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当发生高血糖时,大家一般可以通过下面的七种基础方法来让血糖降回到正常范围以内。   (1)下顿饭少吃点儿、去掉一次零食或改吃血糖生成指数(GI)较低的食物由于对于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只需让自...
  糖尿病的治疗是综合治疗,目前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主要是:   ①糖尿病教育;   ②饮食治疗;   ③运动疗法;   ④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胰岛素、中药);   ⑤血糖监测。由于每一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及生活...
  糖友们会经常到医院复查疾病情况,常因为准备材料不全,导致复查效果不佳。做好10个准备,不但更加顺畅,高效。而且可以更全面的让医生了解病情。   1.携带平时使用的降糖药物就诊,最好备有药物的外包装和说明书,可以...
  今年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是“Disadvantaged-Access to care for all——克服不利因素,使所有糖尿病患者都能得到优质的糖尿病服务”。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提出这样的一个口号,这是因为许多糖尿病患者不能得...
  旧式木桶是用20余块一样长的木板,两个铁圈紧箍成筒状再加上筒底制成的。任何一块木板延长,容积并不增加,但是任何一块木板缩短,木桶容积则会减少到缩短木板一样高度的容积,其他未缩短的木板也就失去了作用,这就是木桶原...
  肖海鹏,医学博士,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中山医学院副院长,内分泌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副会长,长期从事糖尿病与其他内分泌代谢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   正常人的血糖不是一...
  在糖尿病患者和肥胖患者的生活词典里,“糖分”是需要被重点避讳的。疾病当前,曾经对甜食有特别喜好的患者不得不“忍痛”忌糖,这“管好嘴”的代价是以牺牲生活乐趣为前提的。有一部分患者隔三岔五买一些甜食犒劳自...
  有史以来全球最大规模的糖尿病临床研究——IMPROVE研究,中国结果发布会日前在北京举行。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杨文英教授和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顾问委员潘长玉教授指出,该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使用...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慢性疾病。目前,全球约有1.2亿糖尿病患者,其中我国约占1/5。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就业压力的逐渐加大,以及人民生活生活方式的改变、年龄构成的日益老龄化等因素的...
  国华盛顿大学Robertson等回顾了胰岛细胞移植的历史,并对胰岛细胞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Robertson等指出,随着糖尿病患者接受胰腺移植成功率的提高,胰岛移植的存活率也迅速提高。多项评价移植成功的指...
  专家认为,糖尿病复杂性、危害性并非一般,仅依靠单纯的药物治疗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科学的防治办法应该是采取集营养膳食、并发症防治、康复理疗、心理干预等于一体的“四对一”个体精细化诊疗模式。只有采取这种诊...
  对于糖尿病的防治来说,有“三个五”。如果能够做到这“三个五”,就能让人们不得或晚得糖尿病,得了糖尿病的人也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减少并发症,像正常人一样健康地、高质量地生活。   第一个五:预防五要点   多懂...
  糖尿病前期是任何类型的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一个过程,属于糖尿病的第一阶段。   一开始,只有体重增加,患者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但这时,体内已经在悄悄发生着变化——身体在调动一切力量来适应体重的增加,如需要...
  相信不少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人,一定有这样的体会:每天定时服用不计其数的药物,为了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看着别人吃好吃的东西,却只能望而兴叹,吃饭前也要精打细算;成天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生怕哪天可怕的并发症会一触...
  不贪食 糖尿病人的饮食应严格按医生规定的饮食疗法进食。   不过饥 过度饥饿会导致低血糖,严重时会引起饥饿酮症,因此饥饿时可适量进餐。   不贪杯 平时进食以不饮酒为宜,赴宴时亦应婉言谢绝饮酒。   不多...
  继发性糖尿病是指由于已知的原发病所致的慢性高血糖状态,糖尿病是这些原发疾病的一种并发症。一般而言,在原发病得到根治后,继发性糖尿病可以痊愈。   那么,常见的继发性糖尿病有哪些呢?   内分泌疾病与继发性...
  对于使用胰岛素控制糖尿病的病人来说,有两笔必不可省的费用:   1.血糖仪和试纸。血糖稳定的患者,每周测定1—2次血糖。血糖比较稳定但正在用胰岛素者,每周选一天测定4次(空腹+三餐后2小时)的血糖。血糖不稳定者,尤...
  糖尿病治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控制血糖。不少人都知道,血糖达标讲究“5678”,即空腹血糖低于5.6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别超7.8mmol/l。但在专家看来,控糖指标要“看人下菜碟”。老幼要宽松,术前、青年应从严。   老...
  在临床应用上,主要用于长期血糖居高不下,或是忽高忽低等脾肾两虚、胰岛素抵抗、受体不敏感,以及出现尿蛋白等肾功能减弱等症状,可提高免疫力,增强受体的敏感性,提高胰岛素的使用率以及保护、恢复肾功能,消除尿蛋白。针对...
  徐梓辉 博士后,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从事内分泌代谢病专业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十多年。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症和多发内分泌腺疾病诊治,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卫生科研指令性项目、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