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的表现  (1)失水或水过多:正常肾脏可以对水代谢进行较大范围的调节。肾衰时由于浓缩功能不良,夜尿、多尿,加上厌食、呕吐、腹泻,易引起失水,由于肾排水能力差,多饮水或补液不当,易发生水潴...
  1.肾功能代偿期:正常人的肾小球滤过率为每分钟120毫升。此期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至30-60毫升/分,肾单位减少约20%-25%。此时肾贮备能力虽已丧失,但对于排泄代谢产物,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能力尚好,故临床上无特殊表现,血...
  概述   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其终末期又称尿毒症,可由各种病因引起,主要是慢性肾炎,其次是肾盂肾炎、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等。我国每年死于尿毒症者约占人口的万分之一,原发病多发生在青少年,终末...
  利福平(RFP)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肝脏毒性和胃肠道反应,急性肾功能衰竭(ARF)较为少见。但其较特殊的发病过程及临床表现需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现将我科最近收治的3例RFP相关ARF及国内其他医疗机构报告的24例RFP相关ARF作...
  随着各类药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各类药物引起的肾脏损害发生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目前已经发现的药源性肾脏疾病几乎包括各种类型的肾脏疾病,如:急性肾衰竭(ARF)、慢性肾衰竭、肾小管-肾间质疾病以及肾小球或微血...
  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的病因多种多样,可概括为两大类:   一、肾中毒 对肾脏有毒性的物质,如药物中的磺胺、四氯化碳、汞剂、铋剂、二氯磺胺(dichlorphenamide);抗生素中的多粘菌素,万古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先锋...
  急性肾功能衰竭可以根据原发病史,少尿和尿改变的特点作出诊断。但需与功能性(肾前性)少尿相鉴别,上述血、尿检查可资鉴别,但在实际工作中,多借助液体补充或甘露醇、速尿利尿试验来协助判定。在30-40min内静脉输入10%葡萄...
  一、尿液检查 尿少、尿量≤17ml/h或<400ml/d,尿比重低,<1.014甚至固定在1.010左右,尿呈酸性,尿蛋白定性+~+++,尿沉渣镜检可见粗大颗粒管型,少数红、白细胞。   二、氮质血症 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但氮质血症不能单独作...
  在肾衰竭的最初阶段,通常没有任何症状来警告病人他/她的肾脏不能正常工作了。这也是为什么经常进行尿液和血液检查非常重要的原因。有时即便病人自我感觉良好,但健康检查的结果也会显示出患肾脏病的一些迹象。 然...
  您知道慢性肾功能衰竭吗?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发生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基础上缓慢出现的肾功能减退,直至衰竭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也就是说只要能引起肾脏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或局部病变最终都能发展到肾功能衰竭),主要的表现就是...
  影响慢性肾衰预后的因素,有以下几种情况较为常见:   (1)原发肾脏疾病本身与慢性肾衰预后密切相关。   (2)各种感染是最常见的影响慢性肾衰预后的因素,其中以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最为常见。   (3)尿路梗阻也是影响预后...
  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又称慢性肾功能不全,是发生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晚期的一个临床综合征。是由各种原因所造成的肾单位严重破坏,肾实质不可逆转的损害,临床上出现以蛋白质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严重阶段,为各种肾脏疾病持续发展的共同转归,主要表现为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和全身各系统症状,又称为尿毒症。可归属中医的‘关...
  早期预防:慢性肾衰的早期预防越来越引起专家学者们的重视。早期预防,又称"一级预防"是指在慢性肾衰发生前即开始预防。包括对肾脏病的早期普查,对肾脏病和可能累及肾脏的疾病的积极控制,以防止慢性肾衰的发生。 2.延...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半数以上是由慢性肾小球肾炎发展而来。这部分病人常有肾炎病史及慢性疾病过程。个别病人可能没有肾脏病史来诊时即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另有五分之一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是由慢性肾盂肾炎发...
  您知道慢性肾功能衰竭吗?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发生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基础上缓慢出现的肾功能减退,直至衰竭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也就是说只要能引起肾脏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或局部病变最终都能发展到肾功能衰竭),主要的表现就...
  延缓CRF的病程进展的若干措施:   (1)消除CRF恶化危险因子(如前所述)。   (2)坚持对CRF病因的治疗:如慢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IgA肾病、糖尿病肾病等,都需要坚持长期治疗。   (3)饮食治疗:应用低蛋白、低磷...
  做好慢性肾衰患者的皮肤护理,是预防皮肤感染、褥疮及有关并发症的一项重要工作。   由于慢性肾衰患者的肾脏不能把体内有毒的物质排泄出去,易引起皮肤瘙痒,甚者奇痒难忍,常使患者失眠。此时应避免用力搔抓,防止皮肤...
  由于近年来野生人参濒于绝迹,高丽参亦药源缺乏,故目前入药以人工栽培加工品为多。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入脾、肺经,主要功效为大补元气,益气生津,宁神益智。人参在慢性肾衰中应用较广,也可称之为一味专药,它用于以下...
  心血管疾患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并发症,50%的尿毒症病人死于心血管疾患。慢性肾功能衰竭心血管并发症主要有高血压、心功能衰竭、心包炎和心肌病。   高血压患者血压多为中度升高,部分患者血压高达30、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