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时节是一年之中人们最容易得病的时期之一。在我国民间,早已有“可度三九,难耐春寒”之说。从医学道理上分析,此时易患心肌梗死,与一些老病号一下子不能适应季节的变化,特别是气候由寒冷转向温暖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早春时节宜防心肌梗死。
我国大陆的春季天气特点为:时而冬冷,时而夏热,忽而干燥,忽而阴湿;气压亦时高时低,很不稳定。春天吹来的寒风,对人体的刺激很大,如果总是把春风当成送暖而疏忽大意的话,往往会由于这种寒冷的突然袭击而患感冒。在春季生活中,有的老年人由于患有冠心病,经不住气候的骤然变化而易突发心肌梗死。
医学研究认为,“倒春寒”的冷空气,是促发心绞痛的罪魁祸首。实验证明,当骤然吸入5℃~10℃的冷空气时,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往往会出现类似心绞痛的改变。
由于寒冷的刺激,心肌耗氧指数增加,交感神经兴奋,末梢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左心室负荷加重,使心肌缺氧。另外,寒冷还可能激发冠状动脉痉挛。统计资料表明,有67%的心肌梗死病人发病与寒冷相关。
更多心脑血管疾病知识尽在>>>中国第一心脑血管疾病门户
(实习)
相关阅读:
早睡早起身体好?《欧洲心脏杂志》:晚10点前入睡心血管病风险大增
胸痛超过5分钟就该警惕
年过40的要留意了!若你的血压超出这个范围,赶紧上医院
夏季是高血压高危季?坚持几项用药原则,关键时刻救命
得了心肌炎如何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