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后会得糖尿病吗?
胰腺的生理功能包括外分泌和内分泌,其内分泌功能是由散布在胰腺中的胰岛完成的,胰岛中的B细胞是负责分泌胰岛素的,而胰岛素是人体内惟一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胰腺炎可以引起胰腺组织...
近年来的科学研究发现,不良精神因素也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
糖尿病的基本病理在于胰岛素分泌量的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胰岛素的分泌量除了受内分泌激素和血糖等因素的调节之外,还直接受植物神经的影...
有些人经历了大手术或放、化疗后得了糖尿病,这是因为手术、放疗、化疗等有创性治疗可能使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都处于较低的功能状态;另外,有些化疗药物可能会对胰腺造成损伤,导致部分胰岛B细胞损伤或死亡,胰岛素分泌...
本月14日是第17个“世界糖尿病日”,也是联合国首次将该纪念日更名为“联合国糖尿病日”。昨日记者获悉,根据深圳此前调查显示,全市糖尿病患病率为4.23%,专家表示城市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
据统...
青春期是从性未成熟到具有潜在性生育力的过渡时期。在此期间,第二性征开始发育,激素及代谢变化亦随之发生。由Ⅰ型糖尿病引起的明显代谢紊乱,可干扰青春期激素与代谢改变的正常进程,而发生于青春期的急剧代谢变化,也同...
高GI值食物增加女性糖尿病风险
其中一个研究还发现在美国黑人女性中,谷类纤维摄入的增加与2型糖尿病患病率的降低相关。
在一个研究中,美国波士顿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专家们对1995年收集到的超过40000份美...
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物,此外,有研究发现,在某种程度上,母乳喂养降低了婴儿发生1型糖尿病的危险性。但是,母乳喂养有可能影响您的血糖控制。以下这些信息也许您以前并不知道:
母乳的形成需要很多的能量,因此在您...
锌有影响内分泌的多种功能,锌跟胰岛素连结成复合物,起着调节和延长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缺锌易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易得感染性疾病,会加重糖尿病的病情。锌存在于多种食物中,动物性食物含锌丰富,且吸收率高,牡蛎、鲱鱼含...
正常时,进餐后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增多,而在空腹时分泌胰岛素会明显减少,因此正常人血糖浓度虽然随进餐有所波动,但在胰岛素的调节下,能使这种波动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而如果缺少胰岛素这把金钥匙或者金钥匙坏了不能正...
Ⅰ型糖尿病发病与遗传有一定关系。1973年以来各国研究发现,在Ⅰ型糖尿病人群中有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8、B15、DW3、DW4、等,中国人则与B17、BW54、DR3、DRW3有关。同时发现在Ⅰ型糖尿病的直系家族中,人类白细胞抗原...
英国一个研究小组在最近一期《柳叶刀》杂志发表文章指出,通过对芬兰12000名新生儿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后发现,补充维生素D的婴儿患Ⅰ型糖尿病的概率比没有补充维生素D的要少80%。Ⅰ型糖尿病在刚出生几个星期的...
据英国广播公司7月16日报道,英国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每天喝一品脱牛奶可以大大减少男性患糖尿病和心脏病的机会。该研究发表在《流行病学与公共卫生》杂志上。
英国加的夫大学的研究人员是对2375名年龄在45岁...
最新一期美国《自然遗传学》杂志刊登一篇研究报告称,一个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发现,Ⅱ型糖尿病与前列腺癌症有关联。
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临床医院肿瘤科主任何·伊·马约尔多莫参与了该研究项目。他在研...
中文大学医学院一项研究发现,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患糖尿病机会高达八成,而糖尿病患者罹患肝病的机会也会大大提高,显示两种疾病有密切的关连。脂肪肝和糖尿病在本港属常见疾病,据医管局的数字,本港约分别有一成半及一成...
webmd医学新闻2002年1月6日:瑞典专家在日前发表于《柳叶刀》杂志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提出警告说,为了避免其后代成年后过早患糖尿病,孕妇(尤其是那些处于孕期最后五个月者)应当尽快停止吸烟。karolinska研究院的sc...
据bbc9月23日报道:儿童接受骨髓移植,从长远来看有患糖尿病的危险。这种骨髓移植,是将相匹配的捐献者骨髓移植到患者体内,用来唤发患者的免疫系统的活力。这一措施往往是救患血癌(如白血病)儿童的最后一着棋。但是,目前...
不是腹中的胎儿越大越好,孕妇如果患上妊娠期糖尿病,会给母婴带来极大的危险,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
妊娠期糖尿病的原因主要是怀孕中因激素的改变,饮食结构的改变,造成对糖的耐受力下降,因而血糖升高,但生育后...
一些女性糖尿病患者很注重血糖、血脂等项目的检查,而忽视尿常规检查,使得女性患者很容易患无症状尿路感染。
河南省中医院陈兰云教授解释,糖尿病患者血糖高,随之尿糖含量也高,尿呈酸性环境,细菌极易在酸性环境下...
糖尿病时全身很多脏器及组织均可发生病理改变,但其病变性质和程度很不一致。有些为糖尿病所特有,有些则缺乏特异性。就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来说,病理改变也不完全相同。
(1) Ⅰ型糖尿病的胰腺病变
在Ⅰ...
随着年龄增长,人们发生多种疾病的几率显著上升,尤其是发生慢性疾病的现象更为明显。更年期的体内激素调节功能紊乱,机体糖耐量降低,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减弱,加之体力活动减少,因而血糖在更年期更易上升,甚至发生糖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