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早期都要经过糖耐量低减(IGT)阶段,即餐后2小时血糖≥7.8 毫摩尔/升而     对大量糖代谢异常者所作长期前瞻性研究证实,餐后血糖水平符合糖尿病诊断者易发生糖尿...
  怪圈一 血糖偏高,但算不上糖尿病,不必服用降糖药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围是3.9~6.1毫摩/升,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范围是6.1~7.8毫摩/升。所以,超过上述两个标准的人,其体内血糖调控机制已经存在缺...
  南瓜,又称倭瓜,有补中益气、润肺化痰等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常吃南瓜有助于糖尿病的防治,这是因为南瓜中含有丰富的果胶和微量元素钴,果胶可延缓肠道对糖和脂质的吸收,微量元素钴是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相对性低血糖,即在治疗期间,患者原血糖较高,经用降糖药(尤其是胰岛素)后在短时间内血糖下降过快或下降幅度过大,出现低血糖症状,但测血糖仍在正常范围。低血糖的表现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肾上腺素样作用,包括:出汗、心慌...
  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降糖药,于是有人担心长期服药会伤肝肾,还有人说糖尿病肾病就是吃药造成的。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焦凯指出:事实上,任何降糖药都不会伤肾,伤肾的药国家是不会批准生产的。而...
  日前,由番禺区医学会主办、何贤纪念医院承办的“糖尿病最新指南和治疗的新进展”学术会在何贤纪念医院多功能会议室召开,100名来自区内各基层医院的内科医生参加了讲座。   为更好地将有关糖尿病的最新知识和防...
  今年1月至6月,四五五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收治一型糖尿病6例,其中新诊断病例3例;发病2年至4年病例3例。治疗后,新诊断病人出院时治愈2例,好转1例;发病2年到4年病例出院时好转3例。   1型糖尿病是比较多见的严重...
  这个问题的延伸性很大,不能简单地用能或不能来回答,因为这两者的发生背景和治疗方向是不同的。   西药是现代医学的产物,它追求的是一种快速缓解病痛的作用,降糖西药便是以降血糖为主,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治疗效果不...
  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宜早不宜迟。服用二甲双胍和生活方式干预已组成早期糖尿病治疗的“黄金拍档”,有利于血糖控制达标,预防糖尿病进展过程中导致的各种脏器并发症。   以往对早期糖尿病人的治疗,通常以纠正不良的...
  降糖药是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措施,当患者认真进行了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减肥等治疗2~3个月后,空腹血糖未达到6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8毫摩尔/升时,则需尽早开始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约有3/4的病人服用...
  王大爷是位退休工程师,患糖尿病十多年,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知之甚多,不仅经常自己调整降糖药物,而且还热心地指导周围的糖尿病病友用药,被小区里的居民称为“王专家”。     前段时间,王大爷起床后觉得头晕,自己用血糖...
  误区一:查出糖尿病就用药     一般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应先进行饮食控制、坚持适当的体力活动、生活有规律、保持情绪稳定、肥胖者减肥,观察1~2个月左右。如果经过这些措施处理后血糖控制满意,就可以坚持非药物...
  目前一般认为,葡萄糖耐量减退(IGT)是糖尿病的前期表现,尤其是 2型糖尿病。有报道,IGT患者在5~10年内,有1/3可转变为糖尿病病人,1/3可恢复正常,1/3仍维持不变。但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之间IGT的转归也存在差异。     IGT既...
  美国卫生官员近日召集20家制药公司和国际基因专家探讨糖尿病新疗法。专家们认为,大多数糖尿病由众多基因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和现代生活方式引起,糖尿病种类有许多,针对性治疗很重要。   为什么身患糖尿病的多是肥胖...
  对于患者来说,名目繁多的药物使他们眼花缭乱,不知所从。有的患者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听说某人吃某种药感觉好,自己就买来试试,渴望通过频繁更换药物,寻找到灵丹妙药来根治糖尿病。结果往往不但愿望没有实现,还会出现严...
  糖尿病似乎是这样的:它让人们感到自己做错了什么,但实际上有些时候什么也没有做错。   伴随糖尿病而来的是无法预知的波动和挫败,甚至当你完全遵循健康护理专家建议时,也会如此。比如,像我这样的教育者告诉你,去接...
  抗糖尿病药物种类繁多、名称各异,令人眼花缭乱;抗糖尿病药物广告铺天盖地、句句动情,使人无所适从。人们不禁要问:“什么是最好的抗糖药物?“是越贵越好”还是价廉物美为上;是进口药好,还是国产药适宜;是降糖效果越强持续...
  糖尿病患者当发生高血糖时,大家一般可以通过下面的七种基础方法来让血糖降回到正常范围以内。   (1)下顿饭少吃点儿、去掉一次零食或改吃血糖生成指数(GI)较低的食物由于对于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只需让自己的...
  究竟有没有糖尿病?   根据1999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有典型的“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症状,空腹血浆血糖≥7.0毫摩/升和(或)餐后2小时血浆血糖≥11.1毫摩/升,即可确诊为糖尿病。...
  由于糖尿病人需要终身服药,很多患者对长期服药的副作用很担心。那么,各种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口服药都有哪些副作用呢?该如何避免这些药的副作用?为此,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减药量老太太血糖回升   王老太太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