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常的血压标准为:收缩压低于130mmHg,舒张压低于85mmHg。由于血压的升高是很难直接感受到的,因此定期测量控制血压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定期测量记录血压变化,医生才能及早发现高血压病症,并且在病症初期阶段就采...
  研究人员通过调查发现,海豚患有成年型糖尿病,但却有能力随时停止患病状态,也能随时进入患病状态。因此,科学家认为,解开这个谜底,或许会为人类带来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法,并且有可能是彻底根治糖尿病的方法。   参与此...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各种并发症,许多糖尿病患者都是先出现了并发症状到医院检查,才发现糖尿病的。糖尿病并发症几乎可以涉及到人体的每一个系统组织,血糖过高如果影响到心脏会引发冠心病,影响大脑则会引发...
  近来,一些使用预混胰岛素类似物的读者给本报打来电话,询问用了胰岛素后血糖控制已经达标,是否需要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高妍教授在诺和诺德公司组织的首届联合国糖尿病日媒体...
  近几年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糖尿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不断升高,而且其并发症之多,也逐渐为人们所知。白内障、肺结核、胃轻瘫、腹泻、便秘、皮肤化脓性感染、动脉硬化、心脏病、肾病、神经炎……人体没有一个器官...
  大肠癌是我国十分常见的消化道肿瘤,目前手术方法成熟,疗效确切。但如果患者合并糖尿病,就会增加治疗难度和患者痛苦。去年5月至今,该院普外科对43名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大肠癌患者进行了空腹血糖及糖耐量试验。其中空...
  研究显示,糖尿病已成为继肝炎之后导致肝癌的又一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发生肝癌的危险比健康人群高约3倍。天津市肿瘤医院肝胆肿瘤科主任宋天强提醒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血糖保护肝脏,最好每年定期进行肝脏B超和甲...
  核心提示:近几年来,糖尿病人年轻化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荆楚网消息(楚天金报)记者郑志方通讯员高翔实习生张淑君报道:近几年来,糖尿病人年轻化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昨日,中南医院专家经过统...
  美国科研人员在《糖尿病护理》杂志3月一期发表文章说,母乳喂养的婴儿长大后患Ⅱ型糖尿病的几率较低。   南卡罗来纳大学的伊丽莎白·迈耶·戴维斯在与同事合写的这篇文章中说:“儿童肥胖症和年轻人患Ⅱ型糖尿病...
  研究结果表明,肥胖可能是未诊断的糖尿病最好的一个独立预测指标。   9月~10月出版的《家庭医生杂志》上,糖尿病筛查结果表明,肥胖可能是未诊断的糖尿病最好的一个独立预测指标。   荷兰Radboud大学Nijmegen医学...
  此前,当糖尿病患者出现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且尿有甜味的“三多一少”典型症状时,中医才会做出消渴病的诊断。   仝小林率领的课题组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被现代医学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绝大多数没...
  日本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细胞·代谢》杂志网络版上发表论文说,对于处在极度饥饿状态的人来说,醋酸在其维持能量供应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生命体内,代谢产生的三磷酸腺苷(ATP)是身体运动及维持体...
  一个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近日发现,糖尿病和高血糖可能与人体生物钟和睡眠模式的异常有关。相关论文12月7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遗传学》。   研究人员分析了两组非糖尿病者的遗传组成,一组为2151个法国人,...
  如果不是因为经常口渴、乏力,谁能想到让十几岁的孩子去检测糖尿病?   在门诊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就遇到这样的高中生,都是男孩,体重超重,经常感觉乏力、口渴、多饮、多尿和体重下降。一检查才发...
  如今的糖尿病在发展中国家流行特别广,且变成了一种“流行病”。据卫生部2006年发布的信息,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已达3%;市六医院在上海中心城区的调查结果显示,上海社区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达8%左右,还有11%左右的人存...
  尿糖检查法诊断糖尿病,至少有80多年的历史,由于检查方法简单、有效、无痛、方便、经济,受到广大病员和医生的青睐。在快速血糖仪应用以前,它对糖尿病的病情监测、疗效判定起到过重要作用。近几年来由于血糖仪的广...
  血糖是指血液中含有的葡萄糖,血糖值表示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糖类就是碳水化合物,正常水平的血糖对于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是极其重要的。正常血糖在一定范围中波动,空腹血糖3.4-6.2毫摩尔/升(60-110毫克/分升),...
  除了糖尿病患者,大多数人可能不会关心身体的血糖水平。不过,现在研究人员知道,不管你有没有糖尿病,饮食里的成分假若使血糖如云霄飞车般暴升暴降,就会伤害血管、提高胆固醇水平,使罹患心脏病的危险上升,甚至会影响记忆力...
  很多患者都知道糖化血红蛋白测的是一个阶段的平均血糖水平,要控制在6.5%以下。但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将糖化血红蛋白很好地控制在6.5%以下,对于高于6.5%的患者还应注意到具体的数值,因为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数值在不...
  健康提醒   “糖尿病患者往往关注降低血糖,却很少意识到血糖过低带来的危害。事实上,低血糖甚至比高血糖更可怕!”日前,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蔡梦茵博士在“处理糖尿病紧急情况”的健康讲座中强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