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 患者邓某某,女性,42岁。21年前出现口渴,多饮,每天饮水量约5000~6000ml,尿量增多,尿量与饮水量持平,夜尿增多,3~4次/夜,容易感到饥饿,多食,每天主食超过1.5斤。体重下降约10公斤,伴有恶心、呕吐,因昏迷到当地医院就诊...
李先生今年40岁,患2型糖尿病已10年。多年来他很少到医院就诊,也一直没有接受正规治疗,血糖长期不达标,日积月累,现在已经悄然出现手脚麻木、眼底视网膜病变、蛋白尿、糖尿病肾病等多种并发症,生活质量非常差。面...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普通的抗过敏药可以帮助患有糖尿病的实验鼠减肥并控制血糖。这项研究也许可以为人类开发新的糖尿病药物提供思路。
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肥胖症和糖尿病患者的脂肪组织中含有...
患者问: 我是9年糖尿病史的患者,我在患糖尿病以前有3年的高血压病史,患糖尿病后采取多种口服降糖药联合控制血糖,又同时口服多种降压药控制血压,但病情控制的很不理想。
现在空腹血糖在11.0~13.0mmol/L...
糖尿病属内分泌系统疾病,但近年研究提示,糖尿病与人的心理、情绪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些临床观察阐明,糖尿病发作与灾难性事件有关,特别是酸中毒或昏迷常被认为是由情绪激发所致。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1型糖...
老王是一名退休干部,最近一段时间老王食欲特别好,真是“吃嘛嘛香”,饮水量也比平时多很多,但是体重却下降了,人也感觉乏力,起初老王没当回事,但是有个老哥们提醒了老王,说“您这不是三多一少吗?该不是得了糖尿病...
临床应用了某些药物后,有的病人血糖水平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使用这些药物治疗过程中原来无糖尿病病史的人发生糖尿病,而糖尿病的患者应用这些药物后血糖控制恶化。
药物致糖尿病机理
①降低胰岛细胞cAM...
一起来认识维生素D 维生素D是一大类固醇类衍生物的统称,其家族中最重要的成员是D2和D3。它们主要具有抗佝偻病作用,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植物中不含有维生素D,但维生素D原在动、植物体内都存在。
植物中...
糖尿病是发病率很高的一种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每100个人中就有4个糖尿病患者,而这个数字在2025年将达到5.4%,总患病人数为3亿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也是逐年上升,目前我国糖尿...
脾瘅晚期由脾瘅初中期逐渐发展而来,症状较前两期更加明显,代谢异常指标也比前两期明显增多.此时患者多勉强工作,有心无力,曰“难”。
具体表现为:与前两期相比,此期患者明显感觉体力下降,精力不济,以往胜任...
一旦确诊患有糖尿病,接下来就需要确定所患的类型。糖尿病分为以下三大类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针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治疗方法也不相同。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5%。
...
随着长期大量临床实践资料的积累和证明,发现有些观点和方法以往认为是正确的,现在看来与临床结果并不一致,需要做出新的认识,提出新的改进方法。
一、糖尿病治疗的前移 防治对象需要前移到糖耐量正常人群 ...
治糖尿病药罗格列酮不增加心血管风险 最近,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罗格列酮不会增加心血管方面的风险。
这项名为RECORD(评估罗格列酮对糖尿病患者心...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中庸之道,凡事有度。同样,糖尿病治疗也要把握“度”的问题,以免过犹不及。糖友中常见的“过度”有以下六种:
一是降糖过度。有些医生患者过度强调降糖达标,认为在正常范围内越低越好。可是,血糖...
x 我今年42岁,身高160厘米,体重90公斤。两年前,我被确诊患有糖尿病,现在我的空腹血糖是8毫摩尔/升左右。刚患上糖尿病时,我每天都在3餐后服用优降糖进行治疗,血糖虽有所下降却未能达标,而且体重还增加了。后来...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糖尿病的人也越来越多。目前我国每100人中约有3~4人得此病。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中就有三大“中流砥柱”,分别包括口服降糖药和注射胰岛素,以...
目前,越来越多的心血管临床医生开始关注血糖问题,这对全面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近年来的许多强化降糖临床试验的结果又给我们带来许多困惑,特别是一些阴性结果让人误以为血糖管理并不重要,因此,认...
良好地控制血糖一直是糖尿病治疗的主要目标。尤其是当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提示,随着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降低,各类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均有所下降时,人们更加重视血糖的控制。但是,降糖并非糖尿病治疗的全...
2型糖尿病患者除了高血糖外,常同时存在高血压、血脂异常及肥胖,这就是所谓的代谢综合征。其中每个单一疾病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它们聚集在一起,使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因此,为了有效地防治糖尿病的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