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的器官损害,因此治疗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患者心、脑、肾。患者出现心、脑、肾的损害程度是医师决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世界卫生组织根据血压的分级、是否伴有心脑血管损害等情况对...
思思:很长时间以来在治疗高血压的问题上大家都采用的是西医治疗方法,史教授,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高血压是怎么形成的呢?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怎么样?
史载祥:在中医学里面没有“高血压”这个词,但是由于高血压...
随着居民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与1991年比,2002年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上升了31%,病人数增加了7000多万。高血压已经成为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
方法1:晒太阳降血压
《健康时报》曾经报道,北京天坛医院心内科主任杜凤和教授建议,高血压患者和高危人群应积极参加户外运动。因为在户外晒10分钟太阳,血压可下降6毫米汞柱。
理由:太阳光的紫外线照射可...
在我国随着高血压病人的不断增多,大部分的病人都是在医院看病后带药回家治疗。这种方法虽然方便,但在实际治疗过程中,许多新病人并不知道用药后如何观察病情等一系列的问题,他们往往缺乏正确的指导,由此而出现不少治疗...
高血压一般没有特殊症状,不容易引起警觉,很多患者直到出现心脑并发症时才去医院检查治疗。因此,早期预防高血压显得十分重要。目前认为,肥胖、中等量以上饮酒和食盐摄量过多是导致血压增高的危险因素。为了防止高血压...
上海市高血压病研究所经研究发现,气功是通过促使紊乱的大脑皮层功能改善,增强和调节人体内脏生理功能而发挥降压作用的,其中大量的实验(呼吸、肌肉、听觉、心电图和脑电图等)也证实了气功可降低血压、稳定血压和巩固...
我女儿的一个同事是妊娠高血压,用过很多方法,还经常来找我帮忙用药治疗。也不能总是服用降压药啊,我就告诉他一个方法自己在家调理,居然效果也很好。我今天告诉大家,大家有条件的话可以试试,坚持一个月左右,相信会有明显...
现将治疗高血压的有关知识归纳为5个“三”,以便于高血压患者记忆和实践。
血压程度分三级
世界卫生组织对高血压规定为三级: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 mmHg;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
近年来,看似“健康”而突然离世的名人报道有很多,他们中的多数因心脏病、脑出血诱发猝死,而猝死发生往往与血压骤然升高或严重心律失常有关。
临床研究发现,约80%的高血压患者,同时并存其他心血管疾病诱发的...
降压治疗的益处有目共睹。一项纳入61项前瞻性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血压每降低2 mmHg,脑卒中死亡和缺血性心脏病死亡风险分别降低10%和7%。但血压下降“幅度”(即血压目标值)是否越低越好?血压下降“速度”(即血压降...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又称“三因制宜”,是中医传统治病所强调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为历代医家的临床实验所证实。所谓因时制宜是指疾病相同,治疗疾病的方法与药物因季节不同而有差异,同时不同的药...
高血压患者要学习防治高血压知识,倡导科学养生。高血压的发病很隐秘,没有什么特别症状,所以很多患者在早期根本不知道自己得了高血压,甚至有些人常年高血压也没有什么症状。建议30岁以上的人应每年进行一次体检,...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疾病。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总数已达1.6亿人,比1991年增加7000多万。高血压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传统的高血压单一疗法往往效果不佳。经过多年临床实践,目前最为推崇的是高血压联合治疗。
广告...
怀孕期间,事事都要小心,稍不注意,疾病缠身。孕期高血压是准妈妈的的常见病,一般发生在怀孕24周之后,出现以高血压、浮肿、蛋白尿等症状的疾病,严重时可发生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母婴死亡。研究证实,孕期高血压对...
患者学会自测血压有助于医生更好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医学指导/珠江医院心内科教授李公信
如何自测血压?
对于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来说,自测血压是适用的。欧洲高血压学会建议,自测血压适用对象...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疾病。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总数已达1.6亿人,比1991年增加7000多万。高血压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传统的高血压单一疗法往往效果不佳。经过多年临床实践,目前最为推崇的是高血压联合治疗。
广告...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高血压综合防治研究”在北京启动。此项研究将通过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探讨适合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案。此项目将涉及全国150多个临床中心和13000多...
我患有高血压多年,同时还患有糖尿病。降血压对我来说一直是难题,常常要同时服用两到三种降压药,可最近血压还是控制不好。请问,为什么天冷血压容易升高,怎样才能有效降压?(大连路 尤女士)
名医解答:不少高血压...
2010年1月11日,由苏定冯教授主持的“血压波动性与高血压器官损伤”研究,荣获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我们走近这位海内外知名的学者,请他一一解读这项科研成果,以及为百姓健康带来的建设性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