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患高血压 监测有学问!


  大家知道,糖尿病与高血压存在密切的关联。有资料表明,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者患高血压的几率高54%。罹患高血压,必须非常重视。测量血压简单易行,患者可以自己掌握正确测量方法,并经常监测和做记录,学会如何判断血压的异常,这对疾病控制有极大益处。通过细心观察、严密监护,病友可以成为自己的保健医生,及早发现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

  影响血压的因素很多,监测血压时要加以充分考虑。

  1.年龄 随年龄增长,血压会有所升高;

  2.时间 早晨低、傍晚高;

  3.睡眠 睡眠不好会导致血压升高;

  4.情绪 情绪不好会导致血压升高;

  5.温度 气温低会使血压升高;

  6.生活方式 吸烟、酗酒、吃盐多等等习惯会使血压升高。

  7.运动 测量血压前,至少要平静10分钟,而不要在剧烈运动后立即测量。

  运用不同的方法测量血压,对辨别糖尿病并发症有一定帮助。

  测量卧立位血压

  测量卧立位血压可以判断有无自主神经病变。

  首先,让接受测量者以平躺的姿势测量上臂血压,然后站立起来再测一次。正常情况应该没有明显差异。如果立位血压比卧位的低,收缩压降低超过20mmHg,舒张压降低超过10mmHg,可以判断有自主神经病变的存在。

  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一种,可导致直立性低血压,患者在猛然起身时会出现眩晕或昏厥,发生意外、受伤。

  测量上下肢血压

  测量上下肢血压可以判断外周血液供应情况。

  通常都是测量上臂血压,在脚踝处测量可以得到下肢的血压值。正常情况下,下肢血压比较高,下肢与上肢血压值的比值,正常应该在1~1.4之间。

  如果发现下肢血压比上肢低,说明下肢动脉缺血已经形成。如果下肢与上肢血压比值低于0.9,说明存在轻度的供血不足;如果比值低于0.5,则为明显缺血,可能出现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患肢不运动时发生疼痛);如果比值低于0.3,则极有可能发生组织坏死,出现糖尿病足溃疡。

  同理,测量两上肢的血压;可以辨别有无上肢动脉缺血。正常人左右上肢的血压相差不超过2~4mmHg,如果两侧相差过大,则表明降低的一侧有动脉血管病变的可能。

  通常,血压较平稳的病友可以每周测量1~2次,在血压波动时,至少要每天测量1~2次。最好在晨起7~8点和晚上7~8点测量血压。

  小编推荐:保心“抗旱”的小药丸!  推荐“治糖+降压”好药物!

心血管科热文精彩推荐
葡萄酒有效防心血管病
心脏病变都写在脸上
高血压用药11大疑惑
治好高血压 7点必看
引发高血压的危险动作
胆固醇扣动猝死"扳机"
合理膳食向心梗说NO
牙多黑血管就有多"黑"

 更多心血管疾病知识尽在>>>中国第一心血管疾病门户

(实习)

相关阅读:

早睡早起身体好?《欧洲心脏杂志》:晚10点前入睡心血管病风险大增
胸痛超过5分钟就该警惕
年过40的要留意了!若你的血压超出这个范围,赶紧上医院
夏季是高血压高危季?坚持几项用药原则,关键时刻救命
得了心肌炎如何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