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胡大一等60余位专家参与修订的2011版《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15日正式出炉,其中新增了分级降压达标、综合危险因素防控以及个体化治疗等内容。   共识起草...
  高血压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疾病,特别是在中老年人中的发病率特别的高。有很多人因为觉得高血压只是给身体带来了一些不适,没有特别大的伤害。所以就忽视了它,其实这是不对的。高血压的病因有很多,根据一项研究发现,绝望也...
  专家指出,妊娠、更年期等独特的生理性因素,都对女性心血管病造成影响。因此,在女性心血管疾病防治过程中,应关注这些危险因素。   据介绍,全球女性每年新发心脑血管疾病860万例。我国男性高血压患者总人数虽高...
  跷二郎腿是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姿势,德国科学家日前发现,心脏病发后还能做出这种姿势的患者恢复更快,且死亡风险比做不到这一点的患者更低。   目前心血管突发性疾病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死亡率第三高的病因,也是...
  研究认为,长期摄盐过多不但可以使不少人血压增高,而且还会直接损伤全身各处的血管,引起血管硬化,导致心肌梗死或肾脏功能衰退。所以,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宜清淡低盐。   当然,同样吃得咸,并非每个人都会患高血压,只有...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与肥胖男孩相比,肥胖少女患高血压的风险大得多。这会让她们成年后患中风和心脏病的风险大大增加。   研究人员在美国生理学协会会议上公布这一研究结果。   有关联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
  只要家中备有一台设备,慢性病患者就能随时监控重点的几项健康指标。如果出现异常,信息会发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责任医生看到信息后,会及时和患者通电话,进行用药治疗或生活方式指导,如果有必要,医生会给患者直接预约大...
  据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研究人员新近开发出一种新型蛋白质药剂,可治疗心脏炎症,避免心肌发炎受损。   研究人员用白细胞培养出蛋白质注射剂,用于治疗心脏病发作后出现的急性炎症。初...
  10月15~16日,2011中国(国际)第9届现代救援医学论坛在天津召开。论坛期间,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举办了现代医学救援装备及技术研讨会,旨在提高卫生应急处置能力,促进医学救援设备及技术发展。   开放气道(Airway)—人工...
  10月22日上午,首届中国胸痛中心高峰论坛(以下简称:高峰论坛)在广州恒大酒店隆重召开。参与本次高峰论坛的嘉宾有我国著名心脑血管疾病专家胡大一教授、刘坚教授等,他们均是来自国内急诊和心血管专业的一批顶尖级专家,据...
  近日,美国硅谷多家知名公司纷纷倡导“站着办公”,此举旨在针对久坐危害健康。医学研究指出,每天坐6小时以上易患心脏病和癌症。   据统计,53.2%的办公室职员“每日久坐办公5-8小时”, 25%的人甚至“每日坐8-12...
  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研究中心的学者研究发现,一项简单的血液检测可鉴定吸烟者的肺毒性与心脏病风险。该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主办《动脉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生物学杂志》上。   主要研究者Rohatgi...
  秋季已经来临,天气逐渐转凉,很多朋友一不小心就会“中招”惹上了感冒,特别是心脏病患者特别受感冒“青睐”,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心脏病患者在秋季就需要“明哲保身”,下面,把一些日常保健的要点跟大家分享: ...
  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测试了1700名13-17岁青少年的指标。结果发现,体重指数越高,收缩压高的机率就越大,肥胖男孩和女孩发生收缩压偏高的几率分别是体重正常同伴的3.5倍和9倍。   研究人员分析指出,虽然早期研究...
  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因为卒中而永久致残……在中国,卒中也已成为取代肿瘤的居民首位死亡原因。   卒中...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养猫可以使罹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几率降低至少三分之一。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19日报道,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人员调查了4435名30岁至75岁人士,其中约一半受访者在家中养猫。   研究...
  感染人类乳头状瘤病毒病毒(HPV)致癌菌株的女性,甚至在没有心血管疾病传统危险因素存在时,其心血管疾病(CVD)和卒中风险也会升高。   加尔维斯顿德克萨斯大学医学分校(UTMB)的研究人员首次对CVD和HPV的潜在关联进行...
  一项调查显示,以某一医院住院的40岁至50岁的冠心病患者为例,看男女比例是多少。结果发现,男女患者比例为7:3,而去年到现在该院住院的四十岁的冠心病患者中,男性患者人数至少是女性的一倍。市心血管病医院急诊科一位医...
  10月28日是全国第12个男性健康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男性健康,创建幸福家庭”。记者从城区几家医院了解到,冠心病正成为影响男性健康的一大“杀手”,尤其是应酬多、运动少、喜欢抽烟喝酒的四五十岁中年男性,正逐渐成为...
  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生物学家斐里德-穆拉德博士新书《神奇的一氧化氮》签售会在北京举行。谈及防范心脑血管疾病的方法,穆拉德建议人们多吃水果、蔬菜、杂粮,少吃煎炸食品,降低体重。他还特别指出,葡萄籽中含有大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