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 “世界糖尿病日”,今年世界糖尿病日主题是“糖尿病教育与预防”,呼吁人们以更全面的糖尿病防控知识武装自己,用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抵御、控制这一困扰人类的慢性病。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市民在平时多了解糖...
中年人若遇到下列情况,必须引起高度警惕,应考虑有潜在性糖尿病的可能。
阳痿——据统计,男性糖尿病患者并发阳痿的高达40%~60%,特别是中年肥胖者,更应警惕。
排尿困难——据统计,糖尿病患者出现排尿困难为42.3...
今天是世界糖尿病日,口号是“了解糖尿病,控制糖尿病”——
阅读提示: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2009年至2013年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均为“糖尿病教育与预防”。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由人体内...
糖尿病病人如何面对性能力的下降,在生活中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对您的建议:
1.接受现实,树立信心
首先,病友要了解勃起功能减退是由糖尿病导致的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等因素引起的,而且随着病程及年龄的...
经过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出院时应完成四件事,才对糖尿病“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了解食物升糖指数:每天该吃多少主食、蔬菜、肉类,患者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住院期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活动量等个体情...
保持血糖平稳是每位糖尿病患者梦寐以求的事,我当然不也不例外。从2008年9月9日检查出糖尿病的那一天开始,我就与糖魔进行了不屈不饶的抗争,半年多来,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使自己的的血糖逐渐趋于平稳,我是怎样使自己...
老妈被诊断患上糖尿病,你担心60 岁的她也担心30 岁的自己,上次体检发现血糖指标偏高,你紧张得吃不下晚饭,尤其是同龄人罹患糖尿病,让你开始更切近地感受到了这种富贵病的威胁。
更有专家预计,到2020年平均每10个...
得了糖尿病究竟应该怎么办?初始治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什么才是糖尿病控制的关键所在?近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珠江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蔡德鸿在解答“新糖友”的常见疑问时指...
冬季,血糖水平最容易升高,这是因为一方面气温降低会刺激人的交感神经,使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引起血糖波动。另一方面冬天运动减少,食欲增加,也引起血糖升高。
专家认为,糖尿病人在冬季应该更加重视定期检...
对于糖尿病的防治来说,有“三个五”。如果能够做到这“三个五”,就能让人们不得或晚得糖尿病,得了糖尿病的人也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减少并发症,像正常人一样健康地、高质量地生活。
第一个五:预防五要点
多懂一...
连日来的降温让北方地区早早进入了冬天。在天寒地冻的季节,糖尿病人难道只能躲在家里吗?当然不是。美国“糖尿病护理”网络杂志日前撰文,专门教给患者冬季户外活动的防护技巧。
测:血糖仪用前捂一捂
血糖...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患者大多为肥胖体型,尤其是腹部肥胖者居多,饮食结构大多数不合理。通过强化教育显示患者的饮食、运动行为、心理状态、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等代谢指标有明显的改善(P均<0.05),说明糖尿病血糖...
社会人群中的10%-12%患有糖尿病,还有20%的人处于糖尿病前期的高血糖阶段。寒冷的冬季影响血液循环,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患者冬季发病明显增多。“在冬天到来、气温骤降时,糖尿病人最重要的是保护好自己的双足。一旦发...
进入秋冬季节,老年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出现呼吸道、胆道、泌尿道感染,而且很多患者感染症状不明显,安徽省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陈晓雯提醒广大患者,感染会导致血糖升高,血糖升高又会加重感染,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高度...
对普通人来说,得次感冒可能不算什么,但对年老体弱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很可能就是个“坎儿”。因此,郭晓蕙教授提醒广大糖友,由于存在基础病,和普通人比起来,糖友预防流感的策略既有相同点,也有一定的特殊性。
1.坚持...
测:血糖仪用前捂一捂
血糖仪是糖尿病患者必备的检测设备。对于喜欢户外活动的病人来说,选择血糖仪应考虑如下一些因素:
1.重量:血糖仪重量应尽可能轻。2.使用方便:选择只需要双手便可轻松完成测试的血糖仪,免...
就绝大多数患者而言,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的、可影响全身各个脏器和组织的、可防可治的慢性疾病,注意到以下几点,有利于糖尿病的控制及其并发症的防治。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制,劳逸适度。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殳雪怡指出,糖尿病患者如果要想将血糖控制得比较平稳,就必须坚持规律的生活,这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常常熬夜 血糖波动大
卢先生是一家外资企...
问:糖尿病患者应该以什么心态应对糖尿病?
答:1、战略上重视
2、行动上主动
3、树立信心
第一个建立在他对糖尿病正确的认识,如果没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他不可能主动的跟你配合进行治疗,所以首先要有...
面对日益严峻的“甲流”疫情,免疫力低下的糖尿病患者更易被感染。那么糖尿病患者该怎样防范呢?专家指出,保证足够的睡眠、室内保持通风、勤洗手等都是有效预防“甲流”的措施。不过,最有效的方法还是接种“甲流”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