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因素:和1型糖尿病类似,2型糖尿病也有家族发病的特点。因此很可能与基因遗传有关。这种遗传特性2型糖尿病比1型糖尿病更为明显。例如:双胞胎中的一个患了1型糖尿病,另一个有 40%的机会患上此病;但如果是2型糖尿病,...
  李明龙等检测了我国汉族人2型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对照人群的主要节俭基因β3AR基因Trp64Arg变异频率,并探讨该基因突变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研究发现: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均存在β3AR基因Trp64Arg变异,但两组变异频...
  (1)糖尿病家庭史 因糖尿病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病症。直系亲属中有糖尿病病人的人,患病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对此情况应进一步检查确诊。   (2)肥胖 明显肥胖并进食后2~3小时有心慌、出汗、手抖和乏力、饥饿等低血糖...
  应美国退伍军人服务部(DVA)的要求,医学研究所回顾了以前的有关研究结果,早年,美国空军的报告显示,退伍军人六十年代在越南常接触一种丛林除叶剂----橙色剂,使2型糖尿病发病率增加。   最近几年,DVA研究了这些报告,但...
  妊娠过程中初次发现的任何程度的血糖水平升高,不论是否需要胰岛素或单用饮食控制,也不论分娩后这一情况是否持续,都可以认为是妊娠期糖尿病。大约有4%的准妈妈们会发生妊娠期糖尿病。   事实上,在妊娠期间,因为内...
  我国是一个酒类消费大国,酒文化久负盛名,饮酒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个领域。同样,饮酒与健康,特别是饮酒与糖尿病的关系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有研究表明,饮酒与糖尿病发病之间存在着U型或J型关系,也就是说,适量饮酒...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Ⅱ型糖尿病患者逐年大幅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天即有3000~5000糖尿病新发病例,而糖尿病的控制状况更是不容乐观。1997~1998年全国27个大、中医院两次调研显示:近6500例糖尿病...
  1.年龄超过45岁,特别超重或肥胖(体质指数大于24);   2.有糖尿病家族史;   3.血脂异常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1毫摩/升,甘油三酯≥2.75毫摩/升);   4.有高血压(成人血压≥140/90毫米汞柱) ;   5.有妊娠...
  儿童2型糖尿病逐年递增   儿童糖尿病已越来越受到国际上的重视,2007年WHO糖尿病日首次成为联合国糖尿病日,其主题就是,儿童与糖尿病。历来儿童糖尿病以1型为主,但最近几年,儿童2型糖尿病有明显增高的趋势,并且随着肥...
  有妊娠并发症,如多次流产、妊娠中毒症的人。在妊娠期间,雌激素增多,一方面可以诱发自身免疫,导致胰岛β细胞破坏;另一方面,雌激素又有对抗胰岛素的作用,因此,多次妊娠可诱发糖尿病。   体重减轻而找不到原因的人,特别...
  肥胖与糖尿病孰因孰果?应该说肥胖2型糖尿病、代谢性高血压、痛风、血脂紊乱等均与肥胖关系密切,可视为肥胖的并发症。对肥胖引起的并发症,治并发症为标,治肥胖为本。不治疗原发病,单靠药物降血糖,是治标不治本。对于肥...
  铬常为有害元素,系指高价铬(Cr6+),它具有很强毒性;   而人体需要的是低价铬(Cr2+、Cr3+),铬的作用部位是细胞膜上的胰岛素敏感部位,参与糖和脂肪等的代谢,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激活胰岛素和葡萄糖耐受因子(GTF),并把葡...
  由于肥胖人口比例增加和人平均寿命延长,2010年我国糖尿病人口总数将猛增至8000万~1亿人,并且患者的低龄化趋势加大。这支庞大糖尿病后备军中是否有你熟悉的身影?   我们把容易得糖尿病,但血糖目前还正常的人群称...
  实际上,胰岛素不仅调节血糖的高低,它还是我们体内其他两大营养物质——脂肪和蛋白质的重要调节因素。所以在糖尿病患者中,当胰岛素的生物调节作用发生障碍时,常伴有脂质代谢的紊乱,出现脂质代谢异常,俗称血脂异常。  ...
  众多专家认为,糖代谢异常是糖尿病性动脉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脂代谢异常亦为糖尿病性动脉硬化形成的关键问题。其发生机制如下:   (1)长期高血糖水平对血脂代谢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可引起血清甘油三酯的升高...
  糖尿病主要I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20岁以下的青少年及儿童绝数为I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然而,近年来Ⅱ型糖尿病年龄逐渐下降。  据合肥市一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马维青教授介绍,糖尿病之...
  蝙蝠是唯一一种演化出真正的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之前对蝙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仿生学以及病原传播、携带体等。而   德国生态学家经过研究发现:以蜜糖为食物的蝙蝠燃烧糖的速度比地球上其他任何哺乳动物都快,甚至...
  美国和法国科学家近日研究阐明了钠依赖葡萄糖转运蛋白(SGLTs)的结构,该蛋白的作用在于将葡萄糖“泵”进细胞。这类蛋白在慢性腹泻的治疗中得到应用,每年挽救了数百万患病儿童的生命。弄清这类蛋白的结构将有助于加速...
  医学人员经过调查发现长期的睡眠缺乏的人员中患糖尿病的概率要大于睡眠良好的人群,这是因为长期失眠可能会导致人体应激系统激活或影响碳水化合物代谢,而这两点都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因素,因此,长期睡眠不好的人都容易...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老年人肝脏产生的某种特殊蛋白质含量水平越高,患Ⅱ型糖尿病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意味着这种蛋白质可以作为糖尿病早期预防的“警报器”,将来科学家还可能在此基础上开发出糖尿病新型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