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交替之时 留神心脏病!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许多人认为冬季是冠心病的高发季节,而忽视初秋时节心脏病发作的危险性。其实,岛城的立秋后的天气更加闷热潮湿,立秋后,岛城的气温连日攀高,市民感觉比酷暑盛夏气温更高、湿度更大,让人感到身体不适。在海慈医疗集团急诊室、心内科、神经内科,我们了解到近日接诊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的病人较前有所增加,心内科病房每天都能收治5、6名患者。家住四方区的80岁的张大爷,患有脑血栓疾病10余年了,近日老人出现了烦躁、呕吐的现象,还伴有发热的症状,起初家人以为天气炎热,过两天就好了,今天早上老人出现了胸闷、憋气,全身大汗的症状,家人随即将老人送至医院急诊室救治,经过心电图检查显示老人是急性心肌梗死发作,立即收入病房进行治疗。

  据了解,每年初秋的时候,特别是天气闷热,空气中湿度升高时,医院收治的心脑血管病人就会明显增多,近日来,海慈医疗集团中、西医心内科接诊了10余名心肌梗塞、心绞痛发作的患者。专家说:人体对气温变化极为敏感,气温的骤然升高或降低,都可能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的发生,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病的患者在炎热闷湿的天气里应注意合理的养生保健,防止病情反复加重,身体出现不适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救治不及时,错失治疗的最佳时机,给身体带来更大的伤害。

  海慈医疗集团中医心内科的李洁主任提醒市民从以下几点入手,做好秋季的养生,防止疾病的发作。

  1.静心养性。医学研究表明,人在高温下容易心情烦闷、紧张、抑郁,由此引发的心血管事件也会上升。传统医学认为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火性为阳,阳主动,炎热的夏季最易心神不宁,所以,夏天首先要静心,心静自然凉。应尽量避免过度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不良刺激,避免参加炒股、搓麻等刺激性较强的活动,可以借助听音乐、钓鱼、打太极拳等来保持心理平衡,情绪稳定。

  2.清淡饮食。炎热的天气出汗多,人体水分通过汗液大量蒸发,血液黏稠度升高,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血凝倾向,严重时可引起心肌梗死或脑卒中。所以夏季不要等到渴了才喝水,应及时补充水分,如有条件可以常喝绿豆汤、菊花茶、荷叶茶等饮料,既可补充水分,又能清热解暑。夏季,人的消化道功能减退,食欲下降,饮食宜清淡,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如苦瓜、西瓜等,可适当吃一些黑木耳、银耳、豆制品、瘦肉、鱼类、鸭肉等,尽量少吃油腻食物。

  3.适当运动。活动锻炼宜在清晨较凉爽时进行,切忌在烈日下锻炼。活动强度要适量,时间不宜太长;当天气闷热、空气中湿度较大时,应减少户外活动。外出应戴遮阳帽并备足水,随身携带硝酸甘油、消心痛、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等抗心绞痛药物。当天气闷热时,室内可以开启空调,但温度不要太低,一般以26℃左右为宜。

  4. 充足睡眠。初秋时节天气燥热,而且昼长夜短,人们往往得不到很好的睡眠,而休息不好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诱因之一。由于暑热,晚间入睡较晚,早晨不宜过早起床,中午要适当休息,以补充睡眠。

  推荐阅读:对付冠心病试试中药外敷法

心血管科热文精彩推荐
葡萄酒有效防心血管病
心脏病变都写在脸上
高血压用药11大疑惑
治好高血压 7点必看
引发高血压的危险动作
胆固醇扣动猝死"扳机"
合理膳食向心梗说NO
牙多黑血管就有多"黑"

 更多心血管疾病知识尽在>>>中国第一心血管疾病门户

(实习)

速效救心丸

适应症:
行气活血,祛瘀止痛,增加冠脉血流量,缓解心绞痛。用于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详细]

最高零售价:¥59.8

健客网:健客大药房CFDA

更多>>

相关阅读:

早睡早起身体好?《欧洲心脏杂志》:晚10点前入睡心血管病风险大增
胸痛超过5分钟就该警惕
年过40的要留意了!若你的血压超出这个范围,赶紧上医院
夏季是高血压高危季?坚持几项用药原则,关键时刻救命
得了心肌炎如何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