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朋友,也许你曾经在求医的大海里漂泊,曾经吃过各种各样的药,见过各种各样的医生,但你抱怨所有药物都没有终止你的痛苦,不能了却你的失望,也没能消除你的烦恼和沮丧。但你应该看到,在茫茫人海中,总有一味药适合你...
  14岁的小然(化名)是初一学生,去年9月起,她开始不爱吃饭、浑身乏力、头晕、嗜睡。更可怕的是,她快速消瘦,每天体重减0.5公斤。到医院一检查,竟患上了糖尿病,发病原因不清,需入院治疗。她想不明白正值花季的女孩怎么会得上...
  眼底出血多因高血压、糖尿病、视网膜血管阻塞或免疫功能异常引起,常见于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性病变。本病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常引起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误区一:我现在还年轻不会得糖尿病   现代生活节奏紧张,工作压力大,饮食习惯更是趋向西方的高脂、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加上坐得多、运动少、饮食不规律,因此现在很多人才40多岁就被诊断为糖尿病。   误区二:小症...
  很多糖尿病人经常是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很高,即使是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也控制不好,其实,只要把三个习惯“变变样”,就能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   测血糖换成“餐后的”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要经常查...
  富贵病已成为危害国人健康的主要病种。据调查,中国中老年人15—20%便秘,六成是白领;据卫生部调查,中国有22%的人超重,6000多万人因肥胖而就医,高血压2亿多人,糖尿病5000多万人,高血脂1.6亿人。全国每天由于“富贵病”导...
  水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成人体重的60%,儿童体重的70%是由水组成的。水分既是人体细胞外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细胞内物质代谢的主要媒介,人体内的新陈代谢无一不是在水中进行的。   水在人体中的作用有:(1...
  提起糖尿病,不少老病号都能罗列出它的几大罪状:可以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白内障、肾病、糖尿病足……然而,很多人却并不知道,糖尿病与脂肪肝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就像“难兄难弟”,互相影响,如果不加控制很容易使两种疾病...
  一般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主要看空腹和餐后血糖值,两项都达标,才算控制的好,但所有糖尿病人都知道,要让这两项指标都符合要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早期都要经...
  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体内多种升高血糖的激素如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胰高糖素、生长激素等水平明显增高,导致应激性高血糖,这在糖尿病患者中尤为明显。内外科的危重患者,不管是否有糖尿病史,此时常存在高血糖症和胰岛...
  在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中,研究人员每隔2~4年对调查对象从食物和补充剂中摄入的维生素D和钙进行评估显示,钙摄入量最高的妇女比钙摄入量最低的妇女患糖尿病的风险低21%。   缺钙容易骨质疏松、腰酸背痛,很多人觉得...
  提起睡懒觉,可能很多人都有这个习惯。一般来说,偶尔睡上一次懒觉,对一般人来说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就没那么简单了。睡懒觉可能使病情加重,使血糖出现波动。因此说,患者朋友如果要想将血糖控制得比较...
  治疗糖尿病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尤其是减少大血管病变的风险。因此,仅仅降糖是不够的,在降糖的同时还应给予患者调脂、降压、抗凝、减肥等综合治疗。   近年来人们已经认识到,血糖的波动大比血糖的...
  专家:空军总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 侯晓平   50岁的老李除了胖点儿、血压高点儿,身体自觉健康,但最近一段时间常常出现吃饭前心慌、手抖、头晕、出汗等低血糖症状,经临床检查最后确诊,老刘竟然得了2型糖尿。这个诊...
  在沪上某外企工作的李小姐喜欢边看电视边享用零食,久而久之,原本苗条的她渐渐开始发福,在今年的例行体检中,李小姐惊讶地发现被查出“糖代谢异常”。昨天,记者从本市社区糖尿病科学防治工程系列科普活动启动仪式中获悉...
  在血糖控制的漫长道路上,不仅是糖尿病病友,甚至包括一些医生在内,往往对空腹血糖比较重视,而对餐后高血糖的意义却知之不多。这导致了在诊断糖尿病时或平时的血糖监测中只抽空腹血化验,而不注重餐后血糖的检测。其实,这...
  引起糖尿病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⑴ 对糖尿病无知,为无知而付出代价   目前我国糖尿病暴发性流行的形势十分严峻,但不少人对这一点认识不足,甚至完全不认识。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危害...
  对糖尿病与冠心病关系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1980年我国15个省市糖尿病患病率抽样调查,患病率仅0.71%,在世界上属于低水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者患病率也是低水平。上海地区1961年报道的9...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一经诊断需终身治疗,必须依赖药物控制血糖才能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人们普遍认为,糖尿病的治疗应从口服药物开始,随着病情的恶化最终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这就是老百姓们通常所说的“胰岛素是有依赖...
  糖尿病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这不但包括已经明确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也包括以前尚未明确诊断的糖尿病患者,甚至包括糖调节受损的人群。并且在健康人群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餐后血糖每10年升高6~9毫克/分升,空腹血糖每10...