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因胰岛素分泌不足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典型临床症状为口渴、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严重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但尚有许多病人并无上...
孕早期 服药可以不人流
意外怀孕对于不少家庭都是惊喜,然而对于糖尿病患者则没有那么轻松。因为患者在发现怀孕前为了控制血糖一直在服药,而怀孕时应将口服降糖药更换为胰岛素的观念在人们的脑海里早已根深蒂...
基于近年来陆续揭晓的一系列循证医学研究新证据,英国健康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更新了2型糖尿病诊疗指南。本指南充分参照了该领域最新的研究结果,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与监测做出了积极、稳妥、循证、务实的建议...
就绝大多数患者而言,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的、可影响全身各个脏器和组织的、可防可治的慢性疾病,注意到以下几点,有利于糖尿病的控制及其并发症的防治。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制,劳逸适度。
...
两年前,家住会城的卢先生,突然食欲大增,一顿饭可以连吃7碗饭,胃口大得惊人,但让人不解的是,食欲的增加非但没有使体重增加,反而使体重锐减,一个月内卢先生足足廋了20公斤,同时感到身体不适。经检查,发现卢先生患了糖尿病。 ...
冬季北方气温低,需要注意的健康问题确实不少,尤其是那些慢性病患者,更容易受寒冷天气的影响出现危险状况。不久前马季先生突发心梗去世,与他有多年的糖尿病及心脏病病史不无关系。因此,在这个季节,慢性病患者要更加留意...
研究表明,在其他配菜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糖尿病人早餐进食稀饭后,第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的血糖含量,都比进食以等量大米煮成的干饭高出约1/3,几乎和进食用温开水冲开的相同能量的葡萄糖水平差不多。
专家提醒,糖...
很多糖友容易犯这个错误,可是别忘了血糖正常是在药物帮助下正常的,所以你一停药血糖马上反弹,而这种反弹比第一次调整的时候治疗更困难。而且生活中各种应激情况时血糖也会增高,如情绪波动、失眠、感染发热、劳累等都...
很多患者都知道糖化血红蛋白测的是一个阶段的平均血糖水平,要控制在6.5%以下。但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将糖化血红蛋白很好地控制在6.5%以下,对于高于6.5%的患者还应注意到具体的数值,因为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数值在不同...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越来越多的人身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折磨。据医生介绍,糖尿病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其并发症。
并发症危害猛于糖尿病
目前,糖尿病已被发达国家列为继心血管疾病及肿瘤之后的第三大疾...
随着对糖尿病认识的不断深入,糖尿病的治疗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传统治疗方案相比,新的治疗理念更趋于科学和理性,更接近疾病的本质,其核心内容就是强调早期、联合、强化和保护胰岛细胞。
1、从单纯降糖向控...
糖尿病的治疗和康复包括五个方面:对病人和家属进行教育:控制饮食;运动治疗;合理用药;自我监测,被称为“五驾马车”
⑴ 、对病人和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调整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状态,使其认识患糖尿病在一...
科学家已经确认了一种由人体脂肪生产的新荷尔蒙,他们认为这可能推动治疗糖尿病和其他与肥胖相关疾病的新技术诞生。
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Gokhan Hotamisligil领导的科学家周四发表在《细胞学期刊》上的文章...
在召开的美国糖尿病协会第68界科学年会(ADA)上有学者首次报道强化降糖治疗会对具有高危的2型糖尿病患者带来损伤,这些损伤是以前未能认识到的。
这是由美国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进行的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险性...
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饮食,但有些患者认为自己认真吃药、打针就行了,不想放弃口腹之欲。河北医大三院内分泌科主任王战建指出,无论是用胰岛素还是口服降糖药的糖尿病患者,都必须通过饮食治疗使糖尿病达到更好的控制。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眼部并发症,以视网膜微血管损害为最显著的特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糖尿病病程关系密切,其发生率随糖尿病病程延长而增高。有研究报告,糖尿病病程在5年以下者眼底改变为3...
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环节,是整个治疗体系的基石。可以说没有良好的饮食控制就没有良好的糖尿病治疗效果。所以,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应该特别重视饮食治疗。
饮食控制不是无限制节食有的糖尿病病人为了达...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UF)的科学家近日喜获国际儿童糖尿病基金会(JDRF)1040万美金的资助,他们将成立一个研究中心,致力于研发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基因疗法。
由于糖尿病的发病被认为同人体内多种基因和许多...
研究证实,人类血压水平自115/75 mmHg起,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心血管事件发生危险以及全因死亡率呈几何级数增加。糖尿病患者中的高血压患病率远高于无糖尿病者。在没有肾损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约为70%。...
继2006年《ADA-EASD高血糖管理共识》之后,2007年我国推出了新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与国际指南相同的是,提倡进行早期、安全、有效的降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一经诊断,就应该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加用药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