意大利一项研究表明,靶向离子通道嘌呤受体P2X7(P2X7R)是一种新型的延长心脏移植生存率的临床相关策略。
心脏移植对于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是一种挽救生命...
根据美国亚特兰大召开的第54届美国血液协会年会上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保持较低的血细胞比容(HCT)有助于降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心血管(CV)死亡风险。HCT 45%~50%的患者心血管原因或严重血栓形成导致的死亡风险是HC...
寒冷冬季人们穿的衣服往往较多,而当人们在脱去毛衣时往往会产生静电,有时两个人双手接触也会遭遇被“电”的尴尬。对于这些静电,人们往往习以为常,很多人根本不会在意。但近日,一则“辽宁女子因静电导致心律失常”的新...
观察性研究提示:门诊心脏监护发现:5%-20%的新发卒中患者存在之前没有发现的心房颤动。对此,美国Weill Cornell医学院神经学与神经科学系的Hooman Kamel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2012年11月27日的Str...
钙通道阻滞剂(CCB)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类心血管药物。20世纪60年代,Fleckenstein发现CCB有抗心绞痛作用,1975年硝苯地平开始用于治疗心绞痛。1995年Furberg等根据短效硝苯地平小规模临床研究的荟萃分析,对CCB的安全性提...
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和脑卒中)严重危害着国人健康,因心血管病而致残致死的患者中,超过75%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所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漫长,早期病变发生于儿童时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病于中老年期,甚至在青...
近日,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与一般人相比,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房颤风险增加40%,中风风险增加30%。
研究领导人、丹麦杰特福特医院心内科研究员琳达·哈德森医生指出,既往研究显示,类风湿...
在西欧,过去几十年里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显着下降。年龄性别特异性缺血性卒中的死亡、缺血性卒中发病率、发病后30天病死率和住院后1年死亡率是用来描述新千年里缺血性卒中死亡率改变趋势的重要指标。为了检验缺血...
美国“健康日”网站报道,当日出版的《老年病学杂志》刊登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减肥后体重反弹并不断反复,会增加中老年女性发生心脏病的危险。
美国维克森林大学研究人员对100名绝经肥胖妇女参试者进行了...
导管消融是治疗房颤的一种有效地治疗手段,尤其是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的患者,近年来,导管消融的适应症已扩展到非阵发性房颤患者,但是目前还缺乏非阵发性房颤导管消融的长期成功率的数据,该项研究旨...
接受芳香疗法最好不要超过一小时。台湾研究人员近日建议大家进行芳香疗法时,最好将时间控制在一小时以内,尽量不要超过两小时,以免伤害心血管健康。
研究团队以100名芳香SPA馆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
美国塔夫茨大学美国农业部人类营养老化研究中心(HNRCA)的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一个调节甘油三酸酯水平的新基因机制。这一途径可以保护一个基因变异的携带者对抗心血管疾病,特别是那些对多不饱和脂肪(PUFA)有更大摄...
最新的证据提示现有最好的药物治疗可能足以预防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卒中的发生。如果真是这样的,那么确定治疗所降低的风险就显得至关重要。为此,英国圣乔治大学卒中与痴呆研究中心的Alice King博士等人进行了一...
研究人员报告称,卒中幸存者心率或可预测他们的长期预后。他们对有效避免再次脑卒中预防方案研究(PRoFESS)的分析显示心率增加会降低患者存活率。相反的,对于复发性中风患者,心率低者神经预后更好。
以前的研...
早期再灌注对急性脑缺血和急性心肌缺血都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头颈部循环床为再通的干预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再灌注的历史性发展情况之前还没有出现过系统性比较。为此,美国加州大学David Geffen医学院神经科的...
由多个单位合作完成的“正常人群体中疼痛敏感性基因鉴定”相关研究在《公共科学图书馆-遗传学》(PLoS Genetics)杂志上在线发表。本研究发现疼痛敏感性与一些抗高血压药物的靶点——血管紧张素Ⅱ代谢通路相关,提示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