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应用10%三氮唑核苷(病毒唑)进行上呼吸道局部滴鼻(2岁以内小儿每侧鼻孔2滴,2岁以上每侧鼻孔3滴),高热期开始15分钟滴1次,共4次,此后每2小时1次,夜间停用,热退后改为每日4次,对病毒性感冒有效。有鼻塞可用新可麻合剂(新霉...
应用阿鲁片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不能用于新生儿
(2)对阿司匹林过敏者禁用 少数病人在应用阿司匹林后,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和哮喘。故哮喘病人禁用。
(3)剂量切勿过大 阿匹司林在体内半...
清泄邪热法 感冒以邪在肌表为主要病理改变,但若迁延失治,或治不得法,则邪气可由表传里,内及阳明,或深入营血。必须用辛凉药清泄热邪。因病有在气、在营血之分,故又有清气、清营、气营两清之别。
①辛寒清气:若邪气...
(1)治愈 2日内,主症、次症完全消失,脉象不数不紧不浮者。
(2)显效 2日内,主症基本控制,次症明显减轻者。
(3)好转 3日内,主症及次症有所减轻者。
(4)无效 4日以上,主症、次症均未消退或减轻者。
(责...
(1)辛温辛凉并用 小儿感冒虽也分为风寒、风热两大证候,但临床以风热证者为多。因为小儿一般里热较盛,纵然属风寒邪气所伤,也容易化热,若挟食滞则更易化热,或热为寒闭,反而引起其他变化。此时,单用辛凉药则往往汗出不透,...
(1)填脐疗法 将药物放在病儿肚脐内,借以发挥药效。风热感冒用葱白15 克,连翘15克,共捣烂,装入纱布包填放病儿肚脐上,注意观察,待病儿将欲出汗时,给他饮用少量温白开水,以促其发汗散热;风寒型感冒用葱白30克,生姜2克,胡椒1克...
小儿伤暑,发热持续不退,气候越热,发热越高,发热有起伏,多见暮热早凉或早热暮凉,无汗或少汗,口渴喜饮,小便多。发热高时,烦躁不安;热轻浅时,仍嬉戏如常。无头痛、身痛、恶风寒等症,但见口唇干,舌红,脉滑数。治以清暑、宣肺、泄热...
(1)九宝丹 具有发汗解表、止嗽化痰、健胃消食的功能。主要用于风寒感冒,症见怕冷发热、头痛肢酸、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痰多、食欲不振等。每服1丸(每丸3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周岁以下小儿酌减。
(2)...
据药物对胎儿损害之程度,分为禁用、慎用两类:
禁用的药物有:巴豆、牵牛子、大戟、斑蝥、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虻虫等。
慎用的药物有:通经祛瘀、行气破滞以及大辛大热的药物,如桃仁、红花、大黄...
发汗是治疗感冒的基本方法。但先贤有训,产后亡血伤津,要禁汗、禁下、禁利小便。在治疗产后感冒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外感风寒之产后发热,不可发汗,只宜微辛疏解,药用荆芥、防风等,慎用辛温发表之品,如麻桂之属;②外感风热之...
(1)调理脾胃 人至老年,要靠后天脾胃运化、吸收水谷精微来补养先天,培补元气,以祛病延年。故用药时需顾护脾胃,要慎用碍脾伤胃之药,同时应辅以健脾开胃药物。苦寒之品伤脾胃,药如龙胆草、黄芩、黄柏、栀子等。滋腻之味...
老年人感冒除药物治疗之外,更适宜用食疗。食疗平和稳妥,符合老年人感冒的用药特点。具体做法,可以生姜为主,依个人口味制成粥或汤服食。
感冒的预防,对老年人最为重要,其关键在于避免受凉。可据四季更迭、寒暖交替...
(1)麻黄汤 本方为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首选方剂。适用于感冒风寒表实证。方中以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为主药;配桂枝温经散寒,助麻黄发汗祛邪为辅药;佐杏仁利肺下气,助麻黄以平喘;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若服用后汗...
(1)风寒表实感冒冲剂 方以辛温之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定喘,紫苏叶辛温芳香、发汗解表,葛根解肌退热生津,三味共为君药;桂枝解肌祛风、助麻黄发汗,防风、白芷发散风寒,共助君药解表,为臣药;杏仁、桔梗、陈皮宣肺止咳,生姜...
(1)葱豉饮 葱白15根,淡豆豉10克,生姜10克。三味捣烂,开水冲泡,加盖5分钟;或煮沸2分钟。取汁温服,服后加衣被静卧取汗。
(2)生姜粥 生姜6~9克(切细或捣烂),粳米50克,葱白2根。先用粳米煮稀粥,粥成后加入生姜及葱白,再...
(1)针灸疗法
取穴:一组:风池、列缺、外关;二组:风池、列缺、风门、合谷。
手法:用毫针浅刺,泻法,体虚者亦可用灸法。两组穴位交替使用。
(2)火罐疗法
①推罐:患者俯卧,先在背部涂上液体石腊或凡士林或植...
(1)桂枝汤 方中以桂枝辛温通阳、解肌发表为君药,白芍酸寒敛阴和营,使桂枝辛散不致伤阴为臣药,两者一散一收,有动有静,调和营卫,使表解里和。生姜辛温助桂枝散在表之风寒,大枣味甘助芍药以和营血,姜枣配合共为佐药;甘草调...
(1)风寒表虚感冒冲剂 方以辛温之桂枝解肌祛风为君药;酸寒之芍药敛阴和营为臣药。桂芍相合,一治“卫强”,一治“营弱”,营卫调和,风寒自无稽留之机。生姜辛温助桂枝解肌,且又能温胃止呕;大枣味甘益阴和营以助芍药。姜枣...
其主治方剂选用:
(1)羌活胜湿汤 方中羌活、独活疏风散寒、祛湿止痛为君药;防风、藁本解表散寒、祛风胜湿为臣药;川芎、蔓荆子活血祛风止痛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本方发汗祛湿,疏风散寒,用于感冒之风寒表湿...
本证的主治方剂选用如下:
(1)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本方由麻黄汤去桂枝加石膏组成。方中麻黄辛温宣肺平喘,生石膏辛寒清泄肺热,二药相配,辛温与辛寒相制为用,宣散不温燥,清热不凉滞。配以杏仁宣肺降气,助麻黄止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