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猝死”带来的三大误区

  猝死发病快、危害大,看似不能预防。如若建立科学健身观念,做到正确预防,运动猝死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在健身过程中,需要走出以下误区。


  误区一:运动量越大越好 出汗越多越好

  专家认为,运动量过大也是猝死的原因之一。运动量过大时,人体需要的血液量和氧气量突然增加,供给量相对减少,心脏循环系统不堪重负,锻炼者的心脏出现急性缺血,导致心脏骤停。对于普通人来说,要掌握合适的运动量。每周有氧运动3至5次,中间要隔开进行休息,每次锻炼时间30分钟,微微发汗、稍稍气喘为好。

  误区二:集中锻炼 突击运动

  很多人意识到锻炼的必要性,但是平常又抽不出时间,因此周末拿出大块时间去集中锻炼。或者长期不运动,突然开始大强度的锻炼。事实上这种做法非常有害。平时不运动身体已经形成了生理和机体平衡,大运动量训练时,心肺功能无法适应,身体机能跟不上,就会导致身体超负荷。科学锻炼一定要循序渐进,长期坚持。

  误区三:最佳运动时间是早晨

  很多人认为早晨或晚上睡觉前是锻炼最佳时间。其实,早上人体各器官都在恢复中,此时锻炼容易造成身体供给不足,另外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早上锻炼容易病发。晚上睡前锻炼会因为高度兴奋无法入睡。普通人每天运动时间以上午10至12时和下午15至19时为宜。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可以在下午及晚上适量运动。

  推荐阅读:心脏病悲剧的“危险警示”

心血管科热文精彩推荐
葡萄酒有效防心血管病
心脏病变都写在脸上
高血压用药11大疑惑
治好高血压 7点必看
引发高血压的危险动作
胆固醇扣动猝死"扳机"
合理膳食向心梗说NO
牙多黑血管就有多"黑"

 更多心血管疾病知识尽在>>>中国第一心血管疾病门户

(实习)

相关阅读:

早睡早起身体好?《欧洲心脏杂志》:晚10点前入睡心血管病风险大增
胸痛超过5分钟就该警惕
年过40的要留意了!若你的血压超出这个范围,赶紧上医院
夏季是高血压高危季?坚持几项用药原则,关键时刻救命
得了心肌炎如何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