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瑞金医院内分泌科专家透露,糖尿病在本市已显示出年轻化趋势,预防年龄已从40岁以上人群向前大幅推进到14岁的青少年。
专家提醒,从目前来就诊的青少年患者中发现,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常来自不健康生活...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的申桂菊老师从事糖尿病门诊教育多年,尤其在糖尿病的运动疗法方面有很多实践经验。
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申老师指出,有的糖友习惯把一天的锻炼都集中在上午,吃完早饭后就去锻炼,锻炼2-...
如今,她学会了食品交换份法,坚持每天写饮食日记,调整自己的运动方式,更找到了一个神秘的武器——食品秤。现在她的饮食精确到克,每种食物都按照交换份的要求严格配比。
她知道了一份大虾有4-5个,一份鱼只能吃80克...
(实习) 宴席上,推杯换盏,往往左一口右一口,不知不觉就吃多了。糖尿病患者出门赴宴前可以吃上1根黄瓜或1个西红柿,先让低糖、低脂、低盐的食物占领胃的一部分空间。
争取自己点菜如果是朋友、熟人聚会,要事先声明自己...
我今年69岁,患糖尿病已经19年,至今没有出现并发症,血糖等各类指标均控制在正常或基本正常范围内。现在身体状况良好,一切如常人一样,平均每天读书、看报、写作达五六个小时。
近几年,我先后发表文章30余篇,约20万字...
不少糖尿病患者五六十岁时,牙龈就开始浮肿,、出血,牙齿大部分松动、脱落,咀嚼东西困难。个别患者即使血糖控制达标,牙齿也全部脱落。
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来说,本来就受到多方面的限制,牙齿不好更是雪上加霜,只能吃...
来自饮食:
1.摄取碳水化合物,应有50%~60%的热量来自碳水化合物;
2.摄取适量蛋白质,应占总热量的12%~20%以上;
3.减少脂肪摄取量;
4.多吃纤维食物;
5.减少胆固醇量;
6.使用代糖;
7.谨慎...
进入冬季,早晚温差大,感冒的人增多。专家指出,由于感冒容易导致糖尿病人血糖紊乱,糖尿病患者应特别注意预防感冒。
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于正常人,感冒之后,糖尿病患者痰内富含糖分,易成为细菌培养基,进而导致...
11月14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糖尿病日。近几年,糖尿病正以惊人的速度增加:2000年我国有2000万糖尿病病人,按目前的趋势,2010年将有6000万糖尿病病人。得了糖尿病如果仅仅是少吃点,少喝点,也没有什么,孰不知,这是一个...
案例:
阿雪怀孕28周了,最近多了一件烦心事:在例行产检中她被医生检查出血糖高,患有“妊娠糖尿病”。她很奇怪:自己以前没有得过糖尿病,平时也不爱吃甜食,怎么会好端端地患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属于高危妊娠,怀...
6年前因患严重脑出血,在治疗中发现患了2型糖尿病。从此就算过上了糖尿病患者生活,在医护人员和亲人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我终于走向康复。后来,在我过糖尿病患者生活的日子中,我除了积极治疗脑出血后遗症,又开辟了第二战...
为终身疾病。住院时应教会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出院后,可采用家庭护理,请医护人员定期随访指导,在可靠的监护下,进行正常的工作学习。
一、饮食:糖尿病患者饮食护理极为重要,需长期控制。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制定家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其发病与大吃大喝、不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有明显关系。上班族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应酬增多.运动时间减少等因素,其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那么,得了糖尿病后,还能...
专家指出,注射胰岛素操作不规范将直接影响血糖控制
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办、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教育和管理学组承办的“2010年国际糖尿病教育管理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专...
“乐活族”是一个西方传来的新兴生活形态族群,以健康及自给自足的形态过生活,其核心理念为“健康、快乐、环保、可持续”。他们吃健康的食物与有机蔬菜、穿天然材质的棉麻衣物、骑自行车或步行、练瑜伽健身、听心灵...
如果已出现高血糖,即使没有自觉症状也应立即接受治疗。治疗以饮食法为中心,避免饮食过量,减少脂质和糖分的摄入,特别注意不要摄入过多含有大量果糖的水果。下面,我们向您介绍几类能够降低高血糖的食物。
1、洋葱...
案例:
一名仅有31个月大的孩子天天身患1型糖尿病之后,天天的酮症酸中毒症状有所好转,但血糖却居高不降。父母在热心人的介绍下将其转至省医院南岗分院内分泌科主任谢晓滨热情地接待了这位“小糖人”,检查后,再次...
一要注意保暖
秋冬季节是心梗、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早晨、夜晚气温下降,血管收缩,血糖很容易上升,所以糖尿病患者外出旅游前要留意天气变化,格外注意保暖,以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突发。
二要适量运动
...
听病友们说,初患糖尿病时怕得“不得了”,同时也听说,有的病友几十年血糖控制很好,真是“了不得”。从“不得了”到“了不得”,经历了一个漫长、艰难、抗争的过程,总结他们的经验,发现糖尿病病人必须坚持“五不得”。
...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各个器官都可能受牵连,口腔也不例外。其中最常见的口腔疾病是牙槽骨骨质疏松、牙周感染、牙齿松动、牙根面龋、鹅口疮、颌面疖痈。糖尿病患者该如何解决这些口腔疾病呢?
牙槽骨骨质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