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剖析高血压用药学问
一般认为高血压病诊断最容易,治疗最简单。高血压病人服药不就是每次1到2片,每日1次或每日2到3次吗?难道这服药还有学问吗?是的,高血压病人服药学问大着呢。 一般认为高血压病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高血压的患者愈来愈多。然而近年来大量研究资料证明,抗高血压药物有相当的潜在危险性,对这些鲜为人知的危险,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抗高血压药物都有哪些潜在的危险性呢?首...
临床医师可以根据具体患者的病情首先选择利尿剂、β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拮抗剂,或者由上述药物组成的固定剂量复方降压制剂。
降压药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药物...
药物可以治病,也可以使人生病,如某些药物进入人体后,可以引起高血压就是一个例子。哪些药物可以引起高血压呢?
(1)激素类药物 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甲基或丙基睾丸素等。这些药物可引起水钠潴留,导致循环血...
广州目前已进入一年之中最冷的时节,不少医院门诊反映:高血压患者明显增多,尤其是老年患者。而临床用药则显示:冬季降压药处方单与夏季产生巨大差别。心血管专家提醒:夏天吃了“管用”的药不一定冬季还能稳住血压,如果感...
严冬将至,门诊高血压明显增多,尤其是老病人。常有患者问,夏天我吃些药,血压保持得很平稳,可一入冬,血压常常升高或忽高忽低,是不是该换药了?
临床大量证据表明,高血压病人血压值在冬、夏季有显著差异,冬季血压较...
近来天气凉了,老年高血压患者几乎天天足不出户,但血压却还是有些升高。为调整血压,很多患者便自作主张更换降压药,以为这样就可降压,殊不知这样做很危险。
健康专家指出,高血压的用药要根据病情综合分析选择用...
某医大附属一院急诊科采访时,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就看到120急救车送来3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其中一名因大面积心梗,送到医院时已经没有了抢救价值,另两名均为脑出血和心绞痛的患者,经医护人员紧急抢救,终于脱离危险。据...
家中老人突发高血压,送到医院之后,焦急的家属马上催促医生给病人打吊瓶……在急诊室,这样的场景屡屡上演。但是,专家指出,高血压患者用药一般从低剂量开始,除非病人同时存在其他危及生命、需要急救的症状,单纯高血压的话...
39岁的张云高血压已经8年了。最近3年,每到秋冬交接的季节她就经常会觉得心悸,很难受。连续几年的检查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解释。
南开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党群介绍:这个患者为女性,因为雌激素的保护作用,40岁以前...
在2003年美国出版的《美国医学协会会刊》中提出的健康血压的规定甚是严格,即高压120毫米汞柱,低压80毫米汞柱才称为健康血压。《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指出,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正常高值是120~139mmhg与80~89mmhg...
不少高血压病人降压的药方一年四季不变,冬天怎么吃,夏天还怎么吃。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温绍君教授认为,高血压病人在冬夏季节血压有所差别,使用降压药的剂量也应有所变化。
国内外研究表明,排除特殊因素的干...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提出: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而降压药的使用可有效地降低此类危险,防止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肾病的发生和发展。降压药的共同作用为降低血压,但不...
老张患有高血压,尽管他按时服药,可血压还是降不下来。起初医生怀疑他是对药物不敏感,为其开了另一种降压药,可效果仍不理想。医生详细询问其病史后才发现,老张同时患有腰腿痛,常服用消炎痛以止痛。原来老张服降压药效果...
目前已有强有力的证据证实止痛药与心脏病和脑卒中等心脑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有心脏病或有明确患心脏病高危因素的患者持续服用止痛药1年以上,将增加6%的死亡率。
AHA(美国心脏学会)在美国新一期《循环》杂...
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的同时,还会因为其他疾病需要服用药物,有些药物会诱使血压上升,加重高血压,对于此类药物,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减肥药 减肥药如安菲它明会促使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
抗抑郁...
寒风衔着冬天而来,此季节正是人体养藏的最好时刻。人体受寒冷气温的影响,各项生理功能和食欲等均会发生变化。怎样才能调整好身体状态,顺利越冬?生活家特别推出冬季健康指南系列文章,为您综合冬季保健的各类资讯,让这...
严冬将至,门诊高血压明显增多,尤其是老病人。常有患者问,夏天我吃些药,血压保持得很平稳,可一入冬,血压常常升高或忽高忽低,是不是该换药了?
临床大量证据表明,高血压病人血压值在冬、夏季有显著差异,冬季血压较...
得了高血压,降压药就要常伴左右,这样可以减少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在2007年欧洲心脏病学年会上公布的数据不容乐观。调查显示,50%高血压患者每月至少漏服药1次。更可怕的是,病人忘记服药的次数越多,停止治疗的机会就会...
根据病情合理使用降压药物,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对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以及防止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都有作用。降压药物种类很多,各有其特点,目前趋向于作用持久,服用次数减少的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