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是中老年病,然而事实上糖尿病却是“童叟无欺”,小孩也一样未能幸免。先天性糖尿病又称儿童患糖尿病,它的发病率远远比成人少,但从小儿的整个群体而言则并非少见,而且近年无论是1型还是2型均有...
  糖尿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公元前400年,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及《灵枢》中就记载过“消渴证”这一病名。世界上最早确认和治疗糖尿病的医生是中国唐代名医王焘。   糖尿病主要表现为人体血液中糖分...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控制血糖非常重要,但很多病人把血糖看得太重,而忽略了血脂的控制。其实,糖尿病患者要“糖脂”一起抓。   血脂异常危害更大   血糖过高会加重胰岛细胞损害,但这只是得病后才出现的。血脂异常...
  据统计,目前糖尿病发病年龄较之十几年前提早了二三十岁,甚至只有1岁多的婴儿也因急性糖尿病被早早送进了医院。一份调研据显示:北京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已占全部糖尿病人数的5%,并且每年以近10%的幅度上升,青少年中2型...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肾两脏主宰人之生长、发育、衰老。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脾肾两虚之象,也是老年性糖尿病的主要病机。   老年性糖尿病比较特殊,由于年老体弱,脏腑亏虚,气血运行不...
  糖尿病人经常因为害怕病情波动而不敢外出旅行。实际上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一定的运动(如适度的旅行)有利于减轻体重,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代谢紊乱,调整情绪,对糖尿病人而言是利大于弊。只要病情稳定,...
  王先生半年前发现大腿根部皮肤反复瘙庠,医院中医科皮肤科反复看,药物外洗、外抹兼内服反复治疗,病情时好时坏就是不见痊愈,后来在朋友的提醒下抽血查血糖才发现患上严重的糖尿病,餐后血糖值高达23,出现酮中毒,立即被收...
  研究表明,酸、甜、苦、辣四味中,最易让人接受并产生亲切感的是甜味,喜甜食可以说是人的本能反应。根据某健康组织最新的调查结果,每位女性年均消耗64公斤甜品。“糖衣炮弹”如影随形,时刻准备侵入您的身体安营扎寨,并...
  有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已有糖尿病患者1。75亿,至2025年将达3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亦在急剧增高,从19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增加了4-5倍,估计现已有糖尿病患者5000万,成为世界第...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各个器官都可能受牵连,口腔也不例外。其中最常见的口腔疾病是牙槽骨骨质疏松、牙周感染、牙齿松动、牙根面龋、鹅口疮、颌面疖痈。糖尿病患者该如何解决这些口腔疾病呢?   牙槽骨骨质疏...
  正常生理状态下,血糖值并非恒定不变。一天当中的不同时间(如餐前与餐后)或是在非同日的同一时间,血糖往往有一定波动,只是波动幅度不大,血糖曲线相对平缓。这主要依赖于机体具有非常精细的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使血糖在...
  对象与方法   对象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2年,符合1999年WHO 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本科以上学历100例,女41例,男59例,平均年龄64.3岁。   方法 ①一般资料调查:包括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受教育水平等。②2型糖尿...
  世界糖尿病日即将来临。昨天中国糖尿病学会在沪披露,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超过10%,出现糖尿病高发病、高预发人群的严峻趋势。专家警告,糖尿病患病年龄已大大提前,30-40岁男性“大腹便便”者最易患病。专家建议:45岁前就...
  笑可降血糖   日本医学家在一项研究中,让21名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连续两天接受午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在第一天血糖测定前1小时,他们听枯燥无味的讲座。第二天同一时间则听日本相声,令他们开怀大笑。   结果显示...
  实际上,在糖尿病的发展过程中,异常汗出是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一个重要的机体信号,有6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将出现排汗障碍。   很多糖尿病患者患病后感觉非常容易出汗,这汗有的还出得“蹊跷”:半...
  调查显示,入院的冠心病患者多为稳定性心绞痛,其中糖调节受损的比例为36.4%,糖尿病的比例为26.5%。对于这类患者来说,同时有糖代谢异常是一种极大的危害,因此,空腹血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联合应用是必要的。对于以往...
  李大爷是环卫工人,辛辛苦苦扫了几十年的马路,终于把一双儿女拉扯大。这两年,儿女们都工作了,按理说李大爷的舒服日子也该开始了,可李大爷却高兴不起来。原来这段时间,李大爷不知怎么回事,被反复腹泻缠上了,每天都有十几次...
  李先生今年40岁,患2型糖尿病已10年。多年来他很少到医院就诊,也一直没有接受正规治疗,血糖长期不达标,日积月累,现在已经悄然出现手脚麻木、眼底视网膜病变、蛋白尿、糖尿病肾病等多种并发症,生活质量非常差。面对残酷...
  许多糖尿病患者化验血脂时,会发现血甘油三酯明显升高,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也会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常有偏低。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多有这些血脂异常呢?这是因为人体内的糖代谢与脂代谢关系...
  对于单纯的糖尿病或血脂异常,患者都有许多药物可供选择,要使血糖或血脂达标并非什么难事。可在很多时候,糖尿病与血脂异常并不是独立出现的,而是两个“狐朋狗友”“结伴”危害人们的健康。对于血脂异常兼有糖尿病的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