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15克,放入杯中,加入热开水至离杯口1厘米左右,随泡随服,反复冲泡,至水淡为止。连服3日为1疗程,如能坚持1~2个疗程,常能收到消除早搏的效果。
国家药典委员会白晓菊副研究员点评:
早搏即心跳过早搏动,亦称...
本病是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方面的任何一项异常。心律失常自己可以发现,方法很简单,用手指摸腕部脉搏,可发现跳的次数是否过快过慢,跳的间隔是否相等,是否规律,这样就可以初步发现心律失常。
...
30多岁的小周在吃香蕉时,突然心跳开始加快,他觉得自己的心都快要跳出来了。正当他打算拨打“120”时,心跳过快的感觉又突然没了。后来,小周在发病时到医院做心电图检查,被确诊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河南...
近年来,对于中药单味药抗心律失常的研究较多,经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研究报告,对不同的心律失常具有作用的药物有:
对各类过早搏动均有效的药物:
室性早搏——山楂、黄连、茵陈、常山、万年青、苦甘草、半...
哈医大药理教研室主任杨宝峰教授在抗心律失常及离子通道领域的研究中,首次提出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的最佳靶点学说,并发现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的5个最佳靶点。同时,他成功地找出抗心律失常中药临床疗效弱的原因,在此基...
研究者通过二维超声心动图和电影血管造影技术记录了咳嗽时心脏各瓣膜开、闭和血流动力学的状态。他们发现,咳嗽前都伴随着深深的吸气,胸廓扩张、膈肌下降,胸部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负压。这种负压抽吸状态,使上、下腔静脉...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单纯的服药并不能逆转心脏节律失常到正常心脏节律。对于这些人来说,一套称作心脏电复律或者电击复律的程序就很有必要。
心脏电复律是用来治疗心脏节律不规则的病人。在心脏电复律过程...
在美国心脏疾病是头号杀手。每年差不多有50万美国人死于心脏病发作。其中的一半很突然地死在医院之外,因为他们心脏停止跳动。
成人心脏病发作引起死亡最常见的原因是心脏的节律失常,这也叫做室颤。
...
长期研究表明,房颤显著增加病人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在房颤门诊经常看到,有的病人刚刚步入中年,却因房颤并发脑梗塞而言语含混不清、行动不便、丧失工作能力,使家庭失去支柱;有的老年病人则因未积极正确治疗房颤而发生...
70岁的李奶奶右眼突然发黑,三天以后才到眼科就诊,眼底检查发现其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虽然住院紧急救治,无奈就诊时间较迟,视力改善不明显。李奶奶的“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就是眼科俗称的“眼中风”,属于眼科急症之...
心血管药物特别是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会加重或诱发新的心律失常,这已是临床熟知的事实,但非心血管药物所致心律失常作用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年来发现,一些非心血管药物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
房颤是心房纤维颤动的简称,是一种常见心脏病,也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顾名思义,房颤形象地描述了心房肌一根根纤维处于高频而无规律、不协调的运动状态,颤动频率在400~600次/分。早期房颤多为阵发,具有反复性和不可预测...
房颤(心房颤动)就是老百姓所说的“心脏乱跳”,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可引发死亡和脑中风。近年国际上采用的一些新疗法,可使房颤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据博士生导师、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马...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老年人口不断增多,目前已成为发病人数排在高血压、冠心病之后的第三位心血管疾病。有调查显示,我国目前约有1000万房颤患者,而心血管病专家认为实际患病人数可能达到1500...
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众多医学界人士,能否找到一种既能有效冶疗心律失常、又安全无毒的药物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从心律失常电生理机制方面探讨什么是理想的抗心律失常药...
循证医学是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新兴起的最权威的药物疗效研究方法,它是国际公认的评价药物疗效方法,其结果客观、公正、权威,所以得出的用药依据最值得医生和患者信赖。
最近,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发...
受访专家:商丽华,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心内科主任。
擅长:心血管疾病复杂疑难病症的诊治,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以及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
门诊时间:周一全天,周三上午。
最近,接到不少房...
大家都知道心跳过快可引起猝死,其实,心脏跳得太慢同样有引发猝死的危险。
检查心跳过慢的方法主要是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发现了心跳过慢,该怎么办呢?常规的治疗方法有吃药、打针等,但实际上,对于心律失常的...
心律失常是常见的疾病,据调查,每4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患有心律失常。按照发病时心率的快慢,可以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两大类。
目前西药治疗心律失常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它的毒副作用,而且...
高山奇葩雪莲花,首次被发现含有可抑制心房纤维性颤动的天然成分。不但如此,沪港科学家成功实现该成分人工合成,并发展为一种药物先导物,现已申请国内外专利。这项历经5年取得的创新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心血管学科头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