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
焦点:一半心衰归因于高血压,90%的心衰患者有高血压史。
高血压与心力衰竭的关系非常密切,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人群中40%~50%的心力衰竭归因于高血压。
对策:积极控制血压,有效减少心衰的发生率和死...
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我国城乡居民平均每日每人盐摄入量为12克,其中农村12.4克,城市10.9克:北方约为每12g-18g,南方约为每天7-8克。北方地区高于南方地区。与此对应的是,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增...
“茶为万病之药”,是唐代医药学家陈藏器对茶的多功能保健作用的高度评价。中医学认为茶叶苦、甘,性凉,入心、肝、脾、肺经。苦能泻下,燥湿,降逆;甘能补益缓和;凉能清热、泻火、解毒。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认为:“茶体...
甜菜又名菾菜,原产于欧洲西部和南部沿海,从瑞典移植到西班牙,是热带甘蔗以外的一个主要糖来源。叶子也是一种蔬菜。
甜菜是一种蔬菜等众多生菜、菠菜、和大部分绿色叶菜高硝酸盐。饮食硝酸盐帮助增加一氧化...
大大的啤酒肚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带来健康隐患。调查数据显示,在高血压患者中,1/3为肥胖人群;在肥胖人群中,约半数患有高血压。
体重减少5公斤,血压下降4毫米
《美国高血压杂志》上公布了这样一项研究:美国...
糖尿病高血压严格上说,糖尿病高血压不是一个疾病的名字,它指的是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为了称呼方便,我们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情况简称为糖尿病高血压。临床上许多高血压病人,经常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较多地伴有高血...
高血压病人的合理膳食
饮食与高血压有很大的关系。摄盐过多可使血压升高,饱餐与甜食易使人发胖,肥胖易使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的饮食中,既要保证充分的热量、脂肪和必需蛋白质,但又不宜过量。适当的多吃含...
营养八宝糊可助稳定降血压
我和老伴同龄,今年82岁,同患高血压已有20多年了。自从患病,就开始服药,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越来越严重,由每天服药一两次,增加到三四次,由服一种降压药,增加到服三四种联合治疗,血压...
一:高血压患者多喝点脱脂牛奶
高血压患者一般都知道低盐、低脂饮食有助于血压控制,于是对喝牛奶是否有好处往往容易产生疑虑。其实,高血压患者多喝点牛奶,特别是脱脂牛奶,以及多吃些奶制品,对降低血压能起到...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禁忌有:
1、酒:饮酒可使心率增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还可促使钙盐、胆固醇等沉积于血管壁,加速动脉硬化。大量、长期饮酒,更易诱发动脉硬化,加重高血压。
因此高血压患者应...
根据大阪外国语大学保健管理中心一个研究组的报告,醋对高血压患者相当有益。研究人员让一组成年高血压患者每天饮用含15到30毫升苹果醋的饮料,8周之后,这组患者的血压比另一组未服用醋饮料患者的血压下降了15到30毫...
正常的血压与合理的膳食是分不开的,国际公认的<a href="http://jbk.39.net/keshi/neike/xxgnk/49037.html
" target="_blank" class="blue">高血压</a>发病的三大危险因素为超重、高盐摄入和中度以上饮酒,这些...
中医将食物大致分为五类:酸、苦、甘、辛和咸。中医专家指出,预防高血压,在选择食物上要注意五味的合理搭配。
专家说,预防高血压有饮食口诀,即:“半斤牛奶二两肉,一斤蔬菜八两谷。一个鸡蛋五克盐,水果绿茶享清福...
很多人都知道高血压病人要低盐饮食,但很少有人知道,补充足够的钙和钾也能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因为增加钙的摄入,可以使外周血管扩张,有利于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钙还有利尿作用;钾可以防止高食盐摄入引起的...
猕猴桃是一种营养丰富,具有高度医药疗效的药食同源保健食品,原产我国,有悠久历史。其果实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具有滋补强身、清热利水、生津润燥等功效。
猕猴桃的果肉细嫩多汁,味道酸甜可口,很多人都很爱吃。在...
高血压患者只吃素食,一点肉都不吃,拒绝一切动物蛋白和脂肪的摄入,其结果是血管弹性变差,结果会导致血压居高不下。
严格素食不利于控制高血压
常听一些身患高血压病的朋友说:“我可不敢吃肉,否则血压更高...
在日常生活能接触到的食品中就有很多具有降压作用,足以与降压药媲美。
芹菜味甘、性凉、无毒,具有健胃、利尿、凉血、调经功效。高血压患者有头痛脑胀,颜面潮红,精神易兴奋的症状,可将新鲜芹菜包括叶、根洗...
根据大阪外国语大学保健管理中心一个研究组的报告,醋对高血压患者相当有益。研究人员让一组成年高血压患者每天饮用含15到30毫升苹果醋的饮料,8周之后,这组患者的血压比另一组未服用醋饮料患者的血压下降了15到30毫...
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增高。据200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全国营养调查显示,高血压患病率大约为18.8%。按这个比例,全国现在有2亿多的高血压患者。
有望通过钠钾平衡盐达到限盐...
其实,在肥胖症和糖尿病急剧泛滥的背后,不是遗传基因的变异,而是生活饮食方式发生了变化。从代谢综合症入手全面控制危险因素,降低心血管病发病十分重要。
这几天,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部住进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