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咳嗽到医院就医时,一般来说,首先到呼吸科就诊,其次是耳鼻喉科等。咳嗽出现的时间、节律,咳嗽的性质、音色及伴随症状对病因的确定都有帮助,就诊时医生会仔细询问。
突然出现的发作性咳嗽,常见于吸入刺激性气体...
其常用方剂为:
(1)银翘散 方中用银花、连翘清热解毒,又配伍淡竹叶加强清热之力。薄荷、豆豉、荆芥辛凉解表、轻散风热之邪。其中荆芥虽属辛温之品,但温而不燥,与辛凉解表药配伍运用,其解表退热的功效更著。桔梗...
中医认为,引起咳嗽的原因有外感和内伤两大因素。
外感咳嗽
风寒袭肺咳嗽,咳痰稀薄色白,多兼有咽痒、鼻塞、流清涕、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中成药:通宣理肺丸。
功用:解表散寒,宣肺止咳...
主治方剂如下:
(1)新加香薷饮 本方为治疗夏日感冒暑湿证之主方。方用辛而微温芳香之香薷为君药,发汗解表,祛暑化湿。李时珍曰:“香薷乃夏月发汗之药,犹冬月之麻黄。”厚朴苦辛而温,助香薷化湿和中,扁豆花甘淡解暑...
由于咳嗽、咯痰常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及睡眠,有些长期咳嗽患者常多处就医,花费数千医药费而久治不愈,究其原因,可能是诊断有误。因此,对于这些患者,首先是明确诊断,找出原因,千万不要病急乱投医,而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
主治方剂选用如下:
(1)清络饮 本方主要用于暑热伤肺之轻证。方选金银花、西瓜翠衣、荷叶清宣透热,祛暑解表,生津止渴,共为君药;扁豆花、丝瓜皮祛暑化湿健脾为臣药;以竹叶清心利尿、导热下行为佐使药。诸药配伍,清...
(1)暑热感冒冲剂 本方治疗感受暑热之邪而引起的病变。方中以香薷芳香透邪,配荷叶、丝瓜络、佩兰轻清祛暑,辛凉之菊花以助泄暑,重用生石膏、知母、连翘清暑泄热,况且上药辛凉之性,正合“暑病首用辛凉”之治疗大法。...
主治方剂选用如下:
(1)杏苏散 方中苏叶、杏仁、桔梗透表宣肺为君,枳壳、前胡肃降肺气为臣,宣降相合,以复肺气宣肃之能;橘皮、半夏、茯苓、甘草化痰止咳为佐,生姜辛散,配苏叶解表卫之次寒,合大枣调和营卫,共为使药。...
(1)通宣理肺丸 方中麻黄、苏叶宣肺达表为君;前胡、杏仁、陈皮、桔梗、半夏止咳化痰为臣;茯苓清利生痰之源,枳壳宽胸下气,黄芩防肺气郁久化热,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以之为使。诸药合用,有辛温发散、宣肺止咳,兼以化痰的...
其主治方剂选用如下:
(1)清燥救肺汤 方中霜桑叶柔润轻宣肺燥,石膏直清肺脏燥热,两药合用,清泻肺胃燥热,以撤致病之源,为君药;阿胶、麦冬、胡麻仁润肺增液为臣药;人参益气生津,杏仁、杷叶泻肺润燥,共为佐药;甘草为使,调...
其主治方剂选用柴胡桂枝汤。本方是小柴胡汤和桂枝汤剂量各半的合方。方用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祛风,以逐太阳经在表之邪;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疏利气机,以散半表半里之邪。各取原方剂量之半,意在轻取,剂量过重,有损正气,故减...
主治方剂选用如下:
(1)葛根汤 《伤寒论》32条云:“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葛根汤为辛温解表的代表方剂之一。方中麻黄、桂枝辛温发汗解表为君药;葛根舒经祛邪为臣药;芍药、甘草、大枣,调和营卫...
主治方剂选用:
(1)参苓白术散加荆芥、防风 方中党参、白术、甘草补益健脾;扁豆、山药、莲子健脾开胃;茯苓、薏苡仁健脾利湿;陈皮、砂仁理气醒脾;荆芥、防风、桔梗疏风解表。全方共奏益气健脾,疏散表邪之功。
...
(1)启脾丸 本方为脾胃气虚,消化呆滞而设。方用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即四君子汤补气健脾;山药、莲子、泽泻健脾渗湿;陈皮、山楂、神曲、麦芽理气宽中,消食化滞。诸药合用,具有补气健脾,和胃消食之功。若用苏叶、防风...
主治方剂选用如下:
(1)玉屏风散 本方补散兼施,为肺气虚,腠理疏松,体虚感冒及气虚自汗而设。方用甘温之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为君;白术健脾扶正,助黄芪温分肉,实腠理,补脾以祛风,固表止汗为臣。二药合用,补脾胃以资气血之...
(1)人参保肺丸 本方益气补肺,止咳定喘。适用于肺气虚弱所致的久咳、气喘等。脉细数,心动悸,面目浮肿,喘息短气者禁用。方用人参益气补肺;元参清热养阴;麻黄宣肺平喘;杏仁降逆止咳;川贝润肺化痰;石膏清泄肺热;五味子养肺...
(1)补虚正气粥 炙黄芪30~60克,人参3~5克(或党参15~30克),白糖少许,粳米100~150克。
先将黄芪、人参(或党参)切成薄片,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入砂锅煎沸,后改用小火煎成浓汁,取汁后,再加冷水如上法煎取二汁,去渣,将一、二煎药...
主治方剂选用如下:
(1)六君子汤加味 本方益气健脾,祛痰燥湿。方中党参扶脾养胃,补益中气,资生气血;白术苦温燥湿,健脾祛痰;茯苓甘淡,渗湿健脾;炙甘草甘温补中和胃;半夏苦温,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陈皮苦辛温,理气...
主治方剂选用如下:
(1)黄芪建中汤 黄芪建中汤由小建中汤加黄芪组成。小建中汤即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桂枝汤能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温阳祛风。饴糖合桂枝,甘温相得,温中补虚。饴糖、甘草合芍药,甘苦相须,和里缓急。...
(1)附子理中丸 理中丸增入附子,即附子理中丸。附子、大辛大热之品,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健运,下补肾阳以益火。于脾阳虚之甚者,非此莫为。服用时以生姜、葱白煎汤送服,就可以起到外散风寒,内温脾阳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