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坦”家族并没有钙拮抗剂家族那样悠久的历史,但发展壮大的速度却很快。1995年,第一个家族成员氯沙坦诞生,现在已有包括氯沙坦、缬沙坦、依贝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依普沙坦、奥美沙坦在内的多个成员,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血压、心力衰竭、肾脏病等疾病的治疗中。
“沙坦”家族正式的名号,叫做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II是机体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重要生物活性物质,主要通过血管紧张素II受体发挥生物学效应,在心血管系统功能调节及水钠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高血压、心力衰竭、肾脏病等疾病的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所谓阻滞剂即阻止它发挥作用的药剂)。它是继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等降压药物,即“普利”家族)之后,新一类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重要药物。
“沙坦”家族主要有以下三大功用——
降压作用
“沙坦”家族诞生以来,其降压作用得到了充分的证实。几乎每一个家族成员都首先以有效的降压效果获得“准生证”。作为一类新型的降压药物,与“普利”家族相比,两者有相似的降压作用,但无“普利”家族的干咳和血管性水肿等不良反应,可用于“普利”家族不能耐受的患者,也可作为降压药物直接替代“普利”家族使用,部分患者两类药物也可联合应用。
相关阅读:
早睡早起身体好?《欧洲心脏杂志》:晚10点前入睡心血管病风险大增
胸痛超过5分钟就该警惕
年过40的要留意了!若你的血压超出这个范围,赶紧上医院
夏季是高血压高危季?坚持几项用药原则,关键时刻救命
得了心肌炎如何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