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各种人群均可通过积极合理的降压治疗获益。然而,由于不同人群有着各不相同的生理与病理基础,降压治疗的目标也略有不同。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全面考虑到患者所合并的其他疾病等因素,确定理想的降压目标。  ...
  1、迅速降压   治疗目的是尽快使血压降压至足以阻止脑、肾、心等靶器官的进行性损害,但又不导致重要器官灌注不足的水平。可选用下列措施:   ⑴硝普钠:30~1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避光作静脉滴注,滴速0.5...
  当今社会,高血压已经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我国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高血压带来的心脑血管并发症给人们带来身体的痛苦和经济的负担。   面对高血压,很多人不知所措,认为只要吃了降压药就可以根治高血压,甚...
  世界卫生组织于1978年提出高血压病的药物“阶梯治疗”方案。这方案具有治疗简化、副作用减少,对患者因病施治,针对性强的特点。用药先从单一或简单的给药方式开始,疗效不大或无效时,再逐步增加其它药物。   ...
  如何更好地控制高血压   众所周知,高血压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它是冠心病、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在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超过1亿,并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   近期一项国际合作高血压调查资料显示,在过去...
  思思:很长时间以来在治疗高血压的问题上大家都采用的是西医治疗方法,史教授,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高血压是怎么形成的呢?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怎么样?   史载祥:在中医学里面没有“高血压”这个词,但是由于高血压...
  高血压病大多数采取家庭治疗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方便,但实际治疗过程中却存在不少误区,必须引起重视。   误区之一:以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高血压病人症状的轻重与血压高低程度下一定成正比,有些病人...
  有的高血压病人,长期服用降压药无效,后经进一步检查,发现是肾动脉狭窄引起的高血压,经过手术治疗而彻底痊愈。原来患者不是多数人得的那种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原...
  3年前,我经常感觉头痛脑涨、失眠多梦、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还时常感到周身乏力。到医院一查,血压已到170/110毫米汞柱,才知患上了高血压病。从此,我陷入痛苦折磨之中,曾服用多种药物,效果均不明显,使工作和生活受到极大的...
  林先生开了两家公司,由于经营有方,财富滚滚而来。可美中不足的是,财发了,人也“发”了:满面红光,大腹便便,体重超出正常标准30多千克。到医院一检查,嗬,得了“富贵病”:高血压和痛风。   林先生自忖:两个病一齐来也不...
  长期升高会使得患者的心、脑、肾的很多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出现多种高血压并发症。心、脑、肾这些器官称为高血压的靶器官。血压越高,心、脑、肾的损害越严重,这已是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共识。   由于高血压患者...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全球高血压患者已超过5亿,且仍在不断增加之中,加强高血压的防治对改善人类的健康水平,延长寿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对高血压研究深入和数以百计高血压循证医学研究结果的综合评价,使高血压...
  尿毒症是由于肾的排毒功能下降,使尿液中的废物和一些含氮的有害物质在人体内过量蓄积而引发的疾病。在该病的早期,患者多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该病进入晚期后,患者会表现为贫血、心力衰竭、精神异常和...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一般人认为只要血压低于这个水平就是正常血压,不必引起关注。其实不然,有些人的血压貌似“正常”,但实际血压已存在逐步升高的趋势,并伴有数个心血管危险因素(如吸...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医生觉得自己患了高血压,但由于工作太忙,无暇经常为自己测量血压,于是他便在每天中午“挤时间”测一次。但连续几天测出的结果都是血压不高。于是他深信自己并未患有高血压。然而事实上他的血压已...
  钾是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细胞内压力平衡、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等许多生理活动所必需的重要物质。缺钾可造成人体多个系统的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最近,科学家们还发现钾有保护血管、防止动脉壁受损的作用。缺钾...
  在高血压专科门诊的工作中,我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患者:他们虽然每天都坚持服用降压药,但血压却十分不稳定。究其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随意用药:有些患者当听到周围的人说某某药降压效果不错时,就立即买来服用,一...
  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常高于正常人。据统计,约有25%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伴有高尿酸血症。在使用利尿剂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也有约40%~50%的人伴有高尿酸血症。当高尿酸血症和高血压同时存在时,患者的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脑血管病的一种。它是指非外伤性、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或血液病等疾病时,因血压增高导致脑内血管破裂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它的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均非常高,故严重威胁人...
  血压定义的演变及其依据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年龄40~70岁之间的个体,血压在115/75~185/115 毫米汞柱之间,收缩压每增加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每增加10毫米汞柱,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一倍”。这就是说,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